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獨特的民族風情有哪些

地理獨特的民族風情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2-11 03:19:25

① 福州有哪些獨特的民族文化現象

福州疍民群體文化在社會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地趨同於漢文化,而構成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但主要是表現為移民融合與通婚漢化、文化滲透與制度強制、疍民社會地位角色的變遷等。
「疍民」,是古書上對水上居民的稱呼。疍民(蜑民)這一稱呼由來已久,「東接建平,南接武陵,西接巴蜀,北接上庸。其屬有奴、獽、夷、蜑之蠻。」這是歷史上對疍民的最早記載。而福州疍民歷史亦悠久,他們多是生活在閩江流域中下游及出海口區域的水上居民,又被福州話俗稱其為「曲蹄」或「科題」。學界一般認為,閩江流域的「疍民」,最早應源於漢晉時期福建閩越土著。在中國歷史上,疍民一直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具有與其他所有民族的不同特點,即是以船為家的水上族群。在歷史上,疍民遭受到了各種歧視和剝削偏見,其社會地位角色極其低微,歷史上關於福州疍民及其相關的史料記載相當有限,《隋書》、《北史》、《太平寰宇記》、《藤山志》、《閩都別記》、《三山志》及民國時期的《福州疍民調查》等歷史文獻史料均對福州疍民進行一定的記敘。在學術界,專家學者也根據這些有限的史料,對福建福州疍民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如有陳碧笙《關於福州水上居民的名稱、起源、特徵及是否少數民族諸問題》、韓振華《試釋福建水上居民(白水郎)的歷史來源》、蔣炳釗《疍民的歷史來源及其文化遺存》、林蔚文《福建疍民名稱和分布考》、楊濟亮《福州疍民考略》、劉傳標《閩江流域疍民的文化習俗形態》等都對福州疍民作了專題探討研究 。
在古代社會,福州疍民形成並在一定程度地保留了自身的文化傳統,清代的《閩都別記》中描述「曲蹄」,即福州疍民,形成了一個與漢文化反差相當大的、概念化、符號化的疍民文化現象。如在道德品性上,「曲蹄」是自私自利、貪圖小恩小惠、見利忘義;在待人接物上,他們冷漠無情、自我封閉、自我保護,不懂人情世故;在人際關系和社會角色上,他們的子女「不待呼喚,該來接客才是」,不能「自稱小生」;在社會心理上,他們與來自鬼怪世界的危險有關,等等。這些可以充分反映福州疍民「曲蹄」文化與中原北方漢文化的差別之大,反映前者的明顯特殊性。但在了解當今社會福州地區的疍民情況時,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了今日「曲蹄」的生活形態、心理狀態等各個方面與福州地區的「漢人」表現的並無特差,顯然,這與歷史史料上所記載的福州疍民的文化狀態、生活形態、心理狀態等表現得為漢民族文化所同化,即逐漸趨向「漢化」。鑒此,本文欲就福州疍民的「漢化」問題進行初步的探析。
在學術界里,「漢化」一詞用法頗有爭議,當今學界對「漢化」詞義本身的解釋和討論已寥寥無幾,而對「漢化」這一概念的使用基本上已經「約定俗成」。中國人民大學祁美琴教授在其《關於十年來「漢化」及其相關問題研究的考察》一文中比較典型地概括了「漢化」一詞的深層次的涵義:「漢化」是指改造一個民族的文化,使該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心理狀態都同化於漢族。這里的漢族是指北方中原文化群體。歷史史料記載,福州疍民「愚蠢不諳文字,不記歲年」,所描述的福州疍民文化狀態是還不懂得文字表達這一原始現象,表現出了其自身文化發展明顯的滯後性和封閉性。唐劉禹錫雲:「閩有負海之饒……家桴筏者,與華言不通」, 「家桴筏者」即是指水上居民,即疍民,這說明了在福州地區的疍民有形成自己的語言。疍家的風俗習慣與漢文化風俗習慣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異處,閩江流域的疍民是一支古老而源流多元的群體,所以其也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習俗形態。劉傳標在其論著《閩江流域疍民的文化習俗形態》一文中,指出了福州疍民文化習俗的多元性和特殊性,可窺其閩越傳人特徵:「以舟為居」,「干欄式民居」,「跣足不冠」,「生食水產品習慣」等等。而福州疍民的心理狀態也與中原北方漢人的有著一定的差別。疍民由於其生活的空間、地理環境相對較封閉等客觀因素,心理狀態與陸上居民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的隔膜。因此,從以上諸方面可以看出,福州疍民的群體文化是不同於中原北方漢文化的。而在當今社會,在閩江流域依然存在著一定數量的疍家人,但是這些疍民的生活習俗,語言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已基本與福州人同化了,表現不出明顯的異樣性或特殊性,福州疍民已幾乎完全為漢文化所同化了,但這一「漢化」過程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本文欲對福州疍民的「漢化」問題進行初涉地探析。
同歷史上其它少數民族的傳統漢化歷程相比,福州疍民的「漢化」現象既有其獨特之處,又有這某些共同的特點,如歷史上諸異族群體的「漢化」一般都表現為移民融合、通婚、文化滲透、制度強制、社會地位角色的變化等方面,在這些方面上,福州疍民的「漢化」表現得也不例外。

