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政府應如何支持海洋產業發展
提供《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部分內容節選一篇,供參考。
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局
深圳市海洋局
二○○七年十月
目 錄
引 言.
海洋經濟定義及主要產業分類
本次規劃的緣起及目的
本次規劃的研究過程及文案體例設計說明...
4第一章 深圳海洋經濟發展的屬性與戰略定位.
4第一節 自然屬性:深圳是一座海洋城市...
4第二節 經濟空間屬性:現代物流的重要組織樞紐...
5第三節 文化屬性:深圳城市文化需要走進海洋...
7第二章 深圳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7第一節 產業發展現狀...
7第二節 海洋產業在深圳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13第三章 深圳海洋經濟的存在問題.
15第一節 海洋產業的環境承載力不容樂觀...
15第二節 海洋管理體制、海洋觀念存在不足...
18第四章 海洋經濟的主要任務.
19第一節 指導思想:積極承擔歷史使命,努力實現五個轉變...
19第二節 產業目標的設計基礎...
19第三節 海洋經濟發展的總體指標初步設計...
20第五章 產業選擇策略.
20第一節 海洋經濟的優先發展產業...
21第二節 海洋經濟的扶持產業...
24第三節 海洋經濟的優化發展產業...
25第四節 海洋經濟的創新產業...
26第六章 規劃和諧的用海布局.
27第一節 布局原則...
27第二節 各海域布局指引...
28第七章 「十一五」期間海洋經濟重大工程.
301.海洋生態工程...
302.漁港建設工程...
303.水產養殖工程...
304.遠洋漁業工程...
315.海洋生物工程...
316.港口建設工程...
317.航道建設工程...
328.臨海工業工程...
329.精細化工工程...
3210.濱海旅遊工程...
32第八章 發展海洋經濟的保障措施.
33第一節建立海洋管理和海洋經濟規劃實施的規范制度...
33第二節創新管理機制、強化協調職能...
33第三節 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34第四節 加強用海規制和海域環境的監管,探索海洋管理新模式...
34第五節 建立深圳市海洋科技創新體系...
35第六節 加強海洋經濟的環境影響評估與研究...
35第七節 建立深圳市海洋災害應急處理機制...
36第八節 增強海洋經濟軟科學研究與高科技應用...
36《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專家評審意見…………………………
引 言1 海洋經濟定義及主要產業分類海洋經濟是指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各類產業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總和,它涉及到對海洋資源、海域空間和岸線的開發、利用、保護、服務等經濟社會活動。根據國家海洋局2006年12月發布的《海洋及相關產業分類》,海洋經濟共分為29個大類、296個中類、2968個小類。29個大類分別是: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海洋礦業,海洋鹽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葯業,海洋工程建築業,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海洋信息服務業,海洋環境監測預報服務,海洋保險與社會保障業,海洋科學研究,海洋技術服務業,海洋地質勘查業,海洋環境保護業,海洋教育,海洋管理,海洋社會團體與國際組織,海洋農、林業,海洋設備製造業,涉海產品及材料製造業,涉海建築與安裝業,海洋批發與零售業,涉海服務業。根據深圳海洋產業的特點和現實發展狀況,本規劃主要涉及在深圳已經擁有相當經營規模且具備一定統計基礎的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海洋油氣業、海洋漁業和以海洋或岸線為依託的濱海工業等產業。同時,也對一些具有發展可能的新興海洋產業提出了指導性發展方向。2 本次規劃的緣起及目的《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是依據國家對各地編制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及省海洋主管部門的相關部署,並結合《深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總體規劃》編制的。深圳是一個濱海城市,海洋事業、海洋產業和海洋環境與深圳城市的發育和成長始終休戚相關。深圳要獲得一個「經濟活躍,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的長期健康的發展局面,理性把握城市與海洋的關系,可持續地利用海洋資源,積極穩健和開拓創新地發展海洋經濟,則應當是深圳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選項,《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即是為這個選項而專設的一個基礎性工作。本《規劃》的規劃期為5年,與國家及深圳的「十一五」時期同步。3 本次規劃的研究過程及文案體例設計說明本次編制《規劃》的過程是一次對深圳城市的海洋屬性重新體認的過程,是一次從海岸、海域及海洋環境的視角來觀測評價深圳的城市空間布局和城市生態的過程,是一次系統地認識海洋經濟在深圳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過程。規劃的編制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重點是對深圳海洋資源、海洋生態和環境、海洋經濟的產業現狀進行全方位把握和綜合梳理,階段性成果主要通過《深圳海洋經濟發展規劃資料匯編》來反映。第二階段主要是分析和判斷深圳海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從深港兩地海洋經濟、海洋環境的差異性、關聯性和互補性,從城市特徵上進一步認清深圳作為一個海洋城市的內秉性,進而發現深圳發展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的價值取向。第三階段是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按照國家和廣東省對各地編制《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編制《規劃》的文本。珠江口和深圳灣海域鑒於該海域和灘塗已遭嚴重污染的現實,今後要逐步減少該區域的灘塗養殖業生產規模,直至完全退為生態養護岸線;適度發展與生態養護目標相容的休閑度假項目。積極推動跨部門、跨地域協調機制的建設,力爭與東莞建立區域治理的聯動機制,加大對該海域的污染治理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對茅洲河等主要污染源頭的監督和控制,使該海域的生態和環境逐步向良性過渡。在強調陸域、海域資源集約利用的前提下,「十一五」期間,鼓勵和支持已顯擁擠的蛇口客運碼頭進行擴建改造。對西部現有港區和未來大鏟灣港區的岸線資源利用作優化調整,合理安排西部港口群的岸線和海域使用,制定利益協調的用地策略和征地方案,確保港區後方的堆場和規劃中的物流園區的用地需求。「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加強深圳灣區的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深圳灣15公里濱海休閑觀光帶沿該區域岸線分布,濱海休閑帶已成為市民日常休閑的重要場所和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濱海休閑帶建設完成後,附近海域今後不再進行新的填海造地,嚴格禁止任何單位和部門對岸線的非公益性佔用,今後所有新開工項目應盡量遠離岸線。對已佔用的岸線應採取鼓勵退出的措施,盡可能還岸線於公眾。2.東部港區海域該區域用海功能混合的現象突出,主要分布有東部港區、葵涌油氣碼頭和大、小梅沙公共海濱浴場。該區域岸線和海域的生產性用途與旅遊用途的沖突傾向已日漸明顯。考慮到環境的容量限制,在該區域安排任何新項目均應盡量不佔用或少佔用岸線。已經安排的鹽田港區擴建項目應嚴格環境評估,項目的建設和營運均應嚴格按海洋環境標准進行監管。除以上項目外,該區域今後一般不再安排新的生產性用海項目,禁止任何個人和組織以任何名義超越環保標准安排其它項目。加大環境監測和環境治理的力度,對該區域的現有陸源污染開展專項調查,限期整改,力爭使該海域的水質及其它環境指標趨於好轉。3.大鵬、南澳海域大鵬半島和周邊海域綜合資源豐富,自然和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對深圳城市的生態、景觀、品位、形象起著巨大的支撐作用。因此,要運用多種方式宣傳和強調大鵬半島及其周邊海域對深圳的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片區海域及陸域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要進一步加強保護。在「十一五」期間,要嚴格控制在該區域新增大型工業項目,要設置高標準的產業門檻,禁止引進有污染、高耗水、高耗能的產業。對於現已存在的污染大氣、陸域和海水且不能通過技術改造達標排放的企業,力爭在「十一五」期末全部清理退出。改造南澳漁港,使其與大鵬半島一起,成為深圳海洋漁業走向遠洋、走向深藍色的重要基地,成為一個集海洋原生態特色餐飲與高品質休閑度假及商務會議為一體的濱海勝地。在落實深圳東部海洋生物高新科技產業園規劃和已批准實施的其它項目建設中,要建立高標準的環境控制指標和監測手段,力爭將項目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小。推動與香港方面的合作,共同規劃和聯合開發環大鵬灣區海域和海島的旅遊資源,努力將該灣區營建為享譽中外的東方「地中海」,成為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協調的區域合作典範。第七章 「十一五」期間海洋經濟重大工程「十一五」期間,為推動我市海洋經濟的發展,在突出「科學永續、創新發展、環境相容、產業兼容」原則的前提下,結合我市產業發展實際情況,經過必要的環境影響評估後,規劃用海、利用岸線項目十大類。這十類項目分別是:1.海洋生態工程規劃建設海域面積12平方公里,建設楊梅坑、鵝公灣、東西沖三座人工魚礁群,進一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積極配合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的相關管理,保護與恢復海洋漁業資源,促進海洋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2.漁港建設工程 按照省二級漁港建設標准,規劃建設寶安漁港、鹽田漁港、南澳漁港,建成集漁貨交易、漁船停泊避風、生產補給、水產品加工冷藏、信息服務、休閑漁業及觀光旅遊為一體的海洋漁業基地,使之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鮮活海產品集散港及遠洋漁業後勤基地。3.水產養殖工程 規劃建設列入《深圳市海洋功能區劃》總面積為15.61平方公里的南澳淺海、鵝公灣淺海、東山淺海、內伶仃北灣、東灣及南灣、沙井灘塗、螺汗角淺海、嶺澳灘塗等8個水產養殖區,以及列入農業保護用地的水產基地。重點發展網箱養殖、海上吊養及池塘養殖,按照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標准建設。到2010年,水產養殖年產量超過3.5萬噸。4.遠洋漁業工程在科學和嚴謹的規劃基礎上,選擇適宜的地段,建設一個具有遠洋漁船碼頭、魚貨保鮮、冷藏、加工等功能、輻射深、港、穗乃至華南地區的高檔遠洋漁業交易配送中心,以銷售市場的發展帶動遠洋漁業的發展。積極培育和扶持遠洋漁貨的精品加工和品牌化營銷;鼓勵和扶持國內有規模的遠洋漁業企業向深圳集聚發展,重點推動和扶持遠洋漁業供應鏈的核心——冰鮮冷鏈和超低溫冷鏈的示範項目建設。建造擁有自主產權、裝備先進的87艘以上遠洋漁業船隊,其中建造25艘冷海水金槍魚釣船,6艘超低溫金槍魚釣船,6艘魷魚釣漁船,50艘金槍魚延繩釣漁船,爭取購買或引進1-2艘國內外金槍魚大型圍網船,規劃建設三個海外漁業生產、加工經營基地。5.海洋生物工程 規劃海域面積500公頃,陸地面積72.9公頃,建設海洋生物養殖產學研示範園區,發展魚、蝦、貝類良種繁育、深水網箱養殖及養殖技術推廣和示範;建設東部海洋生物高新科技產業區,發展海洋生物制葯、海洋生物貯運、保鮮等技術;發展海水健康養殖和水產品精深加工;發展海洋生物綜合利用與海洋保健品開發技術;發展海洋環境與生物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技術。6.港口建設工程 建設鹽田港區集裝箱碼頭擴建工程,岸線長3297米,5個7萬-10萬噸級泊位,1個3萬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量370萬標箱;建設蛇口集裝箱碼頭三期工程,3個8000標箱的集裝箱泊位及配套設施,設計年吞吐量105萬標箱;建設深圳港大鏟灣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5個泊位,其中3個10萬噸級泊位,2個7萬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250萬標箱;建設深圳寶安綜合港區一期工程,建設5000噸級散雜貨泊位3個,1000噸級多用途泊位3個,設計年吞吐能力件雜貨114萬噸、集裝箱21.6萬標箱。7.航道建設工程 建設深圳港銅鼓航道工程,航道全長23.7公里、底寬210米、通航水深15.8米,工程建成後可滿足10萬噸級集裝箱船全天候單向通行;建設西部港區公共航道工程,航道總長9.6公里,有效寬度210米,通航水深15.8米,工程建成後基本解決西部水域長期以來航道標准不統一的問題,消除安全隱患,提高通航能力。8.臨海工業工程 以海洋工程和原料加工為主,建設項目包括新建孖洲島修船干塢兩座,岸線長2052米,建築面積約17.6萬平方米;建設海上石油開采機械、萬噸級重型海上平台、螺旋式空壓機、集裝箱製造、遊艇製造等港航機械設備製造項目;改擴建糧油加工、化肥封裝等原料加工項目。9.精細化工工程 精細化工園區項目選址龍崗壩光,規劃面積11.41平方公里,遵循現代化一體化開發模式,實現生產裝置、倉貯運輸、公用系統、基礎設施和環保安全的一體化開發,建設高科技、深加工的精細化工特色園區,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資密度和無污染排放的高端精細化工產品。10.