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總結
知識真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你只是你只是淺嘗輒止,那麼只會覺得枯燥乏味,像對待任務似的應付學習。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 總結 ,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1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土地利用)發生集聚(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 文化 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1.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區城市密度大(2)氣候——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城市密度大(3)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城市區位。
2.社會經濟方面 (1)農業基礎(2)交通條件:沿海、沿江、沿鐵路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匯合處。 ★交通線的變化,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影響。(如揚州:運河通航時—興,運河淤塞後—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遊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2
城市化
1.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發達國家的城市化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①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②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③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1)對氣候的影響:熱島效應、大氣污染嚴重(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1)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3)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3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光熱、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機械化程度高)(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 種植 業(季風水田農業)分布: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典型地域:亞洲區位條件: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 勞動力: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特點:小農經營以家庭為單位;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農業主要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4
傳統工業區
1.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傳統工業區多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我國鞍鋼發展的條件:煤鐵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我國寶鋼發展條件:交通便利、市場廣闊(鐵礦石主要從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進口)
2.存在的問題(1)以重工業為主,生產結構單一;(2)原料、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經濟效益下滑;(3)環境污染嚴重等。
3.解決 措施 (以德國魯爾區為例)(1)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改造煤炭和鋼鐵工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2)發展科技:發展科技,促進旅遊,繁榮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3)優化環境:消除污染,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新興工業區
1.主要新興工業區:美國「矽谷」、日本「硅島」等。
2.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科技發達、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機場)、環境優美
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大氣的影響:工業廢氣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氣污染。(1)全球氣候變暖: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氣中CO2濃度升高(2)酸雨:燃燒煤炭排出大量SO2所致。我國——硫酸型酸雨,發達國家——硝酸型酸雨(3)臭氧層破壞:廠礦企業、家庭等使用冰箱、製冷設備等,排出大量氟氯烴。(4)光化學煙霧:汽車尾氣排放出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 治理思路: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量——①改善能源消費構成:開發利用水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③減少有害物質排放:綜合利用,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尋找替代品
2.水污染:工業廢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體污染——重金屬污染、水體的富營養化
3.固體廢棄物污染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5
生產活動中的地域聯系
包括交通運輸、通信、商業貿易等
1.重要性溝通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系,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動。(1)政治意義——有利於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有利於鞏固國防安全。(2)經濟意義——促進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促進經濟發展。
2.主要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通信包括郵政(傳遞信件、物品等)和電信(傳遞聲、像、圖等,包括電報、電話、互聯網)。
4.商業中心形成的條件(1)穩定的商品來源區(2)穩定的銷售區(3)交通發達
交通運輸布局
1.主要區位因素經濟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災害等);技術因素★ 線路的總體走向決定於經濟因素,而某一段的具體走向可能取決於地形、地質或技術條件。
2.區位因素變化過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隨著科技進步,經濟因素越來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水域條件(航行條件,停泊條件),陸域條件(築港條件,腹地條件,以城市為依託)
4.機場建設(1)要有平坦開闊、坡度適當的地形,以保證排水;(2)要有良好的地質條件,以保證地基穩定;(3)要避開低濕地點;(4)與城市保持適當距離:用地廣、城市有煙幕等。
5.公路建設(1)平原地區:避開沼澤地,處理好與農田水利設施和城鎮發展的關系。(2)山區: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彎曲,山谷中的道路應避開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避開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2019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
★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總結:人文地理
★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總結:自然地理
★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總結: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總結:區域地理
★ 地理高中會考知識點
★ 2018高中會考地理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
★ 2017地理會考必考知識點總結總結
★ 高二地理大題必背知識點
『貳』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
高中地理對於很多學習文科的同學來說,是非常的難的,那麼高三的考生應該如何備考呢?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一
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
探究點一:大氣的熱力作用