一、移民融合與通婚漢化
歷史上最早關於水上居民的記載是晉代的《華陽國志》,而歷史上對福州疍民的最早記載是在隋朝時期,「時南海先有五六百家居水,為亡命,號曰遊艇子……國慶乃斬智慧於泉州(即福州)」,在隋朝時,福州地區就已經有了一定數量的疍民生活存在,而且大多數是「為亡命」,可以知道,在戰亂時期,包括漢人在內,一部分人為了逃避戰亂,顧全性命,成為了福州疍民的組成部分之一,這也反映了早期的移民存在,這些移民與其它來源的疍民一起,成為了閩越土著居民的組成部分。《史記》有記載,漢武帝時期,「天子曰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復,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在漢晉南北朝時期,閩越地區被中原勢力所征服,在閩越地區的土著居民被迫遷徙到「江、淮間」,閩越地區出現人煙荒蕪的同時,在隨後的歷史發展中,中原漢人也不斷南遷,漢文化開始在閩越地區傳播。而由於這一時期生活在陸上的居民也被迫北遷,所以仍生活在閩越地區的居民則大多數是生活在水上的疍民。因此,這一時期中原漢人移民到了閩江流域後,與福州疍民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融合,雖然在此融合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某種文化抵制現象,但是通過移民,通過融合漢化,漢文化已初步影響到生活在閩江流域的疍民文化。東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原北方戰亂,「江東衣冠右阻」「八姓入閩」,又有大批漢民避亂南移,其中的一部分就定居在閩中地區,閩江流域疍民群體的原始文化受到了艱巨的挑戰。中原漢文化的輸入往往會對福州疍民的原始習俗、制度和文化形態產生一定程度的征服和挑戰。
中原北方漢人向閩中地區的遷徙、定居,開始了漢人與疍民的融合過程。而這種融合更加表現為通婚漢化的過程。通過漢族與異族之間的通婚,是推動漢文化傳播發展的最便捷途徑,唐景福三年,漢人王潮、王審知率領三千部隊入閩,由閩南攻打福州後,這三千士兵駐扎在福州。王審知為立足福州,安定福州,採取了「漢蠻聯姻」以緩和民族對立。福州土著疍家女被迫與漢人士兵通婚聯姻,從而是漢文化與疍家文化進一步融合,並逐漸趨向漢化。這是中原北方漢人通過「通婚漢化」對福州疍民遷移、傳播甚至灌輸其漢文化的典型史例。
二、文化滲透與制度強制
中原北方地區的漢人遷徙到閩越福州地區,推行其自身的傳統文化、典章制度於福州土著,尤其是當時占福州土著大多數的疍民。
漢文化從文化領域對福州地區的疍民群體進行滲透,表現得較為顯著。以福州的閩江口地區的疍民為例,唐朝時期,該地區的疍民甚多,如福建師范大學謝重光教授就認為「唐代福建境內的土著少數民族人口應該超過漢族人口」,而唐朝時期在閩越地區較大多數的「土著少數民族人口」是屬於疍民身份,可見唐時該地區的疍民數量之多。而「唐武德八年(625年),都督王義童遣使招撫,得其首領周造陵、細陵等,並授騎都尉,令相統攝,不為寇……」唐朝政府通過這種招撫的辦法對閩江流域的疍民進行思想文化的「唐化」,目的是為了是這些疍民「不為寇」。從而保證了海疆的穩定,維護了統治者的利益。這里既是文化滲透的手段,又有以制度強制的意味。為了使閩江流域的疍民歸順朝廷政府,政府通過利用漢文化對前者的滲透,使這些疍民逐漸地被「唐化」,而「不為寇」。 「授騎都尉」,這已上升到制度層面,通過制度的規定強制疍民歸順漢文化,歸順朝廷政府。「貞觀十年始輸半課」,說明唐朝已經對這些歸順、被招撫的疍民施行了租稅制度。而這些疍民既然已經被招撫了,就別無選擇地要去接受這些文化、制度和政策,從而逐漸推進其自身的「漢化」進程。因此,不論是從文化滲透還是從制度強制方式來看,中原北方的「漢文化」對福州疍民的文化影響和制度影響,使福州疍民原始的疍家文化進一步淡化,而不得不去吸納、接受來自異地的漢文化;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中原北方政府對閩越福州地區的疍民推行「漢化」政策,可以方便統治者對海疆邊防的控制,提高中央集權的統治力,從而能夠合理地把海洋土著、疍民納入其政治結構中去。

三、疍民社會地位的變遷與其「漢化」
疍民的社會地位歷來都是極其低微,福州地區民間較為流傳的「罵語」、「咒語」都與疍民有關,如「好個『曲蹄瘟』」,「鬼穿人皮變曲蹄婆」,「曲蹄貪食,不來報知」,「疍家賊」「疍家妓女」「疍婦賣淫為生」等之類的話語都要與福州疍民「曲蹄」聯系起來。而歷朝政府也為了方便管理,把疍民同其它弱勢群體一起被列為賤籍,因此,在古代疍民「曲蹄」幾乎與賤民等同在一起,受到了世俗的普遍歧視和偏見。
自有明一代以來,各朝政府出於諸方面的考慮,逐步取消了疍民的賤籍身份,尤其是入清以來受到有關方面的關注。雍正七年頒上諭准疍戶與齊民一同編列甲戶,下旨對疍民「解放」:「凡無力之疍戶聽在船上自便,不必強令登岸,……,准其在近水村莊居住,與齊民一同編列甲戶,……並令有司勸令疍戶開墾荒地播種加田為務本之人。」政府已經把疍民與齊民對等,允許疍民上岸居住、耕作。雖然當時疍民的生活水平仍較為低下,但在較過往歷史已經有巨大的變化。疍民的社會地位可以與齊民相媲比,又可以在岸上居住,從而可以擺脫其在水上居住的艱苦條件,原本的生活形態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變化,並逐漸與陸上居民的生活形態演化靠攏,從而進一步推進其漢化進程。如乾隆年間,頒發上諭「……准其(疍民等)報捐應試」,使疍民進一步接觸漢文化,吸納、接受漢文化,而允許疍民報捐應試,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把疍民與其它人群同等對待了。但在實際上,清朝對疍民的「解放」是很不徹底的。正是因為疍民的社會角色地位「解放」的不徹底性,民國時期,福州疍民又曾幾次請願咨議局,請准與平民平等。民國元年孫中山下令「開放疍戶墮民等許其一體享有公權私權」。福州閩江流域的疍民再次請願要求「疍族復權」,「……亦有人民一律平等之規定,其不能獨外於疍族也明矣」,反映了包括福州疍民在內的「賤民」的平等意識的覺醒。
因此,從福州疍民社會地位的變遷這一角度而言,一方面,福州疍民的社會地位上升既是其自身努力的結果,又是自有明以來各朝統治者調整其政治經濟政策,圖求進一步維護其統治利益的結果,這一變化客觀上是為疍民群體所接受;而從側面觀之,疍民能夠接受其社會角色地位的變化,能夠順服統治者的政策制度規定,自覺要求平等,也是反映了疍民對先進漢文化的仰慕,要求與全國平民地位平等,要求「漢化」,甚至要求其「封建化」的願望。因此,福州疍民的社會地位,社會角色從原始的「賤民」逐漸演化成後來的「與齊民平等」,是其逐漸地加深漢化的過程體現。

