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年24節氣是怎麼分的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⑵ 地理上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分別是幾月幾日
1、歷年春分時間
春分日一般在每年的3月19日、20日、21日、22日到來。 春分和秋分相對,是立春後的第九十天,屬於春天的中分點,有平分春天的意思,春分時,太陽位置來到黃經0°的位置,是為春分點,此時日夜等長,開始進入溫暖宜人的春天季候,是全年最為舒適的一段時間。
2、歷年夏至日期
夏至日在每年的6月20、21、22日到來。 夏至日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子,夏至日是全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日後氣溫會開始增加、炎熱的天氣即將到來,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將進入初伏,進入暑伏天氣,部分地區開始出現梅雨天氣。
3、歷年冬至的日期
冬至日在每年的12月21日、22日、23日到來。 冬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立的節氣,冬至節氣時是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正午太陽高度也非常低,太陽輻射小,從冬至日開始進九了,開始進入數九寒天,等到立春後才回歸溫暖。
4、歷年秋分的日期
秋分日一般在每年的9月22日、23日、24日來臨,以當年的太陽公轉為准,太陽公轉到黃經180°的位置就表示來到了秋分點,正式進入秋分節氣,來來去去就三天可以選擇,重復個兩年就很容易讓人覺得是每年秋分都是9月23日了。
⑶ 地理上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都是幾號
回答如下:
1.春分是3月21日前後
2.夏至是6月22日前後
3.秋分是9月23日前後
4.冬至是12月22日前後
相關介紹:
一、春分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3月20或21日。 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每年在公歷3月20或21日。
此日,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長短平分,故稱。」 宋 蘇軾 《癸丑春分後雪》詩:「雪入春
分省見稀,半開桃杏不勝威。」
二、夏至
夏至迎來,時而雨水充沛,時而陽光明媚。夏至日是多地進入「燒烤模式」的時刻。夏至日這一天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一年內受光最強烈晝長夜短。夏至也是我國最早確立的二十四節氣,具
有指導農事和預示進入三伏天的意義。
三、秋分
秋分作為24節氣之一,即意味著當天晝夜平分,又表示平分秋季。當到了秋分這個節氣,我國南方
地區才正式入秋,此後的氣溫一夜涼一夜。
四、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
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⑷ 高中地理24節氣你都一一知道了嗎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⑸ 節氣的時間是如何確定的為什麼可以精確到幾點幾分
24節氣有專門的計算時間的公式,即當年的後兩位數乘以屬於該節氣的一個D值減去閏年數,得出的值再加上該世紀的C值,由此可以得出每個節氣的一個具體時間。
二十四氣一般從立春開始,但現代天文學中太陽黃經以春分為起點計算。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
廿四個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廿四節氣與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一起的,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在歷史發展中廿四節氣被列入農歷,成為農歷的一個重要部分。
節氣月:
「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以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准,稱為斗建(月建)。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每歲之中,斗柄旋轉而依次指為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
十二月建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十二月建」的劃分是以節令為准,即以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作為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之始。
⑹ 地理這種圖怎麼看節氣(上面那四個)
圖①表示節氣是北半球冬至日,原因是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圖②是二分日圖,晝夜平分;圖③是北半球夏至日,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圖④是北半球夏至日,原因是圖中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
⑺ 怎樣判斷地理圖示中什麼是春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
當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
極晝
(或
南極圈
及其以南出現
極夜
)時為夏至,如果全球晝夜等長即
晨昏線
同時經過南北兩個極點、如果沒有給出
太陽光線
,也可以利用晨昏線及地球上的晝夜狀況判斷節氣,當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或南極圈以南出現極晝)時為冬至。3,同樣,這條光線與地面的交點就是直射點,其餘的過程與上述的第1點相同。2,那麼可以找到其中垂直地球表面的那條(一定是唯一的一條),如果給出了太陽光線、在單個地球太陽光照圖中1、在
二分二至
圖中,可以在太陽和地球的兩個球心間連一條直線,這條直線與地球地面的交點就是
太陽直射點
,判斷其位置,在
北回歸線
時為夏至,在
南回歸線
時為冬至,在赤道時為春分或
秋分
⑻ 高中地理什麼是二分二至日時
「二分二至」是指四個時刻,「二分二至點」則是黃道上的四個節點,至於「二分二至日」則是「二分二至」這四個節氣分別所在的那一天了。
關於上述三個概念的關系可以這樣表述:在「二分二至日」里的「二分二至」時,太陽位於黃道上的「二分二至點」。
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為二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夏至(6月22日)和冬至(12月22日)為二至,此時太陽直射回歸線,極晝、極夜達到最大范圍。
(8)高中地理如何算節氣擴展閱讀
我國四季劃分的傳統方法,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
如春季以立春(斗指東北,後天八卦艮位)為始點,春分(斗指東)為中點,立夏(斗指東南)為終點。
西方四季劃分是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點,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
西方國家所處的緯度較高,離黃赤相交點較遠,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點比「四立」更能實際反映當地氣候。西方這種以「二分二至」劃分的四季比我國傳統「四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⑼ 怎樣判斷地理圖示中什麼是春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
1、看太陽直射的緯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夏至日,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冬至日。3月21日春分,太陽直射赤道,往後直到6月22日夏至,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至北回歸線23.26『N,夏至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9月23秋分太陽直射赤道,然後南移,冬至直射南回歸線。冬至後北移。春分日直射赤道。
2、看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晝夜一樣長,就是春/秋分日,南半球晝長夜短,是冬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是夏至日。
3、看極晝極夜現象: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時是夏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時是冬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