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怎麼描述地理現象

怎麼描述地理現象

發布時間:2022-09-14 13:09:44

Ⅰ 如何利用地理術語描述地理事物和現象

描述地理事物的發生過程主要從兩個維度:時間和空間。
首先,地理事物總是沿著一定的時間順序來發展,例如岩石構造,氣候變化,城市布局的演變等等都是地理現象在時間軸上的積累。一種現象產生並在內部或外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不斷的變化

Ⅱ 如何列舉10個生活中常見的地理現象

10個生活中常見的地理現象有:

1、晝夜交替現象。地球時刻都在進行著自轉運動,因為地球的自轉才有了晝夜之分。

2、重霧三日,必有大雨。重霧系指大霧,大霧維持三天,說明暖濕氣流特別強盛。暖濕氣流越強盛,等冷空氣一到,下的雨也就越大。因此利用重霧三日必有大雨這條諺語預測天氣,不論哪個季節,准確性都比較高。

3、重慶一帶吃辣。原因是西南地區氣候潮濕,辣椒可以去潮。

4、赤潮現象並不是血液覆蓋了海洋,而是由藻類和浮游生物,數量眾多以至於充滿了水域。在某些情況下,聚集的微小生物將水域染成了鮮艷的紅色,有些赤潮是無害的,但有些,比如中國海的有毒物質,就會危害到海洋生物。

5、虹和霓含七種色光的太陽光線,射入大氣中的水滴(雨滴或霧滴),各種色光經歷折射和反射後,可在雨幕或霧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環。

6、「冷得早,回暖早」。如果最冷時段明顯提前,則同一冬季中往往不容易再次出現同樣量級的嚴寒,也表明季節會相應提前,春天可能早來。

7、在炎熱的夏季,綠化狀況好的綠地中的氣溫比沒有綠化地區的氣溫要低3-5度,如我們測定居住區綠地與非綠地氣溫差異為4.8度。

8、冰雹常見於暖季,它是在旺盛的積雨雲中孕育形成的。形成積雨雲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原因是夏季有強烈的空氣對流作用。

9、在炎熱的夏季,森林可以幫助降低氣溫。森林猶如一把龐大的「遮陽傘」,在樹冠層的遮蔽下,林地得到的太陽直接輻射很少,地面增溫也很小。同時,林地含水量多,比較潮濕,土壤的比熱容大,地面的增溫也比曠野要小。

10、重霧系指大霧。大霧維持三天,說明暖濕氣流特別強盛。暖濕氣流越強盛,等冷空氣一到,下的雨也就越大。因此利用重霧三日必有大雨這條諺語預測天氣,不論哪個季節,准確性都比較高。

