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雲的種類名稱及形狀
『貳』 雲有四種:卷雲、層雲、積雲、雨雲。你能說出它們的特點嗎
1、卷雲:雲體具有纖維狀結構,常呈白色,無暗影,有毛絲般的光澤,多呈絲條狀、片狀、羽毛狀、鉤狀、團狀、砧狀等。多由直徑為10-15微米的冰晶組成。
2、層雲:層雲完全沒有結構,它由細小的水珠組成。層雲中往往會落下細雨或者細雪,但是不會下大雨。
3、積雲:垂直向上發展的頂部呈圓弧形或圓拱形重疊凸起,而底部幾乎是水平的雲塊。
4、雨雲:雲體龐大如高聳的山嶽,頂部開始凍結,輪廓模糊,有纖維結構,底部十分陰暗,常有雨幡及碎雨雲。
(2)高考地理積雲是什麼形狀擴展閱讀:
高積雲的特徵:
高積雲的雲體較小,個體分明,雲的厚薄、形狀不相同,薄的雲體呈白色,可觀測到日月輪廓,厚的雲體呈暗灰色,日月輪廓看不清楚。
高積雲的形狀多呈扁圓形,瓦塊狀,魚鱗片或波狀的密集雲條。在天空分布常密集成行或波狀排列,雲塊的視角寬度為1°-5°。
高積雲是由微小水滴或過冷水滴與冰晶混合組成。每當日、月透過薄的高積雲時、常常觀測到由於高積雲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對光的衍射而形成內藍外紅的光環又稱為華。
高積雲是在高空逆溫層下面,冷空氣處於飽和條件下而形成的。雲體不厚,比較穩定,很少變化,預示晴天,農諺「瓦塊雲,曬煞人」,「天上鯉魚斑,曬谷不用翻」,即指這種高積雲出現後,將是晴天。如果高積雲的厚度繼續增厚,並逐漸融合成層,即將顯示天氣將有變化,甚至會出現降水。
『叄』 什麼是積雲
積雲通常在濕潤地區和熱帶地區出現,但有時也會在乾燥地區出現。除非積雲變成積雨雲,否則不會出現陣雨,尤為正午後形成的雲堆和積雨雲表示陣雨很可能出現。
積雲,分為淡積雲、濃積雲、碎積雲三類,是一種垂直向上發展的雲塊。積雲為輪廓分明,頂部凸起,雲底平坦,雲塊之間多不相連的直展雲;它是由低層空氣對流作用使水汽凝結或在冬季凝華而形成的雲。積雲雲底基本為水平狀,頂部為圓弧狀,有孤立的,也有重疊圓拱狀的或直線排列的,外型類似棉花堆。
『肆』 積雲有什麼特點
這種雲因其外表蓬鬆很容易識別。典型的積雲底部較平緩,頂部稍圓。它們可能是由單種雲形成的,組織成雲街,或是形成片片雲層,重疊在一起,具有雙層雲(層雲)和積雲的特點。
正常的積雲形狀如一堆奶油,據雲層的厚度,上面呈白色,下面呈灰色。積雲主要在白天形成,因為陽光使地面變熱,反過來,地面又使空氣變熱。積雲也可在白天山頂上形成,因為山坡受熱比谷底受熱快。這種不穩定的受熱形成運動中的對流。暖空氣上升,因擴散而冷卻,最終達到露水的溫度。積雲的平底表明上升的冷凝標准。隨著空氣繼續上升,上方的空氣形成氣泡,導致上端蓬鬆狀的出現。積雲外部,下沉的空氣補償因受熱並蒸發的上升空氣,形成自由的空間。在變成氣泡後,雲層下沉,隨著潮濕上升,空氣與雲層外部的乾燥空氣或結合或對流暫時減弱。這樣,雲層上端繼續上升。
積雲有時伴隨或提前冷鋒而形成。因為那裡的空氣被迫上升。積雲的形成也是由於冷空氣在冷的水面上浮動,並從下面開始變暖。
