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長沙的天氣很怪夏天還這么冷,有時又很熱下雨一下一個月啊
所處地理位置決定,長沙位於長江流域,氣候適宜,下半年降水充沛,氣溫潮濕,氣溫日變化大。有時夏季受冷空氣影響,氣溫較低
『貳』 長沙市的氣候跟它處於的地理位置有哪些關系
長沙市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是很溫和的,並且全年降水比較充沛,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這樣的氣候和長沙的地理位置也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因為長沙位於湘江下游,所以說受三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空氣是比較濕潤的。
『叄』 為什麼南方的內陸地區反而比北方沿海要濕冷。比如長沙比北方沿海的大連濕冷很多
因為北方的冬季屬於氣溫低空氣乾燥的類型,所以外面的空氣也是乾燥的 。而南方屬於水源多 ,冬季即使冷也比較潮濕,在室皮膚外接觸濕潤皮膚,自然會因蒸發把自己的體溫降低了一些,自然顯得要比實際冷些。
北方空氣乾燥,空氣不會有那麼多水分的。再者南方河流也很少的,南方大大小小的河流因為蒸發作用也會對空氣造成一定的影響。
南方冬季經常下雨,增加了潮濕的程度,加之本身的水多,而且長年累月積累的濕氣重,又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取暖設施,(自認為空調不如暖氣和地熱),所以就會很冷了。
從科學的角度講,應該是比熱的原因吧。
水的比熱容較大,意思是,相同時間內,水升高溫度的速度不如砂石塊(可以想像沙漠地區晝夜溫差)。
所以冬天可能溫度看上去比北方熱,但是由於水升溫慢,就感覺不那麼熱。所以北方晚上是非常冷的,而南方就相對柔和一點。
(3)地理為什麼長沙這么冷擴展閱讀:
南北方天氣的差異
中國南北方氣溫差異是很明顯的,南北方氣候條件不同氣溫也自然不同,中國南北方氣溫差異的原因有:
中國南北方氣溫差異:降雨多少差異
南澇北旱。中國隸屬東亞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於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西北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放牧過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
中國南北方氣溫差異原因:南方低緯度北方高緯度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距離遠,地理角度來說是南方低緯度北方高緯度,相差30多度。太陽在北半球冬季時直射南半球,導致南方太陽輻射強度和日照時間都強於或者長於於北方,溫度較高。這個是緯度位置的原因,緯度位置不同導致太陽輻射不同。
中國南北方氣溫差異原因:北方地區靠近冷空氣高壓
北方,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亞的冷高壓影響,經常有冷空氣南下形成寒潮,使氣溫大大降低。南方則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影響,冬季大多是溫和的。這個是氣候的原因。
北方離冬季風的源地近,受冬季風的影響大,氣溫急劇下降,冬季風加劇了北方的嚴寒;南方離冬季風的源地遠,冬季風在南下過程中受重重山嶺特別是東西走向的山脈的阻擋,到達南方時勢力很弱或已不能影響南方,南方氣溫較高。
中國南北方氣溫差異原因:地形因素
東西走向的山脈比如秦嶺阻擋了冷氣團的南下,使南方氣溫偏高而北方氣溫很底,溫差自然就大了。這個是地形的原因。
『肆』 長沙為什麼夏熱冬冷
長沙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該氣候類型決定了長沙市的夏熱冬冷的氣候特點。至於長沙市夏熱冬冷的特徵尤其明顯主要是由於夏季常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冬季受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南下的強冷空氣影響。
『伍』 為什麼長沙的冬天特別冷
因為長沙的濕度比較大,吹出來的風感覺很刺骨,所以感覺特別冷
『陸』 長沙為什麼夏天這么熱,冬天又那麼冷
長沙地理面貌極似一個掃地用的鋤斗(城西,南均有小山脈)
類似小盆地,山脈阻閉,氣流下沉使增溫迅速,地面輻射不易散發,熱氣團在上空久滯不去,所以夏天悶熱;
冬天由於長沙的雨水,及地下水豐富,地面常期濕潤,故天氣陰冷.
