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月球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月球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10 00:46:20

⑴ 月亮位於宇宙中什麼位置

太陽系位於一個被稱為銀河系的星系內.
我們的太陽位居銀河外圍的一條旋渦臂上,稱為獵戶臂或本地臂.
太陽距離銀心25,000至28,000光年.
地球位於宇宙中,半人馬星座—銀河系—第三臂旋—太陽系—地月系—地球
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在太陽系中是地球中唯一的天然衛星.

⑵ 天文地理月亮所處位置

您想問的是月相吧?月亮共有3中月相,每種月相對應不同的方位【相對於地球的方位】。月亮的位置是變化的,是由於月球繞著地球公轉所產生的,所以不同的時間月亮所處的位置是不一樣的。 1.新月,顧名思義,是一個月月初【陰歷,下同】是的月亮。這時與太陽同升同落,所以這時的晚上是看不到月亮的,地方時12點以前它在東方天空,過了地方時12點他就在西方天空。 2.滿月,大家很歡迎的月相,它是十五時的月亮,所以它和太陽是此起彼落。這時0點以前它位於東方天空,0點以後位於西方天空。 3.峨眉月,就是大家通常想像的那樣像一隻小船,它是每個月介於新月和滿月之間的月亮。初二到十四時它比太陽先升而後落,所以月當中天的時以前它位於東方天空,月當中天後位於西方天空。十六到二十九時它升起時太陽已經落下,而太陽升起時它還未落下,所以此時月當中天的時以前它位於東方天空,月當中天後位於西方天空。其中有兩種特殊的峨眉月——上弦月和下弦月。所謂上弦月就是初七八的時候的月亮,它在正午十分升起午夜時落下,所以此時月當中天的時以前它位於東方天空,月當中天後位於西方天空。以此類推,下弦月就是二十二三的時候的月亮,此時的月亮午夜時升起正午時落下,同樣月當中天的時以前它位於東方天空,月當中天後位於西方天空。

⑶ 北半球的月亮為什麼在南面天空

在地面方位看天體,如果說北半球月亮一定在南面天空一定在南面,也不是很嚴謹的。月球在北半球最北直射點就北緯28度35分左右,也就根據高一地理學過的黃白道交角5度09分,加上北回歸線23度26分可以算出,要是站在北緯28度35分以北的地方看月亮,月亮就在南面天空,其他位置有可能不是。赤道往北就是北半球。

⑷ 地球,太陽,月亮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

你好朋友,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是他們的位置關系。
日食時:太陽、月亮、地球三者在同直線上,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中間。
月食時:太陽、月亮、地球三者在同直線上,地球在月亮和太陽中間。
這是由於光按直線傳播,遇見了不透明的物體形成了影造成的現象。
太陽是一個巨大熾熱的氣球體,主要成分是氫和氦,表面溫度約6000K。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這稱為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每分鍾太陽輻射向地球輸送的能量大約相當於燃燒4億噸煙煤產生的熱量。
太陽輻射能量來源於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在核聚變過程中,原子核質量出現了虧損,其虧損的質量轉化成了能量。太陽每秒鍾由於核聚變而損耗的質量,大約為400萬噸。按照這種消耗速度,太陽在50億年的漫長時間中,只消耗了0.03%的質量。
雖然太陽輻射能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但是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

