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三地理教學哪個網最好

高三地理教學哪個網最好

發布時間:2022-02-08 14:05:05

⑴ 推薦好的高中地理學習網址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學習主頁,很權威,上面有很多地理學習資料:

http://www.pep.com.cn/gzdl/

⑵ 高三了,中國地理怎麼學比較好

我已經是一名大學生了,高中時,學的是文科,當時對於地理尤其喜歡,成績也還可以.因為我學地理是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並且我的地理老師教學生動有趣,所以,直到今天,我依然對許多的地理知識瞭然,並且,當時養成的思維方式也依然讓我受益無窮.
因此,第一點,我想說的是興趣至上.
第二點,關於思維方式上,我想說幾點.高二學哲學時,書上說,看問題要全面,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這就是矛盾觀點中的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同時,"全面"並不代表"眉毛鬍子一把抓",也要有所側重,這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舉個例子說一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簡單的概括一下就是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土質舒松,這是一種簡潔的回答方式,如果要求答的細致一些,就要從這個地方的歷史方面,自然方面,社會方面等去回答,這樣又要牽扯到歷史知識了,歷史上對這一地區開發不當等,但是我們還要有所側重,要側重到社會的人身上去,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不當造成的,違背了自然規律.這樣一個問題就這樣進行了一番多角度的思考,同時,又用到了許多跨學科的知識,經過長時間的鍛煉之後,你就會養成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受益無窮.
第三,正如其他人所說的那樣,你必須多看圖,看世界地圖,中國地圖,世界的地區地圖,中國的地區地圖.這完全是一種享受,一種旅遊,一種探險.遨遊其中,其樂無窮,真的,學習了文字之後,再去看圖,圖文結合,融於內心,成為自己的東西,那你就不在感到迷茫無知和孤獨無助.
第四,要多做一些題目,不是盲目的去做,而是做一些典型的,經典的題目,這是必需的.做題時,也要分類對待,選擇題,問答題,都要掌握方法,選擇題是活的,問答題是簡潔的,多角度的.
第五,要多和老師同學交流,學習心得了,不會的題目了,都可以,別人的東西於你是另一種思維方式,上課時,要精力集中,會聽課,搞清老師的思路.
好了,先說到這吧!祝你學有所成.

⑶ 當高中地理老師考研是應該考地理專業還是教育專業,哪個更好一點

1、當高中地理老師考研是應該考學科教學(地理)專業,相對來說教育碩士可能對就業會更好一點。
2、地理專業也可以當高中地理老師。讀研期間自己考教師資格證,應該也可以,但可能報考學科教學會更好,畢竟就業的時候還要試講。

⑷ 怎樣搞好高三地理教學

下面是我給我家教的學生的資料,你也看一下:

大多數同學認為:「文科靠死背,理科靠題海。」而且大多數學都是這樣做的,其中包括很多成績很好的學生。其實,近十多年來的文科高考題目,證明單純依靠「死記硬背」已經無法取得高分數了。例如基礎科目英語、語文的題目越來越活,文科的歷史、地理等也不再是將課本「倒背如流」即可高枕無憂。這表明文科學習的深度、廣度、難度都在加大,運用「傳統」的突擊復習法來學習文科,顯然太過時了,而平時的廣泛涉獵、認真積累越來越顯得重要。 其實,達爾文早就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那麼,學好高三文科有哪些方法?怎樣去掌握這些方法呢? 首先必須抓好以下五個關鍵環節:

1材教的閱讀 閱讀是「學習之母」。它既是學習的開端,也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有研究表明,閱讀後的記憶率要比聽講後的記憶率高出1.66倍。當然,看書未必是閱讀,只有讀懂了至少是用腦了才能算是閱讀。那麼,從高三文科生的角度看,應該怎樣閱讀文科教材?從閱讀的步驟看,首先是要經常看看目錄及其教材內各章節下的子目。目錄及其子目具有高度的濃縮性、完整的系統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等特點,它能體現各章節、各子目之間的關系和核心內容,因而是學習的導游圖,經常加以瀏覽,就能對教材的主要內容及其相互間的關系瞭然於胸。近年來隨著社會學科新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現,教材的改革力度也相當大,高三文科生在閱讀時應當予以適當的關注,因為高考將會體現這些成果。關注的最佳捷徑就是鑽研《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說明》(俗稱「考綱」)中的「考試內容」,看看它的框架結構及重要的知識點的表述與教材有什麼不同。其次是在對每個章節的閱讀時要重視尋找「靈魂」(或者說是「中心思想」)。社會學科具有強烈的人文性。因此,要多想想編者為什麼要把這一內容放進教材?他想藉此說明什麼問題?他又是通過什麼材料來說明問題的?重視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有助於養成從教材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助於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靈魂」常常表現為是隱性知識,它並沒有直接用文字表述出來,而是隱蔽在教材之中的知識內容和知識聯系,這就需要去理解、去挖掘。第三是確定並用各種標記劃出學習目標,以便於日後復習時一目瞭然,更可以明確基本的知識點。從閱讀的技巧看,要特別注意四點。一是要重視關鍵詞(又稱段落主題句)。它通常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是最後一句。要想一想,支撐它的依據是什麼?二是要善於把標題變成問題對自己提問。如「偉大戰略決戰的勝利」就可變為:中共為什麼要組織戰略決戰(背景)?戰略決戰是怎樣進行的(過程)?戰略決戰產生了什麼影響(意義)?三是如需對某些重要材料要加深理解,可按「瀏覽—自我提問—閱讀—復述」的程序進行閱讀。四是如需較長久地記住的知識,可使用「考試通過器」(又稱三R體系):閱讀(READ)——逐段閱讀,弄明白作者在這一段中講了什麼,重點是什麼。這是關鍵一步,必須弄懂。記錄(RECOND)——對所閱讀的教材有選擇進行劃線,或歸類製表。背誦(RECITE)——對所劃的東西掩卷回憶並背誦,最好是出聲地背誦,背對為止。在時間分配上,背誦時間佔50%較為適宜。

