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理課程的含義是什麼當前我國地理課程具有哪些類型
地理課程就是地理課業及其進程。通常來說,具體表現為地理課程標准(或地理教學大綱)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書、地圖冊、音像教材等)。
我國的地理課程類型:
我國中學地理學科內部的課程分類是混合型的,既不是純粹的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也不是單純的分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或者核心課程與外圍課程。從發展歷史來看,我國地理課程有向「綜合型」、「活動型」、「自主型」發展的趨勢。具體表現: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結合、部門地理與分區地理的綜合、活動課程的發展。
以上內容引自陳澄主編的《新編地理課程教學論》中的「地理課程論」部分,僅供參考。
B. 自然地理學與表層系統主要包括哪些
1、自然地理學:以全新的體系和結構闡述地球表層系統,環繞地球的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各自的組成、結構、運動、特徵,以及各圈層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人與環境的關系等,在講解理論的同時,本課程還涉及到自然地理學的應用知識,可謂理論與實踐結合。主要內容包括:現在自然地理學概述,二十一世紀的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與地球表層系統,自然地理學與人類環境,自然地理學。
2、地球表層系統(the earth surface system)是由岩土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所構成的地表自然社會綜合體,是人類圈與地球相互作用的復合物質系統,是地球圈層結構中的特定部分,與周圍的地球圈層其他部分存在物質能量交換關系,是一個開放的復雜次級巨系統。
C. 地理知識到底學些什麼知識
地理學可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是計算機在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上的應用. 地理學的基本知識有十分廣泛,首先要具備的基本功:數學(包括高等數學、統計學),物理(包括流體力學),化學(包括分析化學、有機化學);遙感、測量、素描…… 其次的基本知識是地理要素基礎課:地球概論(天文、歷法)、氣象學、水文學、地質學、地貌學、土壤學、植物學、生態學、計算機基礎、經濟地理學(交通地理、國際貿易地理、城市規劃、歷史地理、文化與社會地理、人口地理、旅遊地理、政治地理……)、
D. 地理專版教材包括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5
E. 高中地理標准實驗教材必修1知識體系
高中地理(必修)學業水平測試內容解讀
地 理 1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1)了解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說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體系統的結構:
地球
月球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恆星系
河外星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陽由近到遠順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與其它行星的運動特徵相似,都按自西向東的方向繞太陽公轉;公轉的軌道都近似圓形;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形成生命條件的原因
外部條件 太陽光照穩定 太陽從誕生至今沒有明顯的變化
運行軌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它們各行其道、互不幹擾。
自身條件 有適宜的溫度 日、地距離適中,自轉周期不長不短,使地表平均氣溫約為150C,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年變化都較小。
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吸引氣體形成大氣層,並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為主的大氣
有液態的水 地球內部的水隨物質運動帶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了解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輻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維持生物的生存與發展;是地球大氣運動、水循環的能量來源。
(2)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 太陽活動主要表現為光球層上的黑子和色球層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陽黑子數的增減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其最明顯的變化周期約為11年。
②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引起電離層撓動,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產生極光現象;對地球氣候產生影響。
3、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比較項目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示意圖
方向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周期 (1)自轉3600,23時56分4秒
(2)晝夜更替周期為24小時 (1)恆星年,公轉3600,365天6時9分10秒。
(2)回歸年,太陽直射點移動一個周期,365天5時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其它各點均為150/小時。
(2)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為0。 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慢。
黃赤交角是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為23026′,在數值上與地軸的傾角互余。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周年回歸運動,移動情況如圖1—1所示:
(2)了解晝夜更替和地方時產生的原因,能夠進行簡單的區時計算。
晝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因此有晝半球和夜半球之分(見圖1-2);由於地球持續不停地自轉,因此晝半球、夜半球所處部分不停地變化,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晝夜交替的周期是一個太陽日,即24小時。
地方時的成因: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不同的經線有不同的時刻,東邊地點的時刻總是早於西邊,這就產生了地方時,同一條經線上的地方時相同。
區時計算: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東西跨15個經度。劃分方法如圖1—3所示。按自西東的方向,從自西12區到東12區,每過一個時區,時間增加1個小時。東12區比西12區多24個小時,即1天。國際上規定,把東、西12區之間的1800經線作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自西向東過日界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過日界線日期加一天。日界線並不與1800經線完全吻合,它是一條折線。
(3)結合實例,說明地球自轉偏向力對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影響。
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無偏向。地球自轉偏向力對風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運動都有影響,如北半球的河流對右岸沖刷顯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對左岸沖刷顯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現象,並理解其成因。
地球公轉產生的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變化的規律,從而產生了四季的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為900,分別向南、向北逐漸遞減。
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規律:春、秋分日全球晝夜相等;赤道上晝夜長短無變化,全年晝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夏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冬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
4、地球的圈層結構及特點
(1)知道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地球的圈層結構比較表
地球的圈層結構 重要特點
外部圈層 大氣圈 大氣圈是包裹地球的氣體層,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之一。從地面開始,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組成,還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其中陸地水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廣泛分布於地殼、水圈和大氣圈中,是地球生態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
內部圈層 地殼 在橫向上,地殼可分為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其中大洋地殼遠比大陸地殼薄。在縱向上,地殼的上層為硅鋁層,下層為硅鎂層,硅鋁層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
地幔 地幔中有一軟流層,可能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被稱為岩石圈。
