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修建水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在此僅提供思路:
思路一:①:有利影響。比如改善局部小氣候,合理分配流域內水資源等
②:不利影響。比如破壞生態環境,破壞生物多樣性,加劇地質不穩定性,造成庫區泥沙淤積,河水的水質的改變,移民問題和對庫區風景、文物的影響等
思路二:①對自然環境。
②:對人文社會。水庫的防洪作用,為附近的地區提供自來水及灌溉用水,發電,旅遊觀光價值,航運,水產養殖等
思路三:(主要適用於乾旱地區)①:上游
②:中游
②:下游。土地的土壤鹽鹼化,庫區及下游的水質惡化,下遊河床被嚴重沖刷侵蝕等
B. 修建水庫的好處
最主要的防洪抗旱作用的原理是:由於河川徑流具有多變性和不重復性,在年與年、季與季以及地區之間來水都不同,且變化很大。導致時而洪水泛濫時而乾旱斷流,於是水庫可以在洪水泛濫的時候將水蓄積起來,在乾旱斷流的時候把水放出來,從而起到防汛抗旱的作用,這個就叫做調節河流的季節徑流量。 其他多數用水部門例如灌溉、發電、供水、航運等都要求比較固定的用水數量和時間,它們的要求經常不能與天然來水情況完全相適應。人們為了解決徑流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重新分配問題,同樣需要水庫來調節河流的季節徑流量。興建水庫的弊端1、增加庫區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及其影響 興建水庫可能會誘發地震,增加庫區及附近地區地震發生的頻率。山區的水庫由於兩岸山體下部突然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以前沒有水浸),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這種增加導致水庫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而一旦水庫出現安全事故,那麼對下游的影響比沒有水庫要大很多倍,等於是把水蓄起來一下子沖到下游,對下游的損害將是巨大的。 2、造成庫區泥沙淤積 由於受水壩的攔截,受水勢變緩和庫尾地區回水影響,泥沙必然會在水庫內尤其是大壩和庫尾(回水的影響)淤積。庫區泥沙淤積造成水庫的實際庫容不斷減小,好處隨年遞減。並且直接導致對下遊河道的影響。 3、下游土地的土壤鹽鹼化 不斷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層土壤內的鹽分帶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鹽分和各種化學殘留物的高含量,導致了土壤鹽鹼化。4、庫區及下游的水質惡化 庫區水面面積大,大量的水被蒸發,土壤鹽鹼化使土壤中的鹽分及化學殘留物增加,從而使地下水受到污染,提高了下遊河水的含鹽量。 5、下游水環境的改變及影響 由於水質的惡化及水流流速的減慢,使水生植物及藻類到處蔓延,不僅蒸發掉大量河水,還堵塞河道灌渠等等。這些水生植物不僅遍布灌溉渠道,還侵入了主河道。它們阻礙著灌渠的有效運行,需要經常性地採用機械或化學方法清理。這樣,又增加了灌溉系統的維護開支。 6、對下遊河道的影響 由於水勢和含沙量的變化,還可能改變下遊河段的河水流向和沖積程度,造成河床被嚴重沖刷侵蝕,入河(海)口向陸地方向後退。 7、對疾病傳播的影響 由於水流靜態化導致下游血吸蟲病等流行病的發病率增加,庫區也會更容易滋生蚊蠅及其他致病微生物。 8、移民問題和對庫區風景、文物的影響 由於水位上升使庫區被淹沒,需要進行移民(大問題)。並且由於興建水庫導致庫區的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被淹沒,需要進行搬遷、復原等。 9、對氣候的影響 庫區蓄水後,水域面積擴大,水的蒸發量上升,因此會造成附近地區日夜溫差縮小,改變庫區的氣候環境。 10、外交上的影響 在國際河流上興建的水庫,等於重新分配了水資源,間接的影響了水庫所在國家與下游國家的關系。 11、價值的損失 淹沒文物古跡或造成原有自然景觀觀賞價值的損失,如果僅就自然景觀而言,當然水多了也有對景觀加分。峽谷沒了,但是高峽出平湖嘛。12、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 水溫和水質的變化會影響原先水生生物的生存,需要進行生殖洄遊的魚類如果被水庫阻擋更是面臨滅絕的危險。13、對庫區陸生生物的影響 淹沒土地並非只是造成移民,陸生動物會被驅逐,陸生植物會被淹沒。陸生動植物可能會有大批死亡,如果有瀕危物種後果更甚。植物被淹還會發酵形成沼氣,排入空氣會導致大氣污染和氣候變暖。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修建水庫的利弊互相聯系,各種弊端也是互相影響。這里提醒了我們一個基本的地理觀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文章的最後,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華爾街日報】中國:為全球新建水壩,文章來源於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大壩安全中心的網站前面的兩段內容是這樣的: 全世界45,000座大型水壩幾乎有一半在中國,中國已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輸出其水電技術,雖然它自己還在努力應對著三峽大壩帶來的環境破壞和社會問題。 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已開始對修建大壩敬而遠之。但中國公司和中資銀行現在卻至少參與了27個國家47座大壩的建造,這些大壩的造價總計高達數十億美元,其中一些位於因侵犯人權和環境記錄惡劣而飽受批評的蘇丹和緬甸。
