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如何提高城市化水平

高中地理如何提高城市化水平

發布時間:2022-09-11 16:20:53

A. 地理學怎麼促進城市化

我認為地理學要想促進城市化,主要發展的是旅遊業,如果地理書你把每個地方描寫的非常的美的話,大家都會去那個地方玩,那麼就可以出現那裡的經濟發展。

B. 高中地理城市化問題

2.綜合農業開發區
3.植物園
2.改善和美化城市環境
城市化是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具體包括人口職業的轉變、產業結構的
...
因此第一題不可能是加工工業區。
第2小題,城市化造成很多問題,雜訊污染,住房問題,交通擁擠,都市人自身的生存環境倍加惡劣等,
如果再把非城市化地區都用來作為城市化地區會令城市化問題更惡劣,所以答案是2.改善和美化城市環境

C. 問有關高中地理的城市化的幾個問題

對於第一個問題和第二和問題:第一個問題強調的是產生過程,第二個問題的主要強調是在第一種過程下的結果。第三個問題是城市發展與其主要動力的關系問題。

1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鎮集聚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成城鎮的過程。
城鎮化,就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城鎮規模擴大的一種歷史過程
郊區化: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主要指發生在特大城市周圍、城鄉交錯地帶土地利用性質的變化和城市中上階層人口移居城市外圍地帶的過程
逆城市化: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在發達國家出現的與城市化進程相反的人口流動現象,即城市人口向鄉村和小城鎮迴流,大城市中心區萎縮,中小城鎮迅速發展,鄉村人口數量增多的過程。
2
城市:是以非農業產業和非農業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包括按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鎮)。一般而言,人口較稠密的地區稱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並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轄功能可能涉及較其本身更廣泛的區域。其中有樓房、街道、醫院、學校、商業賣場、廣場、公園等公共設施。
城鎮:①城市和集鎮。集鎮是介於鄉村與城市之間的過渡型居民點。
②以非農業人口為主,具有一定規模工商業的居民點。中國規定,縣及縣以上機關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萬人以下,其中非農業人口佔50%;上的居民點,都是城鎮。
郊區:城市周圍屬該城市管轄的地區。
農村:對應於城市的稱謂,指農業區,有集鎮、村落,以農業產業(自然經濟和第一產業)為主,包括各種農場(包括畜牧和水產養殖場)、林場(林業生產區)、園藝和蔬菜生產等。
鄉鎮企業主要在郊區創辦,其次農村也有,但由於城市帶動力不足等原因很少,例如我國的典型 珠三角發展模式中的 前店後廠,它的廠便是遍布整個廣州等地區的鄉鎮{郊區}企業。
3
城市化大於工業化:這種趨勢會造成虛假城市化等低水平的城市化,主要原因是城市發展動力不足,城市沒有持久的發展動力。例如印度的首都 新德里。
工業化大於城市化:這種趨勢雖然不會產生上面的問題,但會造成城市產業結構單一,產生城市發展的薄弱環節如農業·服務業的發展不適應城市需求,其次龐大的工業體系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城市污染,治理污染費用高等環境問題。例如我國的 沈陽{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D. 高中地理城市化發展潛力

首先城市化發展的潛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所處地理位置,是平原還是山地地區,是處於沿海經濟帶,東部發達地區,還是西部偏遠地區。
2、是否擁有發展的根基,比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或者擁有豐富的商業資源,第二,第三產業是否發達
3、人才儲備量,教育是否發達,教育發達的城市,人力資源豐富,人才眾多,各行各業都擁有優質的人才,發展潛力更大
4、科技是否發達,這決定著未來的發展潛力,城市科學技術發展水平越高,越能適應發展迅速的時代和社會
5、基礎設施是否完善,城市文化建設水平是否發達等等都有一定影響

E. (高中地理)城市化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高中地理裡面城市問題貌似主要分4類
1環境問題, 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土地污染、光污染等, 解決措施,一般就什麼加大科技投入,發展清潔能源、新能源;調整產業結構;工廠外遷或者對工業、生活的廢棄物、廢水廢氣等進行處理再排放;加大宣傳與法制建設,提高環保意識與公民素質等等
2交通問題, 解決措施, 交通公共化、軌道化,發展公共交通,鼓勵綠色出行(少開私家車什麼的);完善交通網路,改善路面狀況等
3居住問題 加大住房建設的投入,建設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等;改善環境,提高居住質量
4社會問題(一般就是指軟實力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失業率較高導致犯罪率上升,其他的還有道德、人口素質等方面。(各種人與人之間的糾紛大多可以歸於社會問題的~)
解決措施么,提高社會保障制度,(比如完善養老體系,提高最低工資標准,社會福利等);普及教育,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加強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等等

其實城市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多,人口增長快。
盡管如此,解決措施也不能是什麼限制人口進入城市之類的。以上講的措施主要是大方面,可以根據具體問題提出更具體的建議

F. 高中地理如何提高城市化水平

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措施,首先要考慮影響城市化的因素,影響城市化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可以有很多措施,比如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正確的國家政策等等。

G. 高中地理城市群發展的措施

我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應採取的措施,應該合理布局城市,當然應該規劃城市道路網.多選的話是應該選的,城市規劃和道路建設都是城市化的題中之意.應該選的.這是多選

H. 高中地理,城市化問題。

城市化是指鄉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大批鄉村地區轉化為城市地區的過程
城市化的最明顯表示是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增大
表現為:一、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二、勞動力由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
三、出現城市群
會,由於城市人口增多,環境惡化,城市人口向鄉村轉移,稱之逆城市化

I. 高中地理城鎮化的知識

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口就業結構、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化過程和城鄉空間社區結構的變遷過程。城鎮化的本質特徵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農村人口在空間上的轉換;二是非農產業向城鎮聚集;三是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勞動力轉移。對城鎮化的特徵,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對進一步理解其本質特徵是有益無害的。
從農村城鎮化的角度而言,城鎮化具有四個方面的特徵:一是時間特徵,表現為過程和階段的統一,以漸進為主;二是空間特徵,表現為城鎮結合,以鎮為主;三是就業特徵,表現為亦工亦農,非農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徵,表現為亦土亦「洋」,以「洋」為主,亦新亦舊,以新為主。從世界城鎮化發展類型看可分為發達型城鎮化與發展型城鎮化,其特點是不一樣的。包括重慶在內的中國西部均屬發展型城鎮化。發展型城鎮化有5個特點:一是城鎮化原始積累主要來自於農業;二是城鎮化偏重於發展第二產業,而非發展第三產業;三是城鎮化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四是城鎮化的動力機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鎮化中城市貧民佔有很大比重。
其實在高中地理中關於城市化的知識,在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動力,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還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對四大圈層的影響,合理的城市化和過快的城市化的影響,書上都有。

閱讀全文

與高中地理如何提高城市化水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9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5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1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0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4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6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5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5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0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6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19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9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8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7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3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