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蒙古族的牧民為什麼住在蒙古包里,有什麼講究
盡管我們沒有去過蒙古,但是從影視作品以及社會各方面的知識,我們都知道蒙古的牧民住在蒙古包里。為什麼他們要住在蒙古包里,不像漢族人一樣建造房子定居呢?原因就是蒙古的社會生產方式跟中原的大有不同。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也就是說他們靠養一些畜牧作為生存和經濟來源。而這些動物主要的食物來源就是草原,蒙古包的好處就是動物在這塊草地上吃完了,那麼它們就可以繼續去下一個草地。
三、蒙古的社會意義蒙古人在歷史的不斷進展中逐漸養成了粗礦豪邁,正直踏實的品性。蒙古曾經也是清朝統治者的家鄉,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國的歷史某個階段蒙古的實力是比較強悍的。所以蒙古在對外征戰以及保護邊境安全方面有突出的社會意義。
Ⅱ 牧民為什麼要住蒙古包
在內蒙古大草原,牧民大多住在蒙古包(哈薩克族稱氈房)中。這是因為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而建造的。蒙古包是用250根2米長的木桿作支架、外面罩有白色羊毛氈的一種圓形帳篷。包內面積大約有15平方米左右。一般能住七八個人,大一些的可住十幾個人。
蒙古包有一扇門、一扇窗,頂部可以打開,以便透光、透空氣,遇雨、遇寒便遮蓋起來。地上放有鐵架板床,上面鋪著一方方小地毯。左側是衣櫃,衣櫃兩邊放著疊置整齊的被、褥和毛毯。
按照蒙古族的習慣,主人要請客人坐在面對門口的地方,這是招待貴客和長者的上座。
其他客人依次沿左側落座。右方是主人的座位,這便於管理放在門右側的火爐,也便於從食品架上取食品和餐具招待客人。手抓肉是牧民待客的名菜。肉煮的時間不長,鮮嫩肥美。吃時,左手抓肉,右手用小刀切著吃,還佐以草原上特有的腌野沙蔥,真是別有風味。晚飯後,附近蒙古包里的牧民都自動聚集在待客的蒙古包里,拉起馬頭琴,唱起歡樂的民歌。
轉場(搬家)是牧民生活的一大特點。根據草場和季節的情況,一年要轉場四五次到十來次。一戶牧民轉場,鄰居都來相助。轉場時,通常有五輛膠輪大車。第一輛是篷車,裝較貴重的東西;第二輛裝行李;第三輛是水車;第四、五輛裝蒙古包的木架和氈子。車隊出發時,人、牛行進在車隊的兩旁,牧狗來回奔竄著。人們形容這浩浩盪盪的車隊是「草原上的列車」。
Ⅲ 牧民住蒙古包的原因是什麼
在內蒙古大草原,牧民大多住在蒙古包(哈薩克族稱氈房)中。這是因為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而建造的。
蒙古包是用250根2米長的木桿作支架、外面罩有白色羊毛氈的一種圓形帳篷。包內面積大約有15平方米。一般能住七八個人,大一些的可住十幾個人。
蒙古包有一扇門、一扇窗,頂部可以打開,以便透光、透空氣,遇雨、遇寒便遮蓋起來。地上放有鐵架板床,上面鋪著一方方小地毯。左側是衣櫃,衣櫃兩邊放著疊置整齊的被、褥和毛毯。
按照蒙古族的習慣,主人要請客人坐在面對門口的地方,這是招待貴客和長者的上座。其他客人依次沿左側落座。右方是主人的座位,這便於管理放在門右側的火爐,也便於從食品架上取食品和餐具招待客人。
手抓肉是牧民待客的名菜。肉煮的時間不長,鮮嫩肥美。吃時,左手抓肉,右手用小刀切著吃,還佐以草原上特有的腌野沙蔥,真是別有風味。晚飯後,附近蒙古包里的牧民都自動聚集在待客的蒙古包里,拉起馬頭琴,唱起歡樂的民歌。
轉場(搬家)是牧民生活的一大特點。根據草場和季節的情況,一年要轉場四五次到十來次。一戶牧民轉場,鄰居都來相助。轉場時,通常有五輛膠輪大車。第一輛是篷車,裝較貴重的東西;第二輛裝行李;第三輛是水車;第四、五輛裝蒙古包的木架和氈子。車隊出發時,人、牛行進在車隊的兩旁,牧狗來回奔竄著。人們形容這浩浩盪盪的車隊是「草原上的列車」。
Ⅳ 蒙古人為什麼住在蒙古包里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包獨特的製作技藝,體現了蒙古族的審美觀與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著不可替代的觀賞價值,同時具有實用價值、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
以蒙古包這一名稱聞名於世的一種建築形式,是亞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創舉。這一居屋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亞細亞游牧民族所使用,後來許多游牧民族或長或短地使用過它或類似於它的住屋。以木桿兒為主要支撐材料的人類早期建築形式,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兩大流派:一種是中國鄂倫春人的傳統建築歇仁柱式(在鄂倫春語里歇仁柱為「木桿屋」之意),即尖頂、用獸皮或樹皮、草葉子做苫蓋。西伯利亞埃文基(鄂溫克)人的住屋、美洲印第安人的梯比和北歐薩米人的高阿邸或拉屋等均屬這一類型。另一種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頂圓壁,主要用毛氈做其覆蓋物。
