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省為什麼GDP如此之低、、、、、
位置比不上沿海地區,再說過去也是文化輸出,本身經濟基礎不好,但是近幾年增速在全國來看很靠前的,前景很好。
㈡ 安徽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經濟落後
安徽的地理位置看上去不東不西地跨南北是個居中的位子,但實際上安徽是從南到北劃分了三個不同的地理經濟單元,一個是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區,此地以阜陽為中心,是傳統的中原地區,面積很大,一直以來以農業為經濟發展的重心,計劃生育做的不是很好,是勞務輸出的重要地區,但勞動力素質有待提高,占安徽省GDP的比重很低。一個是淮河和長江之間的江淮地區,此地以合肥為中心,積聚了安徽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但合肥有其先天不足便是它是建國後由一個小縣城發展而來的,直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其經濟總量才超過省內的蕪湖,現在雖說是安徽的經濟重心,卻是靠舉全省之力硬拉上來的,安徽大量的資源被用來投資合肥薄弱的基建了,自然其他產業發展就被拉了後腿。一個是長江以南的皖南地區,地形復雜,多山地丘陵而且面積狹小,但自古以來便是富庶之區,在安徽GDP中佔了很重要的比重,此處以蕪湖為中心,但因離南京太近,經濟文化上和南京走的更近,有個說法叫白天看合肥,晚上看南京。三個地區形成了三個完全不同的發展思路,整個安徽的經濟建設就被自然肢解如同散沙。而三個地理單元實際上形成了三種不同地域文化,單從口音上講皖北地區更接近河南,江淮地區則是江淮官話,皖南地區主要是徽語有些地方甚至更接近吳語,這完全就是三個不同的族群,文化上其實沒太多認同感,皖北學生到皖南來剛開始都很不適應。合肥和蕪湖長期以來都在撕逼,互相看不慣,蕪湖一直認為自己省會的位置被合肥搶了,要造反,合肥則是要鎮壓。( 建國以後以曾希聖為書記的安徽省委就沒有考慮過安慶當省會了,但是在蕪湖和合肥當中糾結了好久,比較傾向選蕪湖當省會,並向中央打了報告。1958年太祖到安徽視察,給曾希聖一封信上寫:「 沿途一望,生氣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驕傲,以為如何?合肥不錯,為皖之中,是否要搬蕪湖呢?從長考慮,比較適宜,以為如何? 」由此定下了合肥的省會地位。所以說蕪湖人一直認為合肥搶了蕪湖的省會)。 實際上這從側面反映了合肥對皖南等長期以來經濟發達地區的控制力之薄弱。從交通來說自從鐵路發明之後,水運的地位便大大降低,除了極大宗貨物還靠水運外大部分運輸都依靠鐵路完成,由此位置偏西南處於鐵路交通末端的老省會安慶越來越難以成為省會。而安徽鐵路運輸之糟糕是難以想像的,京廣,京九,隴海,滬昆等干線鐵路要麼繞開了安徽要麼擦著安徽過,並未將省內的幾個重要城市串聯起來,鐵路主要是依靠淮南鐵路,皖贛鐵路,寧蕪鐵路,這幾條鐵路還並未連在一起,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蕪湖長江大橋修通之後安徽南北鐵路才連為一體,只到現在安徽大部分鐵路還未進行電氣化改造,路上跑的是東風機車,運力非常緊張,實質上安徽一個地處南北交界過渡的地區成為了中國鐵路交通的支線末梢地區,這極大的制約了安徽經濟的發展。【來源:網路】
㈢ 為什麼安徽很窮
窮自然有窮的根源,富自然有富的理由
安徽地理位置相對對沿海稍有閉塞,這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制度不夠健全、管理不夠檔次、待遇較低難以吸引和留住大量高端人才;我在江蘇工作過,在安徽也工作過,感覺安徽的政府服務機構的管理、水平、效率、精神面貌就明顯不如江蘇;
相對落後的管理制度不利於更好、更快的發展,所以就要差一些;破處一些官僚、落後的思想也不是朝夕所能辦到的;
