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足球與地理教案怎麼寫

足球與地理教案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8-17 18:51:32

1. 足球與地理的聯系

足球與地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地理教學既要注意知識性、科學性,同時又要注意趣味性。生動的故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與地理知識的巧妙的結合,既可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同時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足球是一種時尚,是很多中學生的至愛。尤其是今年的韓日世界盃,筆者在留心各種媒體關於足球的各種轉播和報道後,發現足球和地理有一些有趣的聯系,並且在平時的教學中,把它們與地理知識加以巧妙的聯系,往往博得滿堂笑聲,既增加了教學生動性,同時達到了教學目的。
�一、足球與氣候
�1.足球賽制與氣候。經常看球的人就會發現一種現象:歐洲聯賽是跨年度的,如有「2001年~2002年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這一稱謂,中國的聯賽卻沒有跨年度,這種賽制安排與氣候關系密切。在西歐由於北大西洋暖流、西風帶、地形、海陸位置的原因,西歐大部分國家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的特點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濕潤」,氣溫的年較差較小,因此聯賽即使在冬季舉行天氣也不是問題。而我國與西歐緯度相同的華北、東北地區,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暖濕多雨,冬季寒冷乾燥,1月均溫在0°C以下。每當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天寒地凍,人們出門往往要穿戴厚厚的棉衣、棉帽,商店、公交車都開放暖氣。這時節,不用說踢球,就是看球都抵擋不住襲人的寒冷。1999年,四川全興與沈陽海獅的一場聯賽,被安排在12月份,正值隆冬季節,寒潮襲來,球場草皮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球場工作人員鏟開積雪,但球場地面被凍得冰冷而僵硬,而且非常滑。在這種惡劣自然條件下比賽,球員不僅無法發揮自己的水平,而且很容易受傷。難怪賽後,巴西教練塔瓦雷斯咆哮道:「踢死了人,誰負責」。
�2.足球水平與氣候。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足球水平往往與氣候有一定的關系。如北歐國家芬蘭,地處高緯,天寒地凍,除冰雪項目水平較高外,足球水平不敢恭維,盡管有大牌球星利特馬寧效力於五大聯賽,但「趙子龍率領一群阿斗」,在球場上,其難有作為。
�南亞的印度,人口達10億,其足球隊往往淪為魚腩部隊。該國地處熱帶,為熱帶季風氣候,3至5月為乾季,炎熱乾燥,氣溫達40℃以上;6至9月為雨季,高溫高濕,所以該國不適合開展足球運動。西亞各國除沙特和阿聯酋外,其他各國一般沒有職業聯賽,因為西亞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加之位置臨海,氣候具有高溫高濕的特點,白天氣溫可高達50℃~60℃。球迷應該清楚記得:亞洲十強賽期間,中亞狼——烏茲別克隊在這種悶熱的天氣下和阿聯酋猛拼了15分鍾後就跑不動了,結果被阿聯酋以4∶1狂剁一番。在1994美國世界盃上,沙特隊曾風光一時,歷史性地闖入16強,這與美國的夏季高溫有關。那屆世界盃的很多場比賽安排在中午舉行,賽場溫度高達40℃,沙特地處熱帶沙漠,球員自然比歐洲球隊更能適應比賽時的高溫,沙特隊的好成績也有老天的功勞。
�3.足球風格與氣候。一個國家的足球風格與氣候也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知道:傳統的英式足球,大刀闊斧,長傳沖吊;巴西足球技術細膩、講求配合,被譽為藝術足球,兩國不同的足球風格與它們各自的氣候有關。英國地處平原,氣候為溫和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採用粗獷的沖吊打法單純從地理角度考慮球員體力完全可以適應,如英格蘭、愛爾蘭、挪威都採用這種打法;而巴西地處熱帶,人口主要集中在巴西高原上,在炎熱的氣候,高原的地形條件下如採用英式打法球員的體力吃不消,氣候和地形決定了其足球必須講求配合、走藝術足球之路。
�在國內聯賽中,連滬爭霸提前結束,申花過早凋零。國內足壇有南派風格與北派風格之爭,北派風格的球員身高體壯、沖擊力強;南派風格講求技術、快速靈活。近幾年來,中國足壇出現南衰北興之勢,廣東幾支球隊紛紛掉級,湖北足球也在甲B中苦苦掙扎,湖南、廣西的球隊更是銷聲匿跡。在2001年乙級聯賽中,遼寧青年隊和大連賽德龍隊昂首挺進甲級,國內聯賽北重南輕的現象更加明顯,各級國家隊中,南方球員也寥寥無幾。南北迥異的風格與南北不同的氣候條件有關。
