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初二學生地理試卷卷面分析怎麼寫

初二學生地理試卷卷面分析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9-19 11:41:59

Ⅰ 七年級地理期中試卷分析報告

試卷分析是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學生的 七年級地理 學習情況。我整理了關於七年級地理期中試卷分析 報告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地理期中試卷分析 報告 範文 一
一、試卷分析

這次期中考試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的內容,本試卷體現了新課改要求,注重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考查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60分鍾,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和綜合題。從試題內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讀圖分析技能,本次試題的難度還是很高,大部分都是中等偏上的題目。歸結起來整份試卷有以下這幾點好的方面:

1、知識點覆蓋面廣。從卷面知識點分布來看,覆蓋整本書整章內容,較為全面。

2、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體現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要求為主。重視對地理讀圖分析的考查,特別是對經緯網、等高線地形圖、七大洲四大洋和地球公轉軌道圖的考查。

試題大部分考查了與學生現實較為接近的地理知識,但又不離開課本,沒有脫離考點內容。

試卷有些題的圖太小,看不清楚。

二、成績分析

本次3個班184人參加考試,23個不及格,及格率為87.5%,平均分77.64分,優秀率為91.6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3分。

(一)選擇題答題情況:25小題共50分,平均分37.3分,滿分不多。具體情況分析如下:第1,4,5,7,9、20、24題,做錯的多,主要是對經線的認識,比例尺大小的比較,本初子午線的定義,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大洲和大洋相互圍繞,跨經度最多的大洲。這些題有些平時都做過,學生掌握不到,有些題目需要區分,學生沒有理解題目意思。第2,6,11,13,16,17,22題是簡單的題目,而且是平常已做過的題目或者類似的題目,絕大多數學生基本能掌握,得分較高。

(二)綜合題答題情況:

第1題,考的是經緯網,共12分,平均分8.54分,失分較少,大部分失分在於經緯度的判斷書寫和判斷緯線長度長短。

第2題,考七大洲四大洋,共20分,平均分17分,這題做的是比較好的,只有極少數學生把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寫錯。

第3題,等高線地形圖,共8分,平均分5.39分,學生地形部位名稱有極個別同學寫錯的,河流流向寫錯的較多。

第4題,考的是地球公轉軌道圖,共10分,平均分5.69分,在地球公轉位置,太陽直射位置,時間是什麼時候,學生出錯率較高。地球上出現極夜的范圍很多同學寫的是南極或南極圈,應該是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

當然,這次期末考試,我也發現了存在不少的問題。

一是選擇題拿到滿分的很少,說明在基礎題目方面,這次考試做的不是很好,直接反映了學生在平時對地理不是很重視,等到考試的前一周或者前兩三天才看書,臨時抱佛腳的很多,這點值得讓人 反思 。

二是整體答題方面很多學生還是做不對,部分學生在期末考試的復習中根本就沒有看過以前的試卷,沒有認真看書,沒有聽從老師的復習要求。

三是還有少部分學生對於如何看、如何寫經緯度還是一竅不通。導致了綜合題第1小題失分多。

四是等高線地形圖題學生掌握較差,地形部位各名稱判斷不夠准確。小河流向和方向問題學生掌握不好,需要加強聯系。

最後一點是部分學生在審題方面不是很全面,或者看題目不仔細,粗心大意、馬虎等,還有讀圖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答題出現地理知識和地圖信息不能一一對應。從而造成了簡單的題目也十分,這點需在以後訓練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教學建議

1、創造性使用教材。

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重組、刪減和補充,避免“教”教材。對教材知識點的講授力求全面,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為每位同學提供成功的機會。

在教學各個環節,注意分層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精導”是實現自主學習的關鍵,“實學”是實現自主學習的根本。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輸”,“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 “多一些簡、易、新,少一些繁、難、舊”,“多一些有效教學,少一些無效訓練”。

3、重視讀圖能力的培養,有針對性培養學生學科素養。

地圖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載體,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理試題可謂無圖不成題。讀圖教學在地理教學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讀圖教學的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探究活動,加強讀圖訓練,培養讀圖能力。

4、落實好基礎知識,使學生學會學習並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夯實基礎,注重課堂教學,向45分鍾要效率,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課堂反饋落到實處。同時盡量創設情景,予基礎知識於生活、生產的實際問題之中,多讓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提高學生分析、解釋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5、提升地理學科重要性的認識。學習積極性不高,被動學習或者乾脆不學,直接導致成績低下。因此在往後的教學中,要不斷 教育 學生重視地理學科的學習,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成績提高的主體。只有認識到地理科的重要性,認識到知識的綜合性和全面性,才會讓學生足夠的重視地理,從而學好地理。
七年級地理期中試卷分析報告範文二
本次地理試卷檢測的范圍比較全面,難易適度,比較能如實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卷面看可以大致分為兩大類,第一類選擇題。第二類是綜合應用題,主要是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圖題的靈活運用加以考查。

一、數據分析

參加考試240人,及格線47分,進線115人。高分線64分,進線48人。特優線75分,進線20人。與制定的奮斗目標相差甚遠,合格率沒有達到,優勝率沒有達到,均分又偏低。

二、未取得成績的主要原因

1、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沒有注重知識點的拓展與延伸,未加強知識點的歸納與綜合訓練,未加強知識點的縱橫對比,本次考試,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相當不好,但只有10%左右的學生由於學習努力得了比較高的分數。

2、在平時的綜合訓練中,我沒有注重強調,培訓學生的讀圖能力的訓練,在本次期末考試中,第二大題,綜合題大多數同學失分過多。

3、在課堂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注重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的能力,所以未得到較好的效果,走進生活,解決問題,50%的學生答題的正確率不高,基本上都做錯了。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在本次考試中,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不透徹,對圖題觀察的不深入。主要原因在於我本人,在平時的訓練中,對強化訓練的不夠,學生審題不夠認真,導致了這次考試成績普遍較低的主要原因。

2、在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抓的不夠透徹,不能使學生用已學到的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3、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方面,做的不到位,沒有持之以恆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改進的 措施

1、在吃透教材的和知識點上下功夫,在 教學 方法 上多引導、多啟發,向課堂40分鍾要質量,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下功夫,注重培養學生的概念理解和讀圖的能力,讓學生全力參與學習,探究知識面,合作交流。

3、在課堂上注重讓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遷移,從而主動學習新知識。

五、改進意見

1、針對學生試卷失分的現象,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鞏固學生的理解能力、讀圖能力,加大練習,提高學生答題的正確率,培養他們細心、認真、嚴謹的 學習態度 。