㈣ 安徽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會經濟落後
安徽的地理位置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安徽、江西、廣西都是這樣,這三個省看似靠近長三角、珠三角,其實根本不在中國的經濟幹道上,這三個省的地理位置可以用「尷尬」來形容。
中國的這三個省,因為地理位置不東不西,定位模糊,導致發展很困難。
不管是國、省、市,想要發展必須依靠優勢的地理位置。安徽、江西、廣西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很難有大的發展。
這張圖是中國的地理區劃:
這張圖是中國的經濟區劃:
可以看到,安徽、江西在行政區劃上被劃入華東,在經濟區劃上卻被劃入中部。廣西在行政上和廣東同屬華南,在經濟上卻屬於西部。在中國,也只有這三個省的情況如此奇葩了。
這導致這三個省完全搞不清自己的定位。比如安徽,東部有什麼政策安徽也要跟著上,華東各省說,你明明是中部的好嗎,別來搶資源;中部有什麼政策,安徽也要插手,中部各省說,你不是華東的嗎,這里沒你的事。最後安徽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跟誰混,結果就是兩頭都沒搞好,發展的一塌糊塗。
再比如廣西,不僅聲稱自己是西南各省的出海大通道,還是珠三角的大後方,更是中國面向東盟的橋頭堡。這么多發展方向加在一個省上,看似是機遇,其實是危害。廣西應該是全國最認不清自己的一個省了,廣西最早大打東盟牌,堅決認為自己是東南亞大哥,才不要做廣東的小弟,凡是通往廣東的高速路網一律阻攔建設。大家都知道東南亞都是一些窮國,跟它們混能混到什麼呢?如今廣西仍然是全國最沒有存在感的省份之一,經濟一塌糊塗。最近廣西也認清現實了,開始慢慢對接廣東,然而發展時期早已錯過。至於西南出海大通道,還是涉及到了干線的問題,西南的鐵路都從廣東出海了,根本不走廣西。另外北部灣由於地形原因其實做不了出海口。
江西就不用說了,中國存在感最低的一個省,人稱阿卡林省,不僅國家定位模糊,忽東忽西,本身也沒有安徽廣西那樣能拿來炒作的長三角、珠三角概念,自然存在感就低了。
另外,中國有一個「發展軸」的概念,看下圖:
發展軸基本上等同於大幹線鐵路的走向,京廣發展軸就是京廣線走向,沿海發展軸完全重合於「東部率先發展」的戰略。由此一來,安徽、江西被夾在兩大發展軸中間,幾乎成了被忽略的省。這也是為什麼,更為內陸的河南、湖南,發展的反而比安徽、江西要好得多的一個重要原因。河南湖南雖然更內陸,但處於京廣發展軸,國家定位也十分清晰,就是中部的省份,有的放矢才能快速發展。
㈤ 安徽人均GDP排名低的原因
根據2008年最新的數據,人均GDP排名全國倒數前5名的省份是:
27 安徽 11780
28 四川 11008
29 雲南 10459
30 甘肅 9827
31 貴州 7264
安徽的人均GDP確實排名全國倒數第五。不過,四川是比安徽排名靠後的,另外,青海的人均GDP有17509元,遠遠高過安徽。所以樓主的數據是有錯誤的。
回到樓主的問題。一個地方人均GDP的高低很明顯取決於兩個因素:GDP絕對量和人口。河南的GDP總量很大,人多點也不怕,青海很落後,GDP很低,但人家人少,所以人均量也高。安徽處於東部地區,人口很多,有六千多萬,可GDP總量卻不高,只有八千多萬億,排名全國14。這樣一來,安徽的人均GDP怎麼可能高呢?至於樓主感覺河南、江西這些地方條件不如安徽,那也僅僅是表面感受而已,就好像有的人每天穿得破破爛爛的,可人家說不定是家財萬貫呢。一個地區經濟要發展,關鍵靠工業,河南、山西這些地方可能市政條件等比較差,給人感覺比較落後,可人家工業發達,企業的數量和質量都要遠遠強過安徽,所以人家人均GDP自然要比安徽高很多。
㈥ 安徽經濟為什麼發展緩慢
