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巴黎屬於哪個地理區域

巴黎屬於哪個地理區域

發布時間:2022-02-07 05:12:05

㈠ 巴黎的相關資料

巴黎 - 歐洲法國首都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法國最大城市,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gdp位居歐洲城市之首,世界第三僅次於紐約和東京。巴黎是歐洲的公路、鐵路交通的中心,也是世界航空運輸的中心之一。
巴黎是法國的第75省,屬於法蘭西島大區,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在自中世紀以來的發展中,一直保留過去的印記,某些街道的布局歷史悠久,也保留了統一的風格。今天的巴黎,不僅是世界的一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時尚中心,而且是一座旅遊勝地,以它獨有的魅力每天吸引無數來自各大洲的賓客與遊人。
巴黎是極為著名的世界藝術之都之一,印象派發源地,歐洲油畫中心,歐洲文化中心,歐洲啟蒙思想運動中心,舉世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世界美術最高學府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蜚聲世界,巴黎繪畫精華薈萃於此。文化中心,有大學,還有藝術、文學、科學研究院與圖書館等。
巴黎是歷史名城、會議之都、創意重鎮和美食樂園。巴黎居民為這座夢想之城帶來繽紛活力,形成花都獨一無二的印記。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時尚與浪漫之都,利爾克曾說過的,"巴黎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城市。"
狹隘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牆內的20個區,面積為105平方公里,人口230萬。大巴黎地區還包括分布在巴黎城牆周圍、由同巴黎連成一片的市區組成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和塞納-聖但尼省。巴黎市、上述三個省以及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 de France)。

㈡ 巴黎的簡介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又是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和日本東京並列。巴黎在自中世紀以來的發展中,一面保留過去的印記,甚至是歷史最悠久的某些街道的布局,一面形成了統一的風格,並且實現了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巴黎作為法國的心臟,集聚了許多跨國企業的總部駐地,主要的商務區為拉德芳斯。巴黎大區是歐洲GDP最高的地區之一,這使得它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之一。但巴黎的移民問題相當嚴重,北非移民大多居住在郊區由政府提供的廉價住房裡,各種治安事件時有發生。

中文名稱:巴黎

外文名稱:法語:VilledeParis英語:Paris

別名:燈城,花都

行政區類別:法國首都

所屬地區:歐羅巴洲法蘭西共和國

下轄地區:第1區,第2區,第3區等

地理位置:法國北部

面積:105.4平方公里

人口:220.1578萬人(2009年)

方言:法語

氣候條件:溫和的海洋性氣候

著名景點:協和廣場、凱旋門、盧浮宮、巴黎聖母院、塞納河畔、凡爾賽宮等

機場:戴高樂國際機場,奧利機場

火車站:巴黎站,巴黎東站,里昂東站

市中心方位:北緯48度52分0秒東經2度19分59秒

宗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

著名人物:拿破崙、雨果、盧梭、伏爾泰等

給你傳張巴黎的圖吧、

㈢ 法國的地理環境

一、區域位置

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二、地形地貌

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主要河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

三、氣候特徵

法國本土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氣溫北部1-7°C,南部6-8°C;7月北部16-18°C,南部21-24°C。

(3)巴黎屬於哪個地理區域擴展閱讀:

法國的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其下又分為96省,4個海外省(即1個海外大區轄有1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和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行政區。全國共有36679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

法國的首都為巴黎,是法國第一大城市及歐洲第二大城市,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歷史悠久,從法蘭克王國起一直為法國的行政中心,是世界四大國際化都市之一。