2、課前預習與課後復習 課前預習是高效地學習新課的基礎,但不少文科生對教材的預習向來是忽視的,其後果是聽課時心中無數甚至於是不得要領,只得忙於生吞活剝教師講授的東西。不搞課前預習,除了認識上的原因,時間過於緊張也是客觀原因。其實,如想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使學習進入良性循環,並保持較高的效率就不能不重視課預習。那麼,怎樣預習?建議按下列三個步驟去嘗試:首先是縱覽章節、引言和子目。縱覽猶如給機器上潤滑油,化時不多,便可了解基本內容,明確學習方向,還易於整體地把握方向。其次是根據高考《考試說明》中的「考試內容」(俗稱考綱)了解教材的要點、難點,並把重要的知識目標(如時間、地域、人物、事件、術語)劃下來。最後是把不懂的地方確定下來,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明確它,才有可能消除它。做好了這一切,上課時就可以集中精力關注老師是如何解決問題的了。在高三年級,復習恐怕是學習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這里的復習主要是指課後的復習。遺忘是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復習則是戰勝遺忘的利器,它當然也應當連續不斷地進行。不過,課後復習的目的不僅僅在於鞏固已學過的知識,而且還要掌握新的知識。高三文科的課後復習應該怎樣進行?

3從復習內容的角度看,當然是要抓住「學科主體知識范圍內」的主要學習目標(也稱學習重點或主幹知識)。以歷史學科為例,所謂主要的學習目標,一是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術語,如鴉片戰爭、林則徐和《南京條約》;二是與基本線索有關的,如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李鴻章的「師夷長技以自強」、康有為的維新變法、孫中山的民主革命、陳獨秀的「民主」與「科學」;三是一些歷史的基本結論,如「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等等。對非主要的學習目標要敢於忽略,千萬不要試圖「把書本上的東西都記住」。當然,由於是高考,所以具體的考試內容每年都有所調整,這就需要重視考綱。注意,要想事半功倍地進行高三的歷史復習,就務必要重視考綱並在考綱的指導下進行。復習的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是下列四種。
(1) 對平時的課後復習,通常可以重要的知識點為中心進行。
(2) 隨著學習的推進,歸類就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的復習方法。宏觀的歸類可以形成基本線索。微觀的歸類則可以把相似或相近的知識集中起來,便於識記。歸類還可以表現為抓住一些小專題進行復習。在文綜考試的背景下,這種歸類方法似乎變得更為重要了。小專題復習當然意味著要把有關知識系統化、專題化。應該強調指出,小專題復習的注意重心不應放在知識點的歸類、梳理和識記上,更不要刻意在知識點上去「深挖洞」,而是要放在對相關問題的認識上,要學會以小見大。
(3)第三種方法是編制各類表格。它可以使重要的知識排列有序,一目瞭然。 (4)第四種方法難度最大,但對發展思維能力、對於一年後的應試卻是極其有效的,這就是比較的方法。高考非常重視比較,這是因為比較能力是一種層次較高的能力,能很好地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實際理解和應用能力。那麼,怎樣進行比較?首先當然要掌握與理解基本概念。其次是要掌握比較的方法,這就要依靠平時的訓練。比較的內容是相當廣泛的,人物、事件、歷史概念、文化成果等均可以進行比較。比較時需注意三點:首先是明確思維方向,求同還是求異,是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我們的任務就是把這些本質性的異同點找出來。其次是確定比較點,也就是劃分一些領域進行比較,如可以是兩個不同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也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歷史事件的原因、過程、結果等,當然還可以是兩個歷史事件的性質、特點、影響等。從加深記憶的角度看,成功的復習至少應當抓住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把新學的知識放入已學的知識中去考察並要努力將它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因此整理筆記和做一些卡片是題中應有之義。第二步是適當的練習。聽課,是指傾聽,是指在聽的過程中用腦吸收詞或句的含義,在此基礎上理解事實和概念,並盡量將它轉化為記憶。聽課,是現階段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能否實現高效地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要聽好高三的課,應當做好下列幾件事一是要端正聽課態度,這是有效聽課的最重要條件。你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幸運:每堂課都是老師化了幾個小時甚至於是一生的心血才准備好的,你就這么容易地得到了;你應當想到,課後的自學很難在相同的單位時間里獲得相應的信息。 二是要認真傾聽。它包括:集中思想——要專注地聽課,尤其是專注於 ①學習目標; ②預習中未解決的的部分; ③老師強調的知識和重點分析的知識三是要多種器官並用,做好筆記並積極地提問和回答。在課堂上,要堅持耳聽、眼看、手記、嘴巴問答,這樣才能為大腦印下清晰的記憶痕跡。四是要及時歸納,可在下課再花費一、二分鍾追憶一下這節課的重點是什麼。在聽課問題上,要注意消除以下兩種常見的壞習慣:認為課乏味或是挑剔講課老師而不認真聽,這會導致有用信息的遺漏;分心,在上課的時候「兼顧」其它學科的學習,這當然會「擔驚受怕」,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4、筆記 為什麼要記筆記?有研究表明,課後馬上測試,一般學生能夠記住老師講課內容的50%,48小時後只能記住其中的25%,隔兩周後再回憶,記住的大約只有8.4%了。毫無疑問,記筆記有助於眼、耳、腦、手密切配合,多種器官刺激大腦,有助於集中精力,積極思考,強化記憶,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然而,筆記的功能還不止於此,因為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與教材相比,有時會更有層次性、邏輯性,或是更顯淺易懂。 一般說來,高三課的容量是比較大的。從技術角度看,宜准備專用的16開本筆記,這樣就易於較為舒適而快捷地書寫;每一頁應留下一定的空白,以便於日後的整理和補充;字的書寫以自己能看懂為條件,不必苛求端正整潔;可用一些自己能懂的簡略詞或縮寫詞;一些教材上有的內容可直接在教材上做好標記以節省時間。怎樣做筆記?當然要學會預習與聽課,這是記好筆記的前提。固然要把老師的授課提綱(要點)記下來,但作為高三的課,這已不是重點。需記的重點有:重要的概念、結論及其分析;重要的知識歸類或知識框架(含線索、結構);經典的例子或練習題;教師對某些問題的新見解和思考方法。記筆記是為了應用。筆記應多次復習,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一般應在對其內容記憶猶新的時候(即是在當天)結合筆記的整理進行一次較為仔細的復習。當筆記「冷卻」時(起初一般是1—2周,

