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

地理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

發布時間:2022-08-26 09:17:01

『壹』 中學地理教學生活化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 在地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直觀教學手段

藉助地球儀、各種地理教學掛圖和地理景觀圖等直觀教具,或者藉助電視、錄像、幻燈片等手段,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利用地圖,課本插圖,地理掛圖組織教學

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圖又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教科書,學生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獲取許多地理知識,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零星的知識系統化。中學地理課本中的插圖,地理圖片是課本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圖,照片可以充實和簡化課本有關內容的文字敘述,能達到以圖釋廣,圖文結合目的,教學形象直觀還有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記憶,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創設地理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藉助地圖,強化記憶。在地理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的習慣,使用地圖的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對地理知識的記。

認真設計地理板圖滲透於課堂教學

在地理教學中,有針對性的設計地理滲透於教學,有利於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既能抓住特徵突出重點,又能培養學生直接學會畫圖的基本技能。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邊講邊畫,學生邊聽邊記,學生注意力隨著教師的筆觸和語言自然轉移,做到了視聽結合,頭腦並用,思維集中,印象深刻便於記憶,並且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投影、幻燈、電影、錄像等直觀優勢,增強學生的感知力,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化教育是教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起著重要作用。而且以直觀、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知識容量大等獨特的長處和優勢顯現出極大的生命力,成為廣大教師廣泛採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地理教學中滲透電化教學可以把學生所學的知識具體、形象、生動活潑、新穎而有趣地表現出來,為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創造條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又適應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誘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

運用投影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間概念。 如講「黃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時,可先打出繪有黃河未形成「地上河」時的河道橫剖面,接著課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 ,年復一年的的沉積,不斷抽動繪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積帶投影片,說明河床不斷抬高,進而造成水位不斷升高。這時可向上抽動繪有河水橫斷面的水位線投影片,於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漲的水位而不斷加高堤壩,再向上拉動繪有不斷加高的堤壩投影片,這樣,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畫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師的講解,就把「地上河」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過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2開展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

活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
3 在地理教學中地穿插地理趣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課本中,有許多地理要領、地名、地理數據、地理規律及其成因,要求學生記住,這些抽象的內容,單純地讓學生去記,是很難記住的,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用與一些教材有緊密關系的,學生愛聽的、真實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地理趣聞加以驗證,一方面可以深化學生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情趣。

4 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語言

教學中對於內容比較抽象而無掛圖、插圖表示的內容,利用生動有趣、富於啟發、和諧動聽、節奏明快的語言,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地理知識。

教學中抓住區域地理相互聯系的規律,編成簡潔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訣,學生頗感興趣,記憶較快。適當引用民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並且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引用:
早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
的歌謠講解我國西北地區大陸性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內蒙古高原用: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白雲下面馬兒跑
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溫帶草原的遼闊、壯麗。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運用歌訣記憶地理事物不但鞏固了地理知識,激發了興趣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躍躍欲試進行地理歌訣創作的熱情。

『貳』 如何激發初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興趣是成功之母,一個人一旦有了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意識傾向,就會形成一種求知、學習、研究的動力。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地理教師應不斷地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把死課本變成「活」課堂,利用各種有利因素,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一、導言有新意,學習有興趣一堂課的導言,可以誘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產生探究事物的沖動,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地理教師應注重新課導言的藝術性,善於利用情景教學,巧妙地選擇地理知識的結合點,用生動的事例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之進入最佳的求知狀態,如在講高中地理第五單元「工業的區位選擇」時,如果直接地提出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學生肯定會看著課本回答問題,不會產生求知的慾望,但是我換了一個情境提出:「現在計劃在我省建一個天然氣化肥廠,請你參與規劃,這個廠應該建在哪裡?」問題提出後,同學們各抒己見,不少同學提出應建在東方市,我又進一步提問:為什麼要建在東方市?同學們開始討論,把這里建廠的有利條件一一列出,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課的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

