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初中歷史地理地圖該怎麼記

初中歷史地理地圖該怎麼記

發布時間:2022-09-07 05:38:47

㈠ 怎樣學好初中地理。怎麼記地圖才記得牢

1、多思考,不要死記硬背,多問問什麼。

2、多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試著解決實際問題。

3、多看圖,按一定順序,多運用想像,借用擬人辦法,要學的有趣。

給你幾幅圖你看看

ok?

㈡ 如何快速記住地理地圖

1.比較記憶對照地圖,觀察南美洲三種地形的分布,並且來與北美洲地形比較:西部都是高大的山系,東部都為低矮的平原和高原(山地),這兩洲相似的地形特徵躍然圖上。而北美洲高原(山地)、平原基本南北縱列分布,南美洲高原、平原基本呈緯向平行相間分布的不同地形表現也會深深地刻在腦海之中。2.聯想記憶地理知識之間有各種各樣的相關聯系,地理聯想是理解、識記的途徑與回憶線索。聯想的方式途徑很多。藉助地圖,通過聯想,不僅掌握了新學的地理知識,而且也有利於鞏固原來學過的知識,使之記憶得更加牢固。
3.多圖綜合記憶從《世界洋流圖》中,學習了太平洋、大西洋、南印度洋的洋流系統,把這三大洋洋流綜合,可歸納為:三大洋(北印度洋除外)的中低緯洋流都有一個完整的環流系統,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流動,環流東部為寒流,西部為暖流。再輔以簡圖,記憶就更牢固了。

㈢ 怎樣背初中地理地圖

個人經驗------看完採納
第一步:先仔細觀察各大洲(或一塊地區)的形狀酷似什麼東西?從而加深它在腦海中的印象。
第二步:在圖像中一點點地添加內容,比如:大概的經緯度、在世界地圖中所處的位置(有什麼之最沒有)、地形(主要以什麼地形為主、具體的分布情況是什麼)、氣候(有什麼樣的氣候、形成那種氣候的原因)、農作物(代表性的)、人口分布(有什麼樣的特點,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周邊的地形及鄰國、經濟情況、文化特點(宗教等)、河流……
第三步:不要刻意去記憶,這樣會很容易忘記,可以加強無意識記憶,即每次花上3-5分中記其中一個內容,多復習即可。
希望你能考個好的成績!加油!

㈣ 如何快速記住地理地圖

歷史一條線,地理一大片!思路決定記憶猶新!地圖當然是按片記憶比較好。

㈤ 初二地理:中國各省地圖怎樣記得更快更牢

其實記憶地圖不是很難,就是時常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我小時候家裡就掛了一幅中國地圖一幅世界地圖,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看看。後來直接導致我超級喜歡地理。現在不但中國地圖記得熟,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輪廓我一看就知道,慢慢積累吧!
土地形狀可以根據地形啊~河流啊~鄰省的形狀啊~省會的位置啊~歷史世家啊~等等記憶。比方說,你記住一個省,那我家鄉湖北省做例子吧!湖北接壤的有安徽河南陝西重慶湖南江西,在湖北的東北端的省界線是承斜線的走勢的,那麼河南省的部分省界線也會是承斜線的走勢,然後就好判斷了,然後整個中國你只用記住幾個靠中間點的省的形狀,一次類推就可以推出其他省的形狀了。
省會的位置也很關鍵,其實中國中國很多省份的形狀都很有特點,難記的就青海,安徽,山西,湖南,貴州,吉林,他們有的省會位置很微妙。因為一般考地圖的都基本會標上省會的位置,這樣是個突破點,比如青海省的省會西寧的位置在青海的東端很偏的位置,這樣青海就可以確定啦·!!
然後,地形啊,河流啊一些自然景觀的分界,比如陝西和山西他們就是以河流交界,湖南湖北是洞庭湖交界等等等等。
地理是一門需要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要是不喜歡的話學好不是很容易。 其實要是喜歡地理,記地圖什麼的都是浮雲,樓主加油吧~