地核 地核由鐵和鎳組成,外核呈液態或熔融狀態,內核呈固態。
二、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地殼內部物質循環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類岩石,了解地殼內部物質的循環過程。
三大類岩石的比較表
分 類 形成過程 典型岩石
岩漿岩 侵入岩 岩漿在地下壓力作用下侵入地殼上部,冷卻凝固而成。 花崗岩
噴出岩 岩漿在地下壓力作用下噴出地表,冷卻凝固而成。 玄武岩、流紋岩
沉積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風化成碎屑物質,再經風、流水等外力搬運、沉積,經過壓緊固結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徵是具有層理構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
變質岩 原有岩石在地殼深處承受著高壓,並受到岩漿活動、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質發生改變,形成新的岩石。 石灰岩變質為大理岩、頁岩變質為板岩
地殼物質循環:地球內部的岩漿,經過冷卻凝固形成岩漿岩,岩漿岩受流水、風、冰川、海浪等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形成沉積岩。同時,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溫度和壓力等作用下發生變質,形成變質岩。各類岩石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發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岩漿。從岩漿形成各類岩石,再到新岩漿的過程,就是地殼內部的物質循環。請說明圖1-4中各個數字序號所代表的含義。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1)了解褶皺、斷層的特點及其地表形態。
地質構造 成因 對地形的影響 實踐意義
褶皺
岩層受到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力後,發生的彎曲變形。岩層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彎曲的是向斜。 正態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地形:背斜頂部受到張力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物質不易被侵蝕反而成山嶺。 石油、天然氣多儲存於背斜構造中;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
斷層
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或張力,使岩層發生斷裂,並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錯動、位移。 大的斷層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隧道、水庫選址盡量要避開斷層
(2)結合實例,說明流水、風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分布區 外力作用形式 侵蝕地貌 沉積地貌
主要在濕潤、半濕潤地區 流水 溝谷、瀑布、峽谷,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沖積扇、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乾旱地區 風力 風蝕蘑菇、風蝕窪地 沙丘、沙壟
高緯度、高海拔地區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3、大氣受熱過程
(1)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
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大氣的受熱過程可以用圖1-5或圖1-6表示,在此過程中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大氣對太陽輻射進行吸收、反射、散射,從而使到達地面的能量大為減少。大氣的吸收具有選擇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紅外線,而可見光的絕大部分可以到達地面。
(2)理解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長波輻射除少部分透過大氣返回宇宙空間外,絕大部分被對流層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氣增溫。大氣同時向外輻射紅外線,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過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從而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
(3)理解大氣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熱力環流是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如圖1-7所示,近地面空氣受熱引起氣流上升運動,近地面空氣冷卻引起氣流下沉運動。空氣上升使高空氣壓升高,等壓面向上凸起;空氣下沉使高空氣壓降低,等壓面向下凹陷。高空氣流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導致近地面氣流上升處氣壓下降,等壓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氣流下沉處氣壓升高,等壓面向上凸起。近地面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特別指出的是:高壓、低壓是同一水平面比原來受熱均勻時的增加或減小,而在同一地點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始終越低。
在自然界中,常見的熱力環流形式有山谷風、海陸風、城市風等,如圖1-8所示。
4、全球氣壓帶、風帶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1)理解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律。
由於太陽輻射對各緯度加熱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如圖1-9所示。
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而移動,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動規律如圖1-10所示。
(2)理解季風環流的形成原因。
季風環流是全球性大氣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海陸分布的影響,實際的氣壓帶並不完全呈帶狀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陸分別隨季節變化形成高、低氣壓中心,並引起冬、夏季風向的變化。人們將盛行風向隨季節作有規律變化的風叫做季風,全球季風環流以亞洲東部和南部最為典型,如圖1-11和下表所示。
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成因、風向比較表
地區 季節 形成原因 風向 特徵
東亞 冬季 空氣由亞洲高壓吹向太平洋低壓 西北季風 寒冷乾燥
夏季 空氣由太平洋高壓吹向亞洲的印度低壓 東南季風 高溫多雨
南亞 冬季 空氣由亞洲高壓吹向赤道低壓 東北季風 溫和乾燥
夏季 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南風 西南季風 炎熱多雨
(3)結合實例,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一般地說,高氣壓帶氣流下沉,氣候乾燥,低氣壓帶氣流上升,降水較多;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風帶,氣流較濕潤,由較高緯度流向較低緯度的風帶,氣流較乾燥。而由於氣壓帶、風帶的移動會使同一地區的氣候呈季節性變化規律。
氣候類型 大氣環流狀況 降水特徵
熱帶雨林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 年雨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於溫帶大陸西海岸,常年受西風帶影響
地中海氣候 位於亞熱帶大陸西海岸,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影響 冬雨型
熱帶草原氣候 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冬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夏雨型
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盛行來自大陸內部的偏北風
熱帶沙漠氣候 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降水稀少 少雨型
5、主要天氣系統的特點
(1)理解鋒面系統的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冷、暖鋒面與天氣
冷鋒
與
天氣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叫冷鋒。冷氣團前緣插入暖氣團下部,使暖氣團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卻過程中成雲致雨。冷鋒過境時,會出現大風,雲層增厚和雨、雪天氣。冷鋒過境後,冷氣團占據原來暖氣團位置,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好。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大風或沙暴天氣,以及冬季的寒潮,屬冷鋒天氣。
暖鋒
與
天氣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叫暖鋒。在暖鋒上,暖氣團沿冷氣團主動地徐徐爬升,冷卻凝結產生雲、雨。當暖鋒過境時,雲層加厚,形成連續性降水;暖鋒過境後,受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升高,雨過天晴。春季,長江以南和東北地區,常有暖鋒活動。
准靜止鋒與天氣 准靜止鋒是指移動幅度很小的鋒。其時,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或遇地形阻擋,鋒面移動緩慢,或較長時間在一個地區擺動,造成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初,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就是准靜止鋒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靜止鋒使得昆明和貴陽天氣有很大差異。