�4.主場安排與氣候。連續兩屆十強賽,中國隊的主場都安排在北方城市,因為十強賽都在9至10月舉行,西亞球隊對此時我國北方的低溫極不適應。在低溫條件下,西亞球員身體發僵,動作靈活性下降,興奮不起來,就如同我國球員對西亞的高溫不適應一樣。1993年的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出於對球市的考慮,忽略了氣候的影響,把主場設在成都,結果連小組都沒有出線,這個例子從另外一個角度折射出我們當時對足球的理解還相當不成熟。
�足球與氣候曾有這樣一個有趣而真實的故事。霧都倫敦因多霧而得名,在一場足球比賽中,一球員因犯規被逐出場外,下場後不久又在大霧掩蓋下悄悄返回了球場,居然逃過了全場觀眾和裁判的法眼。
�二、足球與地形
�足球除與氣候關系密切外,地形對足球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如高原是足球比賽主場安排時可考慮的重要優勢。在足球發達的南美,玻利維亞並不算一個足球強國,但在玻利維亞海拔4000多米的主場——玻利維亞高原上,巴西隊球員連呼吸都感覺到困難,更不用說發揮水平。我國國家隊曾把主場設在高原昆明,八一隊曾在高原寫下不敗神話。西藏自治區從沒派足球隊參加各級比賽,這恐怕與青藏高原這種地形有關。
�本次世界盃預選賽第一階段,中國的對手之一——南亞島國馬爾地夫,除了其頑強的作風,美妙的國歌之外,媒體關於該國只有一塊有草皮的球場的報道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爾地夫之所以只有一塊有草皮的球場,是因為馬爾地夫是熱帶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這些島嶼是由沙礫和珊瑚死亡後形成的礁石組成,除了椰子樹外,其他植被很少,唯一一塊有草皮球場的草皮還是從國外引進的,正是珊瑚島這種地形條件註定了該國足球重在參與。
�三、足球與交通
�成熟與合理的賽制應該是主客場制。歐洲各項比賽都是主客場制,而亞洲以前的一些重大比賽往往採用賽會制,如1995年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第二階段比賽就是賽會制,記得在吉隆坡的大雨中,當年的國奧隊0:3輸給老冤家韓國隊。亞洲一些比賽採用賽會制實是無奈之舉,因為亞洲幅員遼闊,交通不便,加之經濟不發達,所以往往採用賽會制。我們知道:歐洲三大杯賽如火如荼,成為歐足聯的賺錢的機器,而亞洲的三大杯賽卻很有點人氣不足,究其原因是歐洲國家相對集中,交通便利,而亞洲則不然。
�足球與交通還有許多可笑甚至可悲的故事。荷蘭球星博格坎普害怕坐飛機,因此錯過一些重大比賽,以至遭到球迷的恥笑和教練的奚落。1964年,英國曼聯隊遭遇空難,全體罹難,悲劇上演,令人扼腕嘆息。
�四、足球與人種
�我們知道:穿上巴西國家隊的黃球衫是「足球王國」足球運動員的莫大榮譽。但巴西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各色人種長期通婚,形成了黃白混血人種、黑白混血人種,混血人種佔全國人口總數的幾乎一半。所以每當巴西國家隊出現在球場上,球場上便掀起陣陣黃色狂飆,然而只要我們仔細一看,身穿黃色球衫的大牌球星,大多長相實在不敢恭維,難怪有人說:巴西隊是一群醜八怪組成的球隊。
�非洲足球近十年突飛猛進,在一系列重大比賽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跟人種有一定的關系。非洲黑人身體素質好、柔韌性好、爆發力突出,能夠適應對抗日益激烈的比賽。
�十強賽期間,烏茲別克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球員身高體壯、沖擊力強。中亞國家地處高原,中亞人的肺活量大,加之草原游牧民族的飲食結構以肉食為主,所以中亞人普遍體格健壯,同時中亞多白種移民,因此中亞球隊風格在亞洲別具一格。
�地處熱帶的人往往身材不高。在東南亞地區,盡管球隊技術水平不低,但在與力量型球隊的對抗中往往大比分落敗,中韓等力量型打法的球隊在東南亞球隊面前樹立的優勢幾乎無法撼動。身高不足決定了東南亞球隊往往是國際足壇的配角。
�看球、侃球正成為我們的生活時尚,地理本身是一門生活性、趣味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很強的學問,足球既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文化和哲學,足球和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地理教學的內容不必一定來源於教材,只要我們作為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身邊無處不在的故事都可以作為我們生動活潑的教學素材,並且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充滿生機活力。把相對生動活潑的身邊素材注入相對嚴肅正規的課堂教學中,既是對興趣愛好的發展,也是對地理的活學活用,業余興趣、愛好和工作相結合,可以使二者相得益彰。本文把足球和地理聯系在一起,並非牽強附會,對此作一番思考和分析以求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對與地理有關事物的廣泛關注。
足球主要分為身體和技術的較量

