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從圖上看出時間和日期是怎麼看的啊!
太陽光照圖表示太陽光照射地球表面情況圖,它可以經緯網上繪制,也可在地球公轉圖上繪制,判讀綜合性強,跨度大,是高中地理第一單元知識重點,也是高考必考內容之一。
地球光照圖有三種形式:極視圖、側視圖、變式圖,在各種圖形上判斷日期的方法是觀察各條緯線晝夜長短的狀況和極晝極夜的范圍。
(一)極地投影圖的判讀
1、根據地球自轉確定南北極。地球自轉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方向,而在南極上空俯視為順時針方向,所以圖1圖2是以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圖3圖4是以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
2、根據晨昏線與極圈相切情況確定節氣,若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且北極圈為極晝(如圖1),或者晨昏線與南極圈相切且南極圈內為極夜(如圖5),則為6月22日即北半球夏至日。若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且北極圈內為極夜(如圖2),或者晨昏線與南極圈相切且南極圈內為極晝(如圖3)則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若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如圖5),全球晝夜平分,這時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即北半球春分或秋分日,南半球節氣與北半球相反。
3、根據地球自轉確定東西經度。圖1圖2地球逆時針方向旋轉,圖3圖4圖5地球順時針方向旋轉,根據自轉箭頭指東原則,以0°經線為基準,順地球自轉方向增大為東經度,反之為西經度。(如圖中FB為東經度,EA為西經度),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同一經線上的兩點,呈正南正北方向,在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上,沿任意經線向中心走都是北方,反之是南方。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同一緯線上的兩點呈正東正西方向,順地球自轉方向為正東,反之為正西(如圖1-5中的C點、D點,D點位於C點的正東方向)。
4、找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可根據日期來確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即23°26′S(如圖2圖3),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23°26′N(如圖1圖4),春秋二分太陽直射赤道即0°(如圖5)。經度位置則是找地方時為12點的經線,在極視圖上(圖1、2、3、4、5)們於晝半球中間的經線上。
5、計算地方時刻。根據赤道上一年四季晝夜平分確定日出(6時)正午(12時)日落(18時)子夜(24時)。在圖1-5中,晨昏線與赤道相交於AB兩點,在地球自轉的影響下,B點為太陽升起時刻,即清晨6點,A為太陽落下時刻,即黃昏18點。D點正對太陽為正午12點,C點為子夜24點(0點),其他點的時刻,只要算出與上述四點的經度差,根據地球自轉速度15°/小時和東 早(加)西遲(減)的原則加減相差的時間即可。如圖1中
E點的時刻為A點時刻+45°÷15°/小時=18+3=21時
F點的時刻為B點時刻-45°÷15°/小時=6-3=3時
(二)側式圖
1、確定晨昏線。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相垂直,是一個大圓,晨 線昏線各為一個半圓(如圖6圖7),由於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從夜半球跨躍到晝半球的半圓線稱為晨線。反之,從晝半球跨躍到夜半球的半圓線則為昏線。面對地球自轉側視圖,解題時有這樣一個規律:當太陽光線在圖的右側時(如圖7),看到的晨昏圈的一半是晨線,反之為昏線(如圖6),即為「左昏右晨」。
2、確定節氣,晨昏線一定與太陽光線垂直過地心,利用晨昏線與地軸重合還是與極圈相切來判定節氣。如果晨昏線是與地軸重合,晨昏線被切割為晝夜弧相等的兩部分,此時為春、秋分(如圖8)。如果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以北為極晝,南極圈以南為極夜時(如圖9),即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如果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以北為極夜,南極圈以南為極晝時,北半球為冬至日(12月22日)如圖6、圖7。
