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各國的首都和最出名的地方 誰知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北京 Beijing
-
蒙古 Mongolia
烏蘭巴托 Elggydggmgj
朝鮮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平壤 Pyongyang
韓國 Republic of Korea
漢城 Seoul
日本 Japan
東京 Tokyo
菲律賓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馬尼拉 Manila
印度尼西亞 Republic of Indonesia
雅加達 Jakarta
汶萊 Brunei Darussalam
斯里巴加灣市 Bandar Seri Begawan
新加坡 Republic of Singapore
新加坡 Singapore
泰國 Kingdom of Thailand
曼谷 Bangkok
馬來西亞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越南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河內 Hanoi
寮國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萬象 Vientiane
柬埔寨 Kingdom of Cambodia
金邊 Phnom Penh
緬甸 Union of Myanmar
仰光 Yangon
不丹 Kingdom of Bhutan
廷布 Thimphu
東帝汶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ast Timor
帝力 Dili
尼泊爾 Kingdom of Nepal
加德滿都 Kathman
印度 Republic of India
新德里 New Delhi
孟加拉國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達卡 Dhaka
斯里蘭卡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科倫坡 Colombo
馬爾地夫 Republic of Maldives
馬累 Male
巴基斯坦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伊斯蘭堡 Islamabad
阿富汗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喀布爾 Kabul
塔吉克 Republic of Tajikistan
杜尚別 Dushanbe
吉爾吉斯斯坦 Kyrgyz Republic
比什凱克 Bishkek
哈薩克 Republic of Kazakhstan
阿斯塔納 Astana
烏茲別剋期坦 Republic of Uzbekistan
塔什干 Tashkent
土庫曼 Republic of Turkmenistan
阿什哈巴德 Ashgabat
伊朗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德黑蘭 Tehran
伊拉克 Republic of Iraq
巴格達 Baghdad
科威特 State of Kuwait
科威特城 Kuwait
卡達 State of Qatarc
多哈 Doha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布扎比 Abu Dhabi
巴林 Kingdom of Bahrain
麥納麥 Manama
阿曼 Sultanate of Oman
馬斯喀特 Muscat
葉門 Republic of Yemen
薩那 Sanaa
沙烏地阿拉伯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利雅得 Riyadh
約旦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安曼 Amman
巴勒斯坦 State of Palestine
耶路撒冷 Jerusalem
以色列 State of Israel
耶路撒冷 Jerusalem
敘利亞 Syrian Arab Republic
大馬士革 Damascus
黎巴嫩 Lebanese Republic
貝魯特 Beirut
塞普勒斯 Republic of Cyprus
尼科西亞 Nicosia
土耳其 Republic of Turkey
安卡拉 Ankara
亞塞拜然 Republic of Azerjan
巴庫 Baku
喬治亞 Georgia
第比利斯 T'bilisi
亞美尼亞 Republic of Armenia
埃里溫 Yerevan
挪威 Kingdom of Norway
奧斯路 Oslo
冰島 Republic of Iceland
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
瑞典 Kingdom of Sweden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芬蘭 Republic of Finland
赫爾辛基 Helsinki
愛沙尼亞 Republic of Estonia
塔林 Tallinn
拉脫維亞 Republic of Latvia
里加 Riga
立陶宛 Republic of Lithuania
維爾紐斯 Vilnius
白俄羅斯 Republic of Belarus
明斯克 Minsk
俄羅斯 Russian Federation
莫斯科 Moscow
烏克蘭 Ukraine
基輔 Kiev
摩爾多瓦 Republic of Moldova
基希訥烏 Chisinau
波蘭 Republic of Poland