而技術的則要從發源地和推廣程度

這方面就聯繫到了地理問題

而身體的對抗則更是和地理因素密切相關

黑人相對肌肉比較強壯,而白人和黃種人則肌肉有些退化(相對黑人)

兩方面討論則能得到足球與地理的聯系~
�一、足球與氣候
�1.足球賽制與氣候。經常看球的人就會發現一種現象:歐洲聯賽是跨年度的,如有「2001年~2002年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這一稱謂,中國的聯賽卻沒有跨年度,這種賽制安排與氣候關系密切。在西歐由於北大西洋暖流、西風帶、地形、海陸位置的原因,西歐大部分國家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的特點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濕潤」,氣溫的年較差較小,因此聯賽即使在冬季舉行天氣也不是問題。而我國與西歐緯度相同的華北、東北地區,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暖濕多雨,冬季寒冷乾燥,1月均溫在0°C以下。每當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天寒地凍,人們出門往往要穿戴厚厚的棉衣、棉帽,商店、公交車都開放暖氣。這時節,不用說踢球,就是看球都抵擋不住襲人的寒冷。1999年,四川全興與沈陽海獅的一場聯賽,被安排在12月份,正值隆冬季節,寒潮襲來,球場草皮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球場工作人員鏟開積雪,但球場地面被凍得冰冷而僵硬,而且非常滑。在這種惡劣自然條件下比賽,球員不僅無法發揮自己的水平,而且很容易受傷。難怪賽後,巴西教練塔瓦雷斯咆哮道:「踢死了人,誰負責」。
�2.足球水平與氣候。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足球水平往往與氣候有一定的關系。如北歐國家芬蘭,地處高緯,天寒地凍,除冰雪項目水平較高外,足球水平不敢恭維,盡管有大牌球星利特馬寧效力於五大聯賽,但「趙子龍率領一群阿斗」,在球場上,其難有作為。
�南亞的印度,人口達10億,其足球隊往往淪為魚腩部隊。該國地處熱帶,為熱帶季風氣候,3至5月為乾季,炎熱乾燥,氣溫達40℃以上;6至9月為雨季,高溫高濕,所以該國不適合開展足球運動。西亞各國除沙特和阿聯酋外,其他各國一般沒有職業聯賽,因為西亞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加之位置臨海,氣候具有高溫高濕的特點,白天氣溫可高達50℃~60℃。球迷應該清楚記得:亞洲十強賽期間,中亞狼——烏茲別克隊在這種悶熱的天氣下和阿聯酋猛拼了15分鍾後就跑不動了,結果被阿聯酋以4∶1狂剁一番。在1994美國世界盃上,沙特隊曾風光一時,歷史性地闖入16強,這與美國的夏季高溫有關。那屆世界盃的很多場比賽安排在中午舉行,賽場溫度高達40℃,沙特地處熱帶沙漠,球員自然比歐洲球隊更能適應比賽時的高溫,沙特隊的好成績也有老天的功勞。
�3.足球風格與氣候。一個國家的足球風格與氣候也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知道:傳統的英式足球,大刀闊斧,長傳沖吊;巴西足球技術細膩、講求配合,被譽為藝術足球,兩國不同的足球風格與它們各自的氣候有關。英國地處平原,氣候為溫和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採用粗獷的沖吊打法單純從地理角度考慮球員體力完全可以適應,如英格蘭、愛爾蘭、挪威都採用這種打法;而巴西地處熱帶,人口主要集中在巴西高原上,在炎熱的氣候,高原的地形條件下如採用英式打法球員的體力吃不消,氣候和地形決定了其足球必須講求配合、走藝術足球之路。
�在國內聯賽中,連滬爭霸提前結束,申花過早凋零。國內足壇有南派風格與北派風格之爭,北派風格的球員身高體壯、沖擊力強;南派風格講求技術、快速靈活。近幾年來,中國足壇出現南衰北興之勢,廣東幾支球隊紛紛掉級,湖北足球也在甲B中苦苦掙扎,湖南、廣西的球隊更是銷聲匿跡。在2001年乙級聯賽中,遼寧青年隊和大連賽德龍隊昂首挺進甲級,國內聯賽北重南輕的現象更加明顯,各級國家隊中,南方球員也寥寥無幾。南北迥異的風格與南北不同的氣候條件有關。
�4.主場安排與氣候。連續兩屆十強賽,中國隊的主場都安排在北方城市,因為十強賽都在9至10月舉行,西亞球隊對此時我國北方的低溫極不適應。在低溫條件下,西亞球員身體發僵,動作靈活性下降,興奮不起來,就如同我國球員對西亞的高溫不適應一樣。1993年的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出於對球市的考慮,忽略了氣候的影響,把主場設在成都,結果連小組都沒有出線,這個例子從另外一個角度折射出我們當時對足球的理解還相當不成熟。
�足球與氣候曾有這樣一個有趣而真實的故事。霧都倫敦因多霧而得名,在一場足球比賽中,一球員因犯規被逐出場外,下場後不久又在大霧掩蓋下悄悄返回了球場,居然逃過了全場觀眾和裁判的法眼。
�二、足球與地形
�足球除與氣候關系密切外,地形對足球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如高原是足球比賽主場安排時可考慮的重要優勢。在足球發達的南美,玻利維亞並不算一個足球強國,但在玻利維亞海拔4000多米的主場——玻利維亞高原上,巴西隊球員連呼吸都感覺到困難,更不用說發揮水平。我國國家隊曾把主場設在高原昆明,八一隊曾在高原寫下不敗神話。西藏自治區從沒派足球隊參加各級比賽,這恐怕與青藏高原這種地形有關。
�本次世界盃預選賽第一階段,中國的對手之一——南亞島國馬爾地夫,除了其頑強的作風,美妙的國歌之外,媒體關於該國只有一塊有草皮的球場的報道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爾地夫之所以只有一塊有草皮的球場,是因為馬爾地夫是熱帶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這些島嶼是由沙礫和珊瑚死亡後形成的礁石組成,除了椰子樹外,其他植被很少,唯一一塊有草皮球場的草皮還是從國外引進的,正是珊瑚島這種地形條件註定了該國足球重在參與。
�三、足球與交通
