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論原理是什麼
中心地理論 又稱「中心地學說」。是研究城市空間組織和布局時, 探索最優化城鎮體系的一種城市區位理論。 中心地理論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初西歐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 時期,是1933年由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泰勒(W. Christaller)首先使用的。 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通過對德國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調查 研究後提出的,他發現一定區域內的中心地在職能、 規模和空間形態分布上具有一定規律性, 中心地空間分布形態會受市場、 交通和行政三個原則的影響而形成不同的系統。 他探討了一定區域內城鎮等級、規模、數量、 職能間關系及其空間結構的規律性, 並採用六邊形圖式對城鎮等級與規模關系加以概括。 中心地體系包括:①中心地的數目;②互補區域( 即中心地所服務的地區)的數目;③互補區域的半徑;④ 互補區域的面積;⑤提供中心財貨種類及其數量;⑥ 中心地的標准人口數;⑦互補區域的標准人口數等。 中心地理論模式將隨人口數、生活習慣、技術等的改變而變化; 同時也隨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的不同, 或中心財貨價格的差異而表現互補區域大小 的不同。中心地體系可分別根據市場、交通和行政最優原則而形成。 中心地有等級、層次之分, 一個較大的中心地市場區總是包含3個比它低一級的市場區, 每個較高級的中心地概括了低級中心地的所有職能, 並將南德中心地分為七級。 1940年德國學者廖什(A.Lsch) 論證並發展了中心地理論,提出生產區位經濟景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心地理論在美洲、西北歐各國得到承認, 並在居民點網和交通網規劃中應用。 1960年在國際地理代表大會和國際城市地理討論會上得到高度評 價。該理論的局限性主要有:其性質是靜止的, 沒有考慮城市體系的歷史發展過程和未來發展趨勢; 它忽視了那些並非同一個小系統成分的第二級或更低級中心地間, 以及同一個小系統中同級居民點間橫向職能(功能)聯系。另外, 其假設的城鎮空間分布及其他條件也都脫離現實。 由於理論以許多假設條件為前提,實際又不可能達到, 城鎮體系布局就不可能完全依照理論,城鎮的規模、數量、距離、 比例也不可能是嚴格的、機械的數學關系。 但區域內的中心地具有不同的等級、規模和職能,等級越高, 規模越大,數量越少,職能越復雜, 這一普遍規律是可以作為城鎮體系布局原則的,即城鎮規模愈大, 吸引的距離愈遠,其服務范圍也愈廣, 規模大的城鎮在數量上少於規模小的城鎮。
B. 中心地理論的主要觀點是
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通過對德國南部城市的深入考察和理論研究,1933年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論。這一理論是在西歐國家工業化和城市迅速發展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中心內容是論述一定區域內(國家)城鎮等級、規模、職能間關系及其空間結構的規律性。誠如作者所言:「……為什麼城市有大有小?我們相信,城市分布一定有什麼安排它的原則在支配著……」為了尋求這個支配城市分布及城市規模等級的規律,他按照演繹推理的特點,從提出假設出發,通過邏輯推理,建立理論和法則。並用實踐反復進行檢驗,因此中心地理論既與當時德國南部城鎮的實際分布具有相當程度的吻合性,同時又有抽象的概括力。
採納哦
C. 劃分縣的時候地圖界限是怎麼劃分的
行政區劃的就是為了國家管理而設置的,其原則有三:
一、對統治者有利為原則;
二、農業經濟的發展又是維持封建政權的基礎,政區邊界的劃分注意使政區與地理環境相一致。
三、基本原則是「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以面積為基數,根據人口作調整,適當調整縣的大小。
影響行政區劃變遷的因素有:政治主導、自然環境、經濟因素、文化因素
一、秦代以前的,縣的劃分由於戰爭頻繁,國界變動,疆域的伸縮,通常國與國、縣與縣多以山川為界。但是也有所變化,漢代的郡縣比秦的小,是因為後來分割了王國領域,結果使得與山川界限不符。後世基本沿襲。
二、政治主導,統治者為了提升該地區的地位,會重新分舊縣置新縣,進而影響縣邊界的變化。
三、自然環境,黃河流域多是平原,故縣的面積較小,而山區多是以山川作為邊界。圖為明朝時期,圖中的德安府與承天府的邊界多以山川與河流為界。
歷代的行政區劃設置,不是憑空想像的,都是憑借前代的設置經驗,總結利弊,結合風俗,文化,結合朝代的情況,稍微變化。變化的是幅員面積,行政中心,以及行政地位。縣的設置劃分原則較多,具體的還是要參照各縣縣志相關記載。
D. 城市地理學和城市社會地理學的區別
一、城市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主要任務
1、城市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城市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城市這一復雜的動態大系統。