大氣的熱力作用包括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對地面的溫室效應,它們是一個連貫的能量轉換過程,因此要運用綜合圖表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抓住主幹,化繁為簡。
例1(2011?連雲港調研)2010年6月11日早,連雲港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很低,給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帶來不便。下圖為城區海棠立交在濃霧中若隱若現。回答⑴~⑶題。
⑴濃霧天氣使能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濃霧吸收地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B.濃霧削弱了地面輻射C.濃霧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D.濃霧改變了太陽輻射的波長
答案:⑴C⑵D⑶A
探究點二:熱力環流的形成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可採用因果聯系法學習。復習時抓住氣溫高低→上升或下沉→密度差異→氣壓高低→大氣水平運動→熱力環流這條線索,分析氣溫、密度和氣壓三者關系,層層推進、由因及果。
注意:①高低壓的理解:所謂高低氣壓是相對於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垂直方向上,由於大氣密度降低,氣壓逐漸降低。②等壓面的凸向與氣壓高低的關系:上凸為高壓,下凹為低壓。
探究點三:常見的熱力環流
要學會解釋生活中相關的問題、現象,並繪制相關的熱力環流圖。如: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的形成和特點,並能根據熱力環流的成因(受熱不均)繪制熱力環流圖。
1.山谷風:由於山谷與其附近空氣之間的熱力差異而引起。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增熱強烈,於是暖空氣沿坡上升,風從山谷吹向山坡,這種風稱「谷風」;到夜晚,因山坡空氣迅速冷卻,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風從山坡吹向山谷稱「山風」。山風和谷風總稱為山谷風。
2.海陸風:因海洋和陸地受熱不均勻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種有日變化的風系。在基本氣流微弱時,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前者稱為海風,後者稱為陸風,合稱為海陸風。(學生自繪示意圖)
3.城市風:由於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量,導致城市氣溫高於郊區,形成「城市熱島」。當大氣環流微弱時,市區中心空氣受熱不斷上升,四周郊區相對較冷的空氣向城區輻合補充,而在城市熱島中心上升的空氣又在一定高度向四周郊區輻散下沉以補償郊區低空的空缺,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局地環流,稱為城市熱島環流,又叫城市風。城市上空氣流上升,在郊區下沉,近地面風由郊區吹向城市,所以污染嚴重的企業應布局在城市風下沉距離以外,綠化帶應布局在城市風下沉距離以內。
例2(2008年高考廣東卷文科基礎)下列對風向描述正確的是
①晚上風從海洋吹向陸地②晚上風從陸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轉,近地面,風從兩極直接吹向赤道④如果地球不自轉,近地面,風從赤道直接吹向兩極
A.①③B.①④C.②③C.②④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對熱力環流原理的理解,只有對原理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對本題正確的作答。
解析:晚上陸地由於熱容量小,降溫快,氣溫低,氣壓較高,而海洋降溫慢,氣溫較高,氣壓低,所以風從陸地吹向海洋,②正確;赤道地區終年高溫,氣壓低,極地地區終年寒冷,氣壓高,所以近地面風應由兩極向赤道吹,即使沒有地球白轉也是這樣,故③正確,選C。
答案:C
【變式訓練】(2011屆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學質量檢測)山谷風是由於山地熱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比同高度自由大氣增溫強烈,於是暖空氣沿坡上升,成為谷風;夜間由於山坡上輻射冷卻,使鄰近地面的空氣迅速冷卻,密度變大,因而流入谷底,成為山風。據此回答⑴—⑵題。
減弱呼吸作用,有利於植物養分的積累,C正確;白天的谷風使坡面溫度升高,夜晚的山風使坡面溫度降低,故山谷風能擴大坡面溫差,有利於作物的生長,D錯誤。
答案:⑴B⑵D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二
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三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球內部的結構的研究:由於地球內部的知識主要來自對地震波的研究。
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岩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縱波(P波)和橫波(S波)之分。縱波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1)由於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經過不同介質的界面時就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科學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質,通過對地震波的精確測量,「_了地球內部的結構。
(2)從地球內部地震波曲線圖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發生突然變化,這種速度發生突然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面。
(3)地球內部有兩個不連續面。一個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處(指大陸部分),在這個不連續面以下,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這個不連續面是奧地利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首先發現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個在地下2900千米深處,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這個不連續面是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所以地球的內部圈層是依據地震波傳播的突然變化的兩個不連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來劃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各外部圈層的概況比較
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這些圈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
【同步練習題】
(2012?萊蕪期中)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就是利用這一原理,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探知地球內部結構的。閱讀上述材料,完成1~2題。
1.根據地震波的探測,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00千米的范圍是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層,稱為岩石圈,其范圍是指()
A.地殼B.地殼和軟流層
C.地殼和上地幔D.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2.根據地震波波速的變化,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有關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正確敘述是()
A.劃分地殼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B.地核部分的溫度、壓力和密度都較小
C.在莫霍面上,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
【解析】第1題,岩石圈由岩石組成,包括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與地殼。第2題,根據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即可回答。
【答案】1.D2.D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四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運輸和通信
2.青藏鐵路的起點和終點
青海省首府西寧經格爾木至拉薩,是世界上,最長的高原鐵路。沿線經過我國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3.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保護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4.集裝箱運輸的好處是什麼?
節約包裝材料、簡化包裝手續、提高運輸效率、保證貨物完全、降低運輸成本、改善運輸勞動條件等
5.世界比較繁忙的航線哪四條
①北大西洋航線;
②地中海、蘇伊士運河航線;
③北美洲東岸各港口經巴拿馬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線;
④北太平洋航線
6.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業務的任務分別是什麼?受哪些自然因素影響?