�成熟與合理的賽制應該是主客場制。歐洲各項比賽都是主客場制,而亞洲以前的一些重大比賽往往採用賽會制,如1995年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第二階段比賽就是賽會制,記得在吉隆坡的大雨中,當年的國奧隊0:3輸給老冤家韓國隊。亞洲一些比賽採用賽會制實是無奈之舉,因為亞洲幅員遼闊,交通不便,加之經濟不發達,所以往往採用賽會制。我們知道:歐洲三大杯賽如火如荼,成為歐足聯的賺錢的機器,而亞洲的三大杯賽卻很有點人氣不足,究其原因是歐洲國家相對集中,交通便利,而亞洲則不然。
�足球與交通還有許多可笑甚至可悲的故事。荷蘭球星博格坎普害怕坐飛機,因此錯過一些重大比賽,以至遭到球迷的恥笑和教練的奚落。1964年,英國曼聯隊遭遇空難,全體罹難,悲劇上演,令人扼腕嘆息。
�四、足球與人種
�我們知道:穿上巴西國家隊的黃球衫是「足球王國」足球運動員的莫大榮譽。但巴西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各色人種長期通婚,形成了黃白混血人種、黑白混血人種,混血人種佔全國人口總數的幾乎一半。所以每當巴西國家隊出現在球場上,球場上便掀起陣陣黃色狂飆,然而只要我們仔細一看,身穿黃色球衫的大牌球星,大多長相實在不敢恭維,難怪有人說:巴西隊是一群醜八怪組成的球隊。
�非洲足球近十年突飛猛進,在一系列重大比賽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跟人種有一定的關系。非洲黑人身體素質好、柔韌性好、爆發力突出,能夠適應對抗日益激烈的比賽。
�十強賽期間,烏茲別克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球員身高體壯、沖擊力強。中亞國家地處高原,中亞人的肺活量大,加之草原游牧民族的飲食結構以肉食為主,所以中亞人普遍體格健壯,同時中亞多白種移民,因此中亞球隊風格在亞洲別具一格。
�地處熱帶的人往往身材不高。在東南亞地區,盡管球隊技術水平不低,但在與力量型球隊的對抗中往往大比分落敗,中韓等力量型打法的球隊在東南亞球隊面前樹立的優勢幾乎無法撼動。身高不足決定了東南亞球隊往往是國際足壇的配角。
�看球、侃球正成為我們的生活時尚,地理本身是一門生活性、趣味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很強的學問,足球既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文化和哲學,足球和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地理教學的內容不必一定來源於教材,只要我們作為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身邊無處不在的故事都可以作為我們生動活潑的教學素材,並且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充滿生機活力。把相對生動活潑的身邊素材注入相對嚴肅正規的課堂教學中,既是對興趣愛好的發展,也是對地理的活學活用,業余興趣、愛好和工作相結合,可以使二者相得益彰。本文把足球和地理聯系在一起,並非牽強附會,對此作一番思考和分析以求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對與地理有關事物的廣泛關注。
�一、足球與氣候
�1.足球賽制與氣候。經常看球的人就會發現一種現象:歐洲聯賽是跨年度的,如有「2001年~2002年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這一稱謂,中國的聯賽卻沒有跨年度,這種賽制安排與氣候關系密切。在西歐由於北大西洋暖流、西風帶、地形、海陸位置的原因,西歐大部分國家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的特點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濕潤」,氣溫的年較差較小,因此聯賽即使在冬季舉行天氣也不是問題。而我國與西歐緯度相同的華北、東北地區,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暖濕多雨,冬季寒冷乾燥,1月均溫在0°C以下。每當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天寒地凍,人們出門往往要穿戴厚厚的棉衣、棉帽,商店、公交車都開放暖氣。這時節,不用說踢球,就是看球都抵擋不住襲人的寒冷。1999年,四川全興與沈陽海獅的一場聯賽,被安排在12月份,正值隆冬季節,寒潮襲來,球場草皮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球場工作人員鏟開積雪,但球場地面被凍得冰冷而僵硬,而且非常滑。在這種惡劣自然條件下比賽,球員不僅無法發揮自己的水平,而且很容易受傷。難怪賽後,巴西教練塔瓦雷斯咆哮道:「踢死了人,誰負責」。
�2.足球水平與氣候。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足球水平往往與氣候有一定的關系。如北歐國家芬蘭,地處高緯,天寒地凍,除冰雪項目水平較高外,足球水平不敢恭維,盡管有大牌球星利特馬寧效力於五大聯賽,但「趙子龍率領一群阿斗」,在球場上,其難有作為。
�南亞的印度,人口達10億,其足球隊往往淪為魚腩部隊。該國地處熱帶,為熱帶季風氣候,3至5月為乾季,炎熱乾燥,氣溫達40℃以上;6至9月為雨季,高溫高濕,所以該國不適合開展足球運動。西亞各國除沙特和阿聯酋外,其他各國一般沒有職業聯賽,因為西亞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加之位置臨海,氣候具有高溫高濕的特點,白天氣溫可高達50℃~60℃。球迷應該清楚記得:亞洲十強賽期間,中亞狼——烏茲別克隊在這種悶熱的天氣下和阿聯酋猛拼了15分鍾後就跑不動了,結果被阿聯酋以4∶1狂剁一番。在1994美國世界盃上,沙特隊曾風光一時,歷史性地闖入16強,這與美國的夏季高溫有關。那屆世界盃的很多場比賽安排在中午舉行,賽場溫度高達40℃,沙特地處熱帶沙漠,球員自然比歐洲球隊更能適應比賽時的高溫,沙特隊的好成績也有老天的功勞。