安徽省位於中國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東連江蘇,南鄰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東,居華東腹地,是我國東部地區南北之間和東西之間過渡地帶。由於歷史的原因,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安徽因為「不東不西」的尷尬處境而與中國的幾次經濟發展良機失之交臂。當臨近的江浙等省都已快步進入經濟強省之列時,而安徽仍然以落後的農業大省的身份在艱難地發展著。安徽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結構層次不高,工業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經濟外向度低這「三低」問題較突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就業和再就業壓力不斷增大;民間投資啟動不快,農村市場銷售不旺,經濟增長的基礎不穩固。筆者作為一個安徽人,對家鄉的發展現狀感到心痛,於是筆者在分析了安徽經濟發展滯後的部分原因後,對其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一,振興輕工業二,充分利用科技和人才優勢 三 ,積極發展農業四,大力發展旅遊業
㈦ 為什麼安徽人均GDP是全國28個省市倒數第四
貧富嚴重不均,而且越來越...
㈧ 安徽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經濟落後呢
純屬個人觀點,說幾條自己的看法,不服請勿辯。
作為安徽人,首先是對安徽的地理位置:所謂「華東六省一市」之一,卻納入中部「中部崛起」的國家戰略,尚不知可惜可悲。。作為一個內陸省份、農業大省,安徽省的戰略定位一直以來是重要的戰略緩沖區——沿長江溯流而上,上海、蘇州、南京、武漢、重慶、成都已成為國內外知名大都市,一旦外敵入侵,bulabula詳細請參考各政策方針指導,在此略去不表。據說是因此戰略上考慮要作為緩沖地區。安徽的鄰居們:
1、山東,特指棗庄等地,此處可以把徐州拿進來一起討論下,因為皖西、皖北大部分方言大多相通,眾所周知,蘇北魯南也不富裕,幫不了什麼大忙,基本處於人口集中的農業區,沒什麼大工業;
2、河南,與皖北皖西相鄰,豫西南相對河南省平均水平也大多貧困,此處輕拍;
3、湖北,與皖西相隔大別山區(鄧爺爺千里躍進的地方),兩側有紅安、金寨兩個將軍縣,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眾所周知;
4、江西、浙江,基本山水相隔,而且贛北浙西的發展環境不見得比安徽好很多。
5、江蘇,這里恐怕是以上觀點里最為有疑惑的,蘇南與皖南毗鄰,為何涇渭分明,以致很多筒子們百思不得其解。建議大家有機會坐次上海到合肥的列車,從上海出發後,江蘇一路越來越少工廠,越來越多農田。所謂蘇錫常鎮,依次向西經濟水平也依次遞減,南京也是近年來極力發展大城市才建設起來的。加上安徽省內發展也是極不平衡,皖西皖北平原地多人多,皖東、皖南山多地少,人口也不見得多,於是造成蘇南、上海大部分打工前來的農民工基本來自皖西、皖北,皖東基本橫斷其間。交通:遠比北方差,近幾年的幾條線路才使得一些縣市有了火車,往來多靠大巴,公路建設又極差,所謂地理位置好的優勢並不凸顯。人口:人口大省,6000萬人口,年高考人數幾近50萬(本人07年高考56萬大軍,近年來聽說略降)。合肥號稱高校200餘所,真正知名僅科大一所。200所高校的共通之處,畢業大多去了長三角。進入全國排名前十的人口大縣,一半在皖西北。人多口雜,教育跟不上,當年著名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也是出自安徽。由於諸多原因,聚集安徽打工者最多的長三角地區,安徽人的口碑普遍是較差的。高曉松說過,安徽地分南北,風俗人情差異極大,基本格格不入。語言也差異巨大,據某觀察從北到南唯一一個共通的字「照」(行、好之意)。吃的比較通行的是臘肉(冬季),淮河以北麵食為主。近些年來,隨著合肥、蕪湖等的大規模發展,也可看到了一些現代化城市應該具備的配套設施,高鐵、地鐵……極大便利了外出工作生活。