Ⅲ 地理現象都包括哪些

地理現象 空 間 分 布 冬半年 夏半年
地球自轉 繞地軸旋轉形成赤道面,自轉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地軸穿過的北極地區背向太陽,北半球地區受熱少 地軸穿過的北極地區朝向太陽,北半球 地區受熱多
地球公轉 形成公轉軌道面(黃道),太陽位於近圓形軌道的一個焦點上 一月初,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快,冬半年較短 七月初,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 線速度最慢,夏半年較長
正午太陽高度 從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12月22日左右,南回歸線以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北半球達最小 6月22日左右,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南半球達最小
晨昏線 線上的各點太陽高度均為零,把全球分為晝夜兩半球,大氣散射導致晝半球實際范圍大子夜半球;隨地球自轉,晨線西移,昏線東移 北半球晨線隨緯度增大而西偏,昏線隨緯度增大而東偏 北半球晨線隨緯度增大而東偏,昏線隨 緯度增大而西偏
晝夜長短 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是晝長,並且緯度越高晝越長 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 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
日出方位 太陽總是東升西落,北半球太陽軌跡在南天空,南半球太陽軌跡在北天空 東北出,西北落 南北半球相同 東南出,西南落 南北半球相同
等溫線 低溫低凸,高溫高凸 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 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
氣壓帶、風帶 沿赤道南北對稱分布 隨太陽直射點南移 隨太陽直射點北移
對流層厚度變化 從赤道(17、18km)向兩極(8、9km)遞減 對流減弱,厚度變小 對流旺盛,厚度變大
雪線 由低緯度向高緯度的高山雪線高度逐漸下降,一般北半球山地北坡高,南坡低,南半球相反;迎風坡低,背風坡高 雪線下降 雪線上升
北印度洋洋流 以赤道為中心受季節影響,流向發生改變的特殊洋流系統 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流動 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流動
臭氧層空洞 容易在對流層較低的地區上空出現臭氧的極小值分布區,如青藏高原、北極和南極地區 9—11月份,南極出現臭氧分布的極小值 3—5月份,北半球青藏高原和北極地區出現臭氧分布的極小值
酸雨及大氣污染 我國以硫酸型酸雨為主,歐美發達國家以硝酸型酸雨為主 太陽輻射弱,輻射逆溫強,空氣對流運動弱,大氣污染加重,酸雨幾率大 太陽輻射強,地面受熱多,空氣對流旺盛,大氣污染較輕,酸雨幾率小
航天發射基地 一般選擇在緯度較低、開闊平坦、天氣多晴的地區 1月溫度低,不利於發射和回收 7月溫度高,不利於發射和回收
長江口鹽度 由河口向外鹽度逐漸變大 等鹽度線向河口收縮,同海域鹽度變大 等鹽度線向外海擴大,同海域鹽度變小
我國的降水 東南多、西北少 夏李風影響,降水多 冬李風影響,降水少
我國的河流 西北地區多內流河,東南地區多外流河 大部分進入枯水期,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部分河流有斷流現象 內流河囚高溫導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 受夏季風影響,大部分河流進入汛期,東北地區分春汛、夏汛;黃、淮、海、長江等防汛形勢嚴峻
我國的漁場 集中分布在溫帶沿海大陸架,以舟山漁場為最大 帶魚汛 墨魚汛
我國的季風 東南大部分地區受東亞季風影響,雲貴高原部分地區受西南季風和東南風影響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大陸的冬季風影響,寒冷少雨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 影響,高溫多雨
我國的農業生產 不同地區水熱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北方大部分地區農作物處於越冬期,南方熱帶地區水熱充足,可生產反季節蔬菜、瓜果 全國普遍高溫,農作物進入生長期,作 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漸過渡 到一年一熟
氣象災害 我國北方多大風、干早;南方多澇災、台風 寒潮、沙塵暴、干早、暴雪 旱澇、暴雨、台風、冰雹、乾熱風
地質災害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地形的過渡地帶多地震、滑坡、泥石流;板塊交接地帶多火山、地震 較少 滑坡、泥石流較多

Ⅳ 如何描述地理位置特徵

地理特徵的描述

(一)區域自然地理特徵的描述:

1、分析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從地形、氣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幾方面入手。

2、對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3、對地形特徵的描述:

地形組成、地勢特點、海拔地勢、地勢及起伏狀況;主要地形區分布;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圖特徵。

4、對氣候特徵的描述:

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入手。

5、描述天氣及天氣變化:溫度、濕度、風力和風向,陰晴氣壓等。

6、對河流特徵的描述

結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勢,結合迎風坡、背風坡、降水狀況、等高線高差及地貌類型的差異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徵。

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節變化、大小汛期長短、含沙量的大小、有無結冰期、有無凌汛現象水能。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豐富;。

水系特徵:河流長度、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和形態、河網密度、落差和峽谷的分布。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成為水系分水嶺。

7、確定有關自然帶類型

1、水平面上的氣候對應的自然帶;2、高度坡向(陽坡陰坡,背風否)

(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點描述

1、農業特點的描述:農業地位、農業類型、主要家產品、主要農業分布地區、主要作物、耕作方式、制度、經營方式、農業現代化水平,商品率。

2、工業特點描述:工業地位工業部門工業產品、工業分布原料和市場的依賴程度等等。

3、人口和城市分布特點的描述:面狀分布:平原、線狀分布:沿河流海岸線交通線分布、斑點狀分布沙漠中綠洲。

4、地理事物分布規律的描述: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要說明該地理事物疊加在哪一個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說疊加在哪一個地形之上。