㈥ 地理,歷史如何巧記

這個的話你可以運用實際的關系,紙巾這些地理還有歷史,因為如果你聯系實際的話,就會比較容易記一點,如果是天空亂墜的話,就感覺只是數字和文字特別難,然後的話你也可以通過理解記憶。

㈦ 初中地理記憶方法技巧

地理作為一門學科,記憶基礎的知識是學習地理的關鍵,記憶方法對於記憶知識點是很有幫助的,下面是由我給大家帶來關於初中地理記憶方法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中地理的記憶技巧

一、 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上課前一定要准備好地理課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圖冊。

2、一邊聽課一邊把學習中出現的地理事物在地圖上圈點下來。如:學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麼,地中海在什麼地方?一定要在地圖上找到並落實下來。

3、動手繪制示意圖 如西亞石油輸出的路線,同學們可以在一張草紙上繪制出簡單的、相對位置正確的示意圖。這類圖不要求繪製得多麼精準,只要能說明問題就行。

4、學會分類 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5、學會變圖 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 ②圖文轉換

6、學會用圖 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 ②用圖記憶 復習中國地理:可看

10個方面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

學習世界地理: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

7、復習時應以地圖作為知識載體,常看地圖,多讀地圖。

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復習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

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4、巧妙記憶地理知識

①諧音記憶法。 例: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 (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②口訣記憶法。 例: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川西二寧青甘陝,內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已實現。

三、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首先必須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為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的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系起來了。

四、對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並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分式、定理那樣精確,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便十分容易地理解並把它們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這一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我們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業產品。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人類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沒有利用價值的不是,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也不是自然資源。這樣就可以了

初中地理記憶方法

口訣記憶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個圓球體,五點一億表面積;

“廬山起義”是半徑(“廬山起義”是6 371的諧音),

坐地日行八萬里(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合八萬里)。

判斷南北緯度和東西經度

度數向北增加的緯度是北緯度,度數向南增加的緯度是南緯度。

度數向東增加的經度為東經度,度數向西增加的經度為西經度。

東西半球的劃分

不是所有東經度的范圍都在東半球,也不是所有西經度的范圍都在西半球。

0°—20°W的西經度在東半球,160°E—180°的東經度在西半球。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和移動規律

太陽直射點的最北界線是北回歸線,最南界線是南回歸線,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光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日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

南北回歸線上,太陽每年直射一次;南北回歸線之間,太陽每年直射兩次。

二分二至日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①北半球春分日(3月20或21日)、秋分日(9月22或23日),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上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90°,由赤道向兩極正午太陽高度遞減。

②北半球夏至日(6月21或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達到90°,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正午太陽高度遞減。

③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或23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達到90°,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正午太陽高度遞減。

晝夜長短八字口訣——點北北長,點南南長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越往北晝越長,直至出現極晝;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的過程,就是北半球晝增長的過程。南半球相反。

判斷公轉軌道上的“二分二至”

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節氣判斷可以運用口訣“偏左左冬,偏右右冬”。就是說,地軸北端偏向左邊,軌道最左邊的位置就是北半球的冬至;偏向右邊,軌道最右邊的位置就是北半球的冬至。然後根據地球的公轉方向,判斷其他幾個點的節氣。

比例尺比較大小的方法

比例尺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形式統一時,直接比較大小;形式不統一時,先轉化成統一形式再比較大小。

對於數字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對於線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1厘米代表的實地距離越大,比例尺越小;1厘米代表的實地距離越小,比例尺越大。

一般定向法

面向地圖,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這個基礎上再確定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的方向。

指向標定向法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按照指向標判讀方向。指向標箭頭一般指示正北方向。

經緯網定向法

①方格狀經緯網圖上判斷方向

位於同一經線上的兩點為正南、正北方向,位於同一緯線上的兩點為正東、正西方向。

如果兩點既不在同一條緯線上,也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在判斷方向的時候既要判斷兩點的東西方向,又要判斷兩點的南北方向。

②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判斷方向

東西方向的判定:根據地球的自轉方向判別東西方向,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為東,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為西。