『叄』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興趣的方法
一、激趣引題,引人入勝。
在每一節課的開始要特別注意新課的引入。教師一堂課的開頭就像一塊無形的「磁鐵」,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鍾,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切入口,可採用歌謠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戲、歌曲或者最近發生的國家大事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導入新課,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例如,我在講《新疆》一課時,先給學生播放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三借巴蕉扇的片斷,然後問:片中唐僧師徒要過的是什麼山?(火焰山)這座山在現實生活中有嗎?(有)在我國哪個省?(新疆)那麼你們對新疆了解嗎?通過看片和問題的提出,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精神為之一振,接著就討論開來,好奇心一來,學習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後面的東西就好講多了。
二、加強教學語言藝術,靈活運用各種趣味語言。
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主要載體,是傳授地理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一位教師即使擁有很好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最終也是必須藉助教學語言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因此,地理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語言修養,在語言美中激發學生的地理興趣。
如在講述《中國的河流和湖泊》時,為提高學生興趣,在概述部分可進行這樣的描敘:「我國有許多大江大河,淵源流長,奔流不息,浩浩盪盪,注入海洋;更有許多小溪小河,穿過原野,繞過山崗,一路歡歌,悠悠流淌。我國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湖泊,猶如鑲嵌在大地上的一顆顆明珠。有的湖面廣闊,煙波浩淼,水天一色,蔚為壯觀;有的群山環繞,湖水如鏡,山水相映,景色秀麗。」通過貼切形象的描述,呈現在學生面前的當然是一幅壯麗的山水畫面,使學生急於想了解我國河流湖泊的具體情況,為後面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條件。
在地理教學中,還可根據具體內容引用一些富有地理特色的詩歌、民謠、謎語來配合教學

『肆』 論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初學高中地理時要注重興趣的培養
在我國,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三年的地理知識,但是由於初中地理課時較少,並且許多學校乃至學生都對此不夠重視,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對待地理學科僅僅是看一看、記一記、背一背的教學模式,單調乏味會逐漸對地理學科喪失興趣。如何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呢?例如:在上新的一節課時,可以先對學生們進行地理介紹,讓他們自己打開課本,觀看課本內的彩圖,當他們看到彩圖時就會被彩圖中各種各樣的地理環境,人文景觀所吸引,這樣在課開始的階段就會自然而然的被書本內容所吸引,勾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之後緊接著要可以對學生們介紹大自然的美麗景觀,以及一些簡單的地理環境形成原理,大自然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但是我們如何回報我們的大自然呢?用一句反問來繼續引起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最後再說只有我們每個人學好地理之後才可以盡自己力所能及的去保護大自然,這才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
在上地理課時,要建立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對待學生要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才有利於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述地理學科時,可以偶爾插一些課本知識擴展內容,因為書本上的內容學生們大多可以自己看,明白一些,但是學生們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慾是很大的,所以稍作擴展,學生們就會對此很感興趣,並且也會覺得教師知識淵博。
地理課上的知識有些難以記背,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及時的對學生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指導,提高學生們的記憶能力,可以通過有效認知策略來進行。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學到地理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直觀性的教具或者一些簡單有效的記憶術去幫助學生。
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可以採用多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因為地理是一門涉及范圍很廣的學科,教師能夠發展的范圍很廣,正所謂教無定法,每節課的形式不同學生們也就更加期待上地理課,進而也會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樣既能夠有效的使得學生們學習地理知識內容,對於學生興趣的培養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充分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我們以往常用的教學模式是口授式,學生們聽的多了會感到枯燥無味,漸漸失去興趣,有些東西教師口授不容易表達而且學生對其理解不夠。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科學家研究表明,具象的東西往往比抽象的東西更容易被記憶與理解。我們在教學中,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多種影響資料結合課堂內容為學生播放,讓他們達到「身臨其境」的境界,進而實現全方位的真實感受。比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地理的線路以及景觀氣候特點在學習新航路開辟這一課時將其用flash製作了小地圖,將哥倫布的航海路線用小船當指針,然後通過動態的演示直觀地表明了航海路線,學生們看了兩邊就能夠深刻地記憶下來。我認為在製作課件的時候,教師還可以插入一些動態的卡通圖片,讓學生不時地感到新奇與興奮,這樣整節課下來不但能夠強化課本內容,直觀性的教學也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激發學生興趣
很多學生對待高中地理沒有很高的興趣,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覺得地理學科枯燥乏味,很多情況教師只是通過單純的講讀來讓學生們學習,這種傳統的傳授式教會嚴重影響學生們學習高中地理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才能夠使得學生們在地理課上能夠感受到新鮮並且富有趣味性。例如:在對山川地貌的講解時,我們可以引用古人的詩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來表現長江中下游地區春末夏初的梅雨的天氣特色。進行地球公轉的講解時可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伍』 怎樣讓學生愛上地理課

