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教科書上講歷史的時候先講中國再講外國,講地理的時候先講外國再講中國
美國是不是一科世界史教到底,不教美國史?
不是。在美國你可以學到歐洲史,美國史,世界史,甚至要學越南史也可以學到。
日本是不是一科世界史教到底,不教日本史?
日本同時要修日本史和世界史,有些大學你甚至可以學到東洋史,和西洋史、日本史並列。這玩意好聽一點是東洋史實際上寫的就是中國史加一點點韓國史。
殖民地統治的香港是不是只修一科世界史就行了,不用修中國歷史?
錯。連在殖民地時期的香港也是需要同時修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反而是垃圾董建華上台後把中國歷史改成非必修,埋下一顆十年後才爆的炸彈。
那為甚麼中國歷史教科書把中國史和世界史分開寫?...因為就沒有一個國家會認為學習世界史就等於學習歷史。
❷ 我國最新的國家地理課程標准最哪一年頒布的
2006年第10期,總第552期,景觀大道珍藏版「中國人的景觀大道」還有一個,中央電視台有一個邊疆行還是遠方的家的紀錄片,講的就是沿著318國道以及沿線的風土民情
❸ 中國地理是什麼時候學的
各地區的教育是有差別的,一般在初中就開中國地理課了,高中學文科地可能還要進一步學習。
❹ 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國家」的概念
我認為國家的這個概念放在以前來說不是很適用,在古代,更多的是一種家國情懷,或者說是家天下的君主世襲制社會,這與現代我們所理解的國家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如果你問外國人,你的國家在幾百年前發生過什麼,他很難回答。
但對於華夏兒女來說,夏商周,秦皇漢武,唐宋元明清,這是張口就來的。這里更多的是以朝代為概念的君主世襲制社會,與當今現代國家的概念差異較大。可以說在封建王朝結束之前,中國人基本是沒有國的概念,通常是以朝代例如:Qing Dynasty來說。
例如在康熙年間,現在菲律賓那一片的蘇祿國上稟康熙要求加入中國版圖,但對於當時康熙並沒有國的概念拒絕了,並認為蘇祿國是前朝之人。這里蘇祿國在明成祖時期就已經納入當時中國版圖了。但康熙並不這么認為,所以更多的是朝代的更替而非國家的概念。
那麼對於現代中國來說,必須要提的就是「國父」了。孫中山所領導的中華民主革命從真正意義上來講才有了現代中國的概念。當然除了台灣那批台獨分子。
期待早日收復台灣。
❺ 國家這個概念是什麼時候有的
國家:古時稱諸侯的封地為「國」,大夫的食邑為「家」。現指具備領土、人民、主權和政府四個要素的政治團體。
漢語中的「國家」一詞,「國」的涵義類似於歐洲觀念中的「國家」,而「國」與「家」在最初是有區分的。如《周易》:「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秦漢以後以一國而統天下,由於儒家文化強調「家國同構」,家又指家庭、家族,從而形成了「家」「國」並提的條件,「國家」指一國的整體,如西漢劉向《說苑》:「苟有可以安國家,利人民者」,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公(袁可立)乃抗疏曰:『則民生休戚、人品邪正,誰復為國家昌言乎?』」《明史》:「國家正賴公耳」。但是中國古籍中出現的「國家」並非近代民族國家的觀念,而只有「天下」的觀念。在西學東漸時,才用「國家」一詞附會西方的state。
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國家出現得比較早,且形式少有變化。秦王朝便已經奠定了中國現代國家的基礎。
國家要素
國家是由國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個要素組成的。
20世紀初的幾位法國和德國學者如Jellinek, Laband,Carré de Malberg,創立了國家三要素的理論,強調了政治權力與領土、人民的統一。
國家三要素理論可以如此概括:當在一個固定的領土范圍內居住著一個人民(經常是同一民族或有共同的認同感),而在這個人民中又行使著一個合法的政治權力時,便存在著國家。
所謂領土,是三維的:領土、領海、領空。
作為國家的基本要素,領土並不只是供人居住的一片土地,它同樣構成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記憶的一部分,是這個國家的象徵,是聯系人民、使他們自我認同及互相認同的紐帶。有時這後一個作用甚至引起不同種族、人民之間的沖突,如科索沃、耶路撒冷。
最理想的領土邊界當然是自然邊界:高山大河。但在更多情況下,現代國家的邊界是條約邊界。在19世紀—20世紀,邊界的神聖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成為了國家主權的載體。而20世紀末年,隨經濟的發展及各國間的相互依賴和交流,邊界的重要性又有變化的新趨勢。
所謂人民,在過去、特別是在西歐,首先是指一個民族。在現代,則是指所有服從於一個主權權力的人民。它可以是一個民族,也可以包括若干民族;可以是本國人,即通過血緣關系得到此地位的人,也可以是歸化了的外國移民,當他們離開自己的國土時,並不失去本國人民的資格。
人民不是國家的臣民。在現代國家中,它首先是政治中的一個最重要角色,是一個國家政治權力合法性的唯一來源,是一國的主權者。按照自然法理論及現代民主理論,人民在國家權力出現之前便已存在,或者說國家是他們的創造物。在國內政治的領域中,人民更多地是被定義為公民,即有權參加政治事務的人。「公民」超越了人們在經濟地位、文化、職業上的不同,使人們有了一個新的共同身份。
