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要把敦煌莫高窟建在西北地區
佛教石窟寺的選址,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基本原則:「大區位」:位於交通幹道之上「小區位」:位於城市遠郊河流旁的崖壁之上「大區位」要素,是為了保證「潛在信眾」的「基本流量」。「小區位」要素,是為了保證「信眾」能夠在有充分供給的基礎上避世禪修。
而且,新疆地區與河西走廊的石窟寺,都必須分布在綠洲城市的附近,相對於中原地區,這就進一步在「小區位」方面限制了石窟寺的選址。以敦煌瓜州一帶的五個石窟為例,西千佛洞與五個廟石窟均分布在敦煌城上游的黨河沿岸、莫高窟位於敦煌城東南的宕泉河沿岸、榆林窟位於瓜州城(鎖陽城)西南的榆林河沿岸,東千佛洞則位於瓜州城(鎖陽城)東的疏勒河故道沿岸,它們均與敦煌城、瓜州城兩座雪山融水滋潤的綠洲城市保持著「供給」與「清凈」相平衡的距離。
綜上,我們現代人讀史的時候,切忌從現代常識出發。對「莫高窟為什麼會建在西北地區」產生疑惑,從根本上講,就是犯了「以今度古」的「毛病」。
B. 是從地理和歷史角度探尋敦煌莫高窟輝煌的原因
歷史:敦煌,位於絲綢之路的要沖,是歷史上佛教和印度文化傳入中國的必經之路,大量會聚,自然有利於石窟文化興盛。
從地理因素說,敦煌地區為內陸沙漠氣候,土壤和氣候條件很適於石窟的開鑿和保存。
C. 敦煌莫高窟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敦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交匯處,全市總面積3.12平方公里,其中綠洲面積1400平方公里,僅占總面積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圍,故有"戈壁綠洲"之稱
光緒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發現砌封於隱室中滿貯從三國魏晉到北宋時期的經卷、文書,織綉和畫像等約5萬余件。文書除漢文寫本外,栗特文、佉盧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寫本約佔六分之一。文書內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門雜文的宗教文書,文學作品、契約、賬冊、公文書函等的世俗文書。 敦煌藝術的發現,名聞中外,它對我國古代文獻的補遺和校勘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2] 石窟內部佛像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鮮艷瑰麗,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松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像力豐富、造詣極高,而且與壁畫相融映襯,相得益彰。 它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檐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檐角系鈴,隨風作響。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 莫高窟內佛像
建,並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沖雲霄;有的從空中俯沖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有的則隨風漫卷,悠然自得。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呈獻給人們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像世界。 艷麗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里,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像力量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採納,謝謝!
D. 曾是西域門戶「咽喉之地」,地處荒涼的敦煌地理位置為何會如此重要
敦煌的地理位置特別重要,是連接中原和西域的咽喉地帶,在古代,敦煌是連接青海、西藏還有甘肅的一個節點,所以那個時候只要佔據了敦煌,就在這三個地方占據了主動。
1、古時候敦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上面我們也說了,敦煌市三個地區的交界處,所以在古時候,敦煌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只要佔領了敦煌,就能阻擋三個地區的攻擊,並且敦煌還在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最邊緣,是一個重要的地區節點,一旦出了敦煌,就離開了古代中國的境內,進如了其他民族的地界,這更加凸顯出了敦煌這個地區的重要作用。
綜上,敦煌在古代之所以地理位置重要就是因為在敦煌這一個地方可以牽制三個地區的侵犯,從而保證中原地區的發展,而且敦煌在當時還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一旦出了敦煌,就進入了域外民族的地盤了。
E. 古人為什麼要開鑿石窟呢
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為什麼修建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呢?除了復雜的社會原因,神秘的宗教傳奇之外,令人信服的真正原因則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科學地選擇地理環境位置。
石窟的修建是古代建築中的一個特殊類型,它既是巨大的建築工程,又是偉大的藝術創作。莫高窟是建築、繪畫、雕塑密切聯系實用性和藝術性高度結合的完美的建築整體。它的選址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它與宗教、地形、石質以及朝向、交通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古代勞動人民選中了這些可以生棲的地方,經過辛勤勞動,開荒植樹,種植糧食果蔬,創造了生活的物質基礎,年復一年地開鑿石窟。隨著修洞窟主的增多和洞窟的不斷修建,到唐代時,莫高窟就建成了古人所記載的“斯構矗立,雕檐化出,巍峨不讓龍宮”;更有那“前流長河,波映重閣。風鳴樹道……更澄清凈之趣。”
