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貴州省特殊的地理環境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1、優勢:貴州處於雲貴高原東部,屬於季風氣候,境內地形復雜,垂直氣候明顯,有利於於多種動植物種類的生長繁衍、引種馴化和種植,培育了我省地區各種各樣的生物資源,形成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和潛力。
由於獨特的高原性亞熱帶氣候,可以發展立體農業,進行花卉、亞熱帶水果、葯材的種植。同時,還有我大力發展貴州的特色牧漁業、農產品,反季蔬菜等。另外,因為農產品價值較低,可以對其進行加工,增加其附加值,發展特色農副產品。
2、劣勢:可利用土地面積低。貴州地區大部分是高原山地,喀斯特地貌遍布,再加上部分地區石漠化嚴重,導致可用於農業發展的土地面積較少;由於高原山地地區交通路線的修建難度較大,貴州省的交通相對其他省市來說處於劣勢,再加上農副產品的保鮮期限較短,這讓貴州的特色農副產品難以輸送至外省市場。
(1)貴州地理環境如何擴展閱讀:
記者從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按照全口徑總產值初步概算,貴州規劃發展的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中,2018年有8個產業產值率先達到千億元。今年,將推動大數據電子信息、健康醫葯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貴州省規劃發展的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包括。
基礎能源、清潔高效電力、優質煙酒、新型建材、現代化工、先進裝備製造、基礎材料、生態特色食品、大數據電子信息、健康醫葯產業。按照全口徑總產值初步概算,2018年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總產值達1.25萬億元、增長9.5%,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94%。
按照規劃,貴州今年將堅持「一個產業一個專班一套政策」,全力推動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推動大數據電子信息、健康醫療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在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方面,貴州將加快發展智能終端製造及配套。
著力發展電子元器件及電子材料,培育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產業。此外,貴州還將繼續在先進裝備製造業上發力,聚焦「航空、航天、汽車」三大產業,重點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級教練機等,確保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
Ⅱ 貴州省是一個怎樣的省
貴州位於祖國西南,地處雲貴高原與廣西丘陵的過度帶,是北上川渝,西通雲南,南下廣西,東接湖南的重要交通樞紐。過去的貴州確實很落後,但是在近十年以來,貴州找准自己的定位,在發展中提出後發趕超,以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在西部地區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超越,形成了高速公路、高鐵、航空、航運,覆蓋全省各地的交通網路。貴州還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 旅遊 業方面也取的了重大突破貴州氣候宜人,山清水秀, 旅遊 資源豐富,農特產品綠色,逐步成為人們嚮往的聖地。貴州已不是過去的貴州,真正到過貴州的人,都會愛上貴州的。
這是貴州的一個小鎮——興仁縣屯腳鎮
這是貴州的一個村——冊亨縣陂鼐村
這是貴州的一座縣城——興仁縣
這是貴州的水田
這是貴州的山羊
這是貴州的環境
這是貴州的村莊
這是貴州的荷花
這是貴州的 旅遊 景點
這是貴州的風景
這是貴州的喀斯特奇觀
這是貴州的星空
這是貴州的夕陽
這是貴州的夜景
這是貴州的雲霧,不是霧霾
這是貴州的民族風情
貴州歡迎您!我們沒有黒導游,絕大多數地區,沒有門票,開門就是天然的 旅遊 景區。
這樣的地方,您還不喜歡嗎?
