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管理基礎地理資料庫

如何管理基礎地理資料庫

發布時間:2022-09-12 05:01:01

❶ 地理資料庫的介紹

地理資料庫(geographical database)是應用計算機資料庫技術對地理數據進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的硬體與軟體系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諸要素文件的集合,是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一組獨立於應用目的的地理數據的集合、對地理數據集合進行科學管理的數據管理系統軟體和支持管理活動的計算機硬體。廣義的地理資料庫還包括地理數學模型庫、知識庫(智能資料庫)和專家系統。地理資料庫屬於空間資料庫,表示地理實體及其特徵的數據具有確定的空間坐標,為地理數據提供標准格式、存貯方法和有效的管理,能方便、迅速地進行檢索、更新和分析,使所組織的數據達到冗餘度最小的要求,為多種應用目的服務。

❷ 如何在SQL Server中創建SDE地理資料庫

在ArcCatalog或者ArcMap中打開ArcToolBox工具箱。

在工具箱中,找到創建企業級地理資料庫工具,依次為數據管理工具→地理資料庫管理→創建企業級地理資料庫,如圖所示。

雙擊打開創建企業級地理資料庫工具,依次填寫所需內容。其中實例指伺服器IP地址,資料庫為要創建的SDE資料庫名稱,授權文件指ecp文件(一般都在安裝包的破解文件里),地理資料庫管理員密碼自行設置,滿足規范即可(一般設置為sde,若計算機有密碼策略則需滿足,此處的密碼需與客戶端連接SDE時的密碼保持一致),如圖所示:

點擊確定,等待資料庫創建完成,完成後可以在Sql Server中看到所創建的SDE登錄名和對應的資料庫。

❸ 地理資料庫子系統

地理資料庫子系統由地理信息管理系統與圖層資料庫及成果圖資料庫組成,圖層資料庫又可進一步細分為基礎圖層資料庫和專業圖層資料庫。

地理信息管理系統使用Mapinfor商品軟體,屬於桌面型管理系統。系統主要使用Mapinfor軟體自身的基礎管理功能(未進行二次開發前就已有的功能),主要功能包括:圖形編輯、圖形輸入、圖形輸出、圖元查詢與檢索、投影變換、標注等。

圖形編輯:利用十餘種編輯工具,對圖層可繪制點、線、域等圖元,並可改變各種圖元的樣式與形狀,改變圖元的圖層及刪除等操作。編輯雖可用來輸入圖元,但效率低,主要用於對已輸入圖形進行精細加工,如整形等。

圖形輸入:用三種方法,即數字化儀法、屏幕數字化(結合柵格圖像)及其它矢量圖像的轉換輸入進行圖形輸入。在建立地理信息系統前,已有不少的專業圖本身就是用某種矢量圖形軟體繪制的,如CAD格式圖件,通過矢量圖像的轉換輸入,不僅可保持原圖的精度,又可極大地節約圖形錄入工作量。

圖形輸出:一幅成果圖,需要在基礎圖層資料庫和專業圖層資料庫中調出若干有關圖層並選定繪制范圍,再根據成果圖的服務對象和作圖目的,對圖層進行適當的編輯(如改變標注位置,增加圖件聲明性文字等)後,便可完成。一般對編輯完成的成果圖要存入成果圖資料庫中。圖形輸出功能,是將成果圖資料庫中的專業圖,輸出到繪圖機。在輸出操作過程中,可選擇比例尺和重新定義繪圖范圍。

圖元查詢與選擇:這是在編輯過程中頻繁使用的操作,可分為點選擇、范圍選擇、SQL選擇。對選擇出的圖元對象,利用瀏覽表編輯功能或資料庫編輯功能進行編輯,如刪除圖元,改變圖元的某些屬性以及將選擇出的圖元單經過適當編輯後,方可單獨作為一新圖層等。

投影變換:因塔里木盆地地域廣闊,在前人繪制的各種基礎與專業圖件中,使用的投影與投影參數不盡相同,在利用其資料時,須轉換為統一的投影系統(稱本地投影)才能合成與疊加。MapInfor投影轉換能力很強,在實際操作中,所出現的各種圖件幾乎都可找出對應的投影變換。

標註:盡管系統有自動標注功能,但在必要時,還需要對圖件進行人工標注和增加圖件文字性說明。由於使用的軟體平台為漢字環境的Windows95,用其中的矢量漢字字體對圖形進行中西文標注都很方便。