四、福州疍民漢化的表現
中原北方漢人通過移民融合、通婚漢化、文化滲透、制度強制和提升疍民的社會角色地位等途徑對福州疍民推行其漢文化,使後者逐漸地淡化了其自身的原始文化、生活習慣等,在此基礎上又不得不吸納、接受漢文化,融合於漢文化,從而在民族歸屬方面產生某種意義的文化認同,逐漸演化成為今天的福州人的一部分。《閩縣鄉土志》雲:「本境(閩縣)內無他種人,止有疍族」,可見當時的疍族之多,而這 「疍族」在面對漢文化滲透,利用自身的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抵制的同時,又或被動,或主動地吸收漢族群體的文化因素,豐富和調整自己的文化形式和生活習慣。而以上幾個因素對疍民「漢化」影響最大無疑是移民融合,疍民與移民長期共處,在抵制與反抵制之間最終順從了移民的原本文化傳統,不得不服從「漢化」。

五、余論
綜上所述,疍民在學習、吸納、接受以至認同漢文化的同時,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疍族異於其它群體的特色部分,但其發展的主流是對漢文化的認同,福州疍民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是疍民逐漸「漢化」的過程,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從宏觀而言,如果一定要把文化分出先進與落後的區別,疍家文化較之於漢文化顯然是屬於落後文化,而落後文化終究要服從於先進文化,或是主動自覺吸納、接受先進文化,或是後者對其強制推行,這是歷史文化發展的趨勢(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講,疍族文化也影響到漢文化的發展變化),福州疍民對漢文化的依賴是順應社會歷史文化發展的必由選擇,因此福州疍民的「漢化」歷程是其自身歷史前進發展的體現,也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要求。從文化角度而言,不同層面的文化之間的交流是不可能存在對等的關系,處於下風的文化要吸納、學習處於上風的文化優點,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在歷史上,福州地區的疍民較為廣泛地吸收漢族社會的文化因素,學習、借鑒漢文化的長處,以豐富和調整自身的文化形態和內容,提高其文化內涵水平及社會地位角色,而這一過程又往往是表現為對漢文化的認同,順服於漢族統治的過程,是以一定的代價換取其歷史進步、社會地位提高的過程。但從整體而言,較之於疍民文化所取得的進步和發展,這種代價顯然是輕微的,福州疍民群體也只能通過對漢文化的認同這一途徑,才會逐漸地順應社會歷史文化的發展潮流。

② 以下哪些選項屬於民族風情的特徵

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建立在這個民族的生活條件上的。由於我國各民族所處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條件不同,因而所形成的風俗習慣存在著很大差異,都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穩定性。
任何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是一定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它具有深刻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自然根源。只要民族存在,反映民族特點和民族形式的風俗習慣就會長期存在。而且,民族風俗習慣的變化往往落後於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發展變化。
這種深厚的民族共同心理感情,具有民族內部的穩定性。
2、群眾性和社會性。
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為整個民族所共有,而且世代相傳,滲透到這個民族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深刻的社會性。
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各民族在長期社會歷史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現象,因而必然對這個民族社會發展階段的各個方面都留下深刻的印記。
我國少數民族由於到解放前還不同程度地分別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歷史發展階段,其風俗習慣不可避免地會殘留著這些歷史的痕跡。
3、民族性和敏感性。
民族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一種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著民族的生活方式、歷史和文化傳統、心理素質和思想感情以及道德准則、宗教觀念等。民族風俗習慣一經形成,即為全民族所公認和遵守,並成為代表民族的標志之一。
因此,在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尊重民族風俗習慣,是民族關系中一個極其重要和敏感的問題,需要慎重對待。
4、地域性。
在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為適應居住地區自然的、地理的、氣候的條件和經濟條件而形成的,反映了地域性的特點。如在居住方面,我國北方較寒冷、風沙大,當地農區的少數民族多住土木結構和石木結構的房屋,房頂低矮微斜,有利於保暖和御防風沙。
南方較炎熱、雨水多,當地少數民族的住房多為桿欄式的,分上下兩層的吊腳樓,建築材料一般為木材和竹子,房頂高,既通風涼快,又可防洪、防潮。從事畜牧業的民族,為適應畜牧業生產的特點,多住蒙古包和帳篷。
(2)地理獨特的民族風情有哪些擴展閱讀:
民風民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范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俗」。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我國56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也是各不相同的。

