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慶屬於西南地區,又請問屬於華東,華南,華北,華西還是華中
重慶屬於西南地區。
1、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
2、重慶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
3、西南地區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地區,西南地區,中國地理分區之一,東臨中南地區,北依西北地區。狹義包括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重慶直轄市等5個省。
(1)重慶位於四大地理區域的什麼地區擴展閱讀:
1、漢族在西南地區均有分布,人口所佔比例較大。西南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地區西南地區,有白族、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門巴族、彝族、土家族等民族。
2、西南地區是中國21世紀以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發展區域之一,也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和戰略儲備的重要基地。
3、重慶是中國唯一轄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轄市,轄4個自治縣、1個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優惠政策的區(黔江區)、14個民族鄉。
4、重慶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之一和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形成了全球最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中國國內最大汽車產業集群,亦形成了裝備製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製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
⑵ 請問重慶市在中國的什麼部位
位於中國的西南部。
中國西南部:
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廣大區域。
區域范圍:
包括青藏高原大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雲貴高原大部。對應的行政區劃上大致包括四川省、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及西藏自治區的大部以及陝西省南部(陝南地區)。
(2)重慶位於四大地理區域的什麼地區擴展閱讀
重慶: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
位置:
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
⑶ 重慶是北方還是南方
重慶是南方,其位於秦嶺淮河分界線以南。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 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轄區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3)重慶位於四大地理區域的什麼地區擴展閱讀:
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當今中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黃海、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
行政區劃上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東南部與河南信陽市、南陽市。
⑷ 重慶屬於華北地區還是別的什麼地區
在地理分區中,重慶屬於西南地區,西南地區有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陝西省(南部),而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⑸ 重慶是南方還是北方
重慶是南方,重慶在秦嶺淮河分界線以南。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萬,[6]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5)重慶位於四大地理區域的什麼地區擴展閱讀:
重慶屬於南方,中國南北之分是以秦嶺淮河分界線為界的。秦嶺-淮河線(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Qinling-Huaihe Line,簡稱秦淮線)是中國地理分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
在此線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條件、地理風貌、農業生產或是人民生活習俗,均有明顯不同。
秦嶺淮河分界線地理意義:
1、氣溫:① 1月份0℃等溫線(大致經過)②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分界線
2、降水:①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大致經過)②濕潤區(南)與半濕潤區(北)分界線(之一)
3、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南)與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北)分界線
4、河流:該線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變化小、無結冰期、含沙量小;以北反之
5、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分界線
6、種植業:①旱地農業(北)與水田農業(南)分界線(大致)②農作物一年兩熟(南)與兩年三熟、一年一熟(北)分界線
7、中國地理分區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
8、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北)與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南)分界線
⑹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
中國四大區域: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形區域。
四大地理分區依據
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6)重慶位於四大地理區域的什麼地區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⑺ 重慶的地理位置是多少 (經度 緯度)
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91千米。
(7)重慶位於四大地理區域的什麼地區擴展閱讀:
重慶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204個街道、611個鎮、193個鄉、14個民族鄉。政府駐渝中區人民路232號。
重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長江河谷的巴南、綦江、雲陽等地達18.5℃以上,東南部的黔江、酉陽等地14~16℃,東北部海拔較高的城口僅13.7℃,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6~29℃,最冷月平均氣溫4~8℃,採用候溫法可以明顯地劃分四季。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阿蓬江、酉水河等。
⑻ 重慶位於四大地理位置的()
南方地區。
具體的四大地理位置如下:
名稱
位置范圍
主要省區
劃分依據
北方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
⑼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是什麼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影響因素: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和400mm年等降水量線;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氣溫、降水)。
界線C: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即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9)重慶位於四大地理區域的什麼地區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