濱海旅遊工程 規劃建設深圳灣歡樂海岸,總建築面積17.5萬平方米,建成集會議、遊玩、教育、休閑等多功能的綜合性大型海洋度假基地;開展深圳海洋博物館項目選址和建設的前期研究,並作為城市文化、海洋文化、濱海旅遊三者結合的政府項目積極推進;規劃建設15公里生態休閑綠帶,新建堤岸8410米,填海處理面積71萬平方米;規劃建設海上運動訓練基地,用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2萬平方米,包括集競技運動、生活保障、鍛煉游樂等功能區;規劃建設蛇口、大梅沙、桔釣沙遊艇停泊區,總面積1.15平方公里;規劃建設西沖國際會議中心,集會議、教育、休閑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會議中心;發展休閑觀光漁業。第八章 發展海洋經濟的保障措施為適應新形勢下我市發展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的歷史使命,海洋管理工作應在基礎建設、法制建設,管理創新,科學管理和科技進步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出實效。第一節 建立海洋管理和海洋經濟規劃實施的規范制度建議比照城市規劃委員會模式,研究設置由市長或分管副市長負責的、由各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士參加的深圳市海洋管理委員會。在職責、職權和工作資源上加強現在明顯偏弱的海洋專職管理部門。建議市人大將本市行政區域內海洋管理規范列入立法程序,將海洋管理與海洋事業發展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從根本上防止、乃至杜絕對海洋管理和海洋規劃實施的利益切割與人為干預,嚴格海域和岸線的使用監管。第二節 創新管理機制、強化協調職能海洋管理的職能部門應把握國際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對海洋經濟進行正確定位,研究及制定海洋經濟發展政策,實現政府管理和服務環節的有機結合。要進一步發揮海洋主管部門的職能,協調其它職能部門,克服多頭管理海洋資源所造成的混亂局面。在調整優化海洋經濟結構的過程中,要重視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提高整體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大對海洋工作的宣傳力度,疏通海洋信息發布渠道,形成社會各界關注海洋、愛護海洋、支持海洋的良好社會氛圍。 第三節 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不斷強化海洋執法隊伍能力建設,搞好海上執法隊伍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加大海洋執法裝備投入,加強海洋隊伍執法手段建設;加大全市海域巡查力度,建立定期巡檢制度;各涉海部門要整合力量,強化海上執法協調,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部門職責,強化措施、制定預案,構建海上聯合執法的長效機制。進一步理順經費保障機制,強化保障措施,切實有效地推進海洋環境的綜合治理。第四節 加強用海規制和海域環境的監管,探索海洋管理新模式加強海洋規劃和用海權利管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給定的海洋法律制度框架內,依據《廣東省海洋功能規劃》以及《廣東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劃》,針對我市面臨用海出現的新問題,認真研究探索可行的用海規制,以利於保護海洋生態和環境,合理利用海洋資源。進一步完善海洋管理體系,研究制訂《深圳市海洋環境保護辦法》、《深圳市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定》、《深圳市海底管線管理辦法》和《深圳市海洋預報和海洋災害預警報發布規定》。及時跟進國家海洋經濟統計指標體系的制訂和貫徹執行工作,盡快開展深圳的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為海洋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監測數據和決策依據;加強海洋環境監視、監測工作,建立海洋環境的數字化監控體系,將海洋環境的監控、海洋生物資源監測、重大生態災害監測和海洋環境預警預報等納入標准化的管理體系中,力爭建立國內第一個城市海洋資源及環境基礎資料庫,為科學用海、永續用海和海洋環境的改善提供充分的科學依據。加強岸線規劃管理研究,針對如何形成完善的海岸帶管理體系等問題,「十一五」期間要開展專項的調研,探索建立海陸一體化管理的新模式,使岸線資源的使用和管理走向法制化和標准化。第五節 建立深圳市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搭建海洋科技公共服務和資源共享的平台,培育深圳海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學科鏈,初步形成本市海洋科技的研發與創新體系。加大對海洋科技研發的投入,重點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提升海洋開發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海洋科學研究計劃,積極爭取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有關海洋科技項目落戶深圳,推動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為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保障。以海洋資源能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鍵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研究為重點,開展海洋資源能源可持續開發利用技術、先進海洋工程裝備關鍵技術、海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關鍵技術、深海科學技術、海洋環境與災害防禦安全保障體系技術、現代海洋生物葯物技術等六個重點領域的研究。根據國家《海水利用專項規劃》的精神,加強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技術、設備的研發,在深圳港區和臨海大型工業企業等地積極開展海水綜合利用。第六節 加強海洋經濟的環境影響評估與研究「十一五」期間,要開展岸線和海域使用格局的全面分析評估,核實深圳岸線和海域使用情況,並做出可行的調整方案。建立海洋經濟發展科學咨詢制度,成立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專業咨詢委員會,負責海洋經濟的重大決策和重要用海、用岸線項目的專家評估。開展海洋經濟對全市經濟社會的影響及其效應的研究與評估,回顧和評價過去,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影響進行研究預測,更加理性,更有把握地預見我市海洋經濟的未來。根據近兩年的海洋油氣業發展勢頭,建議對海洋油氣業在深圳海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對未來深圳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做進一步研究。對新型海洋經濟產業予以跟蹤研究,及時向社會披露新型產業動態信息;加強海洋地理環境、海洋監測、以及海洋對深圳的環境與生態影響的研究力度;加強海洋環境綜合整治方案的研究,促進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理論和思想的統一,為最終實現深圳海洋環境的根本改善奠定基礎。第七節 建立深圳市海洋災害應急處理機制 深圳既有發展海洋經濟的優勢,同時也面臨風暴潮、海嘯、赤潮、船舶污染、油船泄漏等自然、人為海洋災害的威脅。因此,防災、減災是構建深圳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一五」期間,要著手編制和完善《深圳市海洋災害應急預案》,加強對主要突發海洋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和應對工作,降低突發海洋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的影響和損失。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加強監測,及時預警」、「預防與救護並重」的原則,明確海洋災害應急的目的、組織體系和職責、災害預警啟動標准、監測預警系統能力建設、災害調查評估、保障措施,規定分級處置標准及程序,明確有關工作單位的職責和責任人。嚴格控制填海,減少人為擾動,降低海洋災害發生幾率。加強污染源監控。通過遙感和電子監控系統等手段,組建深圳東西部海上防污聯防系統,加強和完善海上污染防治的管理機制。大力發展沿海防護林,增強抵禦海洋災害的能力。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發揮海岸濕地防災減災功能。第八節 增強海洋經濟軟科學研究與高科技應用 加強深圳市海洋政策體系、海洋規劃管理和決策咨詢等軟科學研究。在海域使用費的安排上充分體現「取之於海、用之於海」的原則,設立專項資金,用於海洋事業和海洋產業的調查研究、政策制定、規劃管理、監督控制等項目。開展並完成深圳市第一個海洋事業的調查研究和總體規劃工作。對在本地大學開設海洋專業和設立國家深海海洋科技基地等項目開展可行性研究,給出明確的評價和建議。於「十一五」中期啟動《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的滾動修編。積極運用高科技手段管理海洋事業,為深圳市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現代化的支持手段。加強海洋資源的調查研究,完成「深圳市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工作,為發展海洋經濟提供基礎數據。推進深圳市海洋信息化建設,根據國家「數字海洋」建設的總體部署,建設「數字海洋」深圳示範區。加強海洋信息化基礎體系建設,推進建設海洋立體觀測系統、海洋基礎數據共享平台、海洋原始信息採集體系、海洋地理信息應用平台、海洋信息化基礎網路等,開展海洋信息化關鍵應用技術研發。加強海洋信息化應用體系建設,重點推進海洋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發展海洋信息服務業,進一步提高海洋信息的公益性服務能力。加強海洋安全信息化體系建設,推進海洋重大工程、設施和航運安全監控信息系統建設。試行建立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深圳市海域數字模擬監管系統。
附件:《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專家評審意見
《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專家評審意見
受深圳市人民政府的委託,深圳市發展與改革局、深圳市海洋局於2006年4月30日在深圳市組織《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專家評審會。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廣東省科學院、廣東海洋大學、深圳大學、深港產學研基地的專家和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等單位出席了會議(名單附後)。與會專家和單位代表詳細審閱了規劃報告,聽取了課題組的介紹,經過認真討論審議,形成如下評審意見:
1.該規劃所用資料客觀、詳實、豐富,並藉助了多種先進的分析手段,是深圳歷史上第一次對本市海洋資源進行的盤查摸底式的、帶有研究性質的規劃。規劃得出的結論具有科學性和建設性。
2.《規劃》明確了深圳市的海洋城市定位,指出海洋產業已經成為深圳市的重要支柱產業,海洋經濟已隨城市的發展而迅速成長起來,產業結構相對協調。同時也認識到環境污染和海洋生態的惡化導致了海洋漁業的不斷萎縮,養殖空間大幅減少;以往用海缺乏科學規劃,海洋經濟的發展潛力受到制約,進而提出在環境相容的原則下,構建「和諧與進步」的城市海洋關系的理念。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十一五」發展目標和相應保障措施及重大項目建議。
3、規劃充分認識到深圳市海洋經濟的歷史使命,提出「五個轉變」,對海洋產業的發展重點、空間布局、各產業間的相互關系、經濟發展與海洋生態保護之間關系的認識和處理意見富有創新性。
4.該規劃符合深圳市「十一五」期間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的指導思想,符合《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總體規劃》的要求。
5.《規劃》思路開闊、針對性強,對深港灣區關系、岸線資源分配、海洋跨界污染、區域間共同治理等問題做出了前瞻性的分析,提出了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對策措施。
6.建議深圳市政府對《規劃》提出的有關海洋經濟及海洋事業發展的重要問題組織專項深入研究。
專家組一致認為:《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結構完整,思路清晰,科學客觀,前瞻性強,是一份水平較高、指導性較強的規劃文本,評審予以通過。
《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
專家評審組
2006年4月30日
[1]見《研究報告之一》----海洋經濟在全市經濟中的地位[2]按2005年深圳統計年鑒測算[3] 2005年新增2家石油開采企業增加值,同比2004年增加值92.9億元迅猛增加。
『貳』 經濟地理學中產業布局對效率提高的關鍵點在哪裡
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 各種類型都可以用互聯網方式聯系,誇大了原有的商業圈,同樣的對傳統行業有了很多的沖擊,隨著傳統行業互聯網意識的提高,電商的規模和種類也越來越大,涵蓋了各種行業,也同時繁生了網上店鋪的租賃和轉讓,虛擬財產的意識也逐漸提高,你有時間可以去愛鋪購看下
『叄』 新經濟地理學的學科發展
鑒於新經濟地理學核心模型在許多方面顯得過於簡單,今後研究的一個可行路線是將核心模型中的基本要素和觀點與國際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中關於成熟的貿易和區位理論結合在一起,除了考慮新經濟地理學中要素流動性、規模報酬遞增、運輸成本等關鍵因素之外,新經濟地理學至少有2個可供未來研究的方向:擴展理論研究范圍,加強實證研究、探討新經濟地理學的福利和政策涵義。 新經濟地理學所受的批評之一就是對集聚的向心力和離心力的因素考慮過於簡單 ,今後不僅要研究關聯效應,而且對厚實的市場、知識溢出和純外部經濟性也要加以研究,但前提條件必須要建立一個基於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貿易聯系效應的更一般的壟斷競爭模型,新經濟地學的進一步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種基於空間因素的壟斷競爭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的構建 。目前新經濟地理學已經建立了關於效用和生產函數、運輸技術等因素的具體函數形式,下一步的工作是要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函數的選擇集,目前已經有學者(Ottaviano, Tabuchi andThiss,2002) 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並建立了基於壟斷競爭的「中心—外圍」線性模型。