過去的貴州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
現在的貴州是「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貴州」這樣的一個省。
一說起貴州大家可能先想到的是貧窮,落後。甚至還有人問貴州不是屬於貴陽的嗎?我只能呵呵了!「夜郎自大」的故事大家都聽過。連我自己也信這應該是真的,以至於鬧出了很多笑話。
長久以來,貴州人大多生活在大山之中,交通不便,與外界交流不多,逐漸形成了很多不利於經濟 社會 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觀念。
(一)小農生產意識
貴州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長期以來傳統的小農生產意識根深蒂固。人們的思想觀念僵化保守, 社會 群體意識沉悶乏力,謹遵古訓,墨守成規;目光短淺,思想狹隘,抱殘守缺,本能地恐懼抵制新事物、新變化,拒斥新思想、新技術。人們在想問題、幹事情時,總是習慣於順向思維、循規蹈矩,事事要找依據,一旦有所出入,就會橫加指責,貶損有餘而寬容不足。在推進改革上,表現為瞻前顧後,等待觀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唯恐喪失既得利益而不敢去試、去闖。在發展經濟上,溫飽即安,小富即滿,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些小農經濟意思,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手腳,窒息了地方的活力。
(二)平均主義思想
自古以來流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平均主義思想。這種排斥差別、否定競爭的觀念根深蒂固。特別是崇尚「殺富濟貧」的觀念,不僅使人們安於現狀,而且害怕致富招禍,而以貧為榮,好吃懶做,嚴重地制約了農村先富帶後富。在少數民族地區,平均主義觀念更是普遍地存在。在有的地方,人們種的糧食、蔬菜可以互相取吃,所謂「山毛野味,見者有份」。在有的民族中,還有這樣的傳統習俗,殺豬宰羊了,要把全村人都請到家裡,連吃帶拿,兩三百斤的豬一天就吃完了。這種平均主義思想,嚴重地扼殺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三)重農輕商思想
大多數貴州人,特別是少數民族都地處偏遠地區,與外界交往不多,主要從事單一的農業生產。由於長期封閉、單一的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基礎薄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還十分頑強。不少人守著「養牛耕田、養豬過年、養雞養鴨為換油醋鹽」的傳統觀念。他們恥於經商,羞於經商,甚至認為經商是低賤的,瞧不起商人,認為通過做買賣賺別人的錢是不道德的、不光彩的。如果自己的財物有剩餘的話,寧可送人,也不願意出賣給別人。這種輕商賤利的古樸民風長期延續了下來。
(四)安土重遷意識
自古以來,貴州人的生活可以概括為這樣幾個字:有而不足。這里的人們生活很艱苦,很貧困,但也還不至於餓死。很少有剩餘產品用於擴大再生產,只有周而復始的挨餓受窮。長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種心態:安貧樂賤,安土重遷。不少人寧可抱守貧困而不願離開故土,只要能夠勉強生活下去,也就心滿意足,缺乏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這是他們長期被固定在土地上,處於孤立、分散、內向、封閉的環境之下而形成的心理上的惰性。清代貴州學者陳法的一段話就反映了貴州人的這樣一種意識。他說:「今聖明在御,德洋恩溥,聲教四汔,四海浴時雍風動之休,萬民享太平有道之瑞,隨處皆樂土,九州皆化國矣!又奚必遠適異國,別父母之邦乎?萬一謀之不臧,致進退維谷,或子孫習於華侈之習,不再傳而無以自立,終貽日後之悔,又何如安土重遷之為愈耶!
我們來看看現在的貴州!雖然作為中國最落後的省份之一,但是有一項壯舉那就是縣縣通高速!2015年12月31日,貴州省提前三年實現88個縣(市、區、特區)通高速的目標,成為西部地區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也是全國為數不多實現這一目標的省份之一。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5100公里,高速公路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2.9公里,形成15個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與相鄰省(區、市)形成兩個以上高速公路通道。然而這樣僅僅是不夠的,據悉貴州省政府近日批復了《貴州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6—2030年)》,將投資約210億元加快全省通用航空規劃建設,力爭到2030年實現全省「通用航空縣縣通」。貴州正在逐年改變,大家為貴州加油吧!