2、城市地理學的主要任務是揭示和預測世界各國、各地區城市現象發展變化的規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國、各地區城市現象的規律,屬於認識世界的任務;科學預測世界各國、各地區城市現象變化的規律,屬於改造世界的任務。
1. 城市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1、城市的形成發展條件、城市的生長。2、城市內部空間組織:城市功能分區、城市功能區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會空間、人的行為等。3、城市問題:城市環境、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貧困區的空間組織、城市化、區域城市體系、城市分類。
2. 什麼是都市區:一個大的人口核心以及與這個核心具有高度的社會經濟一體化傾向的鄰接社區的組合,一般以縣作為基本單位。
3. 大都市帶:由許多都市區首尾連成一體,它們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又存在著密切的交互作用,這樣的巨大城市地域復合體叫做大都市帶。
4. 城市與鄉村的本質特異:1、在產業構成上,城鎮是以從事非農活動的人口為主的居、民點。2、在規模上,城鎮聚居有較多的人口總數。3、在景觀上,城鎮有較大的人口密度和景觀密度。4、在物質構成上,城鎮有給水系統、綠地系統、廣場、博物館等市政設施和公共設施。5、在職能上,城鎮是工業、商業、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經濟政治的中心。6、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人口素質等方面
5. 城市發展的區域基礎包括區域自然地理條件(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和區域經濟地理條件兩大類型。
6. 城市經濟活動的基本與非基本活動對城市發展的影響:141頁最後一段(至142頁)城市發展的內部動力主要來自輸出活動即基本部分的發展,由於城市基本活動部分的發展,從輸出產品和勞務中獲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導致基本部分的職工對本地消費和服務需求的擴大,也就導致了本地非基本部分就業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動收入的另一部分則用於本身的擴大再生產,繼續為城市從外部獲得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動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當地人口的進一步增加,這樣反過來又增加本地的需求和本地區的人口。城市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兩部分活動在一個地方循環往復、不斷積聚的過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資、收入和職工的增加,最後在城市所產生的連鎖反反應的結果總是數倍於原來的投資、收入和職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動所引起的這樣一種放大的機制被稱作「剩數效應」。
7. 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是城市與其外部的自然、經濟、政治等客觀事物在空間上相結合的特點,有利的結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促進城市的發展,反之亦反。
8. 不同類型城市的形成與發展:有三種類型:1、中心地城鎮。2交通貿易城鎮。3、專門化職能城鎮。中心地城鎮是為了滿足廣大農村物資集散和綜合服務需要而產生的。隨著商品農業的出現和發展,物資集散和交換功能的擴大而不斷產生和發展。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的建立,穩定和加強了小城鎮在整個城鎮體系中的地位。交通貿易城鎮是為滿足區域貿易和交通運轉的需要而形成的,如港口城市、鐵路樞紐、公路中心。其形成與發展取決於天賦的和人為的交通地理位置。古代的驛站是這類小城市的雛形。近代隨著經濟發展,以轉運功能和區際貿易為基礎,促進了這類城市的大量產生和不斷發展。專門化職能城鎮是為滿足某種專門的需要,在積聚經濟、規模經濟的作用下形成的以某種專門職能為主的城市。其發展主要取決於經濟腹地、後方輸運系統及城市本身的建設條件。
9. 簡述郊區城市化的特點:,1,土地集約化:A農產品商品化(大田作業向城郊農業轉變)B勞動力商品化(農業人口轉變為兼業人口)C土地商品化(農業用地轉變為城鎮用地)2,產業結構高度化:遵循「配第- 克拉克」定律進行,郊區是受城市化影響最深的地域,城市經濟的轉換和向外擴散最先影響到郊區。從產業結構看,大城市郊區經濟以工業為主,勞動力結構以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為主。城市工業採用「飛地」形式在郊區新建工業衛星城市或工業點,他們對郊區產業結構的轉變也起了重要作用 3,城市網路化:城市網路化是指由各種現代交通手段,通訊手段,管道和綠地等為載體,各種不同功能,不同規模模的城鎮為基礎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能量交換的城鄉體系。
