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貝寶的地理學著作是什麼

貝寶的地理學著作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22 01:27:19

⑴ 地理類的書籍有哪些

1、《房龍地理》
關於世界的故事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

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
序。
這可能不算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著作,但是讀起來卻頗有趣味。

2、《地理學與生活》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
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46億年的地球物語》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慾望、大航海時代等。

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陽光的末日》

本書始於描述世界現況:人口成長、資源涸竭,以及我們如何一路破壞我們的「窩」。在此部分,特別重要的是對一個少有人發覺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頭,以及我們正在耗盡這個源頭的證據。我們將談及現況是如何造成的,以及為何明明山雨欲來,很多人卻無所警覺。

5、《所有可能的世界》

這是一本地理學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紀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地理觀念的演變史,並且介紹了它們的地理學與地理學者的概況,有助於讀者對世界范圍的地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跨文化理解。

⑵ 洪堡著作及觀點

偉大的博學家
亞歷山大·馮·洪堡,德國地理學家和博物學家,是19世紀的科學界中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走遍了西歐、北亞和南、北美洲。凡是足跡所到,高山大川無不登臨,奇花異草無不採集。他具有我國明末徐霞客不憚艱亞歷山大·馮·洪堡險跋涉山川的好奇心,同時又具有廣泛的學識。他所涉獵的科目非常廣泛,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礦石等。並且對每個所以涉獵的領域又有所貢獻,所以他常被稱為氣象學、地貌學、火山學和植物地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世界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名有澳洲(今澳大利亞)、紐西蘭的山,美國的湖泊與河流,南美洲西岸的洋流,以至於月亮面上的山等。 1795年,他去義大利和瑞士作植物學和地質學的考察。同年,隨乃兄進了以歌德和席勒為首的韋邁地方的文學團體。1796年,他母親去世,洪堡欲遂其漫遊世界的志願。於1799年開始到南北美洲搜集了不少標本和資料,於1804年回到歐洲。從1808年起留居巴黎整理資料,先後計達21年。在巴黎出版不少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1799~1804年新大陸熱帶區域旅行記》30卷,《新西班牙王國地理圖集》(1810年),《植物地理論文集》(1805年)等。 1827年,他回到柏林,1829年,受帝俄政府的邀請,和愛蘭堡格及駱司二人去西伯利亞旅行。從5月至11月共25個星期,行程達15480公里。從這次旅行所得著有《中央亞細亞》3卷。在1830~1848年間,洪堡常受外交使命奔走於普法兩國之間,有暇則致力於他畢生大著《宇宙》一書。《宇宙》共計5卷,第5卷於洪氏逝世後始出版。 洪堡在科學上的貢獻是具有創造性的。他的活動不僅限於科學考察成果方面,對於科學理論方面也頗有貢獻。他根據前人和自己所測定的世界各地溫度,於1817年第一個繪制了全球等溫線圖,因此使同緯度各地的氣候得以互相比較,大陸氣候和海洋氣候的差別才因此得以顯示。
創立植物地理學
他還把植物的分布和當地的氣候和土壤聯系起來,提出植物如何受環境影響的問題,而且把植被依景觀的不同而把全世界分為16個區。這樣強調環境雖不免失之於偏,但在科學史上仍有其地位,而且促進了植物地理學這門新科學的建立。
