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大發現後貿易利得如何分配

地理大發現後貿易利得如何分配

發布時間:2022-09-13 17:22:32

Ⅰ 地理大發現產生了什麼樣的經濟後果

地理大發現及其經濟後果

一、地理大發現的動機和原因

第一,西歐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誘發了封建貴族對貴金屬的渴求。

第二,歐洲人想從東方獲取金銀的慾望由於近東貿易危機受到極大的阻礙。

第三,歐洲傳統宗教文化精神中的探險慾望。

二、地理大發現的技術條件

(一)地理「科學」的發展

(二)技術手段的進步

四、地理大發現的直接後果極其歷史影響

所謂「地理大發現」,主要是由三個重大事件組成的:一是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二是1498年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三是1522年麥哲倫等人完成環球航行。這些事件使人類對世界地理的認識更趨全面,從而大大拓展了人類的全球性交往,有力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地理大發現也對歐洲歷史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一,地理大發現產生了三個當時人們始料未及的三個重要後果

首先,是所謂「價格革命」。即由於大量美洲金銀流入歐洲,引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和工資急劇上漲。西班牙首當其沖,受到的影響最大,成為西班牙在16世紀末急劇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歐洲其他地區所受的影響要小一些,但都未逃脫沖擊。這種影響還波及到奧斯曼帝國乃至遙遠的中國和印度,只是由於亞洲人對市場的依賴程度不大,故在中國、印度和大部分穆斯林世界,價格體系的變化並沒有引起農民和地主之間關系的顯著變化。然而在歐洲,價格革命卻引起了財富的重新分配和社會的持續動盪。當然,價格革命對於西歐當時正在進行的商業革命,也產生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其次,是疾病的傳播。歐洲的船員們把一些疾病帶向了新世界,而那裡的居民由於和外界接觸很少,對那些歐洲常見的小兒疾病毫無免疫力,結果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疾病流行之後,隨之而來的一個重要後果便是人口的激增。1750年以後,各傳統文明區域的人口到處都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率上升。這一情況和人們普遍有了新的免疫力有很大關系。而人口的每一次升降,不可避免地都會引發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後果。

再次,是農作物和牲畜的傳播。

第二,地理大發現還從以下兩個方面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一是在人種分布方面。在美洲和非洲南部出現了定居的白種人。黃種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加勒比海島和熱帶美洲的印第安人幾近絕跡。非洲黑人開始大批湧入美洲。不同種族的通婚,在美洲尤其是拉美又產生了大量混血人種。

二是世界貿易范圍的擴大。出現了大洋貿易。美洲殖民地發展出大片大片的單一作物種植區,先是種煙草和甘蔗,後來改種棉花和咖啡,產品銷往歐洲換回工業品。正是這種經濟引發了大規模的奴隸貿易,並為以不平等交換為特點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第三,正是在上述基礎上,地理大發現導致了三個具有世界意義的商業後果:

1、商業掠奪和殖民制度的建立。(1)1492—1600年探險時代,掠奪新大陸的黃金和白銀。(2)1600年以後殖民時代,爭奪殖民地,開發其資源和進行掠奪性貿易。

2、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形成。新航路的開辟,使亞歐非美的許多國家捲入世界經濟漩渦,對外貿易開始突破國與國或區域性貿易的界限,變成全球性世界,並逐步形成世界市場。

3、商路和貿易中心轉移。新航路繞過了傳統的貿易路線(地中海),歐洲的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中世紀商業中心的地位逐漸被葡、西、荷、英等國所取代。

第二節 商業革命

一、13—14世紀商業革命前夜的特點

商業發展到13—14世紀,顯現出與以前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貿易范圍和貿易規模的擴大。

第二,競爭制度的安排。

第三,商業技巧的創新。

二、商業革命的具體表現

西歐的商業革命,是與遠洋探險和早期殖民活動密切相關、互為因果的一個重大事變。它是由西歐當時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一系列新因素構成的。

(一)世界市場的出現

4、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形成

綜上所述,地理大發現後的300年間,西歐的商人奔走於世界各大洲,把歐洲原有的區域性市場同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地方性市場聯結起來,出現了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

