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地理必修三 南水北調怎麼調
南水北調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我國南澇北旱,南水北調工程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西線工程在最高一級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個西北和華北,因長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為黃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補水;中線工程從第三階梯西側通過,從長江支流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引水,可自流供水給黃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區;東線工程位於第三階梯東部,因地勢低需抽水北送。
B. 南水北調是從哪裡往哪裡調怎麼調的
南水北調的總體布局確定為:分別從長江上、中、下游調水,以適應西北、華北各地的發展需要,即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建成後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將構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C. 南水北調工程的三條路線比較分析優缺點高中地理必修三
東線關鍵是治污,調水沿線污染嚴重.所以治污很重要。 中線工程的關鍵是工程量大,調水成本高。更重要的是水源不充足。 西線工程也是因為工程大,地形復雜,投資高。所以很難實施 笨蛋 不會上網查啊!!!
D. 地理課題研究南水北調怎麼調
南水北調是解決中國淡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大型工程。大家知道,中國水資源是南多北少,南水北調是將南方,准確地說是長江流域的水調到北方。目前分兩路,一路經京杭到運河北上調水,另一路是從漢江—丹江水庫——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或者說是分為三線 東中西 主要將長江流域的水掉到缺水的華北平原;
西線是長江源頭掉到黃河
中線是丹江水庫調動華北 主要是北京
東線是長江和洪澤湖過山東走河北去北京
通過分析這三條線經過的地形區來分析調水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有利的條件,經過哪些省市,南水北調的意義等等
E. 南水北調怎麼調
分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起點位於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
1、東線工程供水范圍:涉及蘇、皖、魯、冀、津五省市。具體為:蘇中、蘇北除里下河腹部及其以東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徽省蚌埠以下淮河兩岸、淮北市以東的新汴河兩岸及天長縣部分地區;山東省的南四湖周邊、一韓庄運河和梁濟運河側、膠東地區部分城市及魯北非引黃灌區;河北黑龍港運東地區;天津市及近郊區。
2、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簡稱西線調水工程(項目處於前期論證階段,為未建項目),是指從四川長江上游支流雅礱江、大渡河等長江水系調水,至黃河上游青、甘、寧、蒙、陝、晉等地的長距離調水工程,是補充黃河上游水資源不足,解決我國西北地區乾旱缺水,促進黃河治理開發的重大戰略工程。
3、1959年《長江流域利用規劃要點報告》中,提出南水北調總的布局是從長江上、中、下游分別調水。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遠景從長江幹流調水。1958年9月,水電部在批准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步設計任手動閥手動閥務書時,明確了引漢灌溉唐白河流域和引漢濟黃濟淮的任務。
(5)地理必修三南水北調怎麼調擴展閱讀
開展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試通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的具體實踐,是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效益的有效探索。
要在繼續做好應急試通水工作基礎上,全面加快北延應急供水相關工程前期工作,盡早開工建設,為推進華北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提供必要水源條件。
一定要堅持先節水後調水,大力推廣節水技術,遏制高耗水產業發展,適度調減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加快形成節約用水的生產生活方式,有效減輕地下水超采壓力,確保實現華北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
F. 南水北調到底是怎麼個調法
南水北調即用水量相對充沛的長江流域向黃淮海流域調水,實施南水北調工程。
分別從長江上、中、下游調水,以適應西北、華北各地的發展需要,即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建成後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將構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由於黃淮海流域的缺水量80%分布在黃淮海平原和膠東地區,因而優先實施東線和中線工程勢在必行;在黃淮海平原和膠東地區的缺水量中,又有60%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和工業產值集中,缺水所造成的經濟社會影響巨大。
因此,確定南水北調工程近期的供水目標為:解決城市缺水為主,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6)地理必修三南水北調怎麼調擴展閱讀:
南水北調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工程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輸水線路長,穿越河流多。
工程涉及面廣,效益巨大,包含水庫、湖泊、運河、河道、大壩、泵站、隧洞、渡槽、暗涵、倒虹吸、pccp管道、渠道等水利工程項目,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巨型水利工程,其規模及難度國內外均無先例。
僅東、中線一期工程土石方開挖量17.8億立方米,土石方填築量6.2億立方米,混凝土量6300萬立方米。
G. 南水北調到底是怎麼個調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16
H. 南水北調怎麼調,為什麼調,什麼季節調
為什麼調: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南水北調通過跨流域的調水,來緩解北方嚴重缺水的現狀,從而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南水北調分東中西三條線進行。東線,利用京杭大運河從長江抽水分級往北輸送。目的是緩解蘇、皖、魯、冀、津等五個省、市水資源短缺的狀況;中線工程,通過加高丹江口大壩,提高水位,新修輸水渠道,基本可自流到北京。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線的20餘座城市供水;西線,目前還沒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