㈣ 巴黎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和地理條件

地理位置
狹義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牆內的20個區,面積為105平方公里,人口230萬。大巴黎地區還包括分布在巴黎城牆周圍、由同巴黎連成一片的市區組成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和塞納-聖但尼省。巴黎市、上述三個省以及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 de France)。
氣候環境
巴黎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聖路易)。首都巴黎人口為215萬(截至2007年1月1日),包括市區和郊區的巴黎大區人口1149萬。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18℃,年平均氣溫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環境保護
巴黎市政府非常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盡管城市用地十分緊張,政府還是盡一切可能在城市社區中增加綠地、花園和樹林,以提高城市社區的環境質量,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巴黎是藝術之都,也是鮮花之都。無論是在房間里、陽台上、院子中,還是在商店裡,櫥窗前和路邊上,到處都有盛開的鮮花,到處都有迷人的芳香。至於那五彩繽紛的花店和花團錦簇的公園,更是常常讓人駐足觀賞,流連忘返。 1981年,巴黎市內有285塊公共綠地,總面積大約有355公頃,不算布洛涅和萬塞那森林的1850公頃,也不算裝飾性綠化小景、墓地和道路兩旁綠化。 從1981年到1999年,市區兩級政府經過極其艱難的努力,使公共綠地面積增加了140公頃,總面積升至496公頃,加上布洛涅和萬塞那的森林面積,綠化面積為22.3%,人均綠地面積為13.94平方米。在增加綠地中有市級大公園、區級公園和社區公園和廣場綠地,以及塞納河、運河邊的公園和綠地。巴黎的綠地現在還在以每年大約100公頃的速度繼續增長。 巴黎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對城市的寶貴自然財產——樹木進行有效保護的城市。「樹木報告」記載了巴黎為保護樹木所作出的決定和行動。例如,巴黎通過地方法規,鼓勵保護公共綠地和私人綠地;與土地開發商簽訂協議,保護建築工地的樹木;為了便於管理,巴黎已經為城市的每一棵樹木建立了檔案和辨認卡片。同時,城市的園林技術專家,經過研究,提出了「綜合性生物保護控制計劃」,為的是提高植物的抗污染和病蟲害的能力,提高生物的多樣性,達到植物衛生的平衡。現在城市已經很少使用殺蟲劑,而是通過投放瓢蟲來進行生物防治;土壤透氣性也是靠增加蚯蚓數量來提高。 巴黎的社區有公園397個,總面積358萬平方米,平均每個社區有將近20個公園,人均社區公園面積1.67平方米。第12區有公園最多,有24個;公園最少的是第2區,只有3個。最小的公園是Pihet—Beslay公園,也在第2區,只有92平方米;第19區的La Vilette公園最大,有3.5萬平方米。不僅如此,在城市總長350公里的大街和林蔭道兩旁,共栽種樹木10多萬棵。 巴黎,美麗的巴黎,神奇的巴黎,它是建築藝術的代表,它是古城保護的楷模,它是文化環境的典範,它是生態文明的樣板。在巴黎城市的各個社區中,到處可以看到博物館、影劇院、花園、噴泉和雕塑,文化環境非常好。巴黎人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娛樂形式文雅,藝術氣氛很濃。巴黎人之所以文雅,正像朱自清在他的《歐游雜記》中所說:「從前人說『六朝』賣菜佣都有煙水氣,巴黎人誰身上大概都長著一兩根雅骨吧。」巴黎人雅,因為他們「幾乎像呼吸空氣一樣呼吸著藝術氣,自然而然就雅起來了」。

