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都包括哪幾個方面啊
地理主要是分兩大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主要有:天文、水文、大氣、岩石、土壤、生物、資源、自然災害等
人文地理主要有:人口、城市、產業、交通、通信、貿易等
其他的還包括經濟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現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計量地理學等.
『貳』 地理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地理要素總包括分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生物、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人文要素包括:資源能源(有時也可以放在自然要素中)、農業、工業、交通、商業貿易、旅遊、人口、城市、市場、政策、科技等
『叄』 地理知識包括什麼方面
地理常識全知道
《地理常識全知道》是2011年1月1日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翟文明。本書介紹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常識。[1]
書名
地理常識全知道
作者
翟文明
ISBN
9787511307989
定價
29.80元
出版社
中國華僑出版社
快速
導航
圖書目錄
內容介紹
《地理常識全知道(超值白金版)》內容豐富、體例科學,全書共分自然地理總論、人文地理總論、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四篇。自然地理總論講述地球的內外部環境,運用地理原理分析生態系統平衡、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問題;人文地理總論涉及工農業生產布局、城市地理、旅遊地理、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等方面;中國地理由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區域地理三部分組成,以國家重大項目的建設為例,講述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而且分區域講述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域的地理概況和著名旅遊景觀;世界地理分為自然地理和國家地理兩部分,講述不同大洲的地貌、水文,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城市、居民、特色景觀等。《地理常識全知道(超值白金版)》功能性強、信息豐富、體例簡明,各部分的編排注重內在聯系和邏輯次序,詳實的數據、簡明的地理常識和國家概況,直觀明了,便於讀者快速翻閱查找運用。一冊在手,地理常識全知道。
我們中國評價一個人有學問,常用「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來形容,足見國人對地理知識的重視。有些知識對個人而言,多則有益,少亦無礙,但地理知識不是這樣,缺少它不僅會給工作、生活帶來很多障礙和不必要的麻煩,而且會使我們失去很多成功的契機。古往今來的政治家、軍事家無不重視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一代偉人毛澤東在艱苦的抗戰歲月,無論走到哪裡都會仔細研究地理、地勢,然後進行戰爭的決策,贏得了一次又一次偉大的勝利。對於我們普通人,學習地理、具備必要的地理知識,有利於提高我們知識的儲備量,對於我們的工作、生活、旅遊等都大有裨益。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自然地理總論
一、宇宙中的地球
人類認識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
天球、天體和天體系統
總星系
星系團和星系群
星團
宇宙中的「三洞」
河外星系
銀河系
星雲
恆星
中子星
白矮星
超新星爆發
行星
衛星
彗星
星座的劃分
占星學中的十二星座
時空隧道
第五空間
太陽系
太陽系的特點
太陽系未解之謎
太陽
八大行星
小行星
哈雷彗星
流星
流星雨
隕星
通古斯大爆炸
太陽黑子
日珥
耀斑
『肆』 地理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地理要素包括:
1、圖的注記和顏色:地形圖上的文字、數字統稱為地形圖的注記。它將地理要素中的名稱、數量、意義等表示出來。
2、地物要素:地形圖上的居民地、工礦企業建築物、公共設施、獨立地物、道路及其附屬設施、管線和垣柵、水系及其附屬設施等均屬於地物要素。
3、地貌要素:地貌要素是地形圖最重要的地理要素之一,在地形圖上主要用等高線表示。等高線能精確地表示地面的高程和坡度,正確地反映出山頂、山背、山脊、山谷、鞍部等地貌形態。
地理要素是存在於地球表面的各種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以及它們的分布、聯系和時間變化等,是地圖的主體內容。地理要素根據其性質,可以分為自然地理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兩大類。
(4)地理概要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地理要素有一個典型的特徵即空間特徵,就是地理要素肯定存在於地理空間的某個位置,具有一定的空間形狀、空間分布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空間關系。從地理要素的定義上不難發現,空間位置特徵、屬性特徵、空間關系特徵和時間特徵是地理要素的四個基本特徵。
地理要素總是存在於地球表面的某個位置,並具有一定的空間形態和幾何分布,這些特徵稱為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特徵,通常把地球表面抽象成一定的坐標系,在其中表達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即是其位於坐標系中的位置。
由地球表面抽象出來的坐標系可以是地理坐標的經緯度、空間直角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或極坐標系等。空間位置特徵有時候也稱為地理要素的幾何圖形特徵,包括地理要素的位置、形狀、大小和空間分布狀況等。
『伍』 人文地理概況包括哪些內容
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人類與地理環境協調發展 具體案例:德國移民 歐洲農業模式 中國可持續發展15年概略 徽州文化等
『陸』 某地地理概況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啊
政治 經濟 文化 地理格局 氣候 地形 地勢 人口 風俗 旅遊 。。。so on
『柒』 高中地理主要講些什麼
必修科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區域地理。
選修科目: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冊),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理解重於記憶,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多做練習,重視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冊部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冊和選修教材一)和區域地理(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
(7)地理概要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高中地理與初中的內容相差很大,初中多為「是什麼,在哪裡」,而高中是「為什麼」,尤其高一上冊的自然地理,學習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科思維,理解難度大,剛進入高中的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如學生對四季更替,邊遠地區鄉村學生對工業布局都缺乏感性認識。
進入高中以後地理中常識所佔比例較初中小了,但知識更深,更系統化,更加復雜,理解難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滲透的范圍越來越廣,學習地理需要的課外知識也多。
參考資料:網路-高中地理
『捌』 地理概要
必背考點
第一單元 地圖專題
1.
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
,向西度數增大為西
。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
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
,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