(2)理解低壓、高壓系統的特點及對天氣的影響。
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況的描述。實際上氣旋就是低壓系統,反氣旋就是高壓系統。
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系統的特點與天氣
氣流(氣壓)狀況 氣流的水平運動方向 中心氣流及天氣狀況 實例
氣旋
(低壓中心) 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輻合 中心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 台風
反氣旋
(高壓中心) 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輻散 中心氣流下沉,多晴朗天氣 「伏旱」天氣
6、水循環及其地理意義
(1)知道水循環的概念。
水循環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環境中通過各個環節循環運動的過程。水循環按其發生的空間范圍不同,可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
(2)了解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如圖1-13所示,主要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台風登陸屬水汽輸送環節,江河入海屬地表徑流環節,跨流域調水是人類改變了地表徑流。外流河參與了海陸間循環,內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參與了陸上內循環。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①聯系四大圈層、促進水體更新;②促進物質遷移和能量傳輸;③流水作用改造著地表形態。
7、世界洋流分布規律及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類型(寒流、暖流)。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對穩定的方向作大規模運動的現象。
根據水溫狀況,洋流分為暖流和寒流。溫度較流經海區水溫高的是暖流,較流經海區水溫低的是寒流。如圖1-14所示。
(2)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並結合實例分析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洋流分布規律:①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高壓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為順時針,南半球為逆時針;②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副極地低壓為中心的逆時針大洋環流;③南緯40°附近海域形成環球性西風漂流。如圖1-15所示。
洋流對促進全球熱量平衡、氣候、漁場形成、海洋航運、海洋污染會產生影響,如下表所示。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影響對象 影 響 舉 例
氣候 高、低緯度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調節全球熱量分布。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增溫增濕作用,寒流則起降溫減濕的作用。 歐洲西部海洋性氣候的形成、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澳大利亞、秘魯西海岸荒漠環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響。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匯使海底營養鹽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將深層營養鹽帶到表層,魚類餌料豐富。 加拿大紐芬蘭漁場、日本北海道漁場、歐洲北海漁場都形成於寒、暖流交匯處;秘魯漁場則受上升流的影響。
海洋航行 影響航行速度、時間及經濟效益。 順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污染 擴大污染范圍,加速污染物擴散。 油輪發生泄漏。
三、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
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大氣、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為例說明其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環對三大圈層的改造作用)
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大氣圈 改變大氣成分(使原始大氣成為現代大氣)
水圈 改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學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風化;參與沉積岩的形成;促進土壤的形成
綠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區---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乾旱地區-----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城市--------吸煙除塵,凈化空氣,減弱雜訊,美化環境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通過地理環境要素的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過程說明理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環境各要素的關系: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質循環等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彼此間發生著密切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如圖1-16所示。
(2)舉例說明某一地理環境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以致整體地理環境的改變,進一步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樹立地理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
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如下
正常年份 厄爾尼諾發生的年份
圖示
洋流 秘魯寒流沿秘魯沿岸向西北流 溫暖海水從赤道向南流動,迫使秘魯寒流向西流動
生物 秘魯寒流上升流帶來豐富的誘餌,形成漁場 該海區水溫升高,營養物質減少,浮游生物和魚類、鳥類死亡
大氣環流 存在對流性環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氣流上升,東岸氣流下沉 形成增強型對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氣流上升,西岸氣流下沉,東岸下沉氣流因水溫升高而減弱
天氣氣候 西岸降水較多;東岸降水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亞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現嚴重旱災,東部荒漠地帶暴雨成災
3、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閱讀「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和景觀圖了解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地域差異的含義:地理環境的整體及各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空間方向發生分化,以至形成多極自然區域現象。全球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經常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地域差異。地球上不存在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
(2)歸納自然地理環境從赤道到兩極、從沿海向內陸及垂直地帶的地域分異規律。
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如圖1-17)
A、自然帶變化規律:由南向北變化(沿緯度變化方向變化)
B、成因:太陽輻射從低緯向兩極遞減,導致熱量變化,也引起水分變化,是以熱量為基礎的水熱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C、分布明顯的地區:
低緯度地區、高緯度地區、沿某南北向線路(海岸線、經線等)由赤道向兩極。
②、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如圖1-18)
A、自然帶變化規律:由東向西變化(沿經度變化方向變化)
B、成因:由於受海洋水汽影響的程度不同,水分條件從沿海向內陸遞減的結果。
C、分布明顯的地區:中緯度大陸地區,尤其是亞歐大陸。
③、山地垂直地域分異:(如圖1-19)
A、自然帶變化規律:沿垂直方向更替。
B、成因:高山地區,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熱狀況改變的影響。
C、分布明顯的地區:亞歐、美洲的高山地區。
四、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的自然因素。
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的自然因素有:氣候、地形、水源、河流、土壤等。
(2)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和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理解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甚至制約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一般會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圖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帶狀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山區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上(如圖1-20中甲和已聚落的形成)。