㈤ 比利時屬於巴黎、還是其他什麼地方

比利時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比利時都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在過去的2,000年內,她見證了各種種族與文化的興盛與衰敗。也正因為這樣,比利時是歐洲真正的種族熔爐,凱爾特人、羅馬人、德意志人、法國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和奧地利人在此都留下了文化的痕跡。公元前54年,當時主要由凱爾特人居住的這一地區被羅馬共和國將軍凱撒征服。羅馬帝國崩潰後,日耳曼人於5世紀大舉入侵,其中的一支法蘭克人隨後建立了墨洛溫王朝,其領土包括了現在的比利時。墨洛溫王朝之後由卡洛林王朝取代。比利時後來幾經轉手,各個地區曾由荷蘭、勃艮地、西班牙、奧地利等國統治。拿破崙時期,比利時為法國的一部分,拿破崙一世戰敗後,比利時並入荷蘭。1830年,比利時爆發比利時獨立運動,從荷蘭統治下獨立,成為世襲君主立憲王國,並選擇了一位德國貴族,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的王子利奧波德作為比利時的第一任國王。比利時立國後奉行中立政策,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德國佔領。二戰以後,比利時放棄中立原則,參加了北約。後來又參加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比利時歷史上有一個主要的殖民地:比屬剛果,即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比屬剛果於1885年由柏林會議贈給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利奧波德將此地命名為剛果自由邦,並收為自己的私人領地,進行殘酷的統治,同時大量種植橡膠,以滿足當時世界對橡膠輪胎的需求。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利奧波德於1908年放棄了對剛果的私人統治,把剛果交予比利時政府。後來比屬剛果於1960年獨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比利時作為一個現代化、高科技的歐洲國家而興盛,她同時也是北約和歐盟的成員國。但是北半部說荷蘭語的弗拉芒人和南半部講法語的瓦隆人之間長期的緊張關系,最終導致了近些年來的憲法修正案,賦予比利時南北兩半正式的自治權,因此比利時現在是一個聯邦國家。2007年6月10日,舉行聯邦議會選舉。[1][編輯] 政治 主條目:比利時政治自從比利時聯邦化後,政府結構更趨復雜。在聯邦政府以下根據語言族群而設立了三個社區,即法語社區、荷語社區以及德語社區;同時又設立了三個行政區,即瓦隆區、弗拉芒區和布魯塞爾-首都區。社區和行政區互相覆蓋,分工明確。其中荷語社區政府和弗拉芒行政區政府合並為一個統一的弗拉芒政府;瓦隆行政區大部分對應法語社區,但東部邊疆地區為德語社區;布魯塞爾行政區為三語共處,法語人口居多。聯邦、社區、行政區分工如下:聯邦政府:負責有關國家整體利益的事務。(如外交、國防、經濟、社會福利、公共安全、運輸、通訊等) 社區政府:負責語言、文化和教育。(如:學校、圖書館、戲院等) 行政區政府:負責當地的土地與財產事務。(地域經濟、規劃、建屋、交通等) 如:一個在布魯塞爾的學校建築由布魯塞爾行政區政府管轄,但是學校作為一個教育機構則由荷語社區政府(如果學校教授的第一語言是荷蘭語)或法語社區政府(如果學校的第一語言是法語)負責。這是一個復雜但卻能被廣泛接受的舉措,以確保各種文化能和平共處。比利時的政黨也充分體現了聯邦體制,大黨都是弗拉芒區的大黨或瓦隆區的大黨,沒有全國性的主要黨派。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是900多個重要國際機構的所在地,包括北約總部和歐盟總部,有「歐洲首都」之稱。[編輯] 行政區劃 主條目:比利時行政區劃比利時地圖 現行的比利時行政體制於1993年7月14日啟用,分為三層:聯邦政府,總部設於布魯塞爾。 三個社團: 佛來芒社團 法語社團 德語社團 三個地區: 法蘭德斯地區 瓦隆地區 布魯塞爾首都地區 其中弗拉芒、瓦隆兩區各下轄5個省。[編輯] 地理 主條目:比利時地理比利時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部,與英國隔海相望。北鄰為荷蘭,南接為法國,東南臨盧森堡,東與德國接壤。國土面積3.05萬平方公里。