合法的政治權力(政府),是一國政治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一個法人。國家意志因而與統治者的個人意志不同。在國內事務中,它合法地管理著人民,公正地處理人民之間的沖突,以及作為中央權力處理與其他國內法人的關系。它壟斷著合法的強制權,單方面制訂法律規范,是一個權力機構。當然在現代法治國家中,公共權力也必須在它制訂的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活動。
祖國與國家:
祖國既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更是一個法理概念,帶有豐富的感情色彩。祖國是指世代居住、並對所在國文化有著高度文化認同感的並且自己和祖先國籍共同所在的國家。而國家是一個政治權力機構。
國家與政府:
在國家與政府的關繫上,有時國家與政府的概念不分。在分得十分清晰時,國家大於政府,尤其是國家是主權者的同義詞,而政府只是國家的僕人、權力的執行者、被委託人。 但在國際舞台上,國家的概念比在國內政治中寬泛很多。此時國家是國際法中的主體,是該國范圍內的整個社會的代表,是這個國家全體人民的代表,與國內政治中的政府十分相近。
望採納,謝謝!
❻ 中國國家地理講的主要是哪裡
中國國家地理主要講中國典型地貌特徵的地方,如雲南貴州的喀斯特地貌,也講人文地理,比如有一期就是講黃河流域的環境污染的,還有一期專門講中國的油菜種植分布的。如果想看國外的,也有美國國家地理,專門講美國的地理、人文的。
❼ 什麼時候有中國這個名稱之說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百家的書中已屢見不鮮了。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干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王制》有雲:"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那麼"中國」指誰呢 《公羊傳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齊桓公救援邢國,衛國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到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學派的"春秋三世說"。《公羊傳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為以外內之詞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東漢經學大師何休進一步發揮公羊學派的說法,將《春秋》所記242年的歷史,理想化地分為三個階段,即:"所傳聞之世」,"所聞之世」和"所見之世」。"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所聞之世見治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雖然那242年歷史發展事實並非如此理想化,但我們必須承認此種理念對民族關系發展規律做出了某些正確認識和預見。夏、商時期,應該是華夏民族的形成時期;而集華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禮"的形成,是華夏民族最終形成的標志。觀夏、商、周、春秋,各邦國不斷分化,有的進入華夏集團,有的進入蠻、夷、戎集團,像祀國這樣的國家,一度搖擺於夷夏之間,最後終於擺進了華夏集團,成了"諸夏"的一分子。
中國一詞的含義
中國二字有京都、京師之意。最早這么用中國一詞的便是《詩經·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經綏四國」。據說這幾句詩是規勸暴君周厲王的,讓他先從愛護京都的人民開始,然後推而廣之,安定天下。漢代研究《詩經》的學者毛萇,特意為「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作註:「中國,京師也。」《孟子》中記載了一段齊王對大臣說的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照現在的意思,不過是想在京城中給孟夫子蓋間房子而已。漢末學者劉熙也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日中國。」
中國一詞指古時華夏民族聚居的區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大河南北,古稱中土、中原,或稱中夏、中華。當然也被稱為中國。這些稱呼,實際是指黃河流域一帶。如《史記·楚世家》載:「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當時的楚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所講的中國實際上就是對黃河流域的幾個國家的統稱。而華夏民族,漢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因稱其地為「中國」,與「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含義相同。初時本指河南省極其附近地區,後來華夏族,漢族活動范圍擴大,黃河中下游一帶,也被稱為「中國」。《晉書·宣帝紀》:「孟達於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中國」指立國於黃河中下游的魏國),甚至把所統轄的地區,包括不屬於黃河流域的地方, 也全部稱為「中國」。《史書·天官書》:「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