主要資料庫文件類型:分為三類,即基礎圖層資料庫、專業圖層資料庫、成果圖資料庫。

1.基礎圖層資料庫

(1)行政界限(線圖層)

(2)城市與村鎮(點圖層)

(3)地形(線圖層)

(4)公路(線圖層)

(5)鐵路(線圖層)

(6)河流(線圖層)

(7)湖泊(域圖層)

(8)植被帶(域圖層)

(9)地名(點圖層)

(10)河流名

……

2.專業圖層資料庫

(1)地質與地層界限(域圖層)

(2)斷層(線圖層)

(3)潛水富水性分區(域圖層)

(4)承壓水富水性分區(域圖層)

(5)水源地分布(域圖層)

(6)地下水的埋藏特點(域圖層)

(7)地下水礦化度等值線(線圖層)

(8)灌溉渠系(線圖層)

(9)灌區(域圖層)

(10)水庫(域圖層)

……

3.成果圖資料庫

(1)地下水分布圖

(2)地下水等埋深圖

(3)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

(4)地下水流場圖

(5)地下水開采潛力圖

(6)地下水開采強度圖

……

❹ 河北省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資料庫建設及服務社會的幾點思路

段秀麗1 王慶民2

(1.河北省地質資料館;2.河北省地質調查院)

摘要 本文通過總結河北省武安-沙河鐵煤礦集區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試點項目研究成果,概要介紹了項目各類地學資料庫建設及維護的工作內容,以及應用的標准。項目在地質資料信息資料庫建設及集群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經驗,建立一套技術方法及工作流程。通過對各類資料庫內容及共性的研究,在各類資料數據空間及屬性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初步建立了工作區地質資料信息共享服務平台。通過功能的定製,實現了信息的快速查詢、綜合利用、展示等。

項目的建設對河北省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提供了思路。為下一步更好地推進此項工作奠定了基礎。

利用集群化的信息資源提供多元、多層次產業化信息服務,發揮地質資料信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

關鍵詞 集群化 產業化 資料庫維護 建設 全方位服務 思路

地質資料信息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信息。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北省地質工作投入了大量資金,形成了上萬檔成果地質資料以及大量的實物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但傳統的地質資料信息管理方式大都是各單位分散管理,各部門各自為政,地區、行業之間缺乏暢通的數據共享渠道,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服務一般局限於某些特定的對象和行業,服務面窄,服務方式單一,服務內容簡單,服務效率較低,造成信息資源的巨大浪費。如何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提升服務水平,成為廣大地質資料管理工作者面臨的重大挑戰。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就是:打破地域、行業的限制,將孤立、零散的地質信息數據收集到一起,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提高地質資料的信息化數字化程度,把各種相關資料信息分類整合起來,建立信息間的聯系,從信息內部提煉出更有價值的新信息,並放到一個能被共享的信息平台上充分利用。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化就是:根據各個行業社會各層的需求,主動擴大信息社會服務的范圍,利用集群化的有利信息資源提供多元、多層次產業化信息服務,最大限度發揮地質資料信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意義重大,是地質工作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國土資源管理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內容。下面以河北省武安-沙河鐵煤礦集區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試點項目成果為例,對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資料庫建設及產業化方面進行概括總結,並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

1 全面開展地質資料集群化資料庫建設與維護

1.1 建立基礎地理地質資料庫

基礎地理數據主要包括等高線、地物控制點、地貌分區、行政區、行政界線、居民地、城鎮區域、交通、水系、湖泊與水體等內容,為確保工作區內地物地貌的完整性,基礎地理資料庫的空間范圍覆蓋了整個工作區。基礎地理數據要求各圖層空間位置要精確,以便於數據的綜合利用,數據採用統一的空間數據基礎,坐標系類型為地理坐標系、橢球參數為西安80、坐標單位為「度」,空間數據精度為1:1萬。基礎地理數據來源主要是收集最新現勢數據,通過矢量化、投影變換、誤差校正、掛接屬性等數據處理手段,滿足資料庫建設要求。

基礎地質數據主要包括地層、岩性及岩相、侵入岩、脈岩、斷層、礦產等數據圖層,資料庫建設數據的來源以1:5萬、1:2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為主。基礎地質數據類型、空間數據基礎通過投影轉換等與地理數據保持一致。