華沙 Warsaw
捷克 Czech Republic
布拉格Prague
斯洛伐克 Slovak Republic
布拉提斯拉發 Bratislava
匈牙利 Republic of Hungary
布達佩斯 Budapest
德國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柏林 Berlin
英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倫敦 London
愛爾蘭 Ireland
都柏林 Dublin
丹麥 Kingdom of Denmark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荷蘭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摩納哥 Principality of Monaco
摩納哥 Monaco
法國 French Republic
巴黎 Paris
比利時 Kingdom of Belgium
布魯塞爾 Brussels
盧森堡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盧森堡 Luxembourg
奧地利 Republic of Austria
維也納 Vienna
瑞士 Swiss Confederation
伯爾尼 Bern
列支敦斯登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
瓦杜茲 Vaz
西班牙 Kingdom of Spain
馬德里 Madrid
安道爾 Principality of Andorra
安道爾 Andorra la Vella
葡萄牙 Portuguese Republic
里斯本 Lisbon
義大利 Italian Republic
羅馬 Rome
馬爾他 Republic of Malta
瓦萊塔 Bamako
聖馬利諾 Republic of San Marino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梵蒂岡 Vatican City
梵蒂岡 Port-au-Prince
斯洛維尼亞 Republic of Slovenia
盧布爾雅那 Ljubljana
克羅埃西亞 Republic of Croatia
薩格勒布 Zagreb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Bosnia and Herzegovina
薩拉熱窩 Sarajevo
南斯拉夫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貝爾格萊德 Belgrade
馬其頓 Republic of Macedonia
斯科普里 Skopje
阿爾巴尼亞 Republic of Albania
地拉那 Tirana
羅馬尼亞 Romania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保加利亞 Republic of Bulgaria
索非亞 Sofia
希臘 Hellenic Republic
雅典 Athens
埃及 Arab Republic of Egypt
開羅 Cairo
蘇丹 Republic of the Sudan
喀土穆 Khartoum
衣索比亞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亞的斯亞貝巴 Addis Ababa
厄利垂亞 State of Eritrea
阿斯馬拉 Asmara
吉布地 Republic of Djibouti
吉布地 Djibouti
索馬里 Somali Republic
摩加迪沙 Mogadishu
利比亞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的黎波里 Tripoli
阿爾及利亞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Algeria
阿爾及爾 Algiers
突尼西亞 Republic of Tunisia
突尼西亞 Tunis
摩洛哥 Kingdom of Morocco
拉巴特 Rabat
維德角 Republic of Cape Verde
普拉亞 Praia
茅利塔尼亞 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
努瓦克肖特 Nouakchott
馬里 Republic of Mali
巴馬科 Bamako
塞內加爾 Republic of Senegal
達喀爾 Dakar
甘比亞 Republic of the Gambia
班珠爾 Banjul
幾內亞比索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
比紹 Bissau
幾內亞 Republic of Guinea
科納克里 Conakry
獅子山 Republic of Sierra Leone
弗里敦 Freetown
賴比瑞亞 Republic of Liberia
蒙羅維亞 Monrovia
象牙海岸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
亞穆蘇克羅 Yamoussoukro
布吉納法索 Burkina Faso
瓦加杜古 Ouagadougou
尼日 Republic of Niger
尼亞美 Niamey
查德 Republic of Chad
恩賈梅納 N'Djamena
奈及利亞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阿布賈 Abuja
迦納 Republic of Ghana
阿克拉 Accra
多哥 Togolese Republic
洛美 Lome
貝南 Republic of Benin
波多諾伏 Porto-Novo