中國(Madhya-desa)。古地名。即恆河中下游一帶的中印度,佛教徒譯稱「中國」。見《法顯傳》。
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始專指我國家全部領土,不作他用。今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中國歷史簡介
在我國古代,國家有時統一,有時分裂,中國一詞的含義在不同時代也不同,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一詞所包括的范圍也相應有所不同。「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
漢朝以後,雖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後建立的政權也自稱「中國」,但是並不代表它們就是中國政權。因為他們這個自稱的「中國」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國家意義上的「中國」。即使歷史上的某個政權自稱中國政權,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國政權。根據史料,日本也常常自稱「華夏」、「中華」。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載奈良時代藤原廣嗣在公元740年(唐代開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北狄蝦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亂,野心難馴。往古已來,中國有聖則後服,朝堂有變則先叛」。二戰結束,日本天皇在《終戰詔書》中還把日本稱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國顯然是兩國。判斷歷史上一個政權是否是中國政權,主要看它與前一個中國政權的關系,是以國內政權更換的形式取代前一個中國政權,還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取代前一個中國政權。
中國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概念。中國是華夏漢族建立並以華夏漢族為主體的國家。古代中國人歷來就有抵抗外侵、保衛家園的光榮傳統,一旦有外族入侵,便會英勇反抗,絕不允許外來入侵者篡奪中華正統的地位。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岳飛的「精忠報國」,每一次遭受外侵,古代中國人都奮起抵抗,無一不驗證了這一光榮傳統。孔子在論語中評價管仲說:「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意思是,有了管仲,華夏沒有亡於外族。什麼叫「披發左衽」? 「披發左衽」的反義詞,就是「束發右衽」,也就是華夏漢族的發型服裝,是華夏漢族和華夏漢文化的代表。可見,孔子也是把華夏漢族和華夏漢文化視為中華正統,不容外族取代中華正統。所謂的「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這里的「夷狄入中國」指的是歸化、內附中國,決不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中國。
滿清入關,大儒學家顧炎武提出了「亡國」與「亡天下」之辨。他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學者黃宗羲所言,「明亡於闖賊,乃亡國也,亡於滿清,則亡天下」。「亡天下者,衣冠易改,披發左衽矣」。這里的「亡國」是現代意義上的政權消亡,這里的「亡天下」則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淪亡。 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寫道:「在漢族官紳看來,大順政權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號」,朱明王朝的掙扎圖存是宗室、皇親國戚、世襲勛臣之類「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紳士民沒有多大關系;而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披發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反抗。」可見,明朝的民眾,已經把滿清入關與以前的改朝換代嚴格區分開來。以前的改朝換代,只是中國內部的政權更換,滿清入關,則被視為外侵。