㈨ 為嘛安徽這么落後為嘛合肥的GDP和蘇北城市差不多啊
這……,安徽貢獻給了別的地方。
㈩ 安徽經濟到底怎麼樣
1.從GDP累計增速看:
2010-2019年,安徽GDP累計增速達到202%,在全國排名第四,僅次於貴州、西藏以及雲南三省;但與這三個省份相比,安徽的GDP總量更大,可以說這樣的增速相當不錯了。
作為對比,近些年經濟表現同樣非常亮眼的省市,比如重慶為199%,福建為195%,湖北為189%,四川為175%,湖南為149%,河南為136%,增速與安徽相比均遜色不少。
2.從GDP規模增量來看:
2010年,安徽GDP為12263億,同年遼寧為18278億、北京為13777億,均高於安徽;但到了2019年,安徽GDP達到37114億,已經超過了遼寧的24909億和北京的35371億。
而十年前與安徽GDP體量處於同一水平的內蒙、黑龍江和陝西等省份,到2019年也都被安徽拉開了一定的差距。
3.從省會城市發展速度來看:
從2009年到2019年,合肥GDP累計增長超過347%,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而近些年崛起勢頭比較強勁的幾個省會城市,比如成都、武漢、鄭州、福州等,過去十年累計增速都沒有達到300%。
在強省會戰略以及都市圈時代,省會城市的發展情況,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所屬省份的發展水平,合肥近些年的快速崛起,也是安徽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整體上看,安徽是我國過去十年發展最快的省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我國各省市中,拋開GDP含金量不說,單從規模上看,廣東、江蘇是毫無懸念的Top2,處於第一檔;
而安徽恰好排名全國第十,與湖南、湖北等省份名次接近,處於同一檔次。
無論從GDP規模還是人口體量上看,安徽都算是我國的中等規模省份,往上看與河南、四川在體量上有一定的差距,往下看,又明顯比陝西、江西等省份更大。
傳統習俗上,安徽可以分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塊,其中皖北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區,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州6市;
皖中指安徽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區,包括合肥、六安 、滁州、安慶4市。
皖南指安徽長江以南地區,包括黃山、蕪湖、馬鞍山、銅陵、宣城、池州6市。
由於地理位置、經濟基礎的不同,各地市的 社會 經濟發展水平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1.從各地市GDP來看:
截止2019年,除了省會合肥GDP達到9409億之外,其他地市都沒有超過4000億,其中GDP達到3000億的只有蕪湖。
16個地市中,有9個地市GDP低於2000億,佔全省的比例超過一半,其中還有3個市不足一千億。
2.從人均GDP來看:
安徽16個市裡,僅有合肥、蕪湖以及馬鞍山三個市的人均GDP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僅有合肥超過10萬元,另外還有淮南、宿州、六安、亳州、阜陽等五個市的人均GDP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3.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
2019年,馬鞍山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783元,排名安徽省內第一,另外合肥和蕪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過了3萬元。