另外,還要加強知識溢出效應在新經濟地理中的研究。集聚、知識外部性與增長之間具有密切聯系。在短期內,人們的地理鄰近甚至面對面交流有助於知識的擴散和獲取,但從長遠來看,相同知識背景的人們由於地理鄰近而集聚將會使他們的知識趨於同化,因此時間將會削弱知識的外部性 。許多學者如Marshall(1920) 、Jacobs(1969) 、Lucas(1988) 都認為:在一個城市或產業區,大量不同類型人的集聚(尤其是具有不同知識和技術的專業技術工人的集聚),將有助於知識的擴散、創新和積聚,從而促進經濟增長。但這只是短期的效應,如果要長期促進經濟增長,必須要有新的知識要素的注入,否則未必成立。因此,對一個城市和產業區的知識外部性要建立動態分析框架,具有不同知識背景的勞動力在不同區域間的流動在這一框架中發揮關鍵作用,因為不同的知識和信息得以在不同的區域間傳播和維持。這樣的動態分析框架將有助於新增長理論的發展,因此,建立知識外部性分析的微觀基礎是進一步發展新經濟地理學的關鍵,也是新經濟地理學未來的研究方向之一。 正如新增長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經過理論發展之後,實證研究越來越得到重視一樣,加強實證研究也是新經濟地理學未來的研究方向之一,未來的研究將會沿著「一般到具體」的路線,從高度抽象的簡單模型到解決具體問題的模型,在此過程中理論模型將會逐漸被修改和完善,實證研究的增多將會使新經濟地理學的政策問題得到更多的關注,探討福利和政策含義將是新經濟地理學的新的研究趨向。
『肆』 什麼是配套產業
配套產業一般情況下是指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的相關產業條件,是指圍繞該區域內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與企業生產、經營、銷售過程具有內在經濟聯系的上游和下游的相關產業、產品、人力資源、技術資源、消費市場主體等因素的支持情況。比如一個地區要發展再生資源產業,首先是該地區離港口近,便利於進口廢料,其次本地要有相關企業消化這些廢料,本地還要有相關技術或人才,另外要有相當的物流條件才行。
拓展資料:
一、產業集群
1、產業集群亦稱「產業簇群」、「競爭性集群」、「波特集群」。某一行業內的競爭性企業以及與這些企業互動關聯的合作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廠商和相關機構(如大學、科研機構、制定標準的機構、產業公會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現象。如信息技術企業和相關廠商、相關機構等在美國矽谷的聚集。
2、產業集群特徵的綜合評價是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第一,產業集群的綜合評價可以明確集群自身的質量,使得產業集群的吸引力得到量化,產業集群之間的比較有了科學的評判標准。第二,對產業集群的綜合評價,使得政府決策有了更為科學的依據,在判斷本地區產業集群所處的生命周期以及制定扶持政策時取得更為可靠的決策支持。第三,產業集群的綜合評價為集群外部的企業判斷是否應該進入某個產業集群提供了確鑿依據,也為集群內部的企業了解所在集群的生命力提供了准確的信息,是企業輔助決策的有效工具。
二、產業集聚
1、產業集聚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一個過程。產業集聚問題的研究產生於19世紀末,馬歇爾在1890年就開始關注產業集聚這一經濟現象,並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即「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馬歇爾之後,產業集聚理論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流派。
2、形成模式
(1)市場創造模式:區域范圍內首先出現專業化市場,為產業集聚的形成創造了重要的市場交易條件和信息條件,最後使產業的生產過程也聚集在市場的附近。在我國,市場創造模式形成產業集聚的典型地區是浙江省,該省內有許多頗具規模的專業化市場,最終形成了一個個具有完整產業鏈的產業集群。
(2)資本轉移模式:一般是發生在有產業轉移的背景下,當一個規模較大的企業出於接近市場或節約經營成本的考慮,在生產區位上作出重新選擇,並投資於一個新的地區的時候,有可能引發同類企業和相關企業朝這個地區匯聚。這樣一種產業集聚的形成,主要是通過一定數量的資本從外部的遷入。我們把緣於資本遷移和流動而形成的產業集聚現象,稱作資本遷移模式。目前,國內在資本遷移模式下形成的產業集聚或產業集群有很多,其中起推動和促進作用的遷移性資本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資。
『伍』 經濟地理學基本原理和方法
經濟地理學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為中心內容的一門學科,它是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
以生產為主體的人類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是由物質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農場、礦場、工廠、鄉村和城鎮居民點、交通運輸站點、商業服務設施以及金融等經濟中心連結在一起而組成的一個經濟活動系統。這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因此,以地域為單元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系統和它的發展過程,成為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特殊領域。
經濟地理學發展簡史
經濟地理學是一門比較年青的現代科學,但它的發展過程淵源久遠,從古代的經濟地理資料積累、近代學科的形成和演化,到現代的經濟地理學,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早在2000多年前,人類由於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的需要,開始從各方面觀察並記述地理環境、生產活動和各種有關現象的分布情況,逐漸積累經濟地理知識。早期有關經濟地理的記述,大多見諸歷史學者的著作,如古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學》17卷,描述當時歐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的自然特徵、物產、居民、風俗習慣等,可說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和經濟地理志;中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史記》中的《貨殖列傳》,敘述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等地區的人口、經濟、物產、貿易和城市;東漢史學家班固主編的《漢書》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貨志》,記述了全國各地的山川、物產、戶口、城邑、田制、賦役、倉儲、漕運、農業、牧業、手工業、采礦業和市場。以後歷代正史編撰均承襲這一體例,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濟地理資料。
到九世紀,在阿拉伯世界出現了區域性地誌,記述西亞和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物產、商業和交通情況。大致與此同時,中國的地方誌也開始盛行,此後一千多年中,據估計全國各地先後刊行的各種類型的地方誌超過一萬種。其內容包括行政區沿革、山川、戶口、農事、物產、水利設施、道里、交通、貢賦、城邑、關塞、災異、民俗等,並附有地理圖。
公元14~17世紀,歐洲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並伴有地理大發現的活動,從而開辟了新航道、發現了新大陸、向海外大量移民、掠奪殖民地資源、擴大世界市場。因此產生了對世界各地的地理環境、資源分布、經濟生產、交通運輸、商業中心和進口城市等的情況進行廣泛調查研究,促進了經濟地理學的前身——商業地理學的發展。
在此期間,中國由於明初以後的明、清封建政府多實行海禁,基本上未受地理大發現的影響,未向海外開放,以致經濟地理著作仍停留於本鄉本土的記述。
1760年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首先提出了「經濟地理學」這個名稱,指出研究國家經濟必須結合地理條件來進行。1882年德國地理學家格茨發表《經濟地理學的任務》—文,論述了經濟地理學的性質及其構成。
經濟地理學同以前出現的商業地理學相比,研究范圍更為廣泛,內容也比較系統化,標志著經濟地理學已從地理學中分化,獨立成為一門學科。在此前後,德國經濟學家屠能於1826年提出農業區位論,韋伯於1909年提出工業區位論,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於1933年提出中心地學說,經濟學家廖什於1940年發表《區位經濟學》,逐漸充實了經濟地理學的理論。
中國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接受西方經濟地理學,主要通過歐美學者講學和向歐美派送留學生。到40年代末,在10多所大學地理系內系統講授經濟地理學,其中以英國斯坦普為代表的統計記述學派影響較廣泛。這一時期,中國的經濟地理工作主要是關於人口分布、土地利用、農業分區、邊疆勘察和地區性考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地理知識的普及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戰後各國的經濟恢復和建設,促進了經濟地理學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經濟地理學的中心理淪是分布論,重點是研究地域差異,戰後進入了區位論和景觀類型論研究的現代階段。
20世紀60年代以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急劇發展,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日益推廣,社會生產力的強大和新技術的應用,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迅速改變原有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環境,在經濟活動所創造的地區布局方面和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方面,都出現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區性的新問題。這種新形勢向經濟地理學提出了新課題,要求探討社會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和發展方向。
經濟地理研究中的一個新特點是加強社會觀點、經濟觀點和生態觀點,把協調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看作中心任務。在研究方法上,出現了地理數量方法,計算機和遙感等新技術手段的應用也逐漸推廣,並從經濟學、社會學、生態學方面引進有關理論方法,使經濟地理學朝著數量化、經濟化、生態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
目前,經濟地理學在世界多數國家中已成為地理科學系統中最為發達的一門分支學科。經濟地理著作在各國所發表的地理文獻中佔有較大比重。在各國許多類型的高等院校中,都開設了經濟地理課程,並出現了專門的經濟地理系和經濟地理研究所。一些國家還在政府中建立了有關經濟地理調查研究的業務機構。
經濟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對於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多年來一直是各國經濟地理學者探討的一個理論問題。在歐美各國,大致認為經濟地理學主要研究包括生產、交換、消費的廣義的經濟活動,這種研究是在地區基礎上或以一定的地區為單位而進行的;不僅研究經濟活動的分布,而且聯繫到經濟的空間結構;在聯系有關因素時,把地理環境擺在重要地位,著重探討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
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即包括各經濟部門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區經濟部門的結構、規模和發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門結構的相互聯系。因此經濟地理學涉及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多方面的綜合性問題,具有綜合性特徵。經濟活動必然發生在一定的地域內,與一定的地理環境相關,因此經濟地理學又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條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因此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相結合的特點。經濟地理學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聯系一定地區的各種有關條件來論證經濟活動的地域布局系統,有助於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由於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特殊領域具有自然、技術、經濟相結合的特點,可以認為它是一門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有著密切聯系的社會科學范圍內的邊緣科學。
經濟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同人文地理學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有互相交流觀點、方法和資料的密切聯系,研究領域也有部分重疊。經濟地理學和新興的國土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區域科學(區域經濟學)也有許多共同的研究對象。