地質對石窟開鑿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戈壁灘的敦煌為礫岩,石窟的開鑿不能脫離該地區的地質條件,它只能綜合各方面的因素,針對當時的岩石特點,進行不同的加工與處理。在同一崖壁上,石質也多有優劣之分。
因為沉積岩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出現不同岩石的石層和夾層。敦煌莫高窟的岩石在地質上屬於第四系酒泉礫岩,並夾有砂岩,岩性變化很大,交錯層理發育,上部為泥質膠結,下部為鈣質膠結。這種由礫石、砂土等自然膠結而成的礫岩層,多呈厚層塊狀。
由於它不具有整體岩石的硬度,而是以鬆散的陸相礫岩沉積在河流西岸,因此,經開鑿的洞窟表面高低不平。由於卵石與礫岩的硬度、大小、密度都不致,給表面處理加工帶來了困難。所以敦煌石窟的加工與造像都藉助於泥作,把石窟的開鑿與泥塑、彩繪結合起來。
F. 為何敦煌莫高窟要修健在人跡罕至的西北,有何意義
敦煌莫高窟所在的位置,曾經是最繁榮的地帶,這里是游牧文化,農耕文化,西域文化,交流到地帶,因此,由於文化的交流,一些僧人將在此開鑿洞穴進行修禪,後來又有一些僧人繼續開鑿洞穴,於是就漸漸發展成現在的敦煌莫高窟。總之,敦煌莫高窟的建立與絲綢之路的發展是離不開的。當然,敦煌莫高窟不僅遭受著人為的破壞,還遭受著環境的破壞。由於大量的風沙腐蝕著敦煌莫高窟裡面的壁畫,使得壁畫難以修復。國家的研究人員在努力的阻擋風沙,減少風沙對壁畫的腐蝕,來更好地修復和保護壁畫。莫高窟不僅有絢麗的壁畫,還有一些精美的彩雕,不過一些彩雕曾經被日本人掠奪過去,至今都未歸還我國。當然,中國人一直在努力尋回曾經丟失的珍寶,讓珍寶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並且現在中國強大了,不會再讓其他國家奪取任何一件珍寶。
G. 為什麼要建造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明沙山東麓懸崖上。它是中國石窟三大藝術瑰寶之一。這些洞穴是在先秦第二年(公元366年)首次挖掘出來的,經過了幾代人的翻修。
洞窟492處,彩塑2415座,壁畫4.5萬平方米。他們是中國最大最富有的洞穴藝術寶庫。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敦煌是一座偉大而輝煌的城市,它的名聲來自莫高窟。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中國最大的石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名沙山東頂峭壁上。南北長約1600米。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象徵。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都有飛天畫,總計4500多具屍體。它是世界上和中國數量最多的佛教石窟和寺廟,擁有數量最多的飛天洞。
H. 為什麼古人要把莫高窟設在那種地方
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為什麼修建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呢?除了復雜的社會原因,神秘的宗教傳奇之外,令人信服的真正原因則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科學地選擇地理環境位置。
石窟的修建是古代建築中的一個特殊類型,它既是巨大的建築工程,又是偉大的藝術創作。莫高窟是建築、繪畫、雕塑密切聯系,實用性和藝術性高度結合的完美的建築整體。它的選址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它與宗教、地形、石質以及朝向、交通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石窟寺是印度佛教的產物,是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與一般寺院沒有多大區別。根據佛教的教義,寺院需要一個「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清凈的環境,盡量擺脫世俗生活的干擾,以便於學經和修行。所以山林一直成為佛教寺院與石窟的選址對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大半在山林中。「天下名山僧佔多」,很多的名山都建有寺院。與寺院相比,石窟則有特殊的要求,即起碼要有可供開鑿的崖壁。因此,它的最大特點是在山地,依山開鑿。為了取得天然峭壁與優美的景色,石窟選址往往都注意能依山面水。石窟寺往往藉助壯觀的自然景色,選址在山勢險峻、流水不絕、景色奇麗的地方。敦煌千佛洞的選址,也是這樣。
早在唐代,一個地方統治者在其碑文中就盛贊莫高窟:「西連九隴坂,鳴沙飛井擅其名;東接三危峰,滋露翔雲滕其美;左右形勝,前後顯敞,川原麗,物色新。」「珍木嘉卉生其谷,絢花葉而千光。」從現狀看,千佛洞開鑿在遠離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斷崖上,這里大泉河自南向北流去,大泉河兩側都為連綿起伏的沙丘,東面名三危山,西面名鳴沙山。莫高窟選擇在河西由河水沖刷形成的鳴沙山的峭壁上。這里不僅與世俗生活隔離較遠,更重要的則是由於大泉河的存在形成了一派清幽的大自然風光。距莫高窟15公里的南山谷中有個名叫大泉的地方。這里的泉水匯合起來向北流經莫高窟,唐代稱為「宕泉」,後來也叫大泉河。大泉河平時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每遇漲水季節,這條小溪就會變成寬闊的河流,澆灌著莫高窟的土地,使宕泉兩岸紅柳叢生、草木青綠。古代勞動人民選中了這些可以生棲的地方,經過辛勤勞動,開荒植樹,種植糧食果蔬,創造了生活的物質基礎,年復一年地開鑿石窟。隨著修洞窟主的增多和洞窟的不斷修建,到唐代時,莫高窟就建成了古人所記載的「斯構矗立,雕檐化出,巍峨不讓龍宮」;更有那「前流長河,波映重閣。風鳴樹道……更澄清凈之趣。」