地磁測量
洪氏對於地磁學的貢獻尤為重要。在西伯利亞的旅行中,對聖彼得堡起直至阿爾泰山沿途的磁偏角和磁傾角均作了測量,並強調俄國應在聖彼得堡建立地球物理總台,和在全國組織地磁與氣象網的必要性,說這樣做將惠賜人類以無窮的好處。這一建議不久即見諸實行。俄國當時為了與毗鄰地方比較起見,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北京俄國教堂中也建立地磁氣象站,實為我國第一個正式氣象台和地磁台。台中記錄從1841年1882年,除兩度停頓外,均繼續不絕,記錄了我國19世紀最可寶貴的氣象和地磁記錄。
研究東方科學文獻
洪堡對於東方的文化,尤其是中國的文化,有極高的評價。在《宇宙》中他嘖嘖稱道了中國重大的發現--指南針和活字版印刷。他贊美中國古代天文工作者的勤勞和細心,並以古代所記的日蝕、流星、彗星以為例。他比較中國和希臘、羅馬關於隕石的記載,說從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333年在中國歷史上有16個記載,而希臘和羅馬同時期卻只有4個。
推廣科學知識
洪堡之可紀念的另一方面是,他推動了近代科學前進的力量。他的旅行和書籍引起歐洲各國組織其他類似的考察和旅行的要求。1831年,英國派遣了貝格爾船去南美洲測量秘魯、智利的沿海,即直接受了洪堡的影響,而查爾斯·達爾文就是這只船上的博物學者。1828年,在柏林科學會議時,他曾提議世界各國應廣泛建設氣象台和地磁台,這一建議不久即為帝俄和英美諸國所採納。他和友人卡爾·高斯在高丁根城所組織的一個地磁學會,不久便成為國際性的學術機構。當時在各國所得之地磁報告使洪堡能了解地磁變動的性能,因此創造了"磁暴"這個新名詞。有人認為"像這樣的科學合作,是近代文化中最可珍貴的果實",而這一合作直接引起了1882年第一個極年觀測,間接引起了1958年和1959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的觀測。
提倡人人平等
同時,洪堡也是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者。他認為各類人種無論黃種、白種和黑種人同屬於一科,而且不分軒輊的,有力地駁斥了和他的《宇宙》同時出版的一部當時極其風行的書《人種的不平等》,該書倡導白種人為優等民族的邪說。
洪堡終身未娶,回柏林後常住其兄之家。壯年時在迦里百亞和法蘭可歷亞礦中工作時,極注意礦工生活的改良。中年至新大陸對於古巴和美國的農奴制深惡痛絕,作嚴厲的批評。 洪堡於1857年得中風之症,於1859年5月6日逝世,享年90歲。洪堡不僅僅為德國的瑰寶,像他這樣能高瞻遠矚、抱寶懷珍的第一流科學家,實亦世界之瑰寶。
成就總結
洪堡早年在普魯士礦產部從事植學、地質學、氣象學研究。1793年任高級礦務師。後從事野外考察、著書和講學。曾考察過西歐、南北美洲、北亞和中亞等地。參與建立柏林地理學會,1828年組織了第一次國際科學會議。其科學活動涉及地理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氣象學和生物學等。主要貢獻有:首創等溫線、等壓線概念,繪出世界等溫線圖,指出氣候不僅受緯度影響,而與海拔高度、離海遠近、風向等因素有關;研究了氣候帶分布、溫度垂直遞減率、大陸東西岸的溫度差異性、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地形對氣候的形成作用;發現植物分布的水平分異和垂直分異性,論述氣候同植物分布的水平分異和垂直分異的關系,得出植物形態隨高度而變化的結論;根據植被景觀的不同,將世界分成都市16個區,確立了植物區系的概念,創建了植物地理學;首次繪制地形剖面圖,進行地質、地理研究;指出火山分布與地下裂隙的關系;認識到地層愈深溫度愈高的現象;發現美洲、歐洲、亞洲在地質上的相似性;根據地磁測量得出地洪堡的美洲考察路線磁強度從極地向赤道遞減的規律;根據海水物理性質的研究,用圖解法說明洋流;發現秘魯寒流(又名洪堡寒流)。此外,還促進了沸點高度計的發明和山地測量學的發展。
1808~1827年與邦普朗用近20年時間寫成功30卷的《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是近代地理學最為重要的著作,晚年寫成《宇宙:物質世界概要》,還有《植物地理學論文集》和《中央亞細亞》等。洪堡的科學成就和著作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在世界上產生了很大影響。為紀念洪堡,德國建有洪堡基金會,資助世界各國的自然科學研究。
五卷本的《宇宙》(德文: Kosmos),是他描述地球自然地理的嘗試。