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
的劃分:20°W往
160°E為
,20°W往西至160°E為
。
8.東西方向的判斷:
定律(例
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
大小與圖示範圍:相同圖幅,
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
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
的地圖,
的箭頭指
;
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東西方向。
11.
的疏密:同一幅圖中
越密,
越陡;
越密,風力越大;
越密,溫差越大
12.
的凸向與地形:
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
。
13.等
的凸向與河流:等
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
的凸向與
:
凸出方向與
流向相同。
第二單元
專題
1、天體的類別:星雲、恆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
的氣體、塵埃等。
2、
的層次:
——
(銀
)——
——
3、
按特徵分類:
(水
火)、
(木土)、
(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
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
)、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
、適宜的大氣和溫度、
。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
:光球(黑子)、色球(
)、
(
)。
7、
--黑子(標志)、
(最激烈),
的變化周期11年。
8.
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
--
--
,
――磁場――
9、
的影響:①維持
,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②
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
速度:①
(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 ②
(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
(23h56m4s真正周期) ②
(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①晝夜更替 ②不同經度不同的
③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11、
: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
上
為0度)。
12、
與經線: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春
;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夏至、
13、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
差+ 途中時間
14、
=經度/15°(若不整除,則
)
差=
差
15、
:以
(0°)時間為標准時,也稱為
,也是零
的
。
16、日期分割:零點經線往
(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
為「昨天」。
17、
: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過18
)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18、衛星發射基地的
:
自然因素(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 ②
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 ③地形平坦開闊);
(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
)。
①太原:技術力量強; ②
:
,晴天多; ③
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
④
: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海運便利。
19、公轉 速度:1月初--
—速度快,7月初--
—速度慢;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
的變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帶的形成
20、公轉與自轉形成了
(23°26′):
①
存在---
的移動---晝夜長短和
的變化---四季
存在---
的移動—
風帶的季節移動—
、
的形成
②五帶的劃
:
之間為熱帶、
之間為溫帶、
極點之間為
③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
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
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
、
消失。
21、
變化規律: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③
以北地區正午
一年中最大值,
一年中最小值;
以南地區正午
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
之間的地區-----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
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22、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①
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
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
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23、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
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
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24、晝長=
—
;晝長=24小時—夜長
=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
是6:00
=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
是18:00
25、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象出現
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26、典型的季節現象
時間季節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七月初,
附近,
、
最慢 一月初,
附近,
、
最快
正午太陽高度 6月22日左右,
以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
達最小 12月22日左右,
以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北半球達最小
晝夜長短 晝長夜短,
以內出現極晝 晝短夜長,
以內出現
等溫線 陸地等溫線均向北凸出 陸地等溫線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風帶 隨太陽直射點北移 隨太陽直射點南移
下降
洋
受
的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流動 受
的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流動
我國的降水 夏
影響,降水多 冬
影響,降水少
我國的河流
因高溫導致冰雪
多,
受
影響,大部分河流進入
,
分
、夏汛 大部分進入
,
以北的河流有
,部分河流有斷流現象
我國的季風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海洋的
影響,高溫多雨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大陸的
影響,寒冷少雨
我國的農業生產 全國普遍高溫,農作物進入生長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漸過渡到兩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區農作物處於越冬期,南方熱帶地區水熱充足,可生產