辛亥革命後,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簡稱「中國」,這個稱謂才正式成為中國國號。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定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簡稱「中國」。
❽ 求《中國國家地理》上的三篇文章中每篇涉及的地理規律和原理
要求文章用第一人稱「我」來講述,把讀者帶入現場,設立編輯規范,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標題、小標題、引言、抽言等;要求把知識融於話題中,提出了「由頭+知識」、「事件+知識」、「人物+知識」的模式和「記者+學者+詩人+哲學家」的文體。突出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片與文字並重,版面達到1︰1。要求精心選取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說明,充分表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的文字量和空間。地圖是雜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圖和暈渲圖外,大量採用三維地形圖、衛星影像圖和高解析度的衛星遙感圖以及手繪圖等。2000年第8期首次在專輯中贈送大幅單張地圖區域綜合性原則:以自然為核心的選題必須揭示其對人類的影響,而人文類選題的命脈則是梳理其興衰傳承的自然背景;差異演替性原則:所有自然的更替、人文的盛衰都是在特定的時空范圍內進行的,無論是「以今證古」還是「以古喻今」的地理思維,都需要展示大尺度的時空變化;原創首發原則:研究性的選題制度以及專家型的製作隊伍,確保雜志內容的原創性;而互聯網檢查制度,又保證了發表內容的獨家性。一是要求雜志整體視覺設計風格的完整一致,保證雜志視覺形象的協調統一。二是強調信息傳達的直接、有效。要求版面設計要有信息的切入點,要第一時間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自改版以來,逐步引入國際上行之有效的網格設計理念,遵循視覺規律,通過理性的設計將大量信息進行有效的規劃和梳理,從而使編輯意圖表現更加充分,讀者閱讀過程更加流暢。三是版面設計追求簡約、靈性,有意味的設計形式,強調設計形式對內容的依附性,注重信息傳達與閱讀趣味之間的平衡,通過設計閱讀的延展,拓展想像的空間,豐富閱讀的體驗。2005年10月號選美中國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厚達550頁,專輯累積發行突破300萬冊,國家外文局將該期翻譯成英、法、德、俄、日、韓、意、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全世界發售。2006年10月號「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專輯410頁,中文簡體字發行突破100萬冊;英文版版權由境外公司取得,並以上下卷的形式在全球發行超過20萬冊;2007年10月號「塞北西域珍藏版」專輯366頁;2008年10月號「東北專輯」386頁;2009年10月「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400頁。「中國最美的地方」專刊2008年7月成為北京奧組委特選禮品能否被公眾認可和接受是決定傳媒存亡興衰的關鍵,而這又要以獲得關注為前提。《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根據該刊總編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釋,這是因為他們始終踐行了「內容為王」的原則,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銷售。所謂重構常識也就是用新的觀念來替代既有觀念的常識地位。由於常識在公眾知識的體系架構中具有這樣的獨特地位,使得對它的重構嘗試必然會同時遇到雙重境遇:在引來關注的同時也會遭來質疑。重構必然意味著要有所顛覆,而公開地試圖對既有常識加以顛覆,本身就足以引來公眾的關注。對於《中國國家地理》而言,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是它的常規戰術。例如在它隆重舉薦的「中國十大最美名山」中,不僅五嶽有四座落選,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頭並不是特別響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專號明確表示峨嵋青城並非是典型的蜀山,它們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當期銷量明顯上升。「編輯部和經營部門是完全獨立的,還是那句老話,內容為王。我們很少就一個內容去進行營銷,而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我們的銷售。」社長李栓科說。「景觀大道」專輯帶來的成功,印證了李栓科的話。而用編輯們的話來說,為了這個計劃中的發行量,整個9月,他們就跟上了發條一樣。說及「景觀大道」的策劃,李栓科介紹:「我們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國遼闊國土、壯麗山河的象徵物,而尋找的結果是,發現大致沿著北緯30度線延伸的長達5000多公里的318國道是最佳選擇。」