5、練習 高三的特徵之一就是練習多,「題海」就是對這一現象的真實寫照。作為高三學生,恐怕無法迴避「題海」,對此要有足夠的心理准備。高明的水手當然不會迴避大海,也不會淹沒在大海中。成功的高三文科生也不會只是無奈地在題海中隨波逐流,而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其中劈波斬浪,從而順利地抵達預定的目的地。面對浩淼「題海」,應該怎樣應戰?第一是「任它長水三千里,我只取其中一勺」。換言之,我們應走「精練」之路。因此,進入高三後,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一較好的復習資料以備用。所謂「較好」,當然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科學性正確無誤;編寫體例適合於高三的復習(至少應有同步輔導與專題輔導兩個部份);內容與高考改革方向、與考綱相一致。從練習的角度看,還應該有同步練習與專題練習兩個部分。有了這些資料後,就應有計劃地、踏踏實實地去逐步完成。在練習問題上,切忌收集了許多資料,今天做這一份,明天做那一份,到頭來就很難做到「系統」和「全面」。第二是要重視老師布置的自行設計的練習題。復習資料一般都是面對一個較大的使用群體,對個體的你未必適合。一個優秀的老師一定會根據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高考的形勢,設計一些更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題,供學生們選用。對此,你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選做其中的一些。第三是堅持「細水長流」。許多同學對文科作業有認識誤區,以為數理化才需要天天做作業,文科主要就是看書,要麼就是做試卷。其實不然,作為一名文科生,文科作業恐怕同樣需要天天做,只不過不需要大量做罷了。需要注意的是,要盡量少做「抄抄書」就可以完成的作業;即使老師布置了這樣的作業,也應努力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概括與組織。這樣就能做一次有一次收獲,不至於感到是「無效勞動」。第四,對典型題目要認真研究。典型題目一般有兩類,一是較好的高考題,特別是列入了高考《考試說明》「題型示例」中的例證題;二是教師們設計的對某一類專題有「範例」意義的練習題。之所以要認真研究典型題目,是因為練習題是永無窮盡的,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像學習數理化一樣,把那些例題研究透,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實行文科綜合考試、不再追求知識覆蓋面的今天,這種練習方式尤其值得提倡。