比利時分為三大地理區域:西部的海邊平原、中部的高原、以及東部的阿登山脈。西部平原地勢平坦,有諸多圍海造出的窪地。中部為漸漸升高的平原地區,土地富饒,河流眾多,灌溉充分,同時也有一些洞穴和峽谷。東部為阿登山脈,地勢升高,最高點海拔694米(博特朗日山: Signal de Botrange),多森林,多處基岩裸露,不宜耕種。這也是比利時大多數野生動物的棲息處。比利時主要河流有:斯凱爾特河(荷:Schelde;法:Escaut),流經圖爾奈、根特、安特衛普,和默茲河(法:Meuse;荷:Maas),流經那慕爾、列日。比利時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涼爽、多雨,夏天平均氣溫25°C,冬天平均氣溫7.2°C。全年最低與最高氣溫一般在-12.2°C和32.2°C左右。主要城市有:布魯塞爾(人口:959,318)、安特衛普(人口:445,570)、根特(人口:224,685)、夏洛瓦(人口:200,233)、列日(人口:184,550)、布魯日 (人口:117,352)。[編輯] 經濟 主條目:比利時經濟人口稠密的比利時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19世紀初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比利時擁有完善的港口、運河、鐵路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為與鄰國更緊密的經濟整和創造條件。作為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比利時十分期盼歐盟能整和整個歐洲的各個經濟體。比利時1999年1月成為首批使用歐洲統一貨幣歐元的國家之一,原先的比利時法郎在2002年初被完全取代。比利時經濟十分倚賴國際貿易。全國GNP的大約三分之二來自出口,平均出口是德國的兩倍,日本的五倍。比利時的出口優勢來自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度技術化、多語言以及高效率的勞動力。比利時主要進口食品、機械、鑽石(未成品)、石油、化工材料、紡織品;主要出口汽車、食品、鋼鐵、葯品、鑽石(成品)、紡織品等。位於比利時北部的安特衛普為歐洲第二大港,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加工地,有鑽石之都的稱譽。[編輯] 人口與民族 主條目:比利時人口比利時克魯佩的13世紀卡龍德萊塔 比利時全國總人口為1050萬(1999年),人口密度(336/km�0�5)僅次於荷蘭及一些歐洲小國,為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民族以弗拉芒族(約佔60%)和瓦隆族(40%)為主。比利時有三種官方語言:荷蘭語、法語和德語,分別對應組成聯邦的三個社區。半數以上的人口說荷蘭語(55%),法語是第二大語言(44%),少數人講德語(1%)。比利時所使用的荷蘭語和法語與荷蘭和法國所使用的略有不同。而許多人日常使用的母語是各種弗拉芒語或瓦隆語等方言,這些方言與荷蘭或法國使用的荷蘭語和法語相差不大,通話交流方便。首都布魯塞爾以荷蘭語和法語為官方語言,居民說法語為主。[編輯] 文化 主條目:比利時文化比利時以她的藝術、建築、啤酒、食物以及巧克力聞名天下。比利時人酷愛薯條,一般在各個小店或火車站都可以買到小包裝的炸馬鈴薯,當地人叫做frieten(荷蘭語)或frites(法語,但是與法國人的叫法不同)。比利時人也酷愛喝啤酒,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廠就在比利時。做甜點(Goffres)是比利時人的特長。比利時巧克力和瑞士巧克力聞名於世,手工製作的餅干、蛋糕等也非常有名。比利時是很多法國作家的安樂窩,如維克多·雨果、大仲馬等。比利時也是畫家的天堂。弗萊芒畫派是17世紀最重要的畫派。[編輯] 宗教 比利時布魯日附近的羅奔城堡 比利時主要宗教為天主教,信徒占人口75%-80%,但近年來只有10%-20%定期參加彌撒。其它宗教包括伊斯蘭教、基督教新教、以及猶太教。宗教是比利時與荷蘭分家的一個重要原因。荷蘭主要信基督教新教,1830年荷蘭南部天主教地區爭取獨立後,便形成了現在的比利時。比利時也是許多歐洲神秘教派的活動中心。比利時的古城布魯日是一個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市。她以精美的建築、完整的古城布局、亮麗的風景、悠久的歷史、藝術、宗教、巧克力等等,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遊客。