南北方向的判定:從北極看,所有經線都指向正南方向,站在北極點,你的前後左右都是正南方;從南極看,所有經線都指向正北方向,站在南極點,你的前後左右都是正北方。

根據需要選擇比例尺合適的地圖

①圖幅大小相等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實地范圍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實地范圍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簡略。

②地圖所畫實地范圍相同

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圖幅面積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簡略。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

①判讀地勢高低

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相等,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的等高距相等。等高線數值越大,地勢越高;數值越小,地勢越低。

②判讀坡度陡緩

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

③判讀山地常見地形部位

山頂: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

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

鞍部:位於兩個山峰之間相對低窪的部位。

陡崖:等高線重疊。

等高線圖上五種陸地地形的判讀方法

山地:等高線密集、數值大且由外向內越來越大。

丘陵:與山地相似,但數值較小。

高原:高原面上等高線稀疏,邊緣等高線密集、數值大。

平原:等高線稀疏且數值小。

盆地:等高線數值由內向外越來越大,內部等高線稀疏。

㈧ 如何快速記憶初中地理學科知識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地理知識零碎繁多,若沒有好的 記憶 方法 ,記憶效果就不好。下面是由我給大家帶來關於如何快速記憶初中地理學科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中地理學科的記憶方法
1.形象記憶: 把所需要記憶的材料同某種具體的事物、數字、字母、漢字或幾何圖形等聯系起來,藉助形象思維加以記憶。

例1:觀察中國各省區的輪廓,得到有趣的發現——山東像鴉子,雲南像孔雀,甘肅像啞鈴,黑龍江則像一隻仙鶴(如下圖):

例2:黃河像個大「幾」字,長江像個英文字母「W」:

即使是面對同一個輪廓圖,每個人的形象感覺也會不同,比如你可能覺得台灣輪廓像香蕉,別人則覺得它像紡綞,這些沒關系,只要你按照自己的想像來形象記住它就可以了。

2. 諧音記憶:把地理知識通過諧音進行組合,創造出一種有意境的記憶方法。

例1:大陸海岸一把錢(18000千米),京杭運河少一圈(1800千米)。

例2:我國的回族和維吾爾族信仰伊斯蘭教,可以諧音記成:一回味。

例3:歐洲南部三大半島自西向東排列:一啞巴(伊比利亞、亞平寧、巴爾干)。

例4:中東的三大宗教及聖城:一級油耶(伊斯蘭教、____、猶太教,三教的聖城都在耶路撒冷)

例5:亞歐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可以將它變成「屋屋裡大黑兔」來進行有趣記憶。

3.字頭記憶:記憶一組較長的知識點時,可提取字頭排成一段順口的文字。

例1:聯合國通用的六大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可以變成 「漢英法俄西阿伯」來記憶,很順口。

例2:學習世界的人種、語言、宗教、氣候時,發現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在這幾方面有相同和相似之處:即白種人、阿拉伯人、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熱帶沙漠氣候。把字頭提取出來進行組合得到:「白阿阿,伊熱沙,全在北非和西亞」,這樣記憶就省事多了。

4.歸納記憶:把某事物涉及到的與它相關的多方面知識進行歸類記憶。

如秦嶺—淮河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歸納後可得到六點:①它是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②是800MM等降水量通過的地方。③是暖溫帶與亞熱帶通過的地方。④是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⑤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⑥是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這樣有關秦嶺-淮河的知識就比較全面系統了。
記憶初中地理學科知識的方法
1.對比記憶:將相似易混淆的地理知識放在一起對比記憶。

例1:如美國的舊金山、洛杉磯二城市的名稱、位置需要特別記住,但容易混淆,舊金山的位置偏北,洛杉磯的位置居南,按上北下南的方位判斷,可把兩城市簡單記憶為「上山嚇雞」,對比起來記憶覺得輕松有趣。

