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口騎樓的成因
海口騎樓的形成,與海南地理位置有關,受南洋文化所影響,既有中國本土的建築風格,亦兼容西方及東南亞的建築特色,形成海南獨有的騎樓風貌。
其建造最早皆由華僑所引發,隨著時間的流逝,本地大戶人家亦有仿造跟風者。海口騎樓多為磚木結構,以二至三層為多,建築立面分為三段式,造型元素多樣化,下段為騎樓列柱,中段為樓層,上段為檐口,是近代典型的商業建築之風格。
騎樓的成因主要是源於十九世紀初,當時的新加坡總督萊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設計中,規定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5呎、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從此,新加坡出現了連接的外廊結構的建築,當時被稱之為「店屋」或「五腳基」。
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而從南洋返鄉的華人,也在華南地區建起類似建築,俗稱「騎樓」。
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樓街建起了第一座騎樓。1875年以後,騎樓出現在廈門的部分街道。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頒布了《騎樓規則》,並開始建造騎樓。
㈡ 擁有中國最大的騎樓城,央視都來取過景,梧州為何依舊鮮為人知
廣西是一個比較著名的旅遊城市,位於中國的東部,廣西的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所以會吸引非常多的遊客前來旅遊。廣西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我們在廣西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風景名勝,還有各種各樣的田園風光,還有非常罕見的廣西騎樓建築,這些都非常值得人去參觀。
廣西是一個大城市,它的地理位置比較尷尬,而且裡面有非常多的旅遊景點,基本上遊客們在大眾景點旅遊結束之後,就不會再想要去一些小眾的景點了。一是時間不夠,二是了解不夠。因為他們不知道那裡到底有什麼好玩的,值不值得去。雖然央視還有各家電視台都來取過景。但是奈何宣傳力度太弱,所以很少人會知道這個地方。
㈢ 「騎樓」是在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哪裡
分布在南方地區。
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築,在兩廣、福建、海南等地曾經是城鎮的主要建築形式。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現代意義上的騎樓最早起源於印度的
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是英國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稱之為「廊房」。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
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隨後也傳入華南地區。騎樓是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都是當年華僑
從東南亞返鄉所建。
㈣ 騎樓的各地騎樓
廣州
德政南路139號是代表。這種騎樓體現了南方傳統民居的特色,底層沿街挑出,長廊跨越人行道,樓層正面牆上並排開著兩至三扇窗,立面基本無裝飾。
騎樓就是近代典型的商業建築。它是西方古代建築與中國南方傳統文化相結合演變而成的建築形式。不僅適應嶺南亞熱帶氣候,而且有更突出的商業實用性。通常是樓下做商鋪,樓上住人。
最早的騎樓出現於清朝末年,廣州的一德路、聖心教堂(石室)一帶。騎樓這一新鮮事物,引起了建築界的極大興趣,有人考究,騎樓引進了地中海國家的「卷廊」建築特色,因為那裡也是高溫多雨,蒸曬酷熱,那裡的建築都有寬闊的廊道。但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是早期的干欄式建築的發展和改進。爭論歸爭論,嶺南的建築師好就好在講究實際,不是全盤照搬,把西方建築與嶺南傳統建築結合,演變為這種富有嶺南特色的騎樓,從此在廣州大行其道,並傳到兩廣和閩南,成為嶺南商業街市的一特有建築。
在全國各地的騎樓里,廣州騎樓形式多樣,保存完整,是粵派騎樓的代表,其形式大概有仿哥特式﹑南洋式﹑古羅馬券廊式﹑仿巴洛克式﹑現代式和中國傳統式,比較出名的有上下九,北京路。
汕頭
汕頭騎樓的建造汲取了外廊式建築許多處理手法,在街道和店鋪之間形成一個連續的有遮蔽的交通空間,非常適合本地炎熱、多雨、多台風的氣候特點。
汕頭騎樓始建於二十年代,建築形式顯然受到歐陸風格的影響,是在特定地理環境、傳統文化及外來因素等影響下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建築類型。其典型代表是小公園的沿街騎樓。小公園及周邊的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等街道形成放射狀分布,是汕頭「百載商埠」的歷史見證。
小公園片區的騎樓和街路,基本仿造巴黎街區樣式,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舊街坊「四永一昇平」,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面的紅亭、南面的「汕頭港」,形成了具有20世紀30年代建築特色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片區內的百貨大樓高7層,前身是1932年華僑集團集資創辦的「南生公司」,為解放前汕頭第二高樓,是老汕頭的標志性建築及小公園的象徵之一。
惠州