『柒』 長沙氣候
長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是:氣候溫和,降水充沛,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長沙市區年平均氣溫17.2℃,各縣16.8℃—17.3℃,年積溫為5457℃,市區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各縣年均降水量1358.6~1552.5毫米。
長沙夏冬季長,春秋季短,夏季約118—127天,冬季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春溫變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溫久,冬季嚴寒少。3月下旬至5月中旬,冷暖空氣相互交綏,形成連綿陰雨低溫寡照天氣。
從5月下旬起,氣溫顯著提高,夏季日平均氣溫在30℃以上有85天,氣溫高於35℃的炎熱日,年平均約30天,盛夏酷熱少雨。9月下旬後,白天較暖,入夜轉涼,降水量減少,低雲量日多。
從11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節屆冬令,長沙氣候平均氣溫低於0℃的嚴寒期很短暫,全年以1月最冷,月平均為4.4℃—5.1℃,越冬作物可以安全越冬,緩慢生長。
(7)地理為什麼長沙這么冷擴展閱讀:
一、位置境域
長沙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長沙盆地西緣。介於東經111°53′~114°15′,北緯27°51′~28°41′之間。東鄰江西省宜春、萍鄉兩市,南接株洲、湘潭兩市,西連婁底、益陽兩市,北抵岳陽、益陽兩市。東西長約230公里,南北寬約88公里。幅員面積11819平方公里。
二、地質特徵
長沙市境內地質特徵是:地層出露齊全,花崗岩體廣布,地質構造復雜,各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在長沙市均有出露,最古老的地層大約是10億年以前形成的。
約6億年前,長沙是茫茫大海,但海水不深。以後,海水逐步由東而西退出,瀏陽、長沙與望城大部分地區升出海面,成為江南古陸的西北緣。
距今約1.4億年,長沙地區海浸結束,上升成為陸地,由於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的影響,形成長條形的山間坳陷盆地——長(沙)平(江)盆地。新生代開始,整個長平盆地上升為陸地。距今約35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第三次冰期,瀏陽保留冰川地貌遺跡。
『捌』 為什麼長沙的冬天比南昌還冷
長沙考中部,南昌考南部,所以長沙比南昌冷。
『玖』 長沙市的氣候跟它的地理位置有什麼關系
長沙市的氣候跟它的地理位置有什麼關系?提起長沙很多人都會想到這個地方的美食,臭豆腐,鐵板燒等冠絕天下,但除了美食之外長沙的天氣也非常值得我們討論。作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的代表城市,長沙四季分明,每年都有因為季風而帶來的充沛降水,使得長沙成為很多人都非常嚮往的地方。而在這樣氣候的背後實則與長沙的地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長沙的晝夜溫差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有人曾經戲說長沙的一天就是北方的四級,早晨帶點微涼,中午氣溫上升而又顯得炎熱,晚上氣溫下降,空氣的潮濕又讓空氣顯得刺骨,這也是讓很多人頭疼的一點,雖然位於我國南方,但因為地形等因素的影響這個地理位置並沒有讓長沙跟北方有著太多的的分別,反而更像是南北方的一個過渡帶,冷熱分明。
『拾』 長沙氣候
長沙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長沙一帶乃至整個湘中的氣候都較為特殊。影響長沙氣候的原因主要有3個:一是長沙位於我國東南部,屬世界著名的季風氣候區,由於受季風影響,季節變化很明顯,冬冷夏熱;二是長沙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三梯級,距海較遠,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因此冬冷夏熱的大陸性氣候特徵較明顯;三是長沙所處的湘中地區,由於地質時代的升降運動,造成南高北低的地勢,特別是其南有五嶺,東有幕阜山,西有雪峰山,北為洞庭湖區,使其地形為一向北開口的馬蹄形,阻隔了東、南海洋委風的調節,使冬寒夏炎的特徵尤為顯著。 