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中的寒潮是什麼

地理中的寒潮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7 14:45:42

『壹』 寒潮定義

寒潮是冬季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群眾習慣把寒潮稱為寒流。所謂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氣大規模地向南侵襲我國,造成大范圍急劇降溫和偏北大風的天氣過程。寒潮一般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時節。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氣溫在 5℃以下,則稱此冷空氣爆發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可見,並不是每一次冷空氣南下都稱為寒潮。

『貳』 寒潮有哪些地理特點

寒潮一般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時節,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下具有不同的特點:在西北沙漠和黃土高原,表現為大風少雪,極易引發沙塵暴天氣;在內蒙古草原則為大風、吹雪和低溫天氣;在華北、黃淮地區,寒潮襲來常常風雪交加;在東北表現為更猛烈的大風、大雪;在江南常伴隨著寒風苦雨。
寒潮指的是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南下,造成沿途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10攝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氣溫在5攝氏度以下,則稱此冷空氣爆發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
寒潮屬於冷鋒過境時出現的天氣現象之一,具有冷鋒過境的天氣特點,主要包括大風、降溫、雨雪等,過境後會氣壓升高、溫度降低。

『叄』 地理:寒潮是什麼

寒潮是指大規模冷空氣(在氣壓場上為冷高壓)由亞洲大陸西部或西北部侵襲中國時的強降溫天氣過程。在天氣預報中規定,因北方冷空氣入侵造成24小時內降溫10℃,並且過程最低氣溫達5℃以下時定義為寒潮天氣過程。有時北方冷空氣的入侵雖達不到這個標准,但降溫也很顯著,則一般稱為強冷空氣。在寒潮或冷空氣前鋒經過的地區常不僅有強烈的降溫,還時常伴有大風和降水(雨、雪)天氣現象。寒潮的形成是由於冬季冷氣團在西伯利亞不斷堆積加強,當成為強大的冷高壓後,在高空低壓大槽後部西北氣流的引導下,便大舉南侵,於是在我國南嶺以北的廣大地區形成寒潮或強降溫天氣過程。入侵我國的寒潮主要有三條路徑:①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我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②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我國後,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③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我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

寒潮:功大於過

寒潮,即大規模的強冷空氣南下,其勢如潮水,造成沿途的劇烈降溫和大風。

寒潮的「過」,給人們印象最深,似乎一談起它就會與災害性天氣聯系在一起。

可是寒潮對人類的益處,似乎很少有人提起。地理學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於地球表面熱量交換。隨著緯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陽輻射能量逐漸減弱,因此地球形成熱帶、溫帶和寒帶。寒潮攜帶大量冷空氣向熱帶傾瀉,使地面熱量進行大規模交換,這非常有助於自然界的生態保持平衡,保持物種的繁茂。

氣象學家認為,寒潮是風調雨順的保障。我國受季風影響,冬天氣候乾旱,為枯水期。但每當寒潮南侵時,常會帶來大范圍的雨雪天氣,緩解了冬天的旱情,使農作物受益。「瑞雪兆豐年」這句農諺為什麼能在民間千古流傳?這是因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還能加速土壤有機物質分解,從而增加土中有機肥料。大雪覆蓋在越冬農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樣起到抗寒保溫作用。

有道是「寒冬不寒,來年不豐」,這同樣有其科學道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專家認為,寒潮帶來的低溫,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殺蟲劑」,可大量殺死潛伏在土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減輕來年的病蟲害。據各地農技站調查數據顯示,凡大雪封冬之年,農葯可節省60%以上。

寒潮還可帶來風資源。科學家認為,風是一種無污染的寶貴動力資源。舉世矚目的日本宮古島風能發電站,寒潮期的發電效率是平時的1.5倍。

『肆』 地理中的寒流是不是指在冬天出現的

不是,是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海水,因為溫度相對周圍比較低,所以叫做寒流!
從高緯度吹響低緯度的寒冷空氣,應該叫「寒潮」
寒流一年四季都存在,但是寒潮只在秋末至春初這段時間存在,夏季幾乎沒有!

『伍』 寒潮什麼意思

寒涼的潮水。

寒潮讀音:hán cháo

引證:

1、唐·宋之問《夜渡吳松江懷古》詩:「寒潮頓覺滿,暗浦稍將分。」

翻譯:寒潮突然覺得滿,黑暗浦逐漸將分。

2、宋·梅堯臣《江寧李諫議》詩:「寒潮日夕至,不與廢興同。」

翻譯:寒潮天晚上到,不與興衰同。

造句:全球變暖背景下大連地區寒潮活動的氣候變化。

(5)地理中的寒潮是什麼擴展閱讀:

近義詞:寒流hán liú

解釋:清冷的小河或小溪。

引證:南朝·齊·謝朓《始出尚書省》詩:「邑里向疏蕪,寒流自清泚。」

翻譯:城市裡向上荒蕪,冷流自清看。

引用:毛澤東《冬雲》詩:「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陸』 地理 寒潮

寒潮是一個地面高壓,前緣都有一條強度較強的冷鋒作為寒潮的前鋒,它隨高度向冷空氣一側傾斜,在高空等壓面上對應有很強的鋒區,鋒區結構上寬下窄在300hPa及以下各等壓面上均有明顯的冷槽和鋒區。冷鋒過境會伴有偏北風加大,氣壓升高和溫度降低等現象,有時會造成雨雪天氣,一般情況下冷鋒過境以後,當地將轉受冷高壓控制,天氣變得晴朗。我國主要受西伯利亞高壓影響,冬季多寒潮。

『柒』 寒潮的意思是什麼答對了給好評

潮是冬季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群眾習慣把寒潮稱為寒流。所謂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氣大規模地向南侵襲我國,造成大范圍急劇降溫和偏北大風的天氣過程。寒潮一般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時節。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氣溫在 5℃以下,則稱此冷空氣爆發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

『捌』 寒潮是什麼意思

寒潮,是一種自然天氣現象。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的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並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大范圍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為寒潮。

寒潮是冬半年來自極地或寒帶的寒冷空氣,像潮水一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的侵襲活動。寒潮襲擊時會造成氣溫急劇下降,並伴有大風和雨雪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群眾生活和人體健康等都有較為嚴重的影響。

侵入我國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極地帶、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以及蒙古國等地暴發南下的冷高壓。

(8)地理中的寒潮是什麼擴展閱讀:

寒潮帶來的雨雪和冰凍天氣對交通運輸危害不小。寒潮的移動速度為每小時幾萬米,與火車的速度差不多。

影響中國的寒潮大致有三條路線:一條是西路。這是影響中國時間最早、次數最多的一條路線。強冷空氣自北極出發,經西伯利亞西部南下,進入中國新疆,然後沿河西走廊,侵入華北、中原,直到華南甚至西南地區。

第二條是中路。強冷空氣從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和蒙古國一帶,經過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進入華北直到東南沿海地區。

第三條是東路。冷空氣從西伯利亞東北部南下,有時經過中國東北,有時經過日本海、朝鮮半島,侵入中國東部沿海一帶。從這條路線南下的寒潮主力偏東,勢力一般都不很強,次數也不算多。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中的寒潮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