郵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運輸網路傳達信函和包裹。受地形障礙、台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電信通信業務主要是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信息。受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影響。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五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球體。依據: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實例。
2、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 萬千米。
二、地球儀
在地球儀上識記以下內容。
南、北極,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三、緯線、緯度
⑴、緯線:在地球儀上,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的圓圈叫緯線。
緯線有三個特點:
①、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②、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最後成一個點);
③、自成一個圓。
⑵、緯度:
①、赤道為0°,赤道以北為北緯(0°—90°N),赤道以南為南緯(0°—90°S)。赤道將地球平分南、北兩個半球。緯度數從赤道向北、向南逐漸增大。緯度值90°。
②、人們規定: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四、經線和經度
1、經線:在地球儀上,連結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
經線有三個特點: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長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圓。
2、經度:
⑴、經度的起點是0°經線,也稱「本初子午線」。0°經線以東為東經(0°—180°E);以西為西經(0°—180°W),所以東西經度數為180°。經度數從0°經線向東、向西逐漸增大。
⑵、180°經線:180°E和180°W重合的經線。
⑶、任何一個經線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國際上規定20°W和160°E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兩個半球的分界線。如:15°W位於東半球;165°E位於西半球。
五、經緯網
1、利用經緯網確定地面上任何一點的位置。
2、讀經緯網圖,能回答有關問題(舉例說明)
⑴、A 點的經緯度:30°W 40°N
B 點的經緯度:10°W 10°N
⑵、從東西半球看:A 點位於西半球 B點位於東半球;
從南北半球看:A 點位於北半球 B點位於北半球。
⑶、從低、中、高緯度來看:A 點在中緯度地區
B 點在低緯度地區。
⑷、從地球五帶來看:A 點在北溫帶 B 點在熱帶。
(A 地區有四季變化,B 地區有陽光直射。)
⑸、A 點位於B 點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陸分布
1、海洋與陸地:海洋佔71%,陸地佔29%。
2、七大洲:
⑴、識記七大洲的名稱和基本輪廓(世界地理P 23 的圖)。
⑵、東半球的大洲:亞、歐、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極洲位於南極圈內,地跨東、西半球。
⑶、面積和最小的大洲:亞洲、大洋洲;海拔和最低的大洲:南極洲、歐洲。赤道穿過的大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亞、歐兩洲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亞、非兩洲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亞、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
3、四大洋:⑴、面積,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積最小,最淺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識記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圖。
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相關 文章 :
1.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大全
2. 最新高中地理知識點匯總
3. 最全高中地理知識點匯總
4.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
5. 高考地理知識點沖刺復習大全
6.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7.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歸納
8. 高考地理10種必背大題與9大知識點
9.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10.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與歸納
『叄』 高中地理常考知識點
地理的知識雖然繁多,但在考試中常常測試的主要內容還是很明顯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常考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地理常考知識點(一)
1.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
德干高原東西兩側有比較高峻的東高止山的西高止山,阻擋了來自印度洋水汽的進入,因此德干高原降水偏少。
2.德干高原兩側的降水為什麼多於東側
原因:印度半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的西南季風來自海洋,水汽充足,降水多,冬季的東北季風來自陸地,降水較少,而德干高原西側則位於西南季風的迎風坡上,所以降水多於東側。
3.說明德干高原為主要產棉區的原因。
德干高原降水少,光照強,熱量充足,土壤肥沃,透氣性好,水源充足,有利於棉花的生長。
中亞
4.鹹海面積不斷縮小的原因?以及帶來的問題?
原因:, 種植 棉花。棉花產量成倍增長,。加上氣候乾旱,蒸發強烈,水面逐漸縮小,水中鹽度越來越高。它已喪失了調節氣候的功能。
自然原因:深居內陸,降水少、蒸發旺盛 ;全球氣候變暖
人為原因:人們大量引用阿姆河、錫爾河的河水灌溉土地,致使這兩河流入鹹海的水量卻日趨減少
危害:
調節氣候的功能減弱,土地鹽鹼化和草原荒漠化加劇,白沙暴盛行從而直接威脅到周圍地區居民的生存;水質惡化使大量的魚類滅絕。
高中地理常考知識點(二)
一、 東亞:
1、東部沿海:季風氣候顯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2、西部內陸:溫帶大陸乾旱、半乾旱氣候;
二、 東南亞:
1、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中南半島大部分、菲律賓群島,北部夏季高溫多雨);
2、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常年高溫多雨);
三、 南亞:
1、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印度半島大部分);
2、熱帶沙漠氣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熱帶沙漠為主);
四、 中亞:
1、溫帶大陸乾旱、半乾旱氣候;
五、 西亞和北非:
1、熱帶沙漠氣候為主;(770多萬平方千米);
2、小部分為地中海氣候;
高中地理常考知識點(三)
大洋洲:
1、熱帶為主,呈半環狀:大分水嶺(熱帶雨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註: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
① 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壓;
