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北極和地磁南極不完全重合,請問它們的角度叫什麼是多少度
磁北極位於76°06′N,100°W。在建安大北部巴瑟特島附近。
南磁極位於65°48′S,139°24′E,在南極地區。
地磁軸通過地心,但不與地軸重合,二者之間成11.5°的交角。
⑵ 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的夾角為多少度
地磁極是接近南極和北極的,但並不和南極、北極重合,
一個約在北緯72°、 西經96°處;一個約在南緯70°、東經150°處.磁北極距地理北極大約相差1500km.
在一天中磁北極的位置也是不停的變動,它的軌跡大致為一橢圓形,磁北極平均每天向北以40m.磁北極大約於2005年進入俄羅斯境內.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地圖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是大多數地圖的方向,但這可不是通用原則,如果地圖上有方向標,可以通過方向標了解到這些.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在我國除部分磁力異常的地方外,一般磁偏角都是西偏.磁偏角還是不斷有規律變化的,地圖上的磁偏角只是測圖時的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左,加上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右,減去磁偏角;在我國一般是加上).使用地圖本身所注的磁偏角要注意出版年限,地圖太老誤差較大.
關於用經緯度計算距離:
地球赤道上環繞地球一周走一圈共40075.04公里,而@一圈分成360°,而每1°(度)有60,每一度一秒在赤道上的長度計算如下:
40075.04km/360°=111.31955km
111.31955km/60=1.8553258km=1855.3m
而每一分又有60秒,每一秒就代表1855.3m/60=30.92m
任意兩點距離計算公式為
d=111.12cos{1/[sinΦAsinΦB十cosΦAcosΦBcos(λB—λA)]}
其中A點經度
也許上面的冗長又深奧的回復讓你大頭了吧?
簡單地說,也就是
1.不同的地方地磁偏角也不同!
2.正常情況下,我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3.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⑶ 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的夾角叫什麼
地球表面任一點的磁子午圈同地理子午圈的夾角叫磁偏角。地磁極是接近南極和北極的,但並不和南極、北極重合, 一個約在北緯72°、 西經96°處;一個約在南緯70°、東經150°處。磁北極距地理北極大約相差1500km.
⑷ 地磁的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有一個夾角 這個夾角叫做
這是地磁偏角。主要是由於地磁南極和地理北極並不重合。只是大致在極點附近。 具體參考的數據是通過緯線和磁極的夾角來測得的。
⑸ 地理的南北方向與地磁的南北方向的夾角叫
沒有夾角吧!地理南極是地磁的北極,地理北極就是地磁的南極,所以指南針才會指南。
⑹ 地磁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夾角是多少
磁北極位於76°06′N,100°W.在建安大北部巴瑟特島附近。
南磁極位於65°48′S,139°24′E,在南極地區。
二者之間成11.5°的夾角。
⑺ 地理的兩極和地磁的兩極並不重合兩極連線所夾的角度叫
(1)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地球周圍空間存在地磁場,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
(2)在北宋學者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了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並不完全重合,夾角稱為磁偏角,我國宋代學者沈括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這一事實的人.
故答案為:南;磁偏角;宋;沈括.
⑻ 地磁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夾角是多少。。。。
磁北極位於76°06′N,100°W。在建安大北部巴瑟特島附近。
南磁極位於65°48′S,139°24′E,在南極地區。
地磁軸通過地心,但不與地軸重合,二者之間成11.5°的交角。
--網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