②交通線路盡量選擇平原和河谷地形,避開陡坡、斷層、沼澤等不利因素;
在山嶽地區,人們通常會把線路地址選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在山嶽地區修建公路和鐵路一般需要迂迴前進。如圖1-20中的公路和鐵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響較大。
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閱讀圖表資料,了解全球氣候的變化周期,並據此歸納各時期氣候變化特點。
時期 特點
地質時期 冰川廣布的冰期和相對溫暖的間冰期的交替
人類歷史時期 有顯著的變化
儀器觀測時期 呈現波動上升狀況
(2)閱讀圖表資料,了解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①近百年來全球氣溫在呈波動上升趨勢,有人認為,地球氣候已經進入最近1000年以來最為溫暖的時期。
②影響:導致生態系統的調整;導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乾旱、洪澇、暴雨等災害事件的增加;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3)根據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氣候變化會不同地程度影響到全球和各地區社會經濟地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需、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
3、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理解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並具有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屬性。
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自然環境,也離不開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
自然資源的雙重屬性:
自然屬性----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的組成部分
社會屬性-----人類通過生產活動,把自然資源變成有價值的社會物質財富
(2)結合實例,說明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以土地資源為例
①采獵文明階段
在人類社會早期,人類主要以狩獵動物和採集果實為生。這時土地數量的對於人類的影響不大,而土地的質量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影響較大。這一階段,人類主要是通過適應 來求得生存,總體上對自然環境的作用與影響較小。
②農業文明階段
農業文明階段,是以種植和養殖為標志的。這時土地的質量和數量都成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一階段,人類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類不再是被動地適應自然環境,而是開始主動地改變和改造自然環境。
③工業文明階段
由於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非農業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化肥、農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來越嚴重。土地的質量和數量,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制約因素。
4、自然災害及其防治
(1)了解自然災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災害是指在自然界發生的,對人類生命和財產構成危害的事件。對人類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包括台風、洪水、乾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嚴重影響 生產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脅人類和的安全。
(2)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說明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並了解對該災害的監測和防治措施。
以洪災為例
①.洪災的形成原因
強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認為原因導致的堤壩潰決;流域的匯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類不確當的經濟活動等。
②.洪災的危害
直接損失:工業、農業的財產損失;人畜的傷亡;瘟疫和傳染病的暴發等
間接損失:水、電力、交通、能源等供應中斷;城鄉商業活動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亂等
③.洪災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興建水庫,退耕還湖,提高對洪水的調蓄能力;修築堤壩;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開辟分洪區,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嚴格控制濫砍亂伐,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等。
F. 快會考了,誰能幫我復習一下地理啊越詳細越好
一、強調各單元知識結構,加強知識間內在聯系
有了地理基本知識後,就能以此為知識的生長點去獲得更多的知識,就能夠運用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決千差萬別的實際問題,就能夠進行創造。地理課本中的文字系統、圖像系統、練習系統三者是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成為該學科完整的知識體系。一些同學在復習課本時,只重文字,忽視圖像,不看課後練習,而高考以能力立意,往往又與圖像、課後練習有關聯,這樣就會出現知識弱點和盲區,在不該失分的地方失分。因此後期復習,不可忽視圖像和練習部分,更應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學科的知識結構,強調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復習課本時,一定要建立起知識網路。例如,復習「氣候」時,我們可以從氣候的四大因子:氣溫、降水、氣壓和風展開聯想。使高、初中地理結合起來,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盡可能拓展其外延,盡量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路,這樣,知識才能轉化成能力。
二、進行專題訓練,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專題復習,可以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也更能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的分析能力。專題復習有多種專題劃分方法,但我本人更傾向於把地理教材內容概括為四大系統。
專題一,地球運動系統。包括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水體的運動、地殼和地表物質的運動,地理事物時空變化。本專題內容分屬於教材不同的單元,但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地球運動能否引起大氣運動、水體運動。這就要求學生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去分析問題,從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規律,也可以從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和分布推理出成因。讓學生掌握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性,讓他們遇到某一事物的時候會自己分析,自己找規律,做到舉一反三。
專題二,人地關系系統。包括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在復習人口問題時,傳統型和過渡型選修新老教材有明顯的矛盾,新教材表達更為合理、科學,因此在復習時應以新教材為准。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貫穿在教材很多單元,我們要把它們從教材中提取出來,分析其成因、規律以及對策。
專題三,區域地理系統。它包括自然區域、農業區域、工業區域、城市區域等,有人說區域地理是地理科試題的瓶頸,這么認為也不過分,因為區域地理是文綜合考試命題的出發點,而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學生必須有清晰的區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極強的應變能力。在本專題的城市區域中新老教材有差異,對於城市地域結構與功能分區中的工業區和住宅區位置,新教材採用的是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因此採用新教材的說法更合理。
專題四,地理圖表系統。包括日照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計算。圖表分析是學習地理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的理想手段,圖表的閱讀分析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在高考中的表現,在專題復習中,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並能對圖表綜合歸納讀出各種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決問題。教師應設計一些變式圖讓學生訓練,也可以讓他們自己畫變式圖。近幾年的文綜合試卷中都把相應的地理信息分別以圖、表的形式呈現,命題的立意在於對圖表的分析、歸納能力的考查。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注重綜合復習