⑶ 想了解地理看哪些書好

1、《房龍地理》
關於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圖版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這可能不算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著作,但是讀起來卻頗有趣味。
2、《地理學與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46億年的地球物語》
約翰H.布瑞德雷/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慾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陽光的末日》
搶救地球資源
本書始於描述世界現況:人口成長、資源涸竭,以及我們如何一路破壞我們的「窩」。在此部分,特別重要的是對一個少有人發覺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頭,以及我們正在耗盡這個源頭的證據。我們將談及現況是如何造成的,以及為何明明山雨欲來,很多人卻無所警覺。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學思想史
這是一本地理學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紀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地理觀念的演變史,並且介紹了它們的地理學與地理學者的概況,有助於讀者對世界范圍的地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跨文化理解。

⑷ 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是什麼

西方第一本應該是「地理學之父」古希臘人埃拉托色尼(前276-前194)的《地理學概論》(Geographica) ,該書也首創了西方的「地理學」一詞,不過該書遺失了。

流傳下來的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專著是稍晚的斯特拉波所著的《地理學》17卷(用的也是Geographica一詞作為書名)。

⑸ 山海經分為哪兩個部分主要內容為什麼的知識被譽為什麼

海經分為山經和海經兩部分,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相關內容在內的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被譽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奇書之一。

《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山海經》影響很大,也頗受國際漢學界重視,對於它的內容性質古今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如司馬遷直言其內容「余不敢言也」,如魯迅認為「巫覡、方士之書」。現大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

(5)貝寶的地理學著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文獻價值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著神奇色彩的著作,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宗教學、民族學、醫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它的學術價值涉及多個學科領域;

它大量地、有條序地記載了當時中國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內容,如山系、水文、動物植物、礦藏、國家地理、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細心鑽研,深入探討,就不愁沒有新發現。

⑹ 地理類書籍

1、《房龍地理》

關於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圖版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這可能不算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著作,但是讀起來卻頗有趣味。

2、《地理學與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46億年的地球物語》

約翰H.布瑞德雷/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慾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陽光的末日》

搶救地球資源

本書始於描述世界現況:人口成長、資源涸竭,以及我們如何一路破壞我們的「窩」。在此部分,特別重要的是對一個少有人發覺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頭,以及我們正在耗盡這個源頭的證據。我們將談及現況是如何造成的,以及為何明明山雨欲來,很多人卻無所警覺。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學思想史

這是一本地理學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紀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地理觀念的演變史,並且介紹了它們的地理學與地理學者的概況,有助於讀者對世界范圍的地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隨筆》

王恩涌先生的這本隨筆集,共收錄隨筆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和地理教育三個方面。全書以強烈的人本主義思想,從建築、飲食等角度,以小見大,闡釋文化地理學的思想和內容;同時從大的時空尺度上,從人地關系、地緣政治等角度,對文明變遷、大國興衰,以及文化現象如宗教、語言、習俗等等進行分析和解釋。全書有史有識,內容豐富,兼具知識性和可讀性。

7、《大地記》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記》是一本關於地理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撰寫。全書分25章,講述了我們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動而又嚴謹:大到從地球的宏觀環境,小到到一塊陸地、一條山脈、一處河流海洋,極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統、詳致地講述了相關知識。法布爾的文字歷來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對讀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大地記》即秉承並凸顯了這樣的風格,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

8、《地理大發現的故事》

【英】約瑟夫雅各布斯

本書中,作者以時間為軸線,從地理知識的發源地開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人類通過征服、擴張、貿易和溝通交流對地理知識不斷認知的過程。透過地理發現的歷史故事,我們可以了解到地圖和地理知識是如何被人記錄下來的。(好書推薦盡在推薦書:www.tuijianshu.net)

9、《地理學發達史》

英]迪金森[英]霍華士

《地理學發達史》分古代文明中的地理學、希臘的哲學家和史學家、托勒密、歐洲地理學上復興時期的開始、葡萄牙人的海外拓植、德國學派、十九世紀的探險事業和繪畫術、洪堡德和李戴爾、自然地理學的發達、人生地理學的發達、生物地理學的發達、區域地理學的概念等20章。

