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價格和地租能力的區別 高中地理
怎麼說呢,什麼樣的地租能力就會找什麼價格的土地。
土地價格與多個因素有關,根據重要度以此為1.距市中心的遠近2交通通達度3局部環境因素,故而對應的城市功能建築一般為商用建築,如購物街,美食城等在市中心幾主幹道環路交界處,住宅區居於城市街道街區中,而高檔住宅區居於風景秀美的旅遊街區或郊外勢高地,工業區則在城市外圍。
而地租能力則與產業有關,一般第三產業(服務業)在市中心,第二產業(工業)在郊區,第一產業(農業)在鄉下。而第三產業中的CBD(中心商務區)一般居於城市最中心,以浦東為例。
2. 高中地理.有關地租次高峰的疑問.
形成什麼功能區沒有特定的模式,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二三問的答案都一樣:主要影響因素是交通通達度
影響城市地租的主要因素有兩個——到市中心距離和交通通達度
一般而言,離市中心越遠,地租水平越低,但在市區環路邊緣或主幹道沿線,由於交通通達度好,地價會比相鄰地區高而出現地租次高峰
3. 高中地理,什麼是地租水平
估計你老師對「付租能力」的理解是,這個行業能負擔得起租金,同時占據市中心位置亦很有必要。商業搶占最中心,能支付這個租金,且區位優勢最好;工業雖然也能付得起市中心的租金,但是區位優勢不好,市中心交通不便(會擁堵)、造成污染等等。
4. 地租與地價的關系
一、地價與地租的關系
(一)地價與地租的概念
1、地租的概念。傳統理論認為,地租是直接生產者在農業或其他產業中所創造的生產物被土地所有者佔有的部分。也就是說,是剩餘產品價值的分配。對於土地所有者來說,地租是出售一定時期的土地使用權所收取的價格,其經濟實質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在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通過租賃按年收取地租,是實現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濁上得以實現的重要手段。
2、地價的概念。土地價格是指人類為了利用土地而花費在土地上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格。地價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實現的直接形式。地價的本質是土地出讓年期內地租的貼現值總和,即地租的資本化。一般認為,土地價格=地租+土地資本+利息額。我國目前以有限的土地出讓金,實質上是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權價格來表示地價。一般由以下六項因素構成:地租(絕對地租和級差地租)、土地開發費、基礎設施配套費、拆遷費、拆遷開發費所生的利息。我國的地產市場,實際上是土地使用權的讓渡市場。因而,地價是土地使用權的轉讓費用。
(二)地價與地租的關系
經典的地價理論認為,地價的本質是地租的資本化。馬克思指出:「土地價格無非是出租土地的資本化收入。」在數量上,地租與地價互為反函數,地價等於地租除以利息率。這一相互關系的數學模型是:P=R/r,R=P*r,其中:P—地價,R—地租,r—利率。P=R/r一式表明,地價是地租以r為利率的資本化;R=P*r一式則表明,地租是地價以r為利率的利息化。這一互為反函數的關系也表明,地租與地價在本質上具有同一性。地租與地價既在本質上具有同一性,又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經濟范疇。
雖然地租與地價互為反函數,但地租與地價的變動卻並不一定是同步的或者成正比的。因此,依據現有地價而推測今後的地價如果對於地價上揚的趨勢缺乏准確的估計,必然產生虛假的、泡沫式的地價。此外,地租與地價的背離是與土地市場上對租入土地與購入土地兩方面需求的顯著反差緊密相關的。若「購入」顯著大於「租入」,則地價相對上揚而地租相對下跌。反之,則地價相對下跌而地租相對上揚。只有當二者的供求狀況大體相當時,二者的實際數值互為反函數的理論關系才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現。
二、房價與房租的關系
租賃價格是住宅價格的表現形式,出售價格是住宅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體現著一定時期的住宅供求關系。房價和房租都是房屋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都是房屋的價格形式,都反映房屋的價值。房屋價值是聯結房租與房價的鏈條。
房價與房租的比價,簡稱為房屋租買比價。它是指同一房產的租賃價格與購買價格的比例關系。房屋租買比價的計算公式為:房屋租買比價=租金/房價或等於月租金/房價
(一)不含地租(地價),單純房租與房價的比價關系
從理論上嚴格地講,房屋租售比價是指不含地價(地租),單純房租與房價之間所保持的科學比例關系。以公式表示:Ri=R/P;R=P*Ri;P=R/Ri Ri—租售比價(房租率);P—房價;R—房租 單純房價與房租,不計地價與地租,不受土地級差地租的影響;單純地反映房屋生產總價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價與房租都是以價值為基礎,隨著供需關系的變化,圍繞價值這個軸線上下波動。而且二者波動的幅度近似同步,即三者變化的倍數基本相同。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單純房租與房價的比價關系應該是比較固定的、不變的、科學的比例關系(不分區位;結構的不同)。以公式表示:Ri=R/P;R*(1+x)=P*(1+x)=R/P。x—房租與房價增減變動倍數。
房價與房租分別反映房屋買賣與租賃兩種交換形式的房屋交換價值,相同的房屋無論用買賣或租賃哪種交換形式,所反映的交換價值應該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果相同的房屋用不同的交換形式所反映的交換價值出現很大差異,必然影響人們對交換形式的選擇。實際比價大於正常的比價則促進買房,實際比價小於正常比價則促進租房,這是客觀規律。只有房屋租售比價科學、合理,才有選擇租與售兩種交換形式的對等機會。
(二)含地租(地價)的住宅房地租與房地價的比價關系
雖然單純房租與房價的比價關系在理論上很重要,但畢竟是理論租售比價。在實踐中,房地不可分,地價隱藏在房價之中,而且是影響房價高低的重要因素。一般講,商品房售價就是包含地價在內的房地價,商品房的租金(含存量的市場租金)也是包含地租在內的房地租。
房地租與房地價比價關系與單純房租與房價比價關系相同之處在於,都是房租與房價兩種房屋價格形式間的比例關系;不同之處在於,單純房租與房價的比例不因房屋結構不同(房價不同)和房屋座落區位土地等級不同、地價不同而發生變化,而房地租與房地價的比例則因房屋結構不同(房價不同)和房屋座落區位土地等級不同(地價不同)而發生變化。但在同一時期、同一市場、同一區位、同類房屋的房地租與房地價的比例是相同的、不變的。
房地租與房地價的比例,即房地租金率,是按住宅買賣市場價格計算市場租金的依據,即住宅市場租金:住宅買賣市場價格*房地租金率。
(三)商品房租買比價平衡點的確定和運用