地貌 以高原、山地為主,喀斯特地形突出,高原、山地佔全省87%,丘陵佔10%,盆地、河流階地、河谷和平原僅佔3%,地形特點: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傾斜,平均海拔1100米。
經濟 增速連續六年位居中國前三位,保持兩位數增長。 煙稅一一是貴州近代經濟支柱。 煤電一一是最大的經濟支柱。 磷及磷化一一化工產業的支柱。 電力、 旅遊 一一成為支柱產業。 建築一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茶葉、烤煙一一現代農業經濟。 大數據一一新興產業的支柱。
交通 全省88縣已實現縣縣通高公路,開通了滬昆高鐵、貴廣快鐵,今年底開通渝黔快鐵,明年開通成貴高鐵。 到2020年水運通航里程將達到4100公里,水運能力達5000萬噸,港口吞吐能力突破4000萬噸。 航空網路十分完善,今年又開通了茅台機場。
旅遊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 山地公園省的名號不是浪得虛名,有最美的名山一一銅仁梵凈山; 最美的瀑布一一黃果樹瀑布、赤水丹霞瀑布; 最美的湖泊一一威寧草海、興義萬峰湖; 最美的古城一一鎮遠古城、青岩古鎮; 最美的古寨一一西江干戶苗寨; 最美的溶洞一一龍宮、織金洞; 中國最長的溶洞一一綏陽雙河洞; 最美的花海一一大方百里杜鵑; 最美的森林一一道真大沙河; 最美的江河一一德江烏江畫廊 旅遊 景區;最美的城堡一一遵義海龍屯、貴陽夜郎谷;最美的 旅遊 公路一一赤水河谷 旅遊 公路; 最美的山峰一一興義萬峰林; 最美的大橋一一壩陵河大橋…...
香煙 ″一雲二貴三中華",可貴州香煙的地位,香煙主要以貴煙系列產品為主。其中:貴煙(盛世)100元/盒,貴煙(印第安火種)160元/盒;貴煙(扁盒印第安火種)100元/盒。
白酒 貴州白酒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著名的產酒大省。馳名品牌有:茅台酒(系列)、習酒(系列)、傳奇貴酒、賴貴山酒、國台酒、珍酒、董酒、安酒、青酒、鴨溪窖酒、貴州醇等。
茶 貴州不但產好煙、好酒,而且還產好茶,如都勻毛尖茶, 雷公山銀球茶 , 湄潭翠芽茶, 梵凈山翠峰茶, 正安白茶等。
城市 貴陽、遵義是2016年中國西南地區,唯一一個省份有兩座城市上榜的百強城市。貴陽一一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干園之城,森林之城,避暑之都,數谷之都。 遵義一一 歷史 文化名,會議之都,茅台酒的故鄉。
農村 全面加快打造″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 到2020年全省形成點、線、面結合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新格局,努力建成美麗鄉村示範省。
貴州省,簡稱「 黔」或「貴」,地處中國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湖南、雲南、廣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樞紐。世界知名山地 旅遊 目的地和山地 旅遊 大省,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貴州境內 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
我作為貴州人用幾個詞來形容,
1,窮!這個沒什麼爭議,無論GDP總量還是人均都比較落後(相對於發達省份),生活水平,消費水平較低。
2,發展快!現在貴州的發展速度全國前三,各種基建工程大力發展。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等等。
3,風景美麗!由於貴州開發力度較小,生態環境保留得比較完全。再加上天然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所以貴州的風景確實好。
4,民風淳樸!貴州很多少數民族,與外界接觸較少,相對而言比其它地方的民風淳樸一些。
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貴州是一個「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交通落後、地形崎嶇、經濟不發達的省份,以前人們一提到貴州,初步的印象就是貧窮落後、窮山惡水……近些年來,隨著貴州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別是 旅遊 業的大力宣傳和推廣,去貴州玩的人越來越多,貴州給外地人的印象也是越來越好了。
個人去的最多的就是貴州的黔東南了,還有黔南、黔北、黔西南、黔西北等地,對貴州這些地方的總體感覺還是非常好的。反而是對貴州省的省會貴陽印象不是太好,感覺貴陽這個地方,城市盡管不大,很涼爽生活也很方便,但這個城市堵車堵的太厲害了!
