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圖表如何看

地理圖表如何看

發布時間:2022-08-23 19:35:21

1. 如何用好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圖示」法

地圖是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圖中包藏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它有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廣泛,最實用的教具。如果教學中地圖運用得好,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地圖教學?,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地圖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的。在學習地理課以前,學生對地圖有一些的認識和了解。七年級學生對地圖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導就很快消失了。老師要引導他們,促使他們喜愛地圖,對地圖產生興趣,因此老師應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學生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在講地圖時老師注意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讀圖知識討論如何看地圖,學生發言很積極,各抒己見;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指出不足,講解地圖和一般圖畫的區別,適時提出地圖上的比例尺、圖例、注記三個基本要素,並逐一講解,打好基礎。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此外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郊遊,促使學生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地圖對我們生活的實用性,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也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興趣的源泉在於知識的應用,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沒有成就感的興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學知識成功的運用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十足。
二.教會學生讀地圖的方法,會讀不同類型的地圖
學生面對一幅地圖,到底怎樣去讀?首先要使學生熟悉地圖的圖例。地圖圖例是千變萬化的地理事物的圖形符號,它表示的是各種地理事物。學生只有掌握了圖例符號,才能識別各種地理事物。圖例符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界線符號(如洲界、國界、未定國界、地區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號(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號(如公路、鐵路、航線、水庫等)、礦產符號、專題地圖的符號(如工業圖、農業圖等圖上的符號)、常見天氣符號等。因此應教會學生養成讀圖先讀圖例的習慣。其次讀圖時要注意地圖的圖名,從而確定地圖的類型。根據地圖的類型,對地理圖像進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關的地理信息, 得出正確的結論。對於不同類型的地圖,閱讀方法和技巧是有區別的。常見地圖的類型大致分為:
1. 地理圖表
地理圖表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地理教學的直接教具,是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的最好工具。它能反映地理事物發展和分布的規律性。閱讀時,不能只停留在表層的地理信息上,更重要的是從表層的信息獲取其內在的聯系,找出其規律性。
2. 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是反映地理現象、數量分布情況的地圖。閱讀時,通過觀察圖上的數據幅度,看疏密情況,看等值線封閉與否,等值線的走向特點。如看等溫線圖→讀出氣溫約度→各地溫差大小→高(低)溫中心→分析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看等降水量圖→讀出降水量約數→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乾旱)中心→分析影響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3. 地理分布圖 地理分布圖所佔比重較大,運用較廣。對於不同類型的地理分布圖,應確定其觀察和分析的重點。如看地形圖,應重點看地勢特點,重要地形單元及其分布以及它們的相互位置關系。如對於某區域的海陸位置,應重點讓學生辨認和評析該區域所瀕臨的海洋、距海遠近、位於
大陸的相對位置等。對於某區域的緯度,應著重讓學生觀察該區域所跨的緯度范圍,辨認該區域與特殊緯線的空間關系。
4. 地理示意圖
地理示意圖旨在用簡單形象的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確本質屬性,演變規律及產生的原因。因此看這類圖時,應重點注意各地理要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因果關系。
三. 教學地圖時應提出明確的要求,所提出要求要從簡單到復雜,
注意運用從分解到綜合的認知規律,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教學中使用的掛圖不應該太復雜,內容不要太多,應簡單明了,主題突出。讀圖時一次不宜提出較多的觀察目標,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畢竟有限,在太復雜的地圖中尋找有用的信息,干擾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觀察的主要目標,同時,過於復雜的地圖,過多的讀圖目標,也增加了讀圖難度,容易挫傷學生閱讀地圖的積極性,教學層次不明顯,講解問題的思路也不清晰。如果講解的問題較復雜,可用幾張內容單一的地圖,觀察後再逐次疊加綜合,以判斷不同地理事物的關系。如通過地圖分析世界耕地的分布時,可先展示耕地分布圖,利用幻燈投影疊加五帶分布圖,得出:耕地多分布於降水多的濕潤地區;投影地形圖得出:耕地多分布於平原地區。逐一觀察後,再總結出耕地分布的特點。對於一個復雜的地圖分解為幾個簡單明了的地圖來觀察,學生要讀的地理事物突出,有利於循序漸進的有層次的分析問題,也利於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問題。這樣能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的問題解決。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習能力。地圖是平面的,展示地表平面信息較容易,也易於閱讀。對於地表的立體事物展示較困難,也較復雜,如山地、高原等地形;山高、海深的程度,除了運用符號文字外還要用色彩色調來表達。給學生學習這些知識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不能不加以注意。如讀地形圖時可以先提問分層設色地圖是如何表示地勢高低起伏的,山地、高原、平原地形特點及平原、高原、山地在圖中對應什麼顏色。然後提出世界最長的山系是什麼?世界最大的高原是什麼?最大的平原地什麼?引導學生在地圖上一一找出。然後可以歸納南美洲的地形特點。從而在頭腦中浮現出知識點與地圖相互關聯的一幅地圖。
建立知識點和地圖之間牢固的關系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地理課上不斷提出一些地理事物讓學生在地圖上標出,反復練習,不斷得復習鞏固,加深印象,知識點與地圖的聯系才能鞏固。
四. 要注意地圖之間的相互聯系與比較,綜合分析地理問題 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它們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在分析問題時,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才能正確認識,把握其實質。反映在地圖的閱讀上,要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聯系和比較,同時用幾幅圖來綜合分析地理問題。如在學習我國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時,可以把這兩個地區的地圖進行比較:找出兩大地區的位置,主要地形單元,瀕臨的海洋等,從而讓學生得出南方和北方地區的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通過閱讀我國的「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和「年降水量分布圖」以及主要農作物種類的分布,學生不難想像出南、北方地區劃分的依據。

