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氣為什麼那麼冷
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有些地方、有些時候會變熱,另一些地方、另一些時候卻是變冷。溫室效應並不意味著溫度一直升高,在歐洲,全球變暖會表現為夏天越來越熱,冬天越來越冷。 溫室效應減緩洋流速度歐洲冬天越來越冷 11月底,歐洲各國遭受暴風雪和寒流襲擊,從英國到波蘭,從德國到希臘,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突然降溫的影響。大雪造成交通混亂、電力中斷、學校關閉,有人在嚴寒中凍死……為什麼歐洲的冬天越來越冷呢? 歐洲今年冬天特別冷 在德國人口最多的北威州,降雪厚度最高達20厘米,機場被迫關閉。機場發言人托爾斯滕·希爾曼對記者說:「在這個機場工作了11年,我想不起過去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在法國,大雪造成部分公路堵塞,某些地段擁堵車流達到約50公里長。嚴寒使3名法國人凍死街頭,目前政府已宣布進入2級警備狀態。英國有關部門也發出警告,要人們做好准備,「迎接數十年來最冷的冬天」。 實際上,寒冷天氣已經成為歐洲人的「家常便飯」。今年3月,巴黎、柏林、維也納等城市的氣溫都比常年同期下降5度以上。 天氣寒冷事出有因 德國氣候變化研究所的斯坦芬·拉姆斯道夫教授告訴記者,歐洲城市的冬季氣溫能普遍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9攝氏度—18攝氏度,這要歸功於北大西洋暖流。而歐洲冬天越來越冷,也是由於大西洋洋流循環出了問題。 右側的圖片是大西洋洋流循環示意圖。如圖所示,在中大西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環流中會分出一支洋流向北運動,當這個支流運動到挪威附近海域後,其溫暖的海水已冷卻下來,由於溫度太低,這股海流開始下沉,然後向南迴流,回到赤道以南的地區後又被加熱,進而推動溫暖的洋流再向高緯度的北方流動,所以這股洋流會源源不斷地把熱量帶到北大西洋地區,使得中、西歐地區有著溫和的氣候條件。 可如今,科學家發現給歐洲冬季帶來溫暖的大西洋洋流流速正在減慢。11月30日,英國南安普敦國家海洋學中心科學家哈里·布萊登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2004年,由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巴哈馬群島和加那利群島間沿北緯25度進行取樣調查,檢測水的鹽分和密度。並把檢測數據與1957年、1981年、1992年和1998年的記錄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自1957年來,深海的冷水迴流速度顯著地下降了,尤其是自1992年以來下降速度更快,如今,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速已經比50年前下降了31%。 全球變暖是罪魁禍首 大西洋洋流速度減慢意味著北大西洋和附近大陸塊的溫度下降。這就是歐洲冬季越來越冷的原因,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北大西洋暖流流速減慢的呢? 據英國氣象辦公室哈德利中心的科學家說,大西洋洋流發生變化的原因是由於人類導致的溫室效應讓流向大西洋的淡水量增加。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島的冰蓋和北極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大量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而水的下沉速度與含鹽量和密度有關,鹽分多密度大,水的下沉速度就快。淡水比含有鹽分的海水要輕而且密度也低,即使是冷水也不會沉得太深,所以在北大西洋中融化的冰水下沉速度急劇下降,大量淡水積聚在洋面上,導致從大西洋環流中分出的那股洋流缺乏向北運動的動力,速度減慢,甚至最終會停止。 歐洲冬季會不會冷下去 據古代的氣象記錄顯示,由於洋流速度減慢或者停止,北方的空氣溫度曾出現過在幾十年裡下降10度的現象,而過去的冰河期就是由於大西洋的環流系統不再運作而導致氣候發生突然而急劇的變化。包括哈里·布萊登在內的科學家預測,如果洋流流速減慢的現象持續下去,英國冬天的溫度將在未來10年裡下降2度,而如果洋流完全停止的話,在未來20年裡,北歐和西歐的平均氣溫可能會下降6度甚至10度,這是非常明顯的變化,會讓冬天變得異常寒冷。 科學家說,全球變暖並不意味著溫度一直升高,在歐洲,全球變暖會表現為夏天越來越熱,冬天越來越冷。也有科學家認為,目前地球正在接近太陽溫度上升周期的結束階段,全球變暖最終會使地球進入下一個寒冷期。可以預料,如果全球變暖持續下去,歐洲的氣溫將會進一步下降,迎來嚴寒的冬季,溫暖的西北歐地區的溫度將會像現在的西伯利亞一樣寒冷,而且這個過程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漢堡大學海洋學家奎德菲斯說,這一現象表明,「我們的確在改變氣候,制定保護環境政策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4773275.html?si=1
2. 為什麼天氣會變冷
地球上冷空氣活動是造成天氣變涼的直接原因。同時由於地球是繞著太陽公轉的,當北半球的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時,北半球的這些地方就會變涼,同樣在地球的南半球,太陽的直射點向北移動時,南半球的這些地方就會變涼。
冷空氣過境會帶來雨、雪等,使溫度陡然下降,每次冷空氣入侵的強度不一樣,有強有弱,降溫幅度有多有少。
(2)地理天氣冷的原因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天氣變冷的保暖方法:
1、當氣溫發生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頭、手、臉的保暖,因為頭部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風寒。
2、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
3、外出當心路滑跌倒。