1.2 建立元數據目錄資料庫

元數據目錄資料庫內容主要包括各行業領域、各類地質工作資料成果的基本信息和索引內容,數據項和表格內容以成果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為主,表格中各數據項的內容和結構主要參照《DA/T 23—2000 地質資料檔案著錄細則》中的規定。

元數據目錄資料庫數據表的劃分為:資料空間信息表、資料基本信息表、資料內容概要表、代碼信息表。其中資料空間信息表中的數據內容以及各數據項的劃分主要包括:資料標識碼、檔案編號、空間范圍、保管單位等4項內容。資料標識碼是工作區內各類地質資料的唯一標識碼;檔案編號主要是省地質資料館、各單位資料館中現存各檔資料的編號;空間范圍指各檔地質資料工作區范圍,單位為「度」,坐標系為西安80;保管單位指收集到的各類地質資料存放單位名稱。

1.3 建立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

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是在圖文掃描數字化的基礎之上,按照相關的技術要求對已有的電子文件進行系統整理,建立集存儲、管理、利用於一體的圖文資料庫,提高圖文地質資料綜合利用水平。

工作區圖文數字化資料收集內容,主要是收集有關煤鐵礦區的數字化成果資料,包括礦區地質工作的不同階段、不同性質、不同專業領域的數字化成果資料,數據來源主要包括已有數字化成果和前期掃描的數字化成果。另外,還要收集整個工作區范圍內的區域地質、礦產、水文、工程、環境、物探、化探、遙感等有關專業的基礎性地質數字化成果資料。

已有電子資料處理,主要是指文件格式的標准統一和資料的分類。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中文件格式及資料分類標准參照《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國土資發〔2006〕210號)進行處理,圖文掃描的成果資料中文字部分資料需要按照要求轉換成PDF格式,其目錄要與原件中的內容一一對應;圖文地質資料分類依據主要包括資料類別、礦區名稱、工作程度,其中資料類別分為:區調類、礦產勘查類、水工環勘查類、物化遙勘查類、地質科學研究類、技術方法研究類、其他類,區域地質調查類資料工作程度劃分以比例尺為依據,礦產勘查工作程度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等。此外,文件目錄的組織、存貯及命名按照資料庫建設要求進行處理。

涉密資料屏蔽處理,主要是在前期開展的涉密清理工作基礎之上,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圖件和文字部分進行技術屏蔽,對於不同借閱人設置不同的訪問許可權。圖文資料與涉密清理資料庫掛接整合,主要針對工作區內的涉密資料進行處理,使地質資料管理既能夠滿足利用者的需求,又能夠確保資料的安全。

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主要包括:柵格文件、分類信息表、涉密信息表、涉密屏蔽柵格文件等內容。

1.4 專題資料庫更新維護

河北省現有地學專題資料庫主要包括:礦產地資料庫、地質工作程度資料庫、礦業權實地核查資料庫、礦產資源儲量利用現狀調查資料庫、地質鑽孔資料庫、區域化探資料庫、區域物探資料庫、水工環資料庫等。本次工作區涉及的各地學專題資料庫均按技術要求分類進行了數據整理、更新、維護工作。資料庫結構嚴格按照《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參考標准規范目錄》中相關規範文件標准執行。

2 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資料庫全方位服務社會幾點思路

2.1 為各級管理部門服務產業化思路

元數據目錄資料庫與基礎地理數據信息整合,目錄資料庫中每檔地質資料的工作范圍與地理數據進行空間疊加,建立信息之間的相互聯系,實現目錄資料庫以空間方式檢索,便於地質資料管理和利用。

礦業權實地核查資料庫與基礎地理數據信息整合,礦業權空間分布圖層與基礎地理圖層進行空間疊加,能夠直觀反應礦業權的空間分布,可以通過空間檢索查找相關礦業權屬性信息,能夠實現礦政管理信息化。

礦業權數據與儲量利用現狀調查數據信息整合,礦業權空間分布圖層與儲量核查中礦體、采空區等圖層進行空間疊加,可以反映出礦區資源的利用和分布情況,挖掘信息之間的相互聯系,為礦區的管理規劃提供依據。

2.2 為各行業地質工作者服務產業化思路

元數據目錄資料庫與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信息整合,資料庫之間通過關鍵欄位建立聯系,實現兩個資料庫之間的相互掛接,實現目錄檢索與資料的借閱利用一體化。