2、教師要做有心人。平時在批閱學生作業時,把學生易錯的題目進行記錄,有利於以後的復習和提高學生的正確率。

“解鈴還需系鈴人”,而我們教師卻是教學還需耐心人,相信我們教師只要有足夠的耐心,耐心的分析,耐心的反思,耐心的探索,最後一定會有一群全新的學生天使,圍繞在你的身邊。
七年級地理期中試卷分析報告範文三
期中考就好比是一個學期的中場休息。上半學期的過程和結果都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學生該如何從期中考中吸取 經驗 和教訓。查字典初中網為大家准備了地理期中試卷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地理是一門新的學科。由於地理學科的特殊性。說它重要,其實只是眾多科目里的一門;說它不重要,它又始終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門課的重要性,一直是我教學工作尋求的突破點。教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在生活中學習地理,一直是我的教學理念。

本份期中試卷涉及前兩章的知識,但更側重第一章。本套試卷重基礎,覆蓋面廣,能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試題題量、難易程度、各種題型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並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同時又注重對地圖的分析理解,注重對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考查,對以後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重基礎,題靈活

本份試卷單選題就佔了20分,這些題目都是課程標准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中的基礎,選擇題考查的知識,有一部分題目基礎性強,如第1、4、6、17、18、19、20題,只要學生記住了知識點、稍加用心即可得分。還有一部分,重視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題目較靈活,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當然,關鍵是要細心、靈活,死板、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讀圖,題多變,並賦予不同的問題情境

地理離開了地圖,那就不叫地理,地圖才是地理的重頭戲,本份試卷中主要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該試卷強調地理讀圖能力的考查,特別是圖文轉換能力的考查,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試題有一定的靈活性。有的問題情景創設,不是教材直接的內容,但運用所學知識,都能靈活解答。本試卷考察的方面從一般讀圖到實際應用,可謂面面俱到、靈活多變、無所不考,從而全方位地考查學生地理學習情況,由此可見命題人的良苦用心。

二、學生在試卷中出錯較多的題

單選題:第1、4、6、17、18、19、20等小題考查知識的識記能力,答題情況比較好一些。第2、3、5、7小題錯得多的原因是讀圖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基礎掌握不夠牢固,審題不仔細造成的。

讀圖分析題:盡管這些是教師在講課中多次強調過的題,但仍有部分同學出錯,實屬不該。許多同學由於對地圖不熟悉,導致答案五花八門,亂七八糟。最後一題,多數學生此題得了滿分。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對於每一個知識點都應多加強調,告訴學生會怎樣考查這個知識點,引起學生的注意。

七年級地理期中試卷分析報告相關 文章 :

1. 7下地理期中試卷分析

2. 7年級下地理期中試卷分析

3. 初中七年級地理試卷分析範文

4. 7年級地理試卷分析範例

5. 初一地理期末試題分析

Ⅱ 期中考試卷面分析怎麼寫,寫什麼 ,誰幫我寫,謝謝!

小小的考試透露出我內心的那一份自滿,那一份狂傲。讓我知道自己在眾人之中是多麼渺小,多麼不堪一擊!這也算是對我一個小小的懲戒吧,為我敲響了警鍾。一次失敗算不了什麼,失敗也許是成功的前兆。一次成功也證明不了什麼,它終究要成為歷史。我們不可能未卜先知,只能憑著自己的那一份付出,去期待豐碩的收獲!
我們要面對這一切!不要當我們失敗了才知道沒有好好的學習過,不要當我們錯過了才覺得後悔!我們要從失敗中找到自己的錯誤,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堅持不懈的去努力!那麼成功又怎麼會遠離我們呢?試著改變自己,走出那個痛苦的圈子讓自己變得更加快樂吧!找回自信,找到你自己!努力去奮斗吧!剩下的時間已經了……
1 從失敗中學習
做過的試卷是我們提高學習成績、增長知識的極好材料。他至少可以告訴我們兩種信息;一可以證明真正知道了多少,二可以說明還有那些不知道。所以當我們拿到試卷後,坐下來,認真的研究一下,而不是斤斤計較於試卷上的分數。對於那些我們做錯的題目,應分析出錯的原因是什麼,是答案不完整,是因為粗心,還是自己根本就沒有掌握這方面的內容。然後再把錯題弄懂,改過來,寫出完整、正確的答案,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樣做,你才可能有意外的收獲。另外,根據自己出錯的原因,制定改進措施。發現了問題以後,就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切不可「總結一完,拋在一邊,以後學習,依然不改。」
2 從成功中學習
即對做對的題目也要分析一下,為什麼它們做對了,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法。通過這種很少用的學習方法,你會對以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

Ⅲ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分析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一

一、試題主要特點

本次試卷注重了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減少了死記硬背的內容;關注了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考察了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簡單分析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還關注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說,本次試卷對今後我們的初中地理教學起到積極、正確的導向作用。

1.難易適中,注重基礎

各試題的考點覆蓋了課程標准所列的重要知識點,重要圖表都有所涉獵(如景觀圖、分布圖、等值線圖、統計圖等),所以覆蓋面較大。重點強調基礎(體現在填空、選擇題、部分連線題),考查基本能力(體現在讀圖題和問答題中)。目的是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必備的地理知識,初步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重視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2.結合生活實際,嘗試考查實踐能力

整套試卷中,不少題目體現了課標的理念,考查了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簡單分析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試卷中的讀圖、填圖綜合分析題中的幾道題均體現了這一特點。

二、試題創新之處

1.設置新情境,與時事政治緊密結合,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如34題四川汶川地震的問題;35題美國城市問題是以奧運聖火傳遞為切入點;36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都以時事政治為背景素材的,以此讓學生感受到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地理非常重要。

2.試卷表述簡潔,圖表清晰,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產實踐入手,致力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給學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間,既符合地理課程標准中“構建開放式課堂教學”的基本理念,也給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間。

三、學生典型錯誤分析

統計數據反映,在前三類大題總體得分率較高,平均得分率85%,其中的填空題3題(亞洲與歐洲的分界);選擇題中的8(三類產業劃分)、9(東南亞物產)、21(氣候類型的判斷)、連線題中的29(邯鄲旅遊景點與縣市區的連線題)得分率較低,僅有60%~65%。整個讀圖分析題和簡答題得分率僅有68%,較其他大題低,其中一些小題得分率不到50%,其中31題印度季風方向;33題南極地區④中山站在南極點的什麼方向,究其原因:

1.基礎知識不是太扎實,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從試卷情況分析可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浮於表面,沒有深入透徹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尤其是 七上的地球地圖知識,得分率最低的33題南極地區④中山站在南極點的什麼方向,環繞南極的三大洋名稱。這些都是地圖基本知識。

從此處可以反映出地球地圖知識的難度在初中階段確實是較大的,因此對這些難點,我認為一是在講授這些內容時,加大訓練力度,達到熟練運用,二是在對其他內容的教學中應不斷應用並強化這些知識。