而為了這個發現,雜志社不但派出了專門的考察隊,還邀請了眾多著名的作家、學者,分頭探訪。「對於一本雜志來講,最重要的是編輯部,包括背後的專家支持。如果沒有打不爛、揉不碎的編輯部,市場運營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伴隨著內容的提升,是發行量和廣告價格的增長。這一路走來,不能不提及雜志創刊55周年之際,持續一年之久的「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與報道。「其影響力遠超我們的預想。」回顧那段經歷,李栓科仍然很感慨。據介紹,雜志社首先組織了一個專家協會組、一個媒體組。專家協會組負責制定詳盡的評選標准,跟媒體的合作則是希望在每一個省市都進行評選,「比如廣東的一些媒體,組織當地的專家合作,並調動讀者參與評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會員俱樂部組織了首次「青藏線龍脊行」會員戶外科學考察活動,從此,參與會員戶外科考的人數每年成倍遞增。10月,《地理知識》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氣魄和膽識來展示中華的博大。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在台灣及大陸以外的其他地區發行,成為大陸地區惟一原創並由出版人購買版權發行他種文本的雜志。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組建新的發行團隊。1月,《中國國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國地理紀行》為刊名在日本上市發行,這是中國第一家在發達國家完整落地的媒體。1月,第一屆發行年會召開,發行渠道由原來的40多家增長到70多家,發行市場數量比01年翻了兩番。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正式開通,網站功能為每期雜志的內容介紹;地理論壇同時開放,簡單的留言板功能。年底,《中國國家地理》首次廣告客戶答謝會在北京京城大廈舉。6月,推出「典藏三峽」專輯,9月推出「四川專輯」,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僅是CNG「認識中國」的高潮,也為以後10月特輯的推出奠定了基礎。8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聯合舉「回望阿爾金山20年」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開啟CNG聯合國內著名主流媒體共同關注原生態保護區的媒體聯盟報道。雜志每月擁有固定會員人數達到1萬。1月,《中國國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創刊,她的宗旨是:博學成就夢想,知識改變人生。2月,《中國國家地理》發行量經bpa國際媒體公司認證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專輯,開始了CNG圈點中國的里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川藏線培訓。《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青藏線培訓。2-9月,聯合全國31個省份的主流媒體開始「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3月,讀者見面會南京站。4月,讀者見面會西安站。5月,讀者見面會廣州站。6月,讀者見面會上海站。7月,讀者見面會北京站。10月,出版的紀念特刊「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選美中國」特輯創造了傳媒界的奇跡,現已被翻譯十種外文版本全球發行。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慶典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賓共饗盛典。每月固定會員人數激增到2萬6。《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南疆培訓。3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雜志廣東移動全線推出。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專輯,打造了一條屬於國人的景觀之路。此專輯也創造了高檔雜志單期發行100萬冊的傳媒界奇跡。10月10日,《中國國家地理》單期發行100萬冊慶典在北京華聯印刷廠舉行。啟動「《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校園基金」項目,支持高校環保社團的公益活動。11月,對公眾免費開放的「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開講。《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北疆培訓。1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報作為中國移動惟一人文類手機報全國重點推出。