Ⅰ 高中地理,怎麼判斷夏季S市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依據
首先你要搞清楚,副高分布於南、北緯30~40°間的大陸西岸。副高所控制地區會出現持續性的晴熱天氣。隨著季節的更迭,副熱帶高壓帶的強度、位置也會發生明顯的季節變化。
你看圖,這明顯是在西北半球,這個從經緯度是可以判斷的,而且地點很明確是在美國,且在美國西部,因為西鄰太平洋,在太平洋東岸,具體地點應當是舊金山。所以從副高的特徵:夏季控制南北緯30-40度之間的,大陸西岸,所以可以看出這個地方是受副高控制的。
Ⅱ 地理:(降水)怎麼分辨是海陸位置,緯度因素,地形因素 怎麼分辨是地殼的變動,人類活動,海平面的升降
第一個問題:
地形因素基本上就是迎風坡降水多,被風坡降水少;
如果說同緯度地區,不同的地方,一個沿海,一個內陸,就是海陸位置;
如果兩個地方緯度差很多,就是一個南,一個北,就是緯度因素,比如一個海南,一個哈爾濱。
第二個問題:
人類的活動就是填海造陸;
地殼的變動其實和海平面升降是伴生的,也就是說,地殼上升,海平面下降;地殼下降,海平面相對就上升了。如果一定要區分的話,如果是因地質運動引起的,也就是板塊的抬升、下降造成的,就是地殼的變動;如果是因為溫度升高或降低,導致冰川融化或形成,從而導致海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海陸的變遷,就是海平面升降。
Ⅲ 高一地理,為什麼受低壓控制啊,怎麼看
看風向,風由高壓吹向低壓,由外向內吹,所以,外面氣壓高,裡面氣壓低,所以受低壓控制(實質是兩個低壓槽)
Ⅳ 高中地理,讀圖,判斷S市是什麼城市,附近是什麼洋流,怎麼判斷夏季S市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根據經緯度,應該是舊金山
加利福尼亞寒流
地中海氣候
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Ⅳ 什麼時候受風帶控制,什麼時候受暖流或寒流控制和什麼高壓之類的和低壓的.做了地理都做糊塗了
全年都受風帶控制的,變的是類型 寒暖流是特定的,地圖上有
Ⅵ 誰知道地理上怎樣判斷一個地區是受什麼風或者什麼風帶控制
例如:某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則當地一定盛行季風現象,如果某地為溫帶海洋氣候,則一定終年盛行西風。等等
2、如果主要風帶、氣壓帶的分布忘記比較熟練,則用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判斷。例如:大陸東岸多數情況下受季風環流影響,如果是大陸西岸,則赤道附近為赤道低壓、南北緯10-20度左右為信風帶、回歸線附近到南北緯30度左右為副熱帶高壓帶、南北緯40-60度為西風帶。等等
(不要以為地理很難,別忘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建議從基本的概念入手進行補習,一定會補上來的。加油吧)
Ⅶ 高一地理 怎麼判斷過境前冷暖風由什麼氣團控制
冷鋒過境前是暖氣團控制,氣壓低溫度高濕度大;過境時天氣復雜多變,有刮風下雨陰天等;過境後冷氣團控制,天氣轉晴,氣溫下降氣壓升高濕度減小。暖鋒過境前冷氣團控制,氣壓高溫度低濕度小;過境時的天氣同冷鋒過境時一樣多變;過境後,天氣轉晴,溫度升高。冷鋒過境後伴隨降雨,暖鋒過境前有降雨
Ⅷ 高中地理中各自然帶分別受什麼大氣環流影響
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緯度及地區:0°-10°之間亞馬孫河流域、剛果河流域、馬來群島成因: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特點:全年高溫多
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10°-南北回歸線之間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南部 成因: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特點:全年高溫,干,濕季分明,最熱月出現在乾季之末
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低緯度的大陸東岸亞洲中南半島、印度半島、菲律賓群島 成因:東北季風、西南季風交替控制 特點:全年高溫,雨季集中,最熱月出現在雨季
氣候類型:熱帶沙漠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回歸線-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納米比亞、墨西哥、秘魯、智利境內 成因: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沿岸受寒流影響,乾旱多霧 特點:全年炎熱,乾旱少雨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美國東南部、澳大利亞東岸 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特點:冬季溫和少雨,夏季高溫多雨
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國加州、智利、澳大利亞 成因: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特點: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我國華北、東北,日本、朝鮮半島(僅亞州東北部)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特點: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內部亞歐大陸內陸、北美大陸內陸及東岸、巴塔哥尼亞高原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特點:冬寒夏熱,全年少雨
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西歐、美洲西岸、澳大利亞東南部、紐西蘭 成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全年溫和多雨
氣候類型:極地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極地地區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格陵蘭島,南極大陸 成因:緯度高,終年受極地高壓帶或東風帶控制 特點:全年嚴寒,降水稀少
氣候類型:高山、高原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青藏高原,天山、阿爾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成因(特點):地勢高,地形起伏大水熱條件垂直變化明顯
Ⅸ 初一地理氣候圖怎麼分辨
氣候類型分布特點:
1、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分布均勻;分布:主要在南北緯5°以內;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緯5-10°;成因:副高與赤道低壓交替控制。
3、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分布:亞洲東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風控制。
4、熱帶沙漠氣候;特點:終年高溫乾旱;分布:回歸線附近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分布: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6、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分布: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西;成因:風帶與副高交替控制。
7、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分布:亞洲東北部;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8、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緯度大陸內部;成因:常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9、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溫和濕潤,降水均勻;分布:40-60°大陸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風控制。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大陸內部緯度較高處;成因:緯度高,受副極地低壓控制。
11、苔原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極圈附近緯度較低處;成因:受極地氣團控制。
12、冰原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極圈附近緯度較高處;成因:受極地氣團控制。
13、高山高原氣候;特點:情況復雜,不好一概而論;分布:海拔較高處,一般3000以上;成因:海拔高。
(9)地理怎麼看受什麼控制擴展閱讀:
氣候類型成因:
1、太陽輻射:
陸地若受陽光照射強、 則地面氣溫高;若陽光照射弱、則地面氣溫低。而海水因為熱傳遞強,所以溫度穩定。
當陸地受陽光照射強、而導致陸地氣溫高時,陸地的空氣膨脹上升,此時海面的空氣相對來說比重大,海面空氣沿著地表從海面流入陸地。而海面較低的溫度導致海面上空的空氣因收縮而下降,地面上則由於溫度高導致的空氣膨脹而上升,於是高空的空氣從大陸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陸地受陽光照射弱、而導致的地面氣溫低於海洋溫度時,海洋上空的空氣上升,陸地上空的空氣下降,地表的空氣則是從陸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氣溫和降水狀況等特徵有所不同,根據這些特徵而把各地不同的氣候分為若干種類型。
2、大氣環流
3、下墊面(海陸位置,洋流,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