喀麥隆 Republic of Cameroon
雅溫得 Yaounde
加彭 Gabonese Republic
利伯維爾 Libreville
赤道幾內亞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
馬拉博 Malabo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聖多美 Sao Tome
中非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班吉 Bangui
剛果 Republic of the Congo
布拉柴維爾 Brazzaville
剛果民主共和國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金沙薩 Kinshasa
烏干達 Republic of Uganda
坎帕拉 Kampala
盧安達 Republic of Rwanda
基加利 Kigali
蒲隆地 Republic of Burundi
布瓊布拉 Bujumbura
坦尚尼亞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達累斯薩拉姆 Dodoma
肯亞 Republic of Kenya
內羅華 Nairobi
安哥拉 Republic of Angola
羅安達 Luanda
尚比亞 Republic of Zambia
盧薩卡 Lusaka
馬拉維 Republic of Malawi
利隆圭 Lilongwe
莫三比克 Republic of Mozambique
馬普托 Maputo
馬達加斯加 Republic of Madagascar
塔那那利佛 Antananarivo
葛摩 Union of the Comoros
莫羅尼 Moroni
塞席爾 Republic of Seychelles
維多利亞 Victoria
模里西斯 Republic of Mauritius
路易港 Port Louis
辛巴威 Republic of Zimbabwe
哈拉雷 Harare
波札那 Republic of Botswana
哈博羅內 Gaborone
納米比亞 Republic of Namibia
溫得和克 Windhoek
史瓦濟蘭 Kingdom of Swaziland
姆巴巴內 Mbabane
賴索托 Kingdom of Lesotho
馬塞盧 Maseru
南非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比勒陀利亞 Cape Town
澳大利亞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堪培拉 Canberra
巴布亞紐幾內亞 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
莫爾茲比港 Port Moresby
索羅門群島 Solomon Islands
霍尼亞拉 Honiara
萬那杜 Republic of Vanuatu
維拉港 Port-Vila
紐西蘭 New Zealand
惠靈頓 Wellington
斐濟 Republic of the Fiji Islands
蘇瓦 Suva
湯加 Kingdom of Tonga
努庫阿洛法 Nuku'alofa
諾魯 Republic of Nauru
亞倫 Yaren District
吉里巴斯 Republic of Kiribati
塔拉瓦 Tarawa
吐瓦魯 Tuvalu
富納富提 Funafuti
薩摩亞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
阿皮亞 Apia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帕利基爾 Palikir
馬紹爾群島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馬朱羅 Majuro
帛琉 Republic of Palau
科羅爾 Koror
加拿大 Canada
渥太華 Ottawa
美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華盛頓 Washington
墨西哥 United Mexican States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瓜地馬拉 Republic of Guatemala
瓜地馬拉 Guatemala
貝里斯 Belize
貝爾莫潘 Belmopan
薩爾瓦多 Republic of El Salvador
聖薩爾瓦多 San Salvador
宏都拉斯 Republic of Honras
特古西加爾巴 Tegucigalpa
尼加拉瓜 Republic of Nicaragua
馬那瓜 Managua
哥斯大黎加 Republic of Costa Rica
聖何塞 San Jose
巴拿馬 Republic of Panama
巴拿馬城 Panama
古巴 Republic of Cuba
哈瓦那 Havana
巴哈馬 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
拿騷 Nassau
海地 Republic of Haiti
太子港 Port-au-Prince
多明尼加 Dominican Republic
聖多明各 Santo Domingo
牙買加 Jamaica
金斯敦 Kingston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
巴斯特爾 Basseterre
安地卡及巴布達 Antigua and Barbuda
聖約翰 Saint John's
多米尼克 Commonwealth of Dominica
羅索 Roseau
聖露西亞 Saint Lucia