10. 簡述當代中國城市化的特點:1城市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基本上相適應 2城市規模體系的動態變化加速 3城市化水平的省際差異顯著 4郊區化進程已經顯著 5都市連綿區成為國家經濟的核心地區 ,中國未來城市化道路取向是什麼 發展鄉鎮企業,走自上而下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國實現城市化的重要途徑。
11. 城市化的定義與類型
定義:是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域轉化為城市地域,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活動,農村生活方式轉化為城市生活方式的過程。
類型:向心性城市化與離心型城市化
外延型城市化與飛地型城市化
景觀型城市化與職能型城市化
積極型城市化與消極型城市化
自上而下城市型與自下而上城市化
12. 名詞解釋:城市職能指某城市在國家或區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擔的分工。
城市性質是城市主要職能的概括,指一個城市在全國或者地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個性特點和發展方向。
首位度 一國最大城市與第二城市的人口比值。
首位城市 在規模上與第二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國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佔有明顯優勢的城市定義為首位城市。
城市金字塔 把一個國家或區域中許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規模大小分成等級,就有一種普遍存在的規律性現象,及城市數量隨著規模等級而變動,規模等級越高,城市數量越少,規模等級越低,城市數量越多,把這種關系用圖表示出來,形成城市規模等級金字塔。
首位分布 首位度大的城市規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位序規模法則 從城市的規模和城市規模位序的關系來考察一個城市體系的規模分布。
13. 城市職能分類方法P145
1一般描述法:首先確定一個城市的類別體系,以描述性的名稱加以命名,在根據自己對每個城市的了解,分別把城市歸入各個類別。
2城市類別依然是分類者事先決定的但每一類增加了一個統計上的數量標准。
3統計分析方法用比較客觀的統計參數來代替人為確定數量指標
4城市經濟基礎研究的方法應扣除城市非基本部分以後,在城市基本部分的結構基礎上來進行分類。
5多變數分析法 主要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
6 新的動態,基於長波理論的城市職能分類思想。
14. 論述我國「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小城市」發展方針的合理性P182
1、違背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規律(在城市化初中期大城市超前發展,人口增長速度快於中小城市)2、具有主觀性和片面性(城市規模的表現)3、不符合中國國情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中國大城市病產生的根源是基礎設施,交通和環境及社會治安等的投入不夠)
四、不符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需求(需要若干國際性的中心城市,以建立國際經濟聯系,參與時間經濟循環)
15. 空間相互作用和空間擴散的基本類型
1.空間相互作用--物質、能量、人員和信息的交換。
相互作用的類型:① 物質和人員的流動,表現為物流。
② 各種交易過程,表現為貨幣流。
③ 信息的流動和創新的擴散,表現為信息流和技術流。
2.空間擴散——思想、創新、文化特質和行為模式等從其發源地向外擴展和傳播。
空間擴散的基本類型:傳染擴散;等級擴散;重新區位擴散。
15.論述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論的要點p204
中心地:可以表述為向居住在他周圍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種貨流和服務的地方。
克里斯塔勒理論的核心思想可概括如下:
1)中心地的等級越高,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種類就越齊全,而低等級中心地僅限於供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少數商品和服務。
2)兩個相領同級中心地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中心地的等級越低,其間的距離就越短,間距S與中心地等級n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數量關系。