2.學生不能靈活地運用知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亟待提高。如結合巴西實際,如何解決能源問題。解決這類問題,一要提高學生審題的能力,要抓住問題中重要的信息點和關鍵詞,二要提高學生運用現成的資料和地圖解決相應問題的能力,尤其是要加強運用地圖的能力。

3.解題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在:

第一、審題不慎,輕易落筆。

第二、思路不明,答題不知從何下手。如29邯鄲市旅遊景點與縣市區的連線題、畫出小河的流向、33題④中山站位於南極點的什麼方向等;

第三、條理不清,雖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點較少,如37題④巴西酷愛足球、跳桑巴舞、過狂歡節,說明了什麼問題。其實正確答案只是一句或幾句話,但學生抓不住主次,將有用的沒用的全寫到了卷子上,也給批卷帶來了麻煩。

第四、讀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特別是對如何讀圖,如何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含顯形和隱性),然後運用這些信息,結合地理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問題,如31題、33題、34題、35題、 36題等;

四、對教學的啟示

1.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有句話叫聽不如說,說不如做。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多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開始可能學得慢,後來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容易,越來越自主。

2.重視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圖在地理新教材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通過讀圖、指圖、填圖、運用地圖等方式加強讀圖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重視讀圖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3.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課標理念之一是“學習生活中的地理”。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多引用現實生活中的時事政治和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從而樹立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環境觀和科學發展觀,並使之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五、改進情況

1.反映學科特色,凸顯各種地理圖表的重要性

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的“語言”,是學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圖表的閱讀、分析、歸納、概括是培養和發展地理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本次試卷中有十三道題是直接利用各種圖象來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的,還有許多是無圖考圖題。圖形多樣,涉及到分布地圖(如29、邯鄲市旅遊景點連線;32、日本;33、南極地區等)、景觀圖(如選擇14、東南亞景觀;30、三大宗教)、統計圖(如35、孟買氣溫降水圖)等。

2.重視能力立意

本次試卷在考查學生地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考查學生能力試題的比例加大。有許多試題以能力立意,要經過深入思考和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3.加強了試題的綜合性

較以往相比,試題的綜合性既表現在地理學科知識的綜合,又表現在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的綜合方面。尤其是37題(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這種飲食結構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麼關系?巴西人酷愛足球,此外還熱衷跳桑巴舞、過狂歡節,這些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等,試題的呈現方式新穎、靈活,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產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創設情景,設置問題,這些 均不是教材內容的直接呈現,而是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思考,在新情境中綜合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題目的立意新穎、靈活,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指 出了要培養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理論結合實際,從地理的角度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這一導向。

4.試卷卷面的表現形式美觀新穎

本試卷圖文安排布局合理有序,圖表繪畫規范、清晰、富於表現性,類型多樣,平面與立體結合,圖片與照片結合,表現形式美觀新穎,特別是經過電腦處理的各種圖表,使人看之悅目,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並引發思考。

六、改進建議

對試卷的幾點建議

1、讀圖分析和簡答題各題中的各項小題最好給出分值,如35題沒給出分值,留的答題空間又大,所以不少 學生浪費了很多時間答了很多內容,結果只得一分,還影響了後面的答題時間。類似的題還有37題巴西酷愛足球、跳桑巴舞、過狂歡節,說明了什麼一題。

2、35題第一問“在圖7中,將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補充完整”正好夾在“孟買多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與圖7“孟買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之間,一些粗心的同學沒看到該題的要求,因此丟了4分。建議把這一問與其他問題放在一起。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二

從分數統計和卷面分析來看,本次初一年級期中試題力求體現《地理課程標准》的思想,重視對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題目、解決題目能力的考查。

1、試題覆蓋面較廣,題型多樣。本次試題題型有選擇50分、填空10分、綜合40分。

2、注重積累。《地理課程標准》將“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列進教學目的和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質檢題留意了學生的語言積累的考查。

3、基礎知識佔得比例較大,除個別題之外,基本做到了難易適中,不偏不怪。學生答卷得失

一、各班考試成績基本情況統計:班次C48C49年級人數5053601班平78.678.880.9≥9011人8人137人≤7010人10人102人二、試卷分析:

一、基礎知識部分。

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把握情況。對於地球的知識,海陸分布,世界的居民等知識學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把握。

存在題目:

1、有少數學生基礎知識把握不夠好,主要表現的題目有:基本概念的表述不精準;知識混淆。如:最大的洋寫成海洋,五種基本地形的區別、不同的世界之最等。

2、部分學生的知識運用遷移能力較差。

3、書寫。不少學生書寫馬虎,須加強。

二、能力考查部分。

主要考察了學習地理的方法,地理圖表的識讀等。90%學生都把握較好。

主要存在的題目是:

1、經緯網圖的判讀:如何判讀並寫出某地的經度、緯度,如何依據經緯度判讀某地所處的半球、低、中、高緯度,如何利用經緯線定向等。

2、地形圖的判讀:如何判讀等高線地形圖,區分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稱等,部分學生還理解不夠,運用能力不強。今後改進措施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以為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留意:

1、課改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我們在教學中要堅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忌滿堂灌。學生能展示出來的東西盡量讓學生往預備往展示,充當好學生預習、展示的助手。

2、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的展示都應該在清楚展示結論時更應注重先容得到結論的方法、思路。切忌讓學生囫圇吞棗,似懂非懂;

3、教師的每一堂課必須要有充分的預備,如教師形象、語言、課堂設計、教學預備(課件、教具、學案等)等,每一節課都當做公然課一樣往對待。

4、加強學生的良好習慣的培養,把學習習慣的培養與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書寫習慣。

5、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熟練把握運用基本知識。

6、教學中應強化練習。

7、注重培優補差工作,擴大優秀面,加強學生。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三

一、試卷總體分析

本次試題突出教材重點,適當兼顧覆蓋面。 試題的考點覆蓋了課程標准所列的重要知識點,各部分比例力求與課時要求保持一致,對重點章節有所傾斜,重要圖表都有所涉獵,所以覆蓋面較大。重點強調基礎,考查最基本能力,會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問題 。 部分考題取自或改變於目標與檢測 ,以使師生平日注重訓練。

試題難易度適中。低、中、高三個難度層次的題,比例為3:6:1。無偏題、怪題、超標准題,這樣的試題既保證了一定的區分度,又增加了效度和信度。另外,本次考試,題目數量適當,目的適應新課程改革,學以致用,保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

二、學生做題分析

1.選擇題分析

本張試卷共有三個大題,考查的是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得分率高;個別學生不認真審題或對知識不扎實,理解力差,導致失分。

失分較突出的有綜合題,平時要求學生識記、訓練不夠,使簡單問題變難。

2.綜合題分析

第1題:較為簡單。此題主要考察地理基本概念和的相關知識。及格率較好,但優秀率較低。

第3題:丟分率也較高。在下學期教學中應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不應單純的死記硬背,整體把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避免在授課中應多邊繪邊講,易錯字多練,避免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多聯系當地實際問題進行教學。