①、「點」狀分布一般有「眾星拱月狀」,「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② 、「線」狀分布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點是沿山麓、盆地邊緣分布,在鐵路沿線及大河出山口處較密集。

③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如黃土高原分布范圍是東起太行山、西至祁連山以東、北起長城、南至秦嶺。

Ⅳ 生活中常見的自然地理現象有哪些 地理現象都包括哪些

1、地球運動

北半球夏半年白晝長於夜,冬半年白晝短於夜;從窗戶射入房間的陽光,夏季少,冬季多;日影朝向。北半球夏半年赤道以北日出時影朝西南,日落時日影朝東南。不同的季節,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不同,極晝極夜現象出現的地區也不一樣,由此確定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節氣,或南北半球的季節。

2、海洋河流

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夏順冬逆;索馬里沿岸夏季是寒流,冬季是暖流;舟山漁場夏季墨魚汛,冬季帶魚汛;長蘆鹽場曬制海鹽最好的季節是雨季來臨前的一段時間。

海南和台灣的鹽場曬鹽則是夏天最好;南大洋冬季封凍線范圍比夏季大,南半球夏季時南大洋上漂浮的冰山較多;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北半球冬季(聖誕節前後)。

3、季節氣候

亞歐大陸上的活動中心夏季是印度低壓,冬季是亞洲高壓;北半球夏季被分割的氣壓帶是副熱帶高氣壓帶,冬季被分割的是副極地低氣壓帶;華北春季乾旱,長江中下游6月中旬到 7月上旬梅雨,梅雨後伏旱,北方秋高氣爽;昆明准靜止鋒在冬半年影響雲貴高原,貴陽等地冬半年陰雨連綿。

4、動物遷徙

非洲草原上動物的遷徙與植物的枯榮相關,植物的枯榮又受該地的熱帶草原氣候影響,每年的5月至10月,非洲北部的熱帶草原正處於夏季,氣候濕潤,形成濕季,草木茂盛,吸引羚羊等動物來此生活,非洲南部熱帶草原與此相反。

在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活動的動物夏季北遷到苔原帶,冬季遷至亞寒帶針葉林帶;北半球候鳥夏季北遷,冬季南遷;天山高山牧場,夏季牧場在林帶以上,冬季牧場在林帶以下。

5、農事活動

越冬作物如冬小麥和油菜等是秋天種, 次年初夏收; 一般的作物是春種秋收, 如春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早稻收割一般7月中旬前後,晚稻秋天收割(10月底11月初);棉花在秋季收摘;剪羊毛一般在冬季,因為羊毛品質好。

6、資源利用

水資源一般豐歉與降水季節變化、河流補給類型相關,蓄清排渾,一般10月份水庫開始蓄水,11月末蓄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以充分發揮發電與航運效益,汛期前排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

風能利用一般是冬季好於其他季節;沼氣利用夏季優於冬季(氣溫高); 太陽能利用一般是夏季優於冬季, 沼氣也是夏季好於冬季;伏季休漁。夏季,一般在6-9月左右,各海區不完全一致。

7、自然災害

寒潮在冬半年發生,秋冬春都有可能,以秋季、春季的危害為大。台風、暴雨一般在夏半年發生,旱災則要注意發生的地區,如華北春旱,長江中下游伏旱;中國台風一般發生在夏、秋季節;地質災害的滑坡、泥石流看它的誘發因素暴雨發生的季節。

Ⅵ 地理現象的介紹

geographical phenomena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地理現象是指地理事物在發生、發展和變化中的外部形式和表面特徵。 2、地球表面上的任何現象都可稱為地理現象。地理現象又可分為自然地理現象和人文地理現象。由於受傳統地理學的影響許多地理現象被排除在地理學家的研究范圍之外(主要是指諸多自然地理現象)。

Ⅶ 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有哪些

如下:

1、雨後晴朗的早晨會出現大霧。

2、山谷里白天和晚上風向會不一樣,海邊也是。

3、南北半球廁所或者洗手池沖水水的旋轉方向不一樣。

4、城市裡氣溫普遍高於郊區。

5、水槽里的水在放的時候在排水口處往往會形成逆時針的漩渦,從而了解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

知識源於生活,地理知識更是與生活密切相關, 因此提倡聯系生活實際,這個觀點非常實際,也具有指導意義。

地理現象是指地理事物在發生、發展和變化中的外部形式和表面特徵。 地球表面上的任何現象都可稱為地理現象。地理現象又可分為自然地理現象和人文地理現象。由於受傳統地理學的影響許多地理現象被排除在地理學家的研究范圍之外(主要是指諸多自然地理現象)。

總之與生活有關的地理現象有很多。生活中不是缺少知識,而是缺少發現,人低頭思考的多了,抬頭看路的少了,近視眼多了,對周圍的環境觀察觀察的少了,因此多聯系一下生活實際,用地理的規律和原理來分析生活中的現象。

Ⅷ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點狀地理事物的描述
試題通常以某一區域圖為背景圖來呈現點狀事物的分布
狀況,在讀圖時要注意從點的大小、疏密、組成的形狀來觀察點狀事物代表的含義.
描述的角度:疏密+數量+極值+方位.具體描述:①總體分布特徵(疏密狀況,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極值區位置名稱(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帶在哪,沿什麼線分布,或者說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區的地區名稱等.)③點組成的形狀——反應什麼規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義(如城市等級),點的動態變化等.當然,描述時要看圖說話,突出重點,因題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線狀地理分布圖,常用線狀符號來表示交通線、河流、山脈、等值線等.帶箭頭的表示動態,不帶箭頭的表示靜態.線段的長短、粗細表示量的大小(或標上數值).具體可分為兩類:
(1)描述一條線(通常為等值線)的分布情況
這類試題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線條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線、等溫線等,可從走向、延伸方向去考慮.讀圖時注意觀察曲線「拐點」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這類題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國一月0 ℃等溫線」分布,可描述為:東段大致東西走向,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西段大致東北——西南走向、近似於與青藏高原東緣山麓平行.
(2)描述多條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漸變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體分析如下:①總體分布及疏密狀況:通過觀察閉合線數值,說出最大區和最小區的位置在哪;通過觀察等值線疏密,說出疏密分布位置.②變化趨勢:由某方嚮往某方向逐漸變大(變小);③凸凹變化(等值線彎曲情況——凸高為低,凸低為高):說出凸點沿線數值高低的情況.
三、面狀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在描述面狀地理事物的題目當中,相對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較大.
描述角度:范圍(方位)+面積(大小、面積的變化)+伸展方向+極值區的分布.

Ⅸ 描述一種地理現象700字

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1]。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2]。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必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類型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世界上運轉著數以千計的各種地震儀器日夜監測著地震的動向。[3]
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所謂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對於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築抗震等級、做好防禦,而不是預測地震。[4]

Ⅹ 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有哪些

地理現象:

1、晝夜交替現象。地球時刻都在進行著自轉運動,因為地球的自轉才有了晝夜之分。

2、重慶一帶吃辣。原因是西南地區氣候潮濕,辣椒可以去潮。

3、大樹底下好乘涼。因為綠地能降低環境的溫度,綠地中園林植物的樹冠可以反射掉部分太陽輻射帶來的熱能,更主要是綠地中的園林植物能通過蒸騰作用吸收環境中大量熱能,降低環境的溫度,同時釋放大量的水分增加環境空氣的濕度。

4、無寒暖流交匯的大漁場。寒流和暖流交匯的海區,浮游生物的滋長和繁殖特別迅速,魚類餌料豐富。同時,暖水性魚類和冷水性魚類都滯留在那裡,所以漁業資源豐富。

5、重霧三日,必有大雨。重霧系指大霧,大霧維持三天,說明暖濕氣流特別強盛。暖濕氣流越強盛,等冷空氣一到,下的雨也就越大。因此利用重霧三日必有大雨這條諺語預測天氣,不論哪個季節,准確性都比較高。

閱讀全文

與怎麼描述地理現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