但是,這個時期的世界市場與機器大工業後形成的世界市場相比,還沒有建立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貿易仍屬於互通有無的性質,交換的商品還未成為再生產過程的必要環節;在市場上處於支配地位的是商業資本,而不是工業資本。正如馬克思所說:「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二)貿易路線的轉移

(三)價格革命

價格革命是歐洲商業革命最直觀的表現。

價格革命對歐洲的社會經濟結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農村採用租佃制的地主因為地租上漲最快而獲利最大;相反,按照傳統方式徵收固定貨幣地租的封建地主卻因此受到損失。租地經營的農場主和一部分農民不僅因為工資低廉和農產品價格高昂獲得利益,還因為向地主繳納固定貨幣地租而享有價格上漲的好處,經濟實力大大增加。到16世紀末,英國已形成了一個富有的大租佃農場主階級。

工業品價格上漲雖不及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大,但由於實際工資的下降、產品銷路的擴大,手工工場主和商人成了新興的經濟貴族。雇傭工人和被奪去剩餘產品的貧苦農民在價格上漲中不得不降低生活水平。這樣,價格革命加速了社會分化——新興農場主和工商業者的壯大,舊式封建貴族的衰落,城鄉勞動者的進一步貧困,從而有力地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加速了封建社會的解體。

(四)金融業的發展與國家貨幣的誕生

(五)新型工業生產方式的出現

(六)商業組織形式的創新

貿易規模的擴大,需要有效率的商業組織相配合。這一時期商業組織形式的創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將義大利早先發明的商業技巧推而廣之,如合夥制的推廣;二是出現了商業組織的真正創新,如特權公司、特許公司、股份公司等。

第一,合夥制的推廣。

第二,特權公司。新興的國家為了獲取直接的利益,採取了出賣特權給私人企業的方式,代理行和特許公司隨之發展起來。

第三,特許公司。特許公司是16—17世紀政府用特權交換利益的典型形式,也是荷蘭和英國對外擴張最重要的商業組織形式。特許公司由政府授予一定的對外貿易壟斷權,享有其他一些優惠待遇,例如公司擁有自治權,有的甚至擁有軍事力量和自行鑄幣的權力,代替國家行使部分主權。

第四,股份公司。

三、資本主義的興起

第三節 重商主義

重商主義是資本主義興起時期占統治地位的經濟思想。隨著商業的興起,尤其是對外貿易在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近代新興的民族國家開始奉行重商主義的政策和觀點,引起了社會觀念的重大變化。

一、民族國家的興起

民族國家因商業的原因而興起的。因為,市場秩序的建立和維護、生命財產的安全保障,是貿易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這種保障一般只能由政治單位提供,因此而支出的費用是貿易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范圍超過了傳統社會中基本的政治經濟組織——庄園的管轄范圍。貿易的發展要求政治單位在更大的地區規定、保護和實施所有權,因此民族國家的問題被提上了日程。

活躍的商人總是要求提供更大范圍的保護,國王和貴族面對巨額的商業收益,也意識到更大規模的組織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於是,傳統的政治單位面臨著抉擇:究竟是將它們各自分割的特權擴大到相鄰的庄園,和其他庄園聯合行使這一權力,打破封閉的庄園對市場的分割呢;還是放棄它們傳統的政治特權,拱手讓給其他競爭者。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意味著不斷發展的貿易使市場聯合成一個整體,分割的特權越來越需要改進,市場希望成立區域性和全國性的政治單位,實現規模優化。在這種不可避免的戰爭、陰謀、動盪中,民族國家開始興起了。

二、重商主義的政策和觀點

新興的民族國家和商業資本旨在獲取貨幣的本性,使它們迅速結成聯盟,這種聯盟清楚地反映在當時西歐各國所實施的政策和信奉的學說上,這些政策和學說被稱為重商主義(Mercantilism)。

重商主義的中心原則 是國家的繁榮程度取決於其貴金屬擁有量(「金銀通貨主義」)。獲取金銀的辦法,一是在殖民地掠奪,二是增加外貿「順差」。而要保證順差,就得做三件事:一是減少進口,二是增加出口,三是發展製造業。此外,重商主義還有這樣一些重要原則:一是國民經濟應自成體系、獨立自主,不依賴外國供應;二是政府要象家長一樣愛護百姓,扶危濟困,以保證戰時有充足的兵員;三是要推行殖民擴張,以便從殖民地獲取財富充實國庫(強調要殖民地是為了增強母國的國力,故殖民地的職能是單純提供母國所需要的原料並消耗母國的產品,不得發展自己的製造業)。所以重商主義並非經濟理論,而是一種政治或政策理論。