2. 怎麼學會看地圖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它與地理教學的關系十分密切。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地理數據、地理事實材料、圖表、地圖去闡述問題和分析問題,掌握閱讀和運用地圖、圖表的初步技能。」同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注意指導學生閱圖、用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和分析地理問題的一些方法。」可見,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學習地理必須運用地圖」。這是由地理學科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決定的。地圖是學生汲取地理知識的一個源泉,又是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地理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重視地圖的教學,重視利用地理圖像。俗話說:「授人已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還要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地理圖像,使學生學會閱讀和運用常見地圖、地理圖表以及填繪簡單地圖和圖表的技能,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想像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初步具有自學地理的能力。
通過幾年的地理教學,我深深地感覺到,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地圖在地理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地圖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歸結到圖中進行綜合歸納,條理化,能夠清晰地呈現出地理知識的規律性,易於被學生接受掌握。這樣,學生學起來感到輕松自如,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了學習信心。所以,學生對地圖掌握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當然,智力因素也佔一方面,但在智力相同的條件下, 讀圖能力較強的學生,他的地理成績就比讀圖能力差的學生好,而且讀圖能力強的學生對知識掌握得准確、扎實、永久。
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這是一個關鍵問題。在幾年的地理教學中,我初步地總結了一套不成熟的經驗 ,並實施於教學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讀圖訓練大體可分三步進行:
1 看圖表標題
圖表標題指明此圖表所屬,這是讀圖的前提。與老教材相比較,新教材中圖象的內容和比重都有較大的增加。並在選編中還注意到圖象的實用性、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以及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並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在圖象的表達立式上也更加多樣化、並分散到各章節中,所以首先要指導學生找准圖片,不然有可能會造成張冠李戴的局面,接下來是看圖例、注釋。這是指導學生看圖的基礎。最後看圖表內容。看時要細,要詳。要引導學生結合圖表標題、圖例和地理熱點對圖表進行分析,緊扣圖表標題和設問談圖表,從圖表上獲取地理信息,並適時板書。
2 說圖
利用掛圖或板圖,教師進行細致地講解。比如在講「大洲和大洋」這節時,教師利用「東西半球圖」讓學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然後教師再進一步講清哪個是東半球,哪個是西半球;東西半球各分布有哪幾大洲,各大洋被哪幾大洲包圍;各大洲分別臨近哪幾大洋等。這樣可使學生明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進一步加深印象。
3 繪圖
當圖形在學生的大腦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後,開始讓學生在玻璃片上描繪出相應地圖的輪廓,接著教師在黑板上示範填圖,學生在玻璃片上獨立填圖,並用幻燈展示學生的玻璃片,進行相互比較,讓學生自己 選出最佳「作品」,這樣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達到熟練程度。
總之,地理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而讀圖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3. 如何學會看地圖

地圖的判別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1.無方向標的地圖主要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