② 東南信風來自於暖流;
③ 地形因素:處在大分水嶺迎風坡;
2、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壓控制);
3、熱帶沙漠氣候(被南回歸線穿過;西澳大利亞寒潮);
4、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30゜-40゜);
『肆』 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學科知識考什麼
高中地理知識的考點:
1.理解地理科學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過程;掌握組成地理環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熟悉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概況。
2.掌握運用地圖和其他地理圖像、繪制地理圖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實驗和野外觀察、社會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思想和學科特點;了解人地關系的發展歷程、現狀與趨勢;會運用地理科學一般方法解釋、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
『伍』 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必考知識點
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 方法 ,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 高一地理 期中考試必考知識點,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必考知識點
地理如何才能學好
如何快速記憶地理地圖
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必考知識點
(一)晝夜交替
1.(1)晝夜現象產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發光;
(2)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轉。
2.晨昏線的判讀:在晨昏線上任找一點,自西向東越過該線進入晝半球,說明該線是晨線,反之是昏線。
3.晨昏線與赤道的關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4.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的關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度。
5.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變化范圍:0°~23°26′
6.太陽高度的分布:晝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線上=0°。
7.晝夜交替的周期:一個太陽日=24小時
(二)地方時的計算
1.地方時計算原理:
①地方時東早西晚(同為東經,經度越大越偏東;同為西經,經度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經偏東時間早)
②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③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即1°=4分鍾)
2.地方時計算方法:
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鍾×兩地經度差
說明:①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
②經度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為東經或同為西經相減;一為東經一為西經相加。
③計算步驟:確定兩地經度差;換算兩地時間差;判斷兩地東西方向;帶入計算。
3.晝夜長短的計算
⑴晝弧:任一緯線落在晝半球內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緯線落在夜半球內的部分。
⑶計算:①晝長=晝弧對應的經度數÷15°;
②夜長=夜弧對應的經度數÷15°
(三)區時的計算
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兩地時區數差
說明:
①時區數的計算:當地經度數÷15°,商四捨五入得時區數。
②時間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為東時區或西時區相減;一為東時區一為西時區相加。
③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同為東時區,時區數越大越偏東;同為西時區,時區數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時區偏東時間早)。
(四)光照圖的判讀方法和步驟
1.標自轉方向,判斷晨昏線
2.定日期:
⑴北極圈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出現極夜)為6月22日;
⑵北極圈出現極夜(或南極圈出現極晝)為12月22日;
⑶晨昏線與經線重合,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時間計算:
⑴找特殊時刻點:
①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6點;
②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18點;
③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為24點或0點。
⑵依據經度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的原則推算時間。
4.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⑴由日期定直射點的緯度:春 秋分 日——0°; 夏至 日——23°26′N; 冬至 日——23°26′S。
⑵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是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即地方時為12點的經線。
<<<
地理如何才能學好
第一、培養自己對地理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地理學科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一定要在學習生活中去培養。比如詩句中「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為何會寫出如此詩句呢?明白後,原來「春風」是指影響我國的夏季風,玉門在非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到這里,因而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涼。如此這般,便可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第二、端正 學習態度 ,積極主動。作為一名學生,一定要有一個學生該有的樣子,不要相信天才怎麼怎麼樣,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實實做學問,不懂就問同學或者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老師會非常喜歡粘著自己的學生,內心會倍感欣慰,就怕不懂還愣愣的自己研究,閉門造車,那樣很可能問題越積越多。
第三、課前認真預習要講的內容,心中有數;課上要認真聽講,聚精會神」課下要認真獨立完成作業,查漏補缺。課上的一時打小差兒、分心,很可能會落隊而難以彌補。有時候,當堂理解的知識,課下花幾倍的時間也可能難以突破,這時就是事倍功半了。
<<<
如何快速記憶地理地圖
1.豐富聯想,詞圖對照
一味背圖、填圖是乏味的。應根據人和動物共有的反射機制,對信息源做恰當處理。採用多辦法刺激,以獲得運動記憶和情緒記憶的最佳效果。把抽象的地圖符號化作具體物象激發聯想,如柴達木盆地區域圖有礦區,有鐵路,編成冷湖向東把魚(魚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錫山(錫鐵山)下,揮汗(察爾汗)砍得格爾木,火車東運到茶卡,一邊看圖一邊誦詞,很快就能記住這部分圖。