地理學科綜合性強,我們的大多數學生在初中時也僅接觸過兩年的地理學習,進入高中後由於學生的學習將從起點開始,加之部分教師不了解新課標下的地理課該如何上,仍然按傳統教法或是念書式的教學方法執教,這樣的效果當然不會好。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愛學地理呢?下面就從本人十年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來淺談一下如何讓學生喜歡地理課。
1.抓好新生入學第一堂地理課――培養興趣
經過十年的地理教學,我認為新生入學第一堂地理課非常關鍵,我們可以海闊天空地和學生聊與地理有關的話題,甚至可以談些近似神乎其神的風水學,並運用地理知識解釋一些風水現象,引導學生辯證、科學的看待這一古老學說。例如建在山谷中的房屋,往往要求正門左側山脊要高於右側山脊。古代方位左為青龍,右為白虎,青龍要超過白虎。青龍代表男性,白虎代表女性,喻意在家庭中,男主人要佔主導地位,反映了我國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又如一房屋三面環山,缺口一面,緊靠房屋有一溪流過,結果這棟房屋便怪事連連,屋內經常出現蜈蚣等毒蟲,於是這家人按風俗慣例,請風水先生前來指點,風水先生經過一番故弄玄虛後,叫這家人在山谷缺口處種些樹,幾年後,這家人便漸漸好起來。這其中有哪些玄機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山缺口處為風口,剛好將溪流蒸發的水汽吹向房屋,自然引來一些喜濕的毒蟲。風水先生在風口處種樹(若干年後樹木成林)擋住了風口,這些問題便迎刃而解。
以上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將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收獲與成長,我想,有了第一堂課這個良好的開端,成功的門在開始打開了。 2.注重學科知識生活化轉換及趣味事例的適時運用
2.1

學科知識生活化。我們山區的學生對遠離他們生活環境的知識感到陌生,但對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和存在於他們身邊的事物感到特別親切,因此在上課時盡可能以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例和學生周邊的地理事物作為例子,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對生活中地理知識的理解。
例如我在講內力作用下的地表形態時,把家裡廢舊的洗衣機排水管帶進課堂做演示:一學生雙手抓住排水管使其彎曲,另一學生觀察其頂部形態的變化,利用這一演示過程來正確引導學生動手體會背斜頂部易被侵蝕而向斜頂部較穩定的原理。在講水氣變性問題時,利用了教室飲水機里的熱水:首先讓兩同學保持一米間距對坐好,中間放一張課桌,讓甲同學輕吹乙同學的臉部,乙同學則負責感受有熱水杯在中間課桌上時與沒有時臉上水氣的多少,這樣一來學生們自然就會思考並明白到,臉上的水氣多時是甲同學把熱水杯上水氣吹到了自己的臉上所至,進而可擴展到乾燥水氣在經過一片較濕地域後會變濕潤,反之亦然。此外,我在講正午太陽高度時,選了一個晴天帶學生到操場上,讓他們用課前准備好的1米長空心直竹竿及量角器來測量當日學校所在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正午時刻,讓太陽光透過竹竿照至地面,再用量角器測量竹竿與地平面的夾角即為當日當地正午太陽高度角),思維活躍的學生甚至還可以據此計算出學校所在地的地理緯度。當講到亞熱帶季風氣候這個內容時,我讓學生體會當地夏季氣溫和降水有什麼特點,冬季氣溫和降水有什麼特點。通過學生的親身體會,使學生更能深刻理解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氣候特點。
2.2 趣味事例的適時運用
如西方"感恩節"的由來可作為分析國際人口遷移的案例,諾曼底登陸可作為分析北半球南北溫差夏季小於冬季的案例,二戰期間希特勒地中海偷襲戰的勝利可作為分析密度流的案例,鄭和下西洋可作為分析北印度洋海區季風環流的案例。
以學生熟知的地理事物或現象作為教學事例,不僅能讓學生深刻理解當堂所學的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到了地理能解答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地理之謎,地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使學生更喜歡學地理。興趣的提高說明我們上課不能只注重講授理論知識了,脫離生活及缺少趣味事例的地理課堂便如同冬季的內蒙古草原,缺乏生氣,枯燥無味。通過這些生活化知識的學習與趣味案例的分析,同學們的興趣愛好一下就被吸引到了地理學科上。這樣將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滿足地理探索欲的高層次上建樹地理學習興趣;培養地理學習遷移和創新的高層次能力。
3.注重學習遷移,注意學生地理知識的類化
我們知道,會跳舞的學生,學習體操更快,這是技能的遷移。當學生對某一任課老師有感情以後,會對其教學風格發自內心的喜愛,所謂愛屋及烏,就是學習情感的遷移。學生養成了認真學習的態度,凡事都認真對待,這是學習態度的遷移。為此我們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尊重、理解、關懷、幫助,就能給學生以鼓舞,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賴感、敬重感,由此把對老師的愛轉化為喜愛老師所講授的學科。正如古人所說,"親其師,信其道"。
我們地理學科,知識多來源於生活,"自下而上"地將分散在教材中的零碎知識,由個別的地理現象的成因概括出共同因素,加以類推非常關鍵,或是"自上而下"地運用學生已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成因和基本規律等較高層次知識,去演繹推理較低層次地理現象的成因,我認為這是我們在注意學生地理知識類化的同時要注意的方法。
總之,地理是一門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自然科學,內容涉及天文、水文、地貌、地質、岩溶、生物、土壤、氣象等多個領域,地理現象無處不在。讓學生喜歡地理、學好地理,必須將地理課堂與學生熟悉的日常實例相結合,將知識運用於實踐,巧用趣味事例,用事實說話,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事半功倍。