如果以全國平均水平衡量,安徽僅有上述三市達到全國水平,剩餘13個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不足3萬元。
可以看出,安徽省內各地市的 社會 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合肥、蕪湖和馬鞍山三市經濟相對更好,而其他各市則需要更加努力,特別是皖北地區,人口眾多,未來提升空間非常大。
安徽屬於中部省份,近些年極力融入長三角,從區位上說,安徽是溝通中西部地區與長三角地區的橋梁。
1.一方面,相比其他中西部省份,安徽近水樓台先得月,可以更好的承接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從而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隨著沿江高鐵逐步開工建設,合肥的米字型高鐵將實現最為重要的一步,成為扼守成都、重慶、武漢等中西部城市連接長三角地區的交通節點,而安徽的區位優勢也會逐漸展現。
2.另一方面,相比長三角傳統的江浙滬地區,安徽勞動力豐富而且人力成本更低,並且屬於後發地區,以19年人均GDP為例,長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超過15萬元,江蘇和浙江也都超過了10萬元,而安徽還不到6萬元。
對安徽來說,這是差距,更意味著未來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在地區經濟一體化融合過程中,長三角各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整體上會逐漸接近一致,安徽的經濟也必然會迎來一波爆發,從而拉近與江浙滬地區的距離。
綜合來看,安徽近些年經濟發展勢頭非常不錯;但由於底子薄,其GDP總量與其他經濟強省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在全國排名中安徽也只算是中等偏上;未來隨著融入長三角地區的利好的不斷釋放,安徽的經濟有可能進一步提速,發展前景非常好。
安徽省位於長江中下游,淮河貫穿全省。據考證:一六六七年康熙皇帝將江南省劃為安徽江蘇兩省,安徽境內有八府,他靈機一動取安慶府和徽州府的首字,賜名安徽省名,別名又叫江淮。安徽省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人口7059,2萬。全省十六市,分三個區域:淮北,江淮之間,沿江江南。淮北又叫皖北又分皖西如六安市。沿江江南又劃區域叫皖南,如黃山宣城兩市。安慶是安徽省百年省會,一九五二年省會從安慶遷入合肥一直到今。安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有黃山,天柱山,九華山,天堂寨著名風景區。各市都有許多 旅遊 景點。安徽沿江有: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五市,皖南有黃山、宣城兩市;淮北有:阜陽、宿州、亳州、淮北、淮南、蚌埠;江淮之間有:六安、合肥。安徽是農業省,多年來定向發展農業,一九八0年大包干農業生產責任制就是從滁州鳳陽小崗村試點推向全國的。一個農業省和周邊輕工業省經濟發展是有距離的。周邊江蘇省浙江省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因地制宜發展鄉鎮企業,經濟發展走在合國前例,而安徽的GDp在全國屬十一位中等水平,比西部省份要強。目前安徽經濟最好的就是省會合肥,其次是港口城市蕪湖,鋼城馬鞍山,銅都銅陵,皖東明珠滁州市。其它市,如宿州,阜陽,六安,淮北,淮南,安慶,黃山,池州經濟略差。現在安徽省傾力發展合肥,藉助合肥 科技 力量交通命脈,帶動全省第三產業的發展,不久的將來安徽會更好!
安徽正處於蝶變前夕,如無意外,安徽將成為中西部第一個追趕上東部經濟強省腳步的省份!