、瓜果
(華北
、長江
)、暴雨、
(表現:強風、暴雨、
)
、
、乾旱、
、
較多 較少
第三單元 大氣專題
1、
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
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
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
。
3、大氣的
:
--地面增溫--
--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
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我國
的分布
最高,
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
,並通過
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溫與天氣:白天
,氣溫不高(
反射作用強);夜晚
,氣溫較高(
強)。
8、氣溫的
:
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溫的水準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
②
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
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10、
:①影響因素:
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
多少。
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
>
,
>草地>
>湖泊,晴天>陰天。
11、
的性質特點
(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
(
)——陰雨
(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
(
)——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
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
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
)——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
——陰雨、風
12、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準運動叫風,水準
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愈密
愈大。
14、風向:(1)風向-—風的來向;
(2)根據
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①確定水準
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並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②確定
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
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
和
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近地面的風,受
力、
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16、
與天氣(冷暖不同
作水準運動並相遇)
①
過境雨區在鋒後,出現雨雪、降溫天氣。 過境後,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②
過境雨區在鋒前,多為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
是
: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
、冬春季節出現的
。
18、
與天氣(同一
作
):
①
(
)垂直氣流上升,天氣陰雨。 ②
(
)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19、
及
風帶:
①
(
)
畫出右面
迴圈圖
②氣壓帶、風帶(水準分布)
畫出右面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北撇南捺」)
③
考察站紅旗向西北飄,視窗要避開東南方向;
黃河考察站紅旗向西南飄,視窗要避開東北方向。
20、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
:
使亞洲、
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
高壓;
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
。
22、東亞、
環流:(如右圖)
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
;主要由
引起。
南亞:夏季
,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移動和
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國的
災害、
的移動與
的強弱有密切關系。
①
的移動
春末(5月),
在華南(
)(華北
,東北
)
夏初(6---7月),雨帶移到
---
(
)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 進入「
」(
)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③
災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
強),造成北澇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我國水
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
24、氣候形成因數:太陽輻射、
、
、人類活動
25、判斷
的步驟: 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
①熱帶的四種
: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
差異較大
(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
(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
影響,終年高溫少雨)
(南亞地區,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刮
,6--9月為雨季)
(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濕季,
移來時為旱季,農業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
②
類型:冬季最
均溫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除
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緯30º——40º大陸的西岸,位置在
和副高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
③
類型:除
外,冬季最
均溫以0℃以下。
:分布在南北緯40º--60º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
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分布在北緯35º--55º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的高緯一側),受
影響,寒冷乾燥,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全年受大陸性
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陸性與
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
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
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
少。
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
在2月,
較多。
27、主要的
:是指因暴雨
、乾旱、
、
、大風沙塵、大(濃)霧、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旱澇災害 寒潮