③ 地理34個省級行政區的民族風情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房屋呈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樹,打掃得十分潔凈。室內砌土炕,牆上掛壁毯,開壁龕,並飾以多種花卉圖案。飲食方面,他們以麵粉、大米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麵粉烤制的饢。飯菜種類很多,有抓飯。肉粥、拉麵、湯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歡吃甜瓜、西瓜、葡萄、蘋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雞、鴨、魚肉;禁食豬肉、驢肉、食肉動物及凶禽猛獸;禁食一切動物的血。 維吾爾族的傳統服裝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歡穿對襟「袷袢」(長袍),內著綉有花紋的短衫。女子喜著連衣裙,外套黑色對襟背心,戴耳環、手錫、戒指、項鏈等裝飾品,姑娘多梳小辮,現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時裝。 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樂觀開朗的性格。維吾爾族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有經商傳統,同時傳統手工業十分發達,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他們製作的地毯、刺綉、絲綢衣料、銅壺、小刀、民族樂器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大部分從事畜牧業。在牧區,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攜帶的圓形氈房,冬天住平頂土房。哈薩克族飲食很豐富,他們愛吃用牛、羊、山羊奶製成的奶皮子、酥油、乳酪、奶疙瘩,愛喝馬奶、駱駝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區,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鮮肉,冬季吃事先熏好的干羊肉,並喜歡吃馬腸子。肉煮好後,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蔥、大蔥、胡椒,便成為哈薩克族最愛吃的「納仁」。另外,哈薩克族人還吃用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傑尼提」、饢、「包爾沙克」、抓飯等食物。 在牧區,哈薩克男子冬天普遍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駝毛絮里的大衣;褲子多用牛皮縫制,名曰「夏里巴爾」。婦女喜歡穿紅色和其他顏色的連衣裙,天冷時外罩對襟棉大衣,也穿羊羔皮、狐皮、狼皮大衣。姑娘們穿各種綉花衣服,在花帽上以貓頭鷹羽毛作帽纓。阿勒泰地區的哈薩克族牧民,夏天戴白氈帽,婦女戴白布披中,天冷時戴絨頭巾,伊犁地區的哈薩克族則戴圓形皮帽。哈薩克族牧民都穿長統皮靴,冬天穿用氈子縫制的長襪,外著皮靴。哈薩克族熱情好客,招待來客要拿出家裡最好的食物,並宰殺羊只。進餐時,主人先將帶有羊頭的一盤肉獻在客人面前,客人將盤中的羊頭拿起後,割下羊頭右面頰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給主人家年幼者,然後將羊頭送還主人。 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回族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部分經商,與漢族經濟文化聯系密切,酷愛養花,庭院中繁花似錦,屋內栽養盆花,講究清潔衛生。飲食方面,肉食只限於牛、羊、駝、雞、鴨、鵝、魚。禁食豬、驢、騾、狗等肉。飲食有自己的特點,家庭飲食一般以拉條子、拌面、揪片子、蒸饃、烤餅和香豆子花捲為主,還有肉湯、羊肉泡饃、蒸肉、清湯牛肉麵、涼粉等獨具風格的食品,回族喜歡飲茶,主要喝磚茶、紅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時,一般還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紅棗。 服飾方面,散居在城鎮的回族穿著基本上和漢族相同。在回族聚居區,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襯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婦女愛穿純樸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襖。已婚婦女一般都要盤頭,戴白色、青色布帽或頭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辮子,不戴頭巾。中青年婦女有佩帶耳環、戒指等金銀首飾的習慣。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蒙古族喜歡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製品,牛羊肉和麵食,飲酸奶子、奶酒,也喜歡喝茶。農牧區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種糧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歡穿鑲邊的蒙古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現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節日或喜宴時才穿蒙古袍。婦女不論冬夏都喜歡穿裙子或連衣裙,用各色頭巾包頭。 蒙古族人熱情好客。招待客人時,首先擺上乳酪、奶油,各種面制干糧和奶茶,喝完奶茶後還要敬酒。隨後端上手抓羊肉,貴客則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薦骨連著尾巴放在盤子里,上面放上不帶面頰的羊頭,把小刀遞給客人。客人把羊頭的一隻耳朵割下來,再切一塊肉吃下,然後把刀還給主人,主人才動手切肉,請客人動手隨便吃。為了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熱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嘗一嘗。蒙古族特別尊敬長輩和教師。無論何時,對年長的人都稱「您」,進門、入座、喝茶、吃飯、敬酒等都讓年長的人領先,「巴格西」歷來被作為貴客迎送招待。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牧民住的圓形氈房稱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則遷居向陽山谷。定居的柯爾克孜族多住平頂方形土房,有壁龕和天窗,住宅周圍種有蔬菜瓜果。柯爾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豐富。乳製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們喜歡牛羊奶、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馬等各種肉食和米面細糧。 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女子喜歡穿對襟上衣,綴銀扣;也有穿多榴長裙和下端帶皺憫的連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們普遍喜好紅色衣裙,戴紅色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老幼皆喜歡穿綉有花紋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許多小辮,婚後改扎雙辮。裝飾品多為銀器,如手飼、耳環、項鏈、戒指等。有的還佩帶鑄有花紋的圓銀片胸飾。柯爾克孜族人好客,重禮節,凡有客人來訪,都要拿出最好的飲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最為尊敬。在遷居時,鄰居們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別或迎送。

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種植花木蔬菜。大門多朝南開。住室的窗戶和箱櫃等傢具都雕圖案,最常見的是牡丹和蓮花。錫伯族婦女擅長剪紙,紙糊的窗戶都用剪紙裝飾得十分美觀。,在飲食方面,以面、米為主食,愛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製品。 忌食狗肉。秋天習慣用圓白菜、韭菜、胡蘿卜、芹菜和辣椒腌制鹹菜,叫花花菜,作為冬春兩季的食物。還喜歡在農閑時打獵、捕魚,並用魚腌制臘魚肉。 在服飾上,婦女喜歡穿旗袍,男子穿對襟短衫,褲腳在腳踝扎緊,現在中青年男子愛穿制服、西服,婦女愛穿連衣裙。 錫伯族 注重禮節。在家庭生活中,長幼有序,晚輩對尊長行「打千」禮。 錫伯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如春節、清明、端午等。錫伯族遷至伊犁後,將農歷四月十八從東北出發西遷時同父母兄弟分別的那一天,作為每年的紀念日,全「牛錄」(旗)老少到野外開展娛樂活動。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多吃牛、羊、馬肉及其乳製品,日常食品是使和奶茶,喜歡吃庫爾達克(上豆燉肉)和蜂蜜、糖漿。「納仁」是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好食品。 烏孜別克族 的傳統房屋形式有多種,頂樓呈圓形的稱為「阿瓦」,一般則為平頂長方形的土房,取暖多用壁爐。 烏孜別克族家庭多是父母與未成家子女在一起,也有祖孫三代住在一起的。有和維吾爾、塔塔爾族聯姻的傳統。 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小花帽有綉花的、有用燈芯絨或黑絨製作的。婦女有時還在小帽外面加戴頭巾。男子穿長及膝蓋、斜領,右任名為「托尼」的長袍,腰間束以三角形綉花腰帶,婦女穿寬大多榴的連衣裙,不系腰帶。一般多穿皮靴。婦女穿的「且特克」(綉花鞋)十分別致美觀。男子襯衣的領邊、前襟開口處和袖口常綉有彩色圖案花邊,體現了烏孜別克族工藝美術的特點,烏孜別克婦女善於刺綉,工藝品「派提努斯」花盤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城市烏孜別克人多穿西裝。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種青棵、豌豆、小麥等耐寒作物,初夏趕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後回村收獲、過冬,過著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適應生活環境的特色。男子穿無領對襟長外套,系腰帶,寒冷時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圓高筒帽,以黑絨為面,上綉數道花邊,帽沿下翻時,掩住雙耳和面頰,可御風雪,已婚女子系後身圍裙,所戴圓頂綉花棉帽綴有後簾可保暖,外出時在帽上系方形白色頭巾,新嫁娘則系紅色頭巾。男女都穿氈襪,穿野羊皮軟靴,用氂牛皮作靴底,輕柔堅實,適於攀緣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製品,飲奶茶,以肉食為上好食品。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飲食主要以麵粉、大米及牛羊馬豬肉、家禽肉蛋為主。在新疆因長期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居住在一起,豬肉雖不在禁忌之列,但也很少食用,與東北地區達斡爾族大相徑庭。花樣品種有米飯、拉麵、湯面、烤饢等