卡斯特里 Castries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金斯敦 Kingstown
格瑞那達 Grenada
聖喬治 Saint George's
巴貝多 Barbados
布里奇敦 Bridgetown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
西班牙港 Port-of-Spain
哥倫比亞 Republic of Colombia
波哥大 Bogota
厄瓜多 Republic of Ecuador
基多 Quito
委內瑞拉 Bolivarian Republic of Venezuela
加拉加斯 Caracas
蓋亞那 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
喬治敦 Georgetown
蘇利南 Republic of Suriname
帕拉馬里博 aramaribo
秘魯 Republic of Peru
利馬 Lima
玻利維亞 Republic of Bolivia
蘇克雷 Sucre
巴拉圭 Republic of Paraguay
亞松森 Asuncion
阿根廷 Argentine Republic
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烏拉圭 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
蒙得維的亞 Montevide
巴西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巴西利亞 Brasilia
智利 Republic of Chile
聖地亞哥 Santiago
塞班島與天寧島
加拿大多倫多
加拿大溫哥華
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
美國芝加哥
美國舊金山
美國夏威夷
美國洛杉磯
美國華盛頓
美國紐約
南非比勒陀利亞
南非太陽城
南非約翰內斯堡
南非開普敦
埃及盧克索
埃及阿斯旺
埃及亞歷山大
埃及開羅
紐西蘭
澳大利亞帕斯
澳大利亞大堡礁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澳大利亞凱恩斯
澳大利亞黃金海岸
澳大利亞墨爾本
澳大利亞堪培拉
澳大利亞悉尼
馬爾他
希臘奧林匹亞
希臘雅典
瑞士日內瓦
奧地利維也納
盧森堡
比利時布魯塞爾
荷蘭阿姆斯特丹
摩納哥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土耳其安卡拉
俄羅斯聖彼得堡
俄羅斯莫斯科
義大利威尼斯
義大利米蘭
義大利羅馬
德國法蘭克福
德國柏林
法國巴黎
英國愛丁堡
英國倫敦
馬爾地夫旅遊介紹
中緬邊境旅遊
緬甸仰光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
朝鮮平壤
尼泊爾加德滿都
汶萊旅遊介紹
斯里蘭卡旅遊介紹
印度新德里
新加坡旅遊簡介
泰國蘇梅島
泰國普吉島
泰國清邁
泰國曼谷
日本福岡
日本北海道
日本沖繩
日本奈良
日本長崎
日本橫濱
日本京都
日本大阪
日本名古屋
日本東京
韓國光州
韓國雪岳山
韓國慶州
韓國釜山
韓國濟州島
韓國漢城
澳門白鴿巢公園
澳門市政廳
澳門賽馬會
澳門凼仔島
澳門盧廉若公園
澳門黑沙海灘
澳門中央圖書館
澳門國父紀念館
澳門普濟禪院
澳門林則徐紀念館
澳門松山
澳門螺絲山公園
香港青馬大橋
香港西貢
香港黃大仙廟
香港九龍城
香港圓玄學園
香港旺角
香港張保仔洞
香港大澳漁港
香港天壇大佛
香港南丫島
香港淺水灣
香港海洋公園
香港跑馬地賽馬場
香港維多利亞公園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太平山頂
香港灣仔
世界著名旅遊景點前50名
第1位
美國的大峽谷
The Grand Canyon
第2位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
Great Barrier Reef
第3位
美國佛羅里達州
Florida
第4位
紐西蘭的南島
South Island
第5位
好望角
Cape Town
第6位
金廟
Golden Temple
第7位
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第8位
悉尼
Sydney
第9位
紐約
New York
第10位
印度泰姬陵
Taj Mahal
第11位
加拿大洛基山脈
Canadian Rockies
第12位
澳州艾爾斯岩
Uluru
第13位
墨西哥瑪雅古跡
Chichen Itza - Mexico
第14位
秘魯印加遺址
Machu Picchu - Peru
第15位
尼亞加拉瀑布
Niagara Falls
第16位
約旦佩特拉城
Petra - Jordan
第17位
埃及金字塔
The Pyramids - Egypt
第18位
威尼斯
Venice
第19位
馬爾地夫
Maldives
第20位
中國的長城
第21位
津巴布維的維多利亞瀑布
Victoria Falls - Zimbabwe
第22位
中國香港
Hong Kong
第23位
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Yosemite National Park
第24位
夏威夷
Hawaii
第25位
紐西蘭的奧克蘭
Auckland - New Zealand
第26位
巴西伊瓜蘇瀑布
Iguassu Falls
第27位
巴黎
Paris
第28位
阿拉斯加
Alaska
第29位
柬埔寨的吳哥窟
Angkor Wat - Cambodia
第30位
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脈
Himalayas - Nepal
第31位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 - Brazil