2.要點精減,信號提示
對地圖承載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組;提高其精度;縮小范圍,排除干擾 渠道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1)以示意圖為基礎,先易後難,如鐵路採取干線為本,樞紐填准,變曲為直的辦法,就易掌握。(2)用單色筆和多色彩筆勾畫插圖,然後再和地圖冊對照。這樣先看黑白後看彩電,可起突出重點,互相彌補作用。(3)對難記內容進行強化,揭示區域圖的關鍵點,如在圖例練習課和快速查圖比賽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電站應畫在水庫的上游還是下游?基爾運河是在國界上通過嗎?石太線的中點是哪個礦區?吳哥窟畫面上有幾個塔?等等。(4)抓住文字特徵,簡化信號。如在學習朝鮮東部港口時,讓學生邊看圖邊吟誦清津金(策)、咸興興(南)、無山(釜)山,這樣,省時省力又好記。
3.閱圖憶文,看文思圖
掌握地圖知識的落點應放在發現特徵、理解概念、揭示規律、闡明成因上。如果片面閱圖而不思文,知識顯得支離破碎。反之死記課文,地理概念失去具體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張冠李戴、桃李不分。尤其高中學生 抽象思維 發展很快,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教學中要訓練學生寫讀圖 說明文 ,提取說明要點,開展課後討論活動,把課本知識活化於地圖之中。
4.人為設圖,圖形賦意
為使圖像內地理事物的相互區位關系更加明確,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為設計的幾何框架之內。如長江三角洲工業區,可在圖上將無錫、蘇州、宜興、湖州圍繞太湖連成一側立的梯形;說明英國五大城市位置採用金線穿珠的辦法,將利物浦、曼徹斯特、謝菲爾德、伯明翰、倫敦用反s形穿起來說明英國五大城市位置。又如:澳大利亞東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構成三星式;裕溪口和蕪湖構成隔河連珠。還可將圖形作形象說明,例如用y表示波羅的海的外形等。
在填圖訓練中,根據整體局部整體的原則,大小圖結合,按先讀圖,後簡化,最後復原的程序練習。即:先看總圖,再出示暗射圖,在腦海中浮現和拼圖;接著簡化填繪、仿製,最後打開地圖冊驗證復原。由於調動了各個感官協調動作,使地圖知識記得住、記得牢。
地理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系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當地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內外的時事 熱點 等,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還要盡可能地走進大自然、走入社會,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野外觀察和社會活動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最後我想在說一個問題,有的同學們覺得地理特別抽象和生活沒太大關系,我想說,生活之中處處有地理,時時有地理,例如陰晴冷暖,晝夜更替,日長日短,抽洗臉池子按鈕的旋轉,冬夏季節影子長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們生活中,它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學好地理其實真的不難,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
高一地理期中考試必考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必考知識點
★ 高一地理總復習必考知識點歸納
★ 高一地理期末復習的重點知識點概括
★ 高一地理期末考知識點
★ 高一地理期末考試的知識點分析
★ 高一地理期中復習主幹知識點概括
★ 高中地理知識點(期末必備)
★ 高一地理期末知識考點有哪些
★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考試復習提綱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陸』 高三地理的五種題型
在高三文科6門課程里,可以說地理是文理綜合性最大的一科。所以在高三復習地理的時候就要結合文理科的 學習 方法 學習。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高三地理 的五種題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地理的五種題型
1、區位條件分析型解答題
題型:評價區位選擇是否合理、判斷影響區位布局的主導因素、分析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評價地理事物的區位條件。
2、分布規律應用型解答題
題型:利用太陽輻射分布推導地理、氣壓帶和風帶分布規律的應用、世界氣溫水平分布規律、運用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分析地理現象、利用洋流分布規律解釋地理問題、結合版塊分布解釋地理問題。
3、區域綜合分析型解答題
題型:以區域為載體考查地球的基礎知識、以區域為基礎考查地理分布規律、通過區域資料考查區域特徵、對比兩地區域特徵的異同、分析區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基本技能型解答題
題型:以地圖為載體考查地圖基本要素、以圖表為載體考查統計和計算、設計研究性情境考查實踐技能。
5、與現實問題綜合的解答題
題型:提供新材料考查循環經濟、創設新情境考查人口城市化、探討區域環境以及整治 措施 、考查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結合當地 熱點 問題考查,例如北京道路交通擁堵問題。
高三地理如何復習
1.注重能力培養和思維轉化
為什麼會出現上面提到的問題,首先,課本主要講述的基礎知識,現在高考不是簡單對知識點記憶的考察,而是注重考察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即考察運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對於學生能力的考察,主要包括:獲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描述論證的能力,高考考察由過去知識立意轉為現在的能力立意。但是在高一、高二學習階段,可能受限於我們在這期間的教學方式、學習方法和考試模式,學生學習往往是被動式記憶,而非主動的探索,到高三階段,題目難度加大,考試內容並不是簡單局限於對知識點的記憶或淺顯的應用,而是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 總結 出地理規律,然後應用這些地理規律去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
離下一年高考還不到一年的時間,那麼如何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用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一個成績,所以要求我們在地理復習中,要的學習一種思考地理問題的思維,從而能夠快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
2.夯實基礎,構建知識體系
新學期開始,學校基本就開始一輪復習,在一輪復習中,應該主要抓哪些方面?在一輪復習階段:首先要對於主幹知識體系進行一個系統的構建,主幹知識主要包括,自然地理運動的五大規律,內容主要包括地球運動規律,大氣運動規律,水體運動規律,地殼物質運動規律,自然地理環境(植被)分異規律,人文地理的四大區位理論(城市、農業、工業、交通),以及區域環境問題及其對策(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對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首先要求我們回歸教材,提取教材中的主幹知識,然後在看各個章節之間的聯系,將主幹知識在頭腦中梳理成一個邏輯體系結構。大小模考以及每年高考試題千變萬化,但是不論是選擇題還是綜合題,都是對於地理基礎知識的演繹和遷移,而且知識的側重點也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果在一輪復習中,如果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在考試中就會遇到很多障礙,這就要求我們在一輪復習階段,夯實基礎,系統梳理主幹知識,一方面在復習中把握知識點的准確性,要把握知識點的全面性,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建立一個系統,條理的知識體系。