3)各等級中心地及其市場區在一個完整的網路系統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層層六邊形網路。
4)不同等級中心地的市場區之間應按K=3、4、7的原則,保持嚴格的比例關系
中心地理論的三大原則模型:
(1) 市場最優原則 這一原則能夠確保各級中心地對它所影響的范圍提供最大方便的服務 。
(2)交通最優原則 使次級中心之間以及次級中心與較高一級中心之間的距離最短。
(3)行政最優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每一個中心地完全控制其從屬的低一級的中心地,次一級中心地不能同時接受兩個或兩個以外高級中心地的影響。
16.什麼是城鎮體系規劃p241
是以城鎮為重點的區域規劃
17.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主要內容p246
1)綜合評價區域與城市的發展條件和建設條件;
2)預測區域人口增長,確定城鎮化目標;
3)確定本區域的城鎮發展戰略;
4)提出城鎮體系的功能結構和城鎮分工;
5)確定城鎮體系的等級和規模結構;
6)確定城鎮體系的空間布局;
7)統籌安排區域基礎設施、社會設施
8)確定保護區域的生態環境、自然和人文景觀以及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和措施;
9)明確城市發展用地的數量,並與土地利用規劃相協調;
10)提出實施規劃的政策和措施。
18.城市土地利用結構的三模式p274
⑴伯吉斯的同心環模
1.中心商業區;2.過渡地帶;3.工人居住帶;4.中產階級居住帶;5.通勤帶
觀點:城市人口遷入及其移動導致了城市地域分化,城市是以不同功能用途的土地圍繞單一核心,有規則地從內向外擴展,形成圈層式結構。
E. 中心地理論的主要觀點和假設條件
中心地理論是由德國城市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德國經濟學家廖士(A.Lösch)分別於 1933年和 1940年提出的, 50年代起開始流行於英語國家,之後傳播到其它國家,被認為是本世紀人文地理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它是研究城市群和城市化的基礎理論之一,也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建立基礎之一
一、中心地理論——六邊形服務網格。每一個中心地都有一個服務范圍,但相鄰同級中心地的服務范圍之間的關系怎樣?我們可用六邊形服務網格來解釋:
我們假設在一理想化的均質平原上,各種因素都相同,以距離最近為原則,將相同等級的中心地進行「分割」,以幾何的方法,分到最後為止,可看出:同級中心地的服務范圍有圍繞中心地呈正六邊形分布的趨勢,中心地位於六邊形服務范圍的正中間。以距離最近為原則,每個六邊形內的居民尋求消費時,一般選擇位於這個六邊形內的中心地,而不是其他中心地。
多個相同級別中心地服務范圍在空間上的分布構成蜂窩狀網格,由多個正六邊形組成。
在一個市場區域中,各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的形態均呈現為六邊形,但因各級中心地的門檻人口和服務范圍不同,六邊形的大小也不相同。高級中心地服務范圍大,彼此相距較遠,六邊形面積大,數目少;低級中心地服務范圍小,彼此距離較近,六邊形面積小,數目多。不管級別的高低,同一級別的六邊形之間是相互排斥的,就整個地區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務范圍如同一個金字塔,塔頂是最高級的中心地,個數最少,而構成塔基的是數量巨大的最低級中心地。
二、中心地理論的應用。正六邊形服務范圍只是一種假想的模式,它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抽象。實際上,由於多種原因,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只是或多或少類似於六邊形形態。
此外,許多國家和地區已將中心地理論成功地運用來指導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和商業網點的布局。
總之,中心地理論的正六邊形服務范圍的形成是有其特定條件的,在實際中運用時應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圩田上的居民點的規劃就只是應用了中心地理論的思想和規律並沒完全按六邊形嵌套的模式來布置,每一個高級居民點所服務的低一級的居民點不是六個,且每個居民點服務范圍也不是正六邊形。
F. 中心地理論的理論發展
基本前提
克里斯泰勒認為在市場原則基礎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間均衡是中心地系統的基礎.提出以下基本前提: 1、中心地分布的區域為自然條件和自然相同且均質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勻分布,居民的收入,需求和消費方式相同。
2、具有統一的交通系統,同一規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運費與距離成正比。 3、消費者都利用距離最近的中心地,就近購買,以減少交通費。
4,相同的商品和服務在任何一個中心地的價格和質量都相同.消費者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實際價格等於銷售價格加上交通費.