此外,由於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要,現代經濟地理學研究內容不斷豐富,與有關學科互相滲透,在地理科學體系內部產生了一系列新的邊緣科學,如資源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建設地理學、數量地理學、發展地理學、預測地理學等。
經濟地理學根據研究對象和范圍的不同,可分為綜合經濟地理學、部門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經濟地理學3類主要是對經濟地理學中一些帶普遍性的綜合問題和基本理論、方法論等問題進行規律性研究,如經濟活動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自然資源的經濟訐價、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遠景需求及進行地區間平衡的可能性、生產布局的一般規律和原則,經濟活動地域系統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經濟地理學方法的革新、經濟地理學史等。
經濟地理學主要分支學科
按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專門的研究,分別探討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等部門的生產布局理論、地域組織的形成、特徵、結構、分類和分區,形成了以下幾個分支:
農業地理學主要研究農業活動的地域差異和變化,而土地利用是這種現象最明顯的反映,因此土地利用一向是農業地理學研究的重點。在此基礎上,研究農業生產的地域布局和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內在聯系和發展變化的規律,進行農業生產的各項資源的評價和合理利用以及農業地域類型和農業區的劃分,等等。
工業地理學主要通過對影響工業生產地域布局的各種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條件的分析,來研究各工業部門的布局規律、工業地域綜合體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等等。70年代以來,在工業地理學研究中出現了工業區位決策和工業地域系統的形成等新課題。
交通運輸地理學主要研究各種不同類型運輸業的地域布局,包括運輸樞紐和綜合運犏網的布局,運輸活動和地理因素的空間聯系,客流和貨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分析,運輸樞紐和腹地的關系,運輸區劃及其變化等。由於城市化的發展,還出現了一些與城市地理學有關聯的研究課題。
商業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各國、各地區物產分布商品集散的中心和范圍、貿易聯系、貨運情況等。現代商業地理學著重研究商業的地域組織、市場區位、商業中心和腹地的經濟聯系、商品銷售和居民的社會經濟結構關系、商業活動的季節變化等。
此外,部門經濟地理學也可根據第一產業(采礦、農業、森林採伐、水產捕撈、能源開發)、第二產業(加工製造)、第三產業(運輸、商業、旅遊、服務等)和第四產業(包括金融、保險、新聞出版、科技研究和情報以及行政管理部門)的劃分而進行研究。此外,歷史經濟地理、旅遊經濟地理、經濟地圖等也屬於經濟地理學研究的范疇。
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在區域經濟地理學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在20世紀50~60年代,地理學的發展著眼於專業分化,區域地理學一度式微,到了70年代,地理學開始強調自然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緊密聯系進行研究,使區域經濟地理學日益受到重視。區域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地區綜合開發問題,是現代各國地理學研究的主題
『陸』 經濟地理學完心得體會
0世紀前的經濟地理學相關研究,大致可分為史志描述、商業地理研究和經濟地理學研究三個階段。
新近出現的跨國公司研究、經濟活動全球化研究以及結構主義思維方式反映了經濟地理學發展的新趨勢。
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經濟活動空間組織、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企業經營的范圍並不局限於產業的劃分。現代企業的跨產業部門發展已十分普遍。由於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對經濟活動的產業劃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業所從事的各部門經營。為此,一些學者們開始從企業組織角度來認識經濟活動。
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P.Krugman)指出,經濟學長期忽視區位研究①,然而,經濟地理學對經濟學具有重要意義。
區位理論有兩層基本內涵,一層是人類活動的空間選擇;另一層是空間內人類活動的有機組合。
區位因子則是對於生產者而言,由於場所不同表現出其生產費用或利益的差異。
市場地域大小與商品的市場價格、地域人口數量和居民收入有關。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區位選擇的最佳侯選地,特別是現代區位選擇主要表現為接近消費地。
盡管在區位決策過程中,經濟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有時與經濟因子毫無關系或者說關系不大的一些非經濟因子也在起作用。在這些因子作用下進行的區位選擇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潤最大,而是某種程度上的滿足。
勞動、自然和資本是生產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經濟學的生產理論中通稱為生產的三要素。
由於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異,城市內部土地利用的圈層分化較顯著
土地作為經濟活動的一個影響因素主要是通過自身的特性以及所處的經濟區位所決定。
地理慣性
資本是生產要素中流動性最大的要素。
經濟活動的核心生產要素開始從資本、有形資產、一般勞動力轉為知識、科技勞動力、風險資金、無形資產以及優美環境。
市場規模也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的合理性,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在起作用。規模經濟一般分為內部規模經濟與外部規模經濟。
社會學和管理學在對信息流通渠道的研究中發現,絕大部分對決策起重大作用的關鍵信息來自於偶然
生產與消費的空間分離是現代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特徵。
影響經濟區位活動的包括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資本、勞動力)、市場(市場規模、市場戰略、市場特性、其它市場條件)、區域環境(產業環境、政策環境、環境因素、可進入性)、交通。
自給性農業經營的存在是導致杜能模式與現實農業空間分布狀況產生偏離的最大原因之一。
最小運費指向是韋伯工業區位論的骨架
相互依存區位論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競爭條件下,均衡狀態的形成過程。探討在直線市場條件下,存在兩個競爭企業時,區位與市場地域的關系,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霍特林模式。
按照廖什的理論,區位空間達到均衡時,最佳的空間模型是正六邊形。
企業家的經營手段不同可造成區位模型的變化;因政府的區位補貼或高額稅收等區位政策可造成的區位變化
高級中心地按交通原則布局,中級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則作用較大,低級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場原則解釋較合理
企業增長在戰略上可分為一體化擴張和多樣化擴張。一體化擴張又可分為橫向一體化(水平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垂直一體化)。實現這些擴張的方法包括內部發展和外部發展(合並和合資等)。
市場進入、市場拓展和生產發展是公司發展的基本策略。
大多數跨國公司的總部和區域總部位於少數主要都市。被稱為「全球性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全球經濟的地理控制點。
第二篇 經濟活動區域分析
區域經濟結構是指一個區域內各經濟單位之間的內在經濟、技術、制度及組織聯系和數量關系,是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決定了區域資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區域產業結構是區域進行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增值的載體。
支柱產業不等同於主導產業,因為,支柱產業雖然在本區域的經濟總量擴張中佔有較大的比重,但在全國的同類產業中所佔比重卻較小,或者與其它區域的同類產業相比並不具備發展的優勢,產品輸出率低,因而它不能發揮區際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導產業應有的功能。
如果一個產業的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都高,那麼它就是主導產業的最佳選擇
所謂創新是指對資源、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進行新的組合,從而創造出新的產品、新的生產方法,開發出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產業組織形式,開拓出新的市場等等。
只有具備下列特徵的產業才能作為主導產業:高比較優勢系數(區位熵)、高產業關聯度、高需求收入彈性、高生產率上升率、高產業創新能力。
對本區域沒有條件發展的關聯產業,應該尋求區際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配套問題。
在構建區域產業結構時,必須考慮如何根據世界技術進步的大趨勢和全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走向,以及本區域的具體經濟發展狀況與條件,選擇有巨大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作為潛導產業。
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機制有兩個,一是市場機制,另一個是政府幹預
市場機制對區域產業結構產生作用的途徑是供需關系、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
政府幹預是指政府運用宏觀經濟杠桿和產業政策對區域產業結構變化進行有目的的調控,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以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合理化。
後進國家的產業發展是按「進口—國內生產—出口」的模式相繼交替發展。這樣一個產業結構變化過程在圖形上很象三隻大雁在飛翔,故稱之為「雁行形態說」。
由城鎮所組成的線是區域空間結構中一種綜合性的重要的線,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特殊意義,因而往往被稱之為軸線。
區域空間結構有以下幾種較典型的模式:極核式空間結構、點軸式空間結構、網路式空間結構。
依託網路空間結構,充分利用各種經濟社會聯系就能夠把區域內分散的資源、要素、企業、經濟部門及地區組織成為一個具有不同層次、功能各異、分工合作的區域經濟系統。
影響區域空間結構形成與發展的機制:區位指向、要素和經濟活動的集聚與擴散、經濟影響的空間近鄰效應。
集聚機制的形成源於三個方面:經濟活動的區位指向、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系、經濟活動對集聚經濟的追求。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區域經濟在空間上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首先,集聚導致區域的極化現象。其次,集聚將加劇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與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進發達地區、城市、城市密集區、專業化地區、產業密集帶等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還能夠引發和加劇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城市與農村、專業化地區與一般地區等之間形成發展關繫上的「馬態效應」。
擴散機制的形成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經濟。第二,尋求新的發展機會。第三,部分經濟活動區位指向的作用。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
擴散機制有就近擴散、跳躍式擴散、等級擴散和隨機擴散四種表現形式。
集聚與擴散的關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與發展的不同階段,集聚與擴散機制發生作用的強度不一樣。其次,集聚機制與擴散機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慣性。雖然,集聚與擴散機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慣性,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空間近鄰效應是指區域內各種經濟活動之間或各區域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對其相互聯系所產生的影響。
各種經濟活動或區域的經濟影響力是隨空間距離的增大而呈減小的趨勢。這就是地理學的空間距離衰減原理。
城市對區域發展的作用:組織和帶動區域發展(城市是區域的生產中心、流通中心、服務與管理中心、人力資源培育中心、對外交流中心、創新中心)、構造區域空間結構、城市化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的演進。