㈥ 巴黎城市的平面布局是以哪個建築為中心的

巴黎城布局,是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周圍放射出主要道路的同心圓狀。形成以凱旋門為中軸對稱的一系列建築群的排列和城市內交通干線的布局。

拿破崙一世執政,建成了星形廣場(現戴高樂廣場)、雄師凱旋門等。拿破崙三世時代(1852~1870)是巴黎城市規劃和建設史上一個重要時期。期間主要完成了貫穿全城的「大十字」幹道和兩條環路,城市有了基本骨架。同時建成一批新的廣場和紀念性建築(如民族廣場、共和廣場和盧佛爾宮北翼等)。主要的紀念性建築大都布置在廣場或街道的對景位置上。以盧佛爾宮和雄師凱旋門為重點的市中心,將道路、廣場、綠地、水面、林蔭帶和大型紀念建築物組成完整的統一體,成為當時乃至現今世界上最壯麗的市中心之一。

(6)巴黎屬於哪個地理區域擴展閱讀:

巴黎是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世界名城。從12世紀以來,在規劃和建設上既十分珍視傳統的文化,又積極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保持著城市面貌的統一與和諧。

12~18世紀的巴黎城市建設 一般以公元 888年為巴黎建都之始。到12世紀菲利浦·奧古斯都統治時期,在塞納河上以城島為中心,跨河兩岸建設城市,形成巴黎市中心的雛形。



㈦ 法國有哪些十大城市

以下為法國主要的十大城市:

1、巴黎

戛納(Cannes)位於法國南部港灣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風光明媚的休閑小鎮。和法國其他城市一樣,戛納最好的旅遊季節是在 6-10月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五月中旬在此舉辦。

戛納小城依偎在青山腳下,瀕臨地中海之濱,里維拉海灣把臨海的幾個小城鎮環鎖了起來,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5千米長的沙灘,四時不謝之花,漫步城中,白色的樓房、蔚藍的大海,以及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精巧、典雅、迷人」是大多數人對戛納的評價。

(7)巴黎屬於哪個地理區域擴展閱讀: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法國

㈧ 歐洲包括哪些國家

歐洲包括43個國家,1個地區。共4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44個國家,2個其他地區。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丹);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馬爾他、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黑)、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直布羅陀(英、西爭議,英國實際控制);

按照各國綜合實力可分為三類:

1、擁有很強的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包括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他們是:

英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義大利。

2、有著較強的國力和地區影響力國家,經濟較為發達或中等發達,軍事方面也有著一定影響力,他們是:

西班牙,土耳其,烏克蘭,白俄羅斯,荷蘭,比利時,愛爾蘭,冰島,葡萄牙,波蘭,保加利亞,希臘,羅馬尼亞,丹麥,瑞士,挪威,瑞典,芬蘭。

3、地區性小國,即便有些國家人均生活水準超過第一,第二梯隊國家,但是按綜合水平均不如前列國家,制約他們的可能會是狹小的領土或者其他,他們是: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黑山,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摩爾多瓦,奧地利。

㈨ 巴黎東京悉尼倫敦哪個在世界的南部

悉尼

1、巴黎經度2.2,緯度48.52。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聖路易)。大巴黎地區還包括分布在巴黎城牆周圍、由同巴黎連成一片的市區組成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和塞納-聖但尼省。巴黎市、上述三個省以及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共同組成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 de France)。

2、東京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大致位於日本列島中心,東部以江戶川為界與千葉縣連接,西部以山地為界與山梨縣連接,南部以多摩川為界與神奈川縣連接,北部與埼玉縣連接。總面積2155平方公里,中心位置約在北緯35°68′98″,東經139°69′32″之間

地形地貌

東京23個特別區和多摩地域形成了一個狹長的地帶,東西寬90公里,南北長25公里。在太平洋上的伊豆諸島和小笠原諸島,盡管地理上與東京都分離。也屬於東京都行政區劃的一部分。

