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學的科學定義
地理學(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層空間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隨著地理信息技術發展與研究方法變革,新時期的地理學正在向地理科學進行轉身,研究主題更加強調陸地表層系統的綜合研究,研究範式經歷著從地理學知識描述、格局與過程耦合,向復雜人地系統的模擬和預測轉變。[
地理學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並不斷完善理論、方法和手段。
作為研究對象的地球表面是一個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的綜合體,這決定了地理學研究的綜合性特點。
它著重於研究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關系以及地表綜合體的特徵和時、空變化規律。地理學的綜合性研究分為不同的層次,層次不同,綜合的復雜程度也不同。高層次的綜合研究,即人地相關性的研究,是地理學所特有的。
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是一個橫斷學科,它與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個層圈或某一個層圈中部分要素的學科都有密切的關系,如研究大氣的大氣物理、研究岩石圈的地質學、研究人類圈的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等等。地理學從這些學科中吸取有關各種要素的專門知識,反過來又為這些學科提供關於各種要素及與其它現象間聯系的知識。
2. 地理科學的發展可以劃分為那幾個階段各個階段劃分的時間界限和代表人物
地理學的發展可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
古代地理學,以記載地理知識為主體;
近代地理學,對各種地理現象進行條理化歸納,並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解釋性描述;
現代地理學,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並舉,解釋各種地理現象的內在機制並預測其未來演變。
3. 地理科學
就業前景目前很好,因為高考地理停了幾年,地理科學(師范類)專業停招了四年,加上各校文科班額擴大,各高中都缺地理教師.
4. 自然地理學解決的主要科學問題是什麼
自然地理學(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學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環境或其組成部分的科學。按研究的特點,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性和部門性的兩組分支科學。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5. 地理學中的空間轉向思潮指的是
人文地理學空間思想的幾次重大轉折
葉超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南京 210046)
有這樣的文章,你看看有用沒
6. 現在在西方的什麼科學界裡面流行文化轉向這個詞
現在在西方的(人文社會)科學界裡面流行文化轉向這個詞
近幾十年來,在西方(主要是英語國家)人文社會科學中出現了對文化研究的熱潮,被稱為「文化轉向」,有評論說,這一發展可看作「二戰」以來的一次極為深刻的社會觀與政治觀的變化。多種社會學科均將「文化」置於研究的焦點,在有關社會正義、歸屬、認同、價值等問題的研究中,創出一派新局面。在文化轉向的社會科學潮流中,人文地理學者亦十分活躍,而文化地理學更因時而動,成為最具時代精神的地理學分支之一。
7. 什麼叫地理科學,地理科學的發展方向
地理科學這個概念出現比較晚。
它是在1986年由「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提出的。他認為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
一般情況下,地理科學與地理學是同義詞,但在學術上,二者略有差異。
它是一門從各種角度對地質、地表形態等地理特徵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也研究地域與人們生活關聯的一門學問。
研究大致分為兩大領域,即以地形、地質、氣候、海洋等自然環境為對象的自然地理學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為對象的人文地理學。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大量地理應用方面的研究,學習者會接觸到有關地質、勘探、地圖繪制、地理信息系統、城鄉規劃等等多方面的知識。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現代地貌學、環境演變、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計量地理學、測量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區域地理等。
發展方向與趨勢:
1)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如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是自然界的恩賜和產
物,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物質組成。目前,資源緊缺、資源退化、資源浪費是人類關心的問題,與自然資源密切相關的地理科學專業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中可發揮專業特長。
2)環境保護。所謂環境一般指人類生存環境,即自然環境、地理環境。作為研究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地理學專業是研究解決環境問題的主力軍之一。近30年來,中山大學地理學系一直把環境保護作為地理學科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自然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如大氣、水、土壤、生物污染等)日益嚴重,地理科學專業在解決這方面問題中可以發揮優勢。
3)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
分。無論是旅遊景觀中的山川地貌、自然風光、自然景觀或古跡遺址都可列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范疇。地理科學可在旅遊資源的發現、開發、利用、規劃、保護中做出貢獻。
4)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問題是人類關注的焦點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核心是人口、資
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問題,這是一個全社會的重大課題,實質上是當代人與後代人如何合理分配自然資源和生存環境的問題,而自然資源和生存環境是自然地理學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人口、經濟、社會與人文地理學有密切關系。地理科學專業可在解決人與地的關系問題發揮獨特作用。
5)理論發展和方法創新。地理學有三千年的歷史,是一門古老的學科,雖然其自身是不斷發
展的,但與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比較,發展是緩慢的。科學發展日新月異,一方面,地理科學要在自身的應用中不斷總結,提升到理論上,以更好地指導實踐;另一方面,各種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如地理學與生物學、化學、環境學等相互滲透,緊密聯系,這也要求地理科學在理論上要不斷創新,在方法上要向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8. 自然地理學解決的主要科學問題是什麼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廣泛,但主要還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特徵,並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
9. 自然地理學最近有沒有出什麼新概念
沒有提出新概念。自然地理學專業,該專是一門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空間分異特徵、形成與發展變化規律、以及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在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中,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一道,屬於地理學的二級學科。作為一門課程,自然地理學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學、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核心性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農學、林學、環境科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等相關專業的主要基礎課之一。下面小編為各位看官介紹一下自然地理學專業就業前景與就業方向吧!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未來就業前景形勢分析解讀