為什麼如此看好安徽?是由於安徽在中西部省份中的地理區位最為優越。現已納入長三角三省一市的范疇。另外安徽還坐擁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地位。
事實也是如此,在過去十年的時間,全國各省經濟增長排名中,安徽僅次於西部的貴州、西藏和雲南排名全國第四位,但安徽的經濟總量卻遠比這三省區高,總量越高,增長越難,安徽能有如此的成績,殊為可貴。目前,安徽已排名全國各省的第11位,不出大的意外,2020年必入前十。甚至有更高排名的可能。
安徽緊鄰長三角發達經濟區,區位優勢極佳,安徽東部幾市距離長三角更近,更是在南京市的城市群規劃范圍之中,經濟發展水平超過全省平均。如蕪湖、馬鞍山、滁州,人均水平已幾乎追上長三角一般的地級市。
除了東部靠近江蘇的幾市,省會合肥的發展更是迅猛,距離萬億GDP已只有一步之遙,合肥的創新能力在全國城市中都可排的上號。合肥輻射的皖中皖南區域加上南京輻射的皖東諸市,已經成為安徽率先發展起來的地區。
全國任何一個省都是發展不均衡的,包括最為發達的廣東和江蘇。身為中部省份的安徽更是如此。皖北諸市是目前發展較慢的。但隨著高鐵路網的逐漸完善,皖北諸市也各自發揮優勢,展現出了不俗的後勁。
縱觀中西部諸省,安徽區位優勢最佳,是最可能成為追上東部發達省份的一個。
安徽屬於省會獨大型省份,資源集中度過高,雖有馬鞍山、蕪湖兩市經濟尚可,但其城市規模、人口規模都不大。因此安徽真正的大城市只有省會合肥。
安徽目前是外出務工人口第一大省,這也側面說明了安徽目前的經濟與收入狀況。早期河南是第一,之後四川取而代之,而目前這兩個省份的外出人口都呈迴流態勢,而安徽依然在加速流出。雖然這有臨近長三角的因素,但如果省內城市的發展也多點開花,想必不會有越來越的人背井離鄉。
雖然合肥是一城獨大,但也大出了一定水平。合肥成為長三角副中心之後,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步飆升,近十年來累計經濟增位列所有地市之首,如今已成為新一線城市的熱門候選。
不過據2018年人均收入數據統計,合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並不是安徽第一,馬鞍山蟬聯安徽各市收入榜榜首。不過除了這兩個城市以外,其他地市在江浙皖區域的排名都明顯滯後,後續還需更加努力。
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安徽省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達到30006.8億元,位居全國第13,同比增長8%,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論經濟規模,安徽省目前處於全國中等水平。
安徽是我國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的省份,尤其是省會合肥,可以說是近年來的一匹黑馬,經濟強勢崛起,其2018年GDP已經達到7822億元,再過三四年,將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行列。
近年來安徽的工業發展比較好,大量的世界五百強企業落戶以及製造業產業集群落戶,安徽的礦業、 汽車 、電力、鋼鐵、家電、集成電路等產業蓬勃發展,2018年安徽有12家企業上榜中國500強,數量上位居全國第10,比如有淮南礦業、淮北礦業、奇瑞、江淮 汽車 集團、安徽國貿集團、中科電力集團等。
雖然這些年在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下,安徽經濟發展迅速,但目前安徽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低。2018年安徽的人均GDP僅4.8萬元,位居全國第1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45萬元。
如今國家在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上逐漸偏向中西部,中部崛起戰略仍在繼續實施,同時國家也正在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而長三角城市群擴容又把安徽的合肥、滁州、馬鞍山、安慶等8市納入其中,展望未來,安徽依然有望保持經濟較快發展,相信其經濟發展水平也會逐漸趕上全國平均水平。
現在的安微經濟總量雖不是很大,但它的工業基礎還是不可小視的,多年來馬鞍山的鐵礦石支撐著安微財政的半壁江山,蕪湖的造船工業也比較發達,新興的 科技 之城合肥更是集 科技 研發為一裁體的希望之城,淮南淮北重工業基地利用現有基礎適當加以投入就可立竿見效,亳州酒業傳承千年,立足自身就可解決就業難題,地方財政也可盆滿缽滿,阜陽可以發揮人力優勢築巢引風,讓本地人才落根興業,安慶池州文化底蘊濃厚,`文化搭台助力經濟騰飛完全可取。實際上經濟墊底的黃山,是安徽的富翁,依靠 旅遊 業讓這里的人民拔除了窮根,彰顯出了無煙工廠的魅力。安微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域人口大省,有資源有人才,只要全省合理布局,完全可以實現經濟騰飛的夢想。