3、倫敦(London),北緯51度30'0"東經0度5'0" 。
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16世紀後,隨著大英帝國的快速崛起,倫敦的規模也高速擴大。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

4、悉尼地處南半球南緯33°55',東經150°53',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首府,也是該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超過420萬(2006年)。悉尼的中心有三分一是位於上游小灣的南岸。悉尼位於東面的太平洋與西面的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悉尼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Port Jackson),以及超過70個海港和海灘,包括著名的邦迪海灘(Bondi Beach)。悉尼的市區佔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積跟大倫敦相若。悉尼都會區(悉尼統計局)佔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范圍是國家公園和其他未開發的土地。悉尼占據了2個地理區域──坎伯蘭峽谷(Cumberland Plain)和康士比高原(Hornsby Plateau)。坎伯蘭峽谷是一個比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橫卧於傑克遜港以西和以南。康士比高原是海港以北的高原,海拔200米(656英尺),被草木叢生的溪谷切割開。悉尼最舊的區域位於平坦的地區。康士比高原,稱為北岸。及至1932年悉尼港灣大橋啟用,才將高原和城市連接起來。

㈩ 法國行政區劃

法國現行行政區劃中分為大區、省和市鎮(大區轄省,省轄市鎮),本土分為13個大區、96個省,海外也有5個省及大區、8個海外集體及領地,其中有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科西嘉和新喀里多尼亞。法國全國共有36568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法國行政區劃是對法國地理的行政和機構劃分。
法國本土
13個大區
Région
大區是最大的行政劃分區,由大區議會(conseil régional)管理。大區議會每六年由直接普選產生,議會參與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大多數事務的管理和財政撥款。每一個大區還有一位大區主席(préfet de région),由政府提名,他的任務為負責該行政區域的政權,例如統籌公共安全事務等。科西嘉地方行政區域的地位較特殊,跟一個大區相當,但擁有更多權力。
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布列塔尼大區、中央-盧瓦爾河谷大區、科西嘉大區、法蘭西島大區、上法蘭西大區(北部-加來海峽+皮卡第)、大東部大區(香檳-阿登+洛林+阿爾薩斯)、諾曼底大區(下諾曼底+上諾曼底)、新阿基坦大區(阿基坦+利穆贊+普瓦圖-夏朗德)、奧克西塔尼大區(南部-比利牛斯+朗格多克-魯西永)、盧瓦爾河地區大區、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
96個省
Département
省是比大區低一級別的行政區域,每個大區包括數個省。跟大區相似,省由每六年直接普選產生的省議會(conseil général)管理和對其經濟和社會領域的事務進行財政撥款。各省是在1790年法國大革命中建立,標准之一是所有的公民能夠在一天內到達專區政府所在地。省的職責范圍經常與大區重疊。同大區相似,每個省有一個省長(préfet)管理行政事務。
安、埃納、阿列、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上阿爾卑斯、海濱阿爾卑斯、阿爾代什、阿登、阿列日、奧布、奧德、阿韋龍、羅訥河口、卡爾瓦多斯、康塔勒、夏朗德、海濱夏朗德、謝爾、科雷茲、上科西嘉、南科西嘉、科多爾、北海濱、克勒茲、多爾多涅、杜、德羅姆、厄爾、厄爾-盧瓦爾、菲尼斯泰爾、加爾、上加隆、熱爾、紀龍德、埃羅、伊勒-維萊納、安德爾、安德爾-盧瓦爾、伊澤爾、汝拉、朗德、盧瓦爾-謝爾、盧瓦爾、上盧瓦爾、盧瓦爾-大西洋、盧瓦德、洛特、洛特-加隆、洛澤爾、曼恩-盧瓦爾、芒什、馬恩、上馬恩、馬耶納、默爾特-摩澤爾、默茲、莫爾比昂、摩澤爾、涅夫勒、北部、瓦茲、奧恩、加來海峽、多姆山、大西洋-比利牛斯、上比利牛斯、東比利牛斯、下萊茵、上萊茵、羅訥、上索恩、索恩-盧瓦爾、薩爾特、薩瓦、上薩瓦、巴黎、海濱塞納、塞納-馬恩、伊夫林、德塞夫勒、索姆、塔恩、塔恩-加隆、瓦爾、沃克呂茲、旺代、維埃納、上維埃納、孚日、約訥、貝爾福、埃索納、上塞納、塞納-聖但尼、瓦勒德馬恩、瓦勒德瓦茲。
329個區
Arrondissement
每個法國省份又分割為數個區,駐有專區區長(sous-préfet),職責是輔佐省長的事務。
4055個選區
Canton
每個區再劃分為選區,選區的角色實質上是提供一個選舉基層網:在地方選舉中,每個選區推選一名成員代表該區參與省議會。在城市區帶,一個市鎮通常涵蓋幾個選區;而在鄉村地區,一個選區通常由一些小鎮組成。因此主要行政部門一般集中於選區政府所在地。
36568個市鎮
Commune
市鎮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最小的行政劃分區,對應一個鄉村或者城市。即使一大市鎮涵蓋了數個選區,也只屬於一個省的區(arrondissement départemental)。市鎮由選舉產生的市議會(conseil municipal)治理,後者由市長(maire)主管。他們的許可權不一,擁有自己的財政預算。
人口最多的三個市鎮(巴黎、馬賽、里昂)又劃分為45個市區(arrondissement municipal),相當於附屬市鎮(sous-commune),擁有(市區的)區長(maire)和區議會(conseil municipal d'arrondissement)。
某些市鎮也同時涵蓋數個居民點、村莊或鎮(bourg):這些鎮通常源於極少有人居住的居民點、或是地處過於偏僻而無法安置自治行政管理機構,因而歸於鄰近的市鎮,同時也可能來源於人口遷移計劃,例如有一些「新城」被建立在一個或數個市鎮區塊上,或是基於山區中的車站而建。