『陸』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好地圖,課本插圖,地理掛圖組織教學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圖又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教科書,學生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獲取許多地理知識,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零星的知識系統化。中學地理課本中的插圖,地理圖片是課本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圖,照片可以充實和簡化課本有關內容的文字敘述,能達到以圖釋廣,圖文結合目的,教學形象直觀還有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記憶,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創設地理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藉助地圖,強化記憶。在地理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的習慣,使用地圖的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對地理知識的記。
2、認真設計地理板圖滲透於課堂教學
在地理教學中,有針對性的設計地理滲透於教學,有利於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既能抓住特徵突出重點,又能培養學生直接學會畫圖的基本技能。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邊講邊畫,學生邊聽邊記,學生注意力隨著教師的筆觸和語言自然轉移,做到了視聽結合,頭腦並用,思維集中,印象深刻便於記憶,並且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3、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投影、幻燈、電影、錄像等直觀優勢,增強學生的感知力,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投影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間概念。 如講「黃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時,可先打出繪有黃河未形成「地上河」時的河道橫剖面,接著課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 ,年復一年的的沉積,不斷抽動繪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積帶投影片,說明河床不斷抬高,進而造成水位不斷升高。這時可向上抽動繪有河水橫斷面的水位線投影片,於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漲的水位而不斷加高堤壩,再向上拉動繪有不斷加高的堤壩投影片,這樣,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畫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師的講解,就把「地上河」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過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4、在地理教學中地穿插地理趣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課本中,有許多地理要領、地名、地理數據、地理規律及其成因,要求學生記住,這些抽象的內容,單純地讓學生去記,是很難記住的,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用與一些教材有緊密關系的,學生愛聽的、真實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地理趣聞加以驗證,一方面可以深化學生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情趣。
5、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語言
教學中對於內容比較抽象而無掛圖、插圖表示的內容,利用生動有趣、富於啟發、和諧動聽、節奏明快的語言,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地理知識。教學中抓住區域地理相互聯系的規律,編成簡潔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訣,學生頗感興趣,記憶較快。適當引用民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並且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的歌謠講解我國西北地區大陸性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內蒙古高原用: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白雲下面馬兒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溫帶草原的遼闊、壯麗。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運用歌訣記憶地理事物不但鞏固了地理知識,激發了興趣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躍躍欲試進行地理歌訣創作的熱情。

『柒』 如何創設地理課堂教學情境吸引學生

生活實際,是學生最熟悉、最了解也是最感興趣的。許多地理課的內容都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如人類面臨的水資源危機、天氣的變化等,如QQ農場、漂流瓶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適當地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就可以讓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中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結合課本知識,適時提醒學生注意收聽、收看電視台的天氣預報,然後指導他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觀察、分析實際天氣的變化過程及其原因。如冬天強冷空氣南下過程出現的一系列天氣變化,又如北方大風揚沙、南方的寒潮等天氣,教師把它與教材中所描述的冷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變化情況進行深入地分析比較,這樣就能培養學生對天氣現象的關心與探究的興趣。更有意義的是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進一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地理學科屬於邊緣性學科,即包括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內容,是研究人類生存環境及人類與其生活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地理學的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因此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例如講到自然條件對建築的影響時,可以聯系城市建築,對比各地不同的建築風格,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講解,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相互關聯性。再如環境問題一章,學生們生活在城市當中,對身邊的環境問題非常熟悉,通過城市環境污染問題的情境創設,可以既完成了知識目標,又達到了非常好的德育目標。實踐證明,通過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會使教學效果非常突出。