通過建立房價與房租的關系式,便可以求出一個平衡點,用來具體分析當前買房合算與否的分界點。具體方法如下:
1、假定條件。
(1)地租本應計入房價,但為了簡化計算,這里捨去房租構成中的地租。(2)年租金逐年等比率上漲。(3)房價是一次性付款。
2、建立房價與房租的關系式。
設:在房屋耐用期內買房代價與租房代價相等。
因而:買房全部代價:租房全部代價
即:房價及其利息+累計維修費及其利息+累計保險費及其利息=累計房租金及其利息
房價及其利息=累計房租金及其利息-累計維修費及其利息-累計保險費及其利息
此時,房價及其利息中不含維修費、保險費的累計房租金及其利息。
3、求解平衡點。
設:P為房價,G為第一年租金,d為房租中維修費、保險費所佔的比重,i為利息率,a為房租平均年上漲率,n為房屋耐用年限。
將房價及其利息與累計房租及其利息、累計維修費及其利息、累計保險費及其利息變為代數關系式時,就成為:
p(1+i)n=G(1-d)*[(1+i)n(1-s)n]/(i-s)
G/P=(1+i)n(i-s)/(1-d)[(1+i)n-(1+s)n]
令K=G/P=(1+i)n(i-s)/(1-d)[(1+i)n-(1+s)n]
K是租買比價平衡點的比值。當房價與第一年房租金的比值等於平衡點K值時,說明租房與買房的經濟代價是一樣的。當實際的G/P>K時,即:租房與買房的實際租買比值偏離了這個平衡點,它偏向於有利於購房,不利於租房,租房代價高,買房合算;當實際的G/P<K時,它偏向有利於租房,則買房代價高,租房合算。
由此可見,國家在制定房改政策時,只有充分考慮了合理租售比價問題,才可能使住房制度合理化;只有租售比價達到了合理水平,才能使住房開發建設和經營者無論採取售房還是租房都不虧本。這才能使消費者看到買房與租房利益相等,根據其自身的經濟條件,恰當選擇住房的消費方式;也才能使住房制度改革得以深化,使住宅租售市場得以健康發展。
三、房價與地價的因果關系
對地價與房價因果關系的解釋,要從需求和供給以及市場運行的不同角度來分析。
1、需求角度來看,房價上漲導致地價的提高。地價與房價的本質都是一種產權價格,並且都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兩者不同的是:在國內目前的情況下,土地市場所決定的地價更傾向於是一種需求價格。因為土地的自然供給沒有彈性,其經濟供給受自然供給的限制,也缺乏彈性,並且,土地供給是由政府壟斷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地價主要由需求一方決定,需求上升則地價上升,需求下降則地價下降。
作為需求價格的地價實際上是由引致需求引起的,即由於土地產出物的需求導致了對土地的需求。房價高刺激了對土地的需求,由於土地的供給價格彈性小而導致地價的升高。地價的地區差異性同樣源於各地房價的不同,即不同的城市由於對房地產的需求不同導致了它們各自的地價不同。在各個地區中,由於市場的開放性和競爭性導致了各地的建安成本及開發商的利潤相差很小。因此,可以認為各地地價的差異主要由房價的差異來反映。
總之,在任一城市中,對增量房地產需求的增加,導致對土地需求的增加,由於土地供給價格彈性較小,導致地價上漲。因此,從需求角度看,地價主要是一種需求價格。在同一時點,地價高相對房價高而言,只是結果,不是原因。
2、從供給角度來看,地價上漲是導致房價上漲的一個因素。在房地產增量市場中,房地產是一種生產產品。因此,房價不僅僅是一種需求價格,更是一種供給價格。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由於土地的開發與經營是整個房地產經濟活動的開端和基礎,開發商總是先獲得土地的使用權,然後才能進行房屋開發和經營,即先形成地價,然後產生房屋建設成本,最後形成增量房地產的成本價格(包括合理利潤)。這個成本價格通過當時市場的供求關系,最後形成真正的增量房地產的交易價格,這個價格一般都高於其成本價格。
由此,上漲的地價進一步推動了房價上漲,但此時的地價與增量房地產的價格並不在一個時點上,而是經過了一個房地產的建設周期,即從供給的角度上看,地價是房價的成本之一,地價上漲是導致房價上漲的一個因素。
總之,地價與房價分別是由土地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和需求來決定的。地價和房價的升降也是由土地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當時的供給和需求條件來決定的,而不能籠統地說由房價來決定地價,或由地價決定房價,地價和房價的上漲最終是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對房屋土地需求的增加引起的。(
5.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 人口問題
歷 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長過快
史 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兒童比重過大
軌 增長減緩階段—— 人口增長緩慢
跡 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 人口的遷移
1、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三要素:居住地變更、時間上長期性(1年以上)、市空間位置變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時期 特點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原因 意義
19世紀以前 以集團型、大批量移民為主 舊大陸(亞非歐)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陸 歐洲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 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快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
3、 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數量增減。
4、 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時代 影響因素 遷移特點 流向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大批遷入 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當代 性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受國家政治政策影響大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 東部——西北和東北
沿海——內陸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改革開放政策) 遷移流量大,流向改變 西部——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農村——城市