● 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例如,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導致了地面不同緯度獲得熱量的差異。對於整個地球表層來說,熱量應該是平衡的,因而熱量多餘和熱量不足的地方,就會發生熱輸送。地球上的熱量,主要依靠大氣和水體運動來傳遞。大氣和水體的運動形成了大氣環流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變化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 太陽輻射能是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能源。例如,人們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則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我國是世界上利用太陽能較早的國家之一。在一些太陽能比較豐富的農牧區,人們利用太陽灶做飯,用太陽能乾燥器加工農副產品,甚至還用太陽能發電服務生產生活。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我們能直接觀測到的太陽,是太陽的大氣層。它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太陽大氣常有變化,甚至是劇烈的變化。這些變化通稱為太陽活動。
● 太陽光球常出現一些暗黑的斑點,叫做黑子。黑子實際上並不黑,只是因為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顯得暗一些。根據長期的觀察和記錄,太陽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變化的周期約為11年。通常,黑子數目最多的地方和時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太陽活動出現頻繁的地方和時期。因此,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也可以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 太陽色球有時會出現一塊突然增大的斑塊,叫做耀斑。耀斑爆發從開始到高潮大約需要幾分鍾到幾十分鍾。然而就在這段時間內,釋放出相當於100億顆百萬噸級氫彈的能量,其中包括很強的無線電波、大量的紫外線、X射線、Y射線以及高能帶電粒子。因此,耀斑爆發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 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太陽活動與地球上氣候變化之間的因果關系,目前雖未查明。但從統計材料分析,二者之間肯定是有聯系的。如,世界上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黑子的變化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

● 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耀斑發生時發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電離層,會引起電離層的擾動。此時經電離層反射的短駁無線電信號會被部分或者全部吸收,從而導致通訊衰減或者中斷。
● 對地球磁場的影響。地球上存在著磁場。當太陽活動增強時,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明方向。
由於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很大,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對太陽活動的預測和預報,以便相關部門及早做好准備,把太陽活動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
月球是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作為地球的一顆天然衛星,它與地球的關系尤為密切。月球留給人們最深的印象是月亮的圓缺變化。
月亮圓缺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球本身既不發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陽光。由於太陽、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因此,從而產生不同的視形狀,而且這種視形狀的變化是很有規律的。

月相變化的周期性,給人們提供了一種計量時間的尺度。古代的人們很早就根據月相的變化來計時。農歷月就是以月相的變化周期為基礎的。此外,從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下弦到朔,這種朔望兩弦四相,每相大約7日的現象,也是一種天然的計時單元。