一、自然地理學專業就業前景
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到科研機構、學校、企業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規劃與開發及在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本專業相對於一些熱門專業來說就業前景不是太好。但是21世紀是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學科的發展關鍵要靠人才。世紀之交,也恰處我國地理工作者新老全面交替的過程,六十年代以前畢業的地理工作者正在陸續退下來,我國也正需要一大批年輕的地理人才成長為學科帶頭人,要求基礎扎實、思維敏捷、知識面廣,又掌握一定的新技術手段。雖然自然地理學相對於一些熱門學科來說就業前景不是太好,但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的。
二、自然地理學專業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包括:
關於地理的知識用得很廣泛。比如搞地質科研,考古發現,氣象氣候研究等,很多適合的工作。
1、出版社
2、高校
3、國家和地方的國土資源部門
4、地質單位
5、礦業單位
6、科研部門
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在填報志願時,如果不是特別喜歡某一專業的話,選一個好就業的專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最好就業的專業排名是很多考生和家長朋友們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帶來十大就業率最好專業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0. 現代人文地理學研究發展歷程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程
人文地理學發端於19世紀的德國地理學家李特爾和拉采爾,當時稱為人類地理學。由於他們過分強調"地對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環境決定論的泥坑。20世紀20年代,法國地理學家韋達 白蘭士及其學生白呂納提出"人地相關論"稱其學說為人文地理學。他們的觀點成為人文地理中"或然論"的理論基礎。本世紀20年代始,地理學注意的重點逐步轉向社會科學,離開了單純的地球科學,探討地理學新起點的各種學說競相爭鳴。各種學說的共同點都與環境決定論相對立,都拋棄了以往那種"自然為因,人生為果"的命題,從人本主義出發,探討人地關系。
3.當代人文地理學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內容[2]
人文現象的分布、擴散和變化雖然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但是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學可以說是地理學中的一門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空間"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學的兩個核心論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代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主要涉及空間、全球化、城市化、人口、遷移、文化、景觀、發展和地緣政治等,其內容主要包括:(1)社會經濟發展的全球化特徵與地區差異之間的關系;(2)人類與其周圍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3)不同空間尺度,包括世界、國家、地區和城市的政治、經濟演化特徵與趨勢;(4)與民族、種族、性別、年齡、階級等因素相連的社會特徵及其對空間發展的影響。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盡管當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的作用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趨明顯,使得地理學人文化的趨勢加強。人文地理學地位的提高,將可能使地理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們已經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識形態觀念學。尋求知識的社會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認識論。知識是如何獲得的?有關我們如何認識世界的假設(我們認識了些什麼?我們是如何認識的?)(3)本體論。支持理論或觀念體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設(什麼可以被認識)。(4)方法論。一套可以應用於進行調查研究某種現象的計劃和程序。人文地理學是研究社會、空間、地方和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論。
4.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綜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綜合表現為以人地協調發展為目標,以區域為主要研究對象,實現資源、人口、環境、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這克服了以往拼盤式或形式綜合的缺點,體現了當今地理學走向統一的趨勢。
4.2 加強了對非物質生產領域的研究
加強對非物質生產領域的研究,並開拓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如商業地理學、旅遊地理學、文化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其中旅遊地理學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迄今為止,已在旅遊資源分類與評價、旅遊客源市場與遊客行為、遊客空間結構、旅遊開發與規劃、旅遊地形象設計與營銷、生態旅遊與持續發展、旅遊影響等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少數研究成果同國際水平相比已無明顯差異,如旅遊地綜合個案研究、旅遊資源分類和評價、旅遊環境容量、國內旅遊者行為規律、主題公園的研究等。
4.3 密切關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4]
如對農村工業化的研究。中國鄉鎮企業高速增長以及對農業發展的帶動,是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的一種獨特現象。相關研究包括鄉鎮企業影響因素及環境,農村工業化差異,產業聯系與農村工業發展,外向型農村工業的省際差異分析等。其它新興領域還包括企業發展的地理學研究,農村鄉、村級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研究、城市感應空間的研究等。
4.4 理論研究逐漸加強
中國地理學的理論建樹不多,人文地理學與自然地理學相比,理論研究又較為薄弱。中國與西方國家在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價值判斷、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具有滋生新理論的土壤,但我們的理論建設卻滯後了,這與重實踐輕理論的大氣候有關,也與人文地理學一開始就表現出與國土規劃相結合的特點有關。可喜的是,相當一部分學者在地理學的理論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務於決策和管理的應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學發展的支柱
地理學中人文地理學屬應用性較強的學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學的決策支持系統在我國主要集中在農業發展、工業資源的開發、重大項目的選址等領域,隨著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思想的興起,區域可持續發展調控與決策,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區域經濟戰略和區域政策,城市和農村發展等成為人文地理學應研究的熱點。
4.6 研究技術的多樣化
地理學包括人文地理學都經歷了從個別地理知識的記載到地理現象歸納解釋,從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過程,從最初的多元統計與線性規劃的應用,到後來系統科學、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關系,社會發展因子相關分析等方面的應用,到今天GIS技術在城市規劃、區域發展、資源開發方面的大量應用,人文地理學研究技術手段的豐富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認為當代人文地理學也正在從經驗科學走向實驗科學,從宏觀進人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