在推行重商主義政策時,各國有不同的側重點。西班牙和葡萄牙最重視控制金銀的貿易。英國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重商主義政策最明顯的體現是實行對外擴張,為此政府進行商業戰爭和頒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法國則注重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法國的手工工場多為法國政府直接出資創辦。

三、商業戰爭

重商主義時代人們普遍認為,世界財富的總量是既定的,國際市場是有限的,貿易就是常年的戰爭,誰在貿易中占據首位,誰就可以充當戰爭與和平的裁判者。因此,各國政府都致力於如何從大致固定的國際貿易額中獲得最大利益,如何利用本國的條件造成貿易順差,從而保證金銀多進少出。商業原因引起的國際沖突集中表現為對海上霸權和海外殖民地的爭奪。

四、商業文明

貿易在1500—1750年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在歐洲歷史乃至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它成了推動整個社會機器運轉的巨大機輪。對外貿易與近代民族國家的繁榮有著緊密的因果聯系,商路的轉移造成了歐洲經濟中心的轉移,貿易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其他經濟活動

Ⅱ 貨物貿易條件是如何衡量貿易收益的分配情況的

貿易條件是一國出口商品價格指數與進口商品價格指數的比率

它反映了出口相對與進口的盈利能力

其實質是揭示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利益分配

Ⅲ 說明貿易條件變化如何影響國際貿易利益在兩國間的分配

一國出口產品價格的相對上升意味著此國可以用較少的出口換得較多的進口產品,有利於此國貿易利益的獲得,不過,出口價格上升將不利於出口數量的增加,有損於出口國的貿易利益;與此類似,出口商品價格的下降有利於出口商品數量的增加,但是這意味著此國用較多的出口換得較少的進口產品。對於進口國來講,貿易條件變化對國際貿易利益的影響是相反的。

Ⅳ 說明貿易條件變化如何影響國際貿易利益在兩國間的分配

貿易條件說明一國一定量的出口能夠換回多少進口商品。貿易條件的改善意味著一定量的出口商品能夠換回更多的進口商品,所以出口能夠獲得更多的貿易利益,而貿易條件惡化意味著一定量的出口商品能夠換回較少的進口商品,此時進口國能夠獲得更多的貿易利益。

Ⅳ 根據兩要素模型分析國際貿易的結果將如何影響它們的收入分配

要素相對價格上升導致其對應商品的相對價格上升;商品相對價格上升也導致與其對 應商品的相對價格上升。

發展中國家國際貿易的結果使收入分配有利於工人,但不利於資本所有者;發達國家則與此相反。

Ⅵ 貿易利得的定義是什麼

自願貿易所增加的福利總額。等於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之和。

Ⅶ 國際貿易的三個基本理論問題是什麼

1、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理論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

2、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比例說"和里昂惕夫反論。

3、保護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有國際貿易,以及作為一個國家應當如何對待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典、新古典、新貿易理論以及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四大階段。

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等假設為前提,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釋了產業間貿易。

(7)地理大發現後貿易利得如何分配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的作用:

一、國際貿易對國民的作用

1、增加國民福利。

2、滿足國民不同的需求偏好。

3、國際貿易提高國民生活水平。

4、國際貿易影響國民的文化和價值觀。

5、提供就業崗位。、

二、國際貿易對企業的作用

1、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2、在產品品質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3、有利於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

4、有利於企業自我改進能力的提高。

5、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三、國際貿易對單一國家的作用

1、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

2、延續社會再生產。

3、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

4、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

5、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

6、增加財政收入。

7、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四、國際貿易對世界的作用

1、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實現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

2、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間進行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途徑。

3、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進行政治、外交斗爭的重要工具。

4、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

5、國際貿易是國際經濟中「傳遞」的重要渠道。

Ⅷ 真正的貿易利得不是這個國家出口了什麼而是這個國家進口了什麼

看每個國家的需求是什麼吧,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有進出口物流的,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國內經濟,而且可以互利貿易國家