⑸ 誰有高中地理比較全的教學視頻

地理其實是偏理科的,但是文科生學好也不難。我是文科生,地理是我最好的一門課。我學習得力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多看地圖,我可以閉著眼睛不世界地圖畫出來,還有要了解重要經緯線穿過的地方,了解各地的氣候,地形,但是要注意的是,記住原理。高一的地理是最難學的,給你一點資料把。
地球運動和日照圖專題
一、知識結構:

二、考點梳理
(一)自轉運動: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種方向(在北極俯視地球,逆時針自西向東;在南極俯視地球,順時針自西向東;側視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
(2)周期:兩個周期(恆星日和太陽日)
擴展思維:用圓盤演示另三種情況時恆星日和太陽日的關系。
A、當自轉方向為自東向西,公轉為自西向東時:恆星日>太陽日(23小時52分8秒)
B、當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公轉為自東向西時:恆星日>太陽日
C、當自轉方向為自東向西,公轉為自東向西時:恆星日<太陽日(24小時)
結論:當自轉與公轉同向時,恆星日<太陽日;當自轉與公轉不同向時,恆星日>太陽日
(3)速度:
角速度:每小時轉過的角度。 ω=3600/24小時 即150/小時或4分鍾/10 , 南北極點除外處處都相等。
線速度:每小時轉過的弧長。 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V= 2πcosΦ R(周長)/ 24小時(時間)
結論:南北兩極,既無角速度,又無線速度。
2、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
作圖判斷:側視、俯視、立體圖、各種變式圖等。判斷晨線和昏線。(圖略)
(2)產生地方時差
地方時:經度不同,地方時也不同。每隔經度15度,時間相差1小時。
東邊的時間比西邊的時間早。
時區:國際上劃分時區的方法。規律:
A、全球共有24個時區,東西各12時區,東西十二時區合為一個時區。
B、每個時區都跨經度15度。
C、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度數=時區數×15度
D、東邊的時區比西邊的時區時間早
E、算時區:經度數/150 (四捨五入)
區時:每個時區共同使用的時間稱為區時。區時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間。
北京時間: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 烏魯木齊時間:新疆採用的東六區的區時。
世界時:0度經線上的地方時。
日界線:原則上規定1800經線為日界線,但實際的日界線是曲折的
★向東越過日界線日期減一天;向西越過日界線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為兩個日期的分界線是1800 和零時經線
中國跨五個時區:(東五——東九) (730E——1350E)
(3)產生偏向
作圖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區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情況。(圖略)
*分析偏向對地理事物產生的影響:
影響大氣環流和大氣運動(舉例說明:氣旋與反氣旋、大氣環流);
影響大洋環流(舉例:太平洋); 影響河流的沖刷、堆積
(4)影響地球形狀:三軸橢球體
(二)地球公轉
1、公轉的方向、軌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個回歸年365天5時48分46秒
一個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2)公轉軌道與速度
特點:每年1月初過近日點,公轉速度快,太陽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過遠日點,公轉速度慢,太陽照射北半球。
影響:北半球夏半年的時間長於冬半年的時間。
北極點的極晝天數(186天)比南極點的極晝天數(179天)長7天。
2、黃赤交角及其影響
黃赤交角產生的原因:(1)地球傾斜著圍繞太陽公轉,傾斜角度為66034′。
(2)地軸在宇宙空間的方向不因季節而變化。
(3)黃赤交角和極晝極夜出現的最低緯度的關系為互余。
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以一年為周期)
在各種圖上會畫出黃道、赤道,標出黃赤交角和太陽直射點移動路線。(圖略)
3、公轉產生的地理意義:
(1)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
(2)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周年變化
了解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
正午太陽高度:在太陽直射點為900;在晨昏線上為00
規律:隨緯度變化規律:夏至日------H由北回歸線向南北逐級遞減。
冬至日------H由南回歸線向南北逐級遞減。
春秋分日------ H由赤道向南北逐級遞減。
隨季節變化規律:
每年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的緯度帶H達最大。南回歸線以南的緯度帶H達最小值。
每年冬至日,北回歸線以北的緯度帶H達最小。南回歸線以南的緯度帶H達最大值。
計算公式推導略:
結論: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H=90°-|δ-θ|,δ表示所求點緯度,θ表示太陽直射點緯度。|δ-θ|可以看作所求點與太陽直射點之間的「距離」(緯度差),這個「距離」越小,則正午太陽高度越大
(3)引起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
分時段分析:
北半球日期 太陽直射點 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
春分日~秋分日 北半球 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
春分日~夏至日 北半球 晝長夜短,且晝漸長,極晝范圍擴大。
夏至日 北回歸線 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夏至日~秋分日 北半球 晝長夜短,且晝漸短。
秋分日~春分日 南半球 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越短
秋分日~冬至日 南半球 晝短夜長,且晝漸短,極夜范圍擴大
冬至日 南回歸線 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冬至日~春分日 南半球 晝短夜長,且晝漸長。
二分日 赤道 全球晝夜平分
*晨昏線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時刻處處不等。
(4)引起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夏季------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的三個月(5、6、7三月)
冬季------白晝最短,太陽最低的三個月(11、12、1三月)
傳統四季:四立劃分
(5)形成地球五帶:回歸線與極圈劃分五帶。
4.*補充
(1)根據經度數值判斷兩點的東西方向。
①兩點如在同一經度區內有兩種可能:一是同在東經度地區,那麼經度數大的點在東方,另一點在西方;二是同在西經度區內,那麼經度數小的點在東方,另一點在西方。
②兩點若處不同經度區內:兩地經度數之和,若小於180°,則處東經度區的點在東方,西經度區的點在西方;若大於180°,處西經度區的點在東方,東經度的點在西方;若等於180°,既可說是東方也可說是西方。
(2)物體的影子
規律: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物體的影子永遠朝北(除北極點朝南)
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物體的影子永遠朝南(除南極點朝北)
影子朝向與太陽入射方向相反。正午太陽高度越小,影子越長。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日影最長,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最長
請說說下圖中各點此時日影的朝向和正午日影的朝向:

