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實生活中怎樣辨別方向確定東南西北!請舉例詳細說明!
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幫助人們快速辨別出東南西北,大到太陽,小到一顆小小的苔蘚都是可以幫助人們辨別方向,下面介紹幾種利用工具或大自然事物辨別方向的方法:
1、利用太陽:
我國在地球的北半球,太陽正午時,方向指南,樹影指北方。背對陽光參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識別方向。如果迷路時是早晨或傍晚,就可以按「日出東方,日落西方」的方法辨別方向。
這個方法(適用於北半球)可以說是眾人皆知的。北斗星所在的方位一直是北方。找不到北極星?那就利用柯南所說的天之石(仙後星座)和天之水(大熊星座)的交點就是北極星的方法尋找。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是呈勺子狀,仙後星座為W狀。在黑夜裡找到這些星星也可以判斷方向是北方。
⑵ 大自然中有哪些現象可以幫助辨別方向
1、用太陽來辨別,立竿見影,眾所周知,太陽東升西落,早晨物體的影子的方向是西方,12時,太陽在正南,影子指向北方,下午,太陽在正西,影子指向東方。
2、用月亮,月亮的起落是有規律的。月亮升起的時間,每天都比前一天晚48-50分鍾。例如,農歷十五的18時,月亮從東方升起。到了農歷的二十,相距5天,就遲升4小時左右,約於22時於東方天空出現。月亮「圓缺」的月相變化,也是有規律的。
農歷十五以前,月亮的亮部在右邊,十五以後,月亮的亮部在左邊。上半個月為「上弦月」,月中稱為「圓月」,下半月稱為「下弦月」。每個月,月亮都是按上述兩個規律升落的。
3、看大熊星座(即北斗七星),像一個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找到的,從勺邊的兩顆星的延長線方向看去,約間隔其5倍處,有一顆較亮的星星就是北極星,即正北方。
4、表影觀測法:找一根小木桿立於手錶中央,轉動手錶角度,使小桿與時針重疊,此時時針與幾點所形成的夾角的中分點,即為北,另一端則為南部.另外,可在沿路做記號,便於原路返回,可隨身攜帶紅布條,捆在樹上醒目或用石頭疊記號.
5、觀察天象:觀察天象最為常見的就是觀察北極星,夜晚,在月暗星明的夜空下,我們總會找到形似勺子的北斗星座,在那勺端七倍距離處有一顆明亮的星,那就是北極星,它的正下方就是正北方。
⑶ 識別方向很重要,古代有哪些識別方向的工具
1、指南車
指南車,又稱司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一種裝置。它與指南針利用地磁效應不同,它不用磁性。指南車是利用齒輪傳動來指明方向的一種簡單機械裝置。
其原理是,靠人力來帶動兩輪的指南車行走,從而帶動車內的木製齒輪轉動,來傳遞轉向時兩個車輪的差動,再來帶動車上的指向木人與車轉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車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論車子轉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終指向指南車出發時設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
2、指南針
指南針,古代司南改進而來,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3、司南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
據近代考古學家猜測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但並無考古實物。 現比喻行事的准則;正確的指導。
4、羅盤
羅盤,又叫羅經儀,是用於風水探測的工具,理氣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羅盤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中國古人認為,人的氣場受宇宙的氣場控制,人與宇宙和諧就是吉,人與宇宙不和諧就是凶。於是,他們憑著經驗把宇宙中各個層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天乾地支等,全部放在羅盤上。
風水師則通過磁針的轉動,尋找最適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時間。盡管風水學中沒有提到「磁場」的概念,但是羅盤上各圈層之間所講究的方向、方位、間隔的配合,卻暗含了「磁場」的規律。
5、華表
一般認為,華表又名桓表、表木,是一種在古代建築物中用於紀念、標識的立柱。華表起源於古代的一種立術,相傳在我國堯舜時代,人們就在交通要道豎立木柱,作為行路時識別方向的標志,這就是華表的雛形。
相傳堯時立木牌於交通要道,供人書寫諫言,針砭時弊。遠古的華表皆為木製,東漢時期開始使用石柱作華表,華表的作用已經消失了,成為豎立在宮殿、橋梁、陵墓等前的大柱。
6、牽星盤
牽星板是測量星體距水平線高度的儀器,其原理相當於當今的六分儀。通過牽星板測量星體高度,可以找到船舶在海上的位置。牽星板共有大小十二塊正方形木板,以一條繩貫穿在木板的中心,觀察者一手持板,手臂向前伸直,另一手持住繩端置於眼前。
此時,眼看方板上下邊緣,將下邊緣與水平線取平,上邊緣與被測的星體重合,然後根據所用之板屬於幾指,便得出星辰高度的指數。
⑷ 如何利用地理知識辨別方向
如果在生活中我們遇到方向問題,特別是在陌生的環境下,我們如何利用中學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辨別方向呢?本人根據現已掌握的地理知識,小結了以下可靠的幾種方法。
一.利用指北針辨別
把指北針放平,看磁針N極所指的方向,來直接斷定北方是哪裡。這種方法局限性是:在磁鐵礦區、高壓電線下、雷雨時候可能會受到影響,產生錯誤顯示。
二.利用手錶辨別
在北半球,將時針對准太陽的方向,十二點刻度和時針之間的夾角的中線所對的方向就是正南,在南半球,將十二點刻度對准太陽的方向,十二點刻度和時針之間的夾角的中線所對的方向就是正南,一定要記住要用地方時!
