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寫的一部地理名著嗎
《徐霞客游記》系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霞客經30多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
⑵ 地理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死中國明朝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所作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20部著作之一,《徐霞客游記》的開篇之日,也就是5月19日,甚至被定為中國旅遊日。現代許多旅遊愛好者,將徐霞客視為游聖,稱其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個人的成就和影響都不低,他的影響並不僅僅限於中國。除了中國和中國台灣之外,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都成立了徐霞客研究會。徐霞客為什麼被後世人所熟知,得到後世人的贊揚和敬佩呢?
許多人說起徐霞客,第一個想到的是《徐霞客游記》,許多人認為徐霞客之所以出名,或者說青史留名就在於這一本書。這樣說沒有錯,但是也不是完全正確。徐霞客能留下《徐霞客游記》這一本書,無論是在中國地理學還是在文學方面都影響深大。但是在我看來,徐霞客能有那麼大的影響,能值得後世人欽佩和銘記,最重要的還是那種全身心沉醉於祖國大好河山,不畏艱辛走遍祖國大江南北的`精神。
徐霞客除了是地理學家和文學家,還有另一個標簽,那就是旅行家。旅行兩個字冒出來,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飛機、酒店、美食總之旅行嘛!就是出去玩的,玩的瀟灑,玩的快樂,放鬆身心。
除了這種享受型的旅行之外,還有一種就是所謂的窮游。背一個背包,就這樣前行,走到哪兒算哪兒!雖然沒有前種旅行那麼舒適,但是也不失為一種感受自然的方式。而且就算再窮,最多條件艱苦一點,遠不到艱辛的地步。
無論是哪種現代常見的旅行類型,放在徐霞客這兒都是渣渣。徐霞客一生活了五十六歲,其中有三十多歲都是在游歷中度過的,也就是說旅行佔了他人生的一多半時間。那個時候交通條件遠沒有現在那麼好,沒有飛機、汽車、火車、輪船基本的交通方式就是騎馬、乘車、乘船等等。
我說這些,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向大家說明,徐霞客當初游歷大部分都沒有用這些方式。他的游歷,九成多都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馬車船都很少用。就是憑借自己的一雙腳,走遍了中國大部分的河山。這樣的毅力和堅持,試問今日誰能做到。
另外他不論有多疲憊,不論是露宿街頭還是棲身破廟,每日都會堅持這一天的所見所聞。這樣的堅持和毅力,才最終造就了地理學著作《徐霞客游記》。所以說,徐霞客的著作的確出名,但是最讓人敬佩的還是他的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徐霞客當時游歷的地方大部分都是窮鄉僻壤,條件十分艱苦。這還不算,他在游歷過程中還經常遇到生命危險。期間曾經三次遭遇強盜,四次絕糧。
有一次他前往游歷湘江,這是他最後一次出遊,當時他已經五十一歲了。在游歷期間,在湘江遇見了強盜打劫。糧食、錢財、行李都被強盜洗劫一空,與他同行的夥伴甚至還被盜匪所傷。
一般人遇見這樣的事情,怎麼也得拿一段時間來穩定心神吧!當時許多人都勸徐霞客歸家,回家休息一段時間再說。當地的官府,甚至表示可以資助他回鄉的路費。然而徐霞客拒絕了這些人的好心,他堅定的說:我帶著一把鐵鍬來,什麼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屍骨呀!
就這樣他繼續向前,沒有糧食就用隨身攜帶的綢巾換了幾竹筒米,沒有旅費同樣用自己的衣衫去換。他將重重困難全都踩在腳下,就這樣堅持了下去,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後一次旅行。
⑶ 《徐霞客游記》是什麼朝代地理學家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游記。
徐霞客,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了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游記》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記錄。
1、《徐霞客游記》學術價值
《徐霞客游記》中描寫事物所採用的清新優美文筆,使讀者愛不釋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以前的一百三十五年間,完全靠讀者用筆抄寫來流傳。乾隆四十一年以後,才有刻本流傳。對《徐霞客游記》的文學價值,不少名家有過中肯的評論。
2、徐霞客介紹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⑷ 徐霞客游記是哪個朝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所著
此書是明代後期的作品,作者徐霞客應該說是一位偉大的旅行家,在交通條件如此惡劣的古代、克服重重困難走遍天下,為我們留下了當時那些壯美風光和地理奇觀的最早面貌,是一部獨一無二的地理奇書。但要說他是真正地理學家就不準確的,因為此書以游記為主,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記錄只是順帶。
⑸ 編寫了什麼的地理學家徐霞客
他編寫了《徐霞客游記》,是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
⑹ 徐霞課是我國幾代著名地理學家他著名的作品是什麼
明代 《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⑺ 徐霞客的主要著作
《徐霞客游記》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
徐霞客經30多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在去世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
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明朝萬曆四十一年至明崇禎十二年間(1613年—1639年)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徐霞客游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在文學上的主要特點是:
(1)寫景記事,悉從真實中來,具有濃厚的生活實感;
(2)寫景狀物,力求精細,常運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遠較前人游記細致入微;
(3)詞彙豐富,敏於創制;絕不因襲套語,落入窠臼;
(4)寫景時注重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注意表現人的主觀感覺;
(5)通過豐富的描繪手段,使游記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具有恆久的審美價值。
此外,在記游的同時,還常常兼及當時各地的居民生活、風俗人情、少數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間的戰爭兼並等等情事,多為正史稗官所不載,具有一定歷史學、民族學價值。《徐霞客游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侯仁之、任美鍔、陳述彭、周廷儒等知名學者、專家為代表,對徐霞客研究和評價進行了開拓性研究。突出的貢獻有三:一、論述了徐霞客及其《游記》的科學價值;二、肯定了《游記》在地學史和世界科學史上的地位;三是運用歷史唯物論觀點,論述了產生《游記》的社會背景。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李約瑟指出:「《徐霞客游記》讀來並不像17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一位20世紀的野外勘查家所寫的考察記錄。」
⑻ 《徐霞客游記》就是徐霞客的旅遊日記嗎為什麼地理學家對此書推崇備至
《徐霞客游記》是一部地理名著:作者徐霞客歷經三十多年旅行,寫下了諸多名山游記和其他各種自然地理方面的內容。此書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了詳細記錄,在地理學上的重要成就很多。
總結:十九歲那年,徐霞客的父親去世,他為父親服完喪後,立志去做一番事業,為自己的理想去奮斗。他的母親認為好男兒志在四方,不要一輩子做一個庸庸碌碌的人,所以特別支持徐霞客闖盪一番。
徐霞客辭別了母親,開始了自己地理旅行,他一去三十四年,從此踏遍了祖國的千山萬水,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地理資料。
⑼ 徐霞客的代表作是什麼
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⑽ 徐霞客 的徐霞客游記是地理類 專著嗎
是的
《徐霞客游記》是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徐霞客)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