(3)利用經緯網計算距離
在經緯網圖上可以根據經緯度量算兩點之間的距離。
同一條經線上緯度1°的間隔長度都相等(因為所有經線的長度都相等),大約是111km/1°。
赤道上經度1°的間隔長度最大,約為111千米,由於各緯線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南北緯60°緯線上的長度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緯線上經度差1°的弧長就不相等。在同一條緯線上(假設此緯線的緯度為α)經度1°對應的實際弧長大約為111cosαkm。因此,兩地若在同一條緯線上,只要知道兩點經度差就可以計算出兩點間的弧長。
(4)太陽升落方向:
一年中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陽(正)東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陽東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陽東南升,西南落。
(5)太陽的周日視運動
①對任一地而言:太陽軌跡是平行的;當地地理緯度:北回歸線以北(原因)
讀下左圖判斷:正午太陽高度、日出日落方向、白晝長短、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②讀右上圖描述太陽周日視運動圖的作法

③下圖為四個地點二至日太陽周日視運動圖,讀圖思考四地可能所在半球和節氣。

三、重難點剖析
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我們遇到的日照圖有兩種,一種是球面日照圖,另一種是平面日照圖。球面日照圖又可分為側視日照圖和極視日照圖。日照圖看似簡單,卻包含著豐富而復雜的地理知識,成為考試中必選的題目,因而很有必要對日照圖中涉及的考點進行分析、總結,尋求解題竅門,掌握答題規律,提高答對率。教學中通過反復嘗試,主要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考點范圍(常考查的知識點)
1.判斷半球及地球自轉的方向。2.畫晨昏線或太陽光線。3.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4.判斷日期、節氣(季節)。5.太陽高度角的分布規律。6.晝夜長短的分布、變化規律。7.判斷晨線和昏線。8.考查日出和日落的時間。9.判斷相對方向。10.地球自轉、公轉的速度。11.計算區時(地方時)。12.計算晝夜長短。13.氣壓帶的移動及氣候類型的特點。14.海陸氣壓類型的分布及季風、洋流的方向。
二、考點解析
1.判斷半球及地球自轉的方向
(1)東西半球:明確20°W和160°E兩條經線把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球。(2)南北半球:北極上空看地球逆時針方向自轉,南極上空看地球順時針方向自轉。
2.畫晨昏線或太陽光線: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相互垂直。
3.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要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就要判斷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和經度。(1)緯度位置:根據現在的教學要求,有三種情況,即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和赤道上,判斷的依據是觀察極圈內的晝夜狀況。
4.日期、節氣(季節)
由日照圖確定日期和節氣(季節),日期主要有四種: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日期為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赤道時,日期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後;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日期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對應的節氣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節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處應注意節氣和季節的區別。判斷推理的過程是:由極圈內的晝夜狀況到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再到日期節氣(季節)。
5.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
(1)太陽直射點上的太陽高度為90°,晨昏線上的太陽高度等於o,晝半球的太陽高度大於0,夜半球的太陽高度小於0。(2)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一是緯度分布規律: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如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二是季節分布規律:夏至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首先要明確兩個緯度: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和所求地的緯度,根據以下公式計算:某地正午太陽高度=90°—(太陽直射點和該地間的緯度差,可用線段法分析計算)。
6.晝夜長短的分布、變化規律
就教材的要求而言,主要考查三種情況。以北半球為例,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春分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同時還要分清回答晝夜狀況還是晝夜變化趨勢,這就要注意以下規律: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南、北半球),哪個半球晝長於夜;太陽直射點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動,哪個半球晝變長夜變短。
7.判斷晨線(黎明)或昏線(黃昏)
首先明確圖中給出的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太陽光線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轉方向向著太陽光線,此半球的晨昏線部分為晨線;如果地球自轉方向背向太陽光線,此半球的晨昏線部分為昏線。
8.日出、日落
(1)晨線上的各地同時日出,昏線上的各地同時日落。(2)根據某地晝夜長短計算日出日落時刻,先計算出該地晝長的時間,然後以正午12時為起點,減去晝長時間的1/2就是日出時間,加上晝長時間的1/2就是日落時間。
9.判斷相對方向
經線指示南北,向著北極是北方,向著南極就是南方;緯線指示東西,即左西右東。
10.地球自轉、公轉的速度
(1)自轉:自轉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既無角速度也無線速度。(2)公轉:夏至日速度較慢且還在變慢,冬至日速度較快且還在加快,因為地球公轉,7月初經過遠日點時速度最慢,1月初經過近日點時速度最快。
11.計算區時、地方時
明確太陽直射點的地方時為12時,晨線與赤道交點的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的地方時為18時,經度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地方時相差4分鍾。再結合圖中給出的經度信息,可計算區時。
12.計算晝夜長短
計算某地的晝夜長短,首先應明確過該點的緯線圈在晝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經度,按每隔15°為1小時可計算出晝夜長短
13.氣壓帶的移動及氣候類型的特點
氣壓帶的移動是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因而氣壓帶在夏至日向北移,在冬至日向南移。以地中海氣候為例說明,夏至日日照圖可表明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地中海沿岸,氣候特點炎熱乾燥;冬至日日照圖可表明西風帶控制地中海沿岸,氣候特點溫暖濕潤。
14.海陸氣壓類型的分布及季風、洋流的方向
夏至日日照圖,亞洲大陸氣壓是亞洲低壓,北太平洋氣壓是夏威夷高壓,東亞盛行東南季風,南亞盛行西南季風,北印度洋洋流順時針方向流動;冬至日日照圖,亞洲大陸氣壓是亞洲高壓,北太平洋氣壓是阿留申低壓,東亞盛行西北季風,南亞盛行東北季風,北印度洋洋流逆時針方向流動。

