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承德避暑山莊的具體位置在什麼地方
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
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指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即清朝皇帝的夏季行宮以及依照西藏、蒙古、新疆的藏傳佛教寺廟形式修建的寺廟。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承德市(117:52E 40:59N),承德市中心區以北,麗正門大街22號。
避暑山莊從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建造,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已初具規模。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帝賜名為「避暑山莊」,並題寫「避暑山莊」匾額。
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費時89年(1703年到1792年)才基本完工,並在山莊外周邊修建了包括「外八廟」在內的許多寺廟。
(1)承德避暑山莊什麼樣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景區——
1、湖州區
湖州區位於宮殿區以北。多仿照移植江南園林景觀。山莊湖泊總稱「塞湖」,湖水來自山間溪水、熱河泉水以及武烈河水。湖洲區有九湖十島,洲島間橋堤相連,分隔不同的湖面。現今,尚存有七湖八島。康熙帝、乾隆帝欽定的避暑山莊七十二景在湖區有三十一處。苑景區主要的風景建築都營造在湖洲區及其周邊。
2、平原區
平原區位於湖泊區以北。平原區主要分為,西部是草地,以「試馬埭」為主體,是騎馬活動場地;東部為林地,稱「萬樹園」,康熙帝時是步圍行獵之所,取名「甫田叢樾」列為康熙三十六景之一,乾隆帝曾在此張幕賜宴、接見蒙古王公貴族首領、宗教領袖以及外國使節。北部有永佑寺是山莊內最大寺廟。 現今,區內復建有蒙古包作為度假旅店。
3、山巒區
湖州區、平原區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嶽區,占避暑山莊總面積的四分之三。自北而南有松雲峽、梨樹峪、榛子峪、西峪等幽深縱橫的溝谷。可登峰居高眺望遠近景色。當年,康熙、乾隆兩代皇帝,依山就勢營造四十餘處景緻分布點綴山區,後來逐漸破敗幾乎無存。
B. 中國古代帝王的避暑之所「避暑山莊」,現在位置在哪裡
夏日炎炎之際,古代帝王為了納涼避暑,為自己在天氣涼爽的地方修了不少避暑山莊。保存較完好也是最有名的,是清朝帝王的避暑之所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現在位置在河北承德市的北部,位於武烈河西岸;隋唐時代帝王的避暑山莊則在陝西寶雞的麟游縣。
唐朝的避暑山莊隋朝被唐朝取代之後,唐太宗李世民為了不勞民傷財,直接繼用了隋朝的仁壽宮為避暑山莊,並且對其作了適當的擴建和修葺,更名為九成宮,唐太宗曾來此5次避暑,每次都要住半年,唐高宗也來過8次。可是陝西寶雞距離長安城有300多里,來往不太方便,所以唐太宗後來又在長安城北造了大明宮作為避暑山莊,九成宮之後就沒人管了,後來逐漸落敗被暴雨沖毀。
C. 承德避暑山莊在哪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或稱「承德離宮」。是清代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於中國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總面積564萬平方米,由眾多的宮殿、樓閣、亭榭以及其它處理政務、舉行儀式的建築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建築群,總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共有建築120餘組,山莊周邊宮牆高3米,長10公里,形似長城故人稱「小長城」。避暑山莊主要分宮殿區和苑景區兩部分,苑景又分為湖泊區、平原區和山巒區,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不以皇家建築輝煌取勝,而是以表現天然山水見勝的宮苑。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有草原風光,也有森林景象,所以亦有人認為是取清朝疆域自然地貌的縮影。避暑山莊不僅具有比較高的美學研究價值,同時還保留著中國君主專制社會發展末期的罕見的歷史遺跡。
清朝前期許多重要的政治、軍事、民族和外交等國家大事,都在這里處理。清朝皇帝夏季避暑到避暑山莊通常是每年農歷四、五月份來,九、十月份返回北京。因此,避暑山莊就成了北京以外第二個政治中心,連同周圍寺廟又是接見邊疆少數民族政教首領、處理民族關系和外國使節的地方,對安撫和團結中國邊疆少數民族、鞏固國家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避暑山莊與周圍寺廟構成了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風格迥異,山莊內樸素淡雅,周圍寺廟金碧輝煌。
避暑山莊繼承中國古典園林傳統造園思想,藉助於自然地勢,融合南北造園藝術。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形成密切相關的整體,是清代皇帝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舉措。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與皇家寺廟完美融合的典型範例。避暑山莊及周圍廟宇無論是從建築學、造園藝術還是政治、經濟上都有廣泛的意義,這也是使得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重要因素。
D. 承德避暑山莊在哪
朋友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承德避暑山莊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承德市。距離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
E. 承德避暑山莊的簡介是什麼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距離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89年建成。山莊的建築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築100餘處。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
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中國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於乾隆五十五年,歷時87年。避暑山莊佔地564萬平方米,環繞山莊婉蜒起伏的宮牆長達萬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相當於頤和園的兩倍,有八個北海公園那麼大。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一個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同時又具有不同風格的強烈對比,避暑山莊樸素淡雅,其周圍寺廟金碧輝煌。這是清帝處理民族關系重要舉措之一。由於存在眾多群體的歷史文化遺產,使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名勝、和四十四處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承德也因此成為全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曾用名熱河行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避暑山莊與北京的頤和園,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這四座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裡面的園林一起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F. 避暑山莊在哪裡
避暑山莊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五十七年(1792)竣工,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地處獅子嶺、武烈嶺、廣仁嶺之間,佔地560餘萬平方米。它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比頤和園還要大一倍,是北海公園的8倍,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原名「熱河行宮」。因康熙親筆題寫了「避暑山莊」的匾額而得名。
避暑山莊倚山瀕湖,由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組成。整個山莊的南部為宮殿區,是皇帝處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有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東宮四組建築。建築風格樸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宮殿的庄嚴。苑景區屬於山莊的後部。它藉助自然和野趣的風景,融會北方草原和江南水鄉的特色,形成了東南湖區、東北平原區和西北山區,長達10千米的宮牆起伏跌宕,曲折連綿地環繞著山莊。山莊內有康熙36景和乾隆36景。均採用散點布景的構圖方法,每一景都是自成一個單元的建築群。
山莊外還建有廟宇12座。通稱「外廟」。其中的殊像寺、普陀宗乘廟等8座寺廟地處塞外。故人們俗稱「外八廟」。
G. 承德避暑山莊的位置在哪裡
承德避暑山莊在河北省承德市。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是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
(7)承德避暑山莊什麼樣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承德避暑山莊主要景點:
1,東宮
在松鶴齋的東面,地勢比正宮和松鶴齋低。東宮的前面宮牆上另闢大門,稱德匯門,為重台城門,形制與麗正門相仿。進入德匯門後。
2,萬壑松風殿
萬壑松風的主殿。康熙帝經常在這里接見官吏,批閱奏章,讀書寫字。1722年,康熙發現皇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禛之第四子弘歷(乾隆帝)聰明伶俐,十分喜愛,於是傳旨,命將弘歷送入宮中。這年的夏天,弘歷由父母帶領,隨祖父前往承德避暑山莊。
3,煙波致爽殿
煙波致爽殿是萬歲照房北行過門殿,再北有殿七楹,進深兩間,名煙波致爽,是正宮後寢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莊的寢宮。並列為避暑山莊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H. 承德避暑山莊在哪裡
承德避暑山莊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始建於1703年。承德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