⑸ 月球的地理概況

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在太陽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裡,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衛星。月球的年齡大約也是46億年。月球也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月球直徑約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當於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域。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觀察月球時,以為發暗的地區都有海水覆蓋,因此把它們稱為「海 」。著名的有雲海、濕海、靜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脈,那裡層巒疊嶂,山脈縱橫,到處都是星羅棋布的環形山。位於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公里,可以把整個海南島裝進去。最深的山是牛頓環形山,深達8788米。除了環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脈。高山和深谷疊現,別有一番風光。
月球的正面永遠向著地球。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邊沿附近的區域因天秤動而中間可見以外,月球的背面絕大部分不能從地球看見。在沒有探測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幾乎沒有月海這種較暗的月面特徵。而當探測器運行至月球背面時,它將無法與地球直接通訊。
月球約一個農歷月繞地球運行一周,而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對於背景星空,月球圍繞地球運行(月球公轉)一周所需時間稱為一個恆星月;而新月與下一個新月(或兩個相同月相之間)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朔望月較恆星月長是因為地球在月球運行期間,本身也在繞日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
因為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它的公轉周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只能看見月球永遠用同一面向著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月球便一直受到一個力矩的影響引致自轉速度減慢,這個過程稱為潮汐鎖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轉的角動量轉變為月球繞地公轉的角動量,其結果是月球以每年約38毫米的速度遠離地球。同時地球的自轉越來越慢,一天的長度每年變長15微秒。
月球對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現象的起因之一。月球圍繞地球的軌道為同步軌道,所謂的同步自轉並非嚴格。由於月球軌道為橢圓形,當月球處於近日點時,它的自轉速度便追不上公轉速度,因此我們可見月面東部達東經98度的地區,相反,當月處於遠日點時,自轉速度比公轉速度快,因此我們可見月面西部達西經98度的地區。這種現象稱為天秤動。又由於月球軌道傾斜於地球赤道,因此月球在星空中移動時,極區會作約7度的晃動,這種現象稱為天秤動。再者,由於月球距離地球只有60地球半徑之遙,若觀測者從月出觀測至月落,觀測點便有了一個地球直徑的位移,可多見月面經度1度的地區。這種現象稱為天秤動。
嚴格來說,地球與月球圍繞共同質心運轉,共同質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徑的2/3處)。由於共同質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圍繞共同質心的運動好像是在「晃動」一般。從地球北極上空觀看,地球和月球均以迎時針方向自轉;而且月球也是以迎時針繞地運行;甚至地球也是以迎時針繞日公轉的。
很多人不明白為甚麼月球軌道傾角和月球自轉軸傾角的數值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其實,軌道傾角是相對於中心天體(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轉軸傾角則相對於衛星(即月球)本身的軌道面。在這個定義習慣很適合一般情況(例如人造衛星的軌道)而且是數值相當固定的,但月球卻非如此。
月球的軌道平面(白道面)與黃道面(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保持著5.145 396°的夾角,而月球自轉軸則與黃道面的法線成1.5424°的夾角。因為地球並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較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斷進動(即與黃道的交點在順時針轉動),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期間,白道面相對於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傾斜於黃道面)的夾角會由28.60°(即23.45°+ 5.15°) 至18.30°(即23.45°- 5.15°)之間變化。同樣地,月球自轉軸與白道面的夾角亦會介乎6.69°(即5.15° + 1.54°)及3.60°(即5.15° - 1.54°)。月球軌道這些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地球自轉軸的傾角,使它出現±0.002 56°的擺動,稱為章動。
白道面與黃道面的兩個交點稱為月交點--其中升交點(北點)指月球通過該點往黃道面以北;降交點(南點)則指月球通過該點往黃道以南。當新月剛好在月交點上時,便會發生日食;而當滿月剛好在月交點上時,便會發生月食。
月球背面的結構和正面差異較大。月海所佔面積較少,而環形山則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懸殊最長和最短的月球半徑都位於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徑長4公里,有的地方則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窪地)。背面未發現「質量瘤」。背面的月殼比正面厚,最厚處達150公里,而正面月殼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平均亮度為太陽亮度的1/465000,亮度變化幅度從1/630000至1/375000。滿月時亮度平均為 -12.7等(見)。它給大地的照度平均為0.22勒克斯,相當於100瓦電燈在距離21米處的照度。月面不是一個良好的反光體,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餘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約為 6%。月面高地和環形山的反照率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的亮度隨而變化,下表[]以滿月亮度為100,列出不同月齡時的亮度值。從中可以看出,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降低到-183℃。這些數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溫度。用射電觀測可以測定月面土壤中的溫度,而且所用的射電波的波長愈長,愈能探測到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這種測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很少變化,這正是由於月面物質導熱率低造成的。
從月震波的傳播了解到月球也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厚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佔了月球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據推測大概是由Fe-Ni-S和榴輝岩物質構成。

⑹ 月亮的資料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徑約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徑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積有3800萬平方公里,還不如我們亞洲的面積大.月球的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月面重力則差不多相當於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它的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滿月時亮度平均為-12.7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組 成的荒漠.還有許多 由於太空物體高速撞擊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隕石坑.月球上沒有供人類呼吸的空氣,但是可能有供飲用的水.最近在月球陰面的一個很深的隕石坑底發現了冰.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冰可能是某次與月球相撞的彗星帶來的.彗星的冰沒有融化,因為月球的背陰面溫度非常低。
月球的軌道運動

月球以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這個軌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 園稱「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於天赤道,也不平行於黃道面,而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 周期173日。月球軌道(白道)對地球軌道(黃道)的平均傾角為5°09′。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 恆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這種現象我們稱「同步自轉」,幾乎是衛星世界的普 遍規律.一般認為是行星對衛星長期潮汐作用的結果. 天平動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它使得我們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橢園軌道的不同部分,自轉速度與公轉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與赤道的交角。月球繞地球轉動的周期,朔望月29.53059日;恆星月27.32166日。

月球地形

月面上山嶺起伏,還有洋、海、灣、湖等各種特種名稱。其實月面上並沒有水。環形山是碗狀凹坑結構。直徑大於1千米的環形山有33000多個。許多環形山的中央有中央峰或峰群。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是廣闊的平原。月海有22個。最大的是風暴洋,面積500萬平方千米。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在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

