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慶市南岸區怎麼樣
南岸區不偏 是重慶市的主城區是長江以南 地處重慶市兩大肺葉之一的南山和長江中間佔地面積比較大 交通相對比較方便 經濟情況肯定不能跟江北和渝中區相比不過我個人認為重慶居住的話南岸區是最舒服的了
B. 南岸區在重慶地理位置是那一方
南岸區位於東經106°3′14″-106°47′2″、北緯29°27′2″-29°37′2″之間,處在重慶市西南部,區境西部、北部頻臨長江,與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渝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南岸區作為重慶都市區(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是以城市為主的都市工業區、中央商務區、國際會展區、風景旅遊區。
C. 重慶南岸區有哪些鎮
南岸區處於重慶主城核心區,擁有南坪、江南新城兩個城市副中心。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長江南岸,西部、北部臨長江,與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
至2017年,管理8個街道、7個鎮,幅員面積263.09平方公里;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岸區常住人口119.76萬人。
D. 重慶市南岸區
南岸區
南岸區作為重慶都市區( 重慶主城區),重慶 大都市區,處在重慶市西南部,是以城市為主的都市工業區、中央商務區、國際會展區、風景旅遊區。
南岸區東部、南部接 巴南區,西瀕 九龍坡區、 渝中區,北臨 江北區、 渝北區。至2013年,南岸區 戶籍人口為65.1萬;至2013年,管理8個 街道、7個 鎮, 幅員面積263.09k㎡。
南岸區 旅遊資源以自然風景和抗戰資源為主,主要有 南山森林公園、 南山植物園、 洋人街、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等。
E. 重慶主城有幾大區,最繁華的是哪幾個區
1、重慶主城市區為9個行政區組成的重慶主城市區,通常稱之為「主城九區」;包括: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南岸區、大渡口區、九龍坡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
2、重慶主城區內有五大商圈,分別為:解放碑步行街(渝中區)、南坪步行街(南岸區)、觀音橋步行街(江北區)、沙坪壩三峽廣場(沙坪壩區)、楊家坪步行街(九龍坡區)。這其中又以渝中區和江北區更為繁華。
(5)重慶南岸區地理位置怎麼樣擴展閱讀
重慶晚報訊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於同意重慶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域劃分的批復》國函[2011]129號),撤銷萬盛區和綦江縣,設立綦江區;撤銷雙橋區和大足縣,設立大足區。截至目前,我市區縣將由原來的40個變成現在的38個。
據了解,行政區劃調整後,綦江區所轄行政區域內的戶籍人口數將達到120餘萬,大足區所轄行政區域內的戶籍人口將達到100餘萬。同時,萬盛區、雙橋區、綦江縣、大足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分別行使職權到綦江區、大足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選舉產生為止。萬盛區、雙橋區、綦江縣、大足縣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分別履行職責到新機構成立為止。
據悉,兩個新區分別設立綦江區人民代表大會和大足區人民代表大會。2012年1月20日前,將選出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和召開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的時間,與全市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工作同步進行
參考資料:
人民網 重慶調整行政區
F. 重慶南岸區發展得怎麼樣
如今,只要說起南岸,重慶人難免都有些可惜,因為在目前重慶整體向上快速發展的時候,南岸區好像被按下了暫停鍵,好像與時代脫節了。
曾經火爆的南坪商圈,早已經被江北的觀音橋商圈、渝中區的解放碑商圈和大坪商圈甩在了後面,甚至連南坪商都也關門了。
說起南山一棵樹,其實在南山,還有老君洞、黃葛古道、大金鷹這些著名的景點,還有像杜月笙公館這樣的歷史建築,大大小小的公園更是遍布在南山的角落裡。
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章,能夠更加了解南山,多去南山看看,說不定還會發現新的玩法哦!