5、供給中心商品的職能,盡量布局於少數的中心地,並且滿足供給所有的空間的配置形式。
均衡
均衡模式
在滿足上述前提條件下,中心地均勻分布在平原上,同一等級的中心地之間的距離相等,服務范圍是相同半徑的圓形區。每三個相鄰B級中心地之間有一個空白區,得不到這3個中心地任何一個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因此,在這個空白區的中心會產生1個次一級K級的中心地,以滿足居民消費.而每3個K級中心地之間又出現空白,會出現次一級中心地A級。依此類推。中心地可以分為許多等級。
由於競爭機制的存在,各個中心地都想擴大服務區范圍,相鄰的中心地服務區之間將出現重疊,根據到中心地購物的原則,重疊區的消費者將以中心線為界被最近的中心地吸引。於是每個中心地的服務區變成最穩定空間結構的六邊形.每個次一級的中心地成為六邊形的6個頂點,各級中心地組成一個有規律遞減的多級六邊形圖形,形成一般均衡狀態下的中心地空間分布模式。 市場原則與中心地系統
在市場作用明顯的地區,中心地的分布要以利於提供商品和服務為原則.根據均衡模式,每個中心地B級為周圍市場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是通過6個次一級K級中心地來實現的,.因此,每個K級中心地同時接受3個B級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所有,每個B級中心地提供給周圍6個K級中心地的總服務量為6×1/3=2,即2個K級中心地的服務量,其自身還有1個K級中心地的服務量.因此,每個B級中心地共有3個K級中心地的服務量.因此,按照市場原則形成不同等級的空間中心地系統,其排列為K=3序列,即在一級中心地所屬的3個二級市場內,有1個一級中心地,2個二級中心地,其分布呈三角形.市場區的等級序列為1,3,9,27,81……,公式為K=3n-1.而各級中心地的從屬關系序列為1,2,6,18,54……
交通原則與中心地系統
在交通影響明顯的地區,交通原則制約著中心地的等級系統,各級中心地都應位於高一級中心地之間的交通線上.但從均衡模式看,兩個B級中心地間的連線不能包括K級中心地,這不符合交通原則,需要調整模式.從交通聯系的便捷程度出發,克氏把六邊形6個頂點的各級中心地都布局在六邊形六條邊的中點上,這樣任何一級中心地之間的交通線都可以把低一級中心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新的模式.每個B級中心地提供給周圍6個K級中心地的總服務量為6×1/2=3,加上自身包括的1個,形成K=4的序列,公式為K=4n-1,其等級序列為1,4,16,64…….各級中心地的從屬關系序列為1,3,12,48……
行政原則與中心地等級系統
在行政職能作用明顯的地區,行政原則制約著中心地的等級系統.克氏認為每個中心地在行政管理上只能從屬於一個高級中心地,不能象市場原則或交通原則那樣同時受到兩個或三個高一級中心地的影響.在一個六邊形中有7個行政單位,其中1個高級行政區單位行使對6個基層行政單位的管理,從而形成K=7序列,公式為K=7n-1,行政區的等級序列為1,7,49,343…….各級中心地的從屬關系序列為1,6,42,294……
G. 中心地理論的含義
一定區域內的中心地在職能、規模和空間形態分布上具有一定規律性,中心地空間分布形態會受市場、交通和行政三個原則的影響而形成不同的系統。
H. 誰能幫我歸納一下中心地理論要點啊
一、中心地理論——六邊形服務網格
每一個中心地都有一個服務范圍,但相鄰同級中心地的服務范圍之間的關系怎樣?我們可用六邊形服務網格來解釋:
我們假設在一理想化的均質平原上,各種因素都相同,以距離最近為原則,將相同等級的中心地進行「分割」,以幾何的方法,分到最後為止,可看出:同級中心地的服務范圍有圍繞中心地呈正六邊形分布的趨勢,中心地位於六邊形服務范圍的正中間。以距離最近為原則,每個六邊形內的居民尋求消費時,一般選擇位於這個六邊形內的中心地,而不是其他中心地。
多個相同級別中心地服務范圍在空間上的分布構成蜂窩狀網格,由多個正六邊形組成。
在一個市場區域中,各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的形態均呈現為六邊形,但因各級中心地的門檻人口和服務范圍不同,六邊形的大小也不相同。高級中心地服務范圍大,彼此相距較遠,六邊形面積大,數目少;低級中心地服務范圍小,彼此距離較近,六邊形面積小,數目多。不管級別的高低,同一級別的六邊形之間是相互排斥的,就整個地區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務范圍如同一個金字塔,塔頂是最高級的中心地,個數最少,而構成塔基的是數量巨大的最低級中心地。