積雲可保持相當的平緩,逐漸變成凹凸不平,或變成破碎狀如同層雲碎片一樣,亦或變成塔狀堆。如果上升勢頭猛,積雲可最高達到8英里(13千米)左右,從而轉化成積雨雲。
當積雲出現層疊狀時,可顯現幾種形狀。大氣狀況穩定,積雲會在上方出現氣泡,結果被逆溫所壓制,即暖空氣位於冷空氣上方。這種情況有時會產生層積雲或高積雲。
高積雲,卷積雲有時是層積雲,其實均屬層雲是由於弱對流在雲層稀薄和厚重區域形成的。雲稀薄地區是空氣下降、而雲層厚重地區則是空氣上升。若下降空氣勢頭猛,雲層中間就會出現斷裂,從而突出個別積雲中的雲中要素。通常,這些重疊的積雲不會產生降水。
高度
濕度大的地區為2000~5000英尺(600~1500米),乾燥地區為10,000英尺(3000米),積雲底部清晨靠近地面;午後就會上升。
范圍
通常在濕潤地區和熱帶地區,有時也會在乾燥地區出現積雲。
季節
全年。但主要出現在夏季,夏季地面較暖,空氣較潮濕。
特點
除非積雲變成積雨雲,否則不會出現陣雨,尤為正午後形成的雲堆和積雨雲表示陣雨的積雨雲很可能出現。
變化
大多數積雲捲曲的邊緣可以被勁風弄破。在有風的環境中,積雲很容易被吹到天際,這種積雲變弱或使雲中物質脫離主體,形成氣流、氣旋、捲曲或其他破碎狀。積雲破損表明在水平線處不是靠近地面風大。當日落時,生成積雲的垂直氣流減緩。積雲下降,蒸發,最終以蓬鬆的零星塊狀而消失。
『伍』 卷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的形狀分別是什麼
卷雲 像羽毛像綾紗,絲絲縷縷地漂浮著
卷積雲 像水面的鱗波,是成群成行的卷雲
積雲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消散
高積雲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狀,排列整齊
『陸』 告訴我積雲,卷雲,高積雲,卷層雲,積雨雲的特點
積雲
雲塊很小,常成群出現,連成一片,呈現水波狀或魚鱗狀.卷積雲雲底高度達6000~8000米,雲體由冰晶組成,有時含有雪花或者過冷水滴.雲的厚度很小,通常僅數百米,遮光能力不強.透過雲層,可以辨別日月的輪廓,白天日光到地面可以形成清晰的光影.晚上透過雲體觀察月亮,可以察覺明顯的雲塊結構.卷積雲也偶爾呈現片狀、絮狀或者堡狀. 卷積雲不會造成降水.
卷雲
卷雲的形狀多種多樣,但是均有纖維結構,這是因為高空風向較為穩定,而風速較大造成的.卷雲的雲底高度通常在7000~10000米之間,暖季南方可高達17公里,而冬季北方也可低於6000米.雲厚在500~2500米之間.卷雲通常不會造成降水.
卷層雲
卷層雲分布范圍極光,通常遮蔽全天,厚度較大,常達1000米以上.但是該雲中,冰晶或者冰晶-雪花密度較小,能見度較好.所以,雖然厚度較大,實際透光能力仍然較強,透過雲體可以分辨日月位置或者輪廓,陽光到達地面後可以成影.北方冬季出現的卷層雲可以造成降雪,其它情況下通常不降水.
偽卷雲是積雨雲的雲砧部分,積雨雲崩潰以後,如果剩下雲砧部分,就是偽卷雲.如果積雨雲還沒有崩潰但離觀測點很遠,通常只能看到偽卷雲部分. 積雨雲崩潰留下偽卷雲,說明天氣好轉.