能力目標是通過教學中的學法來完成的,考前這一段時間要注意指導學生的復習方法,指導他們自己整理出基礎知識,總結出知識規律,構建知識網路。在專題復習的同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綜合復習,因為綜合復習具有邏輯性強、復習的知識面廣、學生思維訓練多等特點。在綜合復習方面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尋找資料和素材,引導學生思考,誘導學生分析解答問題。可以對教材中的案例進行綜合分析,也可以對區域地理中的某一個熱點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綜合分析某一個區域時,一般包括8個方面:位置、氣候、地形、河流、資源、交通、農業、工業。對一個問題一個區域是否分析得完整,可對照以上幾方面檢查,並引導學生尋找思維線索,設計出綜合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具備積極有效的思維。進而學會思考,學會運用知識,逐步形成綜合能力。
四、精選習題,加強模擬訓練
考前做一定數量的習題,是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需要,但是必須防止讓學生沉溺於「題海」而不能自拔。教師應該精選資料,要設計貫徹訓練學生「信息獲取能力」思想的習題,並在練習中注意設置有訓練意義的情境。讓學生在解題中了解考試命題的原則及思路,研究題目類型,揣摸解題方法,從而掌握各類題目的基本特徵及解答規律,不斷在解題的過程中總結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遇到新問題時,可迅速確定解決思路。另外,對不同的習題可解答到不同的程度,有的習題要一步一步認真解答,而有的習題則可略去復雜過程,或乾脆「看題」,即尋找解題思路而不動筆。最後對超教材、超教學大綱的偏、難、怪題應堅決放棄,避免無謂浪費時間和精力,掌握復習的主動權。
對於每考必失誤的「弱點」知識,除加強相關課本知識的復習外,還必須針對「弱點」進行定點訓練。定點訓練,教師應准備出高質量的針對性強的試題,限定時間高標准地完成訓練任務。然後應進行批改,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評講,剖析命題思路,引導解題思路,分析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通過老師講評,讓學生發現題目背後蘊涵的學科思想。然後採用「練習----課本----練習」的復習模式,以做練習題為主線,每題必聯系課本、雙基。在課本知識指導下,再去練習。眾所周知,解題訓練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應變能力,提高考試成績,但解題訓練必須以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抓基礎是根本,解題訓練僅僅是進一步掌握基礎知識和提高基本技能的手段,是一種「根據問題來復習鞏固知識」的方法,二者之間的關系不能錯位。為了提高實戰能力,必須認真參加模擬考試,積累考試經驗。
亞 洲
第一節 概述
復習考試內容
亞洲的位置和范圍。世界第一大洲。東部的島弧。南部的三大半島。以山地和高原為主的地形。主要山脈、高原、平原的名稱和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復雜多樣的氣候,季風氣候顯著。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知識要點
世界第一大洲 亞洲在東半球的東北部,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西與歐洲陸地接壤。亞洲南部有三大半島: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東部有一系列島嶼組成的島弧,即千島群島、日本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等;東南和南部海面還有許多群島和島嶼,如馬來群島。
亞洲面積約有4,400萬平凡千米,幾乎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3,是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有48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亞等幾部分。
高原、山地為主的地形 亞洲的地形起伏很大,高原和山地面積很廣,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約1000米。
亞洲的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和山地主要集中在中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巍峨突出,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南有德干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這些高原的平均海拔都比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低得多。
亞洲著名的大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等,它們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的外圍。
亞洲的許多大河都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各河的中下游大多是平原。其中向北流入北冰洋的大河主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它們的中下游地區有西西伯利亞平原。向東流入太平洋的大河主要有黃河、長江,它們的中下游地區有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向南流入印度洋的大河主要有恆河、印度河,它們的中下游地區有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大河,水利資源都很豐富,又有灌溉和通航的便利,經濟意義很大。
亞洲西部的裏海,位於亞歐兩洲交界處,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湖泊。
氣候復雜多樣 季風氣候顯著 亞洲范圍廣闊,地跨寒、溫、熱三帶,又名各地地形和距海遠近不同,氣候復雜多樣。
(一)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顯著。中南半島、印度半島主要屬熱帶季風氣候。那裡終年高溫,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降水稀少。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終年高溫多雨,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我國東部、朝鮮和日本,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風,寒冷乾燥。
(二)亞洲的中部和西部,地處內陸,受海洋的影響小,屬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三)亞洲北部,冬季漫長,氣溫很低;夏季短促,但較溫和。那裡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中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有世界最大的針葉林帶。只有西伯利亞北部沿海和北冰洋中的島嶼,終年嚴寒,屬極地氣候。
(四)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和南部的印度河平原一代,終年炎熱,降水量小,蒸發量大,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沿岸地區,冬季受西風帶的影響,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的影響,成為冬雨夏乾的地中海氣候。
(五)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區,海拔在4000米以上,終年氣溫很低,多雪峰冰川,屬於高山氣候。
復習題
選擇(下面各題的四個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亞洲氣候的主要特徵是:
A.復雜多樣,西部海洋性氣候顯著; B.廣闊的大陸導致了單一分布的大陸性氣候;
C.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D.復雜多樣,西北部極地氣候分布。
2、亞洲最南部的大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帕米爾高原; C.伊朗高原; D.德干高原。
3、位於南海和猛加拉灣之間的大半島是:
A.阿拉伯半島; B.中南半島; C.小亞細亞島; D.印度半島。
4、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是:
A.貝加爾湖; B.青海湖; C.蘇必利爾湖; D.裏海。
簡答
1、亞洲大河的流向與地形有什麼關系?
2、為什麼亞洲為世界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
答案:選擇題:1、C 2、D 3、B 4、D
簡答題:
1、由於亞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亞洲河流一般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輻射。
2、亞洲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海陸熱力差異大,因此主 要受海陸之間熱力差異影響的季風氣候也就最顯著。
重要還是你靠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加油!
G. 高中地理授課內容
我是黑龍江的,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無論各個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都是按新課程標准編寫的。
必修一主要是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運動,地球的內部結構和分層,地表面的物質循環,大氣的結構和運動,水循環和洋流,自然地理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必修二主要是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化,可持續發展。
必修三主要是區域地理,包括區域的基本概念,區位的分析,區域的聯系和發展,以及通過例子說明可持續發展的做法,比如河流流域可持續發展等。
選修共分7部
選修一 地球和宇宙
選修二 海洋地理
選修三 旅遊地理
選修四 環境保護
選修五 自然災害與防治
選修六 城鄉規劃
選修七 地理信息系統
這七本教材各地選法不同,一般各省都必選的是「自然災害與防治」。另外要說明的是高考中選修出題15分,出題兩道,選做一題,所以選修教材只學一本就可以了
H. 教師掌握應用中學地理教材的過程分為哪兩個階段