Ⅸ 關於中美貿易逆差

從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與美國的經濟與貿易關系取得長足的進展。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提供的數據,1979年中美貿易額為24.5億美元,2005年中美貿易總額達2116.3億美元。2005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1629億美元,從美國進口487.3億美元,順差為1147.7億美元。根據美方統計,2005年美對華貿易逆差激增24.5%,達2016億美元。在中美貿易中,1979-1982年美國為順差,1983年開始出現逆差,1996年貿易逆差達395億美元。中國方面的統計則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裡,中方一直為逆差,自1993年轉為順差,1996年順差為105億美元。顯然,中美兩國關於雙邊貿易平衡狀況的統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一、中美貿易逆差的實際規模究竟有多大?
美方統計方法高估中美貿易逆差的原因在於:一方面,美國把中國香港轉口貿易額籠統地計算在中美貿易之中,但它實際上有很大比例應歸於中國之外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香港的貿易轉口;另一方面,它在計算美國對中國的進出口時,出口金額按離岸價格計算,進口金額按到岸價格計算,從而將裝卸、運輸和保險等費用的雙倍數額計入中美貿易逆差。中美雙方在最近5年的官方統計數字如表1所示,它表明雙方計算的貿易逆差的偏差雖有逐年減少之勢,但仍然很大,美國現有的統計方法嚴重高估了中美貿易逆差的實際數額。
即使考慮到統計方法的差異而對中美貿易逆差進行修正(介於二者之間,但更接近於中國官方數字),經過調整的貿易逆差數額仍然遠遠高於其真實值,其主要原因在於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貿易模式。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由於生產成本相對較低而存在明顯的比較優勢,許多國家或地區的製造業逐漸向中國轉移,它一方面將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中國;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加工貿易在中國的發展。目前,中國的加工貿易占總貿易額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資企業進行的。加工貿易模式屬於兩頭在外的生產與貿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賴進口、最終產品主要用於出口;並且,由於勞動成本低、對外資企業的稅收等優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進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國政府和中國員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從美國貿易逆差的地區結構看,歐盟和中東等地區所佔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而作為整體的東南亞地區對美逆差則呈下降趨勢;美國對於中國的貿易逆差,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將製造業轉移到中國而把它們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了中國。由於中國勞動工資較低、對外資存在稅收優惠,這種產業轉移和貿易順差的轉移的大部分利益由外商及其母國獲得,但在國際收支中則表現為中國順差的上升。
從中美經濟發展水平和中美產業結構的角度看,中美之間存在很強的經濟互補性: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美國在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按照國際貿易的正常模式,中美雙方各自集中於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生產,並通過貿易互通有無,可以極大地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美國政府通過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向中國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國際分工的人為扭曲;同時,由於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的加工貿易模式,使得中國尚不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實上超過80%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是由兩頭在外的外資企業進行的。
因此,中美巨額貿易逆差的形成,主要由於三方面的原因:美國政府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限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中美貿易不平衡,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加工貿易模式實質上擴大了中美貿易逆差的數額,而美方的統計方法則進一步嚴重高估了中美貿易逆差的規模。
二、美國得自中美貿易的巨大利益
由於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等經濟規律的作用,美國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和製造業在GDP和就業方面的比重日趨下降,美國經濟正進入信息化和服務化的後工業時代。在以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中,美國通過進口廉價的日常消費用品、出口附加值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享受到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帶來的巨大利益。同時,美國經濟和美元的霸權地位,不僅使美國能夠充分享受這種利益,而且可以獲取巨額的「鑄幣稅」收益。