地質工作程度資料庫與元數據目錄資料庫信息整合,地質工作程度資料庫分為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兩部分,通過設置屬性數據表關鍵欄位與目錄資料庫掛接,實現以工作程度內容和空間范圍方式檢索地質資料,拓展地質資料服務的渠道。

鑽孔資料庫與基礎地理數據信息整合,鑽孔資料庫能夠反應各鑽孔的空間分布位置與鑽孔的屬性信息,鑽孔空間分布圖層與地理數據圖層進行空間疊加,實現鑽孔數據信息空間檢索。

鑽孔資料庫與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信息整合,鑽孔資料庫中鑽孔屬性信息關鍵欄位與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中鑽孔柱狀圖文件建立聯系,通過鑽孔位置的空間檢索,可以為資料借閱者提供詳細信息。

2.3 為科研部門服務產業化思路

礦產地資料庫與基礎地理地質數據信息整合,礦產地空間分布圖層與地理數據、地質數據進行空間疊加,可以直觀反應礦產地分布,也可以參考地質數據信息進行綜合研究分析。

水工環數據與區域化探數據信息整合,水文、環境、地質災害數據與區域化探數據中的等值線分布圖、元素異常圖空間疊加,能夠反映出元素含量值分布與水文、環境條件的規律,為進一步研究本地區水文、地質環境提供依據。

2.4 為社會公眾服務產業化思路

充分利用網路工具,尤其是移動網路工具,構建多功能網路服務環境,為社會公眾提供便捷操作、通俗易懂的應用服務功能,通過網路空間,提供地質、礦產、環境等方面的開放式應用服務。與地理、氣象、旅遊、農業、環保、水利等專業信息緊密結合,建立可快速定位、查詢一體的地質空間信息服務環境,通過地質與地理結合實時查詢當前或查詢位置的地質礦產信息內容及具體情況;地質環境與氣象信息結合,動態監測預測當地的地質環境影響;地質與旅遊結合,通過通俗的地質知識普及,包括二維、三維地圖展示,普及大眾感興趣的地球地質話題,使地質內容概念在大眾群體中得到傳播;地球化學信息與農業結合,可查詢土壤化學環境及質量狀況,為農業發展提供最新地球化學參考數據;地質礦產、地質環境、水文環境與環保、水利結合,動態展示地域環境、水利環境現狀,以及影響的深層因素,警示社會尊重生態,保護環境的迫切性等。充分利用通俗地質,拓展地質信息服務的大眾化途徑,以生動化、形象化的地質信息成果展示給社會公眾。

3 結語

通過系統功能的定製,充分與地理信息產業結合,通過定位服務和查詢,通俗地反映地域地質結構特點,礦產賦存情況,地球物理化學特性,礦產環境影響因素等系列內容。從而滿足社會各層次、各水平的公眾需求,為社會公眾提供各式特色的地質信息服務,地質信息得以廣泛為公眾接受利用。

❺ 地理信息資料庫建庫順序

建立省級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必然要設計和開發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管理系統,並解決大數據量、多種類型空間數據的集成管理問題.介紹和討論最近完成的浙江省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1 : 10 000示範庫)管理系統中諸如系統總體框架、系統功能、空間數據序結構、海量多源數據組織、空間索引建立等有關技術問題.試驗結果確定了比較合適的空間索引數據,從而獲得了對海量數據較好的訪問性能,示範庫的建設工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可以詳細的看
http://bbs.3s001.com/?fromuid=1061470

❻ 地理資料庫管理系統有哪幾種實現方式,試比較它們的優缺點

svg.selectAll(".subunit-label")
.data(topojson.feature(uk, uk.objects.subunits).features)
.enter().append("text")
.attr("class", function(d) { return "subunit-label " + d.id; })
.attr("transform", function(d) { return "translate(" + path.centroid(d) + ")"; })
.attr("dy", ".35em")
.text(function(d) { return d.properties.name; })

