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甘薯的地理起源在哪裡
土豆 - 馬鈴薯通稱 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potato),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稱地蛋、洋芋、土豆等。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
馬鈴薯,高15-80厘米,無毛或被疏柔毛。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馬鈴薯是中國五大主食之一,其營養價值高、適應力強、產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
馬鈴薯是塊莖繁殖,可入葯,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癰腫等疾病。作為食物,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長,一定要低溫、乾燥、密閉保存。(註:幼芽有輕微毒性),有證據表明,馬鈴薯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4倍左右。
番薯又稱紅薯、甘薯、紅苔、白薯、地瓜。之所以稱番薯,大抵是因為它是「舶來品」之故。相傳番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後來傳入菲律賓,被當地統治者視為珍品,嚴禁外傳,違者要處以死刑。
16世紀時,有兩個在菲律賓經商的中國人,設法將一些番薯藤編進竹籃和纜繩內,瞞天過海,運回了福建老家,遂種植遏及中華大地。多少年來,由於這個舶來品易種易得,售價低廉,人們逐漸淡忘了它在異邦的珍貴和引種的風險,只作為粗糧和飼料看待。
其實,番薯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在日本被譽為長壽食品,同時又具有很好的葯用功效。
紅薯的葉片生長一般為橢圓形.圓形。花冠有多種顏色,最多的是粉紅色、白色、紫色。埋在地下的部分多為橢圓形的塊根。
紅薯在中國北方也叫做地瓜,是很重要的食材。將紅薯切條,曬干,做成地瓜干,是非常美味的食品。現在還流行烤紅薯,也是非常美味的。常見的多為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塊根,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皮色發白或發紅,肉大多為黃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釀酒、制酒精。煮熟了呈現紫色或金黃色。
B. 紅薯長在哪裡,
紅薯適宜生長在土壤里
是常見的
【種】番薯種
【分布區域】亞洲、美洲、歐洲都有種植中國各地
【原產地】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
【日照】喜光照
【水分】相對含水量以保持在70~80%
【溫度】喜暖怕冷
【土壤】砂壤土或壤土
可以看出它的習性,長在哪裡了
C. 紅薯產地紅薯產地是什麼地方
1、中國的紅薯產地主要分布於中國北京、河南、山西、山東、天津、河北、湖北、甘肅、安徽、福建、陝西、湖南、廣東、東三省、內蒙古、雲南、四川、江蘇、江西、海南等地。
2、中國紅薯主產區分別是:河北(盧龍、青龍)、河南開封、舞鋼市、鄧州、唐河桐寨鋪、山東泗水、福建連城、安徽泗縣(中國山芋之鄉)、四川南充、宜賓等地區。開封雙季節沙地紅薯上市較早,一般在6月上市,體型較好。而河南省、河北省和安徽省是中國最大的紅薯產地。
D. 紅薯適合什麼土壤種植
紅薯在山崗、平原、沙荒地包括砂質、砂壤、粘土等各類土質都能種植。
紅薯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幾乎土壤里它都能生長。耐酸鹼性也好,在土壤ph4.2-8.3范圍內能夠適應。這是紅薯的優點之一。
但要獲得高產,以土地層深厚,土質疏鬆,通氣性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ph5-7為最適宜.土層深厚疏鬆,保水保肥,有利於根系的生長和塊根增重。通透性好,供氧充足能促進裉系的呼吸作用,有利於根部形成層活動,促進塊根肥大,也有利於土壤中微生物活動,加快氧分分解,供根系吸收。
紅薯在這種土壤里生長,結薯光滑,薯皮光滑,色澤新鮮,商品率高,品質好,產量高,如果土質稍差,可以増施有機肥+碧卡微生物菌肥來改良。
紅薯營養成分:
紅薯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糖、磷、鈣、鉀、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8種氨基酸。
據科學家分析,其蛋白質的含量超過大米的7倍;胡蘿卜素的含量是胡蘿卜的3.5倍;維生素A的含量是馬鈴薯的100倍;糖、鈣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含量皆高出大米和麵粉。每100g鮮薯塊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29.5g,脂肪0.2g,磷20g,鈣18g,鐵0.4g。