④ 西藏地理位置偏僻,其獨特的文化表現有哪些

西藏雪域高原有著獨特的風情和民俗,有著純凈的空氣和風景。無論是美食、節慶、民居、寺院、還是手工藝品、傢具、服飾都具有獨特文化魅力,以下是西藏相關風俗習慣。

1、藏族的婚喪習俗:藏族婚俗有舊婚俗和新婚俗之分,舊婚俗多數是包辦,父母有養育和解決子女婚姻的責任,子女只有服從和孝敬父母的義務,過去找媳婦或贅女婿,子女是沒有權利過問的。新婚俗是戀愛結婚基本上父母不包辦代替,多為自由婚姻,男女戀愛,告知父母,再行習慣手續,最終成婚,但仍然基本遵循過去遺留下來的求婚、訂婚和婚禮程序。

藏族人死後有五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領主死後,才能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則把屍體丟進河裡喂魚,這叫水葬。生前做過壞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認為,被埋的人是永遠不會轉世的。 天葬寄託於一種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儀式一般都是在清晨舉行的:死者家屬在天亮前,要把屍體送到拉薩北郊的天葬台,太陽徐徐升起,天葬儀式開始。不經允許一般是不歡迎人們去觀看的,因為這不太好。

綜上所述,藏族的風俗習慣是藏族人的一種信仰,一種屬於本民族的行為規范,從而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族文化,獨具特色的藏族。

⑤ 少數民族的風俗和特色有哪些

少數民族的風俗和特色: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

5、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⑥ 世界各地有哪些民族風情

我國的西部民族眾多、地域廣袤,在長期的歷史變遷中孕育了燦爛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態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西部民族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抓住有利機遇,不斷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資源,對於推動西部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意義的西部

從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時代,無論西北還是西南,都與中原地區有著密切的交往。從西漢起,西部已進入中國歷史的視野。唐代,西部的概念進一步擴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雲貴高原、北方草原、遼闊的西域,甚至沿絲綢之路越過帕米爾高原。漢唐兩朝眾多的公主遠嫁烏孫、吐谷渾、契丹、突厥、回紇、南詔等地和親,使神奇的西部文化與內地的聯系進一步加深。

在漫長的歷史中,西部地區相繼建立了一系列邦國性質的地方政權或酋長性質的土司政權,如西夏、吐谷渾、大理、「西域三十六國」等,它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明顯的特殊性,在創造自己歷史的同時,形成了眾多的民族。幾千年來,經過不斷地遷徙、分化、融合、發展,作為獨立的族群,許多原生民族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我們從今天眾多的少數民族以及漢族中可以發現它們的身影,這些民族大多在發展和形成過程中與其他民族融合,並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顯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個突出特點。在目前我國已認定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將近50個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區。在西部,除了五個民族自治區,其餘各省市也都有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和民族自治區域,以青海省為例,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45.5%,民族自治區域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98%。在雲南省生活著25個世居民族,其中有十多個民族是雲南獨有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西部與眾不同的民俗民風,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於西部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生活,形成了其別具一格的西部文化。從地域和文化個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劃分為幾個大的文化圈:黃河流域為中心的黃土高原文化圈,西北地區的伊斯蘭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為主體的藏文化圈,長江三峽流域和四川盆地連為一體的巴蜀文化圈,雲貴高原及向東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這些文化圈具有各自相對明顯的個性或風格。黃土高原文化悠遠古樸,伊斯蘭文化充滿異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熱情奔放,西域文化顯出東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於人性化的歡樂。這種多樣性的文化形態與各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觀念、習俗、宗教、藝術以及悠久歷史、生存環境緊密相聯,是一種廣義的文化集合體。

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徵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徵。

地域性。西部地理復雜多樣,西北地區遼闊無垠,西南地區山水切割,青藏高原嚴寒高拔。西部文化在這里也表現出了鮮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區歷史悠久、地域廣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質朴中藏著博大;西南地區民族眾多,山川縱橫,這里的文化顯得細膩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嚴靜穆,它的文化則處處透著神秘和誘惑。

民族性。西部在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並形成了包括語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舞蹈、節目、服飾、建築、手工藝、禮儀習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產方式等在內的民族文化。這些內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則相去甚遠。即便是同一民族因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許多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民族文化由此更顯豐富多彩。