『柒』 積雲的特性及種類是什麼
這種雲因其外表蓬鬆很容易識別。典型的積雲底部較平緩,頂部稍圓。它們可能是由單種雲形成的,組織成雲街,或是形成片片雲層,重疊在一起,具有雙層雲(層雲)和積雲的特點。
正常的積雲形狀如一堆奶油,據雲層的厚度,上面呈白色,下面呈灰色。積雲主要在白天形成,因為陽光使地面變熱,反過來,地面又使空氣變熱。積雲也可在白天山頂上形成,因為山坡受熱比谷底受熱快。這種不穩定的受熱形成運動中的對流。暖空氣上升,因擴散而冷卻,最終達到露水的溫度。積雲的平底表明上升的冷凝標准。隨著空氣繼續上升,上方的空氣形成氣泡,導致上端蓬鬆狀的出現。積雲外部,下沉的空氣補償因受熱並蒸發的上升空氣,形成自由的空間。在變成氣泡後,雲層下沉,隨著潮濕上升,空氣與雲層外部的乾燥空氣或結合或對流暫時減弱。這樣,雲層上端繼續上升。
積雲有時伴隨或提前冷鋒而形成。因為那裡的空氣被迫上升。積雲的形成也是由於冷空氣在冷的水面上浮動,並從下面開始變暖。
積雲可保持相當的平緩,逐漸變成凹凸不平,或變成破碎狀如同層雲碎片一樣,亦或變成塔狀堆。如果上升勢頭猛,積雲可最高達到8英里(13千米)左右,從而轉化成積雨雲。
當積雲出現層疊狀時,可顯現幾種形狀。大氣狀況穩定,積雲會在上方出現氣泡,結果被逆溫所壓制,即暖空氣位於冷空氣上方。這種情況有時會產生層積雲或高積雲。
高積雲,卷積雲有時是層積雲,其實均屬層雲是由於弱對流在雲層稀薄和厚重區域形成的。雲稀薄地區是空氣下降、而雲層厚重地區則是空氣上升。若下降空氣勢頭猛,雲層中間就會出現斷裂,從而突出個別積雲中的雲中要素。通常,這些重疊的積雲不會產生降水。
高度
濕度大的地區為2000~5000英尺(600~1500米),乾燥地區為10,000英尺(3000米),積雲底部清晨靠近地面;午後就會上升。
范圍
通常在濕潤地區和熱帶地區,有時也會在乾燥地區出現積雲。
季節
全年。但主要出現在夏季,夏季地面較暖,空氣較潮濕。
特點
除非積雲變成積雨雲,否則不會出現陣雨,尤為正午後形成的雲堆和積雨雲表示陣雨的積雨雲很可能出現。
變化
大多數積雲捲曲的邊緣可以被勁風弄破。在有風的環境中,積雲很容易被吹到天際,這種積雲變弱或使雲中物質脫離主體,形成氣流、氣旋、捲曲或其他破碎狀。積雲破損表明在水平線處不是靠近地面風大。當日落時,生成積雲的垂直氣流減緩。積雲下降,蒸發,最終以蓬鬆的零星塊狀而消失。
淡積雲
極為平緩的積雲團比在高空中更為寬大,底部平緩,頂部有小雲片。當出現在天際之時,通常比雲層更藍。人們認為積雲團的形狀與上升氣流的弱勢有關,這些氣流形成積雲團,或在積雲團上空出現穩定的氣層。當這兩種因素出現在高壓區內,可以阻止垂直雲層的增長,淡積雲通常被看做極佳的天氣雲團。惟一無法預測無雨天的時間是積雲團在清晨形成,並經過一天後形成垂直積雲團,如積雲塊和積雨雲。
中積雲
縱觀全年,這些雲層表示正常的天氣——除非在隨後一天內轉變成積雲團或積雨雲。這些雲團的高度及寬度大體一致,它們比淡雲團顯得更為垂直,因為造成雲團對流的氣流通常強勁,或在它們上方的固定雲層比淡積雲上方更弱。中積雲底部在清晨時靠近地面,下午時會上升。它們距地面最高可達2000——3000英尺(600~900米),由於中積雲比淡積雲厚,因而常隱浮在空中。時常會在遠離高壓中心處看到它們。中積雲常在山區形成,因為上升氣流比高處地區更強,但即便在此處,中積雲還會升得更高,不會產生重大降雨。在乾燥地區這種雲層可以產生幡狀雲。
濃積雲
這種雲也被稱作「塔雲」。因為它們的高度大於寬度,這些塔雲高聳兀立,表明強勁的上升氣流的位置。對於這些生成的塔雲而言,必定有對流。而且受大氣不穩定因素影響加強。這種積雲越多,就更可能產生降雨。與形成塔雲有關的湍流會使飛機內的乘客上下顛簸。塔雲底部比淡積雲和中積雲底部更暗,這是由於高度而造成的。偶爾,碎雲片——又稱飛雲,可以在雲層下像雨天那樣涼的地區形成。塔雲上端極白,距地面為15,000~20,000英尺(4500~6000米)。