❼ 湖南省地理空間數據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地理空間數據的管理,規范地理空間數據的採集、生產、匯集整理,促進地理空間數據的共享使用,發揮地理空間數據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湖南省信息化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地理空間數據,是指與地理空間位置及其時態有關的自然、經濟、社會等信息,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專題地理空間數據。第三條地理空間數據管理應當遵循統籌管理、全面匯集、統一標准、共享使用、保障安全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理空間數據管理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建立地理空間數據共享使用協調機制,依法保障對地理空間數據建設和更新的投入。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生產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承擔全省地理空間數據的匯集、共享工作,建設和維護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共享平台,推進地理空間數據的使用。
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生產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承擔地理空間數據的匯集、共享工作,推進地理空間數據的使用。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以下簡稱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組織生產、更新和管理本部門專題地理空間數據,無償提交在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中形成的專題地理空間數據進行匯集,享有無償使用地理空間數據的權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地理信息服務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服務機構)具體承擔地理空間數據匯集處理和集成、交換共享平台運行和維護、共享服務提供等技術服務工作。第二章採集和生產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地理空間數據生產和更新的總體規劃,編制年度生產計劃,保證地理空間數據的更新速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需求。第七條財政資金投入為主的項目中涉及地理空間數據生產、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的,應當充分利用已有的數據和系統,防止重復建設。第八條地理空間數據的採集和生產應當遵循一種數據一個來源的原則,由法定職能部門和單位負責相應地理空間數據的生產和管理,避免重復採集、多頭採集。
地理空間數據的採集、生產、更新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應當使用國家規定的統一空間基準,執行國家和省規定的地理空間數據標准。第九條省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航空航天遙感影像數據的統一獲取、處理、提供,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生產或者采購計劃並組織實施。具體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第三章匯集和整理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完善地理空間數據匯集、數據更新的工作機制。
省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擬定並且適時修訂《湖南省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共享目錄》,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依照《湖南省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共享目錄》,於每年3月底前向同級服務機構提交上一年度地理空間數據(包括目錄、元數據、原始數據或者資料庫等)進行數據匯集。
鼓勵其他單位將合法擁有的地理空間數據參與匯集,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定。第十二條依法應當保密或者限制使用的地理空間數據,有關部門和單位在向服務機構提交前應當註明密級、保密期限、限制范圍等內容。第十三條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提交的數據質量負責,提交的數據應當合法、完整、准確、規范。
服務機構負責對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交的地理空間數據進行質量核查,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應當退回修改。第十四條服務機構應當在收到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交的地理空間數據之日起60日內,完成地理空間數據的集成和整合工作。服務機構因特殊情況不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地理空間數據集成、整合工作的,經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工作期限,但最長不得超過20日。第十五條下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提交地理空間數據進行數據匯集。

❽ 數字城市的基礎地理資料庫包括哪些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是存儲和管理全國范圍多種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礎地理信息,
包括柵格地圖資料庫、矢量地形要素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資料庫、地名資料庫和正射影像資料庫等。

延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是以形成數字信息服務的產業化模式為目標,通過對各種不同技術手段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進行採集、編輯處理、存貯,建成多種類型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並建立數據傳輸網路體系,為國家和省(市、自治區)各部門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它是一個面向全社會各類用戶、應用面最廣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實用化的、長期穩定運行的信息系統實體。是我國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NSDI)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網路體系中的一個基礎子系統。

❾ 什麼是城市基礎地理數據具體說下,學過地信的來答~

基礎地理信息,這是網路裡面的信息
基礎地理信息主要是指通用性最強,共享需求最大,幾乎為所有與地理信息有關的行業採用 作為統一的空間定位和進行空間分析的基礎地理單元,主要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 、植被以及社會地理信息中的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等要素構成,另外,還 有用於地理信息定位的地理坐標系格網,並且其具體內容也同所採用的地圖比例尺有關,隨 著比例尺的增大,基礎地理信息的覆蓋面應更加廣泛。基礎地理信息的承載形式也是多樣化 的,可以是各種類型的數據、衛星像片、航空像片、各種比例尺地圖,甚至聲像資料等等。