多元性。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種完全封閉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綜合體,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將許多外來文化的因素轉化吸納為自己的成分,從而變得生機勃勃。歷史上有三條重要通道貫穿西部,將西部向東與中原地區緊密相連,向西同更加廣闊的地域溝通。一條是穿越大西北並一直延伸至歐洲地中海沿岸的古絲綢之路,一條是貫通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另一條是穿過西南雲貴高原並經青藏高原通往尼泊爾、印度甚至更遠方的茶馬古道。這三大道路除了帶來了貿易和人民之間的交往,更傳播了文化。中原漢文化源源不斷傳入西部,古歐洲地中海文化、古阿拉伯文化、古印度文化、中亞文化等等也紛紛匯集這里。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在西部的發展就是由此而來,其中最為獨特的文化現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傳佛教。

活態性。西部民族文化以其濃厚的鄉土氣息活躍在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中。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並不是一座荒蕪廢棄的跡址,而是數萬人生息的家園;流傳千年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依舊在藏族民間傳頌;古老的歌舞、服飾仍在質朴地表達著對生活的嚮往;現代文明的傳播與擴張並沒有使這種古老的文化遠離人們的生活,而是代代傳承,綻放異彩。西部文化所表現出的活形態,或者是原生態的特點,具有濃重的人性化、情感化的色彩,這正是西部民族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面。

脆弱性。脆弱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又一個特徵。地域性造成的相對封閉與分割,制約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體發展。地域廣闊、交通不便、人口相對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環境形成了小范圍、小規模文化發展狀態。另外,西部少數民族大多沒有文字,文化的傳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缺少文字記載的穩定性,不利於對外傳播和交流。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異彩紛呈的文化資源寶庫,它所包涵的內容極其豐富,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它不僅為研究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生態文化學等學科提供了寶貴財富,也為文化產業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⑦ 地理環境與居民民族風情,生活習慣的影響(急需)

這個一定可以!

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創造不同的文化,憑借這種文化組成社會聚合體民族;同一民族的成員憑借其特有文化去征服、改造或利用其環境以創造所有成員的生存條件,維系該民族的延續。從民族文化與環境的關系看,任何族群,均與其環境「相生相剋」,構成一個整體,使其運動中的文化總是處於相互的制衡之中。民族環境是文化滋長的源泉,也是文化走向的河床。地理環境對地域文化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客家文化作為典型的地域文化也受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從族群意義上看,客家文化離不開特定的環境。客家文化屬於典型的移民文化、區域文化和山地文化,是獨特的和地理環境、歷史上的移民文化與土著文化的融合的結果。

盡管「耕讀」是中國農業社會最普遍的生計模式,但客家無疑是「耕讀」的典型族群,「耕讀」幾乎成了客家生活世界的全部內容。因此,國內一些學者把「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看成是客家文化最顯著的文化特質,以致將其列入有關客家精神(或稱客家民性、客家文化特質等)中。客家人多生活在封閉的山區丘陵地帶,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耕讀」在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客家人長期居住在封閉的山區和丘陵地區,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加上客家把自己看成是中原先民的後裔,因而客家更是以「耕讀傳家」自居。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為在不同的環境中求生存,體驗到刻苦耐勞、容物覃人、耕田讀書和天足健步的重要性。「刻苦耐勞所以樹立事功,容物覃人所以敬業樂群,而耕田讀書所以穩定生計與處世立身,關系尤大。有生計,能立身,自然就可久可大,客家人的社會普通可說都是耕讀人家」。「客人的生產事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務農,所謂''耕讀傳家''是他們一貫的傳統政策。因而,土地和書香是客家人亘古不變的兩大夢想。

以四川客家為例,四川客家入川後堅持耕讀傳家的生計模式而出現典型的科舉家族和人才。《清代科舉家族》所收錄的四川外來移民的20個科舉家族中,能明確其祖籍來源的移民家族中,四川客家佔5家,佔25%,在四川移民家族中比例較高,其族群突出了耕讀文化特色。四川客家白手入川,勤儉勞動,通過耕田力作或農商起家等方式,平均約需要35年逐漸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在此基礎上客家人開始重視子孫的教育,約80年左右的時間即在第三代出現科舉人才。這正好應了西方的諺語」三代造就一個貴族「。四川客家朱德和劉光第是客家耕讀傳家中苦讀成才的典型。

對於客家人「崇文重教」文化特質的成因,學界有主張基因說,經濟說和環境說等觀點。從民族文化與環境的關系看,客家的耕讀文化與客家環境密切相關,環境對客家民性的形成起決定作用。在此,筆者就客家的耕讀文化的成因作些粗淺的探討,認為地理環境對客家耕讀文化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

一、自然環境與四川客家的耕讀文化

地理環境是文化產生及其地域分化的基礎。任何一個族群的文化,它的生成和流變都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客家文化的生成和發展也是如此。從自然環境看,從本質上,客家文化是山區文化,客家是山區族群;離開了山地環境,就不成為客家。在山地環境中「耕」為客家生存之本。

清代的「湖廣填四川」運動從康熙十年(1671)正式開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川金川之戰時為止。由於地緣優勢,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湖廣人捷足先登,先佔領良田平地,占盡天時、地利。故清初「插占」起家的墾田大戶多為湖廣人或土著。由於客家人入川比湖廣人晚,土地幾乎都被插佔了,遲到的客家人只能落足於貧瘠的山坡荒地上或寄人籬下,只好租住四川「湖廣人」的房子,種他們的田土,為人佣耕,從而出現「客家住湖廣」的現象。在居住的地理格局上形成了壩上「湖廣人」,山上「土廣東人」的分布特色,從而有客家「住山不住壩」的說法,如在東山區的黃土、三河、石板灘等鄉鎮的客家人被湖廣人稱為「山上人」,而客家人則稱他們為「壩上人」。