G. 南岸區有哪些鄉鎮
南岸區位於長江南岸,是西部第一大城市重慶市主城區組成部分,是以城市為主的都市工業區、中央商務區、國際會展區、風景旅遊區。
截至2013年,南岸區轄8個街道、7個鎮,為:南坪街道、龍門浩街道、海棠溪街道、彈子石街道、銅元局街道、花園路街道、南山街道、天文街道、南坪鎮、峽口鎮、塗山鎮、雞冠石鎮、長生橋鎮、迎龍鎮、廣陽鎮。
H. 請問重慶南岸區偏嗎經濟情況和自然環境怎麼樣
南岸區不偏
是重慶市的主城區是長江以南
地處重慶市兩大肺葉之一的南山和長江中間佔地面積比較大
交通相對比較方便
經濟情況肯定不能跟江北和渝中區相比不過我個人認為重慶居住的話南岸區是最舒服的了
I. 重慶市南岸區的面積多大
南岸區面積:263.09平方公里
南岸區是重慶中心城區之一,重慶主城都市區之一,擁有南坪、江南新城兩個城市副中心。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長江南岸,西部、北部臨長江,與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
J. 南岸區簡介
南岸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位於重慶長江南岸,依山傍水,仰擁「山城花冠」南山,俯臨長江、嘉陵兩江,山水園林特色顯著,風景秀麗優美宜人。地處東經106°03′14″-106°47′02″,北緯29°27′02″-29°37′02″之間,轄區西部、北部瀕臨長江,與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渝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全區幅員面積265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面積4640公頃,森林面積7000餘公頃,森林覆蓋率28.2%。
南岸區是重慶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重慶市的長江南岸,依山傍水,全區幅員面積265平方公里,轄7個街道、7個鎮,總人口近60萬。南岸區北部為峽谷沖積平原南部為山脈,在附近的塗山,黃山,真武山均為旅遊景區。南岸交通已有石板坡長江大橋、石板坡長江大橋復線橋、鵝公岩長江大橋、菜園壩長江大橋與渝中區相連,大佛寺大橋、朝天門大橋與江北區相連,渝黔高速公路橫穿境內,給市民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
南岸區是重慶發展較早的一個區,在二戰時期聚集了大量軍政、文化界人士如何應欽、宋美齡、林森、馬歇爾、戴笠、陳立夫,文化界人士包括茅盾,巴金,郭沫若,胡適,陶行知等均在重慶南岸居住。但南岸工業自抗戰以來一直並不發達,主要支柱產業為商業。除工業外,排收入第三,第四的為為旅遊和教育。在南岸區有南濱路(即長江南岸濱江路觀光美食流行街),彈子石法租界歷史文化街等旅遊名勝。南岸區內擁有重慶眾多高等院校和研究單位,有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重慶教育管理學校等五所本科院校。
南岸區旅遊資源豐富,境內山巒起伏,植被茂密,素有"山城綠色屏障"之稱的著名南山風景區,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景觀160多處。始建於唐宋時期的慈雲寺、塗山寺、老君洞等著名宗教寺廟、古剎,抗戰時期的"陪都遺址"保存完好;"一棵樹"觀景台成為欣賞山城夜色最佳處;南山街道(黃桷埡)的"泉水雞文化節"蜚聲海內外;位於南山上的南山植物園和加勒比海水世界更是吸引大量遊客;新建的濱江路和藝術群雕已成為重慶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行政區劃】
南岸區轄銅元局街道、花園路街道、南坪街道、海棠溪街道、龍門浩街道、彈子石街道、南山街道和南坪鎮、塗山鎮、峽口鎮、雞冠石鎮、長生橋鎮、迎龍鎮、廣陽鎮。全區7街7鎮73個社區67個村。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信息】
一、全區常住人口:全區常住人口為759570人。
二、性別構成:全區常住人口中,男性為385107人,占總人口的50.7%;女性為374463人,占總人口的49.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84。