3.尋找規律,提取關鍵信息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在地理考試中,很多關鍵的信息都是在地圖中體現的,要求學生們從地圖中尋找規律,提取關鍵的信息。因為高三的大小考試已經開始接近或者等同於高考考試的難度,這階段我們除了夯實基礎之外,因為我考試的時候,我們所學過所有的主幹知識點都落實到地圖上,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同學們認識地圖,能夠進行區域定位,在初期階段可以填圖,描圖,在大腦中建立經緯網,進行區域定位。在落實到每個專題復習試,試著去分析不同類型的圖表,提取關鍵的信息,結合基礎知識並針對問題進行分析、比較,從而解決題目中問到的問題。
4.規范答題,注重思考,聯系實際
不難發現部分同學在答題的時候,很難會用規范的地理語言表達,往往會出現一些大白話,這種表述方法是不符合答題規范,所以在復習中,需要學會用准確規范的語言來描述地理問題。
同時,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崔建軍老師還要求學生們在課下也要多關注時事熱點,注意在平時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地理問題,重思考,將理論聯系實際,多分析平時一些地理事物的成因,保持現象和原理結合的靈活度。
高三文科地理怎麼復習
1、學習方法上要採用文理結合
地理學習過程中,既有文科的靈活,又有理科的邏輯性,所以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學習方法的正確運用。由於學習主要建立在理解在基礎上,所以建議高三的文科生在學習的時候最好採用偏理科的學習方法,先理解再記憶。平時學習的時候還要多做練習題,提高解題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2、建立知識體系,融會貫通
高中地理是和生活緊密相連的,而且知識點之間也存在聯系,高三學生在復習的時候最好把知識點整合一下,建立一個知識體系,在方便復習的同時也能夠梳理一下大體知識點加深理解。
在平時復習的過程中,不要局限於課本、參考資料上面,應該通過視頻或者其他方式了解一下相關地理特點,比如洋流、氣候等,把生活和學習聯系起來,有助於理解和記憶。
3、注重畫圖能力
地理學習的靈魂是地圖的閱讀和使用,所以想學好地理就不能忽略地圖。平時復習的時候最好是把地理知識和地圖相結合,通過地圖理解地理知識。達到看到圖就能想到相關地理知識,或者看到地理知識點就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幅相關地圖。
學習的時候可以把重要的地圖畫一下,或者做填圖類的題也可以,要注重圖文結合。
高三地理的五種題型相關 文章 :
★ 高考地理辨圖技巧及題型解答
★ 高考地理知識大全
★ 2020高考地理的考題題型知識點復習
★ 天津地理高考知識點
★ 高考地理選擇題類型解題技巧
★ 高考地理的各題型答題技巧
★ 高考地理必備答題題型解題模板
★ 高考地理大題題型回答小技巧
★ 高考地理大題題型小技巧整理
★ 高考地理比較類題型答題技巧
『柒』 高中地理常考12大題型(含例題),特實用!
地理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所以一定要把基礎打牢。高考地理對於很多文科生來說是難度比較大的一個科目,地理也被稱為文科中最難的偏理科性質的一科。
高考文綜考試中地理是其中的一個科目,選擇題短小精悍不容小覷,主觀題答題量較大,需要掌握的知識涵蓋面較廣,相信像地理等這類知識點繁多的科目,是所有高考學子們很頭疼的地方。
『捌』 高中地理主要講些什麼
必修科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區域地理。
選修科目: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冊),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理解重於記憶,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多做練習,重視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冊部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冊和選修教材一)和區域地理(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
(8)高中地理考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高中地理與初中的內容相差很大,初中多為「是什麼,在哪裡」,而高中是「為什麼」,尤其高一上冊的自然地理,學習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科思維,理解難度大,剛進入高中的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如學生對四季更替,邊遠地區鄉村學生對工業布局都缺乏感性認識。
進入高中以後地理中常識所佔比例較初中小了,但知識更深,更系統化,更加復雜,理解難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滲透的范圍越來越廣,學習地理需要的課外知識也多。
參考資料:網路-高中地理
『玖』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點
閱讀更多書籍並以不同的角度閱讀書籍,這可以豐富您的知識,拓寬您的思維范圍並增強您判斷真實性的能力。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1
1.經度的遞變:
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
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
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
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地圖上東西經的判斷:
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除0°和180°經線外,其餘經線都能准確區分是東經度還是西經度。
6.南北緯的判斷:
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用0°,30°,60°把不同的緯度地帶劃分為低緯、中緯、高緯三部分。
7.東西半球的劃分:
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即東半球經度小於20°W,小於160°E;西半球經度大於20°W,大於160°E。
8.東西方向的判斷:
劣弧定律:二者同為東經,則大值在東;二者同為西經,則大值在西;二者一為東經,一為西經,二者之和小於180°時,東經在東,西經在西;當二者之和大於180°時,東經在西,西經在東。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範圍:
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
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
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
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
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
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15.等值線凸向規律:
凸高則低。
16.地球上兩點間的最短航線:
球面上兩點間的最短距離為兩點所在大圓的劣弧。大圓是球面上任意兩點與球心所確定的平面與球 面相 交所得的圓。(註:特別大圓有赤道、經線圈、晨昏圈等)。
若:①兩地處於同一經線圈上,最短航線過北極或南極——最短航線向正北或正南。
②兩地處於赤道上,最短航線在赤道上——最短航線向正東或正西。
③兩地處同一緯線上,經度差不等於180°,最短航線趨向極點——在北半球最短航線先偏北再偏南;南半球先偏南再偏北。
17.經緯度差計算實際距離:
緯度相差1°= 實際距離相差111千米;
某緯線上的經度相差1°= 實際距離相差111千米×cosΦ.