⑺ 誰知道有那些著名的地質學家及其著作(詳細點) 先謝謝各位了

《漢書·地理志》是我國東漢歷史和地理學家班固撰著的專門記述西漢一代地理沿革及郡縣邑地理情況的一部專志,也是我國最早以「地理」二字作為篇名的著作。它上承《禹貢》、《職官》,下啟歷代紀傳體史書,開辟了我國正史地理志的先河。它內容豐富、體例完善,影響我國地理學發展近兩千年,在我國地理學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

《水經注》是我國北魏時期的一部宏大的地理學著作。該書是酈道元在大量史料和實際考察基礎上寫成的一部巨著,是一部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歷史沿革地理等內容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被地理學家劉獻廷譽為「宇宙未有之奇書」。

《元和郡縣圖志》是我國唐代學者李吉甫撰著的一部全國地理總志,是我國現存最早而又比較完整的全國地理總志,是被學術界認為「傳於今者惟此書為最古,其體例亦為最善」的中國地方誌書的代表著作。該書成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即用當時的年號作為這部書的書名。由於此書每鎮篇首列有地圖,圖前文後,相互補充,故名《元和郡縣圖志》。到了北宋時期,由於各種原因,四十七幅方鎮圖已散失無存。到了南宋時期,人們覺得再稱「圖志」已名不副實,於是改稱《元和郡縣志》。

《馬可·波羅行紀》是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1254—1324)於13世紀末撰寫的一部記述東游途中所見所聞的關於中國及西亞、中亞、東亞、東南亞及南亞各國歷史地理、風土民情、政治經濟、城市管理、宗教信仰及游獵節慶等活動的重要著作。它對歐洲人民擴大地理視野和了解東方世界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本書以其生動感人的故事、豐富多彩的內容、朴實別致的風格贏得了各國人民的歡迎,並在歐洲知識界引起了震動,被稱為「世界一大奇書」。

《徐霞客游記》是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通過三十多年的旅遊,以日記體形式寫成的有關山川源流、地形地貌、岩石洞穴、瀑布溫泉、動植礦物、經濟貿易、民風習俗、城鎮村寨、民族關系等逾六十萬字的巨著,它在中國科學史乃至世界科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讀史方興紀要》是清代學者顧祖禹用數十年心血撰寫而成的一部中國歷史地理名著,是中國史學家和地學史上的一部曠世奇書。這部著作,取材宏博,考核精審,辨山川之源流,記州郡之沿革,志形勢之險夷,論攻守之利害,旁及政事之興衰得失、用兵戰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之跡,集歷代之論,匯百家之說,是中國學術史上一部體大思精的中國歷史地理巨著。

《地質學原理》是英國近代地質學家賴爾的主要學術著作,又名《可以作為地質學例證的地球與它的生物的近代變化》。這部書曾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在國內外都產生過廣泛影響。1872年由中國數學家華蘅芳和美國醫生瑪高溫合譯成中文出版,書名《地學淺釋》。1959年徐韋曼又重新翻譯,以《地質學原理》為書名,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這一著作的出現,標志著近代經典地質學的成熟。

《物種起源》一書,用大量的事實向全世界說明了物種和人類起源的真相。達爾文進化論是進化論發展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也是現代進化論的主要理論源泉。它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之上,在生物學上完成了一次偉大的革命。同時,它不僅是許多自然知識的理論綜合,而且還對自然發展史作出了重要貢獻。不僅在過去,而且在現在或將來,它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科學基礎。

《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在近代地理發展中,無論在德國還是在全世界,阿·赫特納的《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都稱得上是一部研究近代地理學理論問題的重要學術文獻。這部書以系統闡述地理學方法論而著稱,其中心思想是講述地理學的區域特徵。這部書的出版,在國際地理界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反響。在獲得有力支持的同時,還導致關繫到地理學的存在和發展的熱烈討論。

《地理環境的影響》是美國人文地理學家愛·丘·森普爾(E·C·Senple,1863—1932)的一部重要地理學著作。「雖然這是她著作中最缺乏創造性的一部」,但是由於她全面地把拉采爾氏的正統人類地理學原理介紹到美國,並畢生致力於它的推廣工作,始終熱情不懈。「她是拉氏見解的最積極、最成功的信徒,在仍和國家都無人能同她相比。」她的這部著作,也由此贏得了國際聲譽,成為重要的人文地理學名著。