掌握地理教材的過程可是分為1.熟悉了解地理教材內容和現實社會對地理知識要求;2.在熟悉掌握地理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自身的知識面,如何利用其他方面的知識來協助自己掌握地理教材知識以及把這些知識更好的運用在地理教學上去。
高中階段的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知識積累已較厚實,認知能力比較強,思維比較活躍,情感世界比較豐富,我們的教學如果還局限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這一層面上顯然是不夠的,這既難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更難適應新的課程標准。筆者認為學科思想的教育體現在我們的教學之中應是我們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應有之意。教學中如何體現地理學思想,筆者在學習了課程標准後的體會是:教師必須從教學觀念、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來一場自我革命,以適應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
一、構建新的知識觀、教材觀、教學觀
中學地理教材的編寫既遵循了教育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律,又體現著地理學的學科思想和理論體系。但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常常把原本完整的教材體系人為的肢解為若干個所謂的「知識點」,並將其分為「必考點」、「常考點」等三流九等,使教材內容變得支離破碎,長此下去,不僅破壞了教材所體現的地理學理論的系統性、整體性、理論性和規律性,更使學生對地理產生一些偏見和誤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為一句空話。
課程標准在課程設計思路中指出「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為重點,以現代科學技術方法為支撐,以培養國民現代文明素質為宗旨,從而全面體現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有鑒於此,廣大地理教師必須徹底轉變教育觀念,牢固樹立「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的教育理念,做素質教育的積極實踐者。
新的地理課程由共同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組成,共十個模塊,「涵蓋了現代地理學的基本內容,體現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的聯系與融合」,「必修課程的設計注意其結構的相對完整和教學內容的新穎、充實,使課程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和時代性」,「選修摸快涉及地理學的理論、應用、技術各個層面,關注人們生產生活與地理密切相關的領域,突出地理學的學科特點與應用價值,以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由此可見,整個課程結構貫穿了人地關系這一主線,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整個教材作為一個整體,以區域為對象,以理論為指導,以綜合為方法,注意內容的前後聯系,注重知識的重新整合。同時,我們必須變革傳統的「知識本位」、「學科中心」下的知識觀和教材觀,努力構建一種以區域地理和鄉土地理為學習載體的新的課程體系。
二、開放課堂,體現地理科學的實踐性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地理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地理學是一門基礎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地理學的實踐性在教學中的主要表現:一是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動手、動腦,需要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二是許多地理知識可在實踐活動中獲取或得到驗證;三是大量的地理知識可直接用於指導生產和生活實踐。
課程標准在實施建議部分指出,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觀察、實踐、探究和研究活動」,這是實現「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一課程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徑和方法。課程標准中的活動建議共84個,幾乎全是實踐內容,它包括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地理演示、地理製作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開放課堂的形式很多,如幫助學生學會自己設計和實施野外觀察、觀測、調查等實踐活動;在日常教學中使用探究方法,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研究性學習;與有關部門聯系,承擔學生力所能及的專題調查或研究;組織專題報告會;觀看科教影視專題片;訪問有關地理知識的網站等。
開放課堂既是體現地理學思想的有效形式,更能在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實施新的課程標准,在這方面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挑戰,也給每一位教師施展才華留下了廣闊的舞台和空間,是教師形成自己教學風格最有潛力的領域之一。
三、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入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
人地關系是現代地理科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人地相關論是貫穿地理科學研究的基本思想。課程標准無論是共同必修課程,還是選修課程,其內容都充分體現了這一基本思想。新的課程標准把「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作為首位的課程基本理念,要求我們的教學要「提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
體現這一課程理念除介紹基本的理論和觀點外,根據教學內容,應有機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以增強教材的感染力和生動性。如講到大氣環境保護時,可以聯系為什麼要停止生產並逐步淘汰傳統的冰箱和空調;講到城市環境問題時,可聯系城市環境問題中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垃圾污染等問題,讓學生列舉其所在城市的主要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解決的途徑以及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包括我們學生在內的每一個市民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等。教師還應通過大量的實例說明地理和我們的衣、食、住、行、游等密切有關。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入手,培養學生正確的地理觀念,學生就不會有陌生感和抽象感,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可持續發展觀的培養和形成就體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就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以典型的區域地理為案例重點分析,體現地理學的綜合性和地域性
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所以,綜合性和地域性是地理學有別於其他學科的兩個最顯著的特徵,也是地理學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尤其體現在區域地理和鄉土地理之中。課程標准在內容標準的活動建議中提出了許多用高中地理知識和原理分析區域地理特徵的建議,如地理1中建議:收集家鄉某條河流的資料,分析其變化的主要原因,並對該河流的治理和開發提出自己的設想等;又如地理2中建議:聯系本地實際,討論某一工業企業的布局特點,以及該工業企業的原料供應和市場聯系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列舉的典型區域為案例並有機結合初中地理內容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如講到工業區位因素對工業地域形成的影響時,可以將初中地理講到的著名工業區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工業地帶、德國魯爾工業區、美國五大湖工業區、美國「矽谷」、我國寶鋼等進行分析比較,以加深學生對這一內容的理解。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現代地理學又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具有現代特徵的地理學思想,這在課程標准中也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五、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分析地理系統
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分析地理系統是由地理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地理環境,它是由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類智慧圈等圈層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機組合而構成的一個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地球的每一個圈層又是一個子系統,組成每個系統的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地理環境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立體空間,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區域性、規律性和動態性,體現了整體性、層次有序性和動態性這系統論的三大基本原則。用系統論的原理和方法來認識和分析地理環境,把地理環境看成一個龐大的系統,是當今地理學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學重要的學科思想。根據地理學研究對象的這一特徵,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運用系統論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與處理教材內容,切忌將各要素和區域孤立對待。