長沙地區氣候的特點是:冬寒夏熱,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綿長,充分體現了亞熱帶大陸性委風氣候類型的共同特點。 春季:氣候特點一是增溫迅速,氣溫變化大。「春來一日水熱三分」是長沙老幼皆知的諺語。從3月平均所溫10℃至5月平均氣溫22℃,僅兩個月時間氣溫升高12℃,平均每月升高6-7℃。同時,不但升溫快,而且變化大,如4月份的氣溫,據30年的統計資料,月平均氣溫最低為13.6℃,最高為21.1℃,相差近8℃之多。又如1969年4月5日的最低氣溫為2.5℃,而同年4月10日的最高溫為33.4℃,5天之中溫差達30多度。因此,「倒春寒」是長沙常見的現象。增溫快有利於農作物的播種,但溫差大又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長沙春季的第二個特點是陰雨連綿,空氣潮濕。長沙3月至5月的平均降雨日數(日降雨量等於或大於0.1毫米)有52.8天,約占年(151.2天)總降雨日數的35%以上,有不少年份還出現連續降雨15-20天的情況,因此3月至5月的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40%以上。這3個月陰天(日平均總雲量大於8成)佔全年陰天總數31%以上,相對濕度都在83%至84%之間,是全年相對溫度最大的季節。總之,長沙的春雨聞名全國。 夏季:長沙夏季漫長酷熱已國人皆知,長達4個半月,是全年最長的季節。也是全年氣溫最高的季節。從6月至9月,旬平均氣溫25℃,7月下旬至8月下旬,旬平均氣溫29℃以上。據記錄,1934年8月10日,長沙海關測候站天心公園觀測場測得的最高氣溫為43℃,為長沙高溫的極限。1949年以來的最高溫是1953年8月13日所測的40.6℃。此種情況在全國較為罕見。長沙日平均氣溫大於30℃的全年有94天,其中出現在夏季達84天,日平均氣溫高於35℃全年有一月之多,基本上集中在8月份。由於長沙處於湘江河谷地帶,地勢較低,相對溫度較大,更顯暑氣蒸人,因此長沙與重慶、武漢、南京等同稱為長沙流域的四大火爐。 長沙的夏季還有一個特點是降水不均,旱澇無定。長沙的暴雨天多集中在5、6、7三個月,從1951年至1980年30年中,長沙地區出現暴雨110天,其中5月23天、6月29天、7月20天,為降暴雨總數的65%以上。但各年降雨情況差別較大,如6月下旬總平均降水量為69.8毫米,但1969年卻高達384.8毫米,而1975年卻滴雨未下。又如7月上旬的降水量為41.4毫米,但1965年為226.7毫米,其中有5年該旬無雨。降水不均的結果勢必造成澇災或旱災,但由於氣溫高,雨水足,長沙的夏天還是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氣候條件。 秋季:長沙的秋天是雨水減少,秋高氣爽。秋、冬二季是長沙的少雨季節,據統計,從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平均降水量僅23.6毫米,不到春季的三分之一,歷史上還曾多次出現邊續近40天無雨的年份,秋燥的特點十分明顯。另外,長沙的秋天雖然較短,但晴天較多,據統計,長沙地區每年平均低雲量小於2的晴天共136.2天,而9月至11月就佔41.5天,佔全年總數的三分之一。這一時期氣溫也較適宜,從炎熱的夏天轉向秋涼,但氣溫又略高於春溫,因而長沙民間有「十月小陽春」之譽。長沙的「金秋季節」,不僅展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如畫佳景,也呈現出「霜 露蒸千樹熟,浪圍風撼一洲香」和「水母處處看苗碩,茅屋家家指麥秋」的豐收氣象,無處不再現出一種成熟的美。微感不足的是匆匆秋又去,迎來的是蕭索的冬天。 冬季:長沙的冬季無嚴寒,少降雨。冬季月平均氣溫多在5℃以上,最冷的1月份月平均溫度也有1。6℃,最高達8.6℃。一天中出現氣溫低於0℃而形成霜凍或冰凍的天氣,冬季平均只有19.9天。雖然有極個別的時候出現過極點低溫,如1972年2月9日最低氣溫達-11.3℃,1969年1月31日達-9.5℃。但日平均氣溫在-5℃的時間,年平均僅1.3天,沒有出現過候平均氣溫不到0℃的嚴寒期。長沙冬季的降水量雖僅佔全年的16%,為降水量最少的12月份,月平均降雨也有45.3毫米,比長江下游的南京(29.4毫米)、珠江三角洲的廣州(24.7毫米)等地都要多,這些雨水已足夠越冬作物生長的需要。 因為雨水適量,不甚嚴寒,所以長沙的冬季也並不蕭索,常綠的闊葉樹木如香樟、女貞等仍然蔥籠翠綠,正如唐杜荀鶴《冬末與友人泛舟湘江》詩雲:「殘臘泛舟何處好,最多吟詠興是瀟湘。」 長沙的氣候,四季分明,既蘊含著生命的勃發,又不離與自然的抗爭,抑揚頓挫的環境,培育了長沙人的辣椒性格和拼搏精神,自這片土地上出現人類以來,歷數千餘年,至今猶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