《人文地理學問題》是法國著名地理學家阿·德芒戎的一部文集。他一生從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由於忙於教學和編輯業務,除了代表著作《法國經濟地理》之外,沒有寫出獨立的理論專著。他的學術貢獻,不僅在法國地理學界影響巨大,而且在西方近代地理學史和世界人文地理學界上都佔有重要地位。他去世以後,法國地理學界為紀念他而編輯出版了這部文集。這些論文涉及了他對人文地理學的定義、研究對象、方法的闡釋與探討,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地理學理論體系。這些論文,對當時法國和西方地理學界都產生過深刻影響。

《大陸和海洋的形成》較之物理學、天文學、化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地質科學可謂「大器晚成」。把地質學真正奠定在科學基礎之上的科學革命,遲至20世紀上半葉才得以發生。人們公認,拉開這場科學革命序幕的是《大陸和海洋的形成》一書,作者即是被譽為「地質學中哥白尼」的魏根納。

《翁文灝選集》收集翁文灝的學術報告和學術論文共21篇,是翁文灝在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地震地質學、地理學、沉積學等方面的學術水平代表作。該書是一部代表我國近代地球科學尤其是地質學的奠基水平的學術著作之一。

《中國地質學》是中國現代地質學家李四光的一部地質學名著,是中國現代地質學的奠基著作,是運用地質力學原理來研究區域地質形成規律的一部開拓性經典著作。此著作在地質科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是中國現代卓越的氣象學家和地理科學家竺可楨於1966年發表的一篇重要的科學論著。這一論著系統科學地論述了我國五千年來氣候的歷史變遷,指出了冷暖波動的規律,並由此推測世界不同地區的氣候變化可能存在著遷移現象。此項研究開創了我國歷史氣候學領域研究的新紀元,並成為世界地學界罕見的一部經典性著作。

《德國南部的中心地》德國地理學家沃爾特·克里斯塔勒,通過對德國南部城市和鄉村集鎮及其與四周的農村服務區之間的空間結構特徵的研究,於1993年出版了《德國南部的中心地》一書,並提出了中心地理論。該理論是以古典區位理論的靜態均衡理論為基礎,進而探討了靜態一般均衡後種區位理論,為此後的動態一般均衡後種區位理論(此理論用於研究規劃問題)奠定了基礎。

《不列顛群島—自然地理和農業地理》斯坦普和比佛是英國著名的地理學家,他們的合著《不列顛群島—地理和經濟概論》一書,是一部內容豐富的英國地理著作。該書涉及自然地理、工業地理、交通地理、人口地理和農業地理諸多方面。1960年吳傳鈞選擇了該書的自然地理和農業地理部分,並以《不列顛群島—自然地理和農業地理》為書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工業、交通和居民等部分,則因國內已有〈英國經濟地理〉譯本,未再漢譯。本書的翻譯出版,為我們了解英國的自然地理和農業地理,特別是了解英國的土地利用情況,提供了比較全面的資料。

《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在地理學理論和地理學思想史研究中,美國地理學家R·哈特向撰著的《地理學的性質》(1939)和二十年後撰著的《地理學性質的透視》(1959),可以算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地學著作。這一著作被認為是對地理學思想的主要奠基人觀點的權威論述與闡釋。1959年作者撰寫並出版了《地理學性質的透視》,以便對地理學性質問題作出正面的結論。這一新的著作被認為是「嶄新的、生動的、有力的和前後一貫的,沒有一個認真的讀者會不對作者在地理學方法文獻上的艱巨努力以及他卓越的分析能力表示欽佩。」

《寂靜的春天》是美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和科普作家萊切爾·卡遜於1962年寫成出版的科普著作。該書以嚴峻事實、犀利的筆鋒、通俗的語言為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危機敲響了警鍾,警示人類不要自毀家園。