水東街位於惠陽縣城(今惠城區橋東街道辦),東西走向,東接惠新西街,與水東南路互交,西接東新橋,全長730米,寬14-18米,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據《惠州市城市建設志》記載:「1928年改建的水東街保留較為完整,建有劃一的騎樓,使整街兩邊成兩條長廊。騎樓上住人,下為人行道,雨天行人不憂雨。」當時,惠州的工商業都集中在水東街,水東街因此被稱為「旺地」。
抗戰初期,日軍侵襲惠州,一把火燒掉大半條街及200餘間騎樓店鋪。1941年水東街又一次遭日軍破壞。從那以後,老街就不如往日了。抗戰勝利後,惠州交通迅速恢復,電訊暢通,各商號相繼復業,僑匯源源而來,洋貨大量湧入,江面上往來於惠州與香港、澳門、廣州之間的船隻秩序井然,載出當地的大米、土產,運進英國、美國、德國等國生產的印花布、洋火、洋釘、鍾表、煤油等。從東江上運來的貨物在東新橋下的碼頭交易,由搬運工從船上搬運到騎樓的貨棧。東新橋碼頭邊,金鋪、布行、當鋪林立;小茶室、粥粉店、雲吞店繁多,通宵達旦營業;批發糧油店、綢緞布匹店、私人診所、教堂、影相館齊備,煙館、賭館相繼興起。騎樓鱗次櫛比,貨物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水東街上一派繁忙。談生意的商人和沿街叫賣的商販共同譜寫了當年水東街的繁華。
據《惠城文史資料》記載,當年水東街上有上百家商號,較有名的有:宏泰布店、永泰布店、大眾商店、亞東蘇杭店、恆升蘇杭店、廣壽堂葯材店、怡和隆煙絲店、益生隆、全和五金店、天成金店、黃惠和金店、瑞成陶瓷店、裕昌雜貨店、東益咸魚店、順安山貨店、大德土紙店等。
東莞
東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離不開傳統的東西附麗。騎樓建築由獨特的中外歷史文化背景熔鑄而成,曾在20世紀三十年代盛極一時,不僅記載著東莞昔日的風土人情,而且在20世紀嶺南建築史上曾經記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騎樓主要分布在振華路、大西路、和平路、維新路、中山路、中興路等。為配合城市發展而進行的舊城改造,平定里、平樂坊等已被拆除,振華路上的幾十米范圍騎樓很多也被拆或損毀。關於騎樓的保護和發展、城市的經濟發展與歷史文物保護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討論。
湛江
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有個歷史韻味濃郁的老街區,主要由民主路、民族路、民權路、民生路所組成,故稱「三民」街區。該街區位於古埠赤坎區舊城東南部,與幸福路、和平路、大眾路、大同路、民主路連成一片,呈梯字形,方圓約1平方公里,擁有100多間建築風格各異的商鋪樓宇,為赤坎商旅文化保護區。分布在大眾路、和平路、幸福路和民主路的聯體騎樓屋,中西合璧,廳堂貫通,拱廊直檐,遮陽避雨,下鋪上宅,商住兼容,是涵容歐陸南洋風情的騎樓街。 這些騎樓屋建築大多始建於1920年代,是當時嶺南地區的城市商業街市一大特色建築,是西方建築與嶺南建築的有機結合。20年代,赤坎港埠商業發展迅速,來往商船絡繹不絕,為適應當時經濟發展要求,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填海造地工程,到30年代初,已建成現存的騎樓建築群。街區內騎樓建築群主要在福建街、和平路及「三民路」(民族路、民主路、民權路)一帶,總長約1300米,多為磚木二層平頂結構,下店上宅,其最大特色在於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適應當時人們以步行為主、嶺南氣候多變的環境條件。
開平
江門赤坎騎樓有近600座。特別是堤西路、堤東路、中華路、牛圩路等幾個路段幾乎都由騎樓組成。堤西路的建築最為壯觀,構造也極為講究,絕大部分是一樓一項,各式的西洋屋頂壁面後,是傳統中式「金」字型瓦項。有的騎樓高達3層,長達40m-50m,其代表作為景輝樓。沿堤西路向里走,中華路等路段的騎樓樓頂裝飾逐漸簡單,牛圩路的騎樓多為兩層樓頂的裝飾也比較簡單。在沿堤聳立的騎樓群中司徒氏圖書館和關氏圖書館兩處雕樓夾雜於騎樓群間特別引人注目。
高州
高州的騎樓歷史悠久,形式獨特,主要分布於中山路,西關路,南華路等商業繁華的地區,其中高州中山路的騎樓在粵西地區最為經典!高州的騎樓其高度普遍不是很高,一般都是2層到5層,底層是商鋪用的,上層就住人。高州騎樓大部分都是建於清末民初,是很典型的嶺南的民國騎樓。雖然,歷史時代久遠,但保留下來的精品不少。
信宜
太平御覽《郡國志》曰:竇州(今廣東省信宜市)悉以高欄為居,號曰干欄。「干」「稻梗」的意思,「欄」是「房屋」之意。「高」應解釋為高屋了。《郡國志》說:竇州都是以干欄屋作為居住。古越族的桿欄式建築未知怎樣,但也有學者把一種別於西式騎樓的磚板木街鋪稱謂桿欄式騎樓。
現存的實物所知,嶺南清代以前的騎樓以磚木混合為主要建築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築,一般都由若干木樑、圓木、木板組成,一般桿欄式騎樓,闊窗窄門,上層多是木建築的廊橋、板牆,樓頂敷瓦於椽間,冬暖夏涼,去潮快,完全符合桿欄式建築特點。 梧州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稱,是昔日嶺南經濟、文化、政治中心,騎樓是昔日梧州繁榮的標志。梧州騎樓文化已經成為當地一道亮麗風景線,曾被選入《正大綜藝》節目。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屢遭洪澇災害影響的現象已成為歷史,但騎樓這一獨特的建築風格已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下來。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最長的達2530米,騎樓建築560幢,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國內罕見,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騎樓博物城」。以鐵環、水門為建築特色。