濃積雲除南極外,可以在世界任何地區形成。因為南極的空氣沿冷鋒面上升,還沿著海面冷鋒面,越過山脈,這些塔雲代表中積雲在垂直的積雲團生成後這一特定階段。在美國東南部,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以及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區,塔雲大體在夏季形成,那時的大氣不穩定而且潮濕。在印度,塔雲常預示著從東南方向吹來的令人心煩的潮濕天氣的到來,也標志著夏天季風活動的開始。冷空氣出現在對流層中區時,「濃」積雲也可能形成。這時它距地面15英里(8千米)。發生這種情況是在上層空間的低氣壓在寒冷的月份里,越過澳大利亞南部,當這些濃積雲在美國五大湖區和大鹽湖下降氣流中形成時,它們會形成湖區降雪,在下風方向每小時降雪在2~4英寸(5~10厘米),若在雲街中與其他濃積雲聯合,降雪量之大可以用英尺來測量。
『捌』 從高中地理的角度看,雲分為哪幾種,都是由什麼決定的,從雲的形狀上能夠預測天氣嗎
雲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的有形的結果。由於組成雲的水滴和冰晶等將陽光散射到不同的方向,從而產生雲的外觀。雲可以按照雲層厚度而產生的不同顏色,根據不同的顏色如白色,灰色,黑色而區分為白雲和烏雲。也可以按照其成因分為積雨雲,卷層雲和層積雲等。比較籠統的說,可以主要分為三種形態:一大團的積雲,一大片的層雲和纖維狀的卷雲。
不能僅僅通過看雲的形狀就能准確的預測出天氣,但通過雲的形狀上還是能夠看出短時間內天氣可能產生的變化,從而採取一些應對措施。比如一直流傳的一些諺語中就可看出勞動人民長期以來的對雲的觀察和天氣的預判: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
天上掃帚雲,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雲,午後必雨淋。
早晨東雲長,有雨不過晌。
早晨雲擋壩,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雲走,午後曬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雲,明天曬死人。
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天上豆莢雲,不久雨將臨。
天上鐵砧雲,很快大雨淋。
老雲結了駕,不陰也要下。
雲吃霧有雨,霧吃雲好天。
雲吃火有雨,火吃雲晴天。
烏雲接日頭,半夜雨不愁。
烏雲腳底白,定有大雨來。
低雲不見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惡雲長,冰雹在後晌。
暴熱黑雲起,雹子要落地。
黑雲起了煙,雹子在當天。
黑黃雲滾翻,冰雹在眼前。
黑黃雲滾翻,將要下冰蛋。
滿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脫。
『玖』 告訴我積雲,卷雲,高積雲,卷層雲,積雨雲的特點
積雲
雲塊很小,常成群出現,連成一片,呈現水波狀或魚鱗狀。卷積雲雲底高度達6000~8000米,雲體由冰晶組成,有時含有雪花或者過冷水滴。雲的厚度很小,通常僅數百米,遮光能力不強。透過雲層,可以辨別日月的輪廓,白天日光到地面可以形成清晰的光影。晚上透過雲體觀察月亮,可以察覺明顯的雲塊結構。卷積雲也偶爾呈現片狀、絮狀或者堡狀。 卷積雲不會造成降水。
卷雲
卷雲的形狀多種多樣,但是均有纖維結構,這是因為高空風向較為穩定,而風速較大造成的。卷雲的雲底高度通常在7000~10000米之間,暖季南方可高達17公里,而冬季北方也可低於6000米。雲厚在500~2500米之間。卷雲通常不會造成降水。
卷層雲
卷層雲分布范圍極光,通常遮蔽全天,厚度較大,常達1000米以上。但是該雲中,冰晶或者冰晶-雪花密度較小,能見度較好。所以,雖然厚度較大,實際透光能力仍然較強,透過雲體可以分辨日月位置或者輪廓,陽光到達地面後可以成影。北方冬季出現的卷層雲可以造成降雪,其它情況下通常不降水。
偽卷雲是積雨雲的雲砧部分,積雨雲崩潰以後,如果剩下雲砧部分,就是偽卷雲。如果積雨雲還沒有崩潰但離觀測點很遠,通常只能看到偽卷雲部分。 積雨雲崩潰留下偽卷雲,說明天氣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