六、注重突出地理學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雙重性質
地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性質與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科學,這一性質在課程標准所列內容標准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以共同必修課程為例,從課程標准所列舉的內容標准來看,除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等內容側重自然科學外,其他所有的內容幾乎都體現了地理學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雙重性質。包括一些中學生在內的許多人錯誤地認為,地理學屬社會科學,認為學習地理沒有什麼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甚至以為死記硬背是學習地理的「有效」方法,以致於有的老師告訴自己的學生學地理就是「背多分」,這也是導致地理課在學校地位低微以及許多學生對地理興味索然的重要原因之一。綜觀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許多知識和原理都涉及到文學、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歷史學、信息技術學及藝術等學科的知識和原理。2003年全國統一高考文科綜合的綜合題第一題的材料就引自一段古游記,沒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就讀不懂這段游記,後面的地理問題就很難正確回答。因此,廣大地理教師要很好的實施新的課程標准,僅是一個地理「專才」還遠遠不夠,必須成為一個「通才」。從地理學的雙重性質看,地理教師本來就應該是「通才」。
七、全面、辨證地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體現地理哲學思想
窮本探原、全面辨證的地理哲學思想是地理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命論」、「制天命而用之」、「天人合一」、「地理環境決定論」、「人定勝天」、「可持續發展觀」等都是人類社會在不同歷史時期對人地關系認識基礎上所形成的具有時代特徵的地理哲學思想。課程標准中關於宇宙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宇宙、天體及地理環境是運動和變化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運動與時空分布是有規律的,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發展變化的,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對立與統一,地理環境具有自身的發展變化規律,地理環境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人類在認識環境、利用環境、改造環境、保護環境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等都是地理哲學思想的具體內容。比如在講到台風、火山、沙塵暴、寒潮等內容時,不僅要強調其災害性,還要全面、客觀、辨證地分析其好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於從宏觀到微觀引導學生全面、辨證地認識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和人類社會的關系問題,以培養學生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成因、分布、演變等,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八、說明協調人地關系是人類社會的不懈追求,強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處理人地關系的最高境界
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構建地理新課程的框架是課程標準的又一具有時代氣息的鮮明特色,以共同必修課程為例,這在地理2和地理3尤為突出,地理3更有一部分內容專題講述的是區域可持續發展,所有的活動建議都始終體現了這一思想。人地關系是地理教育的永恆主題,是地理學最重要的思想,也是一種的哲學思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闡明協調人地關系是人類社會的不懈追求,可持續發展是科學處理人地關系的最高目標。
協調人地關系是人類社會的目標,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關鍵要看採取何種發展模式。發展是一個歷史范疇,是隨著歷史進程而變化的。從工業革命到20世紀50年代,人們對發展的理解是走工業化社會或技術社會的過程,也就是強調經濟的增長;到20世紀70年代,隨著工業化進程,人們將發展看作經濟增長和整個社會變革的統一,即伴隨著經濟結構、政治體制和文化法律變革的經濟增長過程;1972年的聯合國斯德哥爾摩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以來,人類將發展看作追求和社會要素和諧平衡的過程,注重人和環境的協調發展;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首次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包括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強調發展的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課程標准在闡述這一思想時是以區域為對象、以問題為切入點的。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下列方式來體現這一思想:一是全面介紹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觀點和思想,使學生完整的掌握其理論體系;二是簡要說明可持續發展觀念形成的歷史淵源和現實背景,要告訴學生,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人類在審視自己以往所走過的歷程,總結過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資源和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而高速發展經濟所帶來的嚴重教訓之後所探索出的一條正確的科學的發展道路;三是介紹目前人類社會面臨的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糧食問題、城市化問題、發展問題等全球性問題,說明其成因、危害、解決的途徑和方法等;四是注意從學生所處的環境和學生的生活體驗人手,講身邊的事,講身邊的小事,以增強學生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五是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組織學生開展地理觀測、地理實驗、地理調查等實踐活動,進行一些專題性的探究,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以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六要說明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是已突破了國界的全球性問題,強調在可持續發展中國際合作的價值和重要性,培養學生正確的全球意識;七要告訴學生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我國已被寫入憲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1994年3月25日,我國政府發表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以對世界、對未來、對子孫高度負責的態度,提出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行動依據、戰略目標和行動方案,這是一個全面的綱領性文件,包括有關經濟、社會進步、保護環境和資源、計劃生育、發展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共78個方案領域,從政策和法律建設、科學決策和管理等方面規定了具體的行動目標和方案,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國家級《21世紀議程》。要增強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和法規意識,應告知學生,自覺地科學地協調人地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可以時時處處體現在我們日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中去。
I. 地理科學的學科體系
「地理科學」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多師范類學校開設。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理論層次(基礎科學)、技術理論層次(技術科學)、技術層次(工程科學)。
一般認為,基礎理論層次包括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部門地理學(如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及其分支);技術理論層次主要是研究應用的地理理論,如建設地理學、應用地貌學、應用氣候學等;技術層次包括災害預報、生態設計、區域規劃、計量地理學、地理制圖、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實際應用技術。這樣理解的地理科學比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學研究領域要廣闊得多。從學科性質上來說,它是受哲學指導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從層次上看,是一個「基礎理論——技術理論——應用技術」的完整體系。