三、改進建議

1.試題的覆蓋面應進一步擴大,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識,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2.試題的呈現方式應進一步加強,新穎、靈活是今後努力的方向。要創設新情景,多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產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應體現探究性和開放性,體現新課程特點。命題盡量減少單純機械記憶的題目。

3.加強試題印刷的清晰度,尤其是地圖,進一步方便學生獲取信息。

4、創造性使用教材

Ⅳ 卷面分析怎麼寫

創作思路:

語文卷面分析,就是總結經驗教訓,找出不足,以利再戰。它的的步驟一般可版為;逐題分析,但這權里不是說面面俱到的,而是把題目歸類;

基礎知識;它包括幾題到幾題,其中有--字詞等,歸納一下你自己在哪方面掌握得好、比較好、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要舉出例子加以說明)



正文:

1、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考查。試卷中能充分體現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為主要目標的命題原則,堅持依據於課本,但又避免教材中機械的知識,對於一些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作為重點考查的內容,因此這些語言知識的掌握能更好的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突出語言的交際能力。英語作為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而小學英語教學的根據是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學習規律,確立以聽說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標,讀寫跟上的原則進行。因此,整個考試加大了對聽說能力的考查。

3、滲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學習語言是為了交際。小學英語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最基本的語言知識,而且要教給學生運用語言的方法,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

Ⅳ 七年級地理期末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一件枯燥無味的重復性工作,為了緩解 七年級地理 教師的工作壓力,我整理了關於七年級地理期末試卷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地理期末試卷分析 範文 一
一、試卷總體分析

本次試題突出教材重點,適當兼顧覆蓋面。 試題的考點覆蓋了課程標准所列的重要知識點,各部分比例力求與課時要求保持一致,對重點章節有所傾斜,重要圖表都有所涉獵,所以覆蓋面較大。重點強調基礎,考查最基本能力,會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問題 。 部分考題取自或改變於目標與檢測 ,以使師生平日注重訓練。

試題難易度適中。低、中、高三個難度層次的題,比例為3:6:1。無偏題、怪題、超標准題,這樣的試題既保證了一定的區分度,又增加了效度和信度。另外,本次考試,題目數量適當,目的適應新課程改革,學以致用,保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

二、學生做題分析

1.選擇題分析

本張試卷共有三個大題,考查的是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得分率高;個別學生不認真審題或對知識不扎實,理解力差,導致失分。

失分較突出的有綜合題,平時要求學生識記、訓練不夠,使簡單問題變難。

2.綜合題分析

第1題:較為簡單。此題主要考察地理基本概念和的相關知識。及格率較好,但優秀率較低。

第3題:丟分率也較高。在下學期教學中應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不應單純的死記硬背,整體把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避免在授課中應多邊繪邊講,易錯字多練,避免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多聯系當地實際問題進行教學。

三、改進建議

1.試題的覆蓋面應進一步擴大,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識,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2.試題的呈現方式應進一步加強,新穎、靈活是今後努力的方向。要創設新情景,多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產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應體現探究性和開放性,體現新課程特點。命題盡量減少單純機械記憶的題目。

3.加強試題印刷的清晰度,尤其是地圖,進一步方便學生獲取信息。

4、創造性使用教材

要在教學中認真研究課程標准,創造性使用教材。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重組、刪減和補充,避免“教”教材。對教材知識點的講授力求全面,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從而提高教學成績。
七年級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二
隨著學生進入考場,拿到考試卷的那一刻起,似乎已經宣布這一學期的教學塵埃落定,但是我們卻不能停止分析。

首先從試卷內容上看,基本上每個章節都有涉及,按照以往的命題規律,一幅圖對應兩到三道選擇題或者一道綜合題,對應一個學習案例地區,具體如下:

1——3題,各大洲特色對比,注重記憶和輪廓圖判別;4——6題,南美洲,地形剖面圖判讀;7——9題,日本櫻花開放時間分布,側重日本主要領土島嶼名稱及分布識別,氣溫分布規律;10——13題,世界部分地區和國家(中東,東南亞,俄羅斯),涉及世界地圖判讀和主要地理事物識記;14——15題,印度軟體外包產業市場分布圖,側重統計圖的歸納和分析;16——19題,埃及位置和主要農作物圖,中東地區的位置,氣候,河流等分析;20——23題,湄公河流經國家示意圖,側重東南亞河流分布,考察河流對城市分布的作用;24——25題,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極地圖的判讀,地理事物識別及方向。26題,澳大利亞牧羊帶分布圖和東南沿海氣候統計圖,側重類型分析,氣候對農業類型分布的影響;27題,薩赫勒地區位置圖和薩赫勒地區氣候統計圖,側重考察氣候特點分析及影響,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原因;28題,法國地形圖,側重主要地形類型和地勢特徵、河流流向特徵分析;29題,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側重農業帶分布的識別和有利自然條件分析,滲透因地制宜觀念;30題,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分布圖,側重歸納俄羅斯工業特點,及舉例烏拉爾工業區的主要礦產資源與工業區發展的關系。

但是仔細看,不難發現,考查內容側重的是理解記憶,也即一個地區的常識記憶,以及按照案例學習形成的課程標准要求終極目的,會通過閱讀圖文資料,梳理歸納出有效的信息,即側重考察讀圖和信息處理能力。

因此,從試卷中不難看出,考試內容死記硬背的內容很少,試題的用圖和測試點也不再是課本原圖的簡單復制,不再是機械型地讀圖,什麼地理事物在哪裡,是一種直觀記憶。而是對地圖進行分析,能夠 總結 出規律。如考察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通過統計圖得出業務服務主要對象,然後分析印度發展軟體外包產業的優勢條件主要是什麼。可能學生靠記憶可以作答,但是不一定扣題,這就需要合理審題,分析問題,回答問題,側重的是思維能力。

其次,有些內容與課本脫離,但是又沒有脫離課程標准實際,如法國地形圖的使用,重在考察學生對一個地區的地形、河流特點進行分析,既要能夠合理讀出地圖信息,還要能夠按照地理方式進行梳理,如地形特點既要回答以哪種地形類型(分布面積比例較大的一種或幾種)為主,還要回答地勢分布特點,總體分布上哪個方位高,哪個方位低。

第三,試題循序漸進凸出核心地理規律應用分析。如通過閱讀日本櫻花開放時間圖,找到日本櫻花開放最晚的地方,推測日本櫻花開放時間的變化規律,進而歸納影響日本櫻花開放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側重的是氣候氣溫分布規律的喚醒記憶,以及應用揭示生活現象能力,重在常識性地理素養的普及。