根據國際貿易利得理論,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美國不僅享受到了國際分工的好處,還獲得了參加國際貿易後的利得分配。首先分析中美貿易中美國所獲得的交換利得。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勞動成本低,但資金短缺,科技相對落後。美國是經濟發達國家,資本充足,科技發達,但勞動成本高。中國主要向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鞋、玩具、家用電器和旅行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美國主要向中國出口飛機、動力設備、機械設備、電子器件、通信設備和化工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以及糧食、棉花等農產品。貿易產品結構的互補性和互利性,有力地推動了兩國貿易的發展。
中國向美國市場提供的價廉物美的商品,不僅可以滿足美國廣大消費者的需要,而且可以為美國經濟帶來兩大利益:其一,美國可以將大量的資源轉向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並維持其國際領先地位;其二,這些價廉物美的中國出口商品有助於維持美國的物價穩定,使得美國政府可以在運用低稅率、高財政赤字、低利率等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維持巨額軍費開支的同時,不必擔心通貨膨脹對經濟的沖擊。
僅就貿易本身而言,盡管中美貿易的快速增長能夠促進雙方的經濟發展,但從中獲得最多利益的則是美國企業。中國進出口超過50%屬於以外資為主的加工貿易,而加工貿易在中美貿易中的比例更是接近70%。由於稅收減免和土地優惠,中國政府從外資企業那裡得到的利益低於國內企業,而中國員工則由於較低的工資、較長的工作時間,以及相對滯後於國內企業的社會福利措施,其得到的利益要低於人們通常的預期。相反,外商則通過全球范圍的轉移定價、利潤分享和股利分配,享受到了遠超過會計賬面上的利益。當然,以上對美國得自中美貿易的利益的分析,還沒有包括中國產品出口對美國倉儲、運輸、批發、零售、保險和金融等第三產業的就業和產出的貢獻。
根據國際貿易基本原理,美國貿易逆差意味著美元的流出,即美國人要為過多地消費進口商品付錢,他們用什麼支付呢?其竅門就在於國際收支的資本和金融賬戶。美國人為商品進口付錢的途徑有三個:一是開動印鈔機印刷美元鈔票,其成本遠遠小於美元代表的價值,差額就是鑄幣稅,美元的霸權地位和此種付賬方式意味著美國在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征稅;二是發行國債供其他國家或地區購買,其實質是以低利率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借錢;三是出口商品進行交換。至於貿易逆差部分,實質上就是前兩種途徑的某一種:或者通過輸出美元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征稅,或者通過讓其他國家或地區購買美國債券,以低利率向國外借錢。
美國出現巨額外貿逆差原因之一是由其基本經濟和制度因素的作用決定的。美國產業結構調整主要表現在: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發展引發的世界產業發展史中第三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美國跨國公司利用其擁有的多種壟斷優勢,在發展中國家大量投資,將勞動密集型、資源和能源消耗型及污染大的行業和低附加值的加工行業和工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國內集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美國的這種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其進口步伐。同時,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進一步利用其科技優勢、生產優勢等塑造出對美國最有利的國際分工格局。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以及國外的產業內貿易成為美國貿易赤字劇增的主要原因。美國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有大量子公司。把原本本國生產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務轉化為海外子公司的巨額生產與出口,並相應地增加美國公司從海外子公司對美國的進口,從而擴大了美國的「外貿逆差」。
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有利於美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美國利用對中國的貿易,可以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海外,國內的需要依靠進口滿足,有利於美國集中資金和勞動力,轉向以知識為基礎的新技術工業和服務行業,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從近年來中美貿易的主要商品結構來看,雙方貿易不平衡基本上屬於中國與美國之間合理的國際分工,並由中國發揮兩個比較優勢-產業之間的比較優勢與產業內部的比較優勢所導致的結果。2002年中國對美出口排在前5項的商品分別是雜項製品(18.44%)、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11.7%)、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10.74%)、鞋靴(8.7%)、電力機械器具(8.09%)。單從以上數據來看,中國近年來對美出口以紡織服裝為主的經貿格局已經開始發生變化,計算機通信類產品的出口份額在上升。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流仍然是加工貿易方式,具體說加工貿易方式出口額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89.65%,因此中國對美出口實質上仍然是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1997-2001年美國對華出口的20種主要產品中,出口額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飛機、通信設備、顯像管、含油種,以及自動數據處理機器。美對華產品出口明顯屬於高新技術設計與營銷為主的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品以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但是由於美國一直對華實行嚴厲的高技術出口管制,使美對華比較優勢難以發揮,雙方產品的優勢互補也難以充分體現出來,這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