錢學森在現代人類知識體系11個門類中,將地理科學歸結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橋梁科學;在五大開放的復雜巨系統中,把地理系統排在星系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在社會總體設計部下設四大建設中,將地理建設與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並列。錢學森把地理科學看做是舉足輕重的科學體系。錢學森從哲學高度,從人類知識體系的高度,從復雜性系統科學的理論框架中,從社會總體設計工程的實踐出發,把地理學提升到為國民經濟服務的科學,因此,地理科學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J.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系統由哪些要素組成
一、重視充分積極的感情投資,促進情感互動
情感是人對現實世界各種事物所抱的不同態度和不同體驗,是影響學習者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師生互動的主體是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注意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由情生趣,以情誘思,創設和諧的心理環境。「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氛圍是促進師生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情感互動在師生課堂互動中居於核心地位。
1.1創設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
師生的情感交融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寬容和理解,需要學生的「敞開」和「接納」。教師作為互動的主導者,首先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願意傾聽學生的經歷和故事,課堂上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優生,要注意激發他們的成就感和進取心,對學困生,要激發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有自卑感的,要亮化其閃光點,對在學習中受到暫時挫折的,要給予理解和積極鼓勵,激發他們的思維和想像力,充分了解學生的喜好和他們的心理動態,走下講台,深入到學生中與他們一起自學、商討,除講究教學民主,給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外,還要有博大的胸懷,勇於接受學生的批評意見,注意「觀點開放」,善於利用激勵和微笑,讓每個學生都能與教師平等交流,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1.2充分展示教師的課堂教學魅力
地理學科在中學基礎學科中長期處於不被重視的地位,直至2000年恢復高考才又被文科生重視起來,因而要讓學生樂學、善學地理,教師應格外重視情感投資,善於運用感情來感染學生的情緒,促進互動。崇高的敬業精神,全面的知識結構,先進的教學理念,精心的教學設計,優美簡明的板書、美觀形象的板圖、幽默風趣而又聲情並茂的語言表達、甚至教師優雅的儀表、廣泛的興趣愛好,這些都特別能感染學生。同時在教學中注意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趣促情。如引入詩句組織教學,講述山地氣候的垂直變化時,借用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講述月相時,引入張繼的「楓橋夜泊」,平時搜集時事地理資料,介紹當日突出的國內外大事或者天氣等,在適當時機穿插,如今年講述地質災害時,引入印度洋地震海嘯時,英國小姑娘運用老師所教知識救人之事,讓學生既深刻認識到地理知識的有用性,又誘發了師生的情感溝通和相互交流。或根據教學內容安排恰當引入小故事,如介紹洋流時,講鄭和下西洋、漂流瓶、奴隸貿易中的「三角航程」、「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的故事等。所有這些都為課堂互動奠定了重要的情感基礎。
1.3深入挖掘教材的課堂升情內容
地理課的性質和內容,決定著它的教學是一個具有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的過程。高中地理學科思想教育的范圍很廣,內容也很豐富,歸納起來主要有:科學的人地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情、國策教育以及全球觀念的教育等等,在傳授高中選修地理有關可持續發展問題時,可以珠江三角洲生態農業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現實正反加以論述引發師生的情感共鳴。《中國地理》的章章節節,字里行間無不浸透著內在的德育教育因素。教師只要通過不斷鑽研業務,挖掘地理教材縕含的思想教育內容,才能有效促進師生對教學內容的情感互動。
二、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情景,豐富認知互動
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於優化教學過程,而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引人入勝、輕松和諧,具有啟發性、創造性的、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的教學情景。在生動、多元的教學互動中,學生可交流的話題增多,情感體驗豐富,思路打得開,彼此間容易發生相互影響,感性上也容易產生溝通。所以課堂上除了老師准備豐富的材料、設計豐富的環境外,還要引導學生收集各種信息資料,帶到課堂上來,在此基礎上設計的師生互動內容,而不是一味地採用講授法,讓學生在充斥信息的環境中接受多方刺激、發生認知互動。
2.1活動情景
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經常變換教學方法,適時適量採用游戲、學習競賽、進行實驗操作、觀察等活動的形式,尋找一切機會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溝通。在學習東西部的差異時通過充分發揮學生集體的智慧,合作學習,從地形、氣候、資源、人口、民族、教育、科技、經濟水平等方面去找出東西部的優勢和劣勢,然後開展大比拼,教師給最先完整地回答了問題或具有創新見解的小組和學生記優勝分,通過生動活潑的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2.2直觀情景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首先是從感性知覺開始的,感知生活、感受生活是前提。直觀的形式可以有實物直觀、圖像直觀、模型直觀等,其中圖像直觀是最主要的直觀形式。由於地理事物的復雜廣泛性以及地理演變過程大多具有漫長性等特點,限於學生的視野和見聞,因此要求地理教學直觀方式具有多樣性。教師精心挑選教學掛圖、運用地理標本、模型、儀器、多媒體等,使枯燥無味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如教師在講解日、地、月三者的關系以及日、地、月的自轉、公轉時,利用「三球儀」進行模擬演示,在學習「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時出示有關地質構造模型、播放動畫「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等形成過程示意圖,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開始,通過形象思維,達到理性認識,採用多樣化的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地理原理和規律,促進師生的認知互動。
2.3問題情景
宋代教育家朱熹說過:「學貴有疑」,教師應善於在教學中通過啟發式的導言、展示圖表系統、學生的讀、聽、看等方式,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設疑,或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但應力求做到不能盲目追求問題的數量,而忽視問題的質量,例如講《地中海氣候》,教師可演示有關地中海氣候的分布地區及氣候成因等幻燈片時,提示如下問題引思質疑,讓學生觀察、思考:①地中海地區的緯度位置如何?海陸位置關系怎樣?本地區氣候的特徵、成因是什麼?②從世界上這種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來看,它有何分布規律?這種氣候區的植被有什麼特點?為什麼?③我國東部地區的長江流域一帶與地中海地區緯度大致相當,為什麼氣候類型、氣候特徵不同?問題注意麵向全體學生,鼓勵人人參與,可請學生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結構求思求辨解答,其他學生提出補充和修改意見,對難度較大的問題,其間教師可採用討論法、談話法等,通過一系列的師生互問、生與生互問,讓學生在質疑、交流、爭辯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教師也可根據回答情況,作適當的補充說明和啟發,最後由教師或學生歸納總結,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
2.4講練情景
「講到要害上,練到刀口上」。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充分進行組織准備,精選有針對性、層次性、典型性習題,形式上可靈活多樣些,學生人手一份,獨立或討論完成作業題,教師及時對學生完成的題目作出指導、總結、評定、鼓勵,注意點撥力求精要、富有啟迪作用。
新的地理課堂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與合作,共同學習的過程。對於中學地理教學來說,在課堂上開展積極的師生互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各種能力,還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合群性和社會交往技能,同時還有助於增進師生情感的交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和教師自身的素質。總之,積極的師生互動是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綜合素質,提高地理教學質量關鍵所在。
課堂是新課程實施的主陣地,是一個以學生為認知、實踐、發展為主體的特殊認知過程,而目前高層次的地理學習人才的培養需要開放型、創新型教育來完成,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素養,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課堂成為師生互動交流的自由天堂。
當然師生互動的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突擊,也不是靠形式上的熱熱鬧鬧完成的,筆者曾對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的教學模式作了一些積極有意義的探索,通過師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溝通,以逐步真正達到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