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名詞解釋資料庫
地理資料庫是應用計算機資料庫技術對地理數據進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的硬體與軟體系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諸要素文件的集合,是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一組獨立於應用目的的地理數據的集合、對地理數據集合進行科學管理的數據管理系統軟體和支持管理活動的計算機硬體。
2. 數字城市的基礎地理資料庫包括哪些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是存儲和管理全國范圍多種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礎地理信息,
包括柵格地圖資料庫、矢量地形要素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資料庫、地名資料庫和正射影像資料庫等。
延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是以形成數字信息服務的產業化模式為目標,通過對各種不同技術手段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進行採集、編輯處理、存貯,建成多種類型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並建立數據傳輸網路體系,為國家和省(市、自治區)各部門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它是一個面向全社會各類用戶、應用面最廣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實用化的、長期穩定運行的信息系統實體。是我國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NSDI)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網路體系中的一個基礎子系統。
3. 什麼是地理信息系統的資料庫
(一)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位
置與地理信息既是LBS的核心,也是LBS的基礎。一個單純的經緯度坐標只有置於特定的地理信息中,代表為某個地點、標志、方位後,才會被用戶認識和理
解。用戶在通過相關技術獲取到位置信息之後,還需要了解所處的地理環境,查詢和分析環境信息,從而為用戶活動提供信息支持與服務。
地理信息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以及遙感和計算機科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於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隨著GIS的發展,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科學」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來,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服務"(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種基於計算機的工具,它可以對空間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簡而言之,是對地球上存在的現象和發生的事件進行成圖和分析)。
GIS 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資料庫操作(例如查詢和統計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二)地圖資料庫(cartographic database)是以地圖數字化數據為基礎的資料庫,是存儲在計算機中的地圖內容各要素(如控制點、地貌、土地類型、居民地、水文、植被、交通運輸、境界等)的數字信息文件、資料庫管理系統及其它軟體和硬體的集合。
4. 地理資料庫結構(模型)包括_、_、_、_
矢量數據;
柵格數據;
矢量柵格一體化數據;
三維數據;
一共四種
5. ArcGIS什麼是地理資料庫
地理資料庫(GDB)(geographical database)是應用計算機資料庫技術對地理數據進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的硬體與軟體系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諸要素文件的集合,是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一組獨立於應用目的的地理數據的集合、對地理數據集合進行科學管理的數據管理系統軟體和支持管理活動的計算機硬體。
6. 地理資料庫的介紹
地理資料庫(geographical database)是應用計算機資料庫技術對地理數據進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的硬體與軟體系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諸要素文件的集合,是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一組獨立於應用目的的地理數據的集合、對地理數據集合進行科學管理的數據管理系統軟體和支持管理活動的計算機硬體。廣義的地理資料庫還包括地理數學模型庫、知識庫(智能資料庫)和專家系統。地理資料庫屬於空間資料庫,表示地理實體及其特徵的數據具有確定的空間坐標,為地理數據提供標准格式、存貯方法和有效的管理,能方便、迅速地進行檢索、更新和分析,使所組織的數據達到冗餘度最小的要求,為多種應用目的服務。
7. 國家地理信息數據有哪些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是存儲和管理全國范圍多種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礎地理信息,
包括柵格地圖資料庫、矢量地形要素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資料庫、地名資料庫和正射影像資料庫等。
延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是以形成數字信息服務的產業化模式為目標,通過對各種不同技術手段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進行採集、編輯處理、存貯,建成多種類型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並建立數據傳輸網路體系,為國家和省(市、自治區)各部門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它是一個面向全社會各類用戶、應用面最廣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實用化的、長期穩定運行的信息系統實體。是我國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NSDI)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網路體系中的一個基礎子系統。
國家測繪局1994年建成了全國1:100萬地形資料庫(註:含地名)、數字高程模型資料庫, 1:400萬地形資料庫等;1998年完成全國1:25萬地形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和地名資料庫建設;1999年建設七大江河重點防範區1:1萬數字高程模型(DEM)資料庫和正射影像資料庫;2000年建成全國1:5萬數字柵格地圖資料庫;2002年建成全國1:5萬數字高程模型(DEM)資料庫,並更新了全國1:100萬和1:25萬地形資料庫;2003年建成1:5萬地名資料庫、土地覆蓋資料庫、 TM衛星影像資料庫。現正在建立 全國1:5萬矢量要素資料庫、正射影像資料庫等。各省正在建立本轄區1:1萬地形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DEM)資料庫、正射影像資料庫、數字柵格地圖資料庫等,並正在進行省、市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其資料庫的設計和試驗研究。