5.「世界很復雜,網路更懂你」,作為地圖行業市場的領先者 ,網路地圖秉持「科技讓出行更簡單」的品牌願景,以"服務用戶出行"為使命,以"科技"為手段不斷探索創新。目前,網路地圖國際化地圖已覆蓋全球209個國家和地區。伴隨著AI時代的到來,網路地圖實現了語音交互覆蓋用戶操控全流程 ,還上線了AR步導、AR導游等實用功能,更加方便用戶的出行。

參考資料來源:地圖_網路

4. 高一地理金字塔圖怎麼看啊

我們經常說的地理金字塔圖多為人口圖和三維坐標圖表。如圖所示。

人口圖:

要注意留意它每一個年齡段(幼年段-青年段-老年段)的人數。如A,很明顯它的老年段人數明顯偏少,幼年段最多,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這就表明在該階段人口增長模式為原始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B中青年段人口明顯偏多,幼年段的人數少,老年人口開始增加,這就表明該階段人口可能是現代型初期增長模式;C中老年段的人居多,反映出人口老齡化,就可判斷出這是現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

三維坐標圖表:

看似復雜,其實並不難看懂,但要看清楚每一條邊所代表的意思。以這幅第一、二、三產業圖來說,想讀出③各個產業所佔比例,應該這樣讀:第一產業--以藍線為橫坐標,紅線為縱坐標,沿紅線平行推向③,所對著藍線的比例為39%,這個數字就是所得到答案,所以第一產業所佔比例為39%,然後可以把圖的方向轉一下,按上面方法讀出其他兩個產業的比例,第二產業為22%,第三產業為39%。每一個比例不需要讀得非常的精確,誤差控製得小一點,3個數加起來是要為100%,還要注意0是在哪一邊,不一定全部是在左邊,當在右邊時(以此圖為例),讀第一產業是就要以綠線為縱坐標噢!橫坐標不變。

至於人口金字塔圖再詳細的解釋,可以看看樓上的解釋,講解的很清楚,我就較粗略講一下看法。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5. 地理三角形圖怎麼看

可以用輔助箭頭法

1. 沿著三個坐標軸數值增大的方向畫出三個箭頭(如圖1),確定是呈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方向遞增。

2. 按照「逆右順左」(逆時針遞增向右,順時遞增向左)的方向,分別作與三角形底邊平行的三個箭頭,且與底邊旁邊的箭頭方向一致。因為此圖三項要素在數軸上的比例呈逆時針方向遞增,所以分別向右畫三個與三角形底邊平行的箭頭(如圖),且箭頭①與箭頭a、箭頭②與箭頭b、箭頭③與箭頭c的方向分別保持一致。

3. 讀出上述斜線與三個坐標軸的交點坐標,這就是待求點在三個坐標軸上的坐標。在圖中待求點「﹡」的三個坐標是0~14歲為23﹪,15~46歲為73﹪;65歲以上為4﹪。

6. 地理圖表類型有哪些

通過地理圖表來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識和能力非常受到命題者的青睞,這也是各類命題的大勢所趨。這一要求在近幾年各地的高考試卷中得到了較好的反映,甚至於到了無圖不成題的地步。以下是對「高考地理圖表類型」的歸類 :

(一)坐標圖

坐標圖是採用數字坐標形式表示兩項或多項地理要素的數字信息圖形。它一般用柱狀、曲線、折線、點等來表示相關的地理信息。常見的坐標形式有:

1.兩維坐標:即直角坐標,用橫、縱坐標分別代表兩個地理事物或現象,坐標中的點、線等內容表示兩者之間的關系,它能夠簡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規律。如課本中比較多見的有:

橫坐標表示時間的變化,包括一日內的變化(如氣溫的日變化圖、氣壓的日變化圖)、一年內的變化(如全球氣溫年變化圖、降水量柱狀圖)、多年內的變化(如郊區農作物產量變化圖、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的相關性圖、氣溫平均值的變化圖)。

縱坐標表示空間的變化:包括水平方向的變化(如夏至日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圖、海水溫度和鹽度隨緯度分布圖、降水量隨緯度的變化圖)和垂直方向的變化(如海水溫度垂直分布示意圖、氣溫的垂直變化圖)。

此外,教材中還有許多有相互關聯的地理事物,它們也可以用兩維坐標的形式表示出來,如震級與烈度之間的關系、資源數量與環境人口容量之間的關系等。

2.三維坐標:這種圖表尚未在課本中出現(新版初中地理教材里現已開始出現),它是用三維空間來反映三個地理事物或現象之間的關系,或是將之統一在一個平面內,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