『捌』 如何讓學生愛上地理這門課程

僅僅依靠在學校中所學的知識不能滿足日後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所以除了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內容之外還要教會他們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興趣,只要這樣,才能適應以後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現代教育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因為僅僅依靠在學校中所學的知識不能滿足日後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所以除了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內容之外還要教會他們學習方法,以使他們走出校門之後繼續進行自主學習。學習的成功不僅僅是靠分數來體現的,有的同學死記硬背知識點,考試中取得了高分,但這樣的學習過於死板,而且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所以這樣的教學方式不算是成功的。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只要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大大提高;而且學習興趣也能從側面反應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是否合理,如果大部分學生都對所學科目有興趣說明教學過程和方法是合理的,如果大部分學生反應一般,則說明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果學生非但不喜歡而且厭倦,則說明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是失敗的,所以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了解學生的興趣狀態,並根據學生情況適當的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進行調整。

1影響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的因素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態度等都對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影響。

1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習興趣的源泉:地理環境豐富,要想感知地理必須從室內走向室外,或者通過教師的講解、圖像的反應等方式進行了解,也正是因為難以感知地理環境,才經常給人以新鮮、奇特的印象。地理感性知識是興趣源泉的源頭,它既是地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獲得理性知識的基礎。如果學生缺乏表象的認識,就難以對學習地理產生熱情,所以我們要多提供機會讓學生進行感知,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擁有熟練的地理技能往往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比如,探險家和考古學家只憑借一張地形圖就可以對陌生的環境、區域進行分析,當學生看到這些必然會渴望掌握讀圖的技能。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希望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了解要想掌握熟練的技能必須以堅實的理論知識為基礎,從而逐漸推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

2教學手段是培養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採用的教學手段有利用教具、學具、多媒體、圖片、地圖等等,我們可以適當的採用一些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對接近於自己能力發展區的內容最感興趣,如果所學知識低於學生的能力水平,就會產生不屑於的態度,相反如果所學知識難度過高學生容易產生懼怕心理,所以稍高於學生能力的知識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這樣跳一跳夠的著的果子,學生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願意努力、嘗試,並且享受體會成功之後帶來的喜悅。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學生的基礎、能力,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學,但是不同學生的基礎不同能力不同,其能力發展區也有區別,我們要分層次的確定目標,以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使他們都能體會到學習帶來的快樂。

4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要轉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控制角色,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協調的作用。教師不僅要確定教學內容,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引導,所以說教師對學習興趣的培養有著主導作用。(1)教師的學識、能力、思想對學生都有著一定的影響。(2)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激發學生對高中地理的學習興趣。(3)教師對學生的關愛、理解和幫助等都對學生的興趣有著推動的作用,教師的態度不僅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還有助於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教師更容易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我們要綜合上述幾個方面的因素,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結合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習興趣的方法

1把握好引言和緒論:因為引言和緒論的內容沒有被列入高考范圍之內,所以很多教師只是粗略的講,甚至部分教師隻字不提,這樣的做法有失妥當,引言和緒論是一本教材的開始,我們經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把握好引言和緒論部分的內容,設置合理的教學方法,以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印象,為學習後面的內容打好基礎。

2合理的設置課堂導入:「萬事開頭難」,我們要精心的設計課堂導入,以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對本章或者本節內容產生興趣,我們可以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巧妙的引入本節內容。比如,在講「經緯網」一節內容時,可以向學生提問: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輪船失火時需要向外界求救,它是如何報告自己的位置的?然後引出要講的經緯網。我們可以以學生在教室里的位置為例進行引導,引導學生了解新課中的內容。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是與教師進行交流的過程,只有學生對所學內容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後才具備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樣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

4靈活的布置作業:在布置作業時盡量避免機械作業,多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這樣有助於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

閱讀全文

與地理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