8. 地理資料庫子系統
地理資料庫子系統由地理信息管理系統與圖層資料庫及成果圖資料庫組成,圖層資料庫又可進一步細分為基礎圖層資料庫和專業圖層資料庫。
地理信息管理系統使用Mapinfor商品軟體,屬於桌面型管理系統。系統主要使用Mapinfor軟體自身的基礎管理功能(未進行二次開發前就已有的功能),主要功能包括:圖形編輯、圖形輸入、圖形輸出、圖元查詢與檢索、投影變換、標注等。
圖形編輯:利用十餘種編輯工具,對圖層可繪制點、線、域等圖元,並可改變各種圖元的樣式與形狀,改變圖元的圖層及刪除等操作。編輯雖可用來輸入圖元,但效率低,主要用於對已輸入圖形進行精細加工,如整形等。
圖形輸入:用三種方法,即數字化儀法、屏幕數字化(結合柵格圖像)及其它矢量圖像的轉換輸入進行圖形輸入。在建立地理信息系統前,已有不少的專業圖本身就是用某種矢量圖形軟體繪制的,如CAD格式圖件,通過矢量圖像的轉換輸入,不僅可保持原圖的精度,又可極大地節約圖形錄入工作量。
圖形輸出:一幅成果圖,需要在基礎圖層資料庫和專業圖層資料庫中調出若干有關圖層並選定繪制范圍,再根據成果圖的服務對象和作圖目的,對圖層進行適當的編輯(如改變標注位置,增加圖件聲明性文字等)後,便可完成。一般對編輯完成的成果圖要存入成果圖資料庫中。圖形輸出功能,是將成果圖資料庫中的專業圖,輸出到繪圖機。在輸出操作過程中,可選擇比例尺和重新定義繪圖范圍。
圖元查詢與選擇:這是在編輯過程中頻繁使用的操作,可分為點選擇、范圍選擇、SQL選擇。對選擇出的圖元對象,利用瀏覽表編輯功能或資料庫編輯功能進行編輯,如刪除圖元,改變圖元的某些屬性以及將選擇出的圖元單經過適當編輯後,方可單獨作為一新圖層等。
投影變換:因塔里木盆地地域廣闊,在前人繪制的各種基礎與專業圖件中,使用的投影與投影參數不盡相同,在利用其資料時,須轉換為統一的投影系統(稱本地投影)才能合成與疊加。MapInfor投影轉換能力很強,在實際操作中,所出現的各種圖件幾乎都可找出對應的投影變換。
標註:盡管系統有自動標注功能,但在必要時,還需要對圖件進行人工標注和增加圖件文字性說明。由於使用的軟體平台為漢字環境的Windows95,用其中的矢量漢字字體對圖形進行中西文標注都很方便。
主要資料庫文件類型:分為三類,即基礎圖層資料庫、專業圖層資料庫、成果圖資料庫。
1.基礎圖層資料庫
(1)行政界限(線圖層)
(2)城市與村鎮(點圖層)
(3)地形(線圖層)
(4)公路(線圖層)
(5)鐵路(線圖層)
(6)河流(線圖層)
(7)湖泊(域圖層)
(8)植被帶(域圖層)
(9)地名(點圖層)
(10)河流名
……
2.專業圖層資料庫
(1)地質與地層界限(域圖層)
(2)斷層(線圖層)
(3)潛水富水性分區(域圖層)
(4)承壓水富水性分區(域圖層)
(5)水源地分布(域圖層)
(6)地下水的埋藏特點(域圖層)
(7)地下水礦化度等值線(線圖層)
(8)灌溉渠系(線圖層)
(9)灌區(域圖層)
(10)水庫(域圖層)
……
3.成果圖資料庫
(1)地下水分布圖
(2)地下水等埋深圖
(3)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
(4)地下水流場圖
(5)地下水開采潛力圖
(6)地下水開采強度圖
……
9. 什麼是四大國家基礎資料庫
「四大基礎資料庫」在國家電子政務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國家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設施。無論在政務領域,還在企業領域,「四大基礎資料庫」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和共享需求,四大基礎資料庫的建設不僅能實現數據的共享,同時在建設的過程本身也推進著各業務流程的整合及優化。
四大基礎庫分別是:人口基礎資料庫、法人資料庫、宏觀經濟資料庫,自然資源與空間地理資料庫,也有的專家稱「四大基礎資料庫」是國家層面四大主資料庫。
1、人口信息資料庫
人口信息庫的主體包括公民身份號碼、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還包括各部門業務系統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過程中產生的、其他部門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
人口信息資料庫主要來自公安局、人社局、民政局、衛生局、教育局等,另外我市在綜治辦、市民卡中心、便民服務中心也有部分數據。
2、法人單位信息資料庫
法人單位信息資料庫的數據主要來源於市場監督局的企業注冊登記庫和組織機構代碼庫,編辦的事業單位注冊登記、民政局的社會團體登記庫、國稅地稅的稅務資料庫,以及統計局的基本單位普查庫等。
3、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信息資料庫
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信息資料庫是以電子地圖為基礎,整合道路、行政區劃、建築、植被、地下管線等基礎數據,以及土地利用、規劃用地、園林綠化、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專題數據。
4、宏觀經濟基礎信息資料庫
宏觀經濟基礎信息數據包括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地方財政收入、稅收完成情況、金融機構信貸情況、各鎮(區)主要經濟指標等信息,以統計經濟信息為基礎。
(9)地理資料庫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已開始積極建設「四大基礎資料庫」,並在「四大基礎資料庫」基礎上建設「數字城市」,有些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已開始從「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轉型升級,進入「大數據」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信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李克強總理也提出了「互聯網+」概念,這充分說明了信息化的重要性。
「四大基礎資料庫」正是政府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對電子政務具有非常重要意義,既能加強政務資源的整合、共享與交換,打破信息孤島,避免重復建設,又能推進政府職能部門業務協同,強化服務意識,通過數據加工和挖掘還能為政府決策提供知識依據和大數據的支持。
10. 一個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統包含哪些功能函數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五個方面:
1、數據採集與編輯功能:包括圖形數據採集與編輯和屬性數據編輯與分析。
2、地理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基本功:,包括資料庫定義、資料庫的建立與維護、資料庫操作、通訊功能等。
3、制圖功能:根據 GIS的數據結構及繪圖儀的類型,用戶可獲得矢量地圖或柵格地圖。地理信息系統不僅可以為用戶輸出全要素地圖,而且可以根據用戶需要分層輸出各種專題地圖,如行政區劃圖、土壤利用圖、道路交通圖、等高城圖等等。還可以通過空間分析得到一些特殊的地學分析用圖,如坡度圖、坡向圖、剖面圖等等。
4、空間查詢與空間分析功能:包括拓撲空間查詢、緩沖區分析、疊置分析、空間集合分析、地學分析。
5、地形分析功能:包括數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地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