《西部科羅拉多河及其去流之探險》鮑威爾(John Wesley Powell)地質學家,美國原住民權威,該書不但是一部重要的地理論著,也被列入文學經典之作。

《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該書是黃汲清先生經過長期大量野外調查之後,總結中國及鄰區地質資料撰寫的一部中國大地構造的系統著作。該書以其精美的圖件和精練的文字,描繪了東亞大陸的基本構造單元的時空展布、構造樣式和相互關系,強調東亞中、新生代基底褶皺作用,分出古亞洲、太平洋和特提斯一喜馬拉雅三種構造型式,用活動論思想闡述了它們的發展、演化過程,提出多旋迴造山運動是中國大地構造的特徵的著名論斷,被公認是中國大地構造的經典著作,一部劃時代的著作。

《用生物化石鑒定地層》英國地質學家史密斯1816年出版。該書是地層學的奠基性著作.此後,地層學逐步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研究地層的年代、構造和分布規律的地質學分支學科。

⑻ 地理學發展史的近代地理學

(19世紀~20世紀50年代)
近代地理學是同工商業社會相適應的知識形態。它的特點是以對地球表面各種現象及其關系的解釋性描述為主體;其邏輯推理和概念體系漸趨完善;學科日益分化,學派林立。德國為近代地理學的發源地,較早受其影響的是法、英、俄、美等發達國家,然後受影響的是不發達國家,包括中國。 (19世紀初~19世紀後期) 最傑出的人物是德國 A.von洪堡和C.李特爾(見彩圖)。他們不僅是德國,也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
洪堡將畢生貢獻於考察自然界,足跡遍歐洲和南北美洲。他的報告《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30卷),是新大陸自然、經濟和政治的第一部網路全書和拉美北部的第一部區域地理著作。他提出世界年均溫等值線圖和大陸性概念、以及植物緯向水平地帶學說,是地理學的重要理論,從而公認他為自然地理學和植物地理學的創始人。洪氏代表作《宇宙》,解決了近代地理學的三大問題:①認為地球是統一整體,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②主要探討地表各區域相互關聯現象的差異性;③研究特定自然要素,應注意其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在柏林大學任教的李特爾是德國第一個地理學講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學會的創建人。他的名言是「土地影響著人類,而人類亦影響著土地」,被認為是近代地理學中人地關系的最早闡發者和人文地理學的創始人。他對區域的開創性見解,集中於19卷的《地學通論》中,該書確定了區域的概念和層次。他還認為地理學的基本概念是差異性中的一致性,從而導出這門學科的兩個基本部分:系統地理學和區域地理學。
洪、李二氏分別在地文和人文兩大方面對地理學開創了新局面,而且均重視對區域的分析。但前者將重點放在地表自然要素的地域結合、包括其對人文現象的影響,而後者則認為人是地理研究的頂點。 (19世紀末~20世紀50年代) 德國F.von李希霍芬在19世紀末將地球表面分為4個圈(岩石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認為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有成因聯系的事物和現象的科學。20世紀初,瑞典S.德·耶爾充實了李氏關於地球表面的內容,認為它是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圈 5個圈的交互重疊地帶。這樣,地理學的定義便具體化了。
近代地理學是繼地質學、人類學之後,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開始發展的。19世紀的亞、非大陸內部勘測,美國的西部大考察,澳大利亞的沿岸開發以及南、北極的探險,均為地理學積累了大量第一手的資料,並結合測繪技術的進步,出現了一批較精確的國家和世界地圖或圖集。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大量設立地理系,地理學開始成為一個職業領域。隨著地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各分支學科的分化,在氣象學、海洋學、土壤學等獨立發展後,一些地理學家強調區域或景觀的方向,另一些學者則推行了人文化運動,使地理學的人文分支蓬勃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後,地理學逐漸向參與經濟工作過渡,西方的應用地理學和蘇聯的建設地理學應運而生。
近代地理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許多成果,並形成了3種傳統和3個學派。生態傳統與環境學派 早期的近代地理學是從生態觀點出發,將人作為地球表面的一個因素看待,代表人物是德國F.拉采爾。拉氏的《人類地理學》闡述了地理環境對人類分布和遷徙的作用;《政治地理學》是對上一著作的補充,其中受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將「生存空間」的生物學概念,運用於國家。拉氏學生、美國E.C.森普爾女士在20世紀初系統地闡述了環境對人類的支配作用。另一個美國地理學者E.亨廷頓著有《文明與氣候》和《人文地理學》,詳述了氣候決定論。