這些物質,對促進人的腦細胞和分泌激素的活性,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延緩智力衰退和機體衰老起著重要作用,日本衛生部已將其列為食療的重要食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番薯 (管狀花目旋花科植物)
E. 地瓜的產地有那裡
紅薯的栽培分布很廣,南起南海諸島,北至內蒙古,西北達陝西、隴南和新疆一帶,東北經遼寧、吉林延展到黑龍江南部,西南抵藏南和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黃淮海、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是我國紅薯主產區。目前,我國的紅薯總種植面積保持在620萬公頃左右,總產量穩定在1億噸以上,分別佔全世界的70%和80%。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紅薯生產國。目前國內紅薯生產大省主要有河南、四川、山東、湖南、湖北、安徽等。在四川分出重慶之前,是四川最多,現在國內最大的紅薯產地是河南省。
F. 紅薯是什麼 紅薯的簡介
1、紅薯是番薯,又稱甜薯、甘薯、山芋等。
2、紅薯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將植株分為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是藤蔓部分和葉片部分,其葉片通常為寬卵形,長度在4-13厘米之間。通常在藤蔓比較嫩的時候,將藤蔓採摘下來炒著吃,是一道應季的時興菜。地下部分具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紅薯是一種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系密切。塊根除作主糧外,也是食品加工、澱粉和酒精製造工業的重要原料,根、莖、葉又是優良的飼料。
G. 紅薯的來源和歷史是什麼
紅薯的來源:紅薯來源於南美的秘魯、厄瓜多、墨西哥一帶。
歷史:1492年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哥倫布獲得女王的批准,開啟了人生中的首次遠洋探險,並發現了美洲大陸。在中南美群島,哥倫布見到了當地的作物—紅薯,發現其很美味,便在返航時,將其帶回西班牙,作為禮物敬獻給女王伊莎貝拉。紅薯就這樣走出它的故鄉,逐漸來到到歐洲、亞洲等有人類的陌生國度。
紅薯的特點:
紅薯的地下部分為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紅薯可是渾身都是寶,秧子可喂牲口、葉子和莖也是好菜、莖塊最好磨粉,然後下成粉條。
甘薯喜暖怕冷,低溫對甘薯生長有害,當氣溫降到15℃,就停止生長,低於9℃,薯塊將逐漸受冷害而腐爛;在18~32℃范圍內,溫度越高,甘薯生長速度越快,超過35℃則對生長不利。
H. 紅薯是屬於什麼類
紅薯屬種子植物門,被子植物亞門,雙子葉植物綱,管狀花目,旋花科甘薯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番薯原產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中國大多數地區普遍栽培。
番薯是一種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系密切。塊根除作主糧外,也是食品加工、澱粉和酒精製造工業的重要原料,根、莖、葉又是優良的飼料。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莖平卧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圓柱形或具棱,綠或紫色,被疏柔毛或無毛,莖節易生不定根。
葉片形狀、顏色常因品種不同而異,也有時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葉形,通常為寬卵形,長4-13厘米,寬3-13厘米,全緣或3-5(-7)裂,裂片寬卵形、三角狀卵形或線狀披針形,葉片基部心形或近於平截,頂端漸尖,兩面被疏柔毛或近於無毛。
I. 紅薯的來源和歷史是什麼
源自美洲。
番薯的出生地是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番薯最大的特點就是高產、適應性強,而這一點也成為番薯能流傳到世界的重點。
番薯早在幾千年前就被印第安人種植,也是瑪雅人的主要食物。直到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率領船隊到了美洲大陸然後就發現了諸多奇妙的物種,其中番薯作為其中一種異域禮物獻給了西班牙女王。
後來西班牙人的殖民活動,將番薯從歐洲傳播到東南亞。
靠走私進入中國
番薯傳入中國一般認為有廣東、福建幾條路線。
通認的引進番薯第一人是廣東人陳益。萬曆年間,陳益搭乘友人商船來到安南(越南),安南官員用番薯接待了陳益等人。番薯吃起來香甜軟滑,還能充飢。
從此陳益開始特別留心番薯的生長習性與栽培方法,兩年後他冒著殺身的風險賄賂收買士卒,把薯種藏在銅鼓中偷偷帶回國。
回國之後,陳益在虎門購置幾十畝地,種植番薯,成為番薯引進中國第一人。
J. 紅薯的地理分布
紅薯主要分布於中國北京、山西、山東、河南、天津、河北、東三省、內蒙古、雲南、四川、湖北、甘肅、安徽、福建、陝西、湖南、廣東、江蘇、江西等地。全國主產區分別是:安徽泗縣(中國山芋之鄉)、河北盧龍、福建連城、河南開封、鄧州、唐河桐寨鋪、山東泗水、四川南充等地區。開封雙季節沙地紅薯『上市較早6月上市』體型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