法國的96個省
5個海外省及大區
Département et Région d'Outre-mer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依據法國1946年3月19日頒布的法令,即《海外省法》,一些前殖民地成為了法國的海外省,如法屬蓋亞那等,被正式納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領土范圍,遵循法國的法律法規,其行政首腦由法國內務部任命。另外,與法國本土省份不同,海外省仍可以保留這些地區的特殊性。1958年制定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第73條明確規定:由於海外省的獨特身份,上述地區可以擁有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司法體系和行政構成。
瓜德魯普
馬提尼克
法屬蓋亞那
留尼旺
馬約特
8個海外集體及領地
Collectivités et Territoires d』Outre-Mer
有些海外屬地並未成為法國的海外省,如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等。它們不僅擁有獨特的身份地位,亦擁有自己的制度法規。《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第74條明確規定,這些地區實行高度自治,在遵循法國本土法律法規的同時,亦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並運行適合本地區發展的行政權力機構,及維持其運行而必備的法律法規。
海外集體(Collectivité d'outre-mer)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
聖巴泰勒米
法屬聖馬丁
瓦利斯和富圖納
法屬波利尼西亞
特殊集體(Collectivitésui generis)
新喀里多尼亞
海外領地(Territoire d'outre-mer)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無建制
克利珀頓島
城市: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2024奧運舉辦地。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24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聖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七個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de-france),都會區人口約為1100萬,占據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
馬賽:馬賽(Marseille),市區人口僅次於巴黎和里昂的法國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約87萬(2013年)。大都會區人口約為189萬(2013年),位於巴黎和里昂之後。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港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組成,年貨運量1億噸,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
主要的旅行景點有伊夫島、賈爾德聖母院、馬賽美術館、馬賽舊港、歐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館。馬賽為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基本都比較宜人,但12月-1月會比較寒冷,有的地方還會出現霜凍。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168名。

閱讀全文

與巴黎屬於哪個地理區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