第32位
肯亞馬賽馬拉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Masai Mara - Kenya
第33位
厄瓜多的加拉帕戈斯群島
Galapagos Islands - Ecuador
第34位
埃及路克索神廟
Luxor - Egypt
第35位
羅馬
Rome
第36位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第37位
巴塞羅納
Barcelona
第38位
迪拜
Du
第39位
新加坡
Singapore
第40位
塞席爾拉迪戈島
La Digue - Seychelles
第41位
斯里蘭卡
Sri Lanka
第42位
曼谷
Bangkok
第43位
巴貝多島
Barbados
第44位
冰島
Iceland
第45位
中國西安的兵馬俑
Terracotta Army - China
第46位
瑞士策馬特峰
Zermatt - Switzerland
第47位
委內瑞拉天使瀑布
Angel Falls - Venezuela
第48位
埃及阿布辛貝神廟
Abu Simbel - Egypt
第49位
巴厘島
Bali
第50位
法屬玻利尼西亞
French Polynesia
Ⅱ 河內、胡志明市、曼谷等城市的地理位置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都是在熱的地方撒,地形~~就是 海拔都很低啊,都是 在平原地區吧
Ⅲ 越南各個城市的概況
【重要城市】 河內。越南首都、歷史名城,中央直轄市,面積921平方千米,人口400萬,位於國境 越南首都河內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素有「百花春城」之稱。
胡志明市舊稱西貢,5個中央直轄市之一、越南的經濟中心、全國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樞紐,面積2095平方千米,人口620萬。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東北側、由同奈河、西貢河和威古河形成的一個三角洲上,居西貢河右岸,南臨南中國海,西、北兩面分別同隆安省、西寧省接界,東面是小河、同奈兩省。東南距海口80公里。西貢港,年吞吐量可達450-550萬噸。鐵路可通往河內及其他大、中城市,公路可通往全國各地,經公路或水路可通往柬埔寨和寮國。有良好的國際航空港,可通往曼谷、吉隆坡、馬尼拉。
海防市 越南北部最大港口城市,直轄市,河內的輸出港。位於紅河三角洲東北端,京泰河下游,臨北部灣。市區面積1519平方千米。人口約200萬。原為小漁村。1874年建為海港,海防由此得名。法佔期間是商港和從中國昆明至河內的鐵路運輸終點站,後成為工業中心。城市沿京泰河右岸向兩頭伸展。形勢險要,為越南軍事要地和海上門戶。
峴港市 5個直轄市之一。面積1256平方千米,人口84萬,位於越南中部,瀕臨南海,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海港。港闊水深,形勢險要。
芹苴市 5個直轄市之一,在後江省南面,是湄公河三角洲上最大的城市,下轄4郡4縣,面積1390平方千米,人口195萬。離胡志明市約160公里。是南部湄公河三角洲農產品集散地和輕工業基地。
下龍市 廣寧省省會,瀕臨北部灣,人口25萬,是全國最大的煤礦基地,原煤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三,著名的風景區下龍灣就在附近,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順化 承天-順化省省會,人口36萬,越南古都,市郊有王陵等名勝古跡,以象牙手工業著名於世。
Ⅳ 越南地理的經濟中心 ---- 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舊稱西貢市,是越南的3個中央直轄市之一、亦是越南的經濟中心、全國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樞紐。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東北側、由同奈河、西貢河和威古河形成的一個三角洲上,居西貢河右岸,南臨南中國海,西、北兩面分別同隆安省、西寧省接界,東面是小河、同奈兩省。東南距海口80公里。根據越南國會1976年7月2日的決定,胡志明市包括解放前的西貢市、嘉定省,以及平陽。厚義兩省的一部分。全市西北至東南長102公里,東西寬75公里,面積2390.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40.3平方公里,人口414萬(1992年)。目前市區有12個郡,郊區有6個縣。
胡志明市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7度,各月之間溫差不超過5度,年日照2500小時至2700小時,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平均濕度為75%~78%,全年幾乎沒有台風。
胡志明市法國殖民統治時期為南圻首府,1955年後為越南偽政權「首都」。社會經濟發展受西方影響,商業發達,曾有「東方巴黎」之稱。胡志明市沒有獨特的名勝古跡,但法式建築較多,如飯店,教堂等。這些法式建築具有濃厚的法蘭西文化風格和很高的觀賞價值。