由此,根據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和教學實際,我們推測學生會出現不同層次的差異,特別是對於課本上沒有出現過的內容,學生一定會顯現出缺乏理性分析的差距,還會出現綜合題出現詞不達意,缺乏地理視角的差異,即審題不力,造成得分點遺漏的問題。

於是,改卷後,我們查找部分試卷作為案例,並結合網路數據分析,的確沒有出乎我們的估計,不論是學生最高分和最低分有很大差距,還是每道題平均得分之間的差距,都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失落之意。如高分達到98分,低分僅24分,綜合題第29題平均得分8.63,第28題平均得分僅4.35(滿分均10分),第26題平均得分6.42,第27題平均得分5.78,第30題平均得分6.78,原因是低9題考察的是美國農業帶分布,為客觀題,課本上能夠直接找到活動原題依據;而第28題是讀法國地形圖,是考察地形特點與河流流向特點,是一種歸納能力,還必須知道如何用地理方式答題。而不是直接考察的課本案例,也就凸顯出不同學生的差距。如第27題,有些學生糾結於薩赫勒地區,而不知從試題材料和附圖結合分析,造成方位和氣候特點不對號的差距,還有學生不能分析出氣候類型和氣候特點的差異。

還如部分選擇題,如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主要運輸方式,學生缺乏直觀認識等不能確定,造成懷疑,出現失分問題。

總之,從學生答題失分情況看,一是部分學生不認真審題;二是有些學生沒有轉換成應有的能力,對於開卷考試認識不清,表現在答案是從課本中摘抄一些 句子 ,而缺乏自我的歸納和梳理;三是對於所學內容不熟悉,應用分析能力欠缺,表現在綜合題出現缺答,甚至有學生選擇題也出現漏答,時間分配不合理,考試技巧有問題。

所以,從考試分析提醒我們,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基於課標,注重能力,要注意教學中依照課標合理選用教材,注意教學案例的選取,突出教學終極目的,在落實知識的基礎上,凸出學生學科學習能力的提升,學會從地理的角度整合信息,從地理的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重視學生答案展示梳理過程中,更要注意讓學生歸納 方法 的梳理,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夠通過案例學習摸清某一主題分析規律,各事物間因果聯系,真正成為一種素養,一種能力。
七年級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三
一、試題主要特點

本次試卷注重了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減少了死記硬背的內容;關注了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考察了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簡單分析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還關注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說,本次試卷對今後我們的初中地理教學起到積極、正確的導向作用。

1.難易適中,注重基礎

各試題的考點覆蓋了課程標准所列的重要知識點,重要圖表都有所涉獵(如景觀圖、分布圖、等值線圖、統計圖等),所以覆蓋面較大。重點強調基礎(體現在填空、選擇題、部分連線題),考查基本能力(體現在讀圖題和問答題中)。目的是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必備的地理知識,初步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重視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2.結合生活實際,嘗試考查實踐能力

整套試卷中,不少題目體現了課標的理念,考查了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簡單分析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試卷中的讀圖、填圖綜合分析題中的幾道題均體現了這一特點。

二、試題創新之處

1.設置新情境,與時事政治緊密結合,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如34題四川汶川地震的問題;35題美國城市問題是以奧運聖火傳遞為切入點;36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都以時事政治為背景素材的,以此讓學生感受到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地理非常重要。

2.試卷表述簡潔,圖表清晰,從學生的生活 經驗 和生產實踐入手,致力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給學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間,既符合地理課程標准中“構建開放式課堂教學”的基本理念,也給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間。

三、學生典型錯誤分析

統計數據反映,在前三類大題總體得分率較高,平均得分率85%,其中的填空題3題(亞洲與歐洲的分界);選擇題中的8(三類產業劃分)、9(東南亞物產)、21(氣候類型的判斷)、連線題中的29(邯鄲旅遊景點與縣市區的連線題)得分率較低,僅有60%~65%。整個讀圖分析題和簡答題得分率僅有68%,較其他大題低,其中一些小題得分率不到50%,其中31題印度季風方向;33題南極地區④中山站在南極點的什麼方向,究其原因:

1.基礎知識不是太扎實,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從試卷情況分析可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浮於表面,沒有深入透徹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尤其是 七上的地球地圖知識,得分率最低的33題南極地區④中山站在南極點的什麼方向,環繞南極的三大洋名稱。這些都是地圖基本知識。

從此處可以反映出地球地圖知識的難度在初中階段確實是較大的,因此對這些難點,我認為一是在講授這些內容時,加大訓練力度,達到熟練運用,二是在對其他內容的教學中應不斷應用並強化這些知識。

2.學生不能靈活地運用知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亟待提高。如結合巴西實際,如何解決能源問題。解決這類問題,一要提高學生審題的能力,要抓住問題中重要的信息點和關鍵詞,二要提高學生運用現成的資料和地圖解決相應問題的能力,尤其是要加強運用地圖的能力。

3.解題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在:

第一、審題不慎,輕易落筆。

第二、思路不明,答題不知從何下手。如29邯鄲市旅遊景點與縣市區的連線題、畫出小河的流向、33題④中山站位於南極點的什麼方向等;

第三、條理不清,雖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點較少,如37題④巴西酷愛 足球 、跳桑巴舞、過狂歡節,說明了什麼問題。其實正確答案只是一句或幾句話,但學生抓不住主次,將有用的沒用的全寫到了卷子上,也給批卷帶來了麻煩。

第四、讀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特別是對如何讀圖,如何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含顯形和隱性),然後運用這些信息,結合地理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問題,如31題、33題、34題、35題、 36題等;

四、對教學的啟示

1.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有句話叫聽不如說,說不如做。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多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開始可能學得慢,後來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容易,越來越自主。

2.重視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圖在地理新教材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通過讀圖、指圖、填圖、運用地圖等方式加強讀圖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重視讀圖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3.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課標理念之一是“學習生活中的地理”。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多引用現實生活中的時事政治和 熱點 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從而樹立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環境觀和科學發展觀,並使之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五、改進情況

1.反映學科特色,凸顯各種地理圖表的重要性

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的“語言”,是學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圖表的閱讀、分析、歸納、概括是培養和發展地理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本次試卷中有十三道題是直接利用各種圖象來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的,還有許多是無圖考圖題。圖形多樣,涉及到分布地圖(如29、邯鄲市旅遊景點連線;32、日本;33、南極地區等)、景觀圖(如選擇14、東南亞景觀;30、三大宗教)、統計圖(如35、孟買氣溫降水圖)等。

2.重視能力立意

本次試卷在考查學生地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考查學生能力試題的比例加大。有許多試題以能力立意,要經過深入思考和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3.加強了試題的綜合性