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圈點大西北」專輯,用乾旱半乾旱區的地理概念帶領國人重新認識西北。10月,圈點大西北圖片展在北京東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廣場巡迴展出。3月,與中華書局合作發行《中華遺產》雜志。5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電視在中國移動平台上線。6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內蒙徒步培訓。6月,開啟「觸摸中國」之旅,對中國的八大極限進行全方位考察。推出《地震專輯》7月,港澳繁體字版創刊號上市。7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長李栓科先生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參與奧運火炬傳遞活動。《選美中國》作為北京奧組委特選禮品。8月,中國國家地理網全新改版,域名正式變更。9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英文版創刊號上市。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東北專輯」特刊。1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慶典活動。12月,《中國國家地理》與《遼沈晚報》、《生活報》發起了徵集最佳旅遊線路的活動1月非著名山峰頒獎典禮在貴州舉行,並得到了貴州日報社的大力支持,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富玉出席了頒獎典禮。3月,中國國家地理與致遠協創達成合作共同推行「綠色工作」4個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LAMER海藍之謎共同主了「珍愛海洋」攝影展。4月舉第二屆「飛羽瞬間」攝影大賽。6月雜志社與Jeep共同完成「極致之旅」之「2010重返冰河時代」,對中國的冰川現狀做了一次大規模的系統考察。7月《中國國家地理》創刊60周年慶系列活動啟動:收藏創刊號尋找傳讀世家重溫最有影響力的觀點徵集改變最大的地方首屆「校園行知客」挑戰賽10月推出雜志社耗時1年製作的「海洋中國」專輯聚焦海洋。該期也是雜志總第600期。12月,中國國家地理IPAD全新客戶端上線,用戶可看到中國國家地理、中華遺產、博物雜志、行天下、中國國家地理手機報(地理周報)等產品,《行天下》還增加了中國國家地理影視公司提供的視頻延展內容。1月9日舉《中國國家地理》創刊60周年慶典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在北京國貿大酒店隆重舉行「中國國家地理六十周年慶典典禮」。與來自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國科學院及京城各大媒體的領導、院士專家、攝影師作者以及常年支持這本刊物的讀者、廣告商、發行商等近400位嘉賓共度60華誕。馬艷麗和胡海泉出現在盛典現場。他們不僅是《中國國家地理》的忠實粉絲,也是熱愛自然,關注生態環保、提倡綠色出行的積極倡導者。此次他們接受邀請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榮譽會員」,將以的實際行動影響公眾,共同珍愛我們的家園。2月,該刊刊發的關於千島湖水下古城的報道引起各方關注。3月,社長李栓科獲第一屆優秀出版人物;雜志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3-4月,該刊推出上下兩輯《鹽專輯》,用精美的大圖片展示了「鹽是一種景觀」和「鹽與健康」的主題,其間恰逢日本地震海嘯引發搶購鹽的風潮,該專輯選題被網友贊譽為「未卜先知,想不火都不行。」6月,聯手Jeep,完成「非凡故事路」的年度品牌活動。9月16日,舉最美山河水60年經典攝影作品展。12月榮獲「全國新聞出版『走出去』先進單位」稱號。4月,中國國家地理「百年追尋」圖片展在倫敦舉行5月,在香港舉「四川最美的地方」大型圖片展11月,「中國國家地理號」首航南極1月8日舉「我們的2012」嘉年華6月6日「中國國家地理號」首航北極
❾ 中國國家地理哪期是講過倫敦的(講了很多英國王室歷史)2005年5月至2008年8月間的某期
亨利八世?伊麗莎白?
❿ 「國」,是地理政權概念,「朝」,是時間政權概念
從某種程度上講,應該是這樣的。
國相對的是地理區域上的表達,朝也表示對國家的解釋,兩者都有政權的概念,但是仔細想一下還是有所不同的。
就比如我們說秦國,一般是指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之前的那個諸侯國,而說道秦朝則表明是統一之後的國家了。
還有似乎自此以後我們說中國歷史上的國家都是說朝代,而不是說國家,這又似乎和政體的變化有關吧。因為相對來說秦以前是分封制,而之後就是郡縣制了,這是經濟基礎的變化。
但有時我們稱呼古代中國周邊的那些國家,似乎也說「國」——如「日本國」等。
總的來說「國」和「朝」的變化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大家都這樣說也習慣了。
呵呵,自己總結的,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