二、中心地理論的應用
正六邊形服務范圍只是一種假想的模式,它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抽象。實際上,由於多種原因,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只是或多或少類似於六邊形形態。
此外,許多國家和地區已將中心地理論成功地運用來指導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和商業網點的布局。
北京是一座歷史古城,北京城商業網點的長期發展變化就體現了中心地的思想。其中同級商業網點的布局,其服務范圍大致呈現為正六邊形。指導學生認真讀圖2.9,分析北京城的舊城內與建國後新建的商業中心布局,說明其滿足了中心地理論要求的商業中心布局是合理的。
荷蘭人在圍海造田得來的圩田上規劃居民點時,也成功地應用了中心地理論,但它並沒有完全按六邊形嵌套的模式來布置,只是接近於六邊形。指導學生認真讀圖2.10,和北京城的商業網點布局相比較,讓學生了解荷蘭圩田上設置居民點的情況:政府在圩田上規劃的是一個居民點體系,由三個級別組成,級別越高的居民點個數越少,不同級別居民點人口規模不同,需求也不相同,居民點可提供的服務功能也就不同;在安排各級居民點的空間位置時同級居民點之間的距離大致相當,高級別的居民點則布置在較低級別居民點的中間。
總之,中心地理論的正六邊形服務范圍的形成是有其特定條件的,在實際中運用時應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圩田上的居民點的規劃就只是應用了中心地理論的思想和規律並沒完全按六邊形嵌套的模式來布置,每一個高級居民點所服務的低一級的居民點不是六個,且每個居民點服務范圍也不是正六邊形。
I. 中心地理論的詳細內容
20世紀以來,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高度發展,加速了城市化進程,城市在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各種經濟活動如工業,商業,貿易,服務行業等由於集聚效益,開始向城市聚集。因此,對城市的研究顯得日益重要,主要研究城市的空間分布,數量和規模等級。1933年,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泰勒出版了一本著作《南德的中心地》或《德國南部的中心地原理》。成為城市區位論的代表性著作。
與杜能的農業區位論相似,中心地理論是克里斯泰勒在大量的實地調查基礎上提出的,他在德國南部所有的城市和農村進行調研,積累大量的基礎數據和詳細資料。理論的中心內容是論述一定區域內城鎮等級,規模,職能之間的關系及其空間結構的規律性,並用六邊形圖式對城鎮等級與規模關系加以概括。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盡管對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和區位理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當然這種缺陷是從現在的眼光來看的。
第一,克里斯塔勒只重視商品供給范圍的上限分析,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限大小來決定。雖然他也提出了商品的供給下限,但缺乏詳細分析。對各種商品得到怎樣程度的超額利潤論述也不明確。
第二,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統中,K值在一個系統中是固定不變的。事實上,由於區域的各種條件作用,所形成的區域模型各等級的變化用一個固定的K值無法概括。
第三,克里斯塔勒把消費者看作為「經濟人」,認為消費者首先是利用離自己最近的中心地。但在現實中,消費者的行為是多目標的。因此,消費者更傾向於在高級中心地進行經濟或社會行為活動。這樣會導致高級中心地的市場區域范圍擴大,使中心地系統結構發生變形。
第四,克里斯塔勒忽視了集聚利益,事實上,同一等級或不同等級的設施集中布局會產生出集聚利益。而克氏只重視各等級中心設施的出現,對出現的數量不感興趣。 1,中心地,是向周圍地區居民提供各種貨物和服務的地方。中心商品是在中心地生產,提供給中心地及周圍地區居民消費的商品。中心地職能是指中心地具有向周圍地區提供中心商品的職能。