地質對石窟開鑿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戈壁灘的敦煌為礫岩,石窟的開鑿不能脫離該地區的地質條件,它只能綜合各方面的因素,針對當時的岩石特點,進行不同的加工與處理。在同一崖壁上,石質也多有優劣之分。因為沉積岩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出現不同岩石的石層和夾層。敦煌莫高窟的岩石在地質上屬於第四系酒泉礫岩,並夾有砂岩,岩性變化很大,交錯層理發育,上部為泥質膠結,下部為鈣質膠結。這種由礫石、砂土等自然膠結而成的礫岩層,多呈厚層塊狀。由於它不具有整體岩石的硬度,而是以鬆散的陸相礫岩沉積在河流西岸,因此,經開鑿的洞窟表面高低不平。由於卵石與礫岩的硬度、大小、密度都不一致,給表面處理加工帶來了困難。所以敦煌石窟的加工與造像都藉助於泥作,把石窟的開鑿與泥塑、彩繪結合起來。
在石窟選址中,朝向也普遍受到重視。根據中國的地理氣候條件,最好為南向和東向。西向和北向經常受風雨的侵襲,冬季又易積雪,容易風化。莫高窟選擇在大泉河西鳴沙山東麓的峭壁斷崖上,坐西朝東,與東面的三危山隔河相望。這里正如莫高窟存唐代《李克讓修莫高窟佛龕碑》所說:「鑿為靈龕,上下雲矗;構以飛閣,南北霞連。右豁平陸,目極遠山」,「西連九隴,東接三危,川恆綺錯,物產瑰奇。花開德水,鳥弄禪枝。」真是一處得天獨厚的好地方。
石窟不僅選址於自然山水之間,而且也往往在重要的交通線上。自漢武帝通西域暢開「絲綢之路」之後,敦煌成了一個繁華的城鎮,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站。偉大而光明的敦煌,是當年「華戎所交一都會也。」作為中西交流的樞紐,它最先接受西域文化的影響,同時也不斷得到中原文化的充實。印度佛教及其石窟寺在漢晉時期沿著絲路,由新疆傳到咽喉要道敦煌,在當時社會潮流的推動下選擇莫高窟興建佛窟,這是歷史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徵。
I. 隋唐時期為什麼會在敦煌開鑿莫高窟
佛教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的,而敦煌,地處絲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遺產,其中以莫高窟為主體的敦煌石窟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
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通向中亞、西亞的陸上交通「絲綢之路」。千百年來,碧天黃沙的絲路貫通著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而敦煌,地處絲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當年曾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貿易興盛,寺院遍布。以藝術形象宣傳思想的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遺產,其中以莫高窟為主體的敦煌石窟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
詳細資料看這里
http://..com/question/15991101.html?si=1
J. 莫高窟開鑿的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敦煌石窟營建的一千年歷程,時值中國歷中上兩漢以後長期分裂割據,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統一,臻於大唐之鼎盛,又由顛峰而式微的重要發展時期。
在此期間,正是中國藝術的程序、流派、門類、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時期,也是佛教與佛教藝術傳入後,建立和發展了中國的佛教理論與佛教宗派,佛教美術藝術成為中國美術藝術的重要門類,最終完成了中國化的時期。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另有一說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
(10)敦煌莫高窟為什麼要開發地理擴展閱讀: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長約1600米。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歷經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周、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營造千年之久。
現在洞窟492個,其中珍存北涼至元各朝代繪制的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飛天4000餘身,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
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莫高窟的彩塑多屬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槃事跡的造像。因為莫高窟的岩質疏鬆,無法進行雕刻,工匠們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來,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為珍貴難得。
另外還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圖案。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階層的各種社會活動,如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商旅往來、使者交會、彈琴奏樂、歌舞百戲……世間萬象,林林總總。
在莫高窟各個時代的壁畫中,有反映當時的一些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衣冠服飾制度、古代建築造型以及音樂、舞蹈、雜技的畫面,也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事宜,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991年頒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