至於發布系統, 就刨除地理信息來說,發布就是表示思想、觀點、文章和意見等東西通過報紙、書刊或者公眾演講等形式(現在擴大到電視、網路等)公諸於眾,也包括圖片、文字、動畫等數據。
地理信息的發布系統,也是根據不同的應用功能來劃分的,比如面向交通的,面向災害的,面向洪水的,面向土壤的等等,基本的功能當然都有放大、縮小、平移、查詢、量算等,比較高級的有緩沖分析、統計分析、疊置、網路分析等。實際上可以參考比如網路地圖 google地球 google地圖 天地圖 ,還有國家水利、土地、礦產等相關單位網站上的關於入長江黃河流量情況、降雨量情況、某區域土地利用變化情況。
是將獲得的基礎信息到傳到網上,供人查詢。
對於地理信息發布系統來說,數據是關鍵,是核心,是血液,沒有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系統,什麼都不是。追問非常感謝你的回答,我也覺得數據特別重要,那麼我要做一個城市的地圖,特別是矢量地圖,對應的點線面的坐標位置等數據信息,應該有一個資料庫來存放吧,這個資料庫怎麼得到啊?這么多數據要自己一個一個輸入嗎?用什麼樣的資料庫模型比較好啊?
回答對於適量數據,點線面,那是你用GIS軟體,比如mapinfo arcgis 等進行矢量的時候自動保存的相應格式數據,你看看你是用什麼webgis開發,就轉換成相應格式的數據就行了,至於有些附屬數據,比如空氣污染情況你就需要存放到資料庫然後與矢量地圖相關聯。
追問那些附屬數據都應該是通過坐標位置和矢量圖關聯的吧?我是用flex自己做這個系統,不是2次開發,資料庫知識也了解的不多。。。一想這么多數據需要建庫就麻煩。。。郁悶啊。。
回答對,地圖關鍵的就是坐標了,大部分都是以這個進行關聯的,估計不二次開發,不太容易,你得自己定義地圖顯示的數據格式,然後看看如何進行資料庫關聯。
追問那地圖坐標怎麼定義啊?自己隨便建個平面直角系嗎?(小幅城市地圖)
回答那就是根據你自己獲得的坐標數據定了,可以定義已有的入世界坐標系,北京54 西安80,小城市也可以你自己定義自己的坐標系,

❿  基礎地理資料庫建設

1.基礎地理資料庫建庫原則

(1)滿足專題研究的特殊需求。河南省1:500000~1∶100000數字地理底圖的製作,是根據《河南省國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與信息化工程總體設計書》的要求,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其提供數字式基礎地理控制信息。基礎地理控制信息用於專題信息的定位,正確表現其與周圍地理環境的關系的分布規律,綜合地反映自然地理形態和社會經濟概況。同時,通過非空間數據(屬性數據)錄入,實現空間數據與非空間數據的對應聯結。

(2)以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數字地圖資料庫」為基礎,根據項目的需要,根據現時資料進行了部分內容的補充、修編。

2.地理要素選取標准

(1)水系

圖上所有雙線河及河心島,單線河5級以上基本全部選取。河網密度大的在保證體現其河系基本形態的原則下,進行了刪減,選取圖上面積大於10 mm2的湖泊和水庫。

(2)行政區劃

選取縣級以上行政界線。

(3)居民地

縣級以上政府所在地全部選取。地級以上政府所在地按真型居民地范圍選取。鎮級居民地按經差30′、緯差20′范圍內3~5個居民地的標准選取。在部分人口稀疏區選取了部分村級居民地。

(4)交通

鐵路及高等級公路全部選取,並按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進行分類;其他公路按照與居民地相連通的原則選取。根據現勢資料對近年來新建高速公路進行補充。由於數據及比例尺的不同,故補充信息的精度低於1∶250000比例尺的精度。

(5)地貌

地形等高線高差平原地區為50 m、100 m;低山區為300 m、500 m;中山區為1000 m、1500 m、2000 m。主要山峰及高程,按經差30′、緯差20′范圍內選取3個山峰或高程點的標准。

3.地理要素分類代碼

1∶500000數字地理底圖要素分類代碼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國土基礎信息數據分類與代碼》(GB/T13923-92)。國土基礎信息數據分為九個大類,並依次細分為小類,一級和二級。分類代碼由六位數字碼組成,其結構如下:

遙感·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大類碼、小類碼、一級代碼和二級代碼分別用數字順序排列。識別位由用戶自行定義,以便於擴充。在1∶500000數字地理底圖資料庫中沒有用到識別位,故用前五位數字表示要素分類代碼。

(1)1:500000數字地理底圖數據所用到的大類碼意義

2=水系;3=居民地;4=交通;6=境界;7=地形。

(2)行政區劃代碼

1∶500000數字地理底圖資料庫中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代碼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2260-1995)。屬性表中數據項為「行政區劃代碼」。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代碼結構如下:

a.採用六位數字代碼。按層次分別表示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州、盟)、縣(區、市、旗)的名稱。

b.行政區劃代碼從左至右的含義。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三、四位表示省轄市(市、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總碼)其中01~20、51~70表示省轄市;21~50表示地區(州、盟);第五、六位表示縣(市轄區、地轄市、省直轄縣級市、鎮),其中01~18表示市轄區或地轄市,21~80表示縣(鎮),81~99表示省直轄縣級市。