城市體系就是一定區域內的一組相互依存、彼此間有較穩定的分工和聯系、分布有序的城市群。
每個城市都與周圍地區構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單元。這些地域單元依據其中心城市在城市體系中的空間關系進行組合,並與各種網路結合在一起,就把區域連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城市體系實際上就構成了區域的空間框架。
城市化是根源於城市發展而興起的區域經濟、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以城市為模式的演進過程。具體表現是,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和城市地域不斷擴大。
由於在現實中城市用地往往因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等而存在較大的差異,可比性有限,所以,一般都採用人口指標來對城市化進行測度。
城市化在時間上的變化過程總體上為一條S形曲線,大致分成3個階段,即初始階段、加速階段和終極階段。
城市化在空間上的變化稱為城市化的地域推進,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近域推進,另一個是廣域推進。
農村工業化使得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界限開始趨於淡化,農村從自身這邊努力主動地建立新型的城鄉關系,使城鄉之間在發展上關聯互動。
技術創新的結果主要有,發現新的原材料或新的原材料供給來源,生產出全新概念的產品或增加產品的新功能、新品質,開發出新的消費市場,引入新的經營管理方法,產生新的企業組織形式等。
制度是用於支配特定的行為模式與相互關系的一套行為規則。
技術創新使得區域經濟增長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內涵式的經濟增長方式日益被接受,即依靠科技進步,改善實體性生產要素的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生產資料的利用率。
技術創新對區域結構變遷的作用機制如下:技術創新引起產品、產業的更替;技術創新引導和改變消費需求;技術創新引發和促進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增強了區域的經濟競爭力。
區域經濟發展是指區域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結構的演進。
現代區域經濟發展是一個多目標的過程,包括了經濟目標、社會目標和環境目標。
我們從資源配置的角度把區域經濟增長的因素歸結為資源稟賦、資源配置能力、區位條件和外部環境等四個方面。
現代區域經濟增長對技術進步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
資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經濟體制、政府的經濟管理能力、企業的組織水平和產業結構等構成。
區位條件只是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外在條件之一,實質上是其它相關因素產生影響的綜合反映,區域的經濟增長狀況不可能完全受制於區位條件。而且,區位條件也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區位條件,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改善對外交通條件、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等來改善區位條件,使其向有利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轉化。
佩魯認為,經濟增長首先出現和集中在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而不是同時出現在所有的部門。這些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常常聚集於經濟空間的某些點上,於是就形成了增長極。
區域經濟增長機制:區域增長極理論、循環積累因果原理、乘數作用和加速原理。
區域經濟中的增長極是指具有推動性的主導產業和創新行業及其關聯產業在地理空間上集聚而形成的經濟中心。
增長極通過支配效應、乘數效應、極化與擴散效應而對區域經濟活動產生組織作用。
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的綜合影響稱為溢出效應。
加速原理說明了經濟增長中收入或消費量的變化如何引起投資量的變動,即在工業生產能力趨於完全利用時,消費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會導致投資的大幅度增長。
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乘數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時存在的,並且相互發生作用,即投資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的成倍變動,國民收入的變動又會反過來影響投資的加速變動。在乘數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響下,經濟增長就出現了周期性變化或波動。
區域經濟增長階段理論:胡佛-費雪爾的區域經濟增長階段理論、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理論,以及我國學者提出的區域經濟增長階段理論。
部門經濟區的邊界劃分主要考慮某個行業或幾個行業在空間上的集聚程度,同時,還要根據該行業在資源利用、生產或經營活動所涉及的主要空間范圍,共同確定邊界所在。
就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言,國民經濟的發展分解在空間上主要就是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問題。
區域間經濟發展關系理論:赫希曼的極化-涓滴效應學說、梯度推移學說、中心-外圍理論(核心-邊緣理論或中心-邊緣理論)、區域相互依賴理論。
梯度推移說的基本觀點是,一個區域的經濟興衰取決於它的產業結構,進而取決於它的主導部門的先進程度。
他提出了所謂的不發達模式,說明處於外圍的國家在其殖民時代的初期就被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即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之中,從而導致了它們立即陷入困境。在外圍國家與資本主義的中心國家之間存在一條無限的宗主——衛星鏈,外圍國家創造的剩餘價值就通過這條鏈而流入到了中心國。可見,如果說衛星國地位是外圍國家經濟不發達的原因,那麼,宗主——衛星聯系的減弱就可以減輕結構性的不發達或更有可能使外圍國家發展起來。因此,他主張唯一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外圍國家通過社會主義革命而從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依賴中擺脫出來,否則,繼續留在資本主義體系中不可避免地結果就是不發達。
空間相互作用發生的前提條件:區域之間的互補性、區域之間的可達性、干擾機會。
區域分工理論:成本學說、要素稟賦學說。
區域合作包括了區域之間的要素自由流動、建立共同市場、建立經濟聯合組織、協調資源開發、合理保護環境、協調經濟發展政策、共同維護經濟秩序、保持經濟的穩定性、對外採取一致的經濟政策和行動以增強競爭力等等。從形式上看,區域合作主要有行業合作、區域全面合作。
行業合作包括了區域性的生產合作、商業合作、運輸合作、物資合作、金融合作和綜合的行業合作。
區域經濟差異是指一定時期內全國各區域之間人均意義上的經濟發展總體水平非均等化現象。
區域經濟差異警戒線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90年代初我國理論界提出的解決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問題的新概念。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促進區域之間經濟體制環境的統一、促成區域之間要素市場的統一、推進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推動和規范地方政府間的區域經濟合作、鼓勵企業跨區域發展、中央政府應在繼續發展經濟相對發達區域的同時注重採取措施加快欠發達區域的經濟發展。
區域之間產業轉移是引起區域產業結構有序調整、協調發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選擇、互惠互利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之間產業轉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三篇 經濟活動全球化
一般說來,一體化是指事物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將各個分散的部分組合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一體化指世界各國通過一定協議、規則使其經濟活動成為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整體。而經濟全球化則是指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現象。
從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來看,一體化以貿易自由化為先導向金融國際化發展,進而向生產一體化推進。
影響經濟全球化的因素包括科學技術、跨國公司、國家政策、金融市場等方面。
信息產業成為當代世界發展勢頭最迅猛的新產業,它的高速發展對國際分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以信息產業為核心的一大批新產業的產生和發展使工業本身國際化分工加深;其次,由於信息產業與生俱來的全球化特徵,使各國在信息產品上幾乎不存在明顯的比較優勢,因而該領域能表現出充分的產業內部分工,從而推動了同一水平國際分工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企業內部運行機制的信息化將導致企業中層管理的萎縮,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企業所屬工廠之間的距離障礙,推動生產的全球化管理,促進跨國公司的發展。
跨國公司的成長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產品出口、設立海外分銷機構、建立海外裝配生產企業、建立海外完整生產設施和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在海外設置研究與開發機構、把海外子公司納入總公司全球經營網路等幾個階段。
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具體表現在:第一,跨國公司加速了生產與資本的國際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二,跨國公司促進了技術進步和國際技術交流。第三,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擴大了國際貿易量,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第四,跨國公司的國際金融活
『柒』 區域經濟學相互依賴理論模型或公式
建立區位模型進行模擬
『捌』 區位理論的意義
區位主體是指與人類相關的經濟和社會活動,如企業經營活動、公共團體活動、個人活動等。區位主體在空間區位中的相互運行關系稱為區位關聯度。區位關聯度影響投資者和使用者的區位選擇。一般來說,投資者或使用者都力圖選擇總成本最小的區位,即地租和累計運輸成本總和最小的地方。區位理論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分布及其空間中的相互關系的學說。具體地講,是研究人類經濟行為的空間區位選擇及空間區內經濟活動優化組合的理論。
中文名
區位理論
外文名
location theory
定義
人類活動空間分布及其相互關系
創始人
馮·杜能
提出時間
1826年
快速
導航
區位理論的發展
農業區位
工業區位
中心地
城市利用
概念
區位是指人類行為活動的空間。具體而言,區位除了解釋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間幾何位置,還強調自然界的各種地理要素和人類經濟社會活動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間位置上的反映。區位就是自然地理區位、經濟地理區位和交通地理區位在空間地域上有機結合的具體表現。[1]
區位理論的發展
一、新古典區位理論的初創期(1920年代一1950年代)
新古典區位理論的主要論點及其代表人物。
1.新古典區位理論(也可稱為新古典經濟學區位理論)是指以新古典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及A·韋伯為代表的傳統區位理論體系。由於馬歇爾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經濟學原理》,以及韋伯在1929年寫出了《工業區位論》一書,而在1 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形成了新古典區位理論的第一波學術繁榮期。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對區位理論特別是區位理論中的產業集聚現象有三點重要的貢獻。第一,勞動力市場的共同分享(Laborforce pooling);第二,中間產品的投入與分享; 第三,技術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由於這三個重要概念具有理論創新的突破性進展,因此從192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這三個基本定義便成為從新古典區位理論到以新經濟地理學為核心的現代區位理論,在研究產業集聚現象時的共同理論基礎。新古典區位理論的另一位奠基者A·韋伯在1929年出版的《工業區位論》一書中,則更進一步對集聚經濟現象的形成機理、動力機制、集聚類型、競爭優勢等等內容加以梳理與補充,使新古典區位理論有了一個良好的發展開端。
對新古典區位理論的創立也做出一定貢獻的還有這一時期的新古典經濟學家,例如B·俄林、A·羅奈、w·伊薩德等人。他們主要是針對韋伯理論的薄弱之處,著重論證了工業區位、原材料產地及消費市場三者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2. 新古典區位理論的缺陷與不足。