�3.足球風格與氣候。一個國家的足球風格與氣候也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知道:傳統的英式足球,大刀闊斧,長傳沖吊;巴西足球技術細膩、講求配合,被譽為藝術足球,兩國不同的足球風格與它們各自的氣候有關。英國地處平原,氣候為溫和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採用粗獷的沖吊打法單純從地理角度考慮球員體力完全可以適應,如英格蘭、愛爾蘭、挪威都採用這種打法;而巴西地處熱帶,人口主要集中在巴西高原上,在炎熱的氣候,高原的地形條件下如採用英式打法球員的體力吃不消,氣候和地形決定了其足球必須講求配合、走藝術足球之路。
�在國內聯賽中,連滬爭霸提前結束,申花過早凋零。國內足壇有南派風格與北派風格之爭,北派風格的球員身高體壯、沖擊力強;南派風格講求技術、快速靈活。近幾年來,中國足壇出現南衰北興之勢,廣東幾支球隊紛紛掉級,湖北足球也在甲B中苦苦掙扎,湖南、廣西的球隊更是銷聲匿跡。在2001年乙級聯賽中,遼寧青年隊和大連賽德龍隊昂首挺進甲級,國內聯賽北重南輕的現象更加明顯,各級國家隊中,南方球員也寥寥無幾。南北迥異的風格與南北不同的氣候條件有關。
�4.主場安排與氣候。連續兩屆十強賽,中國隊的主場都安排在北方城市,因為十強賽都在9至10月舉行,西亞球隊對此時我國北方的低溫極不適應。在低溫條件下,西亞球員身體發僵,動作靈活性下降,興奮不起來,就如同我國球員對西亞的高溫不適應一樣。1993年的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出於對球市的考慮,忽略了氣候的影響,把主場設在成都,結果連小組都沒有出線,這個例子從另外一個角度折射出我們當時對足球的理解還相當不成熟。
�足球與氣候曾有這樣一個有趣而真實的故事。霧都倫敦因多霧而得名,在一場足球比賽中,一球員因犯規被逐出場外,下場後不久又在大霧掩蓋下悄悄返回了球場,居然逃過了全場觀眾和裁判的法眼。
�二、足球與地形
�足球除與氣候關系密切外,地形對足球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如高原是足球比賽主場安排時可考慮的重要優勢。在足球發達的南美,玻利維亞並不算一個足球強國,但在玻利維亞海拔4000多米的主場——玻利維亞高原上,巴西隊球員連呼吸都感覺到困難,更不用說發揮水平。我國國家隊曾把主場設在高原昆明,八一隊曾在高原寫下不敗神話。西藏自治區從沒派足球隊參加各級比賽,這恐怕與青藏高原這種地形有關。
�本次世界盃預選賽第一階段,中國的對手之一——南亞島國馬爾地夫,除了其頑強的作風,美妙的國歌之外,媒體關於該國只有一塊有草皮的球場的報道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爾地夫之所以只有一塊有草皮的球場,是因為馬爾地夫是熱帶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這些島嶼是由沙礫和珊瑚死亡後形成的礁石組成,除了椰子樹外,其他植被很少,唯一一塊有草皮球場的草皮還是從國外引進的,正是珊瑚島這種地形條件註定了該國足球重在參與。
�三、足球與交通
�成熟與合理的賽制應該是主客場制。歐洲各項比賽都是主客場制,而亞洲以前的一些重大比賽往往採用賽會制,如1995年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第二階段比賽就是賽會制,記得在吉隆坡的大雨中,當年的國奧隊0:3輸給老冤家韓國隊。亞洲一些比賽採用賽會制實是無奈之舉,因為亞洲幅員遼闊,交通不便,加之經濟不發達,所以往往採用賽會制。我們知道:歐洲三大杯賽如火如荼,成為歐足聯的賺錢的機器,而亞洲的三大杯賽卻很有點人氣不足,究其原因是歐洲國家相對集中,交通便利,而亞洲則不然。
�足球與交通還有許多可笑甚至可悲的故事。荷蘭球星博格坎普害怕坐飛機,因此錯過一些重大比賽,以至遭到球迷的恥笑和教練的奚落。1964年,英國曼聯隊遭遇空難,全體罹難,悲劇上演,令人扼腕嘆息。
�四、足球與人種
�我們知道:穿上巴西國家隊的黃球衫是「足球王國」足球運動員的莫大榮譽。但巴西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各色人種長期通婚,形成了黃白混血人種、黑白混血人種,混血人種佔全國人口總數的幾乎一半。所以每當巴西國家隊出現在球場上,球場上便掀起陣陣黃色狂飆,然而只要我們仔細一看,身穿黃色球衫的大牌球星,大多長相實在不敢恭維,難怪有人說:巴西隊是一群醜八怪組成的球隊。
�非洲足球近十年突飛猛進,在一系列重大比賽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跟人種有一定的關系。非洲黑人身體素質好、柔韌性好、爆發力突出,能夠適應對抗日益激烈的比賽。
�十強賽期間,烏茲別克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球員身高體壯、沖擊力強。中亞國家地處高原,中亞人的肺活量大,加之草原游牧民族的飲食結構以肉食為主,所以中亞人普遍體格健壯,同時中亞多白種移民,因此中亞球隊風格在亞洲別具一格。
�地處熱帶的人往往身材不高。在東南亞地區,盡管球隊技術水平不低,但在與力量型球隊的對抗中往往大比分落敗,中韓等力量型打法的球隊在東南亞球隊面前樹立的優勢幾乎無法撼動。身高不足決定了東南亞球隊往往是國際足壇的配角。
�看球、侃球正成為我們的生活時尚,地理本身是一門生活性、趣味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很強的學問,足球既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文化和哲學,足球和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地理教學的內容不必一定來源於教材,只要我們作為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身邊無處不在的故事都可以作為我們生動活潑的教學素材,並且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充滿生機活力。把相對生動活潑的身邊素材注入相對嚴肅正規的課堂教學中,既是對興趣愛好的發展,也是對地理的活學活用,業余興趣、愛好和工作相結合,可以使二者相得益彰。本文把足球和地理聯系在一起,並非牽強附會,對此作一番思考和分析以求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對與地理有關事物的廣泛關注。