3.多維坐標圖:多維坐標圖是根據坐標的一般原理,將眾多具有並列關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張圖上繪制而成。如土壤的成分組成、氣候的氣溫降水資料、風頻玫瑰圖等。

解讀坐標圖時,首先要能正確判讀並理解坐標系統中各坐標的具體含義,明白該圖反映了哪兩個或哪幾個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思考橫坐標與縱坐標所反映內容之間的關系;其次要獲得坐標中的有關數值及其變化趨向。坐標圖上的點、線(折線、曲線、直線)、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數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如曲(折、直)線遞減段表示縱坐標項目與橫坐標要素之間呈負相關,遞增段表示呈正相關;曲(折、直)線斜率大的一段表示變化幅度大,斜率小的一段表示變化幅度小;此外,尤其要注意曲線或折線變化的起點、終點、轉折點的特殊變化,從中發現規律性及根本特徵。

在判讀坐標圖時,要注意三類問題:一是忽視坐標軸上數量信息而導致判讀錯誤。如對比兩幅降水柱狀圖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僅看錶示降水的柱子高低,就認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而要認真看清縱坐標單位數值。二是忽視圖中的隱含信息。不少考生只注意圖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強弱、增減的變化,而不注意分析其蘊含的道理,只是從表面上讀懂該圖,比較膚淺,沒有接觸到本質。三是判讀正三角坐標圖時,要注意這種三角坐標圖的三條邊都是坐標軸,三項要素在數軸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也應是一致的,要看清楚各軸所代表的含義。

(二)等值線圖

所謂等值線,就是在地圖上將地理要素值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常見的主要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壓線、等震線、等鹽度線、pH等值線、等太陽高度線等。但不管哪類等值線圖,它們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每幅等值線圖的等間距相等,它的彎曲、疏密都表示一定的含義等。故無論是哪種等值線圖,在判讀時都要注意等值線的極值、走向、彎曲形態、疏密狀況等,並要對此現象作進一步的探究。下面以最常見的幾種等值線圖為例:

等高線圖

等高線即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它一般具有下面幾個特徵:1.同線等高:即同一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等,故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同一個地點不可能有兩個不同的高度,但陡崖處除外;2.相鄰的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度差相同,故只要知道一幅等高線圖中任意兩條線的海拔,就可推算出其餘各線的海拔;3.等高線均為閉合曲線:即無論等高線如何迂迴曲折,終必環繞成圈,但如果圖幅較小的話,不一定能顯示出來;4.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緩陡:在同一幅圖中,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間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勻坡。

7. 怎樣提高地理識圖能力

圖是地理考查的核心 , 許多地理問題是圍繞圖編寫的。在地理學習過程中 , 許多學生不知如何識圖 ,尤其是剛剛升入七年級的中學生。

識圖的前提是對圖的記憶。如何記憶圖呢 ?

平日的地理學習 , 能結合圖的地方 , 一定要結合圖學習。讀圖、析圖獲取知識的過程 , 就是記憶圖像的過程。通過讀圖查找地理事物 , 並分析解決問題 , 地圖的大體輪廓及圖中的地理事物就在大腦中有了最初的印象。知識學完後 , 再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遺忘速度先快後慢 , 還要進一步鞏固 , 才能形成比較牢固的記憶。可通過對課堂的回憶、想圖、畫圖等方式 , 進一步記憶。

識圖的能力 , 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應該利用課外時間 , 通過多種方式 , 提高自己的記圖、識圖能力。

1.不管是時事 , 還是地理問題 , 凡涉及到地圖的地理事物 , 要先想一下它們在地圖中的位置。不知道的就查地圖 , 久而久之在大腦中就形成了有關世界或某一區域的大體形象。如海灣戰爭涉及到伊拉克等國家 , 通過地圖了解伊拉克國家在世界中的位置 ,
戰爭發生過程中軍隊調動路線及原因等情況。

2.同學之間相互編一些與圖有關的問題 , 進行「無圖考圖式」練習。如學完「中國的行政區劃」後 , 編寫諸如黃河幹流從源頭到入海處 , 依次流經哪些省級單位等 , 進行對圖練習。

3. 經常面對一幅范圍比較小的區域圖, 想它周圍的地理事物。如面對東南亞圖, 想它周圍的海洋、國家等情況; 面對亞洲, 想它周圍的大洋、大洲等情況。

4.採用畫略圖的方式 , 邊想邊畫學過的圖。

5.學習某一區域的圖 , 經常聯系它所在的更大范圍的地圖進行記憶。如學習我國的主要河流 , 聯系亞洲圖去記憶 , 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主要河流等知識就很容易理解、記憶。

最後 , 筆者建議每一名中學生 , 最好家中掛一幅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和家鄉
所在省區的地圖, 常看、常想、常記。
都是一個班的分給我吧,好不容易找到的!!!!!!!!!!!!!!!!!!!!!!!!!!!!!!!!!!!!!!!!!!!!!!!!!!!!!!!!!!!!!!!!!!!