我們從GDP總量、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個指標看,安徽經濟水平在全國屬於中等。
1、GDP總量2018年安徽GDP為30006.82億元,全國排名第14(數據包括:31省直轄市、港澳台)。GDP最高的是廣東,2018年廣東GDP為97277.77億元。
2、人均GDP2018年安徽人均GDP為47972.53元,全國排名第24(數據包括:31省直轄市、港澳台)),人均GDP最高的是澳門,2018年澳門人均GDP達到55.35萬。
3、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年安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3984,全國排名第16(不包括港澳台),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上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64183元。
附31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人均可支配年收入。
我11月30號寫了省會合肥市為什麼帶不動安徽省,被很多合肥人跑來罵我一頓。12月8號國家發改委出台江浙滬八市對口幫助皖北8市。
其實說的已經很明顯了,皖北這些城市群,靠近淮河流域的,因為淮河的水運能力低,靠自我發展是很困難的,得有外力拉一把,這不拉一把的大哥們都來了,不然長三角城市群搞成沿邊不富裕地帶也不好看。
皖南城市裡面沿長江黃金水道的基本沒問題,像蕪湖市提出沿長江發展 汽車 產業,利用長江水道的巨大運力,比國家提得還更早了十幾年,只不過當年提的時代還沒有新能源車概念。現在國家的整體戰略是大力發展新能源 汽車 產業,要對原來在燃油車時代,全球市場佔有率太低的情況,進行大逆轉。如果新能源車工廠沿著長江邊,新能源車上船沿著長江出海後運到歐洲,美洲,這比沒法利用水運航道的內陸城市條件要好很多。再加上明清時代的徽商,其實就集中在皖南那一帶,那邊普通人也會做生意,雖然現在比不上浙江人會做生意,但比皖北情況要好點。
中間的合肥市不用說了,安徽省內一家獨大,要經濟資源溢出到周邊城市其實是比較困難。現在肥西縣肥東縣都通了地鐵,廬江縣還沒通地鐵,按說合肥對下面的幾個縣要一碗水端平的。未來應該會在濱湖新區伸一條地鐵線去廬江縣,但建設地鐵一公里要6-7億元左右,廬江縣這個地鐵都沒通,也沒有具體說到哪一年通,說明合肥市現在自身財力都不夠用。
中不溜。不高,不低,處於中間。這就是安徽的經濟水平。
我是安徽人,是愛安徽的,也常常在思考安徽的經濟發展問題。我在很長時間內都有一個疑問:安徽為什麼老是中不溜呢?
對於這個疑問,我自己也在尋找答案。
我查中國地圖,安徽不屬於東部,不屬於西部;也算不上南方,更算不上北方。安徽在中部。安徽始終保持中不溜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否與地緣有關系呢?
但是,中不溜也有中不溜的好處。因為既然能夠保持中不溜,就說明其經濟基礎還是比較雄厚的,因此加快發展,把名次向前推進幾位,安徽是很有底氣的。
中不溜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與經濟發達地區距離最近。那麼,如果與經濟發達地區加強溝通,加強聯系,加強合作,好好地學習學習,安徽趕上經濟發達地區是最有希望的。
安徽gdp常年緊跟北京,一直在13名左右排著,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里也算中上遊了。但是給人的感覺是窮!實際上安徽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窮。我老家臨近大別山區,所以算省內最不發達的地方了,但如今也都是村村水泥路,家家住樓房,新辦工廠遍地都是。那麼為什麼別人覺得安徽窮呢?主要原因我總結如下:1.安徽人出去打工的很多,像我們村年輕人幾乎流失完了。尤其是去上海的非常多,早年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2.安徽地處華東,在所有華東省份里是最窮的,即使與華中省份比,也就比江西好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安徽省窮也有點道理。3.安徽近幾年得到了一些政策,發展迅猛,但是在這之前的很多年安徽是沒有任何政策照顧的,任憑發展,就連泄洪也都專挑安徽段,可想而知。所以省內發展並不大好,好在地理位置不差,依靠周邊省份也能發展不錯。但這樣給人留下了窮的印象,其實收入不低的。放眼看看,安徽居然比東北三省都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