月面的地形主要有:環形山、月海、月陸和山脈、月面輻射紋、月谷(月隙)。

月球的成因有三種假說:俘獲說、分裂說和同源說。

月球環形山

環形山

環形山這個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是月面的顯著特徵,幾乎布滿了整個月面. 最大的環形山是南極附近的貝利環行山,直徑295千米,比海南島還大一點.小的環行山 甚至可能是一個幾十厘米的坑洞.直徑不小於1000米的大約有33000個.占月面表面積的 7-10%. 有個日本學者1969年提出一個環形山分類法,分為克拉維型(古老的環形山,一般都 面目全非,有的還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輕的環形山,常有「輻射紋」,內壁一般帶有 同心園狀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形(環壁較低,可能從哥白尼型演變而來 )碗型和酒窩型(小型環形山,有的直徑不到一米)
月海

肉眼所見月面上的陰暗部分實際上是月面上的廣闊平原.由於歷史上 的原因,這個名不副實的名稱保留到了現在. 已確定的月海有22個,此外還有些地形稱為「月海」或「類月海」的.公認的22 個絕大多數分布在月球正面.背面有3個,4個在邊緣地區.在正面的月海面積略大於 50%,其中最大的「風暴洋」 面積越五百萬平方公里,差不多九個法國的面積總和. 大多數月海大致呈圓形,橢圓形,且四周多為一些山脈封閉住,但也有一些海是 連成一片的.除了「海」以外,還有五個地形與之類似的「湖」夢湖、死湖、夏 湖、秋湖、春湖,但有的湖比海還大,比如夢湖面積7萬平方千米,比汽海等還大得 多. 月海伸向陸地的部分稱為「灣」和「沼」,都分布在正面.灣有五個:露灣、暑 灣、中央灣、虹灣、眉月灣;沼有腐沼、疫沼、夢沼三個,其實沼和灣沒什麼區別. 月海的地勢一般較低,類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準面低1-2千米, 個別最低的海如雨海的東南部甚至比周圍低6000米.月面的返照率(一種量度反射太 陽光本領的物理量)也比較低,因而看起來現得較黑.

月陸和山脈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區稱為月陸,它一般比月海水準面高2-3千 米,由於它返照率高,因而看來比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陸的面積大致與月海相等 但在月球背面,月陸的面積要比月海大得多. 從同位素測定知道月陸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徵. 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差的眾多環形山外,也存在著一些與地球上相似的山脈. 月球上的山脈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脈名,如阿爾卑斯山脈,高加索山脈等等,其中最長 的山脈為亞平寧山脈,綿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過比月海水準面高三,四千米. 山脈上也有些峻嶺山峰,過去對它們的高度估計偏高.現在認為大多數山峰高度 與地球山峰高度相仿,最高的山峰(亦在月球南極附近)也不過9000米和8000米. 月面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個,5000-6000米20個,4000-5000米則有80個,1000米以 上的有200個. 月球上的山脈有一普遍特徵:兩邊的坡度很不對稱,向海的一邊坡度甚大,有時 為斷崖狀,另一側則相當平緩. 除了山脈和山群外,月面上還有四座長達數百千米的峭壁懸崖.其中三座突出在 月海中,這種峭壁也稱「月塹」.

月面輻射紋

月面上還有一個主要特徵是一些較「年輕」的環形山常帶有美 麗的「輻射紋」,這是一種以環形山為輻射點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亮帶,它幾乎以筆 直的方向穿過山系、月海和環形山. 輻射文長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環形山的輻射紋,最長的一條長 1800千米,滿月時尤為壯觀.其次,哥白尼和開普勒兩個環形山也有相當美麗的輻射 紋.據統計,具有輻射紋的環形山有50個. 形成輻射紋的原因至今未有定論.實質上,它與環形山的形成理論密切聯系.現 在許多人都傾向於隕星撞擊說,認為在沒有大氣和引力很小的月球上,隕星撞擊可能 使高溫碎塊飛得很遠.而另外一些科學家認為不能排除火山的作用,火山爆發時的噴 射也有可能形成四處飛散的輻射形狀.
月谷(月隙)