騎樓街主要分布在大東上路、大東下路、阜民路、大同路、中山路、竹安路、五坊路、沙街、九坊路、南環路、大中路、民主路、建設路、大南路、小南路、四坊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環路等街道上。
北海
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條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街,始建於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 璧騎樓式建築。這些建築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築的影響,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牆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築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築的風格。
玉林城區
玉林容縣城區雖然在不斷擴大,新建了許多街道,但至今最熱鬧的商業街道仍然還是具有清末民初風格、以騎樓式店鋪為主要特色的西大街和西上街、新北街。此外,金珠街和楊梅鎮的楊梅圩也是騎樓街的典範。據《容縣志》記載,長500米共200多間店鋪的楊梅圩創建於清朝康熙中期,距今約三百年,光緒年間曾重修,至今仍保留著整條騎樓式街道的格局,成為容縣鄉鎮舊圩市一景,是一個頗具旅遊開發價值和歷史文化品位的資源,它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眼光。
玉林楊梅鎮
此外,在美麗的梅江河畔,也有一條約500米長,坐落在容縣楊梅鎮的騎樓老街顯得有些冷清寂靜,街道兩旁的騎樓已稍有破爛,牆壁有些脫落,露出一塊塊青磚,牆上用漆寫的字已經模糊,一些現代式的樓房鑲嵌在這條老街,「點綴」著這里的古典。這是歲月給這條老街留下的斑駁痕跡。
走進這條老街,記者很難與繁榮熱鬧等字眼聯系起來,然而,這條飽經滄桑的騎樓老街,曾經是整個楊梅鎮最繁榮喧囂的圩街。
梅街騎樓 的房子寬度一般為3~5米,縱深30~80米,房子高度為二層樓,也有三層的。二樓及二樓以上的正面牆體也多為木板,木窗,也有青磚牆、木窗結構的,為了節約建房資金和用地,房子與房子之間共用一堵牆,楊梅街最古老的騎樓已經有200多年歷史,有800多人如今居住在這條老街。
1995年,楊梅鎮獲評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隨著綠蔭城的開發,水運的沒落,昔日繁華的楊梅圩逐漸蕭條,那種每逢圩日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景象在人們的記憶里漸行漸遠。 海口
海口騎樓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2009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初建於1849年的海口騎樓老街是現今國內騎樓建築保留規模較大、保存基本完好、極富中西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集中分布在海口市龍華區和美蘭區的中山路、得勝沙路、新華路等。柱廊相連、騎樓相依的建築群佔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騎樓式建築達600餘座,中山路沿街兩旁保留的騎樓樣式最多,約有39座。這些騎樓,或中國傳統式,或歐亞混合的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或獨特的海口南洋式。
文昌
文南路
海南僑鄉文昌市文南老街形成於清末民初,帶有濃郁的中西合璧式南洋騎樓風格,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古城鎮建築之一。文南街是文城鎮商業經濟的發源地,也是文城發展的縮影,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文化內涵,大部分建築為騎樓,是文城較繁華的商業街,為海南第三大騎樓群。
勝利街
文昌市鋪前鎮勝利街南洋風格的騎樓,是海南第二大騎樓老街,僅次於省城海口騎樓老街。這里有100多歷史的騎樓老街,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築。
騎樓是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都是當年華僑從南洋返鄉所建。 泉州
泉州南北大街後改稱「中山路」。老城區最著名的街道中山路本身也是老城區最著名的街道。它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騎樓濃縮了南洋式建築精華,正所謂「南國多雨天,騎樓可避風」,是我國僅有、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後一句說的是泉州的中山路。「南國多雨天,騎樓可避風。」中山路濃縮南國建築風格,是我國僅有,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
在長達2500多米的街道上,它那騎樓式建築是閩南文化和東南亞文化相結合的產物,體現著泉州僑鄉人民和海外僑胞共同珍視的歷史價值和情感色彩。
泉州中山路形成歷史悠久,至上世紀20年代修建成列柱式騎樓建築,全長約2.5公里,蘊含著豐富的建築文化,既結合泉州民居的傳統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築精華,是歷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範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於2010年5月14日,泉州中山路入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㈤ 騎樓是什麼
什麼是騎樓?