(註:Φ為緯度數)。
緯差法與正午太陽高度的關系:正午太陽高度相差多少,緯度相差多少
18.赤道上:
每年有兩次直射,正午太陽高度有兩次最小值(66°34』)。赤道上無地轉偏向力,不能形成台風。赤道地區終年高溫多雨,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赤道經過: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亞洲。赤道經過的國家:印度尼西亞、諾魯、厄瓜多(基多赤道紀念碑)、哥倫比亞、巴西(亞馬遜河河口)、剛果(布)、剛果(金)、肯亞、索馬里、馬爾地夫。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2
一:巧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會發出強烈的射電,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陽風放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沖擊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產生「磁暴」現象。帶電粒子流沖進地球大氣,被地球磁場捕獲,沿磁力線向地球兩磁極運動,與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二: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餘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三:日照圖中進行圖圖轉換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兩個方面
日照圖判讀過程中,無論是局部圖轉換為整體圖,還是組合圖轉換為常見圖,轉換時都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繪制轉換新圖時,一定要明確圖上點、線、面的空間關系。歸納起來主要有:
(1)地軸、直射點的太陽光線一定通過地球球心。
(2)太陽光線所示的平面為黃道平面,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成23°26′的夾角。
(3)各緯線圈與赤道平行、與各經線相互垂直。
(4)各經線都相交於南北兩極點。
(5)晨昏線與各緯線既可垂直,也可斜交;與極圈內的各緯線還可相切、相離(極圈上出現極晝或極夜);平分赤道(即赤道與晨昏線的兩交點經度相差180°,即赤道晝夜平分);與各經線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線把相交的各緯線圈分為晝弧和夜弧,根據晝弧和夜弧的長度(所跨經度)可確定該緯線的晝夜長短;如果與各緯線垂直,則晨昏線必定通過南北兩個極點,且該日全球晝夜平分。
2.把握好時間點的轉換。轉換時的注意事項主要有:
(1)赤道上晝夜始終平分,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位置可以通過時間計算(6時、18時)或通過經度判讀在新圖中找到。
(2)晨昏線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的確定,可以通過切點時間(12時、0時或24時)推算出經度,再通過直射點位置確定其緯度。
(3)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確定後,就可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但要注意太陽光線與晨昏線始終垂直。
(4)太陽直射點永遠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的點永遠位於極圈上及其以內。
四:等太陽高度線圖判讀技巧
1.等太陽高度線圖是用等太陽高度線(由太陽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區域的分布狀況,實質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
2.判讀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主要內容:太陽直射點經度和緯度的判斷、各地地方時的推算、各地太陽高度的推算和比較、晝夜長短變化及與圖示時間相關的地理現象的判斷等。
3.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應注意:
(1)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
(2)一般來說,等太陽高度線圖中最大的圓圈就是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即晨昏線;圖中所示的半球全部為晝半球。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在有數值標注的圖上,如果其最大的圓圈並不表示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就不是晨昏線。這種局部圖表示的只是晝半球中太陽高度比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陽直射的緯線上(赤道除外),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於太陽高度的?差值?。
(4)當太陽直射赤道時,直射經線的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南)半球時,北(南)極點位於最北(南)點以南(北),北(南)極點與最北(南)點的距離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度數,圖上沒有南(北)極點。
五:判讀鋒面氣旋的四大思路
1.確定鋒面位置:鋒面一般形成於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鋒線與槽線重合。在等壓線圖中,低壓中心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的地方的連線就是槽線所在位置(一般有兩條),也即鋒面所在位置。
2.確定氣旋前後方向:先在圖中用一個箭頭表示氣流前進方向,箭頭指向北逆南順,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反之為後方。
3.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東部氣流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高緯移動時,遇到來自較高緯度的冷空氣就形成了暖鋒。同樣的,氣旋西部氣流來自高緯度地區,向低緯運動時遇到來自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即「東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樣。
4.判斷雨區位置:雨區主要位於冷氣團一側,故暖鋒雨區在鋒前,冷鋒雨區在鋒後。
六:判讀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的三個突破口
1.各類岩石在地球內部經重熔再生都可以變成岩漿;
2.岩漿岩只能由岩漿轉化而來;
3.岩漿岩、沉積岩可以經變質作用變成變質岩,岩漿岩、變質岩可以經外力作用變成沉積岩,但沉積岩、變質岩不可能直接變成岩漿岩。
七:判斷岩層的新老關系的四大技巧
1.根據地層層序律確定:沉積岩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規律是岩層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層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據生物進化規律判斷:由於生物進化總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因此保存復雜、高級生物化石的岩層總比那些保存簡單、低級生物化石的岩層新。
3.根據岩層的接觸關系確定:岩漿岩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岩的關系來判斷,噴出岩的形成晚於其所切穿的岩層,侵入岩晚於其所在的岩層。變質岩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而這多是在岩漿活動的影響下形成的,因而變質岩的形成晚於與其相鄰的岩漿岩。
4.根據海底岩石形成和擴張過程判斷:如果是海底岩石,則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或者說離海溝越近,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離海溝越遠,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
八:何謂雪線及影響雪線的因素