C. 高中地理 大壩和水庫的區別,它們分別的作用是什麼
大壩是用來攔截水流的,水庫是蓄水的。
大壩就像門,水庫是房間。
作用
大壩:攔截洪峰,發電,調節蓄水量,調節水位適應航船上下游。
水庫:蓄水,灌溉,養殖,旅遊,調節氣候,供給生產生活用水,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改善航運條件……
D. 地理知識回答,水庫的功能有哪些
1 水庫的防洪作用 水庫是我國防洪廣泛採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在防洪區上遊河道適當位置興建能調蓄洪水的綜合利用水庫,利用水庫庫容攔蓄洪水,削減進入下遊河道的洪峰流量,達到減免洪水災害的目的。水庫對洪水的調節作用有兩種不同方式,一種起滯洪作用,另一種起蓄洪作用。 1.滯洪作用 滯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庫中暫時停留。當水庫的溢洪道上無閘門控制,水庫蓄水位與溢洪道堰頂高程平齊時,則水庫只能起到暫時滯留洪水的作用。 2.蓄洪作用 在溢洪道未設閘門情況下,在水庫管理運用階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將水庫水位降到水庫限制水位,且水庫限制水位低於溢洪道堰頂高程,則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頂高程之間的庫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蓄在水庫的一部分洪水可在枯水期有計劃地用於興利需要。 當溢洪道設有閘門時,水庫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起到蓄洪作用,水庫可以通過改變閘門開啟度來調節下泄流量的大小。由於有閘門控制,所以這類水庫防洪限制水位可以高出溢洪道堰頂,並在泄洪過程中隨時調節閘門開啟度來控制下泄流量,具有滯洪和蓄洪雙重作用。 2 水庫的興利作用 降落在流域地面上的降水(部分滲至地下),由地面及地下按不同途徑泄入河槽後的水流,稱為河川徑流。由於河川徑流具有多變性和不重復性,在年與年、季與季以及地區之間來水都不同,且變化很大。大多數用水部門(例如灌溉、發電、供水、航運等)都要求比較固定的用水數量和時間,它們的要求經常不能與天然來水情況完全相適應。人們為了解決徑流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重新分配問題,充分開發利用水資源,使之適應用水部門的要求,往往在江河上修建一些水庫工程。水庫的興利作用就是進行徑流調節,蓄洪補枯,使天然來水能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較好地滿足用水部門的要求。 [編輯本段]興建水庫的弊端 1. 增加庫區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 興建水庫可能會誘發地震,增加庫區及附近地區地震發生的頻率。山區的水庫由於兩岸山體下部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 2.造成庫區泥沙淤積 由於受水壩的攔截,受水勢變緩和庫尾地區回水影響,泥沙必然會在水庫內尤其是大壩和庫尾(回水的影響)淤積。 3.下游土地的土壤鹽鹼化 不斷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層土壤內的鹽分帶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鹽分和各種化學殘留物的高含量,導致了土壤鹽鹼化。 4.庫區及下游的水質惡化 庫區水面面積大,大量的水被蒸發,土壤鹽鹼化使土壤中的鹽分及化學殘留物增加,從而使地下水受到污染,提高了下遊河水的含鹽量。 5.河水的水質的改變 由於水質的惡化及水流流速的減慢,使水生植物及藻類到處蔓延,不僅蒸發掉大量河水,還堵塞河道灌渠等等。這些水生植物不僅遍布灌溉渠道,還侵入了主河道。它們阻礙著灌渠的有效運行,需要經常性地採用機械或化學方法清理。這樣,又增加了灌溉系統的維護開支。 6. 對下遊河道的影響 由於水勢和含沙量的變化,還可能改變下遊河段的河水流向和沖積程度,造成河床被嚴重沖刷侵蝕,入河(海)口向陸地方向後退 7.由於水流靜態化導致下游血吸蟲病等流行病的發病率增加 8.移民問題和對庫區風景、文物的影響 由於水位上升使庫區被淹沒,需要進行移民。並且由於興建水庫導致庫區的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被淹沒,需要進行搬遷、復原等。 9.對氣候的影響 庫區蓄水後,水域面積擴大,水的蒸發量上升,因此會造成附近地區日夜溫差縮小,改變庫區的氣候環境。 10.外交上的影響 在國際河流上興建的水庫,等於重新分配了水資源,間接的影響了水庫所在國家與下游國家的關系。 11、價值的損失 淹沒文物古跡或造成原有自然景觀觀賞價值的損失。
E. 水庫有哪些作用人類為什麼要修水庫
水庫指的是人造的琥珀,大多數都藏在深山之中,按照湖泊的大小可以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多數的湖泊都具有蓄洪的能力。在發生惡劣天氣的時候,水庫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今天想不想再來跟大家說一說水庫有哪些作用?