Ⅹ 求近幾年來中美貿易數據!

從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與美國的經濟與貿易關系取得長足的進展。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提供的數據,1979年中美貿易額為24.5億美元,2005年中美貿易總額達2116.3億美元。2005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1629億美元,從美國進口487.3億美元,順差為1147.7億美元。根據美方統計,2005年美對華貿易逆差激增24.5%,達2016億美元。在中美貿易中,1979-1982年美國為順差,1983年開始出現逆差,1996年貿易逆差達395億美元。中國方面的統計則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裡,中方一直為逆差,自1993年轉為順差,1996年順差為105億美元。顯然,中美兩國關於雙邊貿易平衡狀況的統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一、中美貿易逆差的實際規模究竟有多大?
美方統計方法高估中美貿易逆差的原因在於:一方面,美國把中國香港轉口貿易額籠統地計算在中美貿易之中,但它實際上有很大比例應歸於中國之外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香港的貿易轉口;另一方面,它在計算美國對中國的進出口時,出口金額按離岸價格計算,進口金額按到岸價格計算,從而將裝卸、運輸和保險等費用的雙倍數額計入中美貿易逆差。中美雙方在最近5年的官方統計數字如表1所示,它表明雙方計算的貿易逆差的偏差雖有逐年減少之勢,但仍然很大,美國現有的統計方法嚴重高估了中美貿易逆差的實際數額。
即使考慮到統計方法的差異而對中美貿易逆差進行修正(介於二者之間,但更接近於中國官方數字),經過調整的貿易逆差數額仍然遠遠高於其真實值,其主要原因在於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貿易模式。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由於生產成本相對較低而存在明顯的比較優勢,許多國家或地區的製造業逐漸向中國轉移,它一方面將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中國;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加工貿易在中國的發展。目前,中國的加工貿易占總貿易額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資企業進行的。加工貿易模式屬於兩頭在外的生產與貿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賴進口、最終產品主要用於出口;並且,由於勞動成本低、對外資企業的稅收等優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進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國政府和中國員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從美國貿易逆差的地區結構看,歐盟和中東等地區所佔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而作為整體的東南亞地區對美逆差則呈下降趨勢;美國對於中國的貿易逆差,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將製造業轉移到中國而把它們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了中國。由於中國勞動工資較低、對外資存在稅收優惠,這種產業轉移和貿易順差的轉移的大部分利益由外商及其母國獲得,但在國際收支中則表現為中國順差的上升。
從中美經濟發展水平和中美產業結構的角度看,中美之間存在很強的經濟互補性: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美國在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按照國際貿易的正常模式,中美雙方各自集中於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生產,並通過貿易互通有無,可以極大地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美國政府通過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向中國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國際分工的人為扭曲;同時,由於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的加工貿易模式,使得中國尚不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實上超過80%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是由兩頭在外的外資企業進行的。
因此,中美巨額貿易逆差的形成,主要由於三方面的原因:美國政府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限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中美貿易不平衡,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加工貿易模式實質上擴大了中美貿易逆差的數額,而美方的統計方法則進一步嚴重高估了中美貿易逆差的規模。
二、美國得自中美貿易的巨大利益
由於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等經濟規律的作用,美國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和製造業在GDP和就業方面的比重日趨下降,美國經濟正進入信息化和服務化的後工業時代。在以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中,美國通過進口廉價的日常消費用品、出口附加值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享受到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帶來的巨大利益。同時,美國經濟和美元的霸權地位,不僅使美國能夠充分享受這種利益,而且可以獲取巨額的「鑄幣稅」收益。
根據國際貿易利得理論,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美國不僅享受到了國際分工的好處,還獲得了參加國際貿易後的利得分配。首先分析中美貿易中美國所獲得的交換利得。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勞動成本低,但資金短缺,科技相對落後。美國是經濟發達國家,資本充足,科技發達,但勞動成本高。中國主要向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鞋、玩具、家用電器和旅行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美國主要向中國出口飛機、動力設備、機械設備、電子器件、通信設備和化工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以及糧食、棉花等農產品。貿易產品結構的互補性和互利性,有力地推動了兩國貿易的發展。