5、 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效應
對遷入地區 積極 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消極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對遷出地區 積極 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消極 人才外流
其它效應 改變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革、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促使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①新大陸為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遷往美洲
③新航線開辟,為人們順利遷移掃清障礙
④殖民擴張,掠奪美洲資源財富
2)美國國內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的原因 遷移流量
19世紀中期 南北戰爭——政治 人口大規模西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 由鄉村流入城市
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 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經濟、生態環境 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南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需求 由東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後 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重建(經濟、生態環境) 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迴流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環境承載力
1、 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
4、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說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一、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 團塊狀 組團狀 條帶狀或放射狀
影響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區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線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區
地域形態 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 城市由幾片組成,每篇就近組織各自的生產生活,各片互不相連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線或地形區延伸
主要優點 便於集中設置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於管理,節省投資 便於城市擴大規模,有利於保護城市環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聯系不方便,市政建設投資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於一方向,且運距長
城市距離 成都、合肥、華盛頓 重慶、上海浦東新區 洛陽、西寧、宜昌、蘭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功能分區: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相互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2、劃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和倉儲區、風景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3、中心商務區(紐約的CBD——曼哈頓)特徵:
①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 ③建築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
5、 三種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 形態 特徵 位置
商業區 佔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狀 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建築物高大稠密;內部有明顯分區 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工業區 集聚成片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並趨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線 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
住宅區 佔地面積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建築質量上,高級於低級住宅分化;位置上,高於於低級住宅分區背向發展 高級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
低級 內城與低地、工業區聯系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舉例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少市中心呈同心圓狀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沖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呈扇狀向外擴展 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沈陽