較以往相比,試題的綜合性既表現在地理學科知識的綜合,又表現在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的綜合方面。尤其是37題(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這種飲食結構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麼關系?巴西人酷愛足球,此外還熱衷跳桑巴舞、過狂歡節,這些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等,試題的呈現方式新穎、靈活,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產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創設情景,設置問題,這些 均不是教材內容的直接呈現,而是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思考,在新情境中綜合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題目的立意新穎、靈活,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指 出了要培養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理論結合實際,從地理的角度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這一導向。

4.試卷卷面的表現形式美觀新穎

本試卷圖文安排布局合理有序,圖表繪畫規范、清晰、富於表現性,類型多樣,平面與立體結合,圖片與照片結合,表現形式美觀新穎,特別是經過電腦處理的各種圖表,使人看之悅目,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並引發思考。

六、改進建議

對試卷的幾點建議

1、讀圖分析和簡答題各題中的各項小題最好給出分值,如35題沒給出分值,留的答題空間又大,所以不少 學生浪費了很多時間答了很多內容,結果只得一分,還影響了後面的答題時間。類似的題還有37題巴西酷愛足球、跳桑巴舞、過狂歡節,說明了什麼一題。

2、35題第一問“在圖7中,將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補充完整”正好夾在“孟買多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與圖7“孟買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之間,一些粗心的同學沒看到該題的要求,因此丟了4分。

猜你喜歡:
1. 七年級上地理期末試卷分析

2. 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試卷分析

3. 初一地理期末試題分析

4. 初中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

5. 初中七年級地理試卷分析範文

Ⅵ 八年級地理試卷分析200字

1.去新馬泰旅遊時,下列景點能夠看到的是A.仰光的大金塔B.下龍灣C.曼谷的水上市場D.柬埔寨的吳哥窟【答案】C2.日本某服裝公司需從印度購買大批麻紡織品,采購員前往的城市最有可能是A.孟買B.新德里C.加爾各答D.班加羅爾【答案】C3.小麗的爸爸從國外打工回來,他說:「這個國家的淡水比石油還寶貴。」這個國家可能是A.印度B.沙烏地阿拉伯c.日本D.美國【答案】B4.被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視作聖城的是A.麥加B.麥地那C.開羅D.邪路撒冷【答案】D5.志強帶了個外國同學回家住了兩天,志強的媽媽注意到這個外國同學比較喜歡吃雞腿、雞蛋、熏肉,喝牛奶,不太吃大米飯。他最有可能是A.英國人B.印度人C.日本人D.泰國人【答案】A6.不完全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一組是A.中國、法國B.英國、俄羅新C.美國、德國D.中國、美國【答案】C7.「桑巴舞、狂歡節、咖啡王國、雨林危機……」這些詞語讓我們聯想到A.中國B.印度C.巴西D.法國【答案】C8.家住邵陽的初中生小軍暑假期間去杭州看望外婆。下火車後,他順利地找到了外婆家。第二天,他游覽了杭州名勝西湖。整個過程中,地圖為小軍提供了很大幫助,他共使用了四幅地圖:①中國地形圖,②南方地區鐵路分布圖,③杭州市交通目,④杭州西湖導游圖。根據以上內容回答(l)一(3)題:(1).對小軍這次出行沒有明顯幫助的地圖是A.①B.②C.③D.④(2).如果圖幅大小一致,上述四幅地圖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3).從邵陽到杭州的最近便鐵路線須經過A.京廣踐B.浙贛線C.滬杭踐D.京滬線【答案】(1)A(2)D(3)B9.世界正業最發達、同時也是世界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最多的國家是A.俄羅斯B.日本C.美國D.澳大利亞【答案】C10.4.小王在某天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陽光明媚,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把大地染上了一片金黃,平靜如鏡的稻田裡秧苗露出了點點新芽……」。據此判斷,這一天應該在A.春分目前後B.夏至目前後C.秋分日前後D.冬至日前後【答案】A12.2008年5月12日.哉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該地震的形成與A.非洲板塊跟印度洋板塊張裂有關B.太平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沖有關C.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沖有關D.亞歐板塊向印度洋板塊俯沖有關【答案】C13.上課鈴響了,幾個同學滿頭大汗跑進教室,老師說:通常這個時候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要注意防暑。這節課上課的時間最有可能是A.10點B.12點C.14點D.16點【答案】C14.以下現象與佛教有關的是A.瑪麗上個星期隨媽媽去教堂做了一次禮拜B.走到豐山亭.只見大雄寶殿前人山人海,香煙繚繞C.學校附近有家回民面館,專賣牛肉麵D.清真寺門口今天聚集了很多戴著白帽子的人【答案】B15.曼哈頓島東河河畔,有一座聯合國城。來自140多個國家的2萬多工作人員在39層的聯合國大廈公。曼哈頓島地處A.美國紐約B.美國舊金山C.英國倫敦D.法國巴黎【答案】A16.日本最大的島嶼是A.北海道B.四國C.九州D.本州【答案】D17.小明的中國政區塑料拼圖掉了一塊,空缺位置的右邊是江西,左邊是貴州,上面是湖北,下面有兩廣,缺失的這個省區是A.湖南B.四川C.重慶D.安徽【答案】A18.「五一」前夕,紅紅放學回家看到家門口停著一輛車牌號為「粵A•00236」的小汽車,紅紅興奮地想:爸爸回來了!紅紅爸爸可能在哪裡工作?A.湖南B.湖北c.廣東D.廣西【答案】C19.「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的「海」指的是A.渤海B.黃海C.東海D.南海【答案】A20.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趨勢。生活中節約資源的正確做法是A.度舊電池隨意丟棄B.生活垃圾分類處理C.互贈賀卡表這情誼D.盡可能使用一次性餐具【答案】B21.邵陽市有一批無公害蔬菜將運往懷化,宜採用的運輸方式是A.鐵路B.公路c.高速公路D.航空【答案】C22.2008年3月24日,第29屆北京奧運會聖火在希臘點燃。位於該國境內的旅遊勝地有A.「水城」威尼斯B.巴特農神廟c.泰姬陵D.峽灣風光【答案】B23.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科技開發試驗區是A.北京中關村B.上海浦東C.西安揚凌D.廣東深圳【答案】A24.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所在地,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所在地……這說明北京是全國的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國際交往中心D.交通中心【答案】A25.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①靠近港澳和東南亞②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③有許多僑鄉④自然資源極為豐富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⑧【答案】C26.有關反映長江沿江地帶承東啟西的紐帶作用的敘述中,不恰當的是A.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資源富集地區B.溝通東西部商貿的紐帶C.東部沿海技術、信息向中西部傳遞、轉移的通道D.通過焱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遭,經濟技術優勢向南北轉移、擴散【答案】D27.2009年1月27日。中國首座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昆侖站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勝利建成。有關專家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已躋身世界南極科學研究的第一梯隊,也是我國極地考察事業「由大到強」的歷史性標志。結合以上材料回答(1)—(2)題:(1).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是A.長城站B.中山站C.昆侖站D.東方站(2).南極地區是一個自然資源的「大倉庫」。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埋藏著豐富的礦產B.儲存著大量田體淡水資源C.地球上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方D.存在原始的自然環境,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答案】(1)A(2)C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1、關於經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每條經線只形成半個圓B、所有經線長度相等C、經線指示東西方向D、所有緯線長度相等2、海拔500米以上,范圍寬廣,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的地形是()A、山地B、丘陵C、高原D、盆地3.我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A、東北部、東南部、中部B、東部、中部、西北部C、西南部、西北部、東南部D、西南部、西北部、東北部4.屬於東西走向的山脈是()A、天山B、長白山C、橫斷山脈D、阿爾泰山5.左劃分黃河上、中、下游的兩個城市是()A、河口、湖口B、宜昌、湖口C、河口、舊孟津D、湖口、舊孟津6.我國工業基地主要分布在()A、內陸地區B、沿海地區C、長江沿岸地區D、京廣鐵路沿線7.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糧食作物是()A、小麥B、高梁C、玉米D、水稻8.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是()A、海南島B、台灣島C、崇明島D、金門島9.關於香港、澳門的敘述,錯誤的是()A、香港、澳門都屬自由貿易港B、香港是世界上入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C、港澳與內地優勢互補D、澳門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10.關於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A、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B、南方地區的農作物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C、西北地區氣候乾旱D、青藏地區以三河牛等高寒畜牧業為±11.被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包圍的大洲是()A、大洋洲B、南極洲C、非洲D、亞洲12.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的氣候類型是()A、亞熱帶季風氣候B、亞熱帶地中海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D、溫帶海洋性氣候13.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A:英語B、日語C、俄語D、漢語14.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的人種是()A、混血人種B、黑色人種C、白色人種D、黃色人15.劃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主要依據是()A、海陸位置B、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C、語言和人種D、面積和入口16.不屬於中東產油國的是()A、沙烏地阿拉伯B、伊朗C、伊拉克D、以色列17.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A、多瑙河B、萊茵河C、伏爾加河D、泰晤士扣18.中國於1985年和1989年在南極地區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分別是()A長城站、中山站B、中山站、長城站C、長城站、東方站D、中山站、和平站19.美國主要分布在五大湖附近的農業帶是()A、玉米帶B、棉花帶C、乳畜帶D、小麥帶20.目前,澳大利亞新的支柱產業是()A、農牧業B、服務業C、機械製造業D、采礦業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8分)1、我國的氣候特徵是氣候類型,氣候顯著。2、台灣重要的工業城市是、基隆、。3、一般來說,南、北半球的氣溫從向逐漸降低。4、日本形成了太平洋和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帶」。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是。一、選擇題。(每空1分,共20分)1.B2.C3.D4.A5.C6.B7.D8.B9.D10.C11.B12.A13.A14.D15.B16.D17.A18.A19.C20.B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8分)1.復雜多樣,季風2.台北、高雄(不要求排序)3.低緯度(或赤道)、兩極4.瀨戶內海、美國還有一些讀圖題傳不上來,抱歉!希望這些有用。