3、如何計算地方時刻,首先計算出每兩條經線間的間隔,側視圖是半球,總經度度為數為180°,用總經度度數180°÷(7-1)=30°,並根據地球自轉角速度求出相鄰經線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0°÷15°/小時=2時,再在赤道上找出日出(6時)正午(12時)日落(18時)午夜(24時)四點,看所求地點在已找出的四點的東側還是西側,相隔多少經度,根據東早西遲的原則早加遲減求出地方時刻。例:如圖10所示,求D點的地方時。先確定A點為日出(6時)B點為正午(12時)C點為子夜(24時)三點中的一點,再求D點的地方時,D點地方時為A點地方時-2×(30°÷15°/小時)=6-4=2時。
4、計算晝夜長短。根據晝弧和夜弧,所跨經度來計算。如圖10求A點晝長為90°÷15°/小時)×2=12時,D點晝長為150÷15°/小時×2=20時,在北極圈以北晝長為24時。不過側視圖上晝弧和夜弧僅表現了一半,所以在圖上數出晝弧和夜弧的長度後,乘以2即為所求地點的晝弧和夜弧。
5、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緯度
㈡ 如何看地理矩形圖
先找虛線,因為這些表示的是回歸線或極圈線。然後赤道就一目瞭然。找出赤道就容易判斷了,看極圈如圖9 在極圈出現極晝極夜現象,故為兩至日,又因北半球極夜,故為冬至如圖10,同理,北半球出現極晝,故為極晝。。。。同理 圖11冬至 圖12夏至希望能幫到你
我認為如何看地理矩形圖非常復雜,我都這么辛苦作答了,給個最佳答案把,謝謝啦! 煤矸石粉碎機
㈢ 高中地理太陽光照圖之圓柱投影圖的判讀方法
(1)此圖是_12_月_22_日前後的光照圖。
AB線為晨線,則AC線為昏線,AB線和AC線上側為夜,下側為晝,A點在北極圈上,說明北極圈上剛好出現極夜現象,是北半球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後。
(2)此時正午太陽直射點位置在:_23°26′S , 90°W_。
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緯度為23°26′S;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平分大部分晝半球,從圖中可看出平分大部分晝半球的經線是90°W。
(3)經過_18_小時太陽經過D點所在的子午線。
圖中現在太陽(直射點)在90°W,太陽自東向西運動,過D點(0°經線)所在的子午線要跨越經度為360°-90°=270°,所需時間為270°/15°每小時=18小時
㈣ 如何判讀地理光照圖中的圓柱投影圖
1.陰影屬於夜半球、非陰影屬於晝半球,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晨昏線!
2.圓柱投影圖中,橫線屬於緯線,豎線代表經線 !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時間為12點或者24點,如果緯線圈以內是極夜那麼切點為12點
㈤ 光照圖的判讀中關於矩形投影圖 矩形投影圖中的晨昏線怎麼話
只需找晨昏線與南北高緯度兩個緯線圈的切點,連線即可,晨昏線在矩形投影展開圖中是對稱循環的
㈥ 高一地理矩形投影圖怎麼理解怎麼看
主要是針對地球矩形投影,把地球變形為圓柱,此時緯線長度都相等 ,然後展開為矩形。
㈦ 地理圓柱投影圖到底怎麼看,大神進來
將可透視的地球儀放置在圓筒中心,地球儀球心放置一盞燈,燈打開後,地球海陸輪廓會投射在圓筒的內壁。展開圓筒即可得到地球的圓柱投影地圖。
由於圓筒直徑均等,南北半球高緯地區投影距離較長,光線斜射內壁,一是導致所有緯線均等長,而實際情況是地球儀上的緯線長度是由赤道向兩極遞減為0的;與此同時高緯地區的圖上面積被嚴重放大。
23.5N 南緯66.5 極夜北京2點,因為180度經線是6點穿晨線和赤道交點,因為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又在90°E上,所以,北半球極晝,所以在圖上中間那根線以下都畫上陰影。
(7)地理矩形投影圖怎麼看擴展閱讀:
與圓錐投影類似,圓柱投影也存在相切或相割兩種情況。墨卡托投影是最常用的圓柱投影之一,並且通常以赤道為切線。經線以幾何方式投影到圓柱面上,而緯線以數學方式進行投影。這種投影方式產生成90度的經緯網格。
將圓柱沿任意一條經線「剪開」可以獲得最終的圓柱投影。經線等間距排列,而緯線間的間距越靠近極點越大。此投影是等角投影,並沿直線顯示真實的方向。在墨卡托投影中,恆向線、等方位角線是直線,但大多數的大圓都不是直線。
㈧ 關於地理的柱狀投影圖 完全看不懂啊~求救~~
(1)12月22 0° 23°26′S
(2)夏至 20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