中國向美國市場提供的價廉物美的商品,不僅可以滿足美國廣大消費者的需要,而且可以為美國經濟帶來兩大利益:其一,美國可以將大量的資源轉向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並維持其國際領先地位;其二,這些價廉物美的中國出口商品有助於維持美國的物價穩定,使得美國政府可以在運用低稅率、高財政赤字、低利率等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維持巨額軍費開支的同時,不必擔心通貨膨脹對經濟的沖擊。
僅就貿易本身而言,盡管中美貿易的快速增長能夠促進雙方的經濟發展,但從中獲得最多利益的則是美國企業。中國進出口超過50%屬於以外資為主的加工貿易,而加工貿易在中美貿易中的比例更是接近70%。由於稅收減免和土地優惠,中國政府從外資企業那裡得到的利益低於國內企業,而中國員工則由於較低的工資、較長的工作時間,以及相對滯後於國內企業的社會福利措施,其得到的利益要低於人們通常的預期。相反,外商則通過全球范圍的轉移定價、利潤分享和股利分配,享受到了遠超過會計賬面上的利益。當然,以上對美國得自中美貿易的利益的分析,還沒有包括中國產品出口對美國倉儲、運輸、批發、零售、保險和金融等第三產業的就業和產出的貢獻。
根據國際貿易基本原理,美國貿易逆差意味著美元的流出,即美國人要為過多地消費進口商品付錢,他們用什麼支付呢?其竅門就在於國際收支的資本和金融賬戶。美國人為商品進口付錢的途徑有三個:一是開動印鈔機印刷美元鈔票,其成本遠遠小於美元代表的價值,差額就是鑄幣稅,美元的霸權地位和此種付賬方式意味著美國在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征稅;二是發行國債供其他國家或地區購買,其實質是以低利率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借錢;三是出口商品進行交換。至於貿易逆差部分,實質上就是前兩種途徑的某一種:或者通過輸出美元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征稅,或者通過讓其他國家或地區購買美國債券,以低利率向國外借錢。
美國出現巨額外貿逆差原因之一是由其基本經濟和制度因素的作用決定的。美國產業結構調整主要表現在: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發展引發的世界產業發展史中第三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美國跨國公司利用其擁有的多種壟斷優勢,在發展中國家大量投資,將勞動密集型、資源和能源消耗型及污染大的行業和低附加值的加工行業和工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國內集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美國的這種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其進口步伐。同時,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進一步利用其科技優勢、生產優勢等塑造出對美國最有利的國際分工格局。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以及國外的產業內貿易成為美國貿易赤字劇增的主要原因。美國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有大量子公司。把原本本國生產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務轉化為海外子公司的巨額生產與出口,並相應地增加美國公司從海外子公司對美國的進口,從而擴大了美國的「外貿逆差」。
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有利於美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美國利用對中國的貿易,可以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海外,國內的需要依靠進口滿足,有利於美國集中資金和勞動力,轉向以知識為基礎的新技術工業和服務行業,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從近年來中美貿易的主要商品結構來看,雙方貿易不平衡基本上屬於中國與美國之間合理的國際分工,並由中國發揮兩個比較優勢-產業之間的比較優勢與產業內部的比較優勢所導致的結果。2002年中國對美出口排在前5項的商品分別是雜項製品(18.44%)、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11.7%)、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10.74%)、鞋靴(8.7%)、電力機械器具(8.09%)。單從以上數據來看,中國近年來對美出口以紡織服裝為主的經貿格局已經開始發生變化,計算機通信類產品的出口份額在上升。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流仍然是加工貿易方式,具體說加工貿易方式出口額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89.65%,因此中國對美出口實質上仍然是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1997-2001年美國對華出口的20種主要產品中,出口額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飛機、通信設備、顯像管、含油種,以及自動數據處理機器。美對華產品出口明顯屬於高新技術設計與營銷為主的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品以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但是由於美國一直對華實行嚴厲的高技術出口管制,使美對華比較優勢難以發揮,雙方產品的優勢互補也難以充分體現出來,這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

表1 中美貿易逆差的規模:美國口徑與中國口徑 單位:億美元
項目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美國官方數字(1) 686.77 838.33 830.96 1030.65 1240.68 1619.78
中國官方數字(2) 224.69 297.36 280.80 427.08 586.01 802
(1—2)/2 205.7% 181.9% 195.9% 141.3% 111.7% 102.0%

閱讀全文

與地理大發現後貿易利得如何分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