胡志明市是越南南方的重要交通樞紐,有越南最大的內河港口和國際航空港。優良的商業吞吐港西貢港,年吞吐量可達450-550萬噸。鐵路可通往河內及其他大、中城市,公路可通往全國各地,經公路或水路可通往柬埔寨和寮國。有良好的國際航空港,可通往曼谷、吉隆坡、馬尼拉。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工業基地。主要有紡織、化學、造船、機械製造、碾米、釀酒、製糖等工廠企業,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工業主要有碾米、製糖、釀酒、編織、卷煙、化學、造船和機械修配等;郊區為稻米主要產地;越南南方交通運輸中心,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胡志明市是最多遊客到的越南城市,這里沒有太多的新建築物或新馬路,整個市容均予人又老又舊的感覺,可能這份古老的風情就是胡志明市的特色所在吧。十八世紀的胡志明市,在法國人用心的經營下,不但生活習慣深受影響,市容更是十足的法國味,許多美麗的法國殖民建築也成了觀光客流連的地方。
夜遊胡志明市也是一個很好的節目,最好是坐在越南流行的腳踏三輪車上。漫長夜市,可看見在湄公河畔的喧鬧和擁擠。
Ⅳ 越南的首都在哪裡,是越南最發達的城市嗎
河內,越南首都,第二大城市,位於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面積3358平方公里,人口821萬人。
河內是越南全國的交通樞紐,有公路、鐵路貫通全國各地。連接河內和胡志明市的1A號公路和統一線鐵路,構成越南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公路通往全國各地乃至寮國和柬埔寨。公路里程數:河內—下龍市165公里,行車時間約4小時;河內—海防市102公里,行車時間約3.5小時;河內—憑祥友誼關172公里,行車時間約4.5小時;河內—中國雲南296公里;河內—胡志明市1600公里;水路可由紅河向東直通大海。河內的航空運輸比較發達,有兩個民用機場:內排國際機場和嘉林機場。內排國際機場是越南主要機場之一。國際航線可達萬象、曼谷、北京、莫斯科、巴黎等,嘉林機場主要是供越南民眾使用,不對國際開放。
(5)曼谷和西貢哪個地理位置最好擴展閱讀
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英語: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越南語: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簡稱越南(Vietnam),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南共產黨是該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之一。
Ⅵ 越南南部最大的港口是什麼
胡志明港。
又稱西貢港,位於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州之東北、同奈河支流西汞河下游,南距入海口45海里,萬噸遠洋輪可入港裝卸。
北至峴港528海里,至海防港810海里,至香港920海里;南達新加坡649海里;西至磅遜港420海里,至曼谷港693海里。是越南南方最大港口。2005年吞吐量為200萬尺度集裝箱(TEU),比上年增長20.4%,世界排名第四十八位。
吞吐量
胡志明市計劃投資2.2億美元擴建4個碼頭,岸線總長將達1000米,堆場面積將增加40公頃。預計前期擴建的兩個碼頭將於2008年一季度完工,總吞吐量將達到150萬TEU。
越南政府已正式批准了重建胡志明市國際集裝箱港口的雄偉藍圖,一座佔地48公頃的新型集裝箱碼頭將泛起在間隔胡志明市中央南部110公里的Thi Vai河邊。該港兩座集裝箱碼頭的岸線各長600公尺,可以掛靠8萬載重噸、運力在6000尺度箱的大型集裝箱船舶。
此外,還要建造一座佔地27公頃的綜合性碼頭,可以掛靠5萬-8萬載重噸的各類船舶。該工程將投資7億美元,預計在2008年全面開工。
歷史
西貢港在西貢市的建立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法屬印度支那時代,該港口在殖民地物資的進出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這個港口網路是越南南部貨物進出口的樞紐——越南經濟占越南經濟的三分之二以上。
搬遷
由於城市規劃,西貢港的網路已搬遷到郊外胡志明市,專門給協福新城區和港區,吉萊新港地區,特別是市威港和蓋梅港在Bà Rịa–Vũng Tàu省,胡志明市東南60公里,Vũng Tàu西北30公里。擁有高達 50,000 噸船舶處理能力的 Thi Vai 港將成為該地區領先的深水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胡志明
Ⅶ 河內、胡志明市、曼谷的地理位置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都位於中南半島 都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Ⅷ 想在泰國投資買房,泰國哪個城市好一些
想在泰國投資買房,2019年首選芭提雅。
2010年,泰國樓市對海外理財者敞開了大門,所以天涯海角、世界各地的理財者紛繁涌進了這塊處女地。芭堤雅(Pattaya)由於接近曼谷,又是聞名的海濱城市,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可是直到2015年,我國買家才著手正式進軍這個芭堤雅房產行業。
2018年過半,世界風雲突變,但泰國樓市的「火」卻不滅。考慮其間的緣由卻不難發現,世界對泰國的等待和估值一直以來就不曾低過,尤其是曼谷、芭堤雅這樣的城市。
泰國房產理財最火爆的,除了曼谷就是芭堤雅了。跟著游覽地產的熾熱,芭堤雅房產憑仗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豐厚的海景資源展開迅猛,自2010年完全對外解放之後,房價翻了一番,漲幅相當可觀。近幾年,不少看中芭堤雅游覽地產遠景的理財者紛繁湧入,讓芭堤雅房產職業風生水起。據統計,在芭堤雅,我國購房者的份額達20%。而在芭堤雅搶手休假區域中,我國購房者的份額更是高達50%。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人喜愛理財海濱城市芭堤雅呢?