2,中心性,是指對周圍地區而言,中心地的相對重要性,或中心地發揮中心職能的程度,在數值上等於中心地供給周圍地區中心商品的數量,即中心地供給中心商品的總量與供給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數量.C=B1-B2。
3,補充區域,以中心地為中心的區域稱為中心地的補充區域,也稱市場區域或中心地區域。具體說,是中心地的周圍從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給的區域。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餘,而在中心地的周圍區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餘部分就用於補充周圍區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當兩者(供給和需求)均衡時的區域范圍就成為補充區域的范圍。
4,商品服務范圍,有上限和下限兩種,商品服務范圍上限是由對中心商品的需求所決定的,為中心地的某種中心商品能夠到達消費者手中的空間邊界。從理論上說,商品服務范圍上限為補充區域的邊界.商品范圍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給角度所規定的邊界。中心地為供給某種中心商品而必須達到的該商品的最小需求量,也稱為需求門檻,是中心地最小限度的空間范圍。
5,經濟距離,是決定各級中心地商品和服務供給范圍大小的重要因素,是用貨幣價值換算後的地理距離,主要由費用,時間,勞動力三個要素所決定的距離,但消費者的行為也影響到經濟距離的大小。
J. 城市中心地理論
中心地理論又稱「中心地學說」。是研究城市空間組織和布局時,探索最優化城鎮體系的一種城市區位理論。中心地理論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初西歐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時期,是1933年由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首先使用的。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通過對德國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調查研究後提出的,他發現一定區域內的中心地在職能、規模和空間形態分布上具有一定規律性,中心地空間分布形態會受市場、交通和行政三個原則的影響而形成不同的系統。他探討了一定區域內城鎮等級、規模、數量、職能間關系及其空間結構的規律性,並採用六邊形圖式對城鎮等級與規模關系加以概括。
中心地體系包括:①中心地的數目;②互補區域(即中心地所服務的地區)的數目;③互補區域的半徑;④互補區域的面積;⑤提供中心財貨種類及其數量;⑥中心地的標准人口數;⑦互補區域的標准人口數等。中心地理論模式將隨人口數、生活習慣、技術等的改變而變化;同時也隨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的不同,或中心財貨價格的差異而表現互補區域大小 的不同。中心地體系可分別根據市場、交通和行政最優原則而形成。中心地有等級、層次之分,一個較大的中心地市場區總是包含3個比它低一級的市場區,每個較高級的中心地概括了低級中心地的所有職能,並將南德中心地分為七級。
1940年德國學者廖什(A.Lsch)論證並發展了中心地理論,提出生產區位經濟景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心地理論在美洲、西北歐各國得到承認,並在居民點網和交通網規劃中應用。1960年在國際地理代表大會和國際城市地理討論會上得到高度評價。該理論的局限性主要有:其性質是靜止的,沒有考慮城市體系的歷史發展過程和未來發展趨勢;它忽視了那些並非同一個小系統成分的第二級或更低級中心地間,以及同一個小系統中同級居民點間橫向職能(功能)聯系。另外,其假設的城鎮空間分布及其他條件也都脫離現實。
由於理論以許多假設條件為前提,實際又不可能達到,城鎮體系布局就不可能完全依照理論,城鎮的規模、數量、距離、比例也不可能是嚴格的、機械的數學關系。但區域內的中心地具有不同的等級、規模和職能,等級越高,規模越大,數量越少,職能越復雜,這一普遍規律是可以作為城鎮體系布局原則的,即城鎮規模愈大,吸引的距離愈遠,其服務范圍也愈廣,規模大的城鎮在數量上少於規模小的城鎮。 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