4.投影、坐標系、高程系

數字地理底圖資料庫採用高斯-克呂格(等角橫切圓柱)投影,中央經線為113°30 ′00″,坐標系採用1954年北京坐標系,高程系採用1956年黃海高程系。

5.地理要素分層

河南省基礎地理數字地圖圖層文件分類詳見表5.3.1。

表5.3.1河南省基礎地理數字地圖圖層文件分類表

6.河南省基礎地理數據層描述

(1)基本信息圖層名(L2HN01J)

數據描述 表5.3.2描述30′×20 ′的經緯網線及其經緯度值。

表5.3.2基本信息屬性表

數據項代碼及其描述95202=經線;95203=緯線。

(2)水系信息圖層名

a.水系信息圖層名(L2HN02S)

數據描述以多邊形表示的水系要素,如河流、湖泊、水庫、水塘等。

數據項代碼及其描述22012=常年雙線河;22010=運河;23000=湖泊;24010=水庫;24150=水塘;25050=水中島。

河流、湖泊、水庫屬性見表5.3.3。

表5.3.3河流、湖泊、水庫屬性表

b.水系信息圖層名(★2HN022H、L2HN02CH)

數據描述 以線表示的水系要素,包括河流、湖泊、水庫、運河等。

數據項代碼及其描述21011=常年單線河;21012=常年雙線河岸線;21021=常年時令河;22010=運河岸線;23000=湖泊岸線;24010=水庫岸線;24150=池塘岸線。

河流、海岸線屬性見表5.3.4。

表5.3.4河流、海岸線屬性表

(3)交通信息圖層名

a.交通信息圖層名(L2HN03T)

數據描述表5.3.5描述主要鐵路和鐵路線起止點城市名。

數據項代碼及其描述41000=鐵路;41010=電氣化鐵路;41011=復線鐵路;41012=單線鐵路;41013=建築中鐵路;41030=窄軌鐵路。

鐵路圖層屬性見表5.3.5。

表5.3.5鐵路圖層屬性表

b.交通信息圖層名(L2HN03G、L2HN03GD、L2HN03SD)

數據描述表5.3.6描述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及起止點城市名稱等。

數據項代碼及其描述42010=高速公路;42011=建築中高速公路;0=一級公路(國道);42070=主要公路(省道);42080=一般公路;42110=大路;42130=小路。

公路圖層屬性見表5.3.6。

表5.3.6公路圖層屬性表

(4)居民地圖層名

a.居民地圖層名(L2HN04X)

數據描述 表5.3.7描述鄉鎮級以上居民地及其行政區劃代碼名稱等。

數據項代碼及其描述31020=省政府駐地;31030=地級市政府駐地;31060=縣政府駐地;31080=鎮政府駐地;31090=鄉政府駐地。

鎮級以上居民地屬性見表5.3.7。

表5.3.7鎮級以上居民地屬性表

b.居民地圖層名(L2HN04D)

數據描述表5.3.8描述地級以上真型居民地及其類別和名稱。

地區級居民屬性見表5.3.8。

表5.3.8地區級居民地屬性表

(5)政區圖層名

a.政區圖層名(L2HN05X、L2HN05D、L2HN05X)

數據描述 表5.3.9描述省級行政界、地級行政界、縣級行政界、地區界等。

表5.3.9境界屬性表

b.政區圖層名(L2HN05DQ、L2HN05XD)

數據描述表5.3.10描述地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

表5.3.10行政區屬性表

(6)地貌圖層名

a.地貌圖層名(L2HN06D)

數據描述表5.3.11描述等高線及其高程值。

數據項代碼及其描述71000=等高線。

表5.3.11地形等高線屬性表

b.地貌圖層名(L2HN06G)

數據描述表5.3.12描述主要山峰的名稱及高程值,主要高程點的高程值。

數據項代碼及其描述72000=山峰。

表5.3.12山峰高程點屬性表

7.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包括預處理、圖形數字化、圖形編輯、拓撲關系建立、屬性輸入、投影變換、輸出圖形等步驟,各步驟間均經過檢查修改等過程。其工藝流程見圖5.3.1。

圖5.3.1河南省基礎地理數字地圖製作工藝流程圖

閱讀全文

與如何管理基礎地理資料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9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5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1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0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4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6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5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5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0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6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19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9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8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7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3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