蒙古包的包門開向東南,既可避開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也沿襲著以日出方向為吉祥的古老傳統。而帳內的中央部位,安放著高約二尺的火爐。火爐的東側放著堆放炊具的碗櫥,火爐上方的帳頂開有一個天窗。火爐西邊鋪著地氈,地氈上擺放矮腿的雕花木桌。包門的兩側懸掛著牧人的馬鞭、弓箭、獵槍以及嚼轡之類的用具。帳內的西側擺放著紅漆彩繪木櫃,木櫃的北角上敬放著佛龕和佛像,佛像前供放著香爐及祭品。
普通的蒙古包,高約十尺至十五尺之間。包的周圍用柳條交叉編成五尺高、七尺長的菱形網眼的內壁,蒙古語把它叫作「哈那」。蒙古包的大小,主要根據主人的經濟狀況和地位而定。普通小包只有四扇「哈那」,適於游牧,通稱四合包。大包可達十二扇「哈那」。包頂是用七尺左右的木棍,綁在包的頂部交叉架上,成為傘形支架。包頂和側壁都覆以羊毛氈。包頂有天窗。包門向南或東南。
包內右側為家中主要成員座位和宿處,左側一般為次要成員座位和宿處(蒙古族住房也以西為大,長者居右)。解放前,信奉喇嘛教的人們,在蒙古包的西側或住房的西間,設置佛龕,供奉佛像。蒙古包的中央設有供飲炊和取暖的火爐,煙筒從包頂的天窗出去(古時沒有火爐和煙筒,一般都是在帳幕中央生火,煙從天窗出去)。蒙古包地上鋪羊毛氈。包門口和火爐旁鋪以牛皮。現代卧榻有的鋪設木床,有的設有矮床。
一個蒙古包一般只供一夫一妻及其子女居住。新婚夫婦要建新包,有的是新娘父母陪送。家庭經濟條件好的或眷屬多的,一家有幾個蒙古包。但凡有兩個以上蒙古包的家庭,都是長者居最西側的蒙古包。
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多名民間手工藝人製作了一頂直徑21米、面積346平方米、能容納1000人的傳統蒙古包,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質結構無柱蒙古包。2004年12月,正藍旗將6頂蒙古包搭建到了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具有50年歷史的正藍旗蒙古包廠所生產的22個規格的蒙古包,不僅暢銷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旅遊景點,而且還出口到韓國、日本、法國、蒙古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在中國,隨著蒙古族游牧習俗向定點放牧或舍飼半舍飼轉變,蒙古族人民幾乎完全定居在磚瓦房或樓房裡。只有在那些旅遊區才能見到傳統意義上的蒙古包了。
Ⅳ 蒙古人為什麼要住蒙古包
適應游牧生涯
搭蓋迅速:搭蓋蒙古包不必嚴格擇址,只要周圍水草好就行。蒙古包是一種組合房屋,各個部件都是單獨的,搭蓋時不用很多人參加,二人足可。到一個新地方以後,把它們從車上卸下來,只需生著火熬好奶茶的時間,一座蒙古包就搭起來了。熬茶時還是野炊,到了
喝茶的時候,已經坐在蒙古包里了。
拆卸容易:拆卸蒙古包,比搭蓋還容易許多。兩個人拆卸只需十幾分鍾。圍繩、帶子都是活扣,很容易解開。帶子一解開,氈子和架木就自動分離。哈那、烏尼、套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很快就可以拆卸開並折疊起來。
裝載搬遷輕便:蒙古包以木、氈為基本材料,不用金屬、磚、瓦、水泥等,同時又是由各部件組裝而成,所拆卸的任何一件都不重,一個女人就可以舉起來放到車上。
維修方便:蒙古包所用的材料無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哪個部件壞了、舊了就可以把它換掉。蒙古包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不過在心理和習慣上,蒙古人不喜歡縮小。有「與其縮小氈房,不如縮小肚子」之說
Ⅵ 草原上為什麼要選擇蒙古包這種居住方式
牧民是游牧生活,蒙古包是簡單而且輕便的「帳篷」,但是很保暖,他們隨水草而行,牛羊的飲水和草料一旦在這一區域消耗完,當讓要走下一個地方,這樣牧民們就會搬家,到水草更加豐美的地方,這是很古老的傳統,不過現在大都是圈地放羊,都定居了,不在住蒙古包。課他們依舊保留著蒙古包,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Ⅶ 蒙古人為什麼要住蒙古包
誰說內蒙古人只住蒙古包?
1、古代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左翼住的都是可以搬遷的帳篷式住宅,因為蒙古人的帳篷比較特殊,所以就叫蒙古包。
2、蒙古包是柳樹條做架子,蓋的氈子,別說雨淋了,連敗風雪都不怕,這是材料的優勢。
3、古代也有固定的房子,城堡,宮殿,現代更不用說了,內蒙古的城市發展雖趕不上沿海地區,也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