多核心模式 城市並非依託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等多功能區,並由他們共同組成城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淄博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於各功能分區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
歷史文化(北京市)、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築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繞教堂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准: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於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於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 位於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於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
3、不同等級城市數目、相互距離、服務范圍、城市職能的關系:「高少遠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級高,城市樹木燒,相互距離遠,服務范圍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級低,城市數目多,相互距離近,服務范圍小,城市職能少。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層層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論:
(1)一個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圍繞中心地呈六邊形。
(2)是市場原則的作用
(3)高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當三個低一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第三節 城市化
一、 什麼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標志:
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②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③ 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3、 城市發展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開向村的因素。(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受自然災害影響大)
(2) 拉力:吸引人群來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它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義:人口轉變、產業結構變化、工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縮小城市與鄉村距離,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漸趨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發展階段 特徵 出現問題 發展新趨勢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
初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問題極少,處於城市化低水平時期 發展中國家
加速階段 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進很快 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後期階段 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中心區表現出衰落跡象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達國家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國家類型 起步時間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處階段 原因
發達國家 早
(英國最早18世紀中葉)
趨緩(停滯)
高
高(70%以上)
後期成熟階段 資本主義發展較早,農業現代化發展,大批農業勞動力向城市移動
發展中國家 晚
(20世紀中葉)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階段 民族獨立運動勝利經濟迅速發展
4、 郊區城市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和產業向郊區擴散的過程。
逆城市化:由於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導致市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用地緊張、生活質量下降
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2)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區的關系。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下面繼續...
6. 地理高考范疇—— 土地價格,和地租支付能力。這兩個分別是什麼意思 土地價格,和地租的區別是什麼
土地價格就是購買土地所需要付出的費用;
地租支付能力是指某一個人或組織對其其所租用的土地的租金的承擔能力。
土地價格和地租的區別:
1、概念不同:
土地價格是指購買土地的價格;
地租是指租用土地的價格。
2、所有權的歸屬:
購買的土地所有權歸屬購買所有人;
地租僅擁有一定期限內的土地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
(6)高中地理地租與什麼相關擴展閱讀
地租指的是土地所有者依靠土地所有權而取得的收入。
封建地租是地主無償佔有的農民的剩餘勞動甚至部分必要勞動,超經濟強制是其存在的必要條件。
