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死亡率計算公式是什麼呢
死亡率計算方法:
死亡率=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
死亡率表示的是某一地區在一年的時間內死亡的總人數與這一地區在這一年內總平均人數之比。
該指標反映人口死亡的程度,適於進行空間、時間上的對比、城市飽和度的計算。同時,該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一個地區醫療水平及居民健康水平的高低。
除對一個地區的總死亡率研究外,還可以根據某種需要分年齡、分地區、分部門考察死亡率。另外,也對人口增長情況提供重要依據。對社會的發展和計劃生育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
死亡率注意事項:
除對一個地區的總死亡率研究外,還可以根據某種需要分年齡、分地區、分部門考察死亡率。另外,也對人口增長情況提供重要依據。對社會的發展和計劃生育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
利用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並結合其它資料,對中國人口年齡、性別死亡率水平和特點進行了描述性分析,結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間,中國嬰兒死亡率呈下降趨勢,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於女性轉為1990年女性高於男性。
⑵ 死亡率是怎樣計算的
D(t)/0.5[N(t)+N(t+1)]
D(t):一年內死亡人口數
N(t):年初總人口
N(t+1):年末/第二年初
⑶ 人口死亡率的計算公式
定義
一定時期的死亡人口與該時期平均總人口之比為人口死亡率。
計算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總人口=人口自然增長率
單位一般為‰
⑷ 人口死亡率的計算
人口死亡率是在某一地區一段時間內的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平均總人數之比率。
人口死亡率是用來衡量一部分人口中、一定規模的人口大小、每單位時間的死亡數目(整體或歸因於指定因素)。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為單位來表示;因此在死亡率為 9.5 的 10 萬人口中,表示這一人口中每年死去 950 人。
計算方法:
一段時間內的:
死亡人口 / 總人口數 = 人口死亡率(該時間內)
單位一般為‰。
(4)地理上死亡率怎麼算擴展閱讀
人口死亡率計算的應用及影響:
1、人口死亡率這個指標可以用來反映人口死亡的程度,適於進行空間、時間上的對比、城市飽和度的計算。
2、該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一個地區醫療水平及居民健康水平的高低。除對一個地區的總死亡率研究外,還可以根據某種需要分年齡、分地區、分部門考察死亡率。
3、人口死亡率也對人口增長情況提供重要依據,對社會的發展和計劃生育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
⑸ 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大全
高中地理學科是一門系統性、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自然科學,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大全
1、極晝極夜的范圍=90-太陽直射點的度數
2、兩點的相對高度公式:相對高度小於(n+1)乘以等高距,大於等於(n+1)乘以等高距。
其中n為等高線的條數。
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
(2)圖上計算:
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
(甲經度-乙經度)乘以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
4、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
(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
經度/15度=商.....余數。
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
5、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
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
6、正午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是指一天中的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
(2)圖上推導(略)
(3)計算公式(與直射點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點緯度與某地緯度的角度差的絕對值
技巧:可以將北緯寫成正數,而將南緯寫成負數。
(4)計算公式(與任意緯度相比)
甲H-乙H=(甲緯度-乙緯度)的絕對值
注意:北緯度寫成正數,南緯度寫成負數
7、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注意:比例尺本身沒有單位,但計算時要注意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先換算統一。
比例尺大小實際上是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數值上表現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縮小或放大是距離的縮放、並非面積的縮放。
圖上距離往往需要在地圖上量取。
8、實際距離
(1)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在經緯網圖上:
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
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乘以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9、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該地常住人口(人)/該地土地面積(平方千米)
10、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該地常住人口數/該地耕地面積
11、人口增長率
人口自然增長率=(某時段末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
12.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總人口/總人口
13.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方法 :
兩地之間的太陽高度角的差=兩地之間的緯度差
14青雲花園(38°N)是一所集歐美建築精華的住宅小區,設施齊全,豪華典雅。小區由西區、東區及環繞區組成。西區分布有住宅樓8棟,每棟樓有20層,約80米高,樓距約60米;東區為一大型花園,設有 游泳 池及一些娛樂設施;環繞帶分布有車道、綠化帶等公共設施。當地人們購買踴躍。然而一年以後,一些住戶要求開發商賠償損失,並由於協商不好,將其告上法庭。糾紛產生的原因是由於這些用戶冬季室內接受不到陽光的照射。開發商百般狡辯,但住戶們拿出了強有力的證據,終於打贏了這場官司,拿到了應有的賠償。
(1)根據所學的知識及上述材料,你能說一說住戶們拿出了什麼強有力的證據嗎?