8. 初一地理圖表怎麼辨別

這就得靠自己平時多看書,勤看書,不要放過任何文字和圖片,上課時一定要跟老師的思路走。希望你能學好地理!!遇到困難找我731068128

9. 怎麼看地理三角形統計圖

輔助箭頭法是地理三角形統計圖判斷的最佳方法。判讀步驟如下:

1.沿著三個坐標軸數值增大的方向畫出三個箭頭,如圖中的箭頭①、②、③。

2.過圖中標出的點(在圖1中為「﹡」),分別畫出與上述三個箭頭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條斜線。注意:在圖1中平行斜線應取a,而不是取b;因為斜線b的延伸方向與箭頭②不一致。

3.讀出上述斜線與三個坐標軸的交點坐標,這就是待求點在三個坐標軸上的坐標。在圖中待求點「﹡」的三個坐標是0~14歲為23﹪,15~46歲為73﹪;65歲以上為4﹪。


地理統計圖在高考試題特別是人文地理試題的考查中運用較多,主要用來考查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認識數據與圖形之間的關系的能力;二是根據圖表和數據解釋說明有關概念的能力;三是根據有關數據信息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10. 地理如何讀圖

地理是研究地圖的學科。
①拿到一張地圖首先要看的是標題。就是這張圖是關於什麼的,心裡要有底。
②接著,根據標題有針對性地看圖例。(雖然有些圖例是通用的,這些更應該記住。像天然氣啊,石油啊,鐵路啊,煤啊,鐵礦啊,橡膠啊這些常見的圖例應該牢記.)
③然後才是看圖,根據標題。比如「中國福建某地地形礦藏分布圖」,你就要著重注意「地形」,「礦藏」還有「福建」。如果是這種標題,一般會有幾種題目:1、設計什麼公路的路線之類的。(與「地形」有關)2、將來的發展規劃之類的,像什麼碼頭的建造之類的(與「礦藏」有關)3、解釋當地的一些生活習俗(與「福建」有關,知道「福建」就是告訴你當地的氣候類型還有地理位置

需要記住的地圖(本人以為)
1、世界氣候分布圖 2、中國行政區域圖 3、中國地形圖 4、世界地形圖(大概)主要就是這些,尤其是第一個,一定要做到能夠默寫出來。

忠告:
很多人都覺得地理難學,要背的東西很多,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地理地理,要研究出「地形」「地質」「土地」的道理來。
你需要著重學習「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好像叫這個名字)(如果你是江蘇的,那就在必修一裡面),裡面有地理(自然)環境七要素(好像),這七個東西要記牢,這是你考慮問題的各個角度,這樣就不容易漏分。相對應的,(如果你是江蘇考生的話)必修二裡面講了一個叫做「區位條件」的東西。這個是你考慮人文地理時所使用的角度,需要牢記,常用的也就四五個。(交通、政策、氣候環境、勞動力什麼的)
地理是一個面面俱到的學科,這和物理不同。物理常常研究理想條件下的東西,而地理卻是什麼都要考慮。同樣是風,在平原上和在山上就是不一樣的(地形,海拔,濕度都不同。)。所以,答主觀題的時候,一定要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角度去考慮!!
至於區域地理,實際上(本人認為)就是給不會學地理的人一種解題目的模式,而高考地理,往往是新設情境。(實際上就是必修三沒什麼用。。。)必修三感覺最有用的是「產業轉移」,這個實際上還是和人文地理中的「勞動力」這個區位條件有關的。

註:
本人2012年江蘇高考,地理A+(全省前5%),但我整個高三的地理復習時間(不含上課時間)合並起來不超過半天!!(6小時)所以說抓緊上課時間,提高上課效率,也是很重要的。(雖然灑家地理課就是玩過去的。。。要有底子才能玩!!)

最後祝你高考成功,不要失手!!(我就是失手的典型代表。。。)

閱讀全文

與地理圖表如何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