盡管新古典區位理論奠定了以產業集聚作為切入點的分析方法,使得它在理論架構上邏輯比較嚴謹,層次比較分明,但也存在以下明顯的不足之處:第一, 在方法上偏重於靜態分析,缺乏全視角的動態分析;第二,它受新古典經濟學的較大的影響,採用完全競爭市場、收益遞減、完全理性人等等前提條件,與現實社會經濟環境有很大的出入,使該理論的實際應用價值大打折扣。[1]
二、新古典區位理論的漸變期(1960年代一1980年代)
如上文所述,新古典區位理論的創立期雖然從1920年代延伸到1950年代,可是它第一波繁榮的時期卻只有十幾年(即從1920年到1930年代初)。從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由新古典區位理論發展出來的產業集聚理論,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停滯期,西方的主流經濟學界基本上把這一課題打入了冷宮。究其主要原因有二個:一是西方國家(主要是美國)受二戰及冷戰需求的刺激,盡管已開發出原子彈、氫彈等,但更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信息技術以及相關的信息經濟仍然處於幼稚階段。二是馬歇爾、韋伯對集聚現象進行分析研究並取得第一波研究成果的時代背景是1920 1930年代初,當時西方發達國家仍然處於工業經濟時代,其集聚經濟仍然處於初級階段。當時的經濟學家不可能超越時空,探討信息經濟所特有的處於高級階段集聚經濟問題。那麼到了1950年以及其後的1960、1970、1980年以後,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又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玖』 經濟地理學復習要點和題
這個是我們學校經濟地理學的題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4分,共20分)
1、k=3的中心地系統(4分)
2、城市化(4分)
3、經濟全球化(4分)
4、區域管制(4分)
5、區域經濟協調發展(4分)
二、概念辨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
1、橫向一體化與縱向一體化(10分)
2、通達指數和分散指數(10分)
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10分)
2、用產品周期理論解釋跨國投資的發生(10分)
3、赫希曼的極化――涓滴效應學說(10分)
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對比分析跨國公司生產單位四種區位類型之間的特徵和優缺點(15分)
2、分析弗里德曼的區域空間結構演變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理論應用(15分)
2007-2008第一學期經濟地理學B卷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4分,共20分)
1、需求門檻(4分)
2、垂直一體化(4分)
3、交通網的連接度(4分)
4、范圍經濟(4分)
5、產業集群(4分)
二、概念辨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
1、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10分)
2、雁行形態學說和赫克歇爾--俄林模型(10分)
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分析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機制及其作用機理和缺陷(10分)
2、綜合分析企業增長的原因、戰略和方法(10分)
3、分析區域經濟差異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10分)
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增長極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15分)
2、對比分析集聚和擴散機制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中的作用機制(15分)
2008-2009第一學期經濟地理學A卷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3分,共21分)
1、網路的分散指數(3分)
2、規模經濟(3分)
3、經濟全球化(3分)
4、區域管制(3分)
5、根植性(3分)
6、地方化(本土化)(3分)
7、空間距離衰減原理(3分)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9分)
1、20世紀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思維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前期的區位論研究以規范性分析為主,60年代的
計量革命帶來了____分析方法,後來又受行為學派的影響,注重____分析,60年代末期以來,又興起
_____分析,90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研究開始關注制度和文化因素對經濟空間的影響而出現_____
轉向。(4分)
2、制度厚度與區域發展的關系有三種觀點:____、____、____。(3分)
3、杜能圈的圈層結構由里向外依次是____、____、輪作式農業、穀草式農業、三圃式農業和____。
(3分)
4、克里斯塔勒市場原則下形成的中心地系統稱K=____系統,系統中各級中心地市場區的比例關系是
____,各級中心地的比例關系是____。(3分)
5、經濟全球化形成了____、____、____三足鼎立的多極化世界經濟格局。(3分)
6、企業增長的戰略可分為____、____、____。(3分)
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
1、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8分)
2、分析區域經濟差異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8分)
3、赫希曼的極化――涓滴效應學說(8分)
4、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區別與聯系響(8分)
四、論述題(每題14分,共28分)
1、對比分析集聚和擴散機制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中的作用機制(14分)
2、運用你最熟悉的經濟地理學理論解釋一個經濟地理案例或現象(14分)
2008-2009第一學期經濟地理學B卷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3分,共21分)
1、需求門檻(3分)
2、垂直一體化(3分)
3、交通網的連接度(3分)
4、主導產業(3分)
5、產業集群(3分)
6、雁行形態說(3分)
7、區位因子(3分)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9分)
1、20世紀經濟地理學的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研究____的變化、研究____的變化和研究
____的變化。(3分)
2、企業增長的動因有以下四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在弗農的產品周期理論中,弗農把產品的發展分為____、____和____三個階段。(3分)
4、克里斯塔勒市場原則下形成的中心地系統稱K=____系統,系統中各級中心地市場區的比例關系是
____,各級中心地的比例關系是____。(3分)
5、主要的國際經濟協調組織是____、____、____。(3分)
6、區域增長極理論認為,增長極通過____、____、____對區域經濟活動產生組織作用。(3分)
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
1、用產品周期理論解釋跨國投資的發生(8分)
2、分析企業增長的原因、戰略和方法(8分)
3、分析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機制及其作用機理和缺陷(8分)
4、橫向一體化與縱向一體化的區別與聯系(8分)
四、論述題(每題14分,共28分)
1、對比分析跨國公司生產單位四種區位類型之間的特徵和優缺點(14分)
2、區域空間結構的三種形式及其內在聯系(14分)
『拾』 為什麼要用經濟地理的理論指導規劃,經濟地理的優勢是什麼
內容提要:本文使用新經濟地理學的分析框架討論了經濟地理和經濟政策等因素對工業集聚的影響,並利用1987-2001年省級面板數據研究了導致中國地區工業集聚的因素。我們的主要發現是:(1)經濟開放促進了工業集聚,而經濟開放又與地理和歷史的因素有關;(2)市場容量、城市化、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的弱化也有利於工業集聚;(3)沿海地區具有工業集聚的地理優勢。我們的研究為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提供了來自於中國的證據,同時也發現,除了經濟地理的作用以外,政策也是導致工業集聚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工業集聚;經濟地理;新經濟地理;經濟政策
一、引言
中國的改革開放遵循著漸次推進的模式,在地區發展的過程中,中國政府希望沿海地區能夠先發展起來,然後能夠帶動內地的發展。但是,這種基於「新古典增長經濟學」收斂假說(Barro and Xala-i-Martin ,1995)的良好願望至今沒有完全實現——盡管改革開放使得全國各地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地區間的差距卻始終處在不斷擴大的過程之中。中國的經驗並不是獨一無二的,事實上很多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在經濟開放之後均出現了地區間差距持續擴大的現象,而一個更為基本的事實是,這些國家都出現了工業生產的集聚,這些現象對新古典的增長理論提出了挑戰。最近十多年興起的新經濟地理學在解釋工業集聚和地區間差距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一理論認為,地理位置和歷史優勢是集聚的起始條件,規模報酬遞增和正反饋效應導致了集聚的自我強化,使得優勢地區保持領先。[①]
盡管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進展迅速,但相應的實證研究卻比較滯後。既有的研究將焦點集中在了檢驗新經濟地理因素對工業集聚的作用,但卻忽視了經濟政策的作用,而政策因素在增長理論和區域經濟理論的實證檢驗中已被證明是非常重要的。與既有的文獻相比,本研究主要做了兩件事情。首先,我們從理論上討論了經濟地理、新經濟地理和經濟政策三大類因素對於工業集聚的影響,並且嘗試說明,這些因素是可以放在同一個理論框架中進行分析的。其次,我們運用中國的省級面板數據檢驗了三大類因素對於工業集聚的影響。之所以將研究的重點集中於工業,是因為:(1)工業是推動其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工業發展水平的地區差距是地區間差距最為重要的表現(范劍勇和朱國林,2002);(2)從新經濟地理學的角度來講,工業可以在地區間轉移,故集聚效應最顯著。
我們的研究對文獻構成了以下幾點發展。第一,我們使用來自中國國內的數據為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提供了證據,來自一國內部的數據可以較好地避免跨國數據的樣本異質性和數據不可比性。中國曾經經歷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轉型兩個歷史時期,政府政策曾經支持經濟活動和基礎建設的空間分散化;而改革以後的政策則傾向於優先將經濟活動向沿海地區集中。同時,中國廣袤的國土、多樣的自然條件、巨大的區域間差距等都為相關的實證研究提供了足夠的多樣性。第二,通過為經濟地理、新經濟地理和經濟政策對工業集聚的影響提供證據,我們發展了有關中國工業集聚的實證研究。將我們的研究與既有的文獻作些比較將有助於說明本研究的意義。Fujita and Hu (2001)使用GDP 和工業產值數據描述了1985-1994年中國的地區差距問題,他們發現這個時期地區差距的擴大部分是由於中國實施了傾向於沿海地區的經濟政策,更是這個時期的全球化和經濟市場化的結果。Kim and Knaap (2001)關注的是中國1952-1985年地區經濟發展政策和地區差距問題,他們發現,經濟向沿海地區的集中早在中國政府採取地區非平衡增長政策之前就已經出現,其中的原因包括沿海地區在地理上容易與外界交流以及基礎設施網路密度高,等等。以上兩篇文獻盡管已經討論了經濟集聚的影響因素,但是並沒有使用計量分析方法給出不同因素的作用的估計。D émurger(2001)在有關區域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中考慮了經濟地理的因素,發現地理位置和基礎設施稟賦顯著影響各個省間的增長差異,同時,通訊有減少封閉的作用從而對增長產生正面的影響,但這項研究並不是以工業集聚為研究對象的。Gao (2003)證實了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對於地區工業增長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指出,直接驗證國際貿易與工業的地區分布之間的關系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而這恰恰是本文的關注焦點之一。在最近的一篇文獻中,Wen(2004)使用第二和第三次工業普查數據研究了中國製造業的集中,發現改革以來的工業集聚支持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但是,由於非常強調新經濟地理的因素,這篇文章沒有研究經濟政策和傳統的經濟地理因素對工業集聚的影響。
本文的結構如下:第二部分是對中國工業集聚的特徵性事實的總結;第三部分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分析了經濟地理、新經濟地理和經濟政策對於工業集聚的綜合影響;第四部分提出計量模型,並對數據和變數的含義進行解釋;第五部分報告了實證研究的結果;最後我們在第六部分提出了研究的政策含義。
二、中國的地區工業集聚:特徵性事實
由於對自然條件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工業生產容易產生集聚;同時,加上規模經濟效應和前後向聯系的正反饋作用,往往導致工業生產在空間上向一些某方面具有優勢條件的地區集中。觀察中國工業的地區分布可以發現,改革開放以後,工業集聚的現象變得逐漸顯著,地區工業GDP 佔全國工業GDP 的比重在省與省之間差異日益擴大。1987年工業改革之初,各省之間工業GDP 在全國所佔份額的變異系數是0.026,2001年這一指標上升到0.030.