(2)針對上述情況,如果從考慮讓住宅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的角度,你認為住宅樓群應怎樣布局為好?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使得地面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在一年中發生著有規律的變化。在一年中, 夏至 時正午太陽高度角, 冬至 時最小。只要在冬至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的時候,陽光能夠照射到室內,那麼在其餘的時間里,房間內都會得到太陽光的照射。
當正午太陽高度角為α,A樓高為M,樓距為N時,B樓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對於青雲小區(38°N)來說,正午太陽高度值最小時(冬至日)應為:
α=90°—緯差
=90°—(38°+23°26′)
=28°34′
那麼,它的樓距應為:
N=M·cot28°34′
=80×1.837
=146.96(米)而青雲小區的樓距實為60米,顯然是由於青雲花園的樓距太近(或者說樓層太高)造成了低層住宅的光照不好——這就是住戶們打贏這場官司的有力證據。
如果小區的規劃區面積足夠大,可以考慮降低樓層(多蓋幾幢)、拉大樓距的辦法;如果小區的規劃區面積不允許,則可以採用錯落有致的辦法來布局。同時,也可以考慮把住宅樓的走向定為與子午線成30°~60°夾角的走向。
15、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乘以2
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乘以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
晝長=24小時乘以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16、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17.人口計算公式,與上面第11點呼吸版主有所不同。
什麼是人口出生率高中化學?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數與平均人口之比。
計算公式: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
什麼是死亡率?指一定時期內人口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
什麼是人口自然增長率?
是指一年內人口自然增長數與年平均總人數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於說明人口自然增長的水平和速度的綜合性指標。
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年自然增長人數/該年年平均人口數)×1000‰
什麼是總和生育率?
是指一定時期育齡婦女各年齡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數表示。反映育齡婦女在15至49周歲總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為如果一批婦女按照目前各年齡的生育水平度過整個生育期,則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數。
18.外流區的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
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
19.正午太陽高度
某地正午太陽高度=90-當地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
20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21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
即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22某日(R)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位置=23°26′N—(R—6月22日)乘以(23°26′乘以4/365)
說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計算一年當中某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計算結果若是正值,則為北緯;若為負值,則為南緯;
3R為某日日期,(R-6月22日)為該日與6月22相差的天數,(23°26′乘以4/365)為太陽直射點一日內移動的緯度距離(假設其移動是勻速的)
4此公式用於鍛煉觀察力思維力計算能力,沒經過驗證。
23.人口總負擔系數
什麼是人口總負擔系數?
指被撫養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
什麼是被撫養人口?
指0—14歲和65歲以上的人口。
24.性別比
什麼是性別比?