例1:讀「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圖5),圖中虛線表示回歸線與極圈,ABC代表晨昏線,黑粗線OE和OF為日期分界線,完成下列要求:
(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
(2)北京時間為 月 日 時。
解題思路:試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地理邏輯思維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題時關鍵是要充分利用題乾和極視圖提供的信息:以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地球的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ABC為晨昏線——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或者極夜現象(這是解題最重要的隱性信息)。NE和NF為日期分界線——180°經線和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由NF平分晨昏線可知:NF應該為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另一條粗線NE就是180°經線。隱性信息被挖掘出來後,後面的解答就比較容易了:此時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時間應該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3°26′N),太陽直射的經線地方時為12時,正好與0時所在經線NF組成經線圈。因為NE為180°,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及經度分布規律可知太陽直射的經線應為135°W,也就是說太陽直射的地理坐標為:23°26′N和135°W。最後由135°W地方時為12時可推算出北京時間為6月23日5時。
例2:圖6中的兩條虛線,一條是晨昏線,另一條兩側大部分地區日期不同;此時地球公轉速度較慢。讀圖6完成1~2題。
1、若圖中的時間為7日和8日,甲地為
A.7日4時 B.8日8時 C.7日8時 D.8日4時
2、此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陽西下 B.幾內亞灣沿岸烈日當空
C.澳大利亞東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現
解題思路: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日期分界線的基本特徵——通過南北極點的經線,首先確定出通過南北極點的那條虛線為日期分界線,再結合題干中「此時地球公轉速度較慢」(此時北極地區為極晝),推知該虛線應該是180°經線(晝半球不可能出現地方時為0 時的經線)。再進一步推出另一條虛線為晨線。這些信息提取出來後,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按常規思路解題:甲的經度為150°E,晨線與赤道在120°E處相交,則120°E的地方時為6時,甲地地方時應為8時。因為180°經線西側日期總是早一天,日期應該為8日,即8日8時。當北京時間為6時時,通過計算就可以推出可能出現的現象是安大略湖畔夕陽西下。
例3.讀圖3 回答1—4題
1.2002年11月20日9時(北京時間)中國第1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自上海出發,此時長城站所在地區的區時為
A.19日19時 B.20日5時
C.19日21時 D.20日21時
2.中山站到南極點的直線距離約為
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 D.2670千米
3.與中山站相比,長城站所在地
A. 白晝時間長 B.自轉速度慢
C.自轉周期長 D.正午太陽高度大
4.中山站出現極晝期間,下列河流最有可能處於枯水期的是
A.湄公河 B.萊茵河 C.亞馬孫河 D.贊比西河
解題思路:1題,根據經度的分布和變化規律,可以判斷長城站位於西四區,與北京相差12個時區,當北京時間為11月20日19時,長城站的區時為19日21時。
2題,讀圖可知中山站的緯度比較接近700S,與南極點的緯度差為200,地球表面緯度相差10其實際距離約為111KM,通過計算並與備選項比較,可以得出正確的答案。
3題,長城站的緯度比中山站低,其正午太陽高度總是比中山站大,中山站位於南極圈以內,夏半年其白晝時間總比長城站長。
4題,中山站出現極晝期間,南半球是夏半年,北半球是冬半年,贊比西為汛期,湄公河為枯水期,萊茵河與亞馬孫河分別流經溫帶海洋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沒有明顯的汛期與枯水期。
【答案】1.C 2.B 3.D 4.A