圖1和圖2分別繪制了1978和2001年中國各地區的工業GDP 份額分布[②],從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這20餘年間工業集聚的過程。在1978年的圖中,工業的地理分布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散化現象,具體表現在:(1)東部沿海地區和中部很多省份的工業份額較低,沒有超過4%;(2)東北三省的工業重要性非常明顯,特別是遼寧一枝獨秀,工業份額超過8%;(3)甘肅和陝西這兩個西部省份的工業份額超過了2%,還沒有表現出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巨大差距;(4)三大直轄市盡管面積較小,但工業份額並不低。相比之下,到了2001年,中國的地區工業布局已經發生了非常重大的變化,與1978年的工業布局特徵相對照,不難發現,中國的工業集聚趨勢非常明顯,具體表現在:(1)東部沿海地區工業份額有顯著的上升,其中廣東、江蘇和山東三省工業比重分別達到11.20%、10.11%和9.69%,浙江的工業份額達到了7.35%,福建的工業份額也有所上升;(2)東北三省的工業地位明顯下降,遼寧的工業比重已經下降到5.18%,黑龍江和吉林的工業份額分別下降到4.18%和1.72%;(3)西部省份的工業份額總體上有所下降,僅四川(含重慶)的工業份額有所上升;(4)三大直轄市的工業份額明顯下降,上海的工業份額為5.02%,北京和天津的工業份額均已低於2%.總地來說,工業集聚的趨勢還表現在,1978年工業份額超過8%的僅有上海和遼寧,而工業份額低於2%的省份有11個。到了2001年,工業份額超過8%的省份變成了3個,而工業份額低於2%的省份增加到16個。
不難發現,改革開放以來的工業集聚主要發生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環渤海地區,雖然遼寧的工業份額有所下降,但山東的工業份額卻明顯上升。[③]從我們計算的工業GDP 份額排名中可以看到,盡管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有所變化,但是前四位的省份全都屬於上述三大地區。在這三大地區中,同樣存在工業比重的變化。作為僅僅有一個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由於依託香港工業的轉移,同時憑借香港的自由貿易港優勢,再加上改革開放的政策支持,所以工業增長強勁。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門類齊全,輕重工業發達,是中國最大的加工製造業基地,歷史上其紡織、服裝、機械、電子、鋼鐵、汽車、石化等製造業在全國就佔有重要地位。Wen (2004)計算了1995年25個工業行業中占最高和第二高份額的省市區,長江三角洲的江浙滬大約達到總數的一半。2001年,長江三角洲三省市實現製造業GDP25456.01億元,佔全國製造業GDP 的30.23%,遠高於環渤海地區(24.41%)和珠江三角洲地區(15.37%)。
三、工業集聚:經濟地理、新經濟地理和經濟政策的作用
在傳統的經濟地理理論里,工業集聚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區域之間經濟地理因素的差異,例如,自然資源豐富的地方以及大港口附近通常會成為工業集聚的中心地區。在中國,由於自然條件比較好而導致的工業集聚的例子也是存在的,例如,中國的東部省份之所以逐步成為工業集聚的中心,其不可比擬的優勢就是距離大的港口比較近,而遼寧和山西則是依靠自然資源成為工業中心的典型例子。
但是,傳統的經濟地理學不能解釋兩個重要的經濟現象:第一,一些在純自然條件方面並不一定非常有優勢的地方卻成為了工業集聚的中心;第二,兩個在自然條件方面非常相近的地方卻可能在工業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現。例如,與周圍省份(特別是福建)相比,浙江的自然條件並沒有特別的優勢,浙江並不屬於資源豐富的省份,港口優勢也並不明顯,但是,浙江的工業集聚趨勢卻比福建明顯得多。廣東和廣西是另一對例子,這兩個省份的純自然條件也非常相近,但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多年裡,廣東已經成了非常重要的工業中心,廣西卻仍然是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兩者的差異顯然不是自然條件可以解釋的。
超越簡單的經濟地理因素尋找工業集聚的原因促成了新經濟地理學的崛起,而對新經濟地理學產生直接影響的就是1970年代末開始興起的新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引入了收益遞增假定,強調規模經濟在國際貿易模式中的決定作用。收益遞增假說在貿易理論里獲得成功應用之後,緊接著就對經濟地理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新貿易理論的代表人物Krugman 也同時成為了新經濟地理學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新經濟地理學理論抓住了導致工業集聚的最為本質的經濟力量——收益遞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兩個地區在自然條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於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歷史事件)導致產業開始在其中一個地方集聚,由於經濟力量的收益遞增作用,在地區間交易成本沒有大到足以分割市場的條件下,就可能導致工業的集聚。在新經濟地理學中,以下被認為是影響工業集聚的重要因素:(1)一個地區企業的數量。企業的數量多,新進入企業就容易得到原材料的供給,同時他們生產的產品也更容易在當地銷售,所以工業會在企業數量多的地方集聚。(2)一個地區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水平高,新進入企業就容易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同時,高的人力資本意味著R&D 的成本低,企業容易獲得創新收益。(3)消費者的購買力。如果一個地區消費者的購買力強,那麼對於消費品的需求就會多,會導致本地消費品價格的上升,吸引企業進入這一市場。同時企業在本地的集聚也導致了工資的上升,消費者的購買力進一步提高,從而產生地區工業發展的良性循環。(4)交通運輸條件。根據Krugman (1991)的模型,我們知道新經濟地理學將交通費用視為影響工業集聚的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只要交通費用不至於高到成為地區間貿易的天然障礙,那麼由於工業集聚產生的收益就仍然可能超過由於地區間貿易產生的成本損耗,集聚就會產生,並且在收益遞增的作用下自我加強。
需要指出的是,新經濟地理學的產生並沒有否定一些傳統的經濟地理因素的影響,事實上,一些地理因素的影響在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中變成了間接的影響,甚至我們可以把兩個地區間的經濟地理的差異也看作一種偶然因素,這種純經濟地理因素可以導致初始的工業集聚,然後再通過新經濟地理因素的收益遞增影響而對工業集聚產生作用。
新經濟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同樣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實證研究,來檢驗經濟地理和新經濟地理因素對於工業集聚的影響。但是,這些實證研究卻相對比較忽視經濟政策的作用(例如Wen ,2004)。當然,這並不是說經濟地理學完全忽視了經濟政策對於工業集聚的影響,確切地說,在新經濟地理學中,由於非常強調如歷史事件之類的偶然因素在收益遞增機制的作用下對工業集聚的影響,經濟政策的變化對某個具體的地區而言,就可以被視為導致其工業集聚的偶然事件。例如,經濟的開放可能會導致工業在靠近國際市場的地區集聚。再如,教育和基礎設施投資可以加強一個地方的人力資本和基礎設施,政府放鬆對於經濟的干預可以減少交易成本。在世界范圍內,經濟政策變化改變工業布局的例子並不罕見,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經濟開放政策對於工業集聚的影響。例如,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實施以後,墨西哥的工業就逐漸向與美國交界的地區集中,而墨西哥城周圍的重要性則相對有所下降(Rodríguez-Pose 等,2003)。
經濟政策對工業集聚的影響既可能是通過經濟地理的因素起間接作用的,也可能是直接對工業集聚產生作用。在中國,經濟政策的調整顯然也是導致地區間工業布局變化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實施的經濟開放政策是導致這一地區工業集聚的重要原因,而這又是因為這里距離香港這個港口、金融和貿易中心以及大市場非常近。這時,經濟開放這一經濟政策就通過經濟地理和新經濟地理的因素對工業集聚產生了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改革以後廣東和廣西在工業集聚方面的表現出現了巨大的差異。但是,經濟政策並不總是通過經濟地理或新經濟地理的中間變數來對工業集聚的產生作用的,一些經濟政策對於工業集聚具有直接的影響,而且經濟政策並不是可以任意調整的,一項政策一旦實施,就也有自己的自增強作用。經濟政策直接導致工業集聚的例子在中國也是存在的,例如,浙江的工業集聚在一定程度上與這個省的市場化改革進行得較為徹底有關。由於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浙江省的民營經濟比較活躍,而這又反過來促使政府進行一步採取市場化、放鬆管制和保護民營經濟的政策,從而進一步加強工業的集聚。
一、經濟地理因素
我們在這里考慮了兩個經濟地理的因素:沿海地區啞變數(coast )和直轄市啞變數(city)。絕大多數研究中國地區差異的文獻都使用了沿海或內地的虛擬變數,由於無論是地理和歷史條件還是改革開放後的政策傾向都有利於沿海地區工業的發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異則並不特別顯著,因此,我們預期沿海地區的虛擬變數對於工業向沿海集聚有正的影響。三大直轄市[④]的經濟功能與一般的省區相比有明顯的不同,它們更多地承擔著政治中心、航運中心或者服務業中心的功能,大都市經濟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會排擠它們作為製造業中心的功能,所以我們估計這一變數的影響是負的。
二、新經濟地理因素