20世紀最初的20年,歐美各國出現了對環境決定論的懷疑和否定,人地相關的可能論和生態調節論應運而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P.維達爾-白蘭士及其弟子J.白呂納。維氏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和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白氏的觀點更為明確,說:「環境雖足以影響人類之活動,人類亦有操縱與征服環境之能力」。生態調節論的宣揚者是美國H.H.巴羅斯,他認為地理學應該人文化,成為人類生態學,並是地理學用生態方法參與實際工作的開創者。由於西方於20年代後、蘇聯於30年代後、中國於50年代後均展開了對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批判,環境派的決定論觀點到20世紀中已被遏止。
描述傳統與區域學派 對地表各種現象的分布進行記載和描述,是地理學最古老的傳統。為此,須把地球表面按等級序列分成區域。近代地理學區域學派的首倡者是德國A.赫特納,繼承者是美國R.哈特向。20世紀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納提出了地理學的核心應是區域研究。根據赫氏觀點,哈特向分別於30年代末和50年代寫了《地理學的性質》和《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兩本專著,認為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異特徵,部門地理學是起點、區域地理學是終結。但終因其僅以區域綜合代換地表機理探討,效果頗不理想。不過,經赫、哈二氏的倡導,特別是法國E. de馬東、A.德芒戎,美國D.S.惠特爾西、P.E.詹姆斯等的努力,20世紀中葉在西方出現了一個區域地理的黃金時代。
蘇聯的區域地理既受到西方、主要是德國的影響,又具有自己的傳統。30年代初形成了以Н.Н.巴蘭斯基和H.H.科洛索夫斯基為首的經濟地理的區域學派。
綜合傳統與景觀學派 為使對地表紛紜多樣的現象研究深入,出現了從發生學觀點、用綜合方法劃分地表類型的景觀學派,以彌補環境學派和區域學派的不足。景觀具有地表可見景象的綜合和某個特定區域等含義。德國O.施呂特爾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提出景觀學說,認為地理學的中 心是對可見景觀的研究,景觀是一個區域結合的外貌單元,其中「可以感覺到的」具有地域意義的自然和人文現象,共同形成一種獨特的結合。同時代的德國S.帕薩爾格則認定景觀是一種地域類型,即地表相關要素的集合體,其界限的確定最為重要,劃分的最好標志是植被。以後蘇聯Л.С.貝爾格的景觀地理帶,便是受到帕氏思想影響而形成的。
20年代中期,美國C.O.索爾發表著名論文《景觀的形態》,把景觀看作地表的基本單位。他認為景觀由兩部分疊加構成:自然景觀,即一地區在人進入前的原始景觀;文化景觀,即被人所改造過的景觀。索爾及其許多弟子研究了大量景觀變遷的實例,揭示了人在改變地球面貌上的作用,使當時的環境派理論和區域派程式相形見絀。
蘇聯地理學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不承認文化景觀的存在,因此經濟地理學中的景觀學派只能改頭換面冒出來,這就是科洛索夫斯基在20世紀30年代後提出的地域生產綜合體理論。這一理論已經並正在蘇聯區域開發和經濟區劃中發揮巨大作用。60年代初,В.А.阿努欽在其理論著作中,試圖把地理學的生態、區域和景觀觀點結合起來,從綜合研究地域復合體、特別是區域出發,認定了統一地理學的存在。這符合地理學的一元化傳統,又適應了60年代後學科橫向發展的趨勢,因而終於得到地理學界的重視。
其他成就 近代地理學在發展中還取得許多重大成果。如美國M.F.莫里於19世紀中期提出第一個大氣環流模式,發表了近代海洋學的第一部著作《海洋自然地理學》(1855);俄國В.В.道庫恰耶夫於19世紀後期提出土壤地帶性學說和自然地帶學說;美國W.M.戴維斯於19世紀末提出侵蝕輪回學說;德國W.P.柯本從20世紀初起到30年代,提出氣候分類法和大陸氣候模式;英國H.J.麥金德先後於1904和1919年推出「陸心說」(即「心臟陸地說」)的地緣政治理論;英國A.J.赫伯森完成世界自然區劃;德國W.克里斯塔勒於30年代提出中心地學說。蘇聯М.И.布德科於1956年發表《地表面熱量平衡》等。
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出現較西方各國要晚近 1個世紀,也有不少成果。如張相文的代表作《地文學》(1908),將地球表面無機界和有機界結合在一起,較法國馬東的同類著作早1年,書中還將全國劃了18個地文區;竺可楨的《中國氣流之運行》(1933)和《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1934),揭示了中國氣壓場、季風、降水及其相互關系的規律性;丁文江、翁文灝和曾世英於1934年編繪出《中華民國新地圖》,這是中國第一本採用分層設色等高線表示地形的中國地圖集。