例2:學習比例尺的大小和范圍大小與內容詳略的關系時,可用「尺大圍小內容詳,尺小圍大內容略」幾個字來記憶。

例3:我國雨帶推進規律是南方開始早,結束晚,時間長,降水多,北方則開始遲,結束早,時間短,降水少。把它縮寫成「南早晚長多,北遲早短少」。

2.想像記憶:在世界地理中有些地理名稱很長,記起來很難,可根據文字適當展開想像,變成一個有趣的 句子 ,從而達到識記目的。

如記憶俄羅斯的「庫茲巴斯煤礦」時,想像成「一位煤礦工人去拉煤,一蹲褲子扒絲了」,這樣很容易就記住了。

3.生活記憶:很多地理知識可以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藉助生活體驗來記憶。

例如不同季節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可以聯系日常生活體驗:現在是冬天,陽光射進教室很多,說明太陽斜射的厲害,證明太陽現在在南半球南回歸線附近直射。又如冬夏季的盛行風,想想夏季要把南窗打開,證明盛行偏南風,而冬天時,一定不能開北窗,而且經常要給北窗釘塑料紙,就會記住冬天盛行北風了。

同樣有些難以理解的地理現象也可以與生活體驗相聯系:如「同一緯度夏天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可以聯系「夏天洗海澡」(赤腳站在沙灘上,燙得很,而到了水裡就涼快了),這樣很容易就理解了。再如對於「北半球冬夏白晝長短不一」的現象,同樣可聯繫上學的親身體驗(冬天一般天不亮就起床准備上學,傍晚放學時天基本就黑了,夏天中午睡午覺)來理解,這樣就避免了死記硬背。
初中地理知識記憶口訣
口訣記憶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個圓球體,五點一億表面積;

「廬山起義」是半徑(「廬山起義」是6 371的諧音),

坐地日行八萬里(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合八萬里)。

判斷南北緯度和東西經度

度數向北增加的緯度是北緯度,度數向南增加的緯度是南緯度。

度數向東增加的經度為東經度,度數向西增加的經度為西經度。

東西半球的劃分

不是所有東經度的范圍都在東半球,也不是所有西經度的范圍都在西半球。

0°—20°W的西經度在東半球,160°E—180°的東經度在西半球。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和移動規律

太陽直射點的最北界線是北回歸線,最南界線是南回歸線,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

春分 日和 秋分 日,太陽光直射赤道; 夏至 日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 冬至 日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

南北回歸線上,太陽每年直射一次;南北回歸線之間,太陽每年直射兩次。

二分二至日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①北半球春分日(3月20或21日)、秋分日(9月22或23日),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上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90°,由赤道向兩極正午太陽高度遞減。

②北半球夏至日(6月21或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達到90°,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正午太陽高度遞減。

③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或23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達到90°,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正午太陽高度遞減。

晝夜長短八字口訣——點北北長,點南南長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越往北晝越長,直至出現極晝;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的過程,就是北半球晝增長的過程。南半球相反。

判斷公轉軌道上的「二分二至」

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節氣判斷可以運用口訣「偏左左冬,偏右右冬」。就是說,地軸北端偏向左邊,軌道最左邊的位置就是北半球的冬至;偏向右邊,軌道最右邊的位置就是北半球的冬至。然後根據地球的公轉方向,判斷其他幾個點的節氣。

比例尺比較大小的方法

比例尺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形式統一時,直接比較大小;形式不統一時,先轉化成統一形式再比較大小。

對於數字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對於線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1厘米代表的實地距離越大,比例尺越小;1厘米代表的實地距離越小,比例尺越大。

一般定向法

面向地圖,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這個基礎上再確定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的方向。

指向標定向法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按照指向標判讀方向。指向標箭頭一般指示正北方向。

經緯網定向法

①方格狀經緯網圖上判斷方向

位於同一經線上的兩點為正南、正北方向,位於同一緯線上的兩點為正東、正西方向。

如果兩點既不在同一條緯線上,也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在判斷方向的時候既要判斷兩點的東西方向,又要判斷兩點的南北方向。

②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判斷方向

東西方向的判定:根據地球的自轉方向判別東西方向,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為東,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為西。