四、命題意向
1、近年高考文綜試題中本專題考情分析
年份及試題 考察內容 題型 分值
2006 北京文綜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 選擇題 4
天津文綜 日出日落方位 8
全國卷(2) 晝夜長短 12
重慶文綜 正午影長的季節變化 4
2005 北京文綜 自轉速度與晝夜長短 選擇題 4
天津文綜 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方向 12
2004 全國文綜 晝夜長短及變化 選擇題 4
北京春季文綜 地球公轉速度 4
天津文綜 晝夜長短及變化 12
2、規律總結:
(1)從考核內容上看,重點考察晨昏線、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等學科基礎知識。2006年新增加考查了日出日落方位的確定,如天津文綜第1、2題。從命題趨勢來看,對本部分知識的考核有強化趨勢。
(2)從考查形式上看,第一,多以選擇題方式出現,文綜卷中尤其如此;第二,試題多以圖文結合、圖表結合的方式呈現,且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
(3)能力上,注重考查讀圖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思維能力。試題具有綜合性、分析性和實用性。

你們現在應該用的上的

⑹ 哪些網站有好的高中地理教學視頻(課堂實錄)

K12
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
地理
-
中學教考網
地理學科網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
這些網站都不錯,可以看看

⑺ 高三地理教學如何抓住重心

圍繞新課標目標,近年來地理高考命題方向、形式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從命題方向上看,除了保留基礎知識部分外,增加了考核實踐力、素養方面的內容;從命題形式上看,開放性逐年增強,取材更加寬泛、形式更加靈活,更貼近社會生活,更多關注到當前社會熱點,給予學生更大自主發揮空間。從新課程教學目標上說,當前地理教學不僅是要向學生傳授基礎地理理論知識,還需要教師有效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比如人地關系、社會責任、精神理念等方面。因而,高三地理教學的重心應從學生素質發展和學習(高考)目標兩個方面同時抓,同步落實。
一、抓住發展和考核要點
高三學生地理學科發展和考核的要點,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從課標上,需要同時關注「人文與社會」、「科學」兩個領域,需要注重對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特別是關注其對地理問題探究與分析能力的發展——教師既要將地理基本知識和原理當作重點,又要把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的技能和思維能力視為重點,同時還應注意對學生地理情感、理念、價值觀上的正確引領。從考試大綱中,可以看出,需要重點關照四個內容(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運用地理知識和技能,闡釋地理事物及原理規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而這四個內容又可分為兩個方向——基礎知識和學科素養。這同樣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採取雙重點策略,基礎和能力不能偏廢。從高考高頻出現的考點上,其實也不難發現,無論題型和方式如何變化,也無外乎自然、人文、區域和地圖四個大的類別。比如在「宇宙中的地球」板塊中,出現較多的有「地球與地圖、方向判斷、日期范圍、黃赤夾角」等,在「人文自然」方向上則比較多出現「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喀斯特地貌、全球氣候變化與全球變暖、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內容。
二、抓住知識系統和主幹
有些教師對於「抓住重心」的操作上存在偏差。其實,抓住重心是抓住方向——而這些教師把「抓重心」當作了「劃重點」。帶領學生在書本上勾勾畫畫,讓學生專注於記憶這些畫出來的條目——而這種方法,在高考時會體現出問題:學生能夠較好完成填空、選擇題型的解答,而對需要「解讀、獲取、調動和運用」的題目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因為學生只學習了知識的「要點」,而對缺少整體和系統把握——知識是分散的、零碎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區分開抓重心與劃重點的區別,既要給學生劃重點,減輕學習負擔,又應抓系統和主幹。對此,可以從總括、板塊和章節三個層面上進行。如,在系統上,要能讓學生清楚高中地理的三個大板塊「自然、人文和區域」;在板塊上,比如「城市和地理環境」,要能讓學生清晰把握「城市發展、區位、空間結構以及地理信息與城市關系」這四個內容;而到了章節層面,則再從細節上進行梳理,比如,「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要能讓學生學會從「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農業地域的類型,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三個方向上去梳理和掌握。經過這樣的系統梳理,最終形成一個知識系統「樹」,學生在學習和應用知識時,就能夠綜合而有條理。
三、抓住知識解析和應用
無論是從高考上還是從學生素質發展上,能力都是重心。對於如何抓住這個重心來開展教學,通常是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操作。一是培養實踐素養。第一要有意培養知識遷移能力,一方面使學生能將地理知識縱向加以應用(這在系統梳理時打下了基礎),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跨學科綜合應用(比如用物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如水和大氣的對流現象,用政治知識來分析人地關系等)。第二是要有意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應用意識和能力。比如用地理知識分析判斷生活現象(如對家鄉氣候、工業、經濟等與地理關聯性分析);比如關注、分析判斷社會時事熱點(如今年北美地區的極寒天氣:這個現象能否斷言「全球性氣候變暖」已經結束?);再如對於霧霾、污染等當下的新聞熱點,進行分析評斷等等。二是訓練解讀和解題等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要抓好讀圖、解圖能力訓練。地理高考出現圖表試題一點也不意外,諸如經緯圖、等值線圖、統計表等等,要訓練學生達到快速、全面、准確從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第二,針對學生審題不到位、解題速度慢、對新問法不熟悉等問題,結合試卷練習,進行專門針對性的指導訓練。
總之,在高三階段學業壓力大、時間緊的情況下,地理教師應能夠准確把握學生發展和高考考試的目標,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既能抓住要點更能抓住重點,而且要著重在培養學生素質能力和解題能力方面多下些工夫。