記得五一小長假時曾經來過一次貴陽,那天從貴陽東高鐵站下車,准備去花溪和朋友會合的,先打了個計程車,不料計程車司機說太堵車不去。只好坐公交車過去,因為貴陽東沒有到花溪的直達車,只好去金陽轉車,一路上堵車堵的非常厲害,從貴陽東到花溪就堵了近三個小時,我從重慶到貴陽坐高鐵才兩個多小時呢,貴陽這公交車坐的……
說起貴陽東高鐵站,那更是讓人不知說什麼好了,聽說這個高鐵站是貴陽的一個新高鐵站,滿以為這里是設施齊全的非常高大上的高鐵站吧,不料上次在這里轉車才發現一個堂堂省會城市的新高鐵站,竟然沒有快速換乘通道,而且高鐵站的候車大廳竟然比許多縣級的高鐵站還不如,實在是有點讓人失望了,難怪不少貴陽朋友都告訴我在貴陽坐高鐵,千萬別去貴州東……更不能理解的是,貴陽前往重慶成都的高鐵,貴陽北和貴陽東都有,稍不注意就會定錯票上錯車,實在是無力吐槽啊……
作為一個貴州人,我可以很驕傲的說,貴州山青水秀,現在的貴州不再是那個人交通不便的身份,而是一個縣縣通高速的城市,高鐵也快速發展,說實話貴州的公交車系統比起很多城市來說是很發達的,貴州有超級多的 旅遊 資源,現在貴州在大力發展大數據
貴州省是中國的一個寶地,貴州是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曰晴,山地眾多,山清水秀,風景優美,草葯眾多,物產豐富,礦產多樣,野味眾多,一年四季平均氣溫只有十幾二十度,氣候涼爽,空氣清新,地勢險要,民風獨特,貴州喜歡鬥牛,斗雞,賽馬,劃獨竹漂,劃龍舟,吹蘆笙表演,跳舞,唱山歌泡妞等眾多別樣的比賽,貴州的夏天都很涼爽,根本就用不著空調和風扇,晚上睡覺都還要蓋被子,要不然很容易生病感冒,因為太涼爽了,我去過我大中國的很多省份打過工,雖然那些地方都比較發達,但空氣都不好,水質也差,夏天熱得要死,晚上睡覺沒有空調或者風扇的話,根本就睡不好覺,因為太悶熱了,現在想想還是貴州的氣候比較好,還節約用電,雖然貴州現在還比不上發達地區,但隨著政府和中央的大力支持和扶持和改革,現在貴州的交通網路己經越來越好了,現在貴州還大力發展 旅遊 和其他產業,不久的將來貴州會越來越美好,如果你想睡得舒適和過得舒服,就到貴州生活和發展吧。
從地理位置上看,貴州是連接中國西南諸省的十字路口,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省內多山,無平原的制約,造成了貴州滯後的發展。但有其弊則有其利,多年滯後的發展,卻保護了貴州原始古樸的生態環境,讓其成為了中國當之無愧的公園省。由於國家的重視,隨著交通條件的大力改善,貴州正以其豐富的礦產資源,水能資源,自然生態資源為依託,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相對經濟發達地區,貴州底子薄,但發展後勁大,發展速度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前三甲。隨著省內能源工業,軍事工業, 旅遊 業及基礎設施建設的飛速發展,相信貴州的經濟實力,定能擠身於全國的中上游,成為名符其實的未來之省!
Ⅲ 貴州地理位置和特點分別是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
特點是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總面積17.62萬平方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貴州的地理: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
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
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海拔為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貴州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積109084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1.9 %,境內岩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布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岩溶生態系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貴州
Ⅳ 為什麼貴州全年都下雨
因為貴州省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位於副熱帶東亞大陸的季風區內,氣候類型屬中國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
主要氣候特點為:(1)全省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2)常年雨量充沛,時空分布不均。(3)光照條件較差,降雨日數較多,相對濕回度較大。(4)本省地處低緯山區,地答勢高差懸殊,天氣氣候特點在垂直方向差異較大,立體氣候明顯。(5)還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
參考鏈接:網路-貴州省
Ⅳ 貴州氣候特點主要的特徵
(1)全省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高原氣候或溫熱氣候只限於海拔較高或低窪河谷的少數地區。境內包括省之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在內的佔全省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4~16℃之間,而其餘少數地區計有省之南部邊緣的河谷低窪地帶和省之北部赤水河谷地帶,為18~19℃,省之東部河谷低窪地帶為16~18℃,海拔較高的省之西北部為10~14℃。各地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7月份,最低值出現在1月份。就全省大部分地區而言,7月平均氣溫為22~25℃,1月平均氣溫為4~6℃,全年極端最高氣溫在34.0~36.0℃之間,極端最低氣溫在-6.0~-9.0℃之間,但其出現天數均很少,或僅在多年之中偶爾出現。全省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四季分明,中心部位的貴陽市在四季劃分上具有代表性,四季以冬季最長,約105天,春季次之,約102天,夏季較短,約82天,秋季最短,約76天。
(2)常年雨量充沛,時空分布不均。全省各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1100~1300mm之間,最多值接近1600mm,最少值約為850mm。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趨勢是南部多於北部,東部多於西部。全省有三個多雨區和三個少雨區。三個多雨區分別位於省之西南部、東南部和東北部,其中西南部多雨區的范圍最大。該區的晴隆縣,年降水量達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個少雨區分別在威寧、赫章和畢節一帶,大婁山西北部的道真、正安和桐梓一帶,舞陽河流域的施秉、鎮遠一帶。各少雨區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間。因此,對全省絕大部分地區而言,多數年份的雨量是充沛的。從降水的季節分布看,一年中的大多數雨量集中在夏季,但夏半年降水量的年際變率大,常有乾旱發生。