自從中泰鐵路的環評經過之後,曼谷房地產行業的熾熱已成定局,而跟著曼谷至芭堤雅機場高鐵的注冊,必定會將曼谷的世界資源向芭堤雅移動,帶來更多的常住人口和遊客,也勢必會提高芭堤雅房產價值。而在這個進程中,曼谷的資源不斷外溢,而芭堤雅則會不斷地享受著曼谷資源外溢所帶來的盈利,然後構成一個「大曼谷」,其實這個進程就是「曼芭一體化」最直觀的體現。
由此我們能夠看出,曼芭高鐵是曼芭一體化最大的催化劑。所謂的曼芭高鐵,指的是銜接曼谷廊曼機場、素萬納普機場和羅勇府烏達拋機場的高鐵,這條高鐵是泰國政府力推的高附加值工業新城——東部經濟走廊中的要點基礎設備項目,是泰國內閣在同意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後的第 2 條高速鐵路項目。施工期5年,整個統一估計可在2024年全面注冊。
泰國國務院事務部長參謀納塔蓬此前表明,內閣會議審議並同意高速鐵路無縫銜接素萬納普機場、廊曼機場及烏塔堡拋機場項目。規則曼谷瑪卡森-芭堤雅高鐵票價270 銖,瑪卡森-烏達拋 330 銖,45分鍾內可從素萬那普機場到烏塔堡機場。曼谷到芭堤雅的時刻也將縮短至25分鍾。
理財要跟著方針走,假如在泰國理財,不得不提的就是「東部經濟走廊」方案(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簡稱EEC)。
泰國為促進經濟騰飛而推出「東部經濟走廊」方案「EEC」。泰國政府將把EEC經濟特區打造為海陸空三維世界交通樞紐,未來這兒行將誕生東南亞新經濟中心!作為泰國的濱海城市,芭堤雅將成為自2015年以來東盟一體化之後的東盟商業港口城市。假如理財EEC經濟走廊帶的話,首選地段必定是芭堤雅。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是指泰國在東部濱海的北柳府差春騷、春武里(芭堤雅所在地)和羅勇(烏塔堡機場所在地)三府樹立經濟區,經過大力展開基礎設備及實施一系列理財優惠方針招引新工業。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展開方案(EEC)會致力於將泰國東部打造為一個集海陸空三維交通統一一體的世界交通要塞,以便世界貨物運輸和世界遊客通勤。
泰國政府將出台相關法案《東部經濟走廊法案》並供給相關基金,以鼓舞跨境理財。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將展開成為世界級經濟中心、交易和理財中心、交通和物流中心、世界級游覽勝地及東南亞大門。
關於想要理財海外房產的國人來說,這是是一個絕佳的時機。這個展開方案將與我國的「一帶一路」對接。而在EEC區域經濟帶,首選芭堤雅。由於芭堤雅不只旅職業、辦事業非常興旺,房地工業展開也很迅猛。芭堤雅的世界化程度很高,遊客來自世界各地,也有很多的海外人士久居芭堤雅,這兒的經濟抗危險才能強。
芭堤雅烏塔堡世界機場將會晉級為一個世界大機場,比美曼谷素旺納普機場。
芭堤雅烏塔堡機場展開共分為3個階段:首個階段為2015年至2017年,將機場的乘客接收才能提高至每年300萬人次,新的乘客大樓可望在2018年竣工,並投入利用。此外,還需要加建跑道、停機位以及加油站等。第二階段為2018年至2020年,持續晉級為可接受500萬人次/年的機場,此階段的首要使命是帶動西部區域經濟展開,持續加深「一個機場,兩項使命」的理念。第三階段則是2020年之後,此階段是依據需求而逐步完善機場設備,為不斷添加的客流量供給便捷。