茲以東山地區為例,說明四川客家居住的地理環境。四川成都東山地區是四川客家最大的聚居區,包括龍泉驛區大部、成華區東部和新都、金堂、青白江等部分地區的五區一縣25個鄉鎮在內,面積約460萬平方千米,客家人約50萬,占當地總人口的70%以上;該區農業人口為554503人,占當地總人口的79. 7%,表明該區域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區。境內低山、丘陵、平壩兼有,但以丘陵為主,龍泉山橫貫其中,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地勢起伏不平(見表1-1)。東山地區土地貧瘠,以粘土為主,透水透氣差,有「晴時一把刀,下雨一包糟」之說;在氣候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季節性降水,地勢較高,源自都江堰的灌溉水源無法到達,導致除冬水田外的土壤長期缺水,「不過灌溉全用塘水,若天不雨,插秧便生問題,所以東山區每年栽秧的秧田,只能占其全區二分之一,鮮有能全數栽秧者,農業是靠天吃飯」。但東山仍對客家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首先是因為這里的自然地理條件與原居地相似,生活容易適應。「客人常說,這塊丘陵的地質地形,多類似於嶺南山地,所以他們一到東山後,便聚族而居,不再轉徙了」。客家經多次在四川輾轉遷徙後,終於在東山找到了自己適合的「樂土」。其次是這里有靠近成都這一區位優勢,有得於發揮其多種經營才能,使許多客家人入川後輾轉數次最終選擇了東山。

四川客家這種以低山、丘陵為主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其生計模式是以種植業為主的多種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即以「耕」為生存之本。而事實上,客家移民善於耕種,對四川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如糧食作物中的紅薯和經濟作物中的薴麻、煙草、優良蔗種、木棉、辣椒、藍靛等傳入和推廣到四川,無疑是與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的客家移民入川有關。客家人長期生活在人多地少的丘陵、山地,積累了豐富的山地農業開發的經驗,因而客家移民入川後在開山造田、改良土壤、精耕細作等農業生產技術方面較領先,促進了四川農業的發展。清代四川農民中,客家人獨到的山地農業開發技術得到社會的公認。正所謂「矧耒耜耘籽之工與勤,土著不及楚人,楚人又不及閩、廣」,這肯定了四川的福建、廣東等省的客家移民善耕的事實。因此,在農業生產方面,號稱「耕讀為本」的客家名不虛傳。

山地農耕環境也決定了客家傳統農業社會的價值取向是「以末致富,用本守之」。農本思想成為我們理解客家耕讀文化的關鍵。在傳統的客家社會,人地矛盾突出,土地是財富的重要標志。客家人認為有土地和農業資產才是光大祖德、安身立命的根本。有經濟頭腦,擅長多種經營者,往往在發家之前從事商貿活動,發家後很快把資金轉到土地投資上。不管其致富的方式是力農致富、農商致富或農工緻富,在致富後,多把資金投入土地中,惟獨客家人有獨到的理解。康熙五十九年入川簡陽的廣東客家人鍾宏予,靠勤儉起家, 60歲時已成當地的富族。在力田之餘,鍾氏一家還經營了鹽店和屠行,生意頗好,但就在生意發展的黃金時期,鍾氏「將鹽店、屠行出頂,其器械大半相送,不日頂出,將錢收回」。其原因在於「第恐後人瞞心昧己,縱饒裕必不可長久,倒不如生意莫做。依祖規耕讀傳家,自有出頭日期」,從此鍾氏「家務亦極順暢,資財日見豐饒」。鍾宏予看來,經商固然能發家致富,但俗話說得好「無商不奸」。長期從事商業活動,「恐後人瞞心昧己」,有損家風,於是將商鋪低價轉讓,繼續買田置業,走耕讀傳家之路。「試看那不讀書的人家,不但粗蠻,不知禮儀,子弟飄流浪盪,雖家累千金,不旋踵而銷亡矣。亦不得因未成名之故,遂淡了送子心腸,那讀書求敦實行,不單為功名也。」俗話說「書田無稅子孫耕」。在鍾宏予看來「門風要緊」,關鍵是要讀書識禮。因為鍾宏予回祖籍廣東時,其族人曾告誡他,「錢可積,書宜讀,門風要緊。此數語兄回川必常掛齒頰,以訓子孫」。

⑧ 雲南獨特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雲南各民族豐富多彩的風俗民情,是一個活的歷史博物館。

每一個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戀、喪葬、生育、節典、禮儀、語言、文字、圖騰、宗教、禁忌、審美,莫不結撰為個性鮮明的文化鏈;

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貝頁文化、彝族的貝瑪文化……潑水節、刀桿節、插花節、火把節、木鼓節、三月街……神話、史詩、歌舞、繪畫、戲曲、古樂……莫不獨具特色,深邃而幽遠。

⑨ 郴州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文化風采它們和郴州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有什麼關系呢

郴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中段與羅霄山脈南段交匯地帶,東界江西省贛州市,南鄰廣東省韶關市、清遠市,西接永州市,北交衡陽市及株州市,距省會長沙市350千米。自古以來,郴州擁有著眾多美譽,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民歌之鄉」、「中國詩詞之鄉」等,同時作為「粵港澳的後花園」,郴州的經濟發展得非常迅速。然而,在我看來,我覺得我的家鄉—郴州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她有多麼美麗、經濟多麼發達或是有多少旅遊勝地,她最具特色的一點是她擁有著眾多獨特的民俗風情,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於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就是這樣一種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規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作為一個多民族地區,郴州有滿、苗、回、蒙古、畲、僮、哈尼、土家、侗、彝、壯、藏、維吾爾、瑤、布依、傣、黎、高山、柯爾克孜、仫佬、仡佬、土、白、納西、朝鮮等25 個少數民族,其中瑤族人口8萬餘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02%。郴州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和傳統習俗。郴州民俗文化積淀深厚,地域特點十分突出,鄉土氣息濃郁淳樸。郴州傳統民俗極為豐富,有安仁趕分社、瑤族起春節、瑤族團圓節、瑤族盤王節、伴嫁哭嫁及遍布農村各地的趕圩場等各色民俗風情,讓親身感受過其民俗的人對其贊不絕口。下面我將從家鄉的眾多民俗風情中選一些重大的,具有深刻影響的民俗風情向大家作簡單介紹。 安仁趕分社 安仁趕分社始於宋朝,是為紀念炎帝神農而流傳下來的民間盛會,屬全國獨有的民俗節日。 相傳炎帝神農氏帶8名隨從到安仁境內嘗百草,治百病,教化百姓農耕。後人為紀念神農氏等9仙,在豪山冷水石山處建了一庵取名為「九龍庵」,把神農野炊過的地方取名為「香火堂」,洗過葯的池叫「葯湖」。後唐時,在宜陽河與永樂江匯合彼岸山清水秀,風景優雅的香草坪建有一