南北方向的判定:從北極看,所有經線都指向正南方向,站在北極點,你的前後左右都是正南方;從南極看,所有經線都指向正北方向,站在南極點,你的前後左右都是正北方。

根據需要選擇比例尺合適的地圖

①圖幅大小相等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實地范圍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實地范圍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簡略。

②地圖所畫實地范圍相同

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圖幅面積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簡略。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

①判讀地勢高低

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相等,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的等高距相等。等高線數值越大,地勢越高;數值越小,地勢越低。

②判讀坡度陡緩

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

③判讀山地常見地形部位

山頂: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

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

鞍部:位於兩個山峰之間相對低窪的部位。

陡崖:等高線重疊。

等高線圖上五種陸地地形的判讀方法

山地:等高線密集、數值大且由外向內越來越大。

丘陵:與山地相似,但數值較小。

高原:高原面上等高線稀疏,邊緣等高線密集、數值大。

平原:等高線稀疏且數值小。

盆地:等高線數值由內向外越來越大,內部等高線稀疏。

猜你喜歡:

1. 十種學習初中地理的好方法

2. 怎樣記憶地理的方法

3. 怎樣學好初中地理的方法

4. 歷史地理常識記憶口訣

5. 高效記憶地理基礎知識的方法技巧

6. 淺談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㈨ 地理知識的記憶方法技巧

地理知識的記憶有方法很多,要採取適合自己的記憶力方法,你使用什麼好的方法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地理知識的記憶方法,歡迎參閱!

地理知識的記憶方法
1、發現記憶法

所謂發現記憶法,就是在學習、復習地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重點解決,以此加強記憶的方法。比如,當學生在聽課、做練習、解答問題時,經常會發現自己有概念不清、不得要領以及遺忘的地方。針對這些問題,應扎扎實實地依據課本,逐個解決,這也是再學習、再復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加強記憶的過程。尤其是復習時,要將所學地理知識系統化和概括化,逐章按節進行復習,一定會發現自己存在的薄弱環節,有了不足,及時解決,搞懂學通,加強記憶。

2、口訣記憶法

這種方法讀起來朗朗上口,情趣盎然,簡潔明快,新穎獨特。不僅易學易懂,而且記憶方便,是名符其實的地理快餐。

如學習《中國地理》中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其口訣(看中國政區圖):

黑、吉、遼;內蒙古、京、津;

晉、冀、魯;陝(秦)、甘(隴)、新;

蘇、皖、豫;鄂、湘、贛;

川(蜀)、黔(貴)、滇(雲);寧、青、藏;

滬、浙、閩;台、粵、桂;

海南簡瓊,好記憶。

再如,我國主要大山口訣:(看中國地形圖)

喜馬拉雅(山)、橫斷山,

岡底斯山、昆侖山,

天山、祁連山,

阿爾泰山、賀蘭山,

大小興安嶺、長白山,

陰山、燕山、太行山,

秦嶺、巫山、大別山,

南嶺、武夷(山)、台灣山。

口訣記憶法,最適用於年歲偏小的學生,是他們在學習地理時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一般情況下,他們善於背誦,若能對照地圖記憶,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3、聯系記憶法

就是以點連線,以線拓面的方法聯系記憶。如以鐵路站為點,再沿鐵路線向周圍拓寬,或延伸的面來記憶。當然,完全可以以任何城市或其它重要地理事物為點,延線、拓面,相互記憶。

如學習西北五省、區主要鐵路交通時,先以熟知的西安為點,向西沿隴海線經寶雞,再向西偏北到蘭州。又以蘭州為點,向西北沿蘭新線到烏魯木齊;由蘭州向東北,沿包蘭線經銀川到內蒙古的包頭;由蘭州向西,沿蘭青線到西寧。由西寧繼續向西,是青藏線的西寧至格爾木段。