很多人都覺得下游的河道洪水爆發是因為水庫泄洪導致的,其實如果沒有水庫前期的攔蓄卸下來的洪水,只會更多而且引發洪水的這些破手,是因為降雨量太大。水庫就相當於一個巨大的水盆攔截洪水的量也是有限度的,如果水量超過了水庫的防洪量的話,繼續滯留在水庫裡面就可能會一高水庫自身的庫存水位導致風險增加。如果上游地區的降雨量增大,時間拉長的話,水果的需求量就會不斷的增加,水位也會一直增加,所以水利部門就會根據重要區域重要水庫上下游水情的變化趨勢來精細的調度,最大可能的保證安全。
F. 水庫有什麼作用人類為什麼要修水庫
首先水庫,一般表述為攔洪蓄水、調節流水的水利水利工程工程建築,可用以澆灌、發電量、防汛和養魚,就是指在水渠或江河狹小的地區修建攔河壩產生的人力湖水。水利樞紐完工後,能夠具有防汛、儲水澆灌、供電、發電量、養魚的功效。有時純天然湖也叫水利樞紐(純天然水利樞紐)。水利樞紐的經營規模一般按容積分成小、中、大。
這就是水庫的作用和人類為什麼要修建水庫,大家對水庫還有什麼問題呢?歡迎在朋友圈留言
G. 水庫的作用是什麼
1、防洪
上游築壩攔水可以調節水流量,降低洪水對中下游的影響,水利工程設施例如大堤還可以防止潮沙和河水對對岸的沖刷,保持水土,對低窪城市具有防洪作用,防止:洪水對農業的傷害。
2、用水
解決地方用水,合理分配水利資源。例如南水北調工程解決了北方缺水問題。也增加水資源承載能力,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3、航運
大壩蓄水後,使上遊河道變寬變深,改善上游航運條件,減少了季節對航運的影響。
4、供電
水力發電是可持續發展的清吉能源,減少燃油,燃煤的使用對環境的污染,如三峽水電站有力的解決了中國南方的能源危機,帶動經濟的快速增長。
5、灌溉
如都江堰擔負著四川盆地農田的灌溉、成都市企業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發電、漂水、水產、養殖、林果、旅遊、環保等多項目標綜合服務,其灌區規模居全國之冠。
(7)地理水庫的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1、對魚類的影響
修庫築壩會改變流速、水溫、水位等信息,必然會影響到魚類的產卵和生長。其中一些大壩的建設更是切斷了其洄遊通道,使得一些魚類無法產卵而數量明顯下降,影響了種群繁殖。
2、泥沙問題
在河流上建壩,阻斷了天然河道,導致河道的流態發生變化,進而引發整條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徵發生改變,這是建壩帶來的最大生態問題。
引發地質災害,包括地震、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多建在斷裂帶和地質災變區上的水庫,水體聚集,導致地殼結構變化,可能成為誘發地震的條件,如現在三峽工程的最大弊端,齊岳山東北斷裂,並很可能引發地震。
3、對陸生生態環境的影響
(1)破壞大量的林地、草叢、農田等植被,影響了陸生動物的棲息地,同時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不經處理直接向河道排放,從而改變了河道的理化性質, 惡化了河道岸邊的爬行動物的生存環境,結果導致該區域生態系統失去平衡。
(2)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對淹沒區和1程范圍內土地佔用和居民遷移安置,工礦交通等基本設施也要拆遷重建,以及影響文物古跡的保護。
H. 長江三峽直接體現的水循環地理意義是什麼
長江三峽直接體現的水循環地理意義是:長江三峽水庫建成以後,形成大面積的水面。水庫水面很大,水汽的蒸發量就比較大,水庫及其周圍地區氣候可能更加濕潤。水庫與周圍地區形成不同性質的地面,形成熱力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