廟,供人祭祀神農氏,人們習俗「擇社日祭神以祈谷」,朝拜者絡繹不絕,先有捧售香燭、紙錢者,繼而交易草葯、藤索、鋤柄、斗笠等等,規模越來越大,漸漸發展到農副土特產交易。宋咸平五年,徙縣治於此,始定每年「春分」、「春社」(一年12個月,農歷劃分為24個節氣,約15天為一節。選擇春分節前三天和後三天為社日也稱春社舉行祭祀活動,俗稱「趕分社」)節日在縣城南門洲「趕分社」,每次趕分社為期7至10天,其中以草葯最具特色。 每年農歷春分節前後,四面八方的人們齊集安仁縣城,進行祭祀炎帝和中草葯材、谷種、農具、農副產品、竹木器等商品交易活動。趕分社期間,草葯市場上擺滿從全國各地甚至東南亞各國採集而來,涉及數網路近千種的中草葯。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河南、新疆、內蒙古等10多個省市近100縣的葯商每年來安仁「趕分社」時,上市集散草葯超過萬擔,人們配好草葯帶回,輔以豬腳炆之,食後下田開耕,既壯身強骨,又祛寒除病,相沿至今。近些年來,當地政府以「分社」搭台,經貿唱戲,「興千年葯市,招天下客商」,使趕分社這一傳統習俗煥發了勃勃生機。 瑤族起春節 瑤族起春節,是瑤族人民的春耕紀念節。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一日,瑤胞手持綠葉青枝,敲鑼打鼓,齊集盤王廟,舉行祭春活動,祭祀山川大地,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瑤族團圓節 瑤族團圓節是為紀念瑤族先祖六男六女受封婚配,團圓成親之日。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日,瑤人殺牲慶賀,喜氣洋洋。入夜,敲鑼打鼓,到村外燃燒篝火,舞動火龍火獅,圍堂歌舞,直到深夜甚至通霄達旦。 瑤族盤王節 瑤族盤王節是瑤族最隆重、最神聖的傳統節日。自農歷十月十六日起,瑤人在盤王廟里舉行「還盤王願」的祭祀活動,歷時7天7晚或5天5晚。節日期間,既有庄嚴肅穆的祭祀活動,也有吟、唱、頌、歌、舞、表演、對白、說笑、與客人對唱等娛樂活動。

伴嫁哭嫁 伴嫁哭嫁是舊時流行全市農村的一種歷史悠久的婚禮習俗。伴嫁、哭嫁,在郴州的不同地區,它的叫法也不一樣,在嘉禾縣稱為「坐歌堂」,桂陽縣叫做「坐花筵」,蘇仙區謂之「坐花園」。伴嫁唱的歌,嘉禾縣叫「伴嫁歌」,桂陽縣叫「唱娘娘」。哭嫁唱的歌,嘉禾縣叫「哭嫁歌」,汝城縣叫「哭喂喂」。名稱雖不一致,但內容大體都是一致的,其歌詞是出嫁閨女哭訴父母養育之恩,哭訴伴嫁姑娘、姐妹之間的離別之情,更多的是表達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以及對美滿婚姻的嚮往。伴嫁哭嫁歌曲調淳樸簡潔,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感很強。演唱時均無樂器伴奏,演唱形式有獨唱、齊唱、對唱、輪唱、邊說邊唱、邊舞邊唱、哭唱、罵唱等。 趕圩場 郴州自古以來就有趕圩場的風俗。自明代以來,郴州民間在水陸交匯處及城鎮周圍設置圩場(集市)進行商品交易。交易日期或「一、四、七」或「三、五、八」或「三、六、九」,各地依習俗而定,沿襲至今。像是我們鎮,就是每月的一、四、七趕圩。圩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商品供市民選擇,為周邊市民提供了極大地方便。每回趕圩都是熱鬧非凡吶!並且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圩場貿易活動日益活躍,成為全市農村商品流通的一個主渠道,形成了一批享譽整個湘南地區乃至全省全國的大圩場,如嘉禾縣塘村鎮圩場、永興縣馬田鎮圩場、蘇仙區良田鎮圩場等。 宜章夜故事 宜章夜故事是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群眾性文化活動。每逢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元宵期間,或單家獨戶,或多戶聯合,或以群團、單位組織裝演夜故事。「故事」游展時,火把通明,爆竹轟鳴,鑼鼓喧天,觀看群眾人山人海,萬人擠街。由於「故事」活動時間在夜間進行,「夜故事」也就由此得名。1995年,省文化廳授予宜章縣城關鎮為「夜故事藝術之鄉」, 臨武儺戲 臨武儺戲,當地人稱之為「神獅子」,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方式,主要通過村落、家族或個人請願、還願來祈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這種祈願的表達 以「儺戲」這一娛神又娛人的戲曲形式為載體盛行起來,並口授心傳,代代傳承。儺戲形成於大明成化年間,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逐漸恢復。每年只在正月表演,場地都在戶外,且不固定。儺戲表演過程中,佛、道、儒家文化交錯滲透,具有濃郁神秘的楚巫文化色彩和珍貴的藝術價值,被稱為「戲劇藝術之源」、「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為了寫好這篇論文,我收集了很多資料,還打電話詢問了家鄉的一些老人及朋友,因此了解到很多我原來都沒有聽說過的家鄉特有的民俗,心中也油然而生一種自豪之感,我為家鄉有這么悠久的文化傳統及多種多樣的民俗風情而驕傲。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人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以至一個想法,都離不開他生活的土地,一個人和他的老鄉身上有同一種味道」。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民俗的力量。我相信,每個地方的民俗對生長在那片土地上的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我想,在以後的生活中,自己一定要更多地了解有關家鄉的民俗風情,與此同時,還要像其他的人介紹我們家鄉的民俗風情,讓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閱讀全文

與地理獨特的民族風情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