三.立竿見影辨別
北半球,有太陽的時候,將一木棍垂直立於地上,在木棍影子的頂點放一個石子,等五分鍾後,再在影子頂點處放一個石子。把兩個石子連成一條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作一垂直平分線,這條平分線就是南北方向,背向太陽的是北方。
四.利用北極星識別
通常根據北斗七星尋找,它們位於北極星旁,不斷繞北極星旋轉。北斗七星是比較亮的星,形狀象一把勺子,將勺頭甲乙兩星連一直線並向勺口外方向延長約5倍處,有一個稍微暗一些的星,這就是北極星,既是北方所在。
五. 根據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進行辨別方向
1.從樹樁上看年輪,北面的間隔小而密,南面間隔大而疏。
2.獨立樹通常南面枝葉茂密,果實結的也多,樹皮光滑,北面枝葉少,果實少且樹皮粗糙。
3.冬季田埂、堤壩和建築物等,南面積雪融化快,北面慢。或看河岸溝邊,北岸坡緩,南岸陡。
4.山坡南面乾燥,青草茂密;北面則潮濕,易生青苔。
5.在沙漠中可利用一些沙生植物向東南方向傾斜的特點來判斷方向。另外,沙丘的迎風面(西北方向)坡度較緩,而背風面(東南方向)坡度較陡。
6.在丘陵地區,在北坡大部分都生長高大的喬木林,而陽坡則多生長低矮的灌木叢林。
要懂得更多的辨別方向的方法,還需要繼續學習地理的相關知識,並不斷地總結。興趣是學習的導師,生活中的地理格外有趣,如果我們常把書本的知識和生活中。
⑸ 在野外,如果迷路了,還有哪些辨認方向的方法
1、利用太陽
太陽是由東向西移,而影子則是由西向東移。例如早晨6時,陽從東方升起,一切物體的陰影都倒向西方;到中午12時,太陽位於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到下午6時,太陽到正西,影子則指向東方。因此,可用太陽和物體的陰影概略地測定方向。
2、手錶可以用來定向
地球24小時自轉360度,一小時轉15度,而手錶的時針總比太陽轉得快一倍,依此原理,可用手錶和太陽概略測定方位。
早晨6時太陽在東方,影子指向西方,這時將手錶上的時針指向太陽,表盤上的12字便指向西方,如果表盤轉動90度,即將6時折半,使表盤上的「3字對向太陽,12字便指向北方;中午12時,太陽位於南方,將12折半,使表盤上的6字對向太陽,則12字仍指北方。
依此方法測定方向,要考慮地方時差。應將北京時間換算成地方時間。以東經120度線為准,經度每向東15度,將北京時間加一小時,每向西15度,則將北京時間減一小時,即為地方時。
如烏魯木齊的地理坐標是東經87度40分,則(120°-87°)÷15°=2小時9分鍾,將北京時間減去2小時9分鍾,就是烏魯木齊的當地時間。
3、自然特徵定向
樹下和灌木附近的螞蟻窩總是在樹和灌木的南面。長在石頭上的青苔性喜潮濕,不耐陽光,因而青苔通常生長在石頭的北面。草原上的蒙古菊和野萵苣的葉子都是南北指向。
4、夜間利用北極星判定方向
尋找北極星,首先要找到大熊星座(即俗稱的北斗星),因為它與北極星總是保持著一定的位置關系不停地旋轉。當找到北斗星後,斗柄指向的一顆明亮的星,就是北極星。
5、夜間用月亮判定方向
月亮的起落是有規律的。月亮升起的時間,每天都比前一天晚48—50分鍾。例如,農歷十五的18時,月亮從東方升起。到了農歷的二十,相距5天,就遲升4小時左右,約於22時於東方天空出現。月亮「圓缺」的月相變化也是有規律的。
農歷十五以前,月亮的亮部在右邊,十五以後,月亮的亮部在左邊。上半個月為「上弦月」,月中稱為「圓月」,下半月稱為「下弦月」。每個月,月亮都是按上述兩個規律升落的。
⑹ 如果在野外迷路了,怎樣辨別方向。
通過樹木的枝葉判斷,一般南面的枝葉比較茂盛。
拓展資料: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