由寶雞向南沿寶成線經陽平關等到成都,陽平關向東沿陽安線經漢中到安康。安康是襄樊到重慶的襄渝線中間一個站。

從鐵路線分布狀況看,蘭州為西北最大的鐵路樞紐站。另外,隴海線和蘭新線及烏魯木齊到哈薩克的首都阿拉木圖線,是亞歐大陸橋的東段線路。

4、圖片記憶法

地理圖片能夠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它能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所以在學習時,適當運用觀看與學習內容相應的圖片,是會收到好效果的。高中適用的中國地圖冊中,附有大小圖片44幅。有興安林場、大連新港;黃土高原,華北棉田;上海外灘,長江三峽;桂林山水,西沙風光;葛洲壩、日月潭等。課本上的圖片更多。學到相應的章節時,首先應看圖片。如學熱帶雨林自然帶,先看熱帶雨林景觀圖片,學生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植物特別茂密,喬木、灌木、草本混雜,樹種繁多。地面有大象、犀牛,水中有鱷魚、河馬。樹上有猿猴、猩猩攀緣,空中飛翔著各種鳥類。學生會感知熱帶雨林帶動植物的多樣性、復雜性。學習課本內容時,就容易理解,還可進一步分析這些特徵是如何形成的?從而聯想到與熱帶雨林氣侯有關。所以運用地理圖片,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手段。

5、類比記憶法

從因果關繫上談,基本要素相同,結論必然相一。地中海周圍氣候特點是冬雨夏干。因地處30~40n的大陸西岸;冬季受西風影響,夏季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那麼可知,凡在這樣條件下,就具有冬雨夏乾地中海式氣候。北美有,南半球的南美、非洲、澳大利亞都有。

6、地圖記憶法

看地圖、讀地圖、繪示意圖等,這是學習地理最基本的方法,具有容易學、速度快、簡便實用等特點。原則上,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由學習到復習,都不能離開地圖。因為地圖是地理學中重要的直觀語言,它能形象而確切地表示地面上各種地理事物,當然也能反映出各種地理事物來。通過地圖,可以確定出地理方位,區域范圍,展示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距離、形態和分布,便於闡明地理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容易使學生理解地理規律。通過讀圖、分析圖等,可以發展豐富學生的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擴大學生的視野,逐步樹立起敢於向自然界、向地球、向宇宙開拓的精神。

學習各類氣候類型,依地圖學習,好記憶、易理解。如海陸熱力差異而引起的東亞季鳳,是世界上最為明顯強大的季風區。它是由冬、夏氣壓場性質而決定的。冬半年,亞洲大陸內部氣溫低,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區;而東面的太平洋面上,比同緯度大陸來說相對氣溫要高些,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壓區和赤道以南的赤道低壓帶。大勢是,陸上高壓,海上低壓,自然存在溫壓梯度的變化,從而形成由陸上高壓區向海上低壓區帶吹的偏北風,叫冬季風。夏半年,溫壓場相反,所以風向也相反。

實際上,上面的季風問題和一些地理問題,雖不是問明地圖,但實質上你要准確無誤的答好問題,也需要一幅鮮明的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浮現在腦海里,才能答得全面准確。

學習中國省、自治區、直轄市、看中國政區圖,就容易學習。從而也能盡快地掌握各省、區、市的相互位置、方位、圖形等。若不看圖,只記名稱,必然就會今天記、明天忘,實際等於空對空。但只會看懂地圖、熟悉地圖還不夠,應能理解地圖,才能分析地圖。能將地圖上的內容和已有的地理概念聯系起來,經過分析,從中才能得出新知識。
地理知識記憶技巧
1、方位法

如《中國地理》三北防護林網,教學時將三北防護網所跨越的十二個省、市、區可用簡稱按自東向西順序改為:東北區的黑吉遼三省西部,華北區的冀、晉、內蒙古,西北部的陝、甘、寧、青、新。這樣講,學生比較容易記住。

再如高中地理我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解放初只有九個,隨著工業發展,增加到二十個。台灣省的台北、高雄,港澳地區的香港,人口也在百萬以上。按書上的順序講,學生很難記住,而且查地圖時也忽東忽西,忽南忽北,很不方便。我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在地理分布上大致排列成蘭字形。在教學時,首先在黑板上寫個蘭字,然後按蘭字筆劃順序填寫北京、天津等城市,引導學生看課本插圖與板圖對照。這樣、學生比較容易記住。