地球上有著許多著名的裂谷,如東非大裂谷.月面上也有這種 構造那些看來彎彎曲曲的黑色大裂縫即是月谷,它們有的綿延幾百到上千千米, 寬度從幾千米到幾十千米不等. 那些較寬的月谷大多出現在月陸上較平坦的地區,而那些較窄、較小的月谷(有 時又稱為月溪)則到處都有.最著名的月谷是在柏拉圖環形山的東南連結雨海和冷海 的阿爾卑斯大月谷,它把月面上的阿爾卑斯山攔腰截斷,很是壯觀.從太空拍得的照 片估計,它長達130千米,寬10-12千米.月球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 外,唯一一個有人光顧的星球.
月食

月食的原理。在農歷十五、十六,月亮運行到和太陽相對的方向。這時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條直線上,月亮就會進入地球的本影,而產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就產生月偏食。當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時,應該是半影食,但由於它的亮度減弱得很少,不易察覺,故不稱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兩種。

月食都發生在望(滿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這和每逢朔不都出現日食是同樣的道理。在一般情況下,月亮不是從地球本影的上方通過,就是在下方離去,很少穿過或部分通過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況下就不會發生月食。每年月食最多發生3次,有時一次也不發生。
月食的過程

月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初虧:月球剛接觸地球本影,標志月食開始。
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食甚: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復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於食甚時月輪邊緣深入地球本影最遠距離與月球視經之比。

古時候,人們不懂得月食發生的科學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樣,對月食也心懷恐懼。外國有人傳說,16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沖突。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牆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懂點天文知識的哥倫布知道這天晚上要發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來,就不給你們月光!」到了晚上,哥倫布的話應驗了,果然沒有了月光。土著人見狀誠惶誠恐,趕快和哥倫布化干戈為玉帛。

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達米亞的月食記錄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記錄,其次是中國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記錄。月食現象一直推動著人類認識的發展。早在1881年前,中國漢代天文學家張衡就弄清了月食原理。公元前4世紀,亞里土多德從月食時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圓的,而推斷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紀的古希臘天文學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 和公元前2世紀的伊巴谷(Hipparchus)都提出通過月食測定太陽一地球一月球系統的相對大小。伊巴谷還提出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同時觀測月食,來測量地理經度。2世紀,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記錄來研究月球運動,這種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衛星出現之前,科學家一直通過觀測月食來探索地球的大氣結構。

⑺ 月球的位置在地球的哪個方位它有什麼特點

上弦月上半夜出來,在西面出來,月面朝西。在農歷的每月初一,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時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並且與太陽同升同沒,人們無法看到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過後,月亮漸漸移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區域,這時我們開始看到月亮被陽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彎彎的娥眉,所以這時的月相叫「娥眉月」。這種「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農歷初八左右,從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陽以東90°角。這時我們可以看到月亮西邊明亮的半面,這時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時分便沒入西方。上弦過後,月亮一天天變得豐滿起來,我們可以看見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這時的月相叫「凸月」。到了農歷十五、十六時,月亮在天球上運行到太陽的正對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從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個光亮面對著地球,這時的月相叫「望月」或「滿月」。黃昏時滿月由東邊升起,黎明時向西邊沉落。滿月過後,隨著日、月位置逐漸靠近,月亮日漸「消瘦」起來。它依次經歷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幾個階段,最後,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國習慣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稱為「殘月」。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殘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們出現的時間、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別出現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西的,即西半邊亮;殘月和下弦月分別出現在黎明和後半夜的東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東的,即東半邊亮。

⑻ 滿月(農歷十五)的時候,月球在地球的什麼位置

滿月(農歷有時十五有時十六)的時候,日落時月球在地球上看是在東方地平線附近,半夜時最接近天頂,日出時月亮在西方地平線附近。
上半夜在東南方,下半夜在西南方。

閱讀全文

與月球的地理位置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9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5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1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0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4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6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5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5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0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6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19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9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8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7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3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