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理知識什麼是海洋性和陸地性
是氣候的「海洋性特徵」和「大陸(地)性特徵」吧?
氣候的海洋性特徵是:降水豐富,溫度和各月降水的變化不大。
氣候的大陸性特徵是:全年降水不多,夏季降水偏多一些,氣溫的變化大。
海洋性氣候有熱帶和溫帶之分,熱帶海洋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大陸的東部,與熱帶雨林氣候很相似,初中地理因此將它歸類為「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氣候分布在溫帶大陸的西部。
B. 大陸性和海洋性到底是指什麼是什麼特徵
大陸性氣候是內陸地區的氣候特徵,遠離海洋,所以降水較少,降水量受季節影響大,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都相對較大
海洋性氣候是靠近海洋地區的氣候特徵,氣候濕潤,降水量大,受季節影響小,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也較小
C. 地理中大陸的概念是什麼
大陸(continent ,the mainland ),從地理的意義來說,是指面積大於格陵蘭島的陸地,且有別於「洲」,地球上最大的大陸是亞歐大陸,最小的大陸是澳大利亞大陸。地球上共有6塊大陸: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南美大陸、北美大陸、南極大陸、澳大利亞大陸。
從地質上來看一個大陸除位於海平面上的陸地部分外,還包括環繞它的大陸架。大陸架的地殼的平均密度是2.8克/立方厘米,這與大洋底的地殼平均密度(2.9克/立方厘米)相差很大。這個差別的原因是因為兩種地殼的組成部分和形成過程不同。
D. 大陸性特徵和海洋性特徵是什麼意思
大陸性氣候最顯著的特徵,是氣溫年較差或氣溫日較差很大。 在氣溫的年變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別出現在 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別在 1月和 7月)。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也快,一般春溫高於秋溫。 在日變化中,最高溫度出現的時間較早,通常在13~14時;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拂曉前後。大陸性氣候的另一重要特徵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節和地區分布不均勻。大陸性氣候影響下的地區,一般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
條件
廣義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溫帶沙漠氣候、溫帶草原氣候及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狹義的概念將濕潤的後者除外。冬季嚴寒,受高壓控制,最低溫達-90℃;夏季南部7月平均氣溫達26~27℃,最高溫可以達到40℃,北部接近20℃。最大年較差達62.3℃。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從南向北(北美從西向東)增加,年降水量從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達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從溫帶荒漠、溫帶草原,過渡到亞寒帶針葉林。
比較
由於水、陸物理性質的不同,位於大陸腹地和沿海或島嶼地區的氣候很不相同,前者受大陸影響大,為大陸性氣候,後者受海洋影響大,為海洋性氣候。
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1)大陸性氣候地區,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大,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也快,一般春溫高於秋溫;而海洋性氣候地區,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小,春季升溫慢,秋季降溫也慢,一般秋溫高於春溫。
2)大陸性氣候降水少,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氣候乾燥,而海洋性氣候降水多,降水量季節變化小,氣候濕潤。
海洋性特徵是海洋鄰近區域的氣候。如海島或盛行風來自海洋的大陸部分地區的氣候。由於海洋巨大水體作用所形成的氣候 。包括海 洋面或島嶼以及盛行氣流來自海洋的大陸近海部分的氣候。
E. 海洋性特徵和大陸性特徵是什麼(地理)
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氣溫年、日較差小,年降水量較多,雨季較長。例如日本東京的氣候海洋性比較明顯。
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大,年降水量較少,雨季較短。例如北京的譏諷氣候有大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