以Henderson (1974),Fujita(1988)和Krugman (1991)為先驅的新經濟地理學,引入了規模報酬遞增和正反饋效應,從而挑戰了新古典的傳統[⑤].Henderson 一方面強調了企業前後向關聯導致的產業外部性使企業集聚在其他企業周圍,另一方面強調了企業集聚在人力資本豐富的地區所得到的知識外部性;而Krugman 通過壟斷競爭模型強調了企業集聚在消費者市場附近得到的需求聯系,Fujita(1988)通過存在不可貿易商品的模型,得到了同樣的證明。為了檢驗這三種不同的包含收益遞增的因素,我們構造了以下指標:(1)地區企業數量比重(firm)衡量產業外部性;(2)地區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與各年全國均值之比(e )代理人力資本的相對優勢,由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地區教育數據不完全,我們使用了萬廣華等人(Wan ,Lu and Chen,2004)估計的地區人均受教育年限數據;(3)地區消費者需求,我們使用了人均GDP 的對數值與各年全國均值之比(pergdp)來度量一個地區消費者的相對購買力;[⑥](4)Wen (2004)使用了城市數指標來度量城市的發展,但是這很難衡量各個城市本身的發展狀況,因此,我們採用了陸銘和陳釗(2004)的方法,用非農人口比重與全國均值之比(urban )來代理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化水平,並取其與各年全國均值之比作為一個地區的相對城市化水平;(5)郵電通信和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有助於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也有利於工業集聚,為了證實這一點,我們引入了運輸倉儲郵電通信產出佔GDP 百分比來度量信息化對工業化的支持,並且取其與各年全國均值作為各地相對的信息化指標(com ),同時,我們用地區的公路里程佔全國的比重(road)來代理相對的交通運輸條件。[⑦]
三、經濟政策因素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轉軌的經濟來說,政策的差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決定地區差異的重要因素。Kanbur and Zhang(2005)回顧了政策因素對於中國50年地區差異的影響,Démurger等(2002)也強調了改革以來的經濟政策對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在本文中,我們主要考察了兩個方面的政策因素:(1)對外開放度。對外開放是經濟改革以來最為重要的經濟政策,接下來我們將要考察的非國有化進程和政府退出經濟活動的進程在一定程度上都與對外開放的進程有關。和既有的文獻的通常指標一致,我們用出口佔GDP 比重和進出口總額佔GDP 比重與相應的全國均值之比(export和trade )來度量相對的經濟開放程度。我們預期對外開放對工業集聚有正的作用。(2)政府對於經濟活動的參與度。中國經濟改革的起點是政府全面參與經濟活動的計劃經濟,在這一體制下,資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均受到負面影響,因此,政府退出經濟活動將有利於工業的集聚。在經濟增長文獻中,通過用扣除教育和國防經費的政府支出佔GDP 的比重來度量政府消費所起的作用。在我們的數據中沒有省一級的國防開支統計,而教育支出被包括在科教文衛支出這個大類中,由於這個大類的性質與教育支出都是類似的,因此,我們就用扣除這一類支出以後的政府支出在GDP 中的比重與全國均值之比(gov )來度量相對的政府對於經濟的參與程度,並預期這一變數的符號為負。[⑧]
必須說明的是,政策的調整從來就不可能在政策頒布的一夜之間完成,從而導致改革在時間上的循序漸進和空間上的進展差異,而我們使用的政策指標所具有的面板結構恰恰能夠反映各類政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但是,這類政策指標仍然可能是某些未觀察到的真正的政策變數作用的結果,而不是政策本身。為了克服此類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造成的估計偏誤,對於我們特別關注的開放指標,我們使用了工具變數來檢驗其是不是具有顯著的內生性問題。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所說的那樣,之所以將關注的焦點特別集中於經濟開放政策的效果,是因為這一政策是中國經濟改革以來最為重要的政策,也標志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由趕超型向比較優勢型的轉變。而政府退出經濟活動和經濟的非國有化進程也與經濟的開放進程緊密相關。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原因是,在國際上,經濟全球化與地區間收入差距的影響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Wan ,Lu and Chen,2004),而從經濟開放的角度來看工業的集聚也能為這一問題提供一些相關的證據。我們使用的經濟開放的工具變數包括了各個地區在1978年經濟仍未實施開放政策時的開放度指標(1978年的出口與GDP 之比export78,或者1978年的出口與GDP 之比trade78),以及各地到香港和上海兩個主要港口的距離中較近的一個(port),[⑨]這兩個工具變數分別反映了歷史和地理因素對於開放的影響,實際上也反映了歷史和地理因素對於工業集聚的間接影響。其中,使用各地到香港和上海兩個港口的距離是因為這兩大港口是中國最大的港口,其吞吐量明顯高於排名在其後的其他港口,可以作為開放度的有效的工具變數(Wei and Wu,2001)。
五、實證研究結果的報告
計量分析的結果見表2.方程(1)是包含了全部變數的隨機效應模型,其中,我們用export作為開放度的指標。Hausman 檢驗結果顯示,不能拒絕隨機效應模型和固定效應模型(方程2)的系數沒有系統性差異的假說。同時,當我們使用export78和port作為export的工具變數估計包含工具變數的隨機效應模型(方程(3),IV-RE )時,Hausman 檢驗結果顯示開放度指標並未顯著地存在內生性偏誤。方程(4)在基本模型的基礎上去掉了不顯著的變數e ,並沒有改變模型的基本估計結果,Hausman 檢驗仍然支持隨機效應模型,並且開放指標並未顯著地存在內生問題。方程(5)在基本模型的基礎上用進出口和GDP 之比(trade )替換export作為開放度指標,結果顯示,Hausman 檢驗仍然支持隨機效應模型。有趣的是,當我們用trade78和port作為trade 的工具變數的時候,port在控制了模型其他變數之後與trade 不顯著相關,這說明到港口的距離雖然對一個地區的出口有顯著的影響,但是卻對以進出口總額作為指標的開放度沒有顯著的影響,也就是說,進口並不顯著地受到一個地區與大港口之間的距離的影響。
通過表2中報告的幾個結果,以及相應的檢驗,我們可以確認,方程(1)所得到的結果是穩定的,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討論實證研究的發現。總地來說,無論是經濟地理因素、經濟政策因素還是新經濟地理因素中的變數,都對產業集聚具有很好的解釋力。這就說明地區的工業發展和集聚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復雜的過程,如果忽略了其中的一些方面,都可能影響實證結果的可信度。具體來看,我們可以依次將經濟地理、新經濟地理和經濟政策的各種因素的作用總結如下:
1、經濟地理因素的作用。我們發現,沿海地區更接近國際市場的地理優勢的確有利於工業集聚。而直轄市作為城市經濟,已經進入後工業化時代,其經濟職能正在發生變化,因此,直轄市的工業份額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後相對更低。
2、新經濟地理因素的作用。我們研究的一個重要的發現,就是為新經濟地理學提供了來自中國的證據。在我們的實證結果中,由一個地區企業數衡量的產業外部性和地區消費者購買力對於工業集聚的前後向聯系作用均顯著為正。我們發現地區的人力資本相對水平對工業集聚有著不顯著的正影響,之所以人力資本的因素作用不顯著,可能是因為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對於人力資本的要求還不高。一個地區城市化水平和在道路和通訊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對地區的工業集聚具有顯著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我們的一系列新經濟地理指標是一個地區與全國平均水平的相對數,因此其系數之間是相互可比的。從結果來看,顯然,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的購買力對於工業集聚的積極作用最大。
3、經濟政策的作用。我們發現,對外開放對於工業集聚有著顯著的正影響,這顯示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策略對於工業集聚的推動作用。有趣的是,我們在使用工具變數的估計結果中還發現,歷史和地理的因素對於地區的開放程度有著顯著的影響,計劃經濟時期開放程度高的地區和距離大港口較近的地區在我們的數據考察期間仍然有較高的開放度。同時,我們也發現,到大港口的距離對於以進出口佔GDP 比例為指標的開放度並沒有顯著的解釋力。綜合起來看,可能是因為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歷史還不夠長,所以才導致改革開放前的歷史因素仍然在起作用,而地理因素的作用卻主要對出口產生影響。[⑩]我們所考察的另一個重要的政策變數是政府對於經濟活動的參與程度,正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政府對於經濟活動的參與程度越高,越是不利於地區工業的集聚。
新經濟地理所強調的各種經濟力量的正反饋作用和收益遞增性長期以來被主流經濟學家忽略。近年來由於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的興起,使得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這些因素對於工業集聚現象的解釋。本文的檢驗同樣也證實了這些經濟規律的作用。從各國的工業經濟格局狀況來看,工業在少數地區集聚,從而形成規模效應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由於地區間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地區工業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的,因此一些影響地區工業集聚的因素也間接地對地區間發展差距產生顯著的影響。如果政府希望通過緩解地區間的工業發展差距來控制地區間發展差距的話,本文的結論也可提供一些政策參考。在地區工業集聚的各種因素中,經濟地理和新經濟地理因素具有收益遞增作用,這是順應經濟規律的,也是很難通過政策加以調整的,其中,政府可以做的只能是通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建設來推動地區工業的發展。在政策方面,可以比較確定的是,經濟開放是導致地區工業集聚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對於經濟活動的退出也可能加快地區工業的集聚。如果工業化進程較慢的地區可以更快地推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仍然可能減緩地區間工業發展差距擴大的步伐,甚至縮小地區間工業發展的差距。
對於思考中國地區間差距的問題提供了一些啟示。由於地理和新經濟地理因素的作用,以及工業發展中的規模經濟和收益遞增效應,工業集聚和地區間差距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實現並不是要扭轉由經濟力量的收益遞增性導致的工業集聚,而是應該通過深化經濟改革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落後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地區間的協調發展不是各個地區沒有差別的發展,而是在一種錯落有致、公正並有效率的競爭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