Ⅶ 學生地理試卷分析怎麼寫

其實事件分析就看一下學生這次考試的基本情況,看一下哪些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大,就可以在以後的教育中去注重這方面的問題。

Ⅷ 初中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

試卷分析讓學生能夠熟練的記憶地圖,也需要學生利用地圖來解決實際問題。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初中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一)

一 、試題分析

試題共兩大題,卷面共30分,其中選擇題15分,綜合題15分。試題緊扣課標,較好的體現了本學科的特點,有利於考察學生能力,相對去年的考題,更加靈活一些,也更加能夠考察學生的能力。易、中、難的比例為6:3:1,試題沒有特難的題目,讀圖題分值加大了,而且比較零碎,摒棄了過去以填寫地理事物為主,更加的注重多角度考察。既需要學生能夠熟練的記憶地圖,也需要學生利用地圖來解決實際問題。

得失分情況分析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以我所任教的九年級2個班抽隨機抽查學生樣卷30分為例。基本情況分析如下:24分以上1人,18—23分16人,不及格13人,最高分24分,最低分7分,平均分15.9分。 選擇題做得比較好的是:1、2、5、7、9、10、13、15、,這些題目正確率達到83%左右;綜合題做得比較好的是:16題的1、3、4小題;17題的1、2、3、4小題;18題的1、2、4、 5小題;19題的1、3、4、 6小題。這些題目正確率達到78%以上 。錯得較多的題目:選擇題4、6、8、11小題,失分率達到70%以上。綜合題16題的2小題,只有3人做對;18題的2小題第一問只有2人答對;19題的4小題只有9人答對。

三、 失分主要原因

1、 讀圖訓練與選擇、填空、問答題的訓練結合不夠緊密,所以出現了當一幅圖出現的時候,學生的思維出現在填寫地名,而對於換個地方換個說法的填空或者分析題,顯得捉肘見襟,而不能游刃有餘。

2、對極地地區的有關知識掌握不準確,平時訓練不夠充分,還有就是學生很多時候習慣於死記硬背,而缺乏隨機應變。

3、 審題意識不夠強烈,做題技巧有待加強,以讀圖的16題為例, 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區域的概念並認識優良畜種,平時要求學生按照特徵去識記,但錯誤現象仍然很嚴重。

四 今後改進辦法

1、 要堅信不疑的將高效課堂模式熟練運用於教學之中,一定要處理好“導”“教”“學”的關系。把學生充分調動起來。精心編寫導學案,加強小組建設。

2、 著手解決兩極分化的問題,特別是後進生的問題,在地理學科里還是相當的突出,要讓後進生找到學習地理的樂趣,給予他們展示表現的機會,提出合理的奮斗目標,採用一對一結對子幫扶措施。既要理性看待學生差距,也要力求縮小差距,要夯實後進生基礎,加強檢查與督促。

3、加強課後作業訓練與單元測試,盡早發現並解決問題。

4、加強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多參加教研活動,提高認識、開闊視野,加強師生互動,把握學生動向,針對學情。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初中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二)

一、試卷總體評價

本份試卷重基礎,覆蓋面廣,能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試題題量、難易程度、各種題型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並結合了鄭州實際,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同時又注重對地圖的分析理解,注重對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考查,對以後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本次試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強調"三基",突出主幹。

(1)"三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維方法。強調"三基"、突出主幹是地理考試的一貫思想和命題原則,本次考試也不例外,本次考試覆蓋面廣,基礎性較強,整套試卷覆蓋了全冊書的各章節,且各部分知識點的分布比較合理。

(2)突出了知識系統性。在本次考試中比較明顯地表現出對知識系統性的要求,考查了學生應用地理原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2、重點突出,人口和自然環境等各章節占的分數比重較大。