2、理解法

找出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總結出規律,通過有意識記效果較好。如《世界地理》世界氣候,這一節內容既是本書的重點又是難點。它影響以後章節各大洲各國的區域性氣候學習,同時這節內容理論性強、份量重、頭緒多,學生難以掌握。為了教好這節課,教師備課時,搞清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各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特性及其成因。講課時,緊緊抓住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生就容易理解,也容易記憶。

3、諧音法

把新地名和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記憶。

如前蘇聯中亞地區的兩條內陸河阿姆河和錫爾河。在安徽中部地區,阿姆和阿母,錫爾與惜兒是近音。在講課時,首先引導學生看地圖,了解認識兩條河的地理位置、發源地和注入的地方,再講阿母都是愛惜自己的兒子的。這樣利用諧音可以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又利於記憶,但必須要求學生一定要把原字搞清楚,防止以假亂真。

4、對比法

運用對比方法,把類似或相反的地理知識,排列成序。例如我國面積遼闊,為了使學生確切了解我國總面積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可作下列一些對比:我國的領上為英國的三十八倍,日本的二十五倍多,比英、法、德國、日本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面積總和五倍還大,僅次於前蘇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國。從而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祖國遼闊的概念。
地理快速提分技巧
一、多看高中地理地圖

高中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必須重視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 易懂易學、好記好用。

二、培養對地理學科的興趣

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現代的科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是內容豐富,綜合性、實用性很強的學科。通過本課同學們知道了為何“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常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了解了每天的天氣預報,電視新聞,出行旅遊,高考報志願都需要地理知識,從傳統英國紳士的標志:禮帽加雨傘反映當地的氣候,由此推導氣候原因主要受西風的影響,可探知英國的高級住宅一般選在城市的西邊。再引出湛江買房哪裡的風水好等等,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大增,饒有興趣地學習生活中有用的高中地理會倍感輕松愉快。

三、及時復習高中地理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有三本書,必修1是自然地理,學習難度最大,它和物理、化學、數學聯系密切,應用理科的學習方法來學。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區域地理,學習難度大大降低,但記憶內容多,強調會應用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考試要拿高分不容易。無論學那本書,當天上完地理課,就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午休或晚休前後),馬上復習,可以躺在床上,默想課堂學了幾個大的要點,每個大要點包含幾個小點,想不起來的可翻開書本看看;也可以幾個同學一問一答復習,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又可防止遺忘。如時間充分時,就應先看書,然後做作業或練習。練習應先做,後對答案,找出錯誤的地方,這樣效果會更好。一周後,再作小結。學完一章,將本章書歸納總結,構建它的知識框架。這個復習過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可跟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不要“積少成多”等到考試一起復習,那樣是學不好地理的。

猜你喜歡:

1. 歷史地理的10種方位記憶法

2. 初中地理復習的快速記憶方法

3. 高中地理的記憶地圖的方法介紹

5. 高中地理的記憶方法

6. 中學地理的科學記憶方法

㈩ 地理地圖怎麼記

法一:記經緯度

把全球最重要的經緯線記住,記住它們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如: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度、180度經線、0度經線、赤道、東經120度等(記得越多,你的區域空間地理位置感越強)
法二:記國家和洲

把世界幾個重要的國家和大洲的經度和緯度范圍,例(美國120W-75W,50N-30N;南美洲75W-30W,15N-55S)
法三:記住一些主要國家和重要區域的輪廓,如各海峽、運河、半島、和湖泊等。(輪廓不用特意地記記,只要經常看地圖就會有辨別輪廓的能力)
法四:記住各主要國家的位置、首都、港口和最大城市;記住各海峽、海域、半島、島嶼、大陸、河流等名字就行。
法五:記地形,這是記地圖最難,最復雜方面,先記大范圍的,再記小范圍的,然後逐層深入,但一定要有耐心。

閱讀全文

與初中歷史地理地圖該怎麼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5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7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0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3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2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1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4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0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2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4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6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5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8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4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