⑻ 哪位好心的大神能幫我找到圖中這個地理老師的高二高三地理教學視頻,他講得很好,我看完了高一的~

是不是安迎老師的?要是的話我有

⑼ 如何優化高三地理教學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高考命題從傳統的知識考查向能力立意轉變,考查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素養。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因為「學生所需,即教師所為」。
1.從關注自己的「教」向關注學生的「學」轉變。
「教」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因而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教師要「彎下腰看學生」,充分了解學情,掌握學生的需要,由原來的教師「一言堂」向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發展。教師還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個學生的知能提升,力求「公平、有效教學」。
2.從單純的知識傳授向注重能力轉變。
教師要合理創設地理情境,細致設計研究性問題,引導學生在思考探索中強化知識掌握,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3.從關注課堂的形式向注重課堂實效轉變。
一節好課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熱鬧,還應動靜相宜,和諧自然,環環相扣,聯系實際,因勢利導。教師既要有感性認知,又要有理性分析,培養學生良好思考習慣,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索,打造生命化的地理課堂。

二、教學計劃的落實

高三教學伊始要有高三教學大局觀,構建整體復習計劃,然後再分階段制定較為詳實的計劃並付諸實施。
第一輪復習――基礎知識復習階段。一般從開學至次年2月初,用時最長。知識是能力提高的基礎,此階段以單元復習為框架,系統、准確、熟練地掌握基礎知識。教師要結合高考要求,制定單元計劃,適度進行單元內的知識綜合。
第二輪復習――專題復習階段。一般從2月初至4月初,應遵循「鞏固、完善、深化、提高」的原則,合理劃分專題,進行必要的組內分工設計專題復習學案,可適當增加高考真題、經典模擬題,逐步形成科學的地理思維模式、正確的答題方式、准確的表達形式。
第三輪復習――綜合復習階段。一般從4月初至高考,要處理模擬訓練與回扣基礎的關系。根據考試說明,緊扣考點,以各地模擬調研試題為基礎,細致設計沖刺試題;通過訓練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解題方法指導和應試心理疏導;要注意突出重點與查漏補缺相結合,使三輪復習教學效益達到最大化。

三、教學策略的應用

教學策略包括課堂教學策略、備課策略、質量監控策略、分層教學策略等。因為課堂教學是提升教學效果的主陣地,尤為引人關注。課堂教學策略包括:(1)培養情感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2)營造氛圍策略――營造一種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氛圍;(3)訓練方法策略――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創新方法;(4)掌握知識策略――把創新素質的培養目標落實在知識點的教學上。課型多以復習課為主,可採用學案化復習,通過考點認識、基礎填空、典例分析、好題訓練、細致講評,充分發揮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促使學生打好基礎,提高解題、審題、答題能力。

四、教學資源的整合

1.整合教材,准確領會教材與課程標準的關系。
現在有人教版、湘教版、魯教版、中圖版4種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編排各有優缺點。在使用時教師需走出兩種誤區:一是以「本」為本,死守教材,不知變通;二是迷信教輔資料,教材使用邊緣化。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材觀,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優化使用教材,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其主要包括:(1)必要的內容補充;(2)合理的結構調整;(3)准確的概念修訂,從而形成完善的符合課標教材知識體系。
2.整合試題,准確處理試題與考試說明的關系。
不少教師認為高三教學應以試題為主,「見多識廣」,從而大搞題海戰術,使得學生不堪重負,高耗低效。其實教師應結合高考考試說明,充分做好對各地調研、模擬試題的重新整合,嚴格參照高考樣題要求,合理控制試題難度,精心設計試題。只有訓練對路,講析才能到位。
3.整合信息,准確把握課外與課內教學的關系。
信息資源主要有媒體信息和生活信息。媒體信息包括網路、電視、報紙等,生活信息則來自於身邊生活實踐。許多高考試題命題來源於這些課外信息,更需要在教學中聯系實踐,構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學。

⑽ 高中地理教師可以投稿的刊物有哪些最好有它們刊物網站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的《中學地理教學參考》網址是http://www.jwdili.com/
重慶師范大學出版的《地理教育》網址是http://geo.cqnu.e.cn/dljy/index.asp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的《地理教學》

閱讀全文

與高三地理教學哪個網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