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江,黃河的流向大致為
自西向東 因為長江黃河都發源於我國西部高原山地區地勢高,東部平原區地勢低,由低向高。整體的方向就是由低向高流。
滿意請採納哦!
2. 黃河的水和長江的水都流向哪裡
黃河流入渤海,長江流入東海。
1、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2、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
(2)地理圖長江黃河的流向怎麼花擴展閱讀:
黃河將大量泥沙輸送到河口地區,大部分淤在濱海地帶,填海造陸,塑造了黃河三角洲。隨著黃河入海口的淤積——延伸——擺動,入海流路隨之改道變遷。歷史上利津以下河道多次改道,1949年後曾經三次有計劃的人工改道,河口段河道長也不斷變化。20世紀90年代黃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流經清水溝後逐步淤積塑造的新河道。
長江口是長江在東海入海口的一段水域,從江蘇江陰鵝鼻嘴起,到入海口的雞骨礁為止,長約232公里。長江口平面呈喇叭形,窄口端江面寬度5.8公里,寬口江面寬度90公里。
6000~7000年前,長江河口為一溺谷型河口灣,灣頂在鎮江、揚州一帶。近2000多年來河口南岸邊灘平均以40年1公里的速度向海推進,北岸有沙島相繼並岸,口門寬度從180公里束狹到90公里,河槽成形加深,主槽南偏,逐漸演變成一個多級分汊的三角洲河口。
3. 黃河,長江流向是怎麼樣的
都是 自西向東
因為中國的地勢總體上是西高東低.
1,黃河的水來自黃土高原,積雪融化帶著黃土形成黃色的水,名為黃河。經過甘肅、陝西、寧夏、山西、河南、山東流入黃海,所以黃海是中國東部沿海唯有黃海呈現黃色。
2,長江源自青藏高原西姆拉牙山脈冰雪融化,經西藏、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流入東海。所以東海的水是清的。
望採納,謝謝
4. 長江和黃河的流向是什麼
自西向東
因為長江黃河都發源於我國西部高原山地區地勢高,東部平原區地勢低,由低向高。整體的方向就是由低向高流。
滿意請採納哦!
5. 長江黃河在地圖上的位置
長江、黃河在地圖上的位置如圖,紅色線是黃河,藍色線是長江。
6. 長江和黃河是向什麼方向流入大海。
長江和黃河自西向東方向流入大海。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幹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八省二市一區),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6)地理圖長江黃河的流向怎麼花擴展閱讀
長江幹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位於東經90°33′~122°25′,北緯24°30′~35°45′之間。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貴州、甘肅、陝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
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7. 長江黃河流經省份圖 (是圖來的哦)
1、長江
流經省份:幹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八省二市一區),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87公里。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7)地理圖長江黃河的流向怎麼花擴展閱讀
長江源頭
長江正源包括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廣闊地域,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區內地形起伏和緩,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氣溫-4℃以下,氣溫低,植被稀疏,常年凍土廣泛分布,動物種類簡單,多為高原特有的種類,包括野驢,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
長江源由北源楚瑪爾河,南河當曲和正源沱沱河組成,楚瑪爾河發源於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深處的可可西里湖,藏語意為「紅水河」,全長約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經常斷源,最後流入長江上游的通天河。
8. 黃河、長江流向是怎麼樣的這與我國地勢有何關系
大體上都是自西向東流的。這主要因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所致。第一級階梯:我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包括: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在青藏高原邊緣的以東和以北,是一系列寬廣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下降到1000~2000米。(包括: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第三級階梯:在我國東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區,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下。(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三大階梯分界線是: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西起昆侖山山脈,經祁連山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鋒山。
具體流向:
黃河:從青海雪山之上流下,初始向東偏南進入甘肅,經蘭州向東北方向入寧夏,然後是東北偏北入內蒙河套,然後向東,經包頭繼而南下,進入陝北、陝西的分界線,直達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點鳳陵渡,突然轉向東方千里,直到鄭州、開封方轉東北方向進山東、入渤海
長江:發源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初始向東偏南進入四川,經攀枝花後向北偏東方向過三峽後基本朝著正東方向入東海
9. 黃河長江兩條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讀圖分析可知:
(1)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注入東海;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
(2)長江、黃河的流向大致都為自西向東流,從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國地勢總特徵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3)圖中的兩條河流中,水能豐富、航運價值大,有「水能寶庫」「黃金水道」之稱的河流是長江.
(4)圖中B地形區是黃土高原,該地區地表千溝萬壑,主要是由於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故答案為:(1)唐古拉;巴顏喀拉;(2)西;東;西高東低;(3)長江;(4)黃土;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