答:騎樓是指樓房與樓房之間,跨人行道而建,在馬路邊相互聯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長廊,這就是近代典型的商業建築,騎樓一般分樓頂、樓身、騎樓底三部分。
它是西方古代建築與中國南方傳統文化相結合演變而成的建築形式,可避風雨防日曬,特別適應嶺南亞熱帶氣候,其商業實用性更為突出。在兩廣、福建、海南有很多這樣的建築。如廣州的上下九、廈門的中山路、北海珠海街以及上海金陵路(早期廣東人聚居區)。這種建築適應南方天氣潮濕多雨,商業樓宇密集等情況而建造的。樓下做商鋪,樓上住人。
其跨出街面的騎樓,既擴大了居住面積,又可防雨遮曬,方便顧客自由選購商品。是東南沿海城鎮一種極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
http://bbs.haofz.com/UploadFile/2006-1/2006124172726610.jpg
http://bbs.haofz.com/UploadFile/2006-1/2006124172740649.jpg
照片http://bbs.haofz.com/dispbbs.asp?boardid=37&id=8488&page=1
㈥ 什麼是騎樓
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築,建築物底層沿街面後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的建築物。騎樓普遍存在於南亞、東南亞各國以及我國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沿海僑鄉地區。
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現代意義上的騎樓最早起源於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是英國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稱之為「廊房」。十八世紀後半期,英國殖民者進入了印度等南亞國家,這些國家屬於熱帶氣候,英國人很難適應。為了創造涼爽舒適的居住條件,他們在建造住宅時,採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擋避炎熱。隨著殖民勢力范圍的不斷擴大,經由南亞、東南亞、東北亞而至中國。
新加坡的開埠者萊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設計中,規定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5呎、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從此,新加坡出現了連接的廊柱構成的5呎寬的外廊結構的建築。外廊的位置在店屋的前部或一邊。典型的還必須包括可供行走的地板,高度至少一層,有擋避風雨炎陽的頂蓋。這種連續廊柱形成的走廊,新加坡稱之為「店鋪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腳氣」、「五腳基」(Fiye
Footway)。[1]
這種「外廊式建築」很快被人們所接受,成為印度等南亞、東南亞國家建築中普遍採用的形式,而且從單邊外廊,擴展到雙邊、三邊以至四邊迴廊。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隨後也傳入華南地區。騎樓是我國海南、福建、廣東、廣西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
㈦ 廣東騎樓的歷史是什麼
18世紀下半葉,英國人來到印度南部的貝尼亞庫普爾(Beniapukur)地方,這里氣候十分炎熱,英國人極不適應。於是,他們在住宅前加了一個外廊以遮強光,造成較為涼爽的環境,很快被當地人仿效,叫它「Veranda」,英國人稱之廊房。這種以遮陽為主要功能的「外廊式建築」,隨著英國殖民勢力范圍的不斷擴大,經由南亞、東南亞、東北亞而至中國。
約在鴉片戰爭後傳入香港、廣州,然後再北上廈門及西進廣西,由此可見,騎樓建築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騎樓是廣州一帶特有的建築形式,廣州騎樓的大規模建設始於20世紀20年代,在民國11年《廣州市內不準建築騎樓之馬路表》和民國19年《取締建築章程》的引導下形成了持續到現今的格局。20世紀90年代時期廣州市沉迷於大型建設,先後拆除了包括中山路、寶華路、解放路和六二三路的大量騎樓,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歷史景觀破壞。
進入21世紀後,廣州對騎樓街區的拆遷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正在編撰的《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里,對騎樓街區的保護便占據了相當大的篇幅。江門 江門也有騎樓,現已成為江門長堤風貌街。縣級市台山因華僑投資下,騎樓有比較多的西洋風格,但又缺乏修繕保養,而逐漸古舊。汕頭 汕頭市原昇平區(現屬金平區)幾乎全是五腳砌,可謂是中國大陸最大一片騎樓群,卻鮮為人知。
澄海區中山路(既當地人所謂的鞋街)兩旁原也是五腳砌,但已拆毀改建。潮陽區棉城原也有五腳砌,但已難找尋。潮南區的兩英鎮(原縣級單位南山管理局的駐地)鎮區如紫雲路,中山路,南京路等兩旁都是五腳砌,陳店鎮的中華路附近一帶也有為數不少的五腳砌。潮州 潮州市湘橋區的傳統商業街太平路、義安路、昌黎路、西馬路臨街建築大多是五腳砌。