3、綜合性較強。試題的綜合性較強,綜合題50分都有較強的綜合特性。如28題,整個黃河相關知識揉合在一起去考,學生得分率很低。

4、主觀性、開放性試題比重增加。30題中都涉及到了這類開放性的試題,這些試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這些試題的考查充分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的理念,並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5、突出對考生讀圖、識圖、用圖能力的考查。地圖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載體,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理試題可謂無圖不成題。如:29,30題,一個圖涉及多個知識點,要求學生能從圖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二學生在答卷中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基礎知識不牢,概念模糊。

第30題我國東南沿海某區域圖,分析農業類型,說明理由,主要讓學生認識農業的因地制宜。這道題的平均得分6.28,達到及格分。這道題並不難,學生很多失分在農業類型和土地類型部分,答案應為種植業,很多學生錯填為耕地。

(二)基本原理不清,是是而非。

28題黃河凌汛的河段學生不明原理,其實這個知識課本上有,上課我也專門講到了,但是學生不細心,又不明原理導致得分率很低。

(三)知識遺忘

29題考了西南地質災害,認識西南地區地震多的原因,這個知識在七年級詳細講過,八年級只是提了一下。學生這道題得分很低,很多人不回答,或者答得很簡略。典型的知識遺忘了。

(四)錯別字現象仍然存在。

在這次考試中,錯別字現象在有些同學中仍然存在。如28題黃河中下游分界點“桃花峪”寫成“桃花玉”;

三、今後教學注意事項

我校參加考試四個班級,平均分分別是59.81, 64.82 , 66.73, 59.84。整個中原區綜合題的平均分26題6.11,27題6.81,28題5.89,29題6.19,30題6.28.通過對比,我校的平均分可能略低於中原區整體水平。

(一)挖掘教材內容,拓展基礎知識的教育

在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學習了氣候的分布,但沒有講各種氣候的特徵,這就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重點的講解三種季風氣候的特徵,還可以有目的的講解三者之間的區別,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掌握。

(二)加強知識的前後聯系,注重基礎原理的理解

根據課標,在義務教育階段,適當降低了教學難度,主要學習地理現象,多需記憶,而理解原理性的地理知識往往又分解在不同的章節中,這些都要求教師在一定的教學階段後及時的總結歸納,不因為八年級只是面臨結業考試,而放鬆對基礎原理的教育教學。又以中國的自然環境中的氣溫分布為例,夏季我國南北普遍高溫,但在青藏高原,天山等地夏季的氣溫仍然比較低,可以提問學生,為什麼?一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與七年級所學的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相聯系,講清原因,三是讓學生理解在普遍性中有特殊性,進行辨證思維的教育。

初中地理期末試卷分析範文(三)

一、試題主要特點

本次試卷注重了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關注了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考察了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簡單分析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但在學生的探究能力上關注稍嫌不夠。

1.難易適中,注重基礎

各試題的考點覆蓋了課程標准所列的重要知識點,重要圖表有所涉獵,覆蓋面較大。重點強調基礎(體現在選擇題),考查基本能力(體現在讀圖題),及會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問題的能力。目的是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必備的地理知識,初步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重視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2.結合生活實際,嘗試考查實踐能力

在整套試卷中,不少題目體現了課標的理念,考查了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簡單分析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學生典型錯誤分析

考試結果反映,總體得分率較低,尤其是綜合題,得分率非常低,究其原因:

1.基礎知識不扎實,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從試卷情況分析可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浮於表面,沒有深入透徹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觀點。

2.學生不能靈活地運用知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亟待提高。2/3的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地圖和地圖冊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問,所以得分率較低。

3.解題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在:

①審題隨意,輕易落筆。②思路不明。③條理不清,雖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點較少。其實正確答案只是一句或幾句話,但學生抓不住主次,將有用的沒用的全寫到了卷子上。④讀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特別是對如何讀圖,如何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含顯形和隱性),然後運用這些信息,結合地理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問題,讀圖題幾乎都有這種現象。

三、對教學的啟示

1.加強備課。應利用教研和其他機會與同行們交流,更准確的把握課標,用更好的教法,使學生獲得更強的學習能力。

2.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有句話叫聽不如說,說不如做。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多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開始可能學得慢,後來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容易,越來越自主。

3.重視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圖在地理新教材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通過讀圖、指圖、填圖、運用地圖等方式加強讀圖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重視讀圖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4.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在日常教學中,應多引用現實生活中的時事政治和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從而樹立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環境觀和科學發展觀,並使之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Ⅸ 初中試卷分析怎麼寫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再加個上課講話 自己加 考試後的感想

此次考試總體來說可以用鉤哥(我們的語文老師)評價我們作文的三個詞來形容「聞者傷心,見者流淚,慘不忍睹!」試卷發下來的那一剎那間,我屏住了呼吸。面前兩個鮮紅顯眼的數字令我目瞪口呆。上帝啊,我的語文成績有了歷史性的「突破」!離不及格只差那短短的一步之遙了。這個成績是空前的,可不知道是不是絕後的。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這是自食其。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古人雲:「風蕭蕭兮,易水寒。」今我嘆:「考試結束兮,我玩完!」亡羊補牢,無濟於事啊。想不到自認優秀的我如今也會落到這般田地。說到原因嘛,是多方面的。其一也是首要的當然是自己不知道努力,沒有持之以恆的刻苦精神。有的只是那三分鍾的熱度。這種種惡習是釀成失敗的主要原料。當然,古往今來,凡成大事,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融匯.幸運女神這次從我身旁俏然而逝,沒有得到她的青睞,又怎能不落到失敗的深淵呢?能爬多高,就能跌多深,我算體會到了。

拿起試卷一看,觸目驚心!那一個個錯叉好似一把把尖銳無比的刺刀,扎的我快要窒息了。該對的沒對,該會的不會。今晚即將上演家庭不定項式乒乓比賽,男子單打,女子單打或男女混合雙打。啊,吾命休矣!

小小的考試透露出我內心的那一份自滿,那一份狂傲。讓我知道自己在眾人之中是多麼渺小,多麼不堪一擊!這也算是對我一個小小的懲戒吧,為我敲響了警鍾,也提前給我打上了預防針。一次失敗算不了什麼,失敗也許是成功的前兆。一次成功也證明不了什麼,它終究要成為歷史。我們不可能未卜先知,只能憑著自己的那一份付出,去期待豐碩的收獲!

Ⅹ 地理成績特別差,卷面分析怎麼寫

卷面分析就是讓你寫你錯的題的類型,是自然地理里的地球運動還是氣候類型之類的。最好把那個類型你錯的題的序號寫在後面。

閱讀全文

與初二學生地理試卷卷面分析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8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3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0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8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2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5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4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4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4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7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9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3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4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1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8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7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1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6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2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