⑼ 洪堡和李特爾對地理學方面的貢獻分別是哪些

【洪堡】:

亞歷山大·洪堡( Humboldt,Alexander)1769~1859 德國著名博物學家、自然地理學家,19世紀科學界中最傑出的人物之一。

洪堡被公認為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洪堡的科學活動和學術思想為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使自然地理學從地理學中獨立分化出來,使得千百年來純經驗性的地理描述,進入到科學的行列。揭示了自然地理環境的」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運用了成因分析方法把自然地理學推入新的階段。

著作:《宇宙》5卷,《中部非洲》3卷和《新大陸熱帶地區 旅行 記》30卷等。

【李特爾】:

李特爾(Ritter,Carl,1779~1859),德國地理學家。近代地理學創建人之一。

最早闡述了人地關系和地理學的綜合性、統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學的基礎。認為地理學是一門經驗科學,人是整個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頂點。創用「地學」一詞。主張地理學和歷史學結合。堅持目的論的哲學觀點,認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從事教學培養了一大批學生,很多著名德國的地理學家都是他的弟子。

著作:《歐洲地理》、《地學通論》等。

【參考資料】:

李特爾與洪堡
http://www.docin.com/p-578141940.html(第三頁下)

洪 堡:http://ke..com/link?url=oCWXmG0Jt8bcYpmYzYEhWaCK3-W6fGC7o2q-LTokgLrWcdd3MiqP3_4MpR5Yi-vITppSfdfU9FpTBYlx6CirPK

李特爾:http://ke..com/link?url=

⑽ 中國第一本地理書是 禹貢還是山海經

《禹貢》的體裁屬於地誌。是篇遲於《山經》,早於《漢書·地理志》,是先秦最富於科學性的地理記載。有人說:「禹貢一書,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此不無道理。它和《山經》有些地方相像,諸如題材也是托古於夏禹治水的神話傳說;其分區標准,打破當時邦國割據、諸侯林立的局限,而以大一統思想著眼(這自與先秦其它古籍如《春秋》、《左傳》、《國語》以及《詩經》、《國風》等,迥然不同),以名山大川為界等等。不同的是,《禹貢》利用了戰國時期發達的地理學知識,超脫了《山經》極原始的地理概念,揚棄了神話成分而專就人類力所可及的賓士水土方面來講;擺脫了《山經》確認四方為溝說,而已知惟東方是海,超過了《山經》東西南北中「五方」的極原始樸素的區劃,代之以實際得多的「九州」的區劃。因此,我們可以說,產生於春秋末戰國初的《山經》,是中國地理著作最古的開山之作;產生於戰國中期的《禹貢》,運用戰國時期迅速發展的地理學知識,則突破原始的幻想階段,以征實為目的,尚實地考察,比《山經》又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也可以說,《山經》作者在中國地理學史上率先開了結集的一派,《禹貢》作者則「青出於蘭」開了征實的一派。《禹貢》對後世地理學發展的影響,甚深且巨,以至清代學者李振裕說它「自禹治水,至今四千餘年,地理之書無數百家, 莫有越《禹貢》之范圍者。」

閱讀全文

與貝寶的地理學著作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