芭堤雅鄰近的Sattahip商埠是高端郵輪停靠港口,也銜接泰國灣區的各大游覽勝地。這個商埠將銜接泰國灣東部和西部之間的旅遊道路。這將有助於縮短泰國灣東西部之間的旅遊和貨物運輸時刻1至2個小時,對芭提雅也是利好。
機場高鐵無縫對接芭提雅烏塔堡世界機場、曼谷廊曼機場,以及曼谷素旺納普機場,完成三個機場互通。
您概率逛過曼谷Terminal 21 航站樓商場,現在,這個尖端購物中心也將落戶風光旖旎的芭堤雅。當年坐落芭堤雅海濱路的Central Festival大型購物中心的樹立,極大的改變了芭堤雅的相貌,現在過去又將被改寫。
在曼谷Asok區,素坤逸路有一個聞名的商場——Terminal 21,它是個當地年輕人趨之若鶩、外國遊客口碑載道的特性潮流旺地。簡直一切的曼谷游覽攻略說到它時都會說,那裡必定是你下一次到曼谷必去的當地之一。令人振奮的是,除了曼谷,在風光旖旎的芭堤雅,一座簇新的Terminal 21大型購物中心現已開業。
芭堤雅Terminal 21包含商場和酒店兩部分,商場部分理財40億銖,用於租借面積達4.5萬平方米,分為6層,整個內部裝修集巴黎、倫敦、義大利、東京、舊金山和好萊塢於一體,並設有7個電影院、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24小時經營超市、2500平方米的美食區、超越500家租借店面,以及長達39米的自動扶梯、長250米的海濱飛機跑道。Terminal 21購物中心不單單是對芭堤雅城市展開的必定,還將芭堤雅的未來面向了更高的層次。Terminal 21將會使芭堤雅變成一個愈加昌盛的購物天堂。
芭堤雅Terminal 21的開業會招引更多的外來人口,進而促進芭堤雅房地產的增值,房地產的理財使這個具有巨大展開潛力的城市得到高額的報答,無論是租借仍是轉賣,關於理財人士這是一個不能多得時機。
從近期來看,這個新購物中心的真實上要比從曼芭高鐵愈加重要,這會給芭堤雅帶來極大的優點,標志著城市的愈加昌盛,招引更多的企業,外來家庭和遊客。當然曼谷到芭堤雅高鐵的樹立,更會給芭堤雅強壯的續航才能。試想不久的將來,芭堤雅將會越加昌盛。
值得一提的是,芭堤雅現在正在進行輕軌規劃。
泰國理財利好的音訊一個接著一個,近來,日本長宿游覽基金協會代表和泰國游覽與體育部長威拉薩會晤,就樹立日泰游覽信息同享統一打開商量。日本此舉,旨在更好的在泰國展開長宿式游覽,招引更多的遊客到泰國!
所謂長宿式旅遊,是一種經過短時刻租住異地房子、即非短期游覽亦非移民的新式游覽方法。威拉薩表明往後將會把長宿式游覽展開方案提上議程,招引全世界更多長宿式旅遊者來泰游覽,而且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愛來泰!
這得益於全球互聯網的高速展開,讓到處、隨時作業成為概率。現在,長宿旅遊這種隨意度高、體會豐厚的旅遊方法也逐步由高齡人士階級擴展至新一代年輕人,全球各地,特別是興旺國家區域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愛這種帶著作業去旅遊的方法,這就帶動了游覽國家和區域的游覽事業和房產需求。
能夠預見的是,跟著長宿式游覽在全球的昌盛,以及泰方的大力推廣,短期乃至是長時間久居泰國的遊客必將越來越多。特別是泰國深受遊客歡迎的城市,如曼谷、芭堤雅、普吉等辰城市。
可是曼谷的擁堵是出了名的,房價漲幅又出奇的快,因而不難想像,芭堤雅這個隨意的海港城市,將會成為長宿式旅遊者的首選之地,乃至是久居者的首選之地。所以,不久的未來,芭堤雅房產的租金報答率必將迎來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