資本主義地租是租佃資本家交給土地所有者的來自於僱傭勞動者的剩餘勞動的一部分,體現兩者共同剝削僱傭農業工人的關系。
地租是土地所有權的經濟實現形式。
地租是一個歷史范疇。在土地私有制下,地租是直接生產者創造的剩餘產品被土地所有者無償佔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者對勞動者的一種剝削形式。
在土地公有制下,地租既是國家從經濟上管理土地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國民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土地所有權的形式不同,與此相聯系的地租的性質、內容、形式及其所體現的生產關系也不盡相同。
社會主義級差地租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消滅了土地私有制和私人之間租佃土地的關系,因而也就消滅了原有意義上的地租。
在社會主義農業中,以土地好壞不同為條件的經濟收益上的差別依然存在。耕種較優等地所獲得的較多的收益,形成土地級差收益。有的經濟學著作中,把這種土地級差收益稱作社會主義級差地租。
7. 影響地租的因素
影響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客流量、市場因素(工廠工業區等)、政府因素(政府工程等如展館、車站、政府辦公地址等)。
土地作為生產的一種重要資源,其本身是否具有價值,在西方學者中的認識並不一致。例如薩繆爾森認為,土地本身沒有價值,土地的價值是由土地產品的價值引起的。這種看法與西方學者對於價值質的規定是矛盾的。既然價值質的規定是社會財富,那麼土地本身是能給人們提供各種效用的(如種植作物、蓋房屋,等等),被人們視為重要財富並可以交換的物品,所以土地本身也具有價值。土地的價值量的決定在於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和供求關系。鄉村的土地和城市的土地相比,價值量(或價格)差別很大。原因在於城市的土地與鄉村的相比更為稀缺,有更多的需求。
拓展資料:
土地租借出去所獲得的收益稱為地租。所以地租是土地服務的價格。
土地的需求曲線與其他要素相同。土地的供給具有新的特點:土地的供給來自大自然的賦予,其數量是既定的、不變的。就即土地的供給量不以市場價格的高低增減供給量,因此土地的供給曲線是一條完全沒有的垂直線。土地供給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地租水平的變動完全取決於土地需求的變動,說明土地需求增加,則地租上升,需求下降,則地租下降。
學者認為,地租收益是不花費任何代價和成本的純經濟收入。被稱為「純粹經濟地租」,它具有「自然剩餘」的性質。「自然剩餘」的含義是指它是大自然恩賜的收益。
地租收益的這一性質產生了兩個問題:
1.它被私人佔有是否合理?這個問題一直是西方分配論中爭論的一個焦點。
2.對地租收益徵收重稅會不會影響生產的積極性或效率西方學者認為,「自然剩餘」完全被私人佔有是不合理的,應該對地租收益徵收重稅,而且由於土地的供給是既定的,徵收重稅不會影響生產效率和積極性。因為徵收重稅並不會使土地的供給減少。即土地的供給沒有彈性,徵收重稅只是使土地所有者不花代價得到的麵包大一點和小一點而已,土地所有者不會因為麵包小一點就把土地荒廢而不出租。社會的土地供給量不會因為徵收重稅而減少。
8. 地租產生的條件和原因
地租是自然壟斷的結果
在可以被佔有的各種自然的要素中,土地是主要的要素。對於使用土地所付的報酬,叫做地租。
某種質量或位置的土地,如果其數量不少於需求,這樣的土地就不能產生地租
某一土地的地租由其收獲超過已耕作的最劣等土地的收獲的部分構成或者由超過在最不利情況下使用的資本的報酬的部分構成
http://www.iwep.org.cn/chinese/mingzhu/zzjjxyl/zzjjx33.html
絕對地租是農產品按照價值出售,價值超過社會生產價格以上的超額利潤;絕對地租產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權的壟斷;絕對地租產生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資本主義地租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來源於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級差地租產生(1)條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別和同一塊土地上連續投資勞動生產率不同。(2)原因: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因為:第一,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得經營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資本家都能獲得超額利潤。第二,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農業中獲得的超額利潤可以長期穩定地存在。(3)源泉:超額利潤。它是來自耕種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工人的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它是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與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2、絕對地租產生(1)條件:農業的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2)原因: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原因是:第一,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是農產品價值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有可能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權的壟斷,使農產品價值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必須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3)源泉:超額利潤。它是農產品的價值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http://qingyouxiaoyu.blogcn.com/
9. 地理上地租與距離的特點
地租理論:以城市中心為原點,距離市中心越遠,地價越低。其中要注意的是交通通達度較好的地方可能會形成地租次高峰。這部分內容屬於高中人文地理知識,可以參考教輔材料裡面的圖片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