1.雪線的含義:雪線實際上為一個地帶。在高寒地區,由於氣溫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於融雪量,因而形成終年積雪區。雪線既是終年積雪區的下界,也是固體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發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線,故又將雪線稱為固體降水的零平衡線。雪線是控製冰川發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線,只有雪線以上的地區,才會形成多年積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圍視線以內有一半以上被積雪覆蓋且終年不化,這個高度就稱為雪線高度。
2.影響雪線高度的因素
氣溫:雪線高度與氣溫成正比,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
降水:雪線高度與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則雪線高度高;降水量大,則雪線高度低。如副熱帶地區降水少,雪線最高,為5000—6400米;赤道地區降水多,雪線高度一般為4400—4900米。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背風坡降水少,雪線高。如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為4600米,北坡雪線則高達5800米
地貌:地形對雪線高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陽坡氣溫高,冰雪消融量大,陰坡則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積雪,陡坡雪線較高,緩坡則相反
氣候:氣候變化直接影響雪線高度,氣候變暖則雪線上升,氣候變冷則雪線下降
注意:具體到某一山區,主要看氣候(包含了氣溫、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氣候」)與地貌兩方面對其影響的強弱。
九:地震震級和烈度巧區別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兩個含義不同卻又有聯系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震源釋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發生,不論在哪裡觀測,震級只能有一個,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樣的。
影響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級: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條件相同時,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淺:震源越淺,烈度越大。
(4)地質構造:地面有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烈度大。
(5)地面建築:危房或質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築物處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築物密集區比人口稀少、建築物少的地區烈度大。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3
⑴ 水庫大壩建設為什麼選擇在河流峽谷處?
① 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
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
⑶盆地判斷的理由
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
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
⑸ 判斷在某處建梯田的理由
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於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線路的選擇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4
地質地形
⑴ 南極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原因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
斷塊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洲:
① 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洲:
① 歐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② 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人為原因:
對植被的破壞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5
河流及交通
⑴ 中國南流出境河流境內外名稱變化:
元江 ---------紅河
瀾滄江 ---------湄公河
怒江 ---------薩爾溫江
雅魯藏布江 -----布拉馬普特拉河
⑵ 西歐河流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穩定,含沙量小,無冰期,航運價值大。
⑶ 俄羅斯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航運價值不大的原因:
緯度較高,封凍期長,有凌汛現象。
⑷ 極地航路開辟的重要意義:
縮短航程,節時節能。
⑸ 我國西南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
② 地處一、二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三峽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
② 地處二、三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⑹ 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
經濟意義:
① 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
② 有利於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③ 有利於開發旅遊資源,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政治意義:
① 有利於鞏固民族團結。
② 有利於加快西南區脫貧速度。
③ 有利於社會穩定 。
戰略意義:
① 有利於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
② 有利於鞏固國防,保衛邊疆。
⑺ 俄羅斯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重要意義。
① 加強東西部經濟聯系,促進物資交流。
② 加快資源開發,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識點整理2020
★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
★ 2020最新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識點大全
★ 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識點最新整理2020
★ 2020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識點大全
★ 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2020
★ 高考地理常考知識點梳理
★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中地理高考常考知識點總結
★ 高三地理必考知識點歸納
『拾』 高中地理高考主要考什麼
高中地理主要分為三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一般認為自然地理較難學,涉及到一些數學換算,如區時,太陽高度角,時差等。另外有的還涉及到一些地球大氣物理過程和化學過程,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和第三章的水循環。實際上,這些內容都很淺,只要你發揮一點數學(物理,化學)思維就很容易理解了,這樣一來你會發現地球很奇妙,很好玩。
有些內容可能不好記,像是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氣旋反氣旋,洋流等,你可以畫圖記憶,對比記憶,比如說氣旋和反氣旋我就記一個氣旋,冷鋒和暖鋒就記冷鋒。
高中地理對圖的要求很高,要學好地不僅要會畫簡圖幫助記憶和解題,還要有目標的記憶一些重要的地圖信息,尤其是中國地理部分的地形(山脈)和政區分布。
至於另外兩部分,理解第一,掌握方法,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