2. 巴西、阿根廷具有足球優勢與地理環境間的關系.

最主要的是巴西和阿根廷地廣人稀,有充分的土地及氣候條件,使得那裡的人熱愛這種運動

3. 足球教案怎麼寫啊

寫一些你所知道的關於足球的資料,再結合起來想一想,在寫一些你對足球的感受或理解,怎麼點應該可以了吧

4. 巴西、阿根廷具有足球優勢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足球優勢和地理環境沒有直接關系,世界上有不少足球水平比較高的國家地理環境都不怎麼樣,如北歐國家(天寒地凍)瑞典、挪威;中東(熱帶沙漠)國家沙特、埃及;西歐國家英國、德國(溫帶海洋氣候下雨天多、濕度大)。巴西、阿根廷水平高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如下:
1、對足球的熱愛程度達到了瘋狂,甚至是全民瘋狂的程度,上至總統議員下至平民窟的孩子幾乎都是忠實觀眾或者參與者,普及程度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
2、種族基因關系。總體來說,萬里之外飄洋過之後能夠生存下來的種族大體都比其原籍的人群要強壯,這是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更何況是來自歐洲白人和西非黑人,並且混血之後集優點於一身。大體巴西人更為強壯,爆發力、速度、柔韌性更強,阿根廷則是團隊意識、配合意識、足球戰術更加先進;
3、上述原因及歷史、人文原因,兩國球員和教練很多都參與世界足球戰術最先進的歐洲國家聯賽,技、戰術水平進一步提高。

5. 幼兒園體育課足球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准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體育課足球教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體育課足球教案1

教學內容:

1、足球傳控球練習

2、趣味游戲:傳遞奧運火炬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積極參與小足球的學習與游戲活動,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

2、通過對足球傳控球的練習,使80%的學生能掌握足球傳控球的技術。

3、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與他人合作學習的心理感受。

教學重難點:

腳內側傳球和前腳掌停球的動作方法。

傳停球的力度和准確性。

教學過程:

一、引導部分

(1)熱身活動: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熱身運動,讓幼兒充分活動開自己的身體。

(2)教師介紹足球比賽的相關踢法和規則。

二、主體部分

(1)踢球入門:幼兒分成幾組,分別開展踢球入門(弓形門)游戲。看誰踢進門的次數最多。左右腳都可練習。

(2)足球比賽:

A、教師把幼兒分成四隊(紅、黃、藍、綠隊)B、教師宣布比賽規則,使幼兒清楚比賽規則,如:過程中不能推、拉、踢其他小朋友等等。

C、比賽開始,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進行比賽,及時的提供幫助。

D、比賽結束,教師鼓勵和表揚比賽勝出的幼兒。

教學反思:

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要注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包括體質上、性格上、協調能力上等。)

對師幼互動的環節:和幼兒隨意的自由交流對足球的認識,參與踢球,滿足幼兒好奇好動的天性。

幼兒園體育課足球教案2

一、教材內容: 體育鍛煉重在參與

二、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七-九年級教科書第二章,這章節共3學時,本課是第1學時,這一章節內容與其它章節內容有密切的聯系,因為運動參與是促進學生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形成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的重要途徑,同時它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故本課又是本章節學習內容的前提和基礎,本課對於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學情分析:

他們的生理特點是比較易興奮,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對於說教過多,抽象性強的知識因其理性思維還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初中學生對於體育鍛煉的價值已經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不全面。本課在此基礎上通過問題和直觀性動畫進行啟發學生,通過小團隊相互間的合作討論、探究,使學生由易到難,從淺入深地掌握全課內容。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參加體育鍛煉的意義;

2、能力目標:樹立自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了解自己參與體育活動的狀況;

3、 情感目標: 根據實際自覺積極地參加課內外體育活動。

五、教學手段 :引導、演示、啟發、講授法、討論法、自我評價法等

六、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參與體育的意識,學會科學地參加體育活動。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上一節體育課,首先我們一起重溫一下「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儀式(4分鍾)插入視頻圖象。為什麼要大力提倡參與體育運動,體育鍛煉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呢?,那麼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今天的課堂------體育鍛煉重在參與

(二)講授新課

1、首先讓我們一起看下面的兩個實驗,邊看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思考,然後談一談

自己的想法,你認為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想一想?

(1)如果把小兔子、小鴿子從小關起來喂養而不讓他們運動,他們長大後會出現怎樣的情況了?

(2)「運動剝奪」實驗:將20―30歲的健康男子分成兩組,要求第一組在實驗期內(20天)一直躺著,不許起坐,站立;第2組也做同樣的規定,不同的是允許該組每天躺著時可以在專門的器械上鍛煉4次。

2、學生分組討論(3---5分鍾)並將討論結果用筆寫在紙條上展示給全班學生觀看。

3、在學生談感想的基礎上教師加以簡要的總結,實驗表明:如果沒有運動,人的健康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生命就會受到威脅,運動的少,生命力就脆弱。→得出生命在於運動。

4、生命在於運動「life depends on sports」。(1)這句體育格言出自(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2)、我國先秦時期《呂氏春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3)、古希臘人: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游戲)

5、今天我們雖然不能到戶外沐浴陽光,我們同樣可以體驗到運動帶給我們的愉悅!(體育欣賞――音樂背景下的體育圖片欣賞)請大家邊欣賞畫面,小組討論「體育鍛煉究竟有什麼好處?(討論時間5分鍾)

6、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由教師總結得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處: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對此問題有精闢的見解(展示幻燈片)既然體育運動有這么多好處,我們就應該主動參與到運動中來,從小養成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體育鍛煉重在參與,它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益。

7、學生自測體育參與意識並統計得分情況:教師點評。

8、學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的有針對性的創設一些實用的體育鍛煉方法。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本次的要點部分;

2、師生在音樂的伴奏聲(《健康快樂歌》)中邊唱邊做動作

3、布置作業,宣布下課。

八、板書設計:

①「生命在於運動」;

②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

③體育鍛煉重在參與;

④了解自我的體育參與情況;

⑤創設體育鍛煉的方法。

九、教具安排:數碼投影儀1台;筆(轉 載 於:)×1000;同學們在閱讀完之後,可以依據自已的實際情況求出自已的克托萊指數並和第五頁的有關全國均值進行對比。

C. 描述身體形態的`指標:身高、體重、胸圍和坐高;

D.學生對身體形態發育的評價:分組、討論和評價(10—12人一組,各小組對身體形態進行討論和評價,並寫出兩條促進身體形態發展的鍛煉方法。並在課堂上進行全班同學

交流,老師點評指導)。

2、掌握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的影響

A.初中階段身體形態發育的特點:

(1)身高的增長。

(2)體重的增長。

(3)胸圍的增長。

B. 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發育影響的原因分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使骨細胞生長更旺盛,並能使骨骼變得更加粗壯堅實,可使軟骨的細胞正常增殖,促進骨骼的生長速度,從而使身體長高。體育活動加速了新陳代謝,使肌纖維增粗,體積增大,肌肉變得粗狀、結實發達有力。

3、初中生正處於發育階段,所以在形體練習中要注意

A.讓學生養成正確的站、行、跑、跳的身體姿勢;(通過體育鍛煉使人做出來的動作更加靈活、協調、舒展、大方)

B. 使學生明白在形體練習中不宜做過重的負重練習;

C.在練習中要變換體位,使形體均衡發展;注意養成正確身體姿勢和全面發展。

三、課堂小結:

1、什麼是身體形態?

2、你的身體形態和全國均值相比如何?3、為什麼體育鍛煉能促進身體形態的發展?4、形體練習中就注意的事項有哪幾方面?

