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 人口最多的是什麼族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散居雲南、廣東、貴州、湖南等省。有本民族語言文字,多使用漢語文。主要從事農業。其先民是秦漢時「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史稱「西甌」、「駱越」、「僮」等。有「布僮」、「布儂」等二十多種自稱,解放後稱「僮族」,1965年改稱「壯族」。
文化藝術
壯族文化藝術豐富多彩,尤其能歌善唱。各地均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個不一,以農歷三月初三最為隆重。
大歌圩常常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拋綉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
廣西西北、西南地區的婦女服飾還較多地保留著傳統特色,多著無領、左衽、綉花滾邊的黑、藍色上衣,下穿長褲或百褶裙,頭上包成方塊形的黑帕,喜戴銀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壯族
『貳』 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個民族
最多的是壯族, 1617.88萬人。
隋唐後,經五代十國到宋、遼、金,中國又一次經歷割據,形成各民族政權對峙的局面。如宋朝、契丹族的遼、女真族的金朝對峙等。
此後,蒙古帝國在蒙古高原興起。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滅宋,入主中國。元朝在內地和各少數民族地區實行「行省」制度,密切了中央王朝與少數民族地區的關系。綜觀中國的歷史,雖然政權有分有合,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和基本趨勢。
帝制時代:
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公元前221年),標志著中國帝制時代歷史的開始。在此後的兩千年歷史發展中,也有一部分非華夏民族或者在周邊外國或邊疆地區建立政權。如秦代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西域各族、西部的羌、東北的東胡(鮮卑、烏桓)、夫余等族都建立過自己的政權。
魏晉南北朝時期,除兩晉的短暫統一外,漢族和各少數民族曾建立過23個政權。匈奴族建立過前趙、北涼、夏3個政權;鮮卑族建立過代、北周、前燕、後燕、西秦、西燕、南涼、南燕等政權;羌族建立過後秦;巴氐族建立過後漢;漢族建立過前涼、冉魏、西涼、後蜀、北燕5個政權。
『叄』 中國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什麼族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壯族(壯文:Bouxraeuz,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
1965年10月12日,根據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並徵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為強壯的"壯"字。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族總人口數為16926381人 。
『肆』 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什麼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我國的壯族人口大約在1700萬,這個數字可是要比葡萄牙、奧地利這些歐洲國家人口還要多,如果單獨把壯族人口拿出來在世界各國人口數中排名,甚至可以排到70名以內。但是如果與我國近13億的漢族人口相比,壯族的確算是「少數民族」了。那麼壯族人口基數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伍』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什麼
根據2010年的人口統計可得知,全國壯族人口的總人數為1692萬人,這其中有1444.85萬人都生活在廣西壯族的自治區,毫無疑問,壯族以相當大的優勢成為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只是,與全國其他55個民族作為比較,壯族並沒有像維吾爾族、藏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一樣,擁有那麼高的存在感,壯族的知名度,與少數民族人口第一的數量嚴重不匹配。不過,他們確實坐穩了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第一把交椅,他們的總人口數,甚至抵上世界上有些小國總人口。為何在眾多的少數民族中,壯族擁有著最多的人口呢?
壯族姑娘
嶺南地區與中原地區相隔千萬里,再加上中原人即便是打仗到了這里,也很難適應這里的氣候,在其他地方兵荒馬亂,災民成群之時,在這里生活的人們至少還能享受一絲絲的安寧。因此,戰亂之中,其他各族的人口在急劇減少,這里的人口卻一直在緩慢增長,所以,壯族能夠成為少數民族中的第一大族,自然就不足為奇了。
『陸』 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個民族
最多的是壯族, 1617.88 萬人。
人口在1000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2個) 壯族1617.88 滿族 1068.23
『柒』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什麼族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
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
(7)地理少數民族最多的是什麼族擴展閱讀:
壯族的習俗:
婚姻
壯族多一夫一妻制家庭。過去,「女娶男嫁,夫從妻居」曾經較為盛行,後來過渡到「從夫居」的父系家庭為主。
直到近、現代,壯族農村地區仍普遍存在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新娘出嫁那一天,由十來個同輩姐妹陪同到新郎家,有的地方當天婚禮過後即回娘家,有的地方新娘與同輩姐妹一起在新房中歌唱達旦度過新婚之夜,次日一起回娘家。
以後逢農忙或節日才到夫家勞動幾天。一般要到二、三年後或懷孕後才長住夫家。這種文化現象被認為是壯族婚姻制度從「從妻居」到「從夫居」轉變進程的一種過渡形態。
『捌』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哪個
壯族(壯文:Bouxraeuz,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人口約1500萬人,國內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等地。壯族除自稱「布壯」以外,還有「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儂」、「布央」、「布曼」、「布饒」、「布傣」等自稱。「布」,在狀語中是「人」的意思。
壯族的信仰
壯族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
壯族民間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樹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靈等。魏晉以後,隨著道教和佛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壯族宗教信仰體系在其影響下發生了變異,形成以原始的麽教為主,融道教和佛教為一體,信仰多神的「宗教」,出現了半職業性神職人員——師公。
壯族的飲食
壯族是最早栽培和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發 達,稻米也自然成為壯族人民的主食。稻米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有蒸、煮、炒、燜、炸等,各種米飯、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湯圓等,是壯族人民日常喜愛的食品。
壯族的服飾
壯族的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在桂西鄉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婦女,還保存著自己民族服裝的特點。如廣西西北部,中老年壯族婦女多穿無領、左衽、綉花滾邊的衣服和滾邊、寬腳的褲子,腰間束綉花圍腰,下身穿褶裙和綉花鞋,喜戴銀首飾。
壯族的節日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