4、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病人、呼吸系統病人等慢性病患者應注意保暖,加強營養,適度鍛煉,減少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疲勞。
6、採用煤爐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氣中毒。
7、大風天氣,外出注意高空墜物。
8、關注天氣預報,關注相關部門發布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3. 天氣為什麼會變冷
天氣變冷的直接原因是日照減少。從夏至開始太陽向南半球移動,到了冬至太陽位於南半球 的南回歸線上。對於北半球,太陽處於斜射,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能量大幅減少,所以會越來越冷,對於我們自已居住地區,由於從太陽獲取的熱量少,就沒能力抵抗來至於北極地區的冷空氣南下,所以就會很冷。
冬天保暖方式:
1、頭部保暖
到了冬季,人體表面只有頭部是大面積裸露在外面與寒冷空氣接觸的。因此,如果頭部著涼或者受冷,就會使身體內的熱量散發出去,一定要做好頭部的保暖。
2、腰腹部保暖
為什麼有保暖背心一說,那是因為要想保暖就必須做好胸腰腹部的保暖,否則肚子容易受涼,引起胃部疼痛和心血管疾病。
3、背部保暖
保暖背心不僅能保暖胸腹部,還能給自己的背部保暖。就像運動過後一定要將自己的背部用厚毯子或者毛巾蓋上,防止熱量流失一樣。
4. 是什麼導致天氣變冷的
是拉尼娜現象造成的。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赤道西太平洋水溫偏高,水量蒸發加大,造成東亞地區經向環流異常。加之入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濕氣流相對較弱。於是,使得北方寒潮大風頻繁出現。而我們知道,此時東亞地區正受到亞洲高壓的影響。所以加強了源於西伯利亞地區冷空氣迅速南下的勢力。冷空氣過境後,氣溫驟降。
中國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楊先生說:今年因為大家都感覺到了全球變暖,暖冬的特徵比較明顯,在入冬或者隆冬前期,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冷空氣比較少,一個是強度比較弱,再一個次數比較少。因為大家知道要下雪或者下雨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就是暖濕氣流(空氣要有相當的濕度,要有水分,溫度比較高),這個氣流就來自於南方,來自於熱帶地區;再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有冷空氣配合,冷空氣來自於極地,來自於高寒地區。今年隆冬前期影響我們國家的冷空氣相對來說明顯偏弱,次數也不多,即使有暖濕氣流的配合沒有冷空氣也不太容易下雪。所以在一月份之前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降水相對比較少,空氣比較乾燥,溫度偏高。但是到了一月份大氣環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環流的變化使我們國家冷空氣的活動比較活躍,冷空氣活躍以後再加上低緯度的暖濕氣流也在逐漸加強,正好這一冷、一暖兩個正好結合在一起。所以這段時間一是冷空氣比較強,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還有暖濕氣流比較強盛,這兩個氣流共同影響,相遇的比較巧,所以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長江流域雨雪天氣比較多,而且長時間維持低溫天氣。~
5. 近幾天天氣寒冷的原因,從地理,氣候的角度解答
從地理原因分析:位於西伯利亞寒潮南下的通道上,距離近,影響大;
從氣候原因分析:受厄爾尼諾的影響,氣候異常,北極渦流異常南下造成
6. 天氣越來越冷的原因是什麼
這種天氣的反常現象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由拉尼娜現象造成的。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赤道西太平洋水溫偏高,水量蒸發加大,造成東亞地區經向環流異常。加之入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濕氣流相對較弱。於是,使得北方寒潮大風頻繁出現。而我們知道,此時東亞地區正受到亞洲高壓的影響。所以加強了源於西伯利亞地區冷空氣迅速南下的勢力。冷空氣過境後,氣溫驟降,向南經過秦嶺以及大巴山等高大地形區的阻擋影響,長時間停留在這些地區。此外,西南從印度洋北上的暖濕氣流不斷增加濕度,與冷空氣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持續的地形雨(雪)。或許就造成了最近持續的低溫、降雪的現象了吧。 要下雪或者下雨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就是暖濕氣流(空氣要有相當的濕度,要有水分,溫度比較高),這個氣流就來自於南方,來自於熱帶地區;再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有冷空氣配合,冷空氣來自於極地,來自於高寒地區。今年隆冬前期影響我們國家的冷空氣相對來說明顯偏弱,次數也不多,即使有暖濕氣流的配合沒有冷空氣也不太容易下雪。所以在一月份之前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降水相對比較少,空氣比較乾燥,溫度偏高。但是到了一月份大氣環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環流的變化使我們國家冷空氣的活動比較活躍,冷空氣活躍以後再加上低緯度的暖濕氣流也在逐漸加強,正好這一冷、一暖兩個正好結合在一起。所以這段時間一是冷空氣比較強,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還有暖濕氣流比較強盛,這兩個氣流共同影響,相遇的比較巧,所以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長江流域雨雪天氣比較多,而且長時間維持低溫天氣,這是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