揭陽 揭陽市榕城區中山路一帶臨街建築大多是五腳砌。
㈧ 騎樓形成的地理原因
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歐洲殖民者後來在印度建起了能夠阻擋強烈日照的騎樓,歐洲建築風格中逐漸滲透進亞洲的建築特點。這種建築形式隨後也傳入東南亞。騎樓:西方古代建築與中國南方傳統文化相結合演變而成的建築形式,可避風雨防日曬,特別適應嶺南亞熱帶氣候,其商業實用性更為突出。在兩廣、福建、海南有很多這樣的建築。如廣州的上下九、廈門的中山路、北海珠海街以及上海金陵路(早期廣東人聚居區)。這種建築適應南方天氣潮濕多雨,商業樓宇密集等情況而建造的。樓下做商鋪,樓上住人。
其跨出街面的騎樓,既擴大了居住面積,又可防雨遮曬,方便顧客自由選購商品。是東南沿海城鎮一種極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騎樓是城鎮沿街建築,上樓下廊。騎樓下廊,即人行道,叫「五骹基」。這個名稱與東南亞(印尼等地)的叫法有淵源關系。騎樓下的廊,遮陽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內外的過渡空間。漳州城區和各縣縣城這種建築不少,尤其是城區的廈門路、青年路、北京路,沿街均是騎樓,至今保存完整。
騎樓的功能,綜合起來有下列五點:
1、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
2、騎樓發端於改善生活環境,進而成為商業謀生的場所,以商業活動為主,表現出開放意識和洋為中用的創造性思維;
3、連廊連柱,立面統一,連續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獨特風貌;
4、沖破了居家單門獨戶的束縛,變成顧客的共享空間,並體現相互尊重的現代意識。走在騎樓下,自在閑適,溫馨親近,腳無沙塵,清潔整齊,透出關心互動良好的人際關系;
5、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成為品茗、聊天、納涼、會客、交流信息、晚間涼眠的地方。還是小孩做作業、跳橡皮筋等玩耍的空間,反映了廈門商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地域特色。
㈨ 騎樓的成因
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築,建築物底層沿街面後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的建築物,普遍存在於南亞、東南亞各國以及我國的海南、福建、廣東、廣西等沿海僑鄉地區。
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成因主要是源於十九世紀初,當時的新加坡總督萊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設計中,規定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5呎、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從此,新加坡出現了連接的外廊結構的建築,當時被稱之為「店屋」或「五腳基」。
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而從南洋返鄉的華人,也在華南地區建起類似建築,俗稱「騎樓」。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樓街建起了第一座騎樓。1875年以後,騎樓出現在廈門的部分街道。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頒布了《騎樓規則》,並開始建造騎樓。
㈩ 騎樓城的介紹
騎樓城位於廣西梧州河東老城區,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最長街道達2530米,騎樓建築560幢,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國內罕見。騎樓建築主要分布在大東上路、大東下路、沙街、大南路、小南路、四坊路、五坊路、九坊路、南環路、大中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環路、民主路、建設路、中山路等街道上。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指出,騎樓城是梧州近現代百年商貿繁華的歷史見證:梧州,坐落於潯、桂、西三江水口交匯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嶺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發祥地,古代珠江流域和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成為了近、現代百年「兩廣商埠」、「水上門戶」。公元1897年,梧州被辟為通商口岸,逐漸發展成為珠江流域的著名商埠,開始興建騎樓建築,昔日的騎樓城商家雲集,最鼎盛時共有大小商號1500多家,造就了上萬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