發生的時間 夏秋季節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發源地 熱帶洋面或
洋面 蒙古、
影響地區 我國東部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區外的全國范圍 除青藏、雲貴、海南外的廣大地區
天氣變化 強風、
、
暴雨、
或
大風、雨雪、
28、主要的
問題:全球變暖(
CO2)、
破壞(氟氯烴消耗O3)、
(SO2、NO2)
29、
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氣中CO2增加——
增強
②
森林——光合作用減弱——CO2相對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
③大氣逆輻射增強——
——氣溫升高——全球熱量帶分布發生變化——經濟結構發生調整(農業
,中緯受損,高緯受益,使適宜
生產地域縮小,糧食減產。)
④極地冰山融化,
海
,
地下水水質變壞。
30、綠化的
:
①通過光合作用保持大氣中O2和CO2的平衡,凈化空氣;
②
和
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③
的作用是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
第四單元 水環境
1、水迴圈:①按其發生領域分為
間大循環、內陸迴圈和海上內迴圈。
②水迴圈的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
。
③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
。
2、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①以雨水補給為主的的河流其
的變化與
變化一致: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
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溫帶海洋性與
河流流量全年變化小;
②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其
變化與氣溫關系密切:冰川
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間可相互補給,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蓄作用。
3、我國
的差別:①我國東部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東北春季有積雪
)
②我國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冬季斷流)
4、海水等溫線的判讀: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高
向低溫是
,反之是寒流。
5、影響
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
是最基本的洋流類型。
7.洋流的分布(畫一畫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圖):
①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
、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形成
④
洋形成
,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8.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
—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②影響
—-漁場 ③影響航海 ④影響
9.世界主要漁場:
、北海、
---寒
交匯;
――
10.
集中在
的原因:①這裏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②入
流帶來豐富的
類,
繁盛,
豐富。
11.
是指源
的自然災害: 海嘯和
。
12.
問題指源於人類活動的海洋
:
、
、
第五單元 陸地環境
1、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介面)、
(
—
)、
(
以下)
2、
范圍包括地殼和
頂部(
之上)
3、岩石成因分類:
(
和
)、
(
、有化石)、
。
4、地殼物質迴圈:岩漿冷卻凝固→
-外力→
-變質→
-熔化→岩漿
5、
:①
(
、
、地震、
)
②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
6、
的類型:
(
、
),
(上升岩塊-
、下沉岩塊-
)
7、
成谷
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
之前
成山、
成谷)
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
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8、
--廬山、泰山;
--
、河平原和
。
9、
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油)、向斜(儲水)、
選址,應避開
10.外力作用與常
貌:
①流水侵蝕——
、峽谷、瀑布、
的千溝萬壑的地表、
(
)
彎曲的河道--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積——
、
、河流中下游
③風力侵蝕——
、
、
、
柱、風蝕城堡等
④風力沉積——
、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
;
11、陸地環境的整體性:陸地環境各要素(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
都體現出乾旱特徵。
12、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有: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②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經度地帶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水分和熱量)----
1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①山地所處的緯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陽坡、陰坡;④迎風、
。
14、影響
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
)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二是
的大小(迎風、
)
15、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16、主要
:地震、火山、
和
。
①兩大
是:
帶、地中海——
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
中。
②
的防禦:提
築物抗震強度;實施
,防止
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環境;
第六單元 季節知識專題
學習好季節知識的關鍵:①北半球與南半球季節相反,即北半球與南半球在同一時間處於不同的季節。
②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移動方向;晨昏線與經線和晝夜的位置關系;晝夜長短的變化;
③北半球的四個重要節氣: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
,12月22日
『玖』 地理都包括哪幾個方面啊
地理就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我們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誰記得范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人文地理有一個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實現人類的各種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也就是可持續發展。
以上為傳統的地理分類,現在由於科學發展,地里有產生了新的學科就是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好了以後告訴你更多的內容。
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
『拾』 地理主要講的什麼
中學階段主要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多看地形氣候圖,多問老師,關鍵培養自己的興趣。地理不算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