(3)光照條件較差,降雨日數較多,相對濕度較大。全省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數在1200~1600小時之間,地區分布特點是西多東少,即省之西部約1600小時、中部和東部為1200小時,年日照時數比同緯度的我國東部地區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之一。各地年雨日一般在160~220天之間,比同緯度的我國東部地區多40天以上。全省大部分地區的年相對濕度高達82%,而且不同季節之間的變幅較小,各地濕度值之大以及年內變幅之平穩,是同緯度的我國東部平原地區所少見。
(4)本省地處低緯山區,地勢高差懸殊,天氣氣候特點在垂直方向差異較大,立體氣候明顯。由於東、西部之間的海拔高差在2500m以上,故隨著從東到西的地勢不斷增高,各種氣象要素有明顯不同。如西部的威寧較中部的貴陽海拔增高1163m,年太陽輻射較貴陽多96MJ·m-2,年平均氣溫低4.8℃,年平均絕對濕度小4.0hPa,故威寧氣候高寒,貴陽則氣候溫和。再將東部的銅仁與中部的貴陽作一比較,前者比後者海拔降低787m,年太陽輻射比貴陽少戶234MJ·m-2,年平均氣溫升高1.6℃,7月平均氣溫升高3.7℃,1月平均氣溫升高0.3C,故銅仁的'氣候特點是冬暖夏熱,貴陽則是冬暖夏涼。在水平距離不大但坡度較陡的地區,立體氣候特徵更明顯,群眾中廣為流傳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充分說明了貴州山區垂直氣候的差異性。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地處中國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湖南、雲南、廣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樞紐。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畢節市,銅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已發現石器時代文化遺址80餘處。觀音洞舊石器遺址被正式命名為「觀音洞文化」,對研究中國舊石器時代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地形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
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海拔為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貴州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積109084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1.9%,境內岩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布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岩溶生態系統。
水文
貴州河流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繫上游交錯地帶,有69個縣屬長江防護林保護區范圍,是長江、珠江上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全省水系順地勢由西部、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分流。
苗嶺是長江和珠江兩流域的分水嶺,以北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115747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面積的66.1%,主要河流有烏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陽河、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欄江、橫江等。苗嶺以南屬珠江流域,流域面積60420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面積的百分之35.0,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Ⅵ 貴州氣候溫暖濕潤屬於什麼溫濕季風氣候區
貴州省氣候屬於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區;貴州省全省年平均氣溫在15°C左右,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C-6°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2°C-25°C;貴州省位於中國西南的東南部,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雲南、北接四川和重慶。
1、貴州省氣候、水熱條件
貴州省全省年平均氣溫在15°C左右,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C-6°C,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2°C-25°C,為典型夏涼地區。
貴州省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境內各地陰天日數一般超過150天,常年相對濕度在70%以上。
2、貴州省地理位置及地理環境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位於中國西南的東南部,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雲南、北接四川和重慶。
貴州位於雲貴高原,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峰,綿延縱橫。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人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海拔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貴州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
Ⅶ 貴州的地理環境有哪些利弊
利:貴州的地形主要為高原,地形崎嶇,有利於發展立體農業,喀斯特地貌有利於發展旅遊業。
弊:地形崎嶇交通不便,制約著
當地經濟
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