性別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之比。通常用每100個女性人口相應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性別比是多少?106.74。
25.耕作制度、復種指數與墾殖指數
耕作制度是指農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與之相配套的農技 措施 的總稱。復種指數是一農業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而墾殖指數則是一國或地區已開墾 種植 的耕地面積與其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反映出某地農業生產力水平、耕地重復利用和開發的程度。
26.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術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可耕地面積之比。
27.耕地比重=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大全相關 文章 :
★ 高考地理萬能公式
★ 高二常考的地理大題考點答題公式大全
★ 高中地理常用的六大表述法
★ 高考文科答題技巧:地理萬能答題公式
★ 學好高中地理你必須掌握的四個基礎能力
★ 最新高考地理重點知識整理
★ 高考地理解題技巧大全
★ 2020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 十個重要地理口訣記憶規律
★ 關於高中地理知識方法最全總結
⑹ 死亡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死亡率計算公式是單位時間死亡個體數/單位時間平均種群數量×1000%。死亡率(mortality)是用來衡量一部分人口中、一定規模的人口大小、每單位時間的死亡數目(整體或歸因於指定因素)。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為單位來表示。死亡率有別於發病率。
死亡率的作用
死亡率是指用來衡量一部分種群中,一定規模的種群大小、每單位時間的死亡數目整體或歸因於指定因素,是在種群層面上研究的問題。人類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為單位來表示,因此在死亡率為9.5的10萬人口中,表示這一人口中每年死去950人。
死亡率有別於發病率,發病率是指一定規模的種群在一定時間內罹患該病新增加例數發病率。患病率是指一定時間一定規模種群中某病新舊病例總和。
⑺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計算方法
出生率=年出生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
出生率表示的是某一地區在一年的時間內出生的總人數與這一地區在這一年內總平均人數之比
死亡率=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
死亡率表示的是某一地區在一年的時間內死亡的總人數與這一地區在這一年內總平均人數之比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出生率與死亡率之差,所以有: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年出生人數-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
(7)地理上死亡率怎麼算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最新人口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口總人數約為:13.9008億,除主體民族漢族以外的其餘55個法定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49%,中國少數民族的數量為55個。
2018中國人口數量:13.9008億,中國人口密度:150人每平方公里,2018中國人口數量世界排名:1,中國人口相當於18.67%的的世界總人口。
2017全年中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死亡人口986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2‰,中國人口平均壽命:76.34。
⑻ 死亡率怎麼算 死亡率計算方法
1、死亡率=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
2、死亡率表示的是某一地區在一年的時間內死亡的總人數與這一地區在這一年內總平均人數之比。
3、該指標反映人口死亡的程度,適於進行空間、時間上的對比、城市飽和度的計算。同時,該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一個地區醫療水平及居民健康水平的高低。
4、除對一個地區的總死亡率研究外,還可以根據某種需要分年齡、分地區、分部門考察死亡率。另外,也對人口增長情況提供重要依據。對社會的發展和計劃生育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
⑼ 高中地理:人口負增長怎麼計算是只考慮自然增長率(出生率小於死亡率),還是還要考慮機械增長謝謝
人口增長率就是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剩下的就是人口增長率。
人口機械增長是指: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由於人口遷入和遷出而引起的人口數量變化。分為零增長、正增長和負增長。
人口機械增長率=人口遷入率-人口遷出率
人口機械增長主要受社會因素影響,例如經濟發達的地區增長速度快,而經濟落後的地區則低,甚至是負增長。
一般表現為:經濟落後地區向經濟發達地區遷移
一個地區人口狀況的變動受社會、經濟和人口自身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表現為兩種變動。一種是人口自然變動,即由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數量的增減;另一種是人口遷移變動,即人口在空間上的移動,從廣義上講,它包括改變定居地點的永久性遷移和暫時性移動,而從狹義上講,人口遷移只包括改變常住地點的人口移動。
人口遷移使人口的地區分布發生變化,人口的遷移變動也被稱作人口機械變動,現實所說的人口機械增長便是由狹義上改變戶口登記地的人口遷移變動所產生的差值。
但機械增長是一個彼少此多的問題,它在總體人口上一般是沒有變化的,所以人口負增長還是考慮自然增長率的問題,出生數減去死亡數等於增加的人口。而育齡婦女人數和生育率決定出生孩子數量,如果出生率小於死亡率的話,那就是人口出現了負增長,而且一般出現的社會問題就是人口老齡化。
除了我們中國現在已經是接近人口負增長,其實現在很多西方國家都出現了人口負增長,這種人口負增長是以自然增長率來考慮計算的。這里我給你一個網路調查報告,可以讓你知道,人口負增長一般來說就是只考慮出生率與死亡率之間的差距的,即自然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