三、年齡構成:全區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76044人,占總人口的10.01%;15-64歲的人口為621905人,占總人口的81.88%;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1621人,占總人口的8.11%。
【歷史沿革】
南岸區古屬巴國,秦滅巴國置巴郡,轄江州縣,今南岸區為江州縣屬地,江州縣後改名墊江縣,公元561年改名巴縣。
1929年重慶建市,拓展市區范圍,在玄壇廟設南岸市政管理處,管理由巴縣劃入的南城坪、海棠溪、龍門浩、彈子石四坊。
1929年6月,改第六區為重慶市第十一區、二十區。
1935年2月,正式設立重慶第四區,下半年改為第六區。
1941年從巴縣劃入崇文、大興兩鄉,設重慶市第十一區。
1944年7月,第十一區分建為重慶市第十一區、十八區。其時,重慶市長江南岸並設4個區。
1950年6月,南岸4個區合並建立重慶市第五區、第六區。次年,郭家沱由江北縣劃入第六區,增建為鄉。
1952年10月,兩區合並為重慶市第五區,並由巴縣劃入文峰鄉。
1955年10月,第五區更名為重慶市南岸區。
1995年3月,重慶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郭家沱街道和峽口鎮的郭家沱村劃歸江北區,巴縣的長生橋、迎龍、廣陽三鎮及九龍坡區花溪鎮的二塘村劃入南岸區。調整後,南岸區轄南坪、龍門浩、海棠溪、玄壇廟、彈子石、大佛段、銅元局、花園路8個街道辦事處和南坪、南山、峽口、塗山、雞冠石、黃桷埡6個鎮,以及從巴縣劃入的長生橋、迎龍、廣陽3個鎮。區政府駐南坪萬壽橋。
1996年,全區面積247.1平方千米,人口約41.7萬人。轄8個街道、9個鎮。區政府駐南坪南城大道。
1999年底,撤銷玄壇廟街道,並入塗山鎮,2000年按照新建制運行。全區轄南坪、龍門浩、海棠溪、彈子石、大佛段、銅元局、花園路7個街道和南坪、南山、峽口、塗山、雞冠石、黃桷椏、長生橋、迎龍、廣陽9個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592566人,其中:銅元局街道30907人、花園路街道68130人、南坪街道100692人、海棠溪街道67068人、龍門浩街道34112人、彈子石街道27675人、大佛段街道27574人、黃桷埡鎮40184人、南坪鎮36015人、塗山鎮40517人、雞冠石鎮1381E人、南山鎮5957人、峽口鎮17706人、長生橋鎮39882人、迎龍鎮20178人、廣陽鎮22153人。
2001年,將原大佛段街道並入塗山鎮。2001年底,南岸區轄6個街道、9個鎮:南坪、龍門浩、海棠溪、彈子石、銅元局、花園路7個街道辦事處;南坪、南山、峽口、塗山、雞冠石、黃桷椏、長生橋、迎龍、廣陽9個鎮。
2002年末,南岸區戶籍總人口48.9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99萬人。轄6個街道(銅元局、南坪、花園路、海棠溪、龍門浩、彈子石)、9個鎮(南坪、黃桷埡、南山、塗山、雞冠石、峽口、長生橋、迎龍、廣陽),69個居委會、69個村委會。
2006年7月27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南岸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6]152號)同意南岸區將現有的6個街道、9個鎮調整為7個街道、7個鎮。具體調整如下:(一)撤銷南山鎮、黃桷埡鎮。(二)設立南山街道。管轄原南山鎮、黃桷埡鎮的行政區域,轄6個社區、9個村委會,幅員面積33平方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崇文路138號(原黃桷埡鎮政府駐地)。(三)保留銅元局街道、花園路街道、南坪街道、海棠溪街道、龍門浩街道、彈子石街道等6個街道;南坪鎮、塗山鎮、峽口鎮、雞冠石鎮、長生橋鎮、迎龍鎮、廣陽鎮等7個鎮。其行政區域和駐地不變。
2013年3月1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南岸區人民政府駐地遷移的批復》(渝府[2013]24號):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復),同意南岸區人民政府駐地由南坪街道南城大道199號遷至長生橋鎮廣福大道1號。
詳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BQ2aCpSLDYpGPhod3P0E4F-a_gIgE-WRj0_nCwrytSmUFlCOwTFgqG-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