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嶺淮河八大地理意義
1.秦嶺—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線
2.秦嶺—淮河是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3.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線。
5.秦嶺—淮河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
6.秦嶺—淮河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7.我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
8.我國冬季河流是否結冰的分界線,北方河流冬季結冰,南方河流冬季不結冰。
2. 秦嶺地理意義是什麼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一、氣候方面
1、秦嶺—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
2、秦嶺—淮河南北雨季長短差異。秦嶺—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嶺—淮河以南雨季要長得多。
3、秦嶺—淮河是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4、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5、秦嶺—淮河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北為暖溫帶。
6、秦嶺—淮河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夏季,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溫多雨。冬季,秦嶺—淮河以南溫和少雨,秦嶺—淮河以北寒冷乾燥。
7、南北方地區分界線。
8、中國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線。
二、植被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之說。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長,冬季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結冰。秦嶺—淮河還是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
四、地形、土壤、礦產方面
1、地形:秦嶺—淮河以南以丘陵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嶺—淮河以南漸以紅壤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黃壤或棕壤為主,東北以黑土為主,西北多白色沙質土。
3、礦產:秦嶺—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屬居多,工業上以有色金屬冶煉及出口加工等輕工業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煤、鐵、石油為主,工業方面以重工業占的比例較大。
五、農業方面
1、耕地類型: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田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旱地為主。
2、糧食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稻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小麥為主。
3、油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花生、桐油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油菜、大豆為主。
4、糖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甘蔗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甜菜為主。
5、作物熟制:秦嶺—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嶺—淮河以北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3. 秦嶺有哪些地理意義
1、是我國的南北方分界線;2、是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3、是濕潤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4、是800毫米等降水線;5、是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分界線。
4. 為什麼秦嶺是中國龍脈秦嶺的存在有何意義呢
秦嶺其實代表的有兩種意義,第1種他指的是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至於嘉陵江。
第2種代表的意思是,西邊從昆侖,中間經過隴南陝南,東至鄂豫院、大別山以及張八嶺,這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古代的秦始皇他對於秦嶺就有深深的感情,他堅信秦嶺就是龍脈,甚至說出了“秦為天下之脊,南山為秦之背脊”。這里所說的南山指的就是秦嶺,秦始皇始終認為是因為自己背靠著秦嶺,吸收了山裡的龍氣所以自己才能夠一統天下,成為天下的王,直到秦始皇死後,他都選擇埋葬在秦嶺驪山。
5. 秦嶺的地理意義
秦嶺的地理意義:秦嶺淮河一線是東西走向的,它是一月份0度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通過地,再加上冬天的時候,秦嶺能夠阻擋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擋潮濕的海風進入西北地區,導致這條線的南北地區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等方面存在差異,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分界線。
秦嶺,分為狹義上的秦嶺和廣義上的秦嶺。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廣義的秦嶺,西起昆侖,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冬天,秦嶺阻擋寒潮往南進入南方地區,夏天,阻擋濕潤海風進入北方地區。秦嶺、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乾旱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劇減少。
6. 秦嶺具有哪些地理意義
01 首先秦嶺――淮河線作為我國南北方地區分界線。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充分體現了南北方在氣候、 地形、植被等方面的不同。
02
秦嶺――淮河線,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 是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以南和以北的地區由於氣溫上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以南的亞熱帶和以北的暖溫帶,再加上降水量等等的不同導致了兩界不同的氣候類型,秦嶺――淮河以南形成了濕熱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北形成了溫暖濕潤的溫帶季風氣候 。又由於氣候是影響植被的關鍵因素,所以在不同的氣候下分別形成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
03
秦嶺――淮河線,是我國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是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附近都屬於季風氣候降水量都比較多,但是由於山脈迎風坡和背風坡等因素的不同,導致了兩界在降水上有著明顯差異,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降雨等降水量大於800毫米,以北地區降雨等降水量小於800毫米。由於降水的不同導致兩地干濕程度不同,所以秦淮一線也是我國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04
秦嶺――淮河線,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界限、中國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顯著的區別了南北方在氣溫上的差異,以冬季(1月份)為例,秦淮一線以南地區冬季1月份均溫大於0℃,以北地區冬季1月份均溫小於0℃。正好已0℃為界是水的結冰與不結冰的的一個刻度,所以造就了兩界河流在冬天結冰與不結冰的差異。同樣由於氣溫上的差異,我國北方由於冬季氣溫較低大都安裝了取暖設備南方由於冬季均溫大都在0℃以上未集體安裝取暖設備,因此秦淮一線也成立我國冬季集中供暖的分界線。
05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地形、土壤、礦產、河流等方面差異的分界線。我國南北方在地形地形上也有著明顯的差異,我國東部地區以秦淮一線為界以南地區多以山地丘陵為主,以北地區多以平原為主。因為地形的差異導致了兩界河流在汛期、緩急、長短、有無斷流現象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其中以南的長江和以北的黃河為典型的例子,所以秦淮一線又劃分著我國的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在加上兩界氣候、地形的不同導致秦淮一線以南以水田為主,以北以旱地為主。從而也導致了兩界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發展經濟的方向等方面的不同:以南主要為水稻、甘蔗、油菜、輕工業;以北主要為小麥、甜菜、花生大豆、重工業。
7. 秦嶺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試說明其涵義。
秦嶺淮河一線:
1:我國南北方分界線。
2:我國一月份0攝氏度等溫線。
3:我國濕潤與半濕潤分界線。
4:我國800毫米等降水線。
樓頂那位,更正一下,北方就不能種水田了嗎?第五條就算是對的,也沒意義。
還有,既然樓主說地理意義,那我就補充一些別的。
1: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長江與珠江的是五嶺)
水文意義
2:北方山地與南方平原的分界線,秦嶺位於中國二級階梯與三級階梯的邊緣。
地緣意義
3:一級與二級戰略防禦戰線,東方、北方、東北方。
戰略意義
4:擁有眾多珍惜的瀕危動植物。
生物意義
5:豐富的礦物資源。
經濟意義
8. 秦嶺的地理意義是什麼
秦嶺淮河一線是東西走向的,它是一月份0度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通過地,再加上冬天的時候,秦嶺能夠阻擋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擋潮濕的海風進入西北地區,導致這條線的南北地區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也就成為了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分界線了。
(8)秦嶺的地理意義有哪些擴展閱讀: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廣義的秦嶺,西起昆侖,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9. 為什麼秦嶺那麼重要
秦嶺,是橫亘與我國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脈。兩億年前,秦嶺方與大海完全隔絕,雄偉的身姿基本成型。秦嶺,是我國南北自然地理及氣候的分界線。南方北方、南人北人,皆因這座山脈的存在而存在。
結語
中國山脈這么多,但只有秦嶺被稱為「中華龍脈」有一部分是因為文化因素,還有一部分是因為秦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1月氣溫0攝氏度分界線,也是800毫米降雨量分界線。
由於溫度和降雨量的不同,所以秦嶺南北地區的植物與動物資源異常豐富,其中有很多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也因此秦嶺被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被人稱之為「中華龍脈」。
10. 秦嶺山脈在我國的地理意義
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而廣義上的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在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余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 長約1600多公里,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