幼兒園體育課足球教案3

一、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與「人本主義」教育理念接軌,使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心健康、心裡健康和社會適應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的鍛煉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作用,通過各種趣味小游戲,培養學生體育意識,以教材難點與趣味點的結合設計練習內容。讓學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討、競爭中逐步達到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在練習與游戲活動中,提高足球射門的能力,發展學生奔跑、跳躍、靈敏、反應、協調等身體素質。

2、運動技能:通過小足球射門與游戲的教學,向學生傳授腳內側射門技術。

3、身體健康:能利用足球進行運球和射門。

4、心理健康:充分促進個性的發展,體驗足球射門的樂趣。

5、社會適應:培養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三、學生分析

我校地處城郊結合部,學生比較喜歡參與體育活動,特別是足球運動。但由於學生的生源差異較大,特別是外來流動人口,收入低,生活環境較差,課余時間基本沒能參與到足球活動中,只有利用課堂的學習和練習來提高自己和滿足自己的慾望,體驗到足球運動的樂趣。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讓學生參與練習,提高足球技術;課余時間,對部分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免費的輔導,讓他們更加喜歡足球運動。

四、教材分析

足球是學生特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有很強的集體性和趣味性,通過足球活動能發展學生的多項身體素質。還可以充分激發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培養競爭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但如何進一步提高足球技能,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本課中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學會足球的簡單運動動作,知道簡單足球動作術語。在教學中主要強調突出「游戲」二字,在游戲中熟悉球性,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初步養成不用手而用腳觸球的意識和習慣。

難點:腳內側部位對學生來講不是很清楚,教師採取的方法是在這一位置貼上標注物,通過多種游戲強化,讓學生在興趣高昂的狀態下,體驗腳內側射門技術。

趣味點:

1、用人體設置門,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讓學生進行小足球比賽游戲,讓學生展示自我,符合兒童心理。

五、設計思路

本課以「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線,時時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第一線,教學中啟發學生大膽想像,鼓勵學生主動體驗,在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層層深入地讓學生體驗合作交往,教師及時的鼓勵和引導,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從而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本課採用主體式教學法。在課前師生談話階段—教師既以趣引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有良好的情緒,為上課做好准備。

群龍戲珠—-學生排好隊,在組長的帶領下,模仿教師動作,進行小游戲。 銀珠滾滾——學生運用特製的足球練習腳射門,激發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設計安排多種練習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使學生在樂中求學,在學中取樂。

飛躍龍門——引導學生設置各種「人體門」,參與射門練習。在練習中能與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務。

比賽游戲——通過比賽小游戲,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

六、場地器材設置

一片足球場 小足球(紙球)40個 跨欄架6個

七、教學效果預計:

1.心理效果預計:根據本課特點,學生將會積極參與活動,並能在活動中體會到集體的力量,給自己帶來集體的歸屬感。

2.生理效果預計:由於本課是新課,負荷適中,但練習密度較大。平均心率為110-120次/分 八、本課特色

1.課標指出開發和利用各種體育生活資源是激發學生運動情感的重要手段。課上運用了生活中的廢紙,在學生手中變成了一個一個足球,為足球走進生活游戲打開了綠色通道。

2.體育源於生活,更應貼近生活。傳統的足球運動具有強烈的對抗性。現在越來越遠離學生的生活。學生只是在心中虛擬的喜愛,根據這一情況,本課將足球運動換成兒童話、娛樂話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親近足球,親身享受足球運動帶來的愉悅,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備註:本主題單元計劃共5節課,比賽課為第3課時—「快樂的小足球」

6. 你通過看足球學到了哪些地理知識

看足球能夠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就是知道了很多國家,知道這些國家他們所在的大洲,尤其是一些小國家

7. 怎樣進行地理教學設計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8. 有關幼兒園足球方面的社會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的旁邊是以前的村小學,未使用的操場成為了草地,男孩子們常常纏著老師帶他們去那踢球,我想何不順應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開展足球運動呢本著讓孩子快樂玩足球的目的,設計了此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熟悉足球,了解基本特點。2.體驗在草地上自由踢球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球賽規則:要用腳踢。2.球門是小足球的家。
活動准備
將小足球四散放在草地上,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自製簡易球門兩個。
活動過程
一.熟悉小足球
1.草地上來了許多新「朋友」,請你們每人去找一「朋友」吧。
2.幼兒自由交流有關足球的知識經驗,如球的外形、球賽規則等等。
3.幼兒討論玩足球的基本規則:
(1)要用腳踢;
(2)球門是小足球的家。
二.和小足球做游戲
1. 幼兒在操場上四散自由踢球,教師強調規則:
(1)只能用腳踢;
(2)限於操場范圍內。
2. 幼兒在四散自由踢球的基礎上,嘗試有目的的朝球門內踢球,即:送小足球回家。
三.放鬆活動
幼兒抱起小足球繞操場慢跑、行走,放鬆身體。
教學反思
1.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可以開展小足球系列活動如下:
(1)趕著球兒跑(左右腳交替運球,與同伴合作踢球);
(2)奧特曼打小怪獸(定位射門,提高動作的准確性);
(3)小小對抗賽(練習踢球的技能,鍛煉身體;萌發初步的競爭意識,體驗合作的價值。)
2.活動過程中的反思:
(1)要把自由踢球的這種隨意安排的恰到好處。
(2)鼓勵膽怯的幼兒大膽玩球,培養勇敢的男兒性格。
(3) 鼓勵幼兒及時扶起摔倒的同伴,並給與安慰和相互鼓勵。
3.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要注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包括體質上、性格上、協調能力上等。)
4.對師幼互動的環節:和幼兒隨意的自由交流對